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篇

时间:2022-12-03 20: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篇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1.12一事业单位管理酒■嗣—阐鞠黼黼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机构设置与精简目前机构设立有几种不规范的设置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篇,供大家参考。

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篇

篇一: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1. 12一事业单位管理酒■嗣—阐鞠黼黼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 机构设置与精简目前机构设立有几种不规范的设置情况:

 一是事业单位设置过细过小; 二是迎接上级业务部门检查考核的需要;三是争取资金经费的需要; 四是因人设岗、 配备干部的需要; 五是存在一味追求纵向对口和横向攀比设立现象, 对上级设立的机构要求对口设立,对兄弟县市区设立的机构不管当地实际是否需要也争相攀比设立。

 只要职能增加, 部门单位就以各种理由要求增设机构, 甚至一事一机构, 事业单位过细过小, 职能落实及人、 财、 物只能依附于主管部门, 实际工作中形不成工作态势、 缺乏工作推进的能力, 无法独立推进和开展涉及全局的工作。

 这种科室性事业单位的设立违背了机构综合设置和精简效能的原则, 部分事业单位设立甚至成了配备干部解决干部待遇的载体, 很大程度上甚至是为了增配干部的需要。

 此种事业单位设置规模。

 寿光市编办不大, “庙” 虽小级别不低, “方丈” “主持” 应配尽配。

 造成机构臃肿、 队伍庞大、 人浮于事、效能低下, 增加了行政运行成本。在机构的设立上, 机构编制部门要严格把关, 事业单位的设立审批除了本着工作需要、 综合设置的原则外, 审批前应与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的条件相结合, 其规模和标准应基本符合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条件, 对设立的事业单位要进行事前充分调研, 提高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对因职能单一、 规模过小不宜单设的事业单位尽量不予设立, 可将其职能整合增至职能相近相关的事业单位, 通过更名或加挂牌子的方式解决。

 提高事业单位设立门槛, 避免设立后因条件不足无法进行法人事业单位登记的情况产生。二、 编制核定与工作运行目前事业单位编制方面的问题:

 一是编制核定缺少实效性, 60 %以上的事业单位仍延续着19 9 3年事业单位改革时核定的编制, 随着社会事业发展, 原核定的编制已不具备参考意义; 二是对新成立事业单位编制核定, 存在盲目性。

 很多情况下, 是参照请示要求微调核减; 三是在编制配备核定上存在外在干预性, 有关部门的上级业务部门干预问题, 利用考核、 检查、 各种会议, 干预下级对口部门的编制配备数量, 简单地以当地人口为依据, 按人口比例配备编制, 甚至以此作为硬性指标,作为考核部门的标准, 严重干扰了基层编制配备。目前除行政机关、 教育、卫生系统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 上级有统一的编制核定的规范性标准或者核定总量外,其他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无科学统一的编制核定标准, 应尽快参照当地人口数、 财政收入、 经济发展等情况核定各地事业编制总量, 同时出台各类事业单位编制核定的大致标万方数据

 匪圈分结合事业单位职责配置和工作实际需要, 对所有事业单位重新核定编制, 增强编制核20 11. 12准, 使定编有参考依据。

 要充定的科学合理性, 提高编制计划管理效能, 提高编制在领导职数、 人员、 经费及车辆计划等其他资源配置中应有的源头依据效力。三、 资源整合与编制共享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在工作性质和乡镇卫生院业务重叠, 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上的浪费。

 多年来由于计生编制配备已成为硬性指标, 乡镇事业编制分配虽尽量倾斜于计生机构, 已占乡镇事业编制的30 %, 但仍达不到上级计生部门要求的按人口比例应核定的编制数额。

 上述问题和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机构合并、资源整合的途径得到有效解决, 可将乡镇计生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并, 同时加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牌子, 实行“一套人马, 两块牌子” 的管理、 运行, 由计生局和卫生局两部门共同管理, 业务分类指导。

