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品牌调解室5篇

时间:2022-12-08 15:4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特色品牌调解室5篇特色品牌调解室 目录 2022年党员干部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6篇 2022学习研读《论“三农&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品牌调解室5篇,供大家参考。

特色品牌调解室5篇

篇一:特色品牌调解室

 2022 年党员干部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6 篇

  2022 学习研读《论“三农”工作》心得体会感想领悟 6 篇

 学习《论“三农”工作》论“三农”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习近平总书记《论“三农”工作》学习解读讲稿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2 年党员干部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6 篇

 目 录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1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2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3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4 学习《论“三农”工作》动员发言稿 5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 6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1

 近日,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重要文稿的《论“三农”工作》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稳抓“三农”工作促乡村振兴,要靠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干部,锻造过硬本领,永葆实干姿态,站好“第一班岗”,掀起乡风文明“新浪潮”,激活产业富强“活细胞”,打破基层治理“旧局面”,稳抓“三农主义”,绘就乡村振兴的“三幅画卷”。

 以文化为“媒”,悟“写意主义”,晕染乡风文明“水墨画”。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基层干部要当好乡风文明的“宣传员”“建设者”,就要兼顾“新旧”文化,赏析乡间文化“意境”之美。要传播“新思想”,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课宣讲、普及政策知识、组织主题活动,让新思想新理论“入脑入心”。要培育“好风气”,建设红色乡情院落、打造特色村史馆、强化村级阵地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文明公约,倡导树立新风尚。要觉醒传统文化“生命力”,收集老物件、沟通老乡亲、盘活老地方,整合现有优势资源,保留优秀传统文化“灵魂”、注入现代模式“血液”,“勾”乡愁“引”乡贤,展现乡风文明“形留魂在”的“活态”风貌。

 以产业为“柱”,照“写实主 义”,临摹向往生活“素描画”。

 发展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基层干部要当好致富增收的“带头人”“创业家”,就要立足产业发展,领悟赋能经济“实干”之义。要深挖本地特色产业资源,通过前期调研和实地走访“融合”当地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要探索转型升级方向,应用研发科技、规范化生产经营、壮大产业链、走农旅结合道路,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附加值,拓宽增收渠道,发展绿色、生态的新型农业,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不断“做优做精”现代农业产业。

 以创新为“源”,论“突破主义”,勾勒基层治理“油彩画”。

 搞好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基层干部要当好基层社会的“治理人”“统筹兵”,就要探索治理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创新治理“活血”之能。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开展三农业务培训、打造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要提倡村民自治,建立党群理事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等“活力源”,鼓励村民对家乡建设建言献策,满足群众需求,提高群众幸福感,基层干部要在鼓励“自治”的同时当好“领头雁”,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要“淬炼”精良人才队伍,基层干部要当好人才聚集“吸铁石”,思索创新人才模式机制,坚持“本土育才”和“广聚英才”相结合,挖掘“新力量”,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切实保障人才的各项待遇,

 提供“乡村舞台”施展才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2

 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中指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今年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对标宗旨、主动作为,创新“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基础、强举措,为实现乡村治理闭环管理走新路、开新局。

 建立“书记热线”,形成网格“筋骨”,为乡村振兴“筑基”。叶集区在乡镇试点设立“书记热线”,上门定制“便民服务卡”,搭建党组织书记、党员、群众沟通交流“绿色通道”,将书记、网格长(员)的联系方式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有事”“没事”找书记成为一种“习惯”。优化基层网格体系,将乡村振兴、综治维稳、信访调解、人居环境等多个网格整合于一体,针对全区 300 余个农村党小组划成“责任片”,根据区域分布、人员聚散,由一个党小组负责 N 个网格,建立“1+N”的组织模式,将党建引领贯彻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精挑细选专职网格员,配备专职工作笔记,以“日记”形式记录“乡里乡亲”“家长里短”,在群众身边收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集体经济发展意见、就业创业基本意向等,将群众所“盼”转变为书记所“干”,精准推动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立“一团三队”,填充组织“血肉”,为基层善治“塑形”。叶集区在“网格+热线”的基础上,紧扣“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宗旨内涵,将先进党员组织起来,乡贤能人动员起来,志愿群众发动起来,文艺人才汇聚起来,拓展建设成为“一团三队”四支队伍,即党员“智囊团”、矛盾调解队、为民服务队和文娱宣传队,有效分类回应群众关切,让“千千万万”的党员群众捋清楚“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在三元镇创新“一团三队”办理事项登记簿,与“书记热线”“网格日志”关联对接,以“派单”的方式,交办任务、记录过程,在一个网格区域内,形成一套“接单—派发—解决—回访”的管理流程。同时,在村社成立“一团三队”工作室,在乡镇成立专项指导组,通过党小组“板凳会”征集汇总群众需求,因地制宜编制“群众服务手册”,将“一团三队”的工作内容清单化,使农村群众也能享受“点单服务”。

