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
浅谈未来社区建设——以平阳西塘未来社区为例
摘要:近年来,人们开始对社区可能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提出未来社区综合建设模式。该模式建设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在此以平阳西塘未来社区为例,针对试点建设的具体要求,对未来社区建设的风貌管控、基本概念、总体的项目概况、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未来社区;生态化;区别与总体项目概况;对策措施
1.
未来社区概念介绍
(一)提出时间。2019年,浙江省政府首次提出“未来社区”建设理念,继特色小镇之后被视为浙江“十三五”期间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之一。
(二)未来社区基本概念。所谓未来社区,简单来说,就是“一心三化九场景”,即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基本内涵,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未来社区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也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我县争当共同富裕26县标杆、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未来社区和一般社区的区别。未来社区与一般社区最明显的差异在于,未来社区将配备大量的公共配套设施,例如邻里中心、社区养老托幼、社区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等,能够较好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目前,根据省未来社区建设专班办最新文件说明,未来社区分为新建和旧改两种类型。其中,新建类包括拆除重建和规划新建;旧改类项目主要是对现有资源整合提升为主,以植入场景功能和数字化改造为主要抓手。新建类项目要求九大场景全部配置,可塑性更强,标准和要求更高。旧改类项目在满足“邻里”“教育”“健康”“服务”“治理”5项场景标配指标的基础上,鼓励选配“创业”“建筑”“低碳”“交通”4项场景指标,增强旧改类未来社区的特色性。
2020年以来,全省共创建四批、281个未来社区试点。平阳县共有2个在建项目,分别是西塘未来社区和凤湖未来社区。其中,西塘未来社区是新建类,于2020年9月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名单(第二批试点共36个,其中包括改造更新类试点创建项目31个,规划新建类试点创建项目3个,乡村类试点创建项目1个,全域类试点创建项目1个);凤湖未来社区于2021年12月被列为全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项目,为旧改类项目。
二、西塘未来社区总体情况
(一)项目概况。作为平阳县首个未来社区,西塘社区承载着平阳人对未来社区憧憬和期盼。西塘社区项目总投资30.2499亿元,规划单元总面积约100公顷,实施单元总面积约14.17公顷;总建筑面积51.51万平方米,容积率2.66,地上建筑面积38.3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3.19万平方米,建筑密度23.14%;拟建设人才房542套,拟建设商品房1518套,拟回迁安置房1252套。西塘未来社区位于鳌江镇站前板块,距离动车平阳站仅500米,交通便利。与重点医疗、商业(银泰商圈、人民医院)等配套均在直线距离3公里以内,配套齐全。政府亦在教育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在鳌江四中-鳌江八中教共体、鳌江七小-鳌江十三小教共体基础上,全面提升片区综合教育水平。
(二)项目推进情况。2021年6月,中国金茂摘牌拿地,开启西塘未来社区项目建设。为加快项目审批工作,县住建局、县资规局等有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集成办理,推动未来社区建设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96亿元,其中邻里中心“四莲坊”项目已于今年3月初完成建设并正式开放,从审批到建成仅用半年时间。2022年,西塘未来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12亿元,目前5个地块均已开工建设,3月底可实现首次开盘,12月底前可实现2个地块建筑主体全部结顶,到2024年可全部验收交付。
(三)项目特点。西塘未来社区是温州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项目中实施单元最大的未来社区,在项目立项之初就秉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大胆探索、迭代创新。一是遵循未来社区“139”顶层设计逻辑,围绕高铁新城+科教文礼两大IP,结合金茂社区营建奢适居住空间(INTELLIGENTSPACE)、理想生活功能(IDEALPARK)、“我和我的所有未来”等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充分利用“5G双铁TOD”优势,西塘未来社区规划了“一心、一环、两轴、四组团”,构建了“1125”未来场景(即1座四莲坊生活馆为坐标的邻里中心,1个未来教育文礼核心圈,2条西塘特色中心轴——印象西塘文化轴和中心生态景观轴,5大生态住宅片区)。温州首创“跑道式阳台”户型,荷叶形态全钢构邻里中心建筑,且自带网红打卡属性。二是注重文化融合,结合所处的鳌江镇千年古镇、百年商埠的历史文化底蕴,围绕“古鳌头”记忆,延续“渔市”情结,挖掘“理孚”文化,将非产和剧、大龙文祭、剪纸艺术等具有鳌江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融入社区文化活动中。三是聚焦数字赋能,植入智能金茂APP,塑造现代综合配套体系。通过“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实现实现社区出入人员自动身份登记、防疫管理、信息共享、小区停车车辆引导、多小区车位共享等管理服务功能,实现消防预警、安防监控、灾害应急等社区治安服务功能。四是实现生活服务网络化,推行数字化改革,应顺应潮流,帮助居民实现购物、外卖、快递等物联网功能,提供O2O商业服务、O2O家政服务等服务场景,建设智慧城市书屋、网络学堂等教育场景,设置线上医生诊疗、持续健康监测等健康场景,不出家门就能“天下信息全掌握、吃喝拉撒全搞定”。
三、未来社区建设对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在建未来社区。一是加快西塘未来社区项目建设。继续落实开展常态化学习研讨、常态化资源共享、常态化协调服务的工作模式,制定《2022年未来社区工作目标任务清单》,明确每月工作内容,督促属地乡镇继续推进西塘未来社区项目建设及周边区域拆迁治理工作,统筹安排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时序,高质量持续推进西塘未来社区建设。二是加快凤湖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启动。进一步深化完善第四批平阳凤湖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营运方案,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做好审批工作,确保项目抓紧实施落地,力争2022年底前通过验收。
(二)积极有序做好未来社区试点申报。积极申报第五批、第六批未来社区,按照“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创建思路,形成梯度格局。一是形成合力,住建部门发挥统筹抓总作用,密切联系相关部门,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加快推进,尽快确定第五批、第六批未来社区实施一体化方案,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申报试点工作尽早落地、早出成果;三是争先进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建实施一体化方案工作,形成平阳特色,力争在新一轮未来社区申报创建中走在前列。
