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精神是什么10篇

时间:2022-11-03 18: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党精神是什么10篇建党精神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伟大的建党精神:历史逻辑·内涵特质·时代价值①②周瑞云(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精神是什么10篇,供大家参考。

建党精神是什么10篇

篇一:建党精神是什么

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伟大的建党精神:历史逻辑·内涵特质·时代价值①②周瑞云(楚雄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摘 要: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重要方面。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其形成有着历史必然和历史逻辑;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各种具体精神形态的总体凝练和高度概括,其内容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与本质、价值追求和责任、精神风骨和气质、组织特质和立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点上,必须以建党精神丰富精神谱系、涵养先进文化、夯实从严治党、助力民族复兴,凸显伟大的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中图分类号:D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7406(2021)05 - 0008 - 05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文化以建党前后为发端,历经百年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和实践发展,建党精神最终获得了理论的呈现和系统的表达。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和源,是各种具体精神形态内容的凝练和概括,是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成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基于此,揭示与阐释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凝练与阐释,是党的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是对党的精神实质和文化特质的深刻揭示,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大党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信。一、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12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思想、精神和文化都是党的历史的反映。作为党的百年思想进程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正是党百年光辉历史的集中概括和展示。(一)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伟大精神来源于伟大实践。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国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和发展的依据。而以问题为导向,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救国图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身存在、发展的目标指向和奋斗主题。一路前行,伟大的建党精神始终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同频共振:其思想酝酿于辛亥革命失败后,孕育于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汇点,发端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形成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洪流里,发展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筚路蓝缕,精神永存。伟大的建党精神一直贯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整个进程,又以其精神的力量始终体现和推动着党百年历史的奋斗主题和发展主线。(二)伟大建党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奋斗史,不怕牺牲、为民服务的发展收稿日期:2021 - 07 - 30作者简介:周瑞云(1974-),女,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第36卷第5期2021年9月Vol.36 No.5Sep.2021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008万方数据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史。百年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求索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论品质和精神追求;在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实践中,展现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和波澜壮阔的建设事业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传统和意志品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伟业中,中国共产党人书写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党特质和人民立场。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精神构筑史。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滋养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持续淬炼党的精神内核。伟大的建党精神四方面的精神内涵回应了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彰显了党百年历史的本质,充分展示了党百年历史发展的精神实质。(三)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立党兴党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政党生机和执政活力,始终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前进方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一部党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党的自我革命史、自我革新史。百年风雨,一路走来,从石库门到南湖到井冈山,从苏区到遵义到延安,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中敢为人先,在初心和使命的召唤下破浪前行,在斗争和牺牲的磨难中砥砺品格,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宗旨,不断推进革命革新、管党治党、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了始终坚强有力、朝气蓬勃的世界上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百年建设发展的历史淬炼出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伟大的建党精神又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伟大的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立党兴党的宝贵经验。(四)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伟大贡献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三个伟大飞跃”上,体现在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中。伟大的建党精神渗透于“三个伟大飞跃”的探索过程,贯穿于“四个伟大成就”的实践始终。具体而言,伟大的建党精神为实现“三个伟大飞跃”规划了路线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南,奠定了思想基础,做出了方法指导。伟大的建党精神是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有力武器、精神支撑和力量之源。正是由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推动,才有了伟大飞跃和伟大成就。党的伟大历史性贡献,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伟大精神彰显伟大成就,而伟大贡献又印证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二、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 。其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是全面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的一把钥匙,系统解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因密码。(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与本质伟大的建党精神首先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品质,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党,是有远大理想追求的党,反映了党重视政治建党、思想建党的历史事实。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围绕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现重大突破。在坚持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的探索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顺畅。这一历史性进程的诠释和演进,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揭示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本质和阶级属性的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想根源。(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责任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人民幸福、民族周瑞云 伟大的建党精神:历史逻辑·内涵特质·时代价值009万方数据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复兴的初心使命就深深地镌刻在党的肌体组织上,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里,升华在上下求索的行动中,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价值引领、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奋斗不息,本色依旧,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递次实现人民温饱、小康和富裕,开启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伟业的崭新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奋斗,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开启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百年历史生动地展现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稳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精神体现了百年大党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根本原因。(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气质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在百年应对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中,中国共产党锤炼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品格。在建党初期,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抓捕,面对绞刑架大义凛然,陈独秀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壮烈牺牲。出席中共一大的 13 位代表,毛泽东有妻子杨开慧等 6 位亲人英勇就义,作出巨大牺牲;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陈潭秋夫妻遭到杀害,抛下儿子;何叔衡与敌激战,跳崖自尽;邓恩铭壮志未酬,慷慨赴死等等。此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牺牲和斗争,涌现出了无数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正是这种精神品质,使中国共产党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百年革命、建设实践中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崇高理想要用奋斗的热血来浇灌,党的精神也在奋斗和牺牲中砥砺和升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和气质,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仍永葆生机活力,饱经磨难却意气风发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质和立场埃德加·斯诺曾这样写道,共产党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东西,都是产生于对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3]110 。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建党之初还是革命战争岁月,亦或是建设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得益于组织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得益于党性与人民性的结合。为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严密组织体系,通过党的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锻造一支忠党爱国的党员队伍,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树牢宗旨意识,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获得了人民信任,赢得了民心支持。在组织力量和人民支持的综合实践中,党性和人民性形成了有机结合,使党真正成了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党的功能与作用得到了最大化地诠释与发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质和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力量源泉。(五)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内在关系伟大的建党精神是内在关联的内涵表达。第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四方面内容是有机联系、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创造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层层递进、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四方面的内涵阐释构成了建党精神的整体概括。第二,四方面内容的着眼点各有侧重。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主要着眼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思想和价值引领层面,“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主要着眼于伟大建党精神的责任意识和目标追求层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主要着眼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品格层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主要着眼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组织要求和服务面向层面。不同的视域诠释了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010万方数据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之源,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之根,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更加全面和准确,更加立体和丰满。三、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伟大的建党精神一经形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有力武器。历经百年历史变迁,其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成为指引中华儿女继续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时代里接续奋斗,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建党精神丰富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精神形态为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确定了新时代党的精神的基本内容,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概括出新的精神业态,如认定和概括了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而且不断回望和总结历史,针对一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大历史关节点上精神“缺位”的状态,对过往历史阶段的精神内容作出新的论述,如总结和概括了红船精神、苏区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特区精神等。然而,作为系统完整的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和总概括,建党精神却一直缺位。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概括出中国共产党各种精神形态的基石 — —建党精神,又怎么能构建起整个精神谱系的大厦?而在学界和党内外,把红船精神等同于建党精神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理论和实践中一定程度的模糊和混淆。这对于准确定位和全面阐释建党精神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凝练和概括,改变了建党精神缺位的现实,使党的各种精神业态的表达更加完整,对丰富中国共产...