 通过整合计生卫生资源, 即可解决计生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又空余出乡镇事业编制, 使之合理配置到三农服务急需要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进一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和医疗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产生“1+ 1> 2”的效果。

 同样市直计生站和妇幼保健院情况近似, 也应一并整合。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中, 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要按职能相近的原则, 对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 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朱开展工作的、 名存实亡或已批准转为企业或社团的机构予以撤销。

 对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 职责相近、 重复设置予以整合, 将机构编制资源集中到宏观调控、 市场监管、社会事务管理、 公共服务等主要职能上来, 发挥出最大效益, 同时应倾斜于事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 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四、 动态管理与盘活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需机构编制部门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

 一是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结合, 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作用, 在事业单位设立、 变更、 年度检验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及时掌握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及发展动向; 二是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掌握事业单位运行成效; 三是与机构编制的监督检查相结合, 通过监督检查工作, 发现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四是提高机构编制自动信息化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缺乏统一实用的软件程序, 传统手工模式或各地不统一的程序软件, 与当前信息化社会进程极不相称。

 急需研发统一、 实用、 高效、 可靠的与财政部门对接的日常管理软件, 来改进机构编制传统的日常管理方式。

 通过软件硬性管理, 根本上杜绝超编进人和吃空饷现象的发生。

 通过软件动态管理维护, 准确、 及时、快速地掌握各层级的最新统计数据, 为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提供准确、 时效的基础数据。

 突出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机构整合。

 要对职能强化的事业单位在编制资源上倾斜加强, 对职能弱化或消亡的事业单位及时调整、 撤并。

 二是人员编制调整。

 根据事业单位职能的发展变化, 按实际工作量, 相应进行人员编制调整,有增有减, 适应发展。

 口万方数据

篇二: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编制管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第一次中央编委会议上强调,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要求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

  一、存在的困难

  (一)职责管理难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放管服”等改革的深入开展,县级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工作量剧增,受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量限制,对应上级几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到县级再次分配难度加大。比如,曲靖市机关事务局是市级直属单位,承担着市直部门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因事业单位限额管理,xx 县未设立机关事务局,相关职责分散在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工信商科局等,上下不对应,造成工作不能有效衔接。再比如,这些年来,自然资源系统和乡镇(街道)政府对农村宅基地审批缺乏协调配合机制,导致农村建房混乱,违法建设大量存在。可以说,农村宅基地审批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这是自 2011 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 xx县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一个短板。

  (二)编制管理难

  按照“编随事走”原则,新组建或者职责调整机构应根据职责增减相应增减行政编制,实际操作中没有科学的量化标准,一般凭经验摸索,不能保证科学合理;大部分政府工作部门因编制紧缺导致部分机构核编较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加上攀比心理和本位主义,各部门都想争取部门利益最优化。横向比纵向比,找出对部门有利的理由提出调整机构编制要求,导致县直机关存在编制上的

 “贫富不均”。比如县纪委监委系统(含巡查机构)行政编制 116 名,而县级其他使用行政编制的40家单位(不含政法单位)编制总和仅名600名,平均15名编制,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编制不足15名,如县林业和草原局行政编制10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行政编制 13 名,除领导使用的编制外内设机构人员不足 1 名编制。类似情况较多,希望增加编制的呼声较高,增不增、增多少、怎么增,这个度也不好把握。再者,县级编制总量控制,无可调剂使用的行政编制,导致要求增加行政编制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在应对各级巡视巡查、督察检查工作时,编制少人员少成了各单位整改问题的首要原因。

  (三)领导职数管理难

  按照《云南省各级机关领导职数管理暂行办法》中“县(市、区)级机关 1至 2 名,内设机构较多、任务较重的综合部门和政法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加 1至 2 名副职领导职数”的规定,为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氛围,xx县除部分无事业单位或者工作任务较轻的部门核定1正2副或3副外,有下属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部门均核定1正4副。但由于部门行政编制总量少而领导职数增加了,加上科级改非领导较多,导致负责具体业务的行政人员减少了。特别是部分编制少、人员少的,领导身兼数职,很难找到办事人员,加剧了领导职数管理与编制管理的矛盾。

