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4篇

时间:2022-11-28 10: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4篇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评教师职称说课稿模板(共共55篇) (第一篇) 敬重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xx,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4篇,供大家参考。

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4篇

篇一: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师职称说课稿模板(共 共 5 5 篇)

 (第一篇)

 敬重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 xx,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xx 是学校数学 x 班级上册第 xx 页至第 xx 页的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学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同学已经生疏了(

  ),学会了 xx,本课将进一步学习 xx,教材留意创设情景,从同学已有的学问和经验动身,适时的提出xx,并引导同学探究和发觉,同时启发同学(

 )。学好这部分学问有助于同学理解并把握(

 ),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 xx 学问的基础。

 二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同学数学学问,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同学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同学:……

 二、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

 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学问与技能目标:让同学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看、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生疏 xx 、理解(

  ),把握(

 ),探究和发觉(

  ),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同学合作意识,动手实践力量;提高同学的应用意识,培育同学的自主探究力量,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力量,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育同学运用学问的力量,培育同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同学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欢快,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进展,激发同学对数学问题的爱好,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学问的应用,培育同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创新素养目标:……

 4.共性品质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突出重点

 难点:……通过……突破难点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同学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接受以情景教学法、观看发觉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留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同学思考 ,让同学更直观地学到学问,从而激发同学探究学问的欲望,使同学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乐观状态。

 说学法

 依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同学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学问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使同学把握学问。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

 转变同学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合作学习,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使同学亲身经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同学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易于同学乐观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x 班级的同同学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同学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

 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同学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同学轻松学到学问。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究沟通,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探究活动、点拨提高、课堂练习、反思小结、布置作业等)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不仅能使同学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同学把学问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当完成。因此,我首先播放依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同学认真观看,提出与有关的数学问题。老师指出本课要重点争辩的几个问题是:(

  )。从而激发同学深厚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其次环节: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依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同学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同学在保持高度学习热忱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受和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分析思维力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同学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把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让同学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进展。)

 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课本做一做及练习 xx 的题目加以整理和归类,有针对性练习。使同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教育思维的灵敏性、灵敏性、制造性,使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今日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感想? (4)

 你还有什么怀疑?(5)

 你感觉自己今日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

 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充分发言,沟通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同学自评,然后互评,最终由老师表扬全

 班同学,以增加同学的自信念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通过沟通学习所得,增加同学学习数学学问的信念,培育同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说板书设计。

 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同学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课的板书设计包括:(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洁明白、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同学的学习起到关怀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

 由于时间短促,有很多不当之处,期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批判指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其次篇)

 各位敬重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明 说明白,一听就知道你要表达的《_____________ _》

 是部编学校语文(_ _ _)班级()册第(__ _ _)单元的第(_)篇课文,该单元以(______________ _) 为主题开放。本课是一篇(精读略读)课文,主要叙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

 情节简洁,却层次清楚,描写生动,给人以很深的启迪。

 依据部编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同学的 202x 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问和技能目标:识记本课(___ )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______等词语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目标:图文结合,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仆人公元私奉献的奇怪品质激发同学热受祖国的思想感情 培育同学(学习仆人公无私奉献的奇怪品质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清 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白说清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说“准”

 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依据课文内容需要,我将支配 2 (0)个课时,今日说的是第一课时。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 歌曲视频)

 二、说教法和学法 --- 分析学清,才你说准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为了让同

 学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___ ) 班级同学的阅读实际状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同学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实行朗读法、争辩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协作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同学乐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通过同学自主朗读、合作沟通、争辩探究等方式开放,并要求同学在沟通学习中勾画出秀丽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同学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实”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从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呈现画面(歌曲播放),营造气氛,将同学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同学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次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同学共性化的行为,要让同学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同学大声自由朗读,并要

 求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老师适时对某些简洁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同学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同学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同学能够学会自己读书。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由同学自己推选出几个代表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力量。在朗读完后,让同学分组争辩沟通,归纳出本节课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词句,并让同学想一想、议一议(第一段主耍讲了什么内容),力图使同学在反复朗读和争辩沟通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

 最终,借助多媒体向同学再次呈现一组配乐图画,引读课文,使同学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喜爱(赞颂)之情。

 总之,

 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同学在加深理解和体验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长。同学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同学可持续进展和终身学习的必要。