篇二:建党精神是什么

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讲话中提到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创建实践中孕育形成的。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共有 4 句话、8 个词、32 个字,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一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理论和信仰上构建中国共产党人之自信。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要信先要知,有知才有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由一种思潮或思想理论发展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

 过程。实际上,这就是由知到信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先有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他们钻研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在此后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出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也才有作为这种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由知到信的过程。可见,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自此从未改变。

 第二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发展目标上规定中国共产党人之行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承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从知信层面转化为行动实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把它贯穿于建党百年以来各个阶段的全部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远至罗马帝国的崩溃,近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不与背离人心、丧失人心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不管付出多大

 牺牲和代价,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第三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主观精神上规定中国共产党人之意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需要有主观上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知道,有斗争就会有牺牲,只有不怕牺牲,才能英勇斗争。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比如,大革命失败后,有 30 多万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当时党员人数由近 6 万人锐减到 1 万多人。长征过程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出发时,总人数约 20 万人,最后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五六万人,牺牲 15 万人,平均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到达陕北。牺牲最大的中央红军,出发时 8.6 万人,而到达陕北时只有不到 7000 人。就是在当今时代,也有 1800 多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第四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价值取向上明确中。

 国共产党人之情感。情感是历史的产物,需要历史的积淀。稳定的情感,实际上是一种内在价值取向的外在体现。这

 里讲的情感主要强调的是个体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关系,指的是个体党员对党对人民内在的价值规定和精神的恒久特质,用两个字表述就是“忠诚”,既要对党忠诚,也要对人民忠诚,即“不负人民”。要注意,忠诚不是盲目的愚忠,而是建立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之上的,是共产党人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党的一大党纲、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以及一直以来的入党誓词中对“对党忠诚”都有明确要求。如果对党没有这种忠诚,而是离心离德,那就不可能在困难面前英勇斗争和牺牲奋斗,那么参加革命就成了投机,甚至在危险时刻背叛党。对党的忠诚与对人民的忠诚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人民利益,而作为一名忠诚的党员就一定会不负人民。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忠诚于党、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至真至善的“大德”。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百年来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仅锤炼出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而且还涵养

 并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这些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感召下,我们党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而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的被动局面也彻底改变,变得越来越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也就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并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稳稳地站住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大力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成功应对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

