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
一、教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思政教育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班级:
二班
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活动:
通过观看短视频,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提问:
观看后,请学生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
1.内容:
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活动: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价值观,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点评。
(三)实践环节
1.活动:
设计一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
2.实施:
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
1.活动:
全班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2.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教具
3.小组讨论
---
六、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度等。
2.实践活动: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课后反思: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情况。
---
范文示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观看短视频,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新课讲授:
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3.分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价值观,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4.实践活动:
设计一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
5.总结与反思:
全班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教学评价:
1.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参与度等。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情况。
篇二: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小学大思政课
年级:四年级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材料
3.社会实践任务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吗?
二、新课讲授
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个价值观的具体含义。
三、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个价值观最重要?
b.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活动
1.分发社会实践任务单,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志愿服务活动等。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活动方案。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总结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践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二、新课讲授
1.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诚信考试、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
2.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组合作
1.各小组根据上节课设计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施。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
1.各小组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实践活动效果:评估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3.课后反思:收集学生课后反思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情况。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学生的需求。
篇三:小学思政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红色革命历史,认识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1.红色革命历史的基本知识。
2.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其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
2.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背景吗?它反映了我们国家哪一段历史?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色革命历史的基本知识。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位组长。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a.你知道哪些红色革命历史事件?
b.你了解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c.“红色基因”的内涵是什么?
四、交流分享
1.各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纠正。
五、总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红色革命历史的重要性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
2.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情感体验
1.教师播放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2.学生分享观影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
1.教师布置以下任务:
a.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红色革命历史的短文。
b.每个小组制作一份红色革命历史的手抄报。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四、展示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
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红色革命历史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教师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
1.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