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4篇

时间:2023-05-01 21:0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黄盖中学

  沈小平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

  "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构成,此中“磁铁”单元

  7课,“我们自己”单元

  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共计

  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达成教课。

  1.

  “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如何吸引物体》,《

  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互

  相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此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如何的物体以及如何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色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

  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7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四周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征”,这两条学习线索贯串整个单元。

  学生在兴趣化的研究中察看与沟通磁铁的特征,认识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互相作用,认识指南针的构造、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建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教课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不测和诧异;(2)让学生多“察看”,认真察看磁铁实验中的各样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采集到的凭证睁开讨

  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研究磁和电的互相转变,从而表现“学习进阶”思想。

  2.

  “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察看我们的身体》,《2.经过感官来发现》,《

  3.察看与比较》,《4.测试反响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此中,1-4课从身体的构造人手,逐渐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供给了一次关注自己健康成长的时机。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面构造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样环境刺激的活动,并指引学生感觉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

  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色,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系统统打下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时机察看议论人体的基本构造,将眼、耳、鼻、舌和皮

  1/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试试回首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达成两个任务:

  一是经过用感觉器官进行察看,认识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在察看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四周的事物在识其他基础长进行比较、剖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经过回首以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将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联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课中,教师要指引学生:认真察看、照实记录,并能在观

  察和记录的基础长进行猜想和推理;

  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一样时,能尊

  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环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想,试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剖析

  1.

  思想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察看与描绘能力有了显然的发展,但依旧处于形象思想阶段,抽象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仍旧比较弱,所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旧特别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供给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着重观

  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指引,着重供给语言表达的典范。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固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简单激动,活动的自觉性和长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亲密有关。此外,他们精力旺盛、开朗好动,拥有好奇、好动、好模

  仿等特色,在活动过程中需要经过不停巡视来关注学生的察看体验进展,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赏)来促使学生更好地睁开察看体验等活动。

  2.

  知识连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优秀的学习基础的。

  由于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物体,大部分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很多磁现象有必定的认识,也产生了一些迷惑,这就成为教课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以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

  元。从一年级开始,不一样的察看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察看活动作为一个活动要点来办理,学生关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习,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要点表现了感觉器官关于人认识世界所拥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课中的活动表

  现出从感觉下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课目的1.

  “磁铁”单元

  2/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1)科学观点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有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能够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

  -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

  磁铁不一样部分的磁力强弱不一样,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色制成

  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为小磁针,能够用来自制指南针。

  同样的磁极互相排挤,不一样的磁极互相吸引。

  (2)科学研究目标

  能用简单资料和方法做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经过挪动小车感觉推力和拉力是常有的力。

  能用语言、表示图初步描绘察看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睁开鉴于凭证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议论和沟通中,表达、聆听、评论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造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良。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研究兴趣。

  能采纳适合的方式照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环绕磁铁的有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想,并试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考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聆听别人的建议,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常有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领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领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使作用。

  初步体验包含设计、实行、改良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行过程。

  3/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2.

  “我们自己”单元(1)科学观点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面构造和很多内部构造构成的,这些能够被察看和描绘。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四周的事物及其变化等,拥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此刻,我们在不停生长。

  (2)科学研究目标

  能够从外面察看头、颈、躯干和四肢构成的身体的基本构造。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状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察看到详细的事物,以此划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经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同样与不一样特色,用比较的方法辨别不一样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响。

  能够经过比较、丈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将来身体的生长,认可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照实叙述察看到的事实。

  能够试试用不一样的方法和角度察看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聆听别人的建议。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怀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需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

  “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推力:向前推进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使劲。

  4/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

  “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

  :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

  ,一般包含眼、耳、鼻、舌、皮肤

  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响,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经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剖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照几种事物的同样和不一样。反响

  :人体接收信息后惹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添。

  推断:依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详细教课举措

  1.

  培育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优秀习惯

  在教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供给的素材,组织学生睁开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课时,经常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热忱,多鼓舞学生踊跃参加,同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让每个学生喜爱上课、喜爱教师,从而喜爱学科学。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讲话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渐指引学生学会独立思虑、敢于发问、认真聆听别人的建议、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质量。

  2.

  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课中充足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风趣、直观形象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舞每一位学生着手、动口、动脑,参加科学的学习过程。

  3.

  指引学生踊跃思虑,并与伙伴合作沟通

  独立思虑、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教课中要鼓舞学生在详细活动中进行思虑,鼓舞学生发布自己的建议,并与伙伴进行沟通。

  在思虑与沟通的过程中,老师供给适合的帮助和指导,擅长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指引学生睁开议论,找寻问题的答案。

  老师存心识地培育学生与人沟通的梦想和习惯,使学生逐渐学会运用适合的方式描绘自己想法,学会注意聆听别人的建议。

  4.

  培育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教材特别着重培育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课中,教师应当充足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指引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科学识题,并试试从平时生活中发现科学识题,认识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领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

  创建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实时反省

  科学研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研究的各样种类在教课活动中应获取系统运用。教材不过供给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课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色和实质状况,创建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课活动。

  教师还应合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课方案和教课反省,以精益求精自己的教课观点与教课方法。

  六、教课进度表

  周次

  111213141516111起止日期

  教课内容

  始业教育课

  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如何吸引物体

  磁铁的两极

  磁极与方向

  做一个指南针

  灵活

  磁极间的互相作用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察看我们的身体

  经过感官来发现

  察看与比较

  测试反响快慢

  发现生长

  灵活

  身体的“时间胶囊”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学期总结评论

  备注

  清明节4月5日-日

  劳动节5月1日

  端午节6月7日-日

  6/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计划

  注:以上教课安排仅为参照,实行中将依据详细状况作适合调整。

  7/7

篇二: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二、学情分析

  1/5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磁铁”单元的学习学生是有良好的学习基础的。因为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许多磁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就成为教学的起点。