 建立“闭环机制”,搭建制度“循环”,为民生保障“护航”。叶集区考虑地方实际,制定网格长(员)“百分制”考核方案,明确网格长(员)七项职能职责,常态化组织网格长(员)业务培训,配发叶集区“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智能平台终端,线上勾勒“服务流程图”,线下处理“群众家中事”。落实“五必访”“五必知”工作机制,持续关注重点人群,通过“六安市就业信息平台”,组建乡镇青年农创协会,将农业发展、岗位开发和群众增收“绑在一起”,增强基层就业创业保障能力。

 同时,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各乡镇街完善新风爱心超市积分奖励工作方案,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奖励,从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环境卫生等方面引导和规范农村群众生活生产,并开展“月度、季度、年度之星”的评选表彰,进一步树立标杆、榜样,用“小积分”带动“大治理”。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3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情系“三农”,以百姓心为心,执好“科技之笔”“生态之笔”“产业之笔”,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绘就一幅富春山居的锦绣画卷。

 执科技之笔,绘一幅农业强盛图。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基本摆脱了“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迎来了科技兴农的崭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要紧紧围绕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努力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一些关键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还要进一步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打通农业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落地生根,让农业真正强起来。

 执生态之笔,绘一幅农村美景图。“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推动

 “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热播剧《春风又绿江南岸》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用江南县的生动案例告诫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靠民”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千万工程”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万千气象。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千村一面”,要因地制宜,注重乡村本土文化,保留本土风貌,打造特色品牌,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让“颜值”与“气质”齐飞,共绘农村美景。

 执产业之笔,绘一幅农民富足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如今,“农民”二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茧而出”,例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他们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人富裕。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还需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及时认清不足。开对“药方子”才能保证长久的“甜日子”,针对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拿出具体举措。要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下真功夫,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让广大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奔赴共同富裕。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持用“辛苦指数”换来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学习《论“三农”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4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迅速掀起学习浪潮。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当下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扎根基层一线,争当“三农”工作“老把式”,切实担当起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

 做整合资源强农业的“老把式”,绘就产业发展“复兴图”。“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农业发展关乎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驻村干部要在产业规划和技术更新上发力,在立足村情、契合政策的基础上拓宽农业生产路径,打造农业生产现代化体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深入的调研便是要摸清楚“吃什么山”“喝什么水”。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农业区位优势、民俗文化特色等条件规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致富路。驻村干部来自各单位各部门,具备村干部不具备的优势资源,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上下沟通协调,在产业规划、技术帮扶、资金争取上出工出力,并主动将本村发展契入地方全局,以便获取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中国是个五千年来一直都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驻村干部要积极学习农业知识,主动挽起袖子下农田、干农活,不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绘就符合实际、未来可期的产业发展“复兴图”。

 做内外兼治美农村的“老把式”,创建文明宜居“桃花源”。“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是人们的“乡愁”“故土”,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农村“外在形象”,能让人流连忘返,文明的乡风民俗是农村的“内在气质”,会使人不肯思离,打造宜居乡村须“内外兼备”、久久为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位置,将“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直面“痛点”“难点”,消除“矛盾”“病灶”,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大力推进绿色农业,让群众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红利”,实现环境治理常态化、持久化。要在树立文明乡风上下功夫,从农民日常生活、民俗习惯上入手,通过积极思想引领、先进典型示范等方式绵绵用力、恒久用工,如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打造“形象与气质俱佳”的新时代“桃花源”。

 做创新机制富农民的“老把式”,养育生活美满“幸福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核心是农民富裕,农民荷包不鼓起来、精神生活不富起来,乡村振兴就只是空壳。农民富裕需有人“带富”,要注重吸引培育人才和优质企业,发掘服务好致富带头人,激发“头雁效应”,以先富带动后富,形成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可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 “企业+合作社+农民”等机制带动本土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差异化分红、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拓宽增收途径,

 实现增收致富。农民富裕,富在精神充实,要发掘、保护、传承好优秀的民俗文化,可通过组织农家文艺汇演、农技知识讲堂等活动凝心聚力,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传递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成为生活美满、精神富足的“幸福人”。

 学习《论“三农”工作...

篇二:特色品牌调解室

2022 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实施意见参考范文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全镇上下要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大力弘扬“奋力赶超、干在今朝”的实干之风,与时俱进做好 2022 年“三农”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区乡村振兴大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发

 展,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二、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12345”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1 个;启动“xx 羊肉”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 个地标申报;培育国家、省、市三级农业龙头企业 3 家;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保护村、“两社”联动示范村先行村 4 个乡村建设;实施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产业振兴、和谐乡村构建、德育乡村建树、人居环境提升、绿色河湖建设”5 大行动。努力打造乡村振兴“xx 样板”。

 三、重点工作 ㈠聚焦两条底线,涵养鱼米乡村。

 1.稳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土地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力度,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对缪埭等村大面积旱地进行水田化改造,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力争 2022 年流转率再增加 x 个百分点,达 x%。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x 万亩、总产量 x 万斤以上。建设 x 个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放大全镇水稻创成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支

 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强产业链联合,加快推行“种粮一体化”新模式,在订单农业、加工增值、品牌赋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开展“双推一促”(推动创业就业,推动发展扶贫产业,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行动。加强扶贫资产监督与管理,完善扶贫产业带贫减贫机制,持续推进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围绕因病、因学、因灾三大因素,开展低收入人口常态化认定,确保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继续推进“防贫保”工作,有效防范“边脱贫、边返贫、边减贫、边增贫”问题。