(三)强化未来社区理念赋能城市有机更新。一是构建未来社区建设蓝图。联动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未来乡村建设、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于2022年9月底前完成平阳县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加强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行动计划的衔接,做到“蓝图重合”。二是融合改造老旧小区。把未来社区建设理念融入到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打通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项目数据平台,实现两库同步更新。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未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建设,统筹老旧小区与未来社区政策,实现奖补资金融合共享,建立形成未来社区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共推共管机制。三是有序推进区块改造。加强城市设计,强化城市空间、风貌等规划管控,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综合考虑项目区块位置、自筹资金比例、居民参与度与积极性、长效管理方案等因素,对基础设施差、改造愿望迫切、居民意见统一、居民出资占总投资10%以上的未来社区项目优先进行改造。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为出发点,片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综合开发,打造出智能便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
篇二: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
邻里中心
论述类
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邻里中心”作为未来社区一大场景,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关联最密切,如何打造理想的邻里中心,是未来社区建设中高度聚焦的命题。
为加快推动未来社区建设,打造充分体现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邻里中心,在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民政厅指导下,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联合天目新闻举办“浙里未来·与邻有约”社区邻里中心创新设计大赛。
大赛自4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共计收到国内外知名设计院、顶尖高校、市场主体等设计团队或个人有效参赛作品178组。根据赛程,目前178组作品正式进入大众投票环节。
理想中的“邻里中心”应该具备怎样的功能和空间?邻里中心如何满足一老一小的需求?邻里中心如何保障其长效而良性的运营?……为使社会大众进一步关注浙江省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特举办了“我心中的邻里中心”圆桌沙龙。
“在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上袁家军书记提出,要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强调要打造系列便民生活圈,特别是要关注一老一小服务
就近优享。邻里中心作为社区中集成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的空间载体,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沙龙主持人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未来社区技术与标准组组长高嵩,指明在邻里中心的建设中,征集民意,集思广益,充分发动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沙龙邀请到杭州市卫健委、《社区邻里中心设计导则》团队、学者、运营专家、居民代表、和街道工作人员,从各自视角探讨他们心中的“邻里中心”,为建设理想的邻里中心出谋划策,共同探路未来美好生活。
邻里中心嵌入托育空间,有规范的选址要求
现在婴幼儿照护服务已经纳入公共服务,我们也做过调查,需求是蛮大的,除了价格能够接受,另外就是要方便,家门口15分钟生活圈就是最理想的。
未来社区建设我们能够给老百姓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邻里中心关注“一老一小”的需求,落实到“一小”,幼托的功能设置是非常迫切的。我们的未来社区要准备好,让居民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为鼓励生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未来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中,托育空间的选址,要求非常高,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服务半径不能太大,保证方便,同时必须处在安全的地带,还有生长发育需要日照时间,要求冬至日满窗时间不能小于3个小时,半地下室就不行,层高也有要求,楼梯井等风险因素都要考虑。
除了空间,还有服务,现在每个未来社区都有食堂,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机构也提供。因为小朋友营养要求比较高,外面很多机构不具备这个资质来做餐点的配送。希望这些都在以后的邻里中心能够得到解决。
以化零为整理念提高空间利用,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后端运营
总结新加坡等国外邻里中心衍变过程中的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民情,一个健康的邻里中心,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要以化零为整的方式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具体到邻里中心内部的空间,一个空间要可承载多种功能,把公共服务化零为整统一整合植入,存在着空间的同时间、全时段混用,或者是分时段的转化利用,公共服务配套不是1+1=2的模式,而是1+1<2,提高邻里中心空间的利用率。
另外,邻里中心提供的公共服务配置,要通过需求调研,比如说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居民,包括年龄的,或者是职业的,男女的性别等,这些基本属性和它最后反映出的对于公共服务的具体需求,来设置空间和功能。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邻里中心的功能配置有基本项,但同时应该有一些比较特色化的做法,目标是人口的数据库,能够提出菜单化的公共服务配置。
对于邻里中心的运营,一方面强调要提前植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数字化的运用,形成一种新的协同机制,以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去改变和优化生活,通过未来社区改善人居环境水平。
篇三: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3.11.03?
【字
号】浙建〔2023〕8号
【施行日期】2023.11.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