  (四)动态管理难

  部分单位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当部门职能增加或职能需要强化时,大多只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制,而当部门职能弱化时,很少有单位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认真剖析,提出精简机构、减少编制,从而增加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机构编制效益,造成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实施困难。在编制

 管理上,由历史原因形成的编制过剩,造成编制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例如 xx 县农业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设置了很多事业单位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一些事业单位职责消失或职能弱化,而由于这些事业单位人员自然消化缓慢、自身素质难以满足调整岗位需要,导致农业系统大量事业编制资源和人员浪费,机构编制资源难以盘活。

  (五)部门履职难

  县级行政编制紧缺,大部分部门机关人员缺乏、职工年龄老化,内设机构业务很难安排人员承担,不得不从下属事业单位借用事业人员到机关混编顶岗。类似 xx 县农业农村局有下属事业单位的县直机关情况大体一样,长期借到机关承担机关工作的人数有的甚至超过了机关自身的编制和人数。比如县卫生健康局,行政编制21名,而在机关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多达60多名,大部分人为借调的乡镇卫生院事业人员。此类情况乡镇也比较突出,五个行政办公室主任除了扶贫办主任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党建办公室主任由组织委员兼任外,其余基本是事业人员担任,其他业务人员也多来自事业单位,导致行政人员和事业人员不分,行政事务和公益职能不分。这样一来,造成了人事管理的混乱,对机关来说,借用事业人员,混编顶岗,人岗错位;对事业单位来说,人员被借出,公益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影响了基层服务百姓的效益;对个人来说,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受到影响,但又不得不服务组织安排。

  二、对策建议

  (一)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强化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从党委角度和全局高度想事情、抓工作,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步调一致开展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加强党政机构职责

 有机衔接、相互统筹协调,进一步厘清关系、落细举措、明确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乡镇(街道)机构、综合执法体制、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下沉等各项基层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严格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审批程序

  持续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坚持党管机构编制原则,严格执行控编减编规定,科学统筹调配编制资源,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严格执行和参照《中共曲靖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事项办理程序的通知》,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加强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强化编制意识、严肃编制纪律,增强各级各部门懂编制、用编制和积极支持理解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觉性,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注部门职能的调整变化,对职能弱化或消失的机构,及时减少编制或直接撤销机构;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进行调整;对需要研究的机构编制事项,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通过纵向衡量、横向对比,从全局统筹考虑,科学合理地提出设置意见;对部门间工作职能的确定,以整体优化、长远发展为原则,参照上级部门工作职能的确定情况,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合理划分工作职能,明确职责分工,科学配置编制资源,使部门间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相互协调,致力于建设一个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三)盘活机构编制资源

  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要求,坚持向控制总量要资源、向科学管理要潜力、向创新机制要手段,服务工作大局,推进动态管

 理,以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为基础,以建立用编核准制度为途径,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机构编制资源的科学配置。

  (四)加强机构编制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理念,理清思路,活跃思维,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强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强化编制意识、严肃编制纪律。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改善服务质量,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篇三: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机构编制管理作为 国 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 要 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行 政 政管理中处于源头和基 础 础地位。机构编制是“ 龙 龙头” ,是个很敏感的 工 工作。经过多年的工作 实 实践,我们在机构编制 管管理工作中已经摸索出 一 一些成功的、行之有效 的 的经验和做法,如联审 工 工资制度、《机构编制 管 管理证》制度、《行政 事 事业单位入编(减员)

 通 通知单》制度、人员编 制 制管理台帐等。随着新 形 形势的发展,一些不容 忽 忽视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 ,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 工 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 、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和部门 对 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 认 认识不够,对机构编制 管 管理存在忽视和松懈的 情 情况 有些部门和单位 对 对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 制 制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 不 不足,无视“三定”方 案 案的严肃性,不能站在 全 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 能 能自觉地在转变职能、 精 精简机构编制、提高队 伍 伍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上 上做文章,而是只强调 本 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 总 总想在增设机构、增人 增 增编、增职数、提升机 构 构规格等方面打主意。