 板书设计:

 xxxxx,这样做便于同学思维记忆,学问延长

 分层布置作业:xxxxx

 说板书练习------精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以激发同学从阅读爱好为起点,创设深厚的读书氛围,通过回顾所学,自然地拓展到课外阅读,引导同学读懂, 理解,明白道理,教学过程中留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深刻体会“课文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教会同学学会与人共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育同学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说课留意事项

 1、 有制造性,2、要把握好说课的节秦,3、要讲究说课的风度

 4、避开理论与实际相脱离。5、避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离。

 5、避开说课与讲课相混淆。

 说课与讲课不同。有些老师在说课时照旧区分不开,突出的表现在教法设计上,讲的过细,面面俱到,;单纯讲学问,理论分析少。另外,说课应是.上课的预演,而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留意精确

  性,如”我在教学中实行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预备实行的方法”在语意上是不同的。

 6、说课整体要流畅,不要作报告式,几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教材分析后,要确定目标时,可以这样说”基于对教

 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下面我侧重 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

 7、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将说课说得很细,我们要说的都是一些教学预案 ,所以要多谈谈同学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老师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层次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来说也是如此。

 比如,在重难点处理.上,你设计哪些问题,假如第一套方案不行 ,其次套方案该如何调整等;在练习中你支配了哪些练习, 有没有体现出层次性等。

 8、说课要自信,要富有激情和共性。既然是说课,说的成分很重要。能说得神采飞扬,激情澎湃。

 (第三篇)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号说课者,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 xx。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开放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学校数学 xx 班级第 xx 章第 xx 节的内容,是学校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x 的基础上,对 x 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等学问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争辩﹑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生疏,

 我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2)力量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力量,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育同学运用学问的力量,培育同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

 (3)情感目标:

 通过对 x 的教学,引导同学从现实生活的经受与体验动身,激发同学对数学问题的爱好,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学问的应用,培育同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学校阶段的同学规律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进展,观看力量,记忆力量和想象力量也随着快速进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同学好动,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

篇二: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于印发《某某电脑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实施细则》 的通知

 集团所属电脑培训学校 为加强电脑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做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根据新字[2003]67 号文件精神集团人力资源部和电脑教育研发中心制定了《某某电脑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实施细则》 现经集团批准自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望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附 《某某电脑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实施细则》

 安徽某某投资有限公司 二 00 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职业培训

 电脑

 职称评定

 教师

 通知 抄送集团公司领导

 人力资源部

 审计督查部

 某某电脑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根据新投字[2003]67号文件结合电脑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教师职称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重教学成果、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

 第三条教师职称评定对象为本校在职教师不含兼职教师

 第二章

 职称级别与条件 第四条教师职称划分为见习教师助理机房管理员 、助理教师或机房管理 、初级主讲或初级实验指导师 、中级主讲或中级实验指导师 、高级主讲或高级实验指导师 、副主授或实验师 、主授、高级主授共八个等级。

 第五条申报教师职称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公共部分 1、热爱某某热爱教育敬业爱岗认真钻研业务。

 2、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和《教师行为规范》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3、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履行本岗位《职务说明》 教风端正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二、各级职称必备条件 1、见习教师或助理机房管理员 在试用期的教师或机房管理员。

 2、助理教师或机房管理员 试用期满且转正的教师或机房管理员。

 3、初级主讲或初级实验指导师 具备助理教师或机房管理员资格6 个月以上能独立承担一门课程教学综合考评达成 70 分以上。

 4、中级主讲或中级实验指导师  4.1 大专毕业具备初级主讲或初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9 个月第一次

 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1 年半 能独立承担二门课教学综合考评分达 80 分 4.2 本科毕业具备初级主讲或初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6 个月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1 年 能独立承担二门课教学综合考评分达 80 分。

 4.3 高中毕业含中专 具备初级主讲或初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18 个月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2 年 能独立承担二门课教学综合考评达 80 分。

 5、高级主讲或高级实验指导师 5.1 大专毕业具备中级主讲或中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1 年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2 年半 能独立承担 3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见习教师 2-3 名有 2 篇计算机技术或教研方面文章发表省级刊物 综合考评达 90 分。

 5.2 本科毕业具备中级主讲或中级实验师资格 9 个月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2 年 能独立承担 3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见习教师 2-3 名有 2 篇计算机技术或教研方面的文章发表省级刊物 综合考评达 90 分。

 5.3 研究生毕业具备中级主讲或中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6 个月 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1 年 能独立承担 3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见习教师 2-3 名有 2 篇计算机技术或教研方面的文章发表省级刊物 综合考评达 90 分。