 ㈡聚焦产业兴旺,打造品质乡村。

 3.推动“两社”联动项目实施。选准“两社”联动方向。紧扣乡村振兴目标任务,鼓励各村综合自身资源禀赋,谋划符合自身实际的“两社”联动项目。镇级层面组建专班,适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效。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对各村通过准入清单的“两社”联动项目进行全程绩效跟踪,刚性要求季度上报财务数据,年度公开决算,根据运行情况,分批分类处置,对绩效良好的,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绩效较差的,开展回头看,找症结,开药方。

 4.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和盈黄羽鸡,xx 粮油、上首饮料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实施龙头企业提升计划。2022 年新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实现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年增长 x%以上。

 5.发展壮大镇域特色产业。推进“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2022 年新申报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1 个。实施乡村休闲农业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整合土山、朱宣等村现有资源,大力培育省级主题创意农园、乡村休闲旅游研学基地、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等品牌。不断放大“xx 羊肉”品牌效应,启动“xx 羊肉”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工作,筹备举办好第二届福羊美食节,深化羊经济内涵,扩大羊经济影响。

 6.实施重大项目提升工程。聚焦主导产业、聚力精深加工项目,加快上首生物高档茶饮料、永发产业配套项目、和盈公司技改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积极申报上争省、市各类财政资金项目,2022 年建成固定资产投资 x 万元以上项目 x 个,x 万元项目 x 个。

 ㈢聚焦生态宜居,建设美丽乡村。

 7.提升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22 年建设绿色防控示范方 x 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方 x 个,化肥总用量比上年削减 x%、农药使用量削 x%;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x%以上;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 x%,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 x%以上;废旧农膜、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分别达 x%、x%以上。

 深入推进朱宣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开展好耕地地力提升、排水沟渠生态化改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田尾水处理等工作,为取得农产品绿色生态标准夯实基础。

 8.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突出系统整治、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户厕改造、垃圾分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污水治理等工作,2022 年实现聚集提升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持续开展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

 9.深入推进绿色河湖建设。落实“河长制”、“塘长制”建设目标,2022 年重点建设 xx 河、xx 河 2 条镇级河道,xx河、xx 河等 6 条村级河道。按照水岸同治、同美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连片治理,高标准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022 年生态河道覆盖率达 x%以上。继续推进农村河道系统

 治理,组织实施“美丽闸站”改造 45 座,做好重点水利工程运粮河整治协调服务工作。

 10.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化乡村水系、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着眼各村自然禀赋,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探索建立特色田园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培大育强特色产业,放大典型引领效应。2022 年,朱宣村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兴驰村争创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土山村申报传统村落保护村。

 ㈣聚焦乡风文明,建树德育乡村。

 11.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整合、共享使用各类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提高基层文化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加快推进万维养老中心、工业园区、集镇核心区志愿服务站建设,打造志愿服务阵地“新地标”。

 12.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夯实好人文化建设,持续放大文化品牌效应。依托马如松工作室、青少年之家等阵地,深化“益汇 xx 聚力攻坚”“书香xx 筑梦人生”“牵手护航 相伴成长”等品牌建设,以特色化、品牌化推动文明实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送文化下基层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

 众文化生活。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13.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实施 xx、运粮集镇秩序规范提升长效管理机制,实行集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护“两手抓”,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持续开展散坟平整和土地庙整治行动,不断深化“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 xx 文明新形象。

 ㈤聚焦治理有效,构建和谐乡村。

 14.探索“1+4+1”乡村治理体系。丰富完善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网格化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全面推进“红色网格”建设和政务服务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快推进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2022 年创成率达 x%。

 15.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学习借鉴“柳堡模式”,实施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

 加强镇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整合防汛抗旱、消防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资源力量,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16.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防控作用,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警网格融合,健全农村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农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安全感保持在 x%以上。

 ㈥聚焦生活富裕,造就绿色乡村。

 17.开展人才招引培育。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农民职业培育,2022 年培育高素质农民 x 人以上。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与用人单位积极联系,帮助就业、创业。围绕乡村特色和产业发展要求,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2022 年新培育乡土人才 x 名,有序推进乡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18.推进社保扩面征缴。持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 1x%、续缴率达 x%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投率达x%。

 19.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运粮影剧院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和阳光宴会厅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实施一事一议等项目,逐步实施村级道路提档升级,切实提高群众绿色感和满意度。

 20.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路径。研究制定《xx 镇关于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激励实施方案》,从资金、技术、项目、市场方面给予庭院经济项目帮助和支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农户个人参与庭院经济发展;出台示范评比相关文件,分类别组织开展“整洁庭院”“美丽庭院”“红色庭院”创建评比,表彰在示范评比中的优胜者,激发更多群众在发展庭院经济中争先锋、做示范、树样子;实施“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鼓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庭院经济发展合作社,农户以资金及劳动力作价入股合作社,参与合作社务工。通过党委牵头、群众自发、多元共治为农村闲置土地利用和闲置劳动力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风民风淳朴的双赢局面。