 党锤炼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最大的精神创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之所以能够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就是凭着伟大建党精神及其涵养出的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如何使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实践中的伟大建党精神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其思想价值,是我们学习、研究、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重要目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全面深入贯彻到立党兴党强党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之源,继续照亮我们新的赶考之路。换句话说,我们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的

 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求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首先,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理想自信。其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再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新的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首先,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次,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再次,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

 初心、引领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质。新的征程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次,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次,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3 月 1 日,2021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

 诚;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新的征程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求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的情感。

 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

篇三:建党精神是什么

讲稿: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概括阐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源,是一个事物立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底层逻辑和思想原点。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其立党、兴党、强党背后的精神源泉何在?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深刻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重要论断有其丰富的意蕴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信仰之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斗争实践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确立了“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的伟大理想,并对此坚定不移。100 年来,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未动摇。这颗星星之火业已成就燎原之势,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带来了奋斗的希望,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

 产党人注入了强大的信仰力量、构建起牢固的精神纽带,成为我们党精神信仰的源泉。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动力之源。回望百年奋斗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源自何处?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一经确立就未曾改变,使命一经担起就是百年,并成为我们党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所系,必将激励我们斗志昂扬地奋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一往无前的动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百年大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使命永担,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英勇如初,靠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特质之源。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因此,对党忠诚就必然要不负人民。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就是在践行对党忠诚。作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内在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重要论断有其内在逻辑。

  一是历史逻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00 年前,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最危难时刻,仁人志士都在探求中国该“向何处去”的救国方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分子在深入思考中国革命失败根源的基础上,呼吁“中国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改变生产制度”。1921 年,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先进分子,以满腔热血和坚定信仰,冲破思想牢笼、历经曲折磨难才得以实现的,真正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此掌握历史主动,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二是理论逻辑。在 100 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可以说,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谱系,都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激励、支撑下,结合新的历史任务、时代特征而建构、生发出来的,是“源”与“流”的关系。它们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并不断使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发展、富于时代性和创新性,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源头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三是实践逻辑。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0 年前,建党先驱们就认识到,要实现建党目标、完成革命使命,就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实践作用,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将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伟大的社会实践。正是这种伟大的实践逻辑,让中国共产党成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也孕育了强大精神力量——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精神力量一经产生,就成为我们党百年历程中践行初心使命、战胜风险挑战的强大精神武器,并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成为我们党的精神之源。

  时代价值

  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只有 50 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 多万名党员、领导着 14 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精神密码,也是我们党未来能够继续成功的精神利器。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定力。100 年前,建党先驱们就坚信,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0 年来,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我们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对初心使命的忠诚坚守、对光明未来的坚定追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共产党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秀答卷。现在,我们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越是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越是要保持高度的历史清醒和战略定力,越是要传承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法宝,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好新的赶考路。

  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建功新征程的不竭动力。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建党先驱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强劲动力。百年间,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于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有效引领与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全身心投入党的伟大事业。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守护好这一精神之源,把学习领悟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全体党员的“必修课”,全面激发广大党员的奋进力量。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以理想信念之“钙”,强党性修养之基;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不懈努力;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始终保持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优良作风,在新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以伟大建党精神鞭策广大党员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以伟大建党精神凝聚逐梦新征程的磅礴伟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的征程上,还有更多艰难险阻需要我们去攻克,还有更大胜利等待我们去夺取。在严峻的斗争形势和艰巨的使命任务面前,我们要以伟大建党精神所释放出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精神特质为指引,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 14 亿华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篇四:建党精神是什么

21年第7期热点聚焦REDIANJUJIAO百年历程,波澜壮阔,辉煌成就折射成功经验,如磐初心彰显崇高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的领袖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提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不仅蕴含丰富的理论意义,更有着强烈的实践意义 — — 它深刻揭示了长期以来为世人所热议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红色基因,同时也针对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之问给出了科学回答。党的本质属性的集中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建党精神”,既是这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初始点,也是它们的代表,当然就更为“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其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强调的是“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强调的是“宗旨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强调的是“作风状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强调的是“品格操守”。这四个层面构成一个整体,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反映着其“先进性” “纯洁性”的政治本色。坚持真理、 、 坚守理想 —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

 “坚持真理”指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笃信, “坚守理想”指的是在这一信仰指引下对于“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矢志追求,两者在知行统一的意义上构成为中国共产党赖以安身立命的哲学立场。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地方在于,它是用人类文明创造的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更不会有社会主义,而当初如果没有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刻苦追求,特别是后来逐渐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也就不会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毛泽东当年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 1920 年赴北京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情况时说, “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而在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优秀分子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弘 文11