  “我们自己”单元是继“植物”和“动物”之后的第三个有关生命科学的单元。从一年级开始.不同的观察活动都将感觉器官的观察活动作为一个活动重点来处理.学生对于感觉器官的功能已经很熟悉.所以在感觉器官的认识活动中.重点呈现了感觉器官对于人认识世界所具有的学习功能的表现.教学中的活动表现出从感觉入手到知觉判断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5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已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5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2.20-2.232.24-3.2教学内容

  始业教育课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备注

  4/51112131415161113.3-3.3.10-3.163.17-3.233.24-3.33.31-4.64.7-4.134.14-4.24.21-4.24.28-5.45.5-5.115.12-5.15.19-5.255.26-6.16.2-6.6.9-6.156.16-6.226.23-6.2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1-3.磁铁的两极

  1-4.磁极与方向

  1-5.做一个指南针

  机动

  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2-3.观察与比较

  2-4.测试反应快慢

  2-5.发现生长

  机动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学期总结评价

  清明节4月5日-7日

  劳动节5月1日

  端午节6月7日-9日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5/5

篇三: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班级

  教师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端正其科学学习的态度,力争使同学们都达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是最新修订的科教版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共分为13课。因为是新教材,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融合了以前科学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如推力和拉力的知识,另外在修订思路上面也有所改变,本册教材覆盖了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理顺了内容的逻辑关系,并且基于二年级学生水平,减少了知识容量,降低了学习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些有料、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参与课堂、动手实践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第二单元主题为《我们自己》。包括六课内容,分别为《观察我们的身体》《通过感官来发现》《观察与比较》《测试反应快慢》《发现生长》《身体的“时间胶囊”》。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亲自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观察磁铁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制简易的指南针。

  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力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等知识,并在形成对磁铁较为全面的认识,指导学生将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磁铁能吸编排结构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用过去的零散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思考中《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本单元从磁性、磁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怎样吸引物体》《磁铁的两极》《磁极与方向》《做一个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第一单元为《磁铁》单元。包括七课内容,分别为《磁铁能吸引什么》《磁铁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书、纸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土壤、天气、月相、季节、材料、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基本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

  生活。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的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教3、引导学生通过做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体会学磁铁的磁化现象及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

  目4、引导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标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与5、引导学生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能要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

  求

  6、知道通过感觉器官能够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事物,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并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7、了解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事物和作出反应。

  8、通过比较测量,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身体在生长变化,从而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教学措施

  验的方式,将科学探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构建合理科学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兴趣和习惯。

  到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进行教学,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认识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教学时间安排:

  周

  次

  1234-5678910111213-14我们自己

  15161718-2综合复习

  5、发现生长

  6、身体的“时间胶囊”

  单元复习

  综合复习

  1113第二单元

  4、测试反应快慢

  1机动1课时

  第一单元

  磁铁

  单

  元

  课

  题

  1、磁铁能吸引什么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3、磁铁的两极

  4、磁极与方向

  5、做一个指南针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单元复习

  1、观察我们的身体

  2、通过感官来发现

  3、观察与比较

  课

  时

  11111111111备

  注

  机动1课时

  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

  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

  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

  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

  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

  (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3)进行预测,不能吸打“×”,能吸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分发磁铁,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种物体应该重复测三次。

  (5)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材料。

  (6)协助学生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

  可以让学生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

  2.讨论: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

  教师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研讨后可以做下演示实验)

  四、拓展:磁铁还能吸什么(预设5分钟)

  1.重要提醒: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

  2.教师介绍: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镍和钻在工业生产中运用比较广泛。(板书补充:磁铁还能吸引钴、镍。)

  3.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1元硬币是钢芯镀镍的,也可以被吸引。我们可以用磁铁来找一找哪些硬币含有铁和镍。

  [材料准备:不同材质的硬币]【板书设计】

  1.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2、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教学过程:

  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

  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1)拉动小车

  (2)推动小车

  (3)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

  生:可以,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

  师: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本书呢?演示(注:先猜想再验证,引导生认真观察并感受磁铁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都能吸铁。)

  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

  小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师: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引小车?

  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一张纸片也能吸引铁钉。

  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薄木片也能吸引铁钉。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师板书)

  师: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引小车吗?

  生:不能

  师:非常聪明,为什么呢?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

  生:隔着的材料里没有铁。

  生:隔着的材料都比较薄。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磁铁隔着这些比较薄的物体也能吸引铁钉,但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铁钉还能被吸引吗?

  生:不能;因为我发现桌面比较厚,当磁铁隔着厚木桌时不能吸引铁钉。

  生:我发现磁铁隔着1本科学书能吸引小车,磁铁隔着2本书能吸引铁钉,但当磁铁隔着3本书时,就不能吸引铁钉。所以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磁铁就不能吸引铁钉。

  师:实验时隔着的材料里不包括铁,且都比较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板书一些)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引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弹性较大,“一些物体”的具体含义不好理解,因此让学生就地取材,用磁铁隔着比较厚的书,比较厚的木桌面等吸引铁,使学生明白当隔着的材料达到一定的厚度,铁就不能被磁铁吸引,从而知道这里的“一些物体”指的是一些比较薄的物质,而且还不包括铁质材料。课堂生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实验探究充满生活趣味,达到一定的深度。

  3、举一反三——隔物取物

  师:老师的钥匙掉鱼缸里了,我不想把手弄湿,你能用什么办法帮我把它拿出来?

  学生演示这个实验。

  师:看来磁铁的作用果然大。从这个实验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我会做

  ((1)2辨认)铁制磁品,铁使用能磁铁检吸测比引用眼所睛看有更可金靠。

  ()

  属。

  ()

  (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

  ()

  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

  隔开铁与磁铁的物体

  纸或书

  塑料片

  布

  木片

  观察到的现象

  玻

  璃

  泡沫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

  3、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

  (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

  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

  (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

  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

  8.小结:

  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想验证一下吗?