 四、组织保障 1.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通过党建引领,压实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推动村“放样子 亮群像”项目和“两社”联动项目取得实效。完善项目实绩考核制度,对

 考核排名靠前的村按规定给予奖励激励,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定期组织镇村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乡村振兴业务培训。

 2.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五年规划,构建“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抓管带”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村“两委”监督和运转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六个规范化”建设。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3.强化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村“两委”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单项奖评比,全面营造乡村振兴工作“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篇三:特色品牌调解室

公安机关创建 “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公安部部署和省厅《全省公安机关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南通实际,现就全市公安机关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为抓手,全面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深入推进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成一批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优秀单位,全市派出所整体工作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在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示范单位、先进单位评选表彰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基本原则 创建活动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战导向,既要对标对表找差距抓落实,又要发扬经验促创新增优势,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紧扣主题、务求实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准确

 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积极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警务运行机制,切实增强派出所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的效能。

 (二)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服从服务于实战,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精髓要义与本地派出所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争先创优、善于创新的生动局面,着力打造富有生命力的特色品牌。

 (三)公平公正、择优命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从严从实、好中择优的要求,在全面创建、逐级推荐的基础上,表彰一批创建成效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派出所,表彰一批在创建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派出所长和“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

 (四)积累经验、辐射推广。充分发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有效辐射带动基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提升化解矛盾、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三、评价标准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为根本追求,把提升派出所的实力、活力、战斗力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创建成效的主要标志,构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评价标准体系。

 (一)坚持党建统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显著。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派出所工作和队伍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广大民警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派出所党组织健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有效落实,党建活动有阵地、有载体、有措施、有亮点。党组织向警格延伸覆盖,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副书记全面落实,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坚持群众路线,新时代群众工作卓有成效。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强,日常执法执勤等群众工作主题教育培训合格,熟练应用移动警务终端,注重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防范知识、普法教育宣传有力,群防群治、治安信息员队伍和平安类社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辖区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积极性较高。社区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按规定要求配备到位,“两个就地、三个必到”、走访慰问、警民恳谈等制度有效落实,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超过 95%。

 (三)坚持源头治理,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社区警务工作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常态化防范化解机制比较完善,就地吸附工作成效明显。派驻式人民调解室全面建成,专职人民调解员配备达到规定要求,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在 90%以上,涉及公安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在 95%以上。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稳控工作扎实有效,最近两年辖区未发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民转刑”案件及进京或集体赴省涉公安机关管辖信访事项。

 (四)坚持以防为主,切实做到“平安不出事”。“一标多实”

 基础信息采集应用工作成效显著,智慧警务和智能技防小区建设成效明显,信息采集率和准确率在 95%以上。预防减少违法犯罪措施有力,“无黑社区(村)”“零发案小区(村)”“平安校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有亮点、有典型、有成效,群众法律意识和素养得到提高,“盗抢骗”“黄赌毒”、传销、非法集资等多发性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最近两年辖区未发生有影响的涉政、涉恐、涉邪案事件,违法犯罪警情稳中有降,群众安全感指数较高。

 (五)坚持服务为先,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五个一律”工作规定》执行有力,派出所窗口服务规范,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效率质量高。自助、预约、代办、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落实,服务向警务室延伸推行有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微警务”和窗口服务同步开展,实现各类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最近两年本单位未发生违法违规办理、群众信访投诉被查证属实等问题,群众满意率指数较高。

 (六)坚持从严治警,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过得硬。派出所办公秩序井然、内务设置规范,“一岗双责”得到落实,队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安全保密制度完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民警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风严谨、警容严整。减负松绑、爱警暖警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民警年休假全休率高于90%。派出所办公生活设施完好、功能齐备,警营文化建设有特色,全警实战训练常态开展,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强。最近两年本单位未发生民警、辅警违纪违法案件和内部安全问题。

 积极投入省厅开展的争当“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活动,把广大民警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评价标准:一是具有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具有不忘初心、亲民爱民的为民情怀,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三是具有勤奋踏实、积极创新的敬业精神,岗位实战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四是具有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清清白白做人,无违纪问题。

 四、主要任务 坚持全覆盖、全要素,高站位、高标准,以九大工程牵引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正确导向,全面形成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的良性格局。

 (一)基层党建“红色细胞”工程。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全市公安派出所组织开展基层党支部争创示范点、支部书记争做示范带头人、党员民警争当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三争”创评活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积极探索党建队建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的建设推动公安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使每个基层党员民警都成为过硬先锋模范。打造党建工作联盟,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每个县级公安机关党委(党组)成员、机关警种部门至少挂钩联系 1 个派出所党组织,每年至少开展

 2 次基层党建调研走访活动,派出所每年至少 2 次向局党委汇报党建工作,并利用辖区党建平台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党员民警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共建活动,学习借鉴地方党组织先进经验。建立党建责任清单,按照《关于加强基层派出所党建工作的六项措施》,全面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党员民警队伍管理、基层党建示范引领等六个方面工作以及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 10 项任务清单,同时,按照《教导员日常工作规范》,以“政工日志”、“五卡一证”管理为载体,推进党建制度的规范落实。规范基层议事规则,按照《公安机关基层派出所党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将领导班子分工调整、民警岗位分配变动、立功嘉奖、评先奖优、干部选拔推荐、职业规划引导、违规违纪查处等重大干部人事问题纳入议事内容范围,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和议事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派出所决策中的话语权。