 《党史文苑》热点聚焦 REDIANJUJIAO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百年前,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中国共产党甫一诞生,就把为实现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不懈奋斗。毛泽东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事实也是如此。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党和人民事业在艰难曲折中向前不断拓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5月在江西考察时指出的, “当年革命十分艰难,也可能不成功,但人们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就一定会前仆后继,哪怕当时不成功,将来也必然成功!”践行初心、 、 担当使命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践行初心”指的是对立党宗旨、入党誓言的坚定实行, “担当使命”指的是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神圣而庄严的使命,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宣言》指出,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邓小平说, “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写进“建党精神”,是基于中国共产党赖以产生的理论逻辑,更是基于百年壮阔历程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百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几近亡国灭种,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等旧式农民起义到张之洞、曾国藩等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各种政治力量粉墨登场,最终都可谓铩羽而归。

 “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彻底改变旧中国任人宰割的现状,必须有一个真正能够代表工农群众等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组织,而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政治组织。从党的一大党纲鲜明提出“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政治主张,直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告,从最初只有50多人的小党,历经艰难曲折,甚至数次濒临绝境的严峻考验,直到发展成为在最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拥有 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壮大史深刻说明: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不怕牺牲、 、 英勇斗争 — —为有牺牲多壮志, ,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不怕牺牲”,指的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 “英勇斗争”指的是为了完成肩负的历史任务不向任何困难、任何敌人低头的勇猛顽强的斗志,两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状态。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在世界革命图册中,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主题的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崇高性,决定了其任务之艰巨、道路之曲折、牺牲之惨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著名诗句,出自毛泽东 1959 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众所周知,英雄的韶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只有24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先后有 1700名烈士为革命英勇牺牲,其中就有毛泽东的6位亲人。而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其中的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基辛格有一句著名的论断,即“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毫无疑问, “不怕12

 2021年第7期热点聚焦REDIANJUJIAO牺牲、英勇斗争”的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就是中国人中“最勇敢的人”。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敌人的封锁,毛泽东说,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百年来,白色恐怖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日寇铁蹄摧不垮中国共产党人,外部封锁困不住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诸多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硬是靠着巨大的牺牲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屡屡完成绝处逢生的人间奇迹,一次次实现凤凰涅槃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惊天动地的时空转换,在推动实现一次次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刀刃向内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实现了一次次伟大的自我革命,而贯穿其中的正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彻底唯物主义态度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党忠诚、 、 不负人民 —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

 “对党忠诚”指的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操守, “不负人民”指的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道德境界,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个“鲜明的政治品格”就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而“锤炼”一词则形象地揭示了这一政治品格的得来绝不是唾手可得或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中反复考验和历练的结果。忠诚与坦诚作为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品格和高尚情操,不仅是共产党人对待事业的态度,也是一条贯穿于党组织建设的纪律。

 “对党忠诚”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那天庄严宣告的誓言,作为道德律令,是永远都不能背离的“初心”。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被迫以革命的武装对付反革命的武装,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队伍走上了井冈山,在残酷的革命斗争面前,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能够做到坚定不移跟党走、九死而不悔。比较之下,同为党的创始人,张国焘却在激烈的革命斗争中迷失了政治方向,最后竟投入了敌对势力的怀抱。大浪淘沙、沧海横流,为什么是毛泽东?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贞不渝,可以说是终极答案。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对此,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个“坚定的人生目标”其实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建党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带领人民创造恢宏史诗深层密码的破译,也是对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人格风范的生动写照。在庆祝中共百年华诞之际,郑重提出并精辟阐述“建党精神”,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元问题有了新的历史自觉,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

 “建党精神”内含四个既各自独立又深刻关联的基本维度,共同构成为对中国共产党本质规定性的再确认,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党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无疑都是“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根所在 。从诞生之日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中,缔造了从“建党精神”到“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各具特点而又一脉相传的“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在这个精神谱系的生命系统中,有根有系,有源有脉,而伟大“建党精神”处于最初始、最根本的13

 《党史文苑》热点聚焦 REDIANJUJIAO位置,因此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精神文化领域,初始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及世界的格局,那么,与这一开创性历史事件相伴生的、同样具有原初意义的精神现象,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横空出世。中国古人讲“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身世不凡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和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百年来,在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以其赤子情怀和崇高追求树立了以“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一座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不忘初心、永远奋斗”,就精神谱系而言,这个“初心”就是“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革命精神跨越时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源自伟大的“建党精神”,熔铸于党团结带领人民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的浩荡实践,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它们各自属于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又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共存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在历史主体上,从“建党精神”以下,所有“革命精神”的创造主体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团结带...