  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操作,交流感受。

  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再做一做看看。

  4.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那怎么办呢?

  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

  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当然别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

  7.学生实验,并记录。

  8.汇报交流。

  9.小结、延伸。

  (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

  (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标注字母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

  (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

  四、作业:

  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它们的磁极在哪里呢?(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教学后记:在做“磁铁什么地方磁力大”的实验时,出现了一定难度,即:在磁铁的不同部位挂回形针。这个实验,别说是学生在操作,就是老

  师动手,也很难控制自如地将回形针一个一个挂上去,而且还得避免因为手的干扰碰到回形针意外掉落;再者当在中间部分挂回形针会遇到问题,由于回形针个数的增多,会往两端移动,此时还必须不断地将回形针移动到中间位置,很是艰难;最后由于正中位置一个回形针都不能吸住,学生会认为没有磁力,对于这一问题,我没有多作讲解,而是将重点落实在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强,中间弱。

  4、4、磁极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无论磁铁是什么形状,在不受其他力的影响时,磁铁的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南极(S极)指向南方,北极(N极)指向北方。

  2.指南针是由磁针和刻度盘两部分组成

  3.指南针的指示方向位南北方向,红色的一段指向北方,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将红色的一段和北的刻度对齐。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过程

  一、悄景导入:

  设置情境:小朋友把小黄鸭玩具放在水上玩载物游戏,当用磁铁作为运载物的时候,玩具鸭总是朝着一边停下来。

  问题:载有磁铁的玩具鸭,怎么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停下来?

  小结:装有磁铁的玩具鸭总是能朝一个方向停下来。

  二、任务探索

  1、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以后,观察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哪里?

  师:探究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已贴好)

  请拿出你们的右手指出正南方向,左手指出正北方向。(明确方向,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

  2.师:非常好。方向明确了,谁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现在指向哪两个方向?

  生:一极指南,一极指北。(师:请你说清楚,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3.师:同意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让磁铁晃动起来,(轻轻地推)猜猜看,当它静止时,红色,蓝色部分又会指向什么方向?请你猜。(指名3个学生)(速度快,点前面的学生)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猜想记在心里。现在,磁铁静止了,仔细观察,自己猜的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师指导说明确)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红色的这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师:你们猜的跟实验结果是一样吗?(是)。同学们,通过两次观察,我们发现,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点两三个学生。)

  4.生:磁铁静止时,总是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

  (激发探究磁极与方向关系的欲望)

  5.师:这根磁铁静止的时候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北,蓝色的一端指向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磁铁都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猜猜看,你认为?你认为呢?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先请大家看到温馨提示,(师读,边读边解说)

  6.(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悬挂磁铁时,尽可能地远离其他磁铁和铁质物品;(把其他磁铁放进离支架最远的那个抽屉)

  (2)轻推一下磁铁,让旋转的磁铁自然静止,观察它的方向,不要干扰;

  (3)反复做两次,准备汇报。

  7.师:请大家看到,每个小组的支架上已经悬挂好了条形磁铁,注意观察,磁铁现在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记在心里。请组长轻轻地推动条形磁铁,再仔细观察,磁铁再次静止下来时所指的方向。开始实验吧。(提醒学生,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开始试验。)

  8师:哪个小组的磁铁静止下来了,第

  组,真棒!

  还有哪个组的磁铁也静止了?你们的磁铁两端所指方向是?(学生回答)

  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9.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磁铁,当它静止时,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10.师: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贴黑板纸)(读一遍)在科学领域里,北极,国际上通行用N来表示,(边说边板书)南极则用S表示。(边说边板书)(大头笔写)

  11.师:孩子们,我们刚才用悬挂磁铁的方法,找到了大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现在请小组长轻轻地拿下磁铁,像曾老师一样,在磁铁的两极标上N和S。其他同学观察和讨论,开始行动吧。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得出:当磁铁静止时,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磁铁能指示南北,指北的一端叫北极,也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也叫S极。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三、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朋友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研究寻找答案。下面根据自己课外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答案吧!

  4.生阅读讨论。

  5.流汇报: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谈谈我们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

  6.不错,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指南针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就请跟着老师来了解一下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放课件、课件的内容是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介绍书本知识。)

  7.观察教学用的指南针。

  (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主要由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盒子组成。)

  (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8.用指南针定方向。

  (1)大家会使用指南针吗?小组讨论研究怎样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

  (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

  (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四、拓展与应用

  1、认识蹄开磁铁的磁极

  (1)出示蹄形磁铁、它的磁极在哪里呢?

  (用小钢珠测试,因为磁极磁性最强,钢珠会自动滚向磁铁的两个磁极。)

  (2)、试试蹄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找磁力,并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实验结果,1号和5号分别挂了几颗,2、3、4号分别挂了几颗,说明1号和5号磁力最强,也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2、了解司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的磁石,制作了司南。

  五、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5.做一个指南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两极的磁力最强。

  2.知道一些铁制物品经过磁铁摩擦后会带上磁性,变成磁针;

  3.知道指南针由磁针和方位盘组成,磁针有磁性,能自由转动并指示南北。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铁制物品带上磁性,并掌握摩擦的技巧与方法。

  2.能够两人合作完成一种类型的指南针的设计、组装与使用,时间充裕的小组尝试组装第三种类型的指南针,确保所做指南针相对较精确的指示南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要找到恰当的方法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3.树立科技引领未来,创造改变生活的意识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式让铁制物品带有磁性并引导学生让铁制物品能自由转动起来。

  教学难点:悬挂式指南针、支撑式指南针的捆扎、水平安放与使用。

  【教学准备】

  教师:磁铁、翼型指南针、菱形指南针、司南、吸管指南针、长尾夹指南针、小钢针若干、回形针若干、弹簧片1片、彩色回形针1根;

  学生(每组):磁铁、小钢针、泡沫、纸片、暗扣、双面胶、水、水槽、大塑料杯、小一次性塑料杯、细棉线、橡皮、回形针、长尾夹、弹簧片、铁钉、毛巾等;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㈠

  引入新课

  1.询问同学今天我们上课的地方的东南西北各个方向?