 6、副主授或实验师 6.1 大专毕业具备高级主讲或高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2 年 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5 年 能独立承担 5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助理教师 3-4 名近 2 年内有 2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综合考评达90 分。

 6.2 本科毕业生具备高级讲或高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1 年半 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4 年 能独立承担 5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助

 理教师 3-4 名 近 2 年内有 2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 综合考评达 90分。

 6.3 研究生毕业具备高级主讲或高级实验指导师资格 1 年第一次参评电脑教师教龄需满 2 年 能独立承担 5 门课教学并成功指导助理教师 3-4 名近 2 年有 2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综合考评达90 分。

 7、主授 7.1 本科毕业具备副主授资格 3 年近 3 年有 3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其中至少有一篇是国家级刊物以校所在地省教育厅规定为准 至少有一项省级科研项目中标或有一项教学成果或设计成果获省级奖综合考评达 90 分。

 7.2 研究生毕业具备副主授资格 2 年近 2 年有 3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其中至少有一篇是国家级刊物以校所在地省教育厅规定为准 至少一项省级科研项目中标或有一项教学成果或设计成果获省级奖综合考评达 90 分。

 8、高级主授 8.1 本科毕业具备主授资格 3 年近 3 年有 4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其中 2 篇国家级1 篇国家级重点刊物。有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或设计成果获省级以上奖综合考评达 90 分。

 8.2 研究生毕业具备主授资格 2 年近 3 年有 4 篇论文在 CN 刊物上发表其中 2 篇国家级1 篇国家级重点刊物。有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或设计成果获省级以上奖综合考评达 90 分。

 说明对特殊人才经综合考评可破格申报。有关材料需报集团公司职称评定委员会审查报分管总经理特批。

 第三章

 考评内容及办法 第六条教师申报职称评审主要考评教师教学工作量完成情况、教学效果、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综合素质获得的成果与成绩。具体

 考评项目标准及办法为 一、教学工作量的完成及效果共 50 分 1、教学工作量完成率15 分 考评办法教务处或学区主管检查、统计最后一年的教学工作量记录表如授课任务书、教学日志等 。

 考评标准完成基本教学 90%以上得满分完成 89%-80%得 12 分完成79%-70%得 10 分完成 60%-69%得 8 分完成 60%以下得 5 分。

 2、学生成绩抽查合格率15 分 考评办法教务处或学区主管现场抽考结果记录表 考评标准平均成绩 90 分以上满分89-70 分得 12 分69-60 分得 10 分60 分以下得 5 分。

 3、学生满意度20 分 考评办法教务处、督查办组织问卷随机调查正在授课的一个班调查学员不少于 30 人 。

 考评标准根据问卷调查表统计平均分实际得分为平均分×20%。

 二、专业水、教学能力及教学态度共 40 分 1、随堂听课评分10 分 考评办法由教务处组织教师上一堂课听课评分不少于 5 人 根据授课评分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

 考评标准实际得分为平均分×10% 2、教研组教师评分15 分 考评办法由教务处组织本教研组教师互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

 3、主管领导评分15 分 考评办法由教务处负责人、学区负责人、教务主管根据教师的备课笔记和教师平时表现出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态度评分取平均分。

 考评标准专业水平 5 分教学能力 5 分教学态度 5 分。

 三、综合素质共 10 分 考评办法由校人事处负责人、督查办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学区负责人、学区教务主管给被考评教师评分取平均分。

 考评标准遵守规章制度情况 2 分服从分配情况 2 分责任感 2 分团结协作 2 分合理化建议 2 分。

 加分项目及标准 1、学业提升参加培训并获得证书每次加 0.5 分。

 2、获奖加分获校内奖上次获职称至本次职称申报期内获得的优秀教案及课件奖、教学竞赛、作品设计奖、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每次加 1 分获市级或集团公司嘉奖每次加 2 分获省级奖每次加 4 分获国家奖每次加 8 分。

 3、专业论文及参编教材加分计算机技术或教研方面文章省级刊物 每篇加 1 分CN 刊物每篇加 2 分国家级每篇 4 分国家重点级每篇6 分参编教材每写 5 万字加 1 分。

 4、以上论文为第一作者加标准分第二作者减半加分。

 5、获校内教学竞赛奖、或获优秀教案及课件奖、或作品设计奖、或网络设计奖、或参加教材编写5 万字以下已出版 或提出有价值教研教改方案已被执行并确实有效每次可折算为一篇计算机技术或教研方面文章省级刊物 。