 (二)智慧派出所创新工程。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智慧派出所的人财物投入。大力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派出所工作有机融合,改造警务流程,创新警务模式,提升警务效能。按照可视化、扁平化要求,升级改造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配置安装小型情报指挥可视化屏,直观展示派出所值班备勤、接警处警、案件侦办、社区警务等勤务状况,提升派出所精准指挥水平;升级智慧打防手段,做强派出所小型作战单元,提升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住“升级版”技防城和“雪亮工程”建设的有利

 契机,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快推动视频监控设备高清化改造,以及人脸识别、无线射频、WiFi 嗅探、“微卡口”等智能系统布建安装,积极构建科技防控网络,提升派出所立体防控水平。优化调整派出所执法功能区,安装一体化信息采集仪,对带入办案区审查人员,运用人脸识别、身份核查、指纹比对、后台资源库比对等手段,对人员身份信息进行精准、快捷采集核查,数据信息实时推送办案民警,提高案件侦讯、办理实效。推广应用智能案卷管理柜、物联网储柜管理技术,对案卷、涉案财(证)物存放、保管、调用、归还等轨迹全程留痕实时管理、优化智慧执法机制,提升派出所规范执法能力。

 (三)“全要素”网格警务工程。按照中央、部省关于创新网格化治理机制、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系列部署要求,探索构建“共治型”网格、“平安型”网格、“智慧型”网格、“服务型”网格、“实战型”网格“五位一体”的网格警务,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履行好公安机关保一方平安稳定的职责使命。按照“一个民警+两个辅警+N个网格员”的模式,推动网格民警、辅警和网格员捆绑运作,实行信息联采、矛盾联调、风险联控、治安联防、事件联处、服务联动。推动传统型的社区警务向现代化的网格警务转变,以网格单元的小平安保障社会治安大稳定,力争做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网格”,实现两个明显下降和两个明显提升,即风险发生率和辖区发案率明显下降,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打通公安内网与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通道,完善源头信息实时录入、动态更新、跟踪管理机制,

 建立一点采集、多点核查、全网共享的基础信息采集新模式,提升派出所基层治理水平。

 (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程。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全面排查、源头化解、精准盯防、高效管控等各项工作措施,及时发现和调处一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清”、“三不放过”,即矛盾纠纷底数清、重点纠纷、重点人员情况清、责任人分工明确责任清;排查工作留有死角不放过、工作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中出现拖拉、推诿、不负责任不放过。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等方面开展针对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加强特殊人群帮教帮扶工作,依靠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做好帮扶救助,落实管控措施。深化“公调对接”,在派出所全面推广三所联调、庭所共建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治安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及时有效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常态化多元化防范化解机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推行村(居)委主职干部兼任治保、调解主任,压实村(居)委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形成主职干部主抓、“两委”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村(居)委治理格局。动态分析评估可能影响本地区安全稳定、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突出矛盾问题,及时提请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参照解决信访问题“一清三定”原则,落实源头稳控化解措施。

 (五)平安社区升级工程。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高质量平安为目标,以“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娱乐服务场所”、

 “平安家庭”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零上访、零问题少年、零矛盾上交”的“六零”社区。引入视频门禁、电子路门牌、无感知人脸识别等技术,全方位获取各类动态信息,努力实现治安要素的全时空感知。加强出租房和场所行业治安管控,加强重点地区清查整治,努力消除治安隐患,严密阵地控制。开展危险物品安全系列检查,强化寄递物流安全监管措施,加大从业单位和人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坚决管住危险品。深入实施全警情报战略,做实做强以网格员、保安员、快递员等“八大员”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落实提供情报信息奖励政策措施,做活情报信息源头。突出商贸集中区、企业聚集区和居民住宅区,科学划分防范单元,有效整合利用保安员、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等力量联勤联防,开展巡逻值守、排查隐患等“平安守护”活动,全力打造平安共同体。在派出所建立未成年人“关爱之家”工作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推广平安志愿者、净网志愿者、警民驿站、警邻守望,夕阳红巡逻队、红袖标平安员等做法,加快培育具有公益性、专业性、行业性、权威性的平安类社会组织。推广建设安防体验馆,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提升群众自防自救意识和能力。

 (六)服务群众“民心”工程。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理念,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做优做全派出所服务工作。在业务量较大的派出所,以及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硬件条件较好的警务室(站),统一...