  3分钟

  1.确定方位,为验证自制指南针是否成功打基

  2.出示实物指南针,验证同学们的回答础。

  是否正确?

  3.出示图片回顾指南针有哪两部分组

  2.引出并回顾指南针相关知识。

  成?出示简易指南针图片,比较两者有什

  3.强调方位盘,了解自么不同?说说磁针有什么特性?

  制指南针磁针的一些特性。

  ㈡

  磁化铁制品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指南针,我

  1.提供多种材料,让学这里有回形针、小钢针、长尾夹、铁钉、生进行发散思维。

  大头针、弹簧片等一些材料,你们看这些

  能不能用来做指南针?

  5分钟

  2.为什么不能?

  3.你有没有办法让它们带上磁性?

  4.出示摩擦要领与技巧的文字说明与图

  2.知道磁针是有磁性的。

  3.引出磁化的方法。

  示,请同学们先自行阅读,读懂了上台演

  4.强化磁化的操作过示,其他同学寻找错误之处。

  程,为后面制小磁针节约时间,并知道有些材料不

  带磁,不能做指南针。

  ㈢

  转动小磁针

  1.小磁针我们已经做好了,它能指示南北了吗?

  2.你有没有办法让小钢针自由转动起5分钟

  来?

  3.出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让小磁针自由转动起来。

  4.利用板书强调方位盘和指示南北。

  1.让学生明白小磁针要能自由转动起来才能做成简易指南针。

  ㈣

  设计指南针

  1.出示学习单,讲解学习单的填写,然1.设计制作课要先有设5分钟

  后让学生领取部分实验材料,根据实验材料,每人选择其中一种类型的指南针进行设计。

  ㈤

  安装指南针

  计再有制作。学习单的作用帮助学生进行设计。

  1.将所有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

  1.提供尽可能多的材20分钟

  选择制作所需材料,两人合作完成一种类料,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型的指南针的制作,时间充裕的小组挑战由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类第三种类型的指南针。制作完成后与我们型的指南针成品,也促使讲台上的指南针进行对比,检验制作是否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制成功。

  ㈥

  评价小磁针

  1.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你们觉得我们的指南针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5分钟

  地方?

  2.出示简单易存的指南针实物及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作多彩指南针。

  1.寻找不足,改进自己的指南针。

  2.学习他人的优点,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创造。

  ㈦

  拓展指南针

  1.引入手机上的“指南针”软件2分钟

  使用的相关知识。

  2.再次借助手机上的地图导航,帮助学生更清晰的辨别方向。

  【板书设计】

  1.将知识与生活精密结合,知道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改变。

  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过程与方法

  :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能通过实验找到磁铁的南极与北极,探究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难点】

  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磁铁,今天我们继续来玩磁铁。先来看看老师刚发现的一种新玩法。(环形磁铁悬浮)

  2、哪位同学来猜一猜,为什么这块磁铁会浮在上面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的两极。(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磁极与方向

  1、研究之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

  (明确方向,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

  2、同学们真的搞清方向了吗?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现在指向什么方向?(南北)老师现在让磁铁转动起来,等磁铁静止下来的时候再请一位同学来辨别下它的指向。(南北)通过这两次观察,你有发现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激发探究磁极与方向关系的欲望)

  3、这根磁铁静止的时候总是指向南北方向,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磁铁都有这个特点呢?今天老师也为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材料,同学们可以按照老师的方法边实验边注意观察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

  4、温馨提示:

  (1)

  悬挂磁铁时,尽可能地远离铁架;

  (2)

  让旋转的磁铁自然静止,观察它的方向,不要干扰;

  (3)

  反复做三次,做好记录;

  5、学生实验观察

  (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6、汇报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7、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指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北方”的英文是"North",“南方”的英文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叫N极,指南的一极叫S极。

  8、既然大家都是这样标记磁铁的磁极的,那么现在小组长也给自己小组的磁铁标上N极和S极。

  (二)磁极的相互作用

  1、现在我们已经给两块磁铁正确标记上了南(S)级、北(N)极,想想看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共有几种情况?(NN、NS、SS、SN)

  2、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当磁铁以这四种情况接近的时候,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呢?是相互吸引还是相互排斥呢?别忘记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3、学生实验

  (培养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4、交流汇报

  5、有没有哪个小组的结果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间相互排斥了吗?(NS、SN相互吸引,NN、SS相互排斥)

  6、这么说还是有点麻烦!那么现在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进行更简单的表述,谁再来说说?(“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三、拓展延伸

  1、条形磁铁有南北极,那么对于其他形状的磁铁(马蹄形、环形),我们能找到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吗?2、学生讨论并演示(悬挂、用已知磁极的磁铁检测)

  (开拓思维,学以致用)

  3、拿出之前上课前的环环磁铁,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的这个圆环会浮起来了吗?