正文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建〔2023〕8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和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规划建设集成改革方案精神,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加快推动和美城乡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城市更新的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两个先行”的决策,围绕高质量发展,结合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域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切实加强城乡统筹联动,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品质建设的省域样板。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共富导向、统筹谋划。突出功能完善、产业带动、百姓增收、治理优化等共富元素,一体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环境、风貌形象、活力秩序等方面高品质建设。
坚持资源整合、有机更新。推进与城市有机更新、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等工作融合,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注重山水林田湖草、城镇、乡村一体化整治提升。注重规划引领、片区统筹,倡导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注重城镇衰退地区功能复兴、活力重塑,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能。
坚持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更新完善,加快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注重绿色发展要求,推动绿色建造、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注重城乡标志性空间建设、综合性意象打造,增强区域的辨识度,打造城市金名片。
坚持远近结合、常态长效。结合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持续推动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统筹推进投资、建设、管理、运营,深化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集政府管理和群众参与于一体的智慧管理系统。
(三)主要目标
持续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到2025年,全省累计打造400个左右城乡风貌样板区,择优选树160个左右“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其中,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进一步体现以有机更新理念推动城市品质综合提升,集成落地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要求,到2027年重点打造50个以上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以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推动城乡和美品质提升,实施八个方面专项提升行动,到2027年,建立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风貌管控机制,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品质城乡的省域样板和美丽中国的省域范式。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燃气,供、排水等管道及设施更新改造和城乡联网,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管廊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水平。实施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的市政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和问题管网更新改造,鼓励结合城市风貌样板区建设率先开展一批片区化城市基础设施更新项目建设。深化“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深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构建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治理水平,鼓励结合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率先开展一批绿色处理设施和污水零直排村试点建设,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到2027年底,全省新建燃气管道7500公里以上,改建燃气管道1800公里以上;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500公里以上。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改造,城市污水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县〔市、区〕政府。以下工作均需各市、县〔市、区〕政府具体实施,不再列出。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进公共服务优化提升专项行动。突出对“一老一小”群体的服务供给力度,加快产权梳理整合,加强建设运营的统筹,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类配套设施配置。结合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要求,联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根据城镇社区建设专项体检结果,加快开展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积极推进公共环境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应急广播建设。在城市风貌样板区内率先开展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行动,实现“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全覆盖。到2027年底,全省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老旧小区的综合提升改造,累计建成2000个以上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广电局)
(三)推进入口门户特色塑造专项行动。在省际、市际、县际和城乡重要交通
枢纽等区域,推进可视范围内视觉污染净化工程,打造一批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质的入口门户,重点抓好省际入口门户整治提升。突出绿色发展要求,倡导本土化、低成本和低维护绿化景观、彰显地方文化雕塑小品,综合提升入口门户功能性、协调性、标志性。鼓励对通信铁塔等构筑物进行景观化改造和复合利用,兼具基础通信、展示宣传、智慧管理等功能,探索多方参与、有效运营机制。到2027年底,全省完成500处以上入口门户整治提升,重点打造50处以上省际入口门户。(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