篇四:特色品牌调解室

所“枫桥经验”材料(三篇)

 (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曲靖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开展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以“基础实”赢得“百姓安”,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

 坚持党建统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公安民警 90%是党员这个最好的队伍优势,真抓党员教育,严管厚爱队伍,打造“红色所队”,结合派出所实际,创出一所一方案,努力打造出一所一品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曲靖公安内涵。

 坚持源头治理,优化多元化治理方法。结合德治、法治、自治,发挥好依托大数据建设、类别案件侦防、乱点整治、群防群治、引入律师制等经验做法,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大幅提高。

 坚持多元化管理,在社会治理上下功夫。提高政治站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辖区治理多元化工作,在智慧安防上再动脑筋,在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上再下功

 夫,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上再作文章,在派出所警务机制运行上再作完善,形成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

 坚持巡逻防控,提升群众安全感。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做好保点控面工作,优化巡逻防控机制,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紧盯“三个要下来、三个要上来”目标,扎扎实实抓阶梯式提升,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打好平安品牌,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篇二)

 **派出所地处**市主城区,辖区实有人口 8 万人,现有民警12 人、辅警 40 余人。近年来,**派出所以“忠诚铸警魂、建功新沂蒙”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善治为目标、以预防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有机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区特色的“枫桥经验”之路,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被评为全市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集中民智,全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和方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党群融合助联动,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站等基层组织为平台,实行社区警务网格化,在原有的 4 个警务区的基础上,细分为 54 个网格,将基层警务

 与基层党务政务、社区事务深度融合,形成“党群同心、党务同担、党警同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源头化解”。多元调解促和谐,积极倡导儒家“和为贵”的理念,以本所“全市 110矛盾化解标兵李广营”为示范,建立每周四所长接访制度,打通了“三调联动”;自**年引入驻所律师,不断固化了“警律联调”机制;返聘退休老民警,依托社区警务室,推出了“老王调解室”品牌,切实做到了基层矛盾源头化解。主动搭台听民声,积极对接 8189090 党群服务热线、12345 民生服务热线,线上线下收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把脉治病,确保矛盾不升级、不激化。今年以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0 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 98%,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满意率达到 100%。

 科技引领,汇聚民力,全力做到平安不出事,**派出所牢树“警力有限、科技支撑、民力无穷”的理念,将传统警务与智慧警务深度融合,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全力打造警民联动的“平安共同体”。打防管控精准化,坚持实战导向、警情引领,依托分局合成作战平台,建立了警情“日通报、周研判、月分析”制度,用研判结果科学导防、导侦、促改,对 54 个网格实行“平安、关注、重点、混乱”四色预警、四级管理,多建平安网格,减少关注和重点网格,消灭混乱网格。技防建设全覆盖,推动“智慧社区”、“技防入户”、

 “报警灯箱”和医院、学校“治安生态圈”技防设施升级完善,“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联网应用,年内新增报警灯箱 19 处、监控 200 余路,进一步打通了技防建设“最后100 米”。平安创建积分制,对社区、网格平安创建工作、党员民警日常工作进行积分考核,群众参与平安创建实行积分奖励,采取积分兑换进价超市商品等激励办法,广泛组建红袖巡逻队、红嫂服务队、红色宣传队、红星网格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做到共建共治共享。年内物建治安信息员 200 余名,通过人力情报破案 10 余起。勤务改革实战化,实行 110接处警 AB 组双班运行,不断提升 110 接处警质量,民警李广营被市局聘为 110 接处警教官;围绕高发案时段和高发案区域,构建“特巡警巡面、派出所巡线、社会力量巡块”立体化大巡防格局,实行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引领基层警务模式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辖区警情连续 3 年持续下降,今年以来办理行政案件 398 起,刑事案件 161 起,行政拘留 132 人,刑事拘留 53 人,逮捕 32 人,起诉 65 人,抓获上网逃犯 12 人,可防性案件下降 52%,36 个网格实现了刑事零发案。8 月 29 日凌晨 4 时许,见义勇为群众、社区巡逻力量、值班民警联手速破一起抢劫案,彰显了该所警民融合的实战效果。

 不仅如此,**派出所还坚持民意引领警务,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价值追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方位服务沟通机制,实

 施最强服务,创建满意品牌。实施星级服务工程,着眼服务流程再造,纵深落实户籍管理“1+6”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上门服务、掌上服务、自助服务等措施,落实“听、查、思、访、改”回访机制,做到服务有温度、管理无感知,牢牢把握住每一件送上门来的满意。今年以来办理户籍业务 8000余人次,受理业务咨询 4200 余人次,满意率达到 100%。在分局组织的警务礼仪技能比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年内收到锦旗 23 面,感谢信 30 余封。实施警务前移工程,在人流量较大的城邦广场建成安防体验馆 1 处,接待各界群众、广大师生 2000 余为次;以反电诈宣传为重点,开展“法治纽扣”进社区、进校园、进厂企活动 50 余次,受教育群众8000 余人,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 100 余次,发放宣传材料 10000 余份,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下降 65%,多周实现诈骗案件零发案;推行社区微警务,充分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开展预警提示、普法教育和安全宣传;依托警务室、雷锋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把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施执法样板工程,以打造“规范警务”品牌为牵引,推进以执法办案、案件管理、物证管理“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执法体系建设,落实所内办案“三级把关”制度,建立 4 个值班办案组每月案件抽查评比长效机制,实现了零错案、零有理信访投诉的目标,该所被省厅评定为“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实施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四个铁一般”标准,