  4、资料阅读“磁悬浮列车”(课本P83)。

  (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磁铁的知识,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磁铁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

  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磁铁的一些特性,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和运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4、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5、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

  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难点: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兴趣,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团结协作,乐于分享。教学准备:

  信鸽的资料、指南针的资料、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资料及图片。预习要求:

  观察生活、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引导:同学们,前面六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磁铁的内容,了解了磁铁的一些特性,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前面六课的内容,看看大家学的怎么样。

  2、出示题目:磁铁隔着()也能吸铁。

  磁铁上()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用字母()表示,指南的磁铁叫()用字母()表示。

  两个相同的磁极叫()不相同的磁极叫()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的时候,同极(),异极()。

  指南针是利用()指示方向的仪器,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做()。

  3、学生读一读题目,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前面六课学习的知识。

  4、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些磁铁的知识,就可以利用这些磁铁的特性为我们服务。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磁铁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磁铁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5、揭示课题: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二、探究信鸽归巢之谜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那就是信鸽。信鸽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把鸽子放到数百公里以外,他们还会:自动归巢,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认家本领呢?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测。预设:

  鸽子的记忆力好。

  鸽子会在一路上释放气味。

  3、教师小结:其实鸽子能够顺利归巢的原因非常简单。信鸽头脑中存在着磁性细粒,也就是磁性细胞,有罗盘定向作用,它们可以利用地磁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我们在鸽子的头上绑上一块磁铁,鸽子就会迷航,如果鸽子飞过无线电塔,无线电塔强大的电磁波也会干扰他们,使他们迷失方向。

  二、探究信鸽归巢之谜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那就是信鸽。信鸽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把鸽子放到数百公里以外,他们还会自动归巢,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认家本领呢?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测。预设:

  鸽子的记忆力好。

  鸽子会在一-路上释放气味。

  3、教师小结:其实鸽子能够顺利归巢的原因非常简单。信鸽头脑中存在着磁性细粒,也就是磁性细胞,有罗盘定向作用,它们可以利用地磁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我们在鸽子的头上绑上一块磁铁,鸽子就会迷航,如果鸽子飞过无线电塔,无线电塔强大的电磁波也会干扰他们,使他们迷失方向。三、了解指南针

  1、教师出示指南针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关于指南针大家都非常熟悉,下面谁来说一-说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师小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0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教师相机出示司南的图片。)瞧,这就是司南。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又将司南加以改进,发明出了最早的罗盘。

  3、教师相机出示罗盘的图片,有船用罗盘、老式罗盘和普通罗盘。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了解这些罗盘就是现在指南针的前身。

  4、过渡:其实关于磁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磁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看到过很多地方使用了磁铁。下面谁

  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磁铁?这些磁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学生列举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磁铁的例子,并说一-说磁铁发挥的作用。门吸:把门吸在墙上。

  电饭锅:使盖子紧紧的盖在电饭锅上。冰箱:让冰箱的门紧紧的贴在冰箱身上。

  儿童游戏钓小鱼:用磁铁把水中的塑料小鱼吸起来。

  磁悬浮列车:使列车悬浮于铁轨之上,减少列车与铁轨的摩擦力,提高列车的速度。

  3、教师引导:刚才大家说了很多有关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看来大家平时都很细心观察生活。其实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多,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

  4、教师列举一些生产生活中运用磁铁的例子,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生产生活中磁铁的运用以及磁铁发挥的作用。

  磁性挂钩、耳机、磁性工具架、电磁吸盘、核磁共振、电风扇、磁性棋盘等。

  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习惯。

  5、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其实,我们还可以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四、利用磁铁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引导:我们在学习第一课的时候,就举过-一个例子,说小明家装修后,地上残留下来的木屑中有很多的铁钉,--颗--颗地去把铁钉挑选出来,.实在非常麻烦,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磁铁去吸铁钉,既方便又快捷。除了这个,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运用磁铁的性质去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的呢?2、学生同小组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曾经运用过磁铁去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妈妈用针的时候,针容易掉,她就把针吸在磁铁上。

  因为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杂货店老板就在柜台上放一块比较大的磁铁,,专门去吸一元硬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究了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了磁铁运用非常广泛。到这节课为止,我们有关磁铁单元的学习就结束了,虽然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学完了,但是大家对于磁铁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研究磁铁。.

  我们自己

  1、观察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我们的身体》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身体的外部形态,二

  是观察身体内部有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用文字描述、画图等方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获取和巩固新知;观察内部主要是启发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推测身体内部有什么,希望通过看、摸、听等多种感官的亲历活动,激发它们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总体概略地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知道人体外形的特点和人的许多功能密切相关。

  2、过程与方法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人体的特征;用文字描述、画图等方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学会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获取和巩固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想象能力。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引起对自己身体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究和发现人身体特点的欲望。

  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身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观察记录表

  布袋(内装半瓶水、洋娃娃、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特点有关)

  1.师:第二单元我们研究了动物,知道了青蛙是捕虫的能手,老鹰能捉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能吃到树干上的害虫。同学们,这些动物为什么会有这些特殊的本领呢?

  2.师: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来伪装保护自己

  ;老鹰有坚强而带玩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板书:观察我们的身体)二、观察身体的外形特征

  (一)、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

  1.师:首先,我们观察身体的外形。每四个同学一组,可以站起来,观察自己和小组同学的身体,找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小组轻声讨论:A、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B、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课件出示问题)

  2、小组汇报:汇报时要这样说:我们小组按什么顺序观察,发现我们的身体分为……。(点击课件,各部分依次出现。)

  3、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人的身体从外形上分为这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头、颈、躯干、上肢、下肢五部分,也可以把上下肢合起来称为四肢。

  4、练习:我指你说。

  (二)、人体的对称性

  师:(多媒体演示)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请同学们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它们是怎样的关系呢?