篇五:建党精神是什么

文化研究 2021 年第 5 期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定位与传承魏心凝,李斌雄(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要: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四层意蕴,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实践的产物。从时空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在时间上最先生成、在空间上最先生效,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轫之作;从内容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内容丰富、意蕴深广,蕴藏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脉;从意义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1)05-0008-06202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 ,高度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旨内核。伟大建党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源泉,又是党带领人民夺取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是党和国家、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内涵实质、价值定位和传承发展三个维度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阐释,为深入理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思路。一、实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实践的产物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必须首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有一个整体认识。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意蕴做了概括,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总的来收稿日期:2021-08-17作者简介:魏心凝(1994—),女,河南洛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斌雄(1964—),男,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8

 说,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学术界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具有相同的社会实践基础,因此, “‘红船精神’就构成了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2] 。另一种观点认为,“作为贯穿党奋斗实践全部历史的精神总概念,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所有精神的总汇集”,提出建党精神的内涵可以用“开天辟地”来揭示,并认为“‘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创造的各种具体精神,都是开天辟地的建党精神的演绎。”[3] 还有一种观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布后开始成为主流,认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即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且这四层内涵分别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不同精神特质。

 [4] 这三种观点从不同维度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内涵和外延一起构成了一个概念的完整定义。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个深刻而抽象的概念,无论是“红船精神”,还是“开天辟地精神”,都只描述或表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横截面或内容要点,对其本质的揭示还不够深入。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表述虽更为全面和深刻,但相对来说,这32个字更类似于对伟大建党精神内容意蕴的诠释,而不是对其内涵的论述。因此,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应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的精神产物,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这种精神成果具体内容的阐释。基于此,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可作此概括:它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党的组织、进行革命事业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具有强大感染力和激励力量的先进思想、理想信念、使命担当、道德观念和革命风骨等精神品质的总和。在内容意蕴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向着远大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意蕴。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召唤下成立的,是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憧憬中成立的。但坚持真理不是死守教条,坚守理想不是纸上空想。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活力,不断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实现方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第二,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践行和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交融,始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创造的精神意蕴。习近平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责任和崇高使命,驱动着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创建自身的组织、发展自身的领导力量,驱动着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面对危险时敢于牺牲、面对困境时英勇斗争,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取舍中舍身忘我,为实现伟大理想目标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百折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意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英勇斗争。先进知识分子与军阀官僚的斗争、工人群众与资本家的斗争、农民与地主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员与反革命派的斗争……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始终,锻造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塑造了党员干部百折不魏心凝,李斌雄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定位与传承9

 廉政文化研究 2021 年第 5 期挠的英雄本色。在此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种艰难险阻、挫折挑战都没有打倒共产党人,凭借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它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格。第四,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忠于党和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克己奉公,忠于党的纲领和路线、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扎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精神意蕴。习近平指出: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 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就把自身定位为“群众党”。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指出,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5] ,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调。此后,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时期都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对这一精神品质的坚持和发扬。“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意识和人民立场。这四个方面的精神意蕴既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分别从思想信念、使命担当、精神风范、人民立场的角度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意蕴。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意识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一切精神变迁都是时代变迁的映照。习近平指出: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6] 究其根本,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是对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阐述,又是对共产党人所进行过的实践活动的忠实刻画。也就是说,伟大建党精神归根结底是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进行建党实践的产物,包含了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建党实践的精神成果,包含了党创建时期健全自身组织、加强领导力量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包含了党建章立制、严肃纪律、优化作风等自我革命实践的精神成果,包含了党孜孜不倦、探求真理的认识活动的精神成果,包含了党不畏牺牲、英勇奉献、为民造福的斗争实践的精神结晶。但值得注意的是,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上述实践活动的简单映射,也不是这些精神产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实践的历史整体的抽象和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具体精神品质的高度凝练、宏观表达和意境升华。它一经产生就具有了相对于党创建时期所处时空的独立性,具备了根据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实践活动而不断丰富自身的能动性,成为百年来直至新时代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接续奋进的深厚精神力量。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所在。二、定位: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习近平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 这一论述深刻点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定位,即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得以构建的根基。对这一定位,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所处的时空序列、内容序列、意义序列三个维度来理解。从时空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在时间上最先生成、在空间上最先生效,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轫之作。时间和空间是存在的基本属性,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时空之中,时、空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刻画着事物的演化秩序。伟大建党精神虽然相对于客观存在来说属于意识领域的活动,但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同一性。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同样具备时间、空间这一对测量尺度。从时间的纵向排列上看,从1920年到1923年,是中国共产党的酝酿、诞生、创建时期。在此期间,党的创始人和第一批共产党人为发展党员、健全组织、建章立制、领导工人运动等进行了一系列艰难困苦的斗争,使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孕育崇高的革命精神。这一时期,第一批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和残酷斗争中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对民族命运的10

