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篇

时间:2022-12-15 19: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篇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长山镇偏脸子村的学员王永文在入学时依靠其亲戚在镇里工作想通过这种关系直接进入到学校镇党委为了保证学员的公平公正要求其必须参加考试这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篇

篇一: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长山镇偏脸子村的学员王永文在入学时依靠其亲戚在镇里工作想通过这种关系直接进入到学校镇党委为了保证学员的公平公正要求其必须参加考试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后经过他认真准备终于考入了学校在校期间由于他工作出色毕业后分配村上挂职在第二年的换届选举中由于在村上的优异表现被村民选为村长王永文逢人便说正是农民学校的严格要求才能有今天的我是农民学校改变了我的人生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解决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的对策及措施

  农村党员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分子和时代先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和中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和引领作用,才能激发出广大群众内在动力,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后,农村工作中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农村党建工作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农村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严峻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的原因(一)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民党员工作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一是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民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乡(镇)村领导对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抓得不到位,力度不大,造成多数青年农民对入党问题不屑一顾。二是有的乡(镇)村分管党务的干部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身的业务工作中去,只是在完成农村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后,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本职工作,使“主业”变为“副业”,这样很难保质保量地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做好发展农民党员工作;三是有的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导致群团组织涣散,徒有虚名,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一年到头也不组织青年农民搞灵活多样、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四是有的基层党组织不研究新时期党建工作应如何开展,不对青年农民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不引导、教育优秀青年农民如何进党的门,做党的人,只是顺其自然,任其发展。由于无人管理和引导,致使在乡青年农民对党认识不深刻、了解不透彻,体现和感觉不到党的凝聚力,既使有的优秀青年起初有点政治热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怠尽。最终导致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下降,队伍萎缩。

  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甚至有的个别党支部书记怕“丢官”。造成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一是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由于缺乏党建工作方面的经验,对自己抓党建工作的职责不清,不能从政治方面、组织角度去关心在乡青年农民,对他们不管不问任其自然成长。在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上,更是摆不正位置,挂不上号,随意性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出现了党不管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问题。二是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由于思想觉悟低,“官本位”思想严重,没有政治责任感,惟恐自己的“官位”不牢,怕年轻人入党挤下自己,总是心存疑虑,不愿意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在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上不主动,消极对待。甚至“顶、拖、推”,要么不发展有一技之长、在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群众中威信高、年青有为的青年农民入党;要么发展文化水平低、工作平庸、年龄大,群众基础一般的农民入党。深怕“青草芽儿拱掉老草母子”,以此来保住自己的“位子”。三是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一般,整体素质较差,无论是抓经济工作,还是抓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方法简单,使当地的各项工作长期处于落后、被动状态。尤其在发展青年农民入党问题上更是摸不着套路,有劲使不上,这也给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部分青年农民对党存在模糊认识,入党积极性不高。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党员与群众共同生活、共同从事生产劳动,农村基层干部的言行举止,所做所为,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群众,他们形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可以说,多年来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所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肯定的、有成绩的。但是,近年来由于我们的个别党组织不注意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以及我们党内的不合格党员、腐败分子的出现,对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产生了负面效应,使一部分青年农民对党产生模糊认识,影响了这些青年农民入党的积极性,其负面效应和行为表现为:一是有的农民党员平时在说话和为人处事上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注意场合,满口脏话、大话;二是有的农民党员妒忌心强、斤斤计较,不团结和帮助群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普通群众;三是有的农民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管理监督之外,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差,宗旨观念淡薄,不履行党员义务;四是有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各种错误思潮、封建迷信和反动、非法邪教的影响、进攻下,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转移;五是有的农民党员不能发挥“双带”作用,致富无方、生活贫困,自家生活水平还不如周围群众,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六是有的党支部多年来不开展什么活动,只强调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起带头作用,而不关心党员的切身利益,这种“只让马跑,不让马吃草”的做法,让农民感到入党吃亏,受约束,不愿意入党,这样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自然也被弱化;七是有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较好发挥,在一些场合,也看不出谁是党员、谁是群众。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让群众认为入党不入党都一样。导致一些青年农民入党积极性不高,政治上无所追求。因此,有的群众就说:“党员不党员,就差几毛钱”。