 6、获省级奖或参加教材编写5 万字以上已出版 每次可折算一篇 CN 论文每篇 CN 论文可折算为两篇计算技术或教学方面文章省级刊物 获得国家级奖或出版 30 万以上专著每次可折算一篇国家级论文。

 第四章

  组织与实施 第七条学校成立“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校长为主任教务、人事负责人为副主任学区负责人部分具备高级主讲以上骨干教师为委员一般 7-9 人 负责学校教师职称考评组织、审评、聘用工作。

 第八条符合条件的教师申报高级主讲以下由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审批下文

 申报高级主讲以上的含高级主讲 由集团公司审批下文。

 第九条教师职称评审程序 个人申请→人事、 教务联合资格审查→专业综合考评→校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集团职称评定委员会复评审批发文公布→单位聘用 第十条凡获国家、省职称的且专业对口经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审核集团审批可就近套入校内职称。

 第十一条凡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自发文之日起按新职称标准发课酬工资。

 第十二条校职称评定委员会对每年获得职称教师进行考评每年 2 次5 月、11 月 第 1 次考评达不到职称标准的教师由校职称评定委员会找谈话、警告半年内不得调工资。两次考评达不到现任职别标准的教师降一职称聘用同时岗位工资下调一级。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校教务处负责解释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附件1、 《某某电脑学校教师职称审批表》

  2、 〈教师职称评审结果汇总表》

  3、 《授课教师教学评分表》

  4、 《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5、 《申报教师职称考评表》

篇三: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书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评审标准:正高级讲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须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水平高超,教学业绩卓著,教学特色鲜明,在教学团队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掌握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发挥关键作用;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解决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难度技术问题的能力,在技术革新方面有较大贡献;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有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本学科(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二、基本条件(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身心健康,教风端正,为人师表,勇于创新。(三)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四)任现职期间参加企业实践有关要求。(五)取得高级讲师职称后,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六)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高级讲师职称满 5年。(七)专业课教师具有相关职业(工种)技师及以上技能操作水平。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能够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能力。(二)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 15年以上,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三)专职教师年度授课 300课时以上,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教师年度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的二分之一,兼任教学工作的院校领导年度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的三分之一,并且有到企业考察、调研、学习的经历。— 1 —

 (四)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担任学科带头人、班主任或兼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 3年以上,胜任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五)能够在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指导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方面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果。(六)在本专业教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具备指导本专业高级讲师的水平,有指导 1-2名高级讲师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做出突出业绩的经历。(七)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掌握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学校德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创业指导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八)能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主持过企业课题研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在技术革新方面有较大贡献。或熟练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教学文件。近五年参加企业实践累计 6个月以上。(九)专业课教师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 3年以上的经历,或任现职以来到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 6个月以上,并形成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报告。(十)能够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社会实践 3期以上。(十一)主持过市(厅)级以上或主要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并取得较大成果,或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在本专业权威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主持编写本学科教材(含校本教材),并广泛应用。在本地区起到学科(专业)带头人的作用。四、业绩成果条件取得高级讲师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三等奖 1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或省(部)级二等奖 1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或市(厅)级一等奖 2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前三名)。2.主持完成本专业省(部)级科研课题 1项以上,或主要参与(前三名)完成本专业省(部)级科研课题 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本专业市(厅)级科研课题 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或结题验收。3.本人在全国性教学比赛或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或前 20名)以上,或在全省性教学比赛或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前 10名)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或直接指导的学生在全国性技能竞赛中取得名次(或获一、二等奖),且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4.主持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受到省级以上政府部门表彰,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1项以上(第一发明人),已推广应用或转让并取得较好的经— 2 —

 济效益。5.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效果显著,有5学年以上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且主讲校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3次以上或获得校级综合类教学比赛一等奖以上。6.获省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或县属职业学校教师获市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或学生管理成绩显著,本人获省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连续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28年以上,受聘高级讲师 15年以上,年度授课 320学时以上,并且在校内学年教学质量考核中获得 5次以上优秀等次。(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或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2篇以上,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或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3篇以上(核心期刊不少于1篇)。2.主编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 1部(本人撰写 6万字以上),并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或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1篇以上。3.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前三名),公开出版本专业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或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国家级规划教材 2部,或主编(排位第一)公开出版本专业教材(本人撰写 5万字以上)2部以上,或主持编写正式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多媒体教学软件,或主持开发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等优质教学资源被纳入省或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职称规定年限要求,或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职称 2年以上,业绩突出做出重要贡献,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破格申报:(一)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或省(部)级一等奖前三名。(二)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二条:1.获中华技能大奖,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或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名师,或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2.本人在全国性教学比赛或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或前 10名)(以文件和奖励证书为准)。3.出版独立完成的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1部(不少于 15万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 4篇以上,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或教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5篇以上,其中 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4.主持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动并且成果卓著,得到教育部、人社部肯定(有文件证明)并向全国推广,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 —