 关怀和复兴使命的担当、对反革命派的顽强斗争、对人民群众的休戚与共就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伟大精神谱系的基调,成为未来一系列革命精神与改革精神、劳动精神的发端之作。从空间的作用范围上看,伟大建党精神对鼓舞、砥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奋勇斗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改变中国革命的精神风貌、改变历史的航向和轨迹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其他一切具体精神发挥作用的前提。斗争实践孕育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又在共产党人中间代际相传,变成能够改变生产关系与阶级力量对比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又推动革命浪潮在空间上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因此,从时间上的发展序列和空间上的发展范围来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发端。从内容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内容丰富、意蕴深广,蕴藏了中国共产党丰富精神世界、绚烂精神图谱的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根脉。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的认识和精神世界同样是发展着的。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从浅表到深刻、从孤立到辩证的发展过程,书写了一部由简到繁的精神史诗,构筑了一栋宏伟的精神大厦。但精神体系大厦的发展和构建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根基之上的。伟大建党精神就好比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地基、母体和根脉,党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斗争精神都源于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可以在伟大建党精神中找到基因;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养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都可以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寻找根脉。归根结底,这些无数由具体意象标识的精神品质都是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缩影、侧写、具体表现和拓展延伸,都孕育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母体之中。从意义序列上说,伟大建党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绵延发展、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涵养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篇六:建党精神是什么

弥新的伟大建党精神汇报人:

 日期:

 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恪守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4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建党、兴党、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用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这本身体现的就是对真理的坚持和恪守。尽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有过一些曲折,但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校准自己的航向,不断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不断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而使得我们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一群血肉之躯的红军战士,在极端艰难困苦下,穿越黑暗与死亡,走向光明与胜利,靠什么?靠的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哪怕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人民群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史观的经典表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经典表达。“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目标铸就“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三五”时期,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力量,顺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从“十四五”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实践主题。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信仰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更是愿意为这一信仰流血牺牲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里就明确规定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达370万之众,平均每天牺牲300多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忠于党与忠于人民本质上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包括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解放谋幸福的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和幸福的社会形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包括忠诚于党的组织。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必须与党组织同心同德。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包括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又转化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时代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忠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谢谢观看 THANKS

篇七:建党精神是什么

观察与思考

  2021 年第 9 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① 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偶然形成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充满斗争且波澜壮阔的建党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在探求解决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发挥主体能提

  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之引入中国。他们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一大批先进分子快速成长起来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找到了指导解决中国前途命运的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发挥主体能动性,把握和顺应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历史大势,在筹建、成立中国共产党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如何来正确理解,其历史意义何在,在新时代新的征程上又将如何发扬光大,值得深入探究,一一作出回答。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基本内涵

 历史意义

 时代价值作者贺新元,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北京

 100732);邱素钇,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贺 新 元

 邱 素 钇* 本文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研究”(2019MZD020) 的阶段性成果。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 8 页。万方数据

 33①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7 页。②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 3 页。动性,把握和顺应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历史大势,在筹建、成立中国共产党过程中孕育和形成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伟大建党精神 4句话、32个字,字字珠玑,思想深刻,是对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理论内容。“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理论和信仰上,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知信”,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立足点和基础前提。“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信仰。要“信”首先得“知”,“知”才能“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经历过由一种思潮或“主义”到成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授受和认同的指导思想的发展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由“知”到“信”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引入中国。他们大力研究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于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宣传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一大批先进分子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很多人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也是如此。正如毛泽东 1936年在延安对美国名记者斯诺所说的,“到了 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① 。这些深度接受与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马克思主义者,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接受“主义”、组建政党,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批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把握住了当时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体现出了他们自身所要承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主体能动性。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他们完成了由“知”到“信”的发展过程。于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从此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实践证明确实如此,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知”和对共产主义的“信”的基础之上的理想信念之火点燃后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引领着千百万中国共产党人为着民族复兴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相统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披荆斩棘、奋力前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人民解放和幸福、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发展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这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的实践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知信”转化为行动实践的集中体现。党的初心使命与党的理想信念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 。无论是为人民谋幸福,还是为民族谋复兴,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人心的向背,是最大的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万方数据