  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长短等方面说一说人体左右两边的器官是怎样的关系,从而发现人体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初次体验身体的对称:全班学生一起同时伸出两臂合拢,感受身体的对称性。

  (三)、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1、欣赏图片和舞蹈: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和一支舞蹈(杨丽萍孔雀舞的片段)!(多媒体出示刘翔、自由体操、舞蹈等照片。简单介绍),相信同学们观看后更能为人体的美所震撼。

  2、体验:

  我们人能做出这么优美的动作,都要归功于我们的身体。正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左右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如果缺了一只手,或者缺了一条腿,身体还会对称吗?还能保持平衡吗?我们生活会有不同吗?我们在课堂上就来亲身体验一下。

  第一个活动:请小朋友先把红领巾解下来,平放在课桌上。我们平时是用两只手系红领巾的,对吗?现在请你把一只手插在口袋里,用另一只手系红领巾,好吗?谁来说说看,和平时有什么两样?

  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原地起立,单腿站立,而后做弯腰、转体等动作,请同学说说亲身感受。(要求:静静地做,仔细地体验)

  4、小结:

  身体的残缺导致身体的不对称,难以保持平衡,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学们,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怎么对待这些身体有残疾的人呢?(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体会到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课件出示:爱护身体、关爱残疾人)

  2.

  通过感官来发现

  教学目标11.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来区分事实与想象。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教学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实验材料:纸杯3个,菊花茶、绿茶、红茶适量,热水1瓶(教师课前泡好茶叶,稍凉后倒入学生品茶杯中),火柴1盒(教师点燃蜡烛)学生实验材料:每组品茶杯3个(1-3号贴好标签)、蜡烛1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直入课题

  1.我们一起认识了感觉器官,那我来考考大家,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不能随便的闻和尝)皮肤了?2.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设计意图]直入课题,把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在后面的探究,让他们体会综合利用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

  二、创设活动,品尝茶水

  1.老师这里有三杯饮料,首先大家看一看、闻一闻,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不同?3.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注意闻的方法);3.分享自己的发现。

  (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4.提问:这三杯饮料有哪些不同呢?(看:颜色不同,闻:气味不同)

  5.我们通过看和闻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我们还有争议,那我们就需要来做一件大家最喜欢的事一一尝。

  6.但在尝之前了,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首先每一组派一个同学把这三杯饮料细细的尝一口;接着让刚才尝的同学把眼睛蒙起来,然后小组其他同学挑-一杯让他尝一尝,看看他能不能尝出几号:接着还有,不光要把眼睛蒙起来,还要把鼻子也捏紧,然后再挑一杯给他尝一尝,看他能不能尝出是几号。老师的要求听懂了没有,举个手。

  7.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1)几个人尝?1个人尝(2)尝几次?尝3次(3)这三次有什么不同?要按步骤做,不能一下子跳到第3步,什么现象要记在心里,等会讲给全部人,看谁讲得最清楚、最仔细。

  8.等下我来发眼罩,从上课到现在谁表现最好,眼罩发给谁,谁负责来尝。

  9.学生分步骤实验。适时表扬,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安静、有序。注意要等实验员带上眼罩再拿杯子。

  10.谁愿意来将这个有趣的活动讲给大家听了?蒙上之后是不是一次就猜对的?捏住鼻子之后呢?11.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又一.次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观察周围的事物,有的同学很厉害,但有的同学在蒙住眼睛、捏住鼻子的时候我们判断就会出现一些困难,这说明我们的感觉器官是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的,这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设计意图]品茶的过程是学生熟练利用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感官具有不同的作用,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活动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感知、充分的表达。三、联系生活,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综合运用的能力。

  2.首先老师要给大家换个器材,(出示蜡烛)这是什么?这个蜡烛能不能尝啊?3.拿到以后,请你除了尝以外,运用其他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回收前面器材,调换蠑烛)4.生分组观察蜡烛。

  5.学生汇报: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6.想不想把它点燃,但是点燃之后有火是有些危险,每一个小朋友要控制好自己,能不能用手去摸?我们可以尝试着慢慢的靠近。然后我们再一次用观察方法来观察一下。

  7.老师为学生点燃蜡烛,学生观察点燃后的蜡烛。

  8.学生汇报点燃后有什么新发现。(外形变化、温度变化、气味变化)9.再来看看吹灭以后的蜡烛有没有变化呢?[设计意图]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但观察蜡烛,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却是降生的,让学生综合利用自已的感官去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对于引导学生有效观察具有很好的作用。

  匹、实践应用,挑西瓜

  1.过渡:我们的孩子真能干,发现了很多东西。现在老师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个难题,这是我们夏天最喜欢吃的。这么多西瓜,我怎样挑一个好吃的,老师可烦恼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或经验啊,来教教老师。

  2.学生说说自己的办法。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看花纹、瓜蔓,摸手感要光滑。听声音,垫重量)3.看样子,就挑西瓜这件小事,我们都要看一看、要听一听,要摸一摸,要用到很多的感觉器官。

  4.(有条件准备西瓜)请小能人帮老师挑一挑。5.学生挑西瓜,说说自己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挑西瓜,孩子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但怎么挑却是个问题,如果可能,最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挑一挑,这样他们对于感官的综合运用会有更多的印象。

  3、观察与比较

  学习目标:

  1、知道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

  2、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

  3、意识到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

  重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与比较。

  难点: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与比较。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老师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来找茬[依次出示幻灯片2、3、4、5]2、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

  一、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1、什么是观察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2、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出示幻灯片6]3、说说

  你知道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4、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

  5、是的,我们用眼睛去看世界,眼睛是最常用的感受器官,它属于视觉器官:我们还用手去触摸,它属于触觉器官;用鼻子去闻,它属于嗅觉器官;用嘴巴去尝,它属于味觉器官:用耳朵去听,它属于听觉器官。[出示幻灯片7]6、下面我们就用这些器官来观察观察,首先我们来“观察眼睛”。

  观察要求:[出示幻灯片8]

  看看同桌的眼睛

  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

  用放大镜观察眼睛

  画一画

  7、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观察到了很多细微的地方,接下来我们找几组同学来“用耳朵听”,要求:[出示幻灯片9]两人闭上眼睛站在不同方位另外找一人在不同位置发出声音,辨别声音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