 五、附则(一)本条件所称“以上”均含本级(本数量级)。(二)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对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高级讲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取得高级讲师职称近 5年考核均称职(合格)以上掌握。(三)国家级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和人社部颁发的中华技能大奖;省(部)级奖励包括:省(部)科学技术奖、省(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的教学成果奖和人社部的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研成果奖,同一项目多次获奖的不重复计算,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市厅级奖励包括:各设区市科学技术奖。全国性教学比赛、技能竞赛是指人社部、教育部组织的比赛。全省性教学比赛、技能竞赛是指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组织的比赛。(四)课题是指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代表政府发布立项的研究课题,代表着学科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按照课题立项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非政府部门指定或授权的各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课题不予认定,各种以鉴定方式通过的计划外自选课题(不含省社科规划办确认课题)不予认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完成的课题要与其专业或岗位工作相关。项目“主持”指排名第一,是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论证、组织和指导者,并承担其中重要工作。课题须附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和鉴定证书、结项材料。(五)学年“教学质量考核”指学校在每学年末(或连续两个学期)通过学生、同行、督导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一年来教学质量进行的综合性评价。优秀比例应控制在10%-20%,学校公示并出具红头文件。学校综合类教学比赛指学校组织开展的教师说课赛、微课教学赛、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教学综合业务比赛。(六)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指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出版的具有统一的 ISSN刊号和 CN刊号的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的刊物不含内刊、增刊、特刊、专刊、论文集;著作指新闻出版部门批准出版的著作、教材,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范围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七)本条件是学校推荐和评审委员会评审时掌握的基本条件,主管部门、学校和评审委员会可依据本条件制定不低于基本条件的实施办法。— 4 —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讲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评审标准:高级讲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须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动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果;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引导,熟练地组织指导教学实验、实习等工作,教学业绩突出,教学效果优良;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有指导和培养较低层级教师的能力。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二、基本条件(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身心健康,教风端正,为人师表,勇于创新。(三)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四)任现职期间参加企业实践有关要求。(五)取得讲师职称后,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六)具备博士学位,取得讲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讲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 5年。(七)专业课教师具有相关职业(工种)高级及以上技能操作水平。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取得讲师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具备满足教学教研需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能够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不断提高一体化教学能力。(二)系统担任过 2门以上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并指导学生完成第二课堂、实验、实训、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受到学生好评。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其中专任教师授课时数平均每学年不少于 320学时,兼任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年均— 5 —

 教学工作量(含听课、评课、实习指导)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三)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的管理工作,担任班主任或兼任辅导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工作 3年以上且任教以来累计 4年以上,胜任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四)能够在教学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能够指导培训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德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五)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课教师能够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关课程,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与合作研发,能够参与企业课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有在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工作 2年以上的经历,或任现职以来到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 6个月以上,并形成有一定价值的专业实践报告;文化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每年 1期以上。(六)主持或主要参加过市(厅)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承担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在本学校起到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四、业绩成果条件取得讲师职称后,具备下列条件:(一)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1.作为主要完成人(前 3名)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 1项以上,或市(厅)级科研课题研究 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或结题验收(以文件和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2.主持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受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表彰,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1项(第一发明人,以专利证书为准),并已实施转让。3.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等工作,业绩突出,教学效果好,有 2学年以上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且主讲校级以上公开课、...

篇四: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小学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业目录 序号 系列(行业、 专业)

 学科 门类 申报专业 明细专业 备注 1 中小学教师系列 中小学教师 语文

 2 数学

 3 思想政治

  4 道德与法治

  5 英语

 6 历史

 7 地理

 8 物理

 9 生物

 10 化学

 11 体育与健康

  12 美术

 13 音乐

 14 电教

 15 通用技术

  16 信息技术

  17 科学

  18 综合实践活动

  19 特殊教育

  20 心理健康教育

  21 学前教育

推荐访问:评高级教师职称课题第几名 几名 职称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