 34观察与思考

  2021 年第 9 期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远至罗马帝国的崩溃、近到蒋家王朝的覆灭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背离人心、丧失人心密切相关。百年来,无论形势和任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不管面临多大的挑战和压力,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我们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主观精神上,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如何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行为”不打折扣地落地,需要有牺牲精神和斗争意志。我们党诞生于国家蒙辱、民族蒙羞、人民蒙难的危难之际。在当时 300多个政党林立的环境下,要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政党,且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通过十月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反动统治,没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意志作为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强敌环伺之下和政党林立之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刚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小党成长为 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精神力量。其屡经挫折而不败,是与这种强大的意志力分不开的。要斗争就会有牺牲,不怕牺牲才能勇于斗争。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先有了不怕牺牲的意志和精神,才能有效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英勇斗争中牺牲了生命。比如:大革命失败,30多万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共产党员由 6万多人锐减到 1.2万人。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近 86000人,爬雪山、过草地,抵达陕北时仅剩下 6000多人,平均每走 1公里就有 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 14人只有 1人到达陕北。就是在新时代的今天,流血牺牲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扶贫事业取得胜利,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又如:毛泽东先后有六位亲人为了革命事业而光荣牺牲。当然,也不只是毛泽东家族如此,类似这样的家族还有不少。再如,写下著名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的夏明翰家族一门五烈士,除了他本人牺牲外,还有 2个弟弟、1个妹妹和 1个外甥先后牺牲。“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价值取向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宿和落脚点。情感的形成本来就是历史产物,需要历史积淀。稳定的情感也是内在价值取向的外在体现。这里讲的“情感”主要侧重强调个体党员与党和人民的关系,指的是个体党员对党、对人民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规定和精神上的一种恒久的特质。用二个字表述就是“忠诚”,既要对党忠诚,也要对人民忠诚。这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而对人民忠诚也就是“不负人民”。但是,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是如某些中国历史人物身上表现出来那种“臣对君”的愚忠,而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之上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具体体现。对党忠诚,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建党初期,党的一大党纲明确要求,申请入党者必须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519 页。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4 页。万方数据

 35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为忠实的党员者” ① 。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申请入党必须“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 ② ,并详细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入党誓词中也有“对党忠诚”的明确要求。如果一个共产党员对党不忠诚,势必会与党离心离德;对党不忠诚的党员,在艰苦困难面前难以保证其能够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甚至在危险时刻会他还可能叛卖革命,背叛党、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对党忠诚”与“不负人民”完全一致。因为党始终代表着人民利益,忠诚于党的党员定不负于人民。为了从价值取向和情感上约束个体党员,所以我们的入党誓词中明确要求每个党员,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忠诚于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忠诚于党、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至真至善的“大德”。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总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立足点和基础前提,体现了建党精神的科学性;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外化或实践化,体现了建党精神的实践性;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又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与意志支撑,体现了建党精神的斗争性;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宿和落脚点,体现了建党精神的人民性。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整体理解和把握,在弘扬时要统一,不能顾此失彼。哪一个方面理解或弘扬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伟大建党精神作用的发挥。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伟大建党精神,是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政治和思想觉醒中的历史产物。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被化为改造中国之强大的物质力量,不仅创造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而且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分别锤炼出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涵养并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及在这些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感召下,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的被动局面被彻底改变,且变得越来越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年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与此同时,锤炼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红船精神、雨花英烈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照金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6 页。②

 《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5 页。万方数据

 36观察与思考

  2021 年第 9 期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将新中国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基础之上,并逐步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且站稳住了。同时,锤炼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含上甘岭精神)、老西藏精神及“两路”精神、垦荒精神(含兵团精神、北大荒精神等)、西迁精神、大庆精神及铁人精...

篇八:建党精神是什么

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是什么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党的先驱们在拯救中华民族深重危机、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重任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刻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经过社会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共产党人的理

 想和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真 理,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守理想,就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信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必须遵循实践第一的精神,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付诸伟大斗争实践,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直面挑战,矢志不渝、接续前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 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 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是指为了真理和理想,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英勇斗争,是指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即是对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风骨气质和壮烈气概的典型表达。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

 斗争、勇于胜利的意志和品质,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党的先驱们创立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实践。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体现为对党的信仰、对党组织、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不负人民,就是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伟大建党精 神,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 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同时,中国共产党根 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不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种精神体现了党的先驱们立党为公、奉献人民的崇高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的先驱们在建党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是对党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 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多方面精神的高度凝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 鲜明的政治品格。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必须代代相传,弘扬光大。

篇九:建党精神是什么

讲稿: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讲话中提到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创建实践中孕育形成的。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建党实践的科学总结,共有 4 句话、8 个词、32 个字,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

 第一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从理论和信仰上构建中国共产党人之自信。坚持真理,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守理想,坚守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要信先要知,有知才有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由一种思潮或思想理论发展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过程。实际上,这