  8、看来大家的耳朵都非常灵敏,听音辨位得很好。老师这里准备了三杯液体,分别是白酒、白水、白醋,谁能不尝,只用鼻子闻,告诉老师分别是什么,哪个小组来试试?9、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虽然很轻松的辨别了三杯液体分别是什么,但是他们闻的时候凑得很近,这种方式不对的,如果是有毒的液体很容易导致吸入过量的毒气,正确闻气味的方式应该是轻轻地煽动液体上方的空气,鼻子靠近杯子去闻,老师示范一下,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试试。

  10、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我们来一个难点的,要求:用用布蒙上眼睛,老师拿起香蕉、橘子、苹果、梨让测试者辨别分别是哪种水果。哪位同学来挑战一下。[出示幻灯片10].11、上课之前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

  一一个帆布袋里面是一些球形的物体:橘子,乒乓球,梨子,塑料球,西红柿和保龄球等,下面我们分组实验,实验方法:[出示幻灯片11]......不打开袋子,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

  ....,不打开袋子,用手摸猜猜是什么

  实验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能摸出它的颜色和气味吗?

  12、是的,我们是不能摸出物体的颜色和气味的,这说明各种感受器官是分工合作的,眼睛是视觉器官,手是触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嘴巴是味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但同时:他们又相互合作,用嘴去尝水果的味道的时候,鼻子也能闻到水果的香味。

  13、感受器官如此重要,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呢?谁来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12]三、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茶的对比

  1、老师还准备了很多茶叶,分别绿茶、乌龙茶、红茶、玫瑰花茶,请大家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茶,运用感受器官对冲泡前后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口味进行观察。温馨提示:[出示幻灯片17、18、191小组合作,一人记录,其他人观察

  分组上台观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向其他成员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2、大家观察得都非常仔细,很多同学

  都学会了品茶了,希望同学们回家之后也跟家长交流交流你在课堂上学到的品茶的经验。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

  了什么?2、课堂练习

  用听诊器听听大树的声音

  4、测试反应快慢

  知识目标: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

  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

  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

  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

  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

  法应当一样吗?

  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

  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

  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设计表格?

  (4)实施计划

  本节课共探究四个问题,所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分组选试验课题。做完实验后,小组长负责填写表格并计算出全组的平均值。

  注:教师巡回指导,观看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对操作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

  (5)得出结论

  由组长公布每一组的实验结果,并针对数字进行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发现生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5课,《发现生长》是让学生回顾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过程,第6课《身体的“时间胶囊”》是让学生展望今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发现生长》是通过收集各种生长发育的信息,证明自己的生长变化。学生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之前几课的学习,会发现他们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之外,还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发现要依靠班级记录单的支持。

  在聚焦环节,通过“你注意过自己的身体变化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收集自己生长变化的证据。在探索环节,学生通过比较从小到大的衣服、照片和身高、体重的记录等的变化,并通过计算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就能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生长变化。在研讨环节,通过“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能够关注到自己其他方面也是随着身体的生长发生变化的,如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拓展环节是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耐心聆听。

  [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自己的生长情况是很熟悉的,而家长对于保留孩子的生长记录也有较强的意识,有些家长甚至会保留孩子出生时的手脚印、不同年龄的照片,不同时期的衣服、鞋、帽子以及身高和体重的数据,甚至还会保留掉落的乳牙等,这些证据都让孩子们重新看到了自己的生长变化。比较难收集的证据是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体发育记录,教师可以提前调取学生每年的体检表,也可以在课堂上测量身高、体重,尽量完善学生的数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对比自己从小到现在的身高、体重和衣物的大小等,学生能够知道自已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并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不同年龄段的衣服、学生体检记录、学生成长照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组照片,照片里的人都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照片)2.提问: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料,把10个孩子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分别突出了他们在身高、体重、样貌、头发和牙齿等方面的变化。这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人的生长变化。

  二、探索

  (一)怎样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

  1.提问: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都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你注意过自己身体的变化吗?都有什么变化?

  预设:学生能够从身高、体重等方面说出自己的变化

  2.谈话:听同学们这么一-说,大家都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对吗?你能拿出证据来吗?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生长资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最好由学生亲自展示自己的生长变化。因为学生可能从未

  关注过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也可能没有对比过自己的成长,所以本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重温了一下儿时的回忆。

  (二)计算自己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

  1.提问:你想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算-算。

  2.学生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增加了多少。3.汇报交流:分享增加的数值,体会生长。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增加数值,他们能最直接地看到自已从出生到现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三、研讨

  1.提问: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预设:换牙,脚、手臂、腿、指甲和头发等变长.....2.思考:你还记得前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请你再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变化?

  预测: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提高。

  3.小结:通过多次训练有些技能可以被强化和提高,这些也是我们身体生长变化的一一个方面。

  4.讲述:当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时,家长给予了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照顾着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健康地成长。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知恩、感恩,全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拓展

  1.谈话:同学们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也许不是很多,但你们一-定听过家长讲的关于你们成长的故事。哪位同学来分享--下?2.学生讲述自己生长的故事。

  6、《身体的“时间胶囊”》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第6课,《身体的“时间胶囊”》是学生对于未来生长发有的推测。推则的理由来自之前对自己身体的各种了解,这是目前身体的基本情况,也是未来发有的基础。所以,首先要把目前的各种身体信息补充,完善。此外,对未来生长发育的推测,还有来自对六年级学长的观察(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这种推测其实是对某一年龄段人身体的基本状况的分析。至于对自己家长在儿童时期身体信息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基于遗传的。本课的活动具有一个很长的年龄跨度,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像设想的那样发展,其实也是对“健康教育、健康意识"的培养。