 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全面建设学习型基层所队,积极参加市局和分局组织的政治轮训,3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学员;落实从优待警措施,不断完善惠警“六小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和谐警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不断提升了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使全体民警有激情、在状态,不断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年内有 4 名民警被评为全局“十佳民警”,民警王晓彤被省厅表彰为“优秀社区民警”并记个人三等功。

 (篇三)

 宋门派出所辖区,背街小巷遍布,居民楼院陈旧,“老开封”特点突出,与新区相比判若两地。和所有此类环境的地域相同,该所社会治安管控不易、矛盾纠纷频发是最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个实际,宋门派出所秉承“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理念,认真实施“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建立完善“全方位服务群众、常态化警民沟通、立体化治安防控、深层次警民协作、多元化矛盾调处、精细化科学考核”六大工作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要实现“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就必须时时和群众在一起,及时掌握群众所需、所盼。为此,该所积极开展常态化大走访,每个社区民警每周必须走访 20 户以上的群众,上报走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再由所领导随机回访核

 实,作为对民警考核的依据,确保民警切实走进群众生活中。大北后街南段、宋都市场南头监控设施的加装等问题,就是听取群众意见后进行及时解决的,使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观。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是减少案件发生、维护一方平安稳定的“源头”治理措施。宋门派出所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一方面通过走访和主动对接办事处,打通派出所与办事处、社区(村)、治安积极分子的日常信息互通渠道,对矛盾纠纷早发现、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利益诉求、矛盾焦点早掌握,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和疏导工作。一方面对辖区易发生的矛盾纠纷类型进行分析评估、跟踪管理。同时整合资源,着力构建“街道主导、公安主抓、社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网络。一年来,该所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1000 余起,化解重大纠纷 30 余起,伤害纠纷案件化解率 100%。

 弘扬“枫桥经验”不仅要做到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还要零距离服务群众。为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宋门派出所通过推广户籍业务二维码,开展电话预约、微信咨询、民警送达身份证、短信息提醒领取身份证和居住证等简捷、便民服务,尽量让群众少跑路,跑一次办成事。每个社区民警也都建起至少两个百人以上的和群众互动的微信

 群,群众借助该平台可随时联系到辖区民警,直接向民警反映、咨询问题,民警及时答疑解惑。

 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该所组织社区民警定期开展“向社会报告”“警民恳谈”“法制进社区”等活动,还整合辖区各社区、单位的内部专兼职巡逻力量,组建多种群防自治组织,与派出所巡逻力量、办事处巡防队等实现“叠加式”无缝对接,壮大巡防队伍基数,形成社区民警管片、保安管点、群防群治队伍维护辖区社区稳定环境的多层次、立体化网格防范格局,在群众家门口建起牢固的平安防线。

篇五:特色品牌调解室

mdash;1— 县 2021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 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X 年)》和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意见为主线,以实现我县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将我县 2021 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在党委工作大局中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做到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提出二十项重点任务并逐项分解落实责任。县委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府主要负责人专题听取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全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2— (二)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学法带头作用,县委中心组先后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X 年)》等精神共 X 次,政府常务会组织学习税务、消防、土地法律等知识 X 次,同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专题学习列入主题党日活动,列入各类主体学习培训班次,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坚持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为专项考核重要指标;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部门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在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对标一流,经过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实地核查、社会公示等环节,我县“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位列全省 1X 个法治政府示范项目之一。

 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为 XX 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加快简政放权,在“放”出活力上下功夫。一是大力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印发了《XX 县乡镇权责清单》《XX县乡镇权责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等文件,推动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目前梳理出第一批 11X 个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 XX 个村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X 个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正在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规范办事流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全面推进机构整合和职能

  —3— 优化。人口小县改革后,县直党政机关由 XX 个精简为 22 个,乡镇由 X 个精简为 X 个,县直涉改事业单位由 1XX 个精简为X0 个,构建了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二)优化政务服务,在“服”出效率上见实效。一是建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清单,为项目实施单位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提供了精准指导和跟踪服务,项目审批时限同比压减 20%以上。二是积极开展领办、代办、专办服务。出台了《XX 县项目审批服务“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已服务企业和群众 1XXX 人次,办理各类事项 XXX 个。三是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事项最小颗粒度梳理方面,全县已梳理发布 XXX 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方面,“四级四同”目录同步率 XX.XX%;“一件事一次办”发布方面,出台了《XX 县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已梳理公布“我要办企业”“我要开商场超市”“我要开酒店”等 200 项“一件事”,达到年底之前发布不少于 100 项要求。

 (三)加强市场监管,在“管”出公平上出实招。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双随机抽查 X1 次,检查企业主体 1X2 户,结果公示率 100%。二是全力开展“互联网+监管”数据录入工作,全县监管行为入库 1XXX2 条,监管业务数据报送 1XXX1 条,监管目录清单认领率 XX.1X%,检查实施清单细化编制率 100%,监管行为数据覆盖度达到XX.XX%,超过国办数据覆盖度达到 X0%的要求。