 大 大都强调本部门本单位 的 的重要性和各种困难, 要 要求增加机构、增加编 制 制,很少有单位提出精 简 简机构、减少编制。要 开 开展某一项工作,就要 设 设立一个机构,而且动 辄辄要为行政机构;如果 行 行政机构不能设置,就 要 要求设立为财

 政补助的 事 事业机构,配备相应的 人 人员。

 (二)机构设 置 置的多样性。除了正式 设 设立的机构以外,还以 “ “合署” 、“挂牌” 、 “ “挂靠”等形式设置机 构 构。如农业局增挂牌子 的的机构有乡镇企业局, 经 经济贸易局增挂牌子的 机 机构有企业工委、安全 生 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 体 体制改革办公室等。如 果 果仅仅是挂牌、合署或 挂 挂靠倒未尝不可,问题 是 是挂牌、挂靠之后,组 织 织部门要相应地配备领 导 导干部。领导干部配备 后 后,工作人员就显得不 够 够,出现“官多兵少” 和 和人手紧的现象,导致 政 政事职责不分、政事人 员 员混岗情况的产生,甚 至 至直接导致人员超编。

 (三)编制管理失之于 弱 弱。虽然有“编制就是 法 法”的说法,但在实际 工 工作中,编制管理的软 弱 弱性随处可见。按照国 家 家规定,只有军队转业 干 干部可以超编安置。但 在 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 门 门在领导班子调整时, 超 超编配备领导干部;人 事 事部门在机构撤并、调 整 整时,由于人员分流难 度 度较大,让超编人员暂 时时在岗。有的部门由于 人 人员结构(年龄、专业 、 、职务等)的原因,缺 少 少专业人员或年轻干部 , ,在招考或调剂时,超 编 编配备。更有甚者,一 些 些部门、乡镇及其下属 事 事业单位,视编制规定 而 而不见,大量使用临时 性 性人员。

 对上述问题 , ,我们可从主客观两个 方 方面寻找原因。客观上 , ,目前社会事务方面新 的 的工作很多,一项工作 的 的开展总得有一个机构 来 来管理,造成机构增加 ( (包括行政的挂牌机构 和 和

 事业的实体机构)。

 由 由于目前领导干部能上 不 不能下的情况没有根本 改 改变;或者由于目前就 业 业形势非常严峻,机构 撤 撤并之后,人员分流有 较 较大的难度;或者由于 目 目前公务员队伍中专业 结 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不 得 得不适当补充一部分年 纪 纪轻、学历高、专业性 强 强的人员,造成有的单 位 位人员超编配备。主观 上 上,由于有的部门和少 数 数领导机构编制观念不 强 强,在人员配备特别是 领 领导干部配备上,不能 严 严格执行核定的编制数 , ,造成机构增加,人员 超 超编。

 二、解决办法 及 及对策 机构编制是龙 头 头,也是个很敏感的工 作 作,编办作为党委、政 府 府的工作部门,要通过 机 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 积 积极构建“廉洁、勤政 、 、务实、高效”的工作 机 机制,充分发挥控制、 把 把关、协调、监督作用 , ,加强对机关和事业单 位 位的职能、机构、编制 、 、人员结构等进行全过 程 程监督管理和跟踪服务 , ,更大程度地发挥机构 编 编制部门的主要职责和 职 职能。

 (一)严格维 护 护“三定”方案的严肃 性 性,建立和形成机构编 制 制管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三定”方 案 案,对于保持机构和人 员 员编制的相对稳定具有 重 重要作用,必须坚决维 护 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未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 部 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自 行 行调整和改变“三定” 中 中关于主要职能、内设 机 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 职 职数的规定。