  教科书的聚焦环节直接安排做一个“时间胶囊”,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和预测小学毕业时的身体信息记录下来,这样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探索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记录自己的身体信息,并且有根据、有理由地预测自己到六年级时会变成什么样子。最后,把所有的信息封存起来,等到六年级时再打开。在研讨环节中,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分析自己推测六年级时身体变化的依据,使他们明白推断是要有根据的。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讨论身体健康成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使学生明确健康成长的注意事项,教师顺势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学生分析1在学习完第5课后,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己的生长变化不仅体现在身高、体重,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学习技能方面、身体运动技能方面等

  也有所进步和提高,所以在本课的记录身体信息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对长辈.哥哥、姐姐们的身体生长情况的了解,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有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有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1塑料瓶、记录单、体重秤、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

  1.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动画片。(播放一段《熊出没》视频)2.视频中提到了一个词一时间胶囊

  (板书)。这段视频说的是光头强写了一封

  信,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并把这封信放在一个罐子埋了起来。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时间胶囊”,一个身体的“时间胶囊”。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胶囊”并不熟悉,教师用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时间胶囊是什么,可以在里面放些什么物品,记录哪些信息。

  二、探索

  (一)了解“时间胶囊”里的记录信息

  1.提问:在“时间胶囊”里我们可以写下关于身体的什么信息呢?学生思考。

  2.谈话: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观察到的身体生长情况吗?我们可以把现在的身高、体重、腿长等信息记下来,然后再预测一下,四年后我们身体各部分会增长到多少,我们把这些预测的信息也填写在记录单上,最后把记录单放进塑料瓶里,封好并保存起来。等到我们小学华业的时候再拿出来,作为毕业礼物送给自己。

  学生了解“时间胶囊”里记录单要记录的内容。3.学生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二)预测六年级时的变化

  1.请你预测一下,自己在六年级时会是什么样。学生预测自己的生长情况。

  2.你能具体说说自己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吗?理由是什么?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会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身上找到变化的理由,让学生有根据地进行推断。

  三、研讨

  1.提问:我们依据f么来推则六年级时身体的变化呢?学生进行推测依据的归类。

  2.思考:平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才能让身体健康成长呢?

  预设:学生会说注意饮食,经常运动,适度玩手机和电脑,早睡早起等。四、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

  1.学生填写完记录单,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2.举办一个“时间胶囊”装箱、封闭保存的小仪式。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一学期来,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力、努力培养学生

  的说话能力为原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该说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工作以以下几方面来总结:

  一、常规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

  按照学校要求,每周我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先周备课,而且努力做到备课符合学生实际,这就让自己做到了上课胸有成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积极听课、参与教研、善于反思

  不管什么层次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优差结合,全面推进

  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学困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一帮一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让班内的每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三、重视动手和动脑的训练

  科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科学课教学要求动手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这两点的训练,并于学校的课题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想到做。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做”的欲望,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四、教学成绩

  本学期,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检测,孩子们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认可。

  五、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世界瞬息变化,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有人说过“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学期还未开始。在新

  的学期里,我将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取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四: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年的科学学习,二年级的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

  (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1-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

  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己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

  三、教学目标

  1.“磁铁”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一些物体对铁-类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强弱不同,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能变成小磁针,可以用来自制指南针。

  -2-

  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能通过移动小车感受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能用语言、示意图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磁铁实验现象,并由此开展基于证据的、初步的科学论证活动。

  能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倾听、评价对磁铁性质的想法。

  能仿制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磁铁及磁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表达有关磁铁的信息。

  能围绕磁铁的相关研究故出自己的猜测,并尝试用多种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常见的利用磁铁及其性质的产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实施、改进在内的简单的技术与工程实施过程。

  2.“我们自己”单元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这些可以被观察和描述。

  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具有学习的功能。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生长。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从外部观察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的身体的基本结构。

  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

  自己

  身体内部的情况。

  能够认识到感觉器官能让我们观察到具体的事物,以此区分事实与想象。

  能够认识到通过感觉器官能获取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事物。

  -3-

  能够知道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做出反应。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3)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讲述观察到的事实。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能够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学研究的兴趣。

  愿意在小组合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过程,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必要的准备。

  四、单元科学词汇

  1.“磁铁”单元

  力: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力:向前推动物体的力。

  拉力:拉动物体的力。

  磁力:磁场对电流、运动

  电荷

  和磁体的作用力。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一个磁体有且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

  (S极)和

  北极

  (N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我们自己”单元

  身体:人或动物各生理组织构成的整体。

  感觉器官:人体能够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一般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人对某一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如眼睛看到颜色是视觉,耳朵听到声音是听觉等。

  感知:人通过一个或多个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做出的分析,如一块白色的石头摸着又硬又凉。

  比较:对比几种事物的相同和不同。反应:人体接收信息后引起的活动。

  生长:人体的体重、身高等方面的增加。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

  科学

  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

  科学

  。-4-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

  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

  科学

  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

  科学

  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

  积极

  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科学

  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

  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

  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科学

  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科学

  问题,了解

  科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

  科学

  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

  科学

  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

  活动

  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

  科学

  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学生

  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

  活动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

  、教学进度表

  周次

  1234567科学教育课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1-3.磁铁的两极

  1-4.磁铁与方向

  1-5.做一个指南针

  机动

  -5-教学内容

  备注

  清明节4月5日-7日

  8910111213141516171811-6.磁铁极间的相互作

  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第一单元学习梳理

  2-1.观察我们的身体

  2-2.通过感官来发现

  2-3.观察与比较

  2-4.测试反应快慢

  2-5.发现生长

  机动

  2-6.身体的“时间胶囊”

  第二单元学习梳理

  学期总结评价

  -6-

推荐访问: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重难点 教学计划 下册 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