 三、以履行法定程序为核心,切实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

  —4— 水平 (一)完善重大决策相关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经政府法律顾问审查后提交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今年以来,先后研究了招商引资优惠奖励办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等事项,染化集团、华润电力、万鑫达新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也逐步落地开工,进一步实现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二)严格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的通知》,建立了司法局法治工作人员加政府法律顾问共同参加合法性审查机制,统一了规范性文件送审函、起草说明等文书格式,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合同合作协议 2X 件。

 (三)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北京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六名律师为政府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政府会议、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疑难问题的研究讨论。各乡(镇)各村(社区)均聘请法律顾问,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

 四、以“三项制度”为抓手,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强执法主体清理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一是结合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实际,对全县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了全面清理,现有行政执法主体 2X 个,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二是全年分两次组织 12X 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公共法律知识考试,现共有 20X 名执法人员持有执法证件。三是线上通

  —5— 知各执法单位参加省司法厅组织的 X 期“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下县司法局组织各单位执法人员参加规范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能力。

 (二)协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一是起草了《XX 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梳理出交通运输、水政监察、文化市场等 20 个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之相关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划转事项共 2XXX 项,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联席会议、分工配合、培训指导等 10 项工作机制。二是有序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推动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制定印发了《XX 县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XX 县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全县 X 个乡镇均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确定了执法队伍组成人员,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五、以接受制约和监督为自觉,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 XX 件,政协提案 XX 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 100%。

 (二)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 X 件,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 100%。全县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X0 件,检察机关向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 1X 件,采纳率 100%。

 (三)严格审计监督。全年依法对 XX 个项目开展审计,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征收补偿资金的规范使用,

  —6— 加速了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解决。还对 1X 名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有效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发布政府信息,提升重要政策和重点工作的知晓率,积极推送复工复产政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1X1X 条,其中“政务要闻”发布信息 10XX 条,“通知公告”发布信息 20X 条,其他栏目共发布信息 XX1 条。

 六、以法治社会建设为牵引,持续推进县域社会治理创新 (一)加强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深化“全科网格”建设,依托村(社区)合理划分基本网格单元,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自全科网格工作成立以来,网格员疫情防控共排查 XXXXX 户 111X2X人;协助灾后重建新建 X1X 户、修缮 1X1 户、货币化安置 X户;电诈宣传累计 2XX00 户 XX21X 人。

 (二)持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一是深入推进“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全年完成免费法律咨询 1XXX 次,完成率达 112%,群众满意度达 100%。二是切实做好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行“六办理”,开启服务“绿色通道”,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11X 件,其中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目标任务 X0 件已全部完成,包含妇女案件 X 件,农民案件 22 件。

 (三)抓实抓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 2021 年县级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实现普

  —7— 法责任全覆盖,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 100 余场次,参与群众超 X 万人次。夯实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普法载体拍摄防范电信诈骗、民法典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共 11部普法微电影;还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依托,新建成一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 XX 县法治文化广场设立民法典法治宣传专栏,有力推动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四)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今年以来我县天坛镇西关村、响水河镇西北陈村荣获山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称号。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积极组织法律明白人参加省司法厅组织的线上培训及县司法局开展的线下培训,率先完成了今年年底全县每村(社区)至少培养 X 名“法律明白人”的任务,目前全县“法律明白人”共 XXX 名,做到了辖区内各村(社区)全覆盖。

 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排查、周调度、月汇总已做到常态化。全县各级调解委员会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2XX 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 10X 件,预防矛盾纠纷 11X 件,化解矛盾纠纷 121 件。二是落实调解员“以案定补”政策。健全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逐步实现调解员由“兼职”向“专职”转变,配备了 X 名专职调解员,目前全县共建立 X 个品牌调解室。三是完善多元化解机制,整合政法委、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高标准建成了平安建设服务中心,实现了线上线下调解和“民调、访调、律调”

  —8— 等多样化调解形式。

 (二)全力做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成立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XX 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召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会议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整合行政复议职责,增设行政复议股,调配 2 名编制配齐配强行政复议人员,改革工作如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三)持续规范信访工作程序。一是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印发了《XX 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通知》《关于信访系统工作流程再造实施意见》等 X 个文件,确保我县信访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大力推行网上信访,有效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合理网上信访,快速回复告知,缩短办理时限,加强跟踪督办,推动高效解决问题;三是狠抓重点人员稳控。对全县重点人员进行风险划分,分类管理,实行教育稳控、案件化解“双负责”制,杜绝化解、稳控“两张皮”,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切实将重点信访人员稳控在当地。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年来,全县各乡(镇)和县政府工作部门多措并举,不断改革创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相比,与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推动工作的措施不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二是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个别部门程序衔接上不够紧密,部分服

  —9— 务事项基础支撑不足;三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有待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成效还未完全呈现。针对上述问题,XX 县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2022 年,我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对照“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围绕我县“十四五”重点工作,谋划今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聚焦顶层设计,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并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我县法治政府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为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好路线图。二是聚焦落实举措,提升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成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机制,继续抓好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巩固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三是聚焦督查“利剑”,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明确重点任务、盯住关键环节、创新督查方式,让法治政府建设责任督查真正“长牙”、立威、管用、有效,推动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推荐访问:特色品牌调解室 调解 特色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