 就是由知到信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先有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他们钻研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在此后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出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也才有作为这种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由知到信的过程。可见,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自此从未改变。

 第二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人民解放和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发展目标上规定中国共产党人之行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承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从知信层面转化为行动实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理想信念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把它贯穿于建党百年以来各个阶段的全部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远至罗马帝国的崩溃,近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不与背离人心、丧失人心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不管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第三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从主观精神上规定中国共产党人之意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需要有主观上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知道,有斗争就会有牺牲,只有不怕牺牲,才能英勇斗争。一百年来,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抛头颅、洒热血,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向死而生的仁人志士。比如,大革命失败后,有 xx 多万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当时党员人数由近 x 万人锐减到 x 万多人。长征过程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出发时,总人数约 xx 万人,最后到达陕、甘地区时,只剩下五六万人,牺牲 xx 万人,平均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到达陕北。牺牲最大的中央红军,出发时 x.x 万人,而到达xx 时只有不到 xxxx 人。就是在当今时代,也有 xxxx 多名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第四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价值取向上明确中国共产党人之情感。情感是历史的产物,需要历史的积淀。稳定的情感,实际上是一种内在价值取向的外在体现。这里讲的情感主要强调的是个体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关系,指的是个体党员对党对人民内在的价值规定和精神的恒久特质,用两个字表述就是“忠诚”,既要对党忠诚,也要对人民忠诚,即“不负人民”。要注意,忠诚不是盲目的愚忠,而是建立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之上的,是共产党人科学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党的一大党纲、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以及一直以来的入党誓词中对“对党忠诚”都有明确要求。如果对党没有这种忠诚,而是离心离德,那就不可能在困难面前英勇斗争和牺牲奋斗,那么参加革命就成了投机,甚至在危险时刻背叛党。对党的忠诚与对人民的忠诚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人民利益,而作为一名忠诚的党员就一定会不负人民。忠于党、忠于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忠诚于党、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至真至善的“大德”。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百年来所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仅锤炼出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而且还涵养并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这些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感召下,我们党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而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的被动局面也彻底改变,变得越来越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也就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并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而且稳稳地站住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大力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到成功应对 20xx 年国际金融危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锤炼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化伟大建党精神之力量为改造中国之物质力量,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

 锤炼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党最大的精神创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之所以能够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就是凭着伟大建党精神及其涵养出的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如何使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实践中的伟大建党精神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其思想价值,是我们学习、研究、宣传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重要目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全面深入贯彻到立党兴党强党的各个环节,使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精神之源,继续

 照亮我们新的赶考之路。换句话说,我们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的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求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首先,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理想自信。其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再次,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新的征程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首先,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次,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

 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再次,我们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初心、体悟使命,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质。新的征程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次,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再次,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百年历史发展证明,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3 月 1 日,2021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对党负

 责,就是对人民负责。新的征程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求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的情感。

 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的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

篇十:建党精神是什么

时话1     摘   要:中国共产党 100 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基因、活水源头和核心密钥,就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能够生发百年大党追光逐梦、续梦起航、梦想成真的思想伟力、道德伟力、奋进伟力和政治伟力.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想伟力;道德伟力;奋进伟力;政治伟力   赵姗: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郑州工商学院副教授.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能够生发百年大党追光逐梦、续梦起航、梦想成真的思想伟力、道德伟力、奋进伟力和政治伟力.一、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的思想之魂,具有追光逐梦的思想伟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首要内容,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先进、信仰坚定的思想优势,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思想基因,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追光逐梦的思想之魂,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原点、思想起点和逻辑基点.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思想之源、真理之基是马克思主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旗,怀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追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之光,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追光逐梦的思想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接着说”而不是“照着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其中不变的思想之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扎实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理论武器;秉持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系统性的理论逻辑,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独立自主的实践机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加强党史学习,求真务实地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原因、历史进程、伟大成就、理论成果、实践经验,融会贯通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主题主线、逻辑脉络、理论精髓,尤其是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共产主义理想光束的照耀和引领下,坚持理论创新、辩证动态的理性自觉,持之以恒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姓马”与“信马”的统一,知行合一,生动践行着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执着坚守.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姓马”是本质要求,“信马”是精神追求,不仅要时刻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理想,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铭记和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胸怀天下、一心为民.二、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荣光的价值之根,具有凝心聚力的道德伟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二项内容,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使命从不懈怠的道义密码,生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凝心聚力、百年创造荣光的价值之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他在建党 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下转第 4 页)

 时势时话4  (上接第 1 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依靠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赋予人民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依靠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强调:“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

推荐访问:建党精神是什么 建党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