 从事机 构 构编制管理的人员都知 道 道,在机构编制管理中 , ,有一句话叫做“编制 就 就是法” 。光从这句话 来 来讲,编制就是法不错 ; ;但从这句话也反映出 机 机构设置管理的法治性 不 不强,而“编制就是法 ” ”这句话的落实也有较 大 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 来 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 建 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 各 各项管理特别是经济管 理 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进展 很 很快,并且取得了较大 的 的成效。相对于其它各 项 项工作,机构编制管理 的 的法制化、规范化进展 不 不大,或者说立法进程 滞 滞后,使机构编制管理 部 部门长期以来不能依法 行 行使自己的职能,它的 行 行政行为更多是体现上 级 级领导的意图,而非完 整 整的法律意志。我们对 前 前几次机构改革的反思 , ,其中一条就是靠不具 备 备法律效力的行政手段 来 来推行的,这就不可避 免 免地在机构编制管理上 打 打下了人为因素的印记 。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 的 的那样,人们“往往把 领 领导的讲话当作‘法’ , ,不赞成领导说的话, 就 就叫‘违法’ ,领导人 的 的话改变了,‘法’也 跟 跟着变” 。如果领导人 之 之间意见分歧,常常使 机 机构编制部门陷入无所 适 适从的两难境地。作为 上 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 成 成部分,要保证经济基 础 础和上层建筑其它部门 的 的正常长期运作,机构 编 编制管理方面的立法是 一 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 决定指出:“进一步调 整 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 理 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 府 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 法 法定化。”这为加快推 进 进机构编制立法进程, 实 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规 范 范化、法制化指明了方 向 向。

 (二)继续完善 机 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 一 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 涉 涉及到组织、人事、财 政 政等各个部门。机构编 制 制是财政部门拟定财政 预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 依 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 机 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 段 段。进一步完善机构编 制 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 算 算相互制约机制,要以 编 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 制 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 和 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 定 定人员、工资和经费, 办 办理调配、录用、社会 保 保险、工资福利、户口 迁 迁移等手续。进一步完 善 善和强化编制、人员、 工 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 互 互配套制衡的刚性约束 工 工作机制。加快电子化 进 进程,财政局和编办可 以 以实行机构编制、人员 工 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 联 联网,建立数据库,实 行 行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 同 同步监测、动态管理。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 制 制管理监督机制 一是 进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 门 门监督检查职能。机构 编 编制管理部门要全面转 变 变习惯于主要抓具体审 批 批和执行的做法,克服 和 和扭转“弱监督、软监 督 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 ” ”问题,加强监督职能 , ,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 序 序和手段。如可以结合 年 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 人 人登记及年检,对各单 位 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 进 进行检查。在机构编制 部 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 的 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 现 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 制 制度化、经常化,把监 督 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 期 期的日常业务职能深入 持 持久地开

 展下去。

 二 是 是建立群众公开监督制 度 度。群众监督是最广泛 、 、最有力的监督。建立 机 机构编制数据库,实行 编 编制实名制和“阳光编 制制” ,定编定岗到人, 将 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 于 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之 之下。如机构编制部门 对 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 作 作原则、审批程序、机 关 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 定 定员情况等,以适当方 式 式向社会公开;机构编 制 制部门通过聘请社会监 督 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 人 人民群众意见;建立健 全 全投诉举报制度等等, 进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 对 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 权 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防 防止和杜绝“暗箱”操 作 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 造 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 良 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 领 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 建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

 。县乡各单位党政主要 负 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 纪 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 有 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 构 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 的 的直接责任。可以视具 体 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应 的 的配套措施,如制定相 应 应的年度考核方案,将 机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 各 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 子 子及成员的年度实绩考 核 核目标;纪检、监察、 编 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 改 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 作 作实施同步监督,发现 和 和接举报有违规操作行 为 为的,及时、迅速地介 入入调查,一经查实,坚 决 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 要 要负责人离任时,编办 对 对其任职期间内机构编 制 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 发 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 , ,实行追究制等等。

推荐访问: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机构编制 建议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