(四)推进特色街道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倡导“小街区、密路网、活街巷”,突出人本化改造、功能提升、活力营造、特色彰显等,通过精细化、一体化设计和管理,统筹街道空间和风貌管控,加快打通“断头路”,改造背街小巷,打造交通组织合理,无障碍环境良好,慢行体验舒适,建(构)筑物、标识标牌、城市家居等要素齐备的高品质街道。进一步完善城市容貌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到2027年底,全省打造500处以上高品质城市特色街道。(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残联)
(五)推进公园绿地优化建设专项行动。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加快公园体系建设,到2025年底,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老城区结合存量空间有机更新,加快建设口袋公园、体育公园。推进附属绿地建设,鼓励通过“拆墙透绿”“定点增绿”“见缝插绿”等形式,加强社区和街区绿地贯通,强化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绿化功能。对既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滨水绿地等进行人本化改造,通过公共服务设施补足、边界通透性提升、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品配置、特色文化展陈等方式综合提高公园绿地品质。到2027年底,全省打造500个以上高品质特色主题公园,推进100个以上公园实施高质量开放共享。(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六)推进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建设专项行动。推进城市小微空间提质增
效,合理利用边角空间、桥下空间、行政企事业单位可供公众使用的空间等各类闲置或低效的小微空间,以及各类闲置、废弃或功能单一、低效利用的公共建筑,依法依规用作休闲、公共服务、体育健身等功能,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小微空间更新利用项目,开展“共富风貌驿”设计评选和落地建设。到2027年底,全省建成500个以上小微空间“共富风貌驿”。(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
(七)推进浙派民居建设专项行动。按照“活化利用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改造提升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存量民居,新建呈现一批浙派民居”的思路,联动土地综合整治、“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等工作,以浙派民居建设为主抓手,坚持文物保护原则,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统筹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浙派民居打造,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住房风貌,鼓励率先在县域风貌样板区中落地一批浙派民居特色村。到2027年底,全省累计完成500个以上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落地150个以上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项目,建成命名150个左右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持续推进全省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
(八)推进美丽廊道串珠成链专项行动。联动土地综合整治,打造一批美丽田园。推进美丽廊道道路沿线环境清乱和架空线路序化,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倡导驳岸与河床生态化改造,注重沿河景观廊道的休憩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植入。开展道路、河流、海岸、山岭等廊道建设,加强廊道沿线自然连通,科学实施扩绿增量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强化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保护修复沿线重要湿地。充分发挥美丽公路、美丽绿道、美丽河湖、美丽山林等要素在县域风貌整治提升中的基底和链接作用,实现美丽廊道整体塑造和集成展现。到2027年底,全省完成500条以上美丽廊道整治提升。(责任单位:省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
输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省河长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统筹协调下,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省市县三级专班要加强工作联动。每年对各地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情况开展综合评价,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市、县(市、区)予以褒扬。
(二)加强系统谋划。各地要有序推进全域风貌品质提升,明确年度重点提升区域和项目计划。各设区市风貌办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工作统筹,加强督导落实,抓好项目落地。加强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经验模式总结,持续推出入口门户、城市街道、绿地广场、美丽廊道、浙派民居等方面风貌整治提升技术指引和典型案例,加快形成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技术体系。
(三)加强要素保障。完善存量空间更新机制,探索建立既有建筑更新利用多部门协同、联审机制,研究出台存量用地更新的消防、人防、绿化、容积率等方面管控规则和相关政策;深化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住房建设审批流程,健全城乡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加强数字赋能,探索推进模块化、数字化、信息化管控和决策机制。
(四)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工作交流和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品质城市建设工作重要意义和建设成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开展城乡风貌样板区成果转化试点,联动文化旅游、总工会等部门开展“共富风貌游线”推广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认同感。
附件:省级有关单位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11月3日
附件
省级有关单位
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省体育局、省大数据局、省林业局、省文物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省通信管理局
推荐访问: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 风貌 城乡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