  部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存在“先天不足”现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农民纷纷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经商的热潮,他们不仅走出了家门,还走出了国门。外出的农民大部分是青壮年,是发展农民党员的重点对象,由于他们流动性大,工作地点不固定,给选拔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客观上造成了“先天不足”。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二、针对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其他地方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一)切实提高认识,健全完善发展农民党员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发展青年农民入党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量化、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把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的问题解决好,抓到实处、落到实处。一是对忽视党建工作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组织调整的手段,从而促使他们把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重视起来,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党建,两手抓,两手硬。二是把发展农民党员工作列入乡镇村两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中加以考核,使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乡镇村两级党组织要有明确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乡的组织委员要从农村的中心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特别是要把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搞好抓实。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农村青年、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有意义活动,特别是在财力、物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力上要给予帮助和协调。四是要制定制度引“源头”,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员是群众的一面旗帜,发展对象应该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在要求党员无私奉献的同时,党组织在制定党的工作制度时,最好把提高党员待遇,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措施写入制度中。如利用每年“七一”党的生日庆祝纪念大会表彰一些优秀共产党员,制定党员表彰办法、贫困党员走访慰问制度、创先争优的奖励细则,既在调动党员积极性,体现先进性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让群众看到了希望,激发了他们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

  五是乡(镇)党委要集中精力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

  1、要着眼于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政治素质和抓党建工作的业务能力方面下功夫,对那些群众拥护,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但没有抓党建工作经验和在发展青年农民入党问题上存在偏见的村党支部书记要采取办班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党建业务水平,增强他们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真正把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工作抓实做好。

  2、要对那些群众基础还可以,各方面能力都一般,整体素质较差,处于薄弱村和落后村的党支部书记要采取戒免谈话的组织手段,限期整改,经过一段时间仍无较大改观的不换思想就换人。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3、要对那些政治素质差、私心严重、多数群众不信任、严重干扰组织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手段进行撤换,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二)千方百计地抓好青年农民的入党启蒙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农民党员队伍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乡(镇)党委要组织村党支部开好在乡青年农民思想教育大会。以村为单位,利用夏冬农闲季节,把在乡的青年农民组织起来定期培训,充分利用乡(镇)村两级党员活动室、电教室、板报和画廊等宣传舆论阵地,采取听党课、座谈讨论和观看党员电教片等形式,把党内正反两方面党员典型对比起来,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广大青年农民都知道:党内的同志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导致他们的政治素质等方面出现差距和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和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党内出现个别“变质”的党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党的队伍主流是好的,党内绝大多数的同志还是好的,我们党的大方向没有错,社会主义的性质更没有改变。这样的集中培训,每个村党支部每年至少要搞两次以上,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青年农民对党的认识程度。

  二是加大发展农村党员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储备充足力量。坚持把回乡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强化培养措施,确保农村党员数量充足,质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量提升。在此基础上,认真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把培养成熟、具备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及时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增强党员队伍活力。通过引导和教育等形式,要把在乡的90%以上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为发展青年农民党员提供充足的后续人才。

  三是建立培养责任制。乡镇党委每名党委成员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每人至少要包保一个村党支部,指导村党支部把发展党员工作开展好。对每名入党积极分子,村党支部要确定两名文化水平高,政治觉悟强的党员负责培养,定期与其谈心、交流思想。

  四是要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促其早日成熟起来。

  五是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实际行动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党的光辉形象。

  创办优秀青年农民培训学校,解决农村优秀青年农民入党难的问题

  我们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发现,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不愿意发展优秀的青年农民入党,总怕给自己顶了,对能力强、年龄小、有文化的青年人不注重培养,就是怕对自己构成威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前郭县以乡镇党委为单位,先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行试点,采取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方式,创办优秀青年农民培训学校,并在优秀青年农民学校成立党支部,将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积极靠近党的组织,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这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但彻底解决了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不愿意发展优秀的青年农民入党的问题,而且也为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1、严格程序,坚持标准,把好学员入口关。学员的质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此各乡镇在学员选拔上,严格程序,坚持标准,为素质高、条件好的学员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是坚持超前考察。为了保证学员的质量,各乡镇专门责成党委副书记带领组织委员,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初步人选进行详细考察了解,并把考察情况如实向党委会汇报,最后研究确定学员,从而使一大批优秀学员能顺利进入学校学习。

  二是坚持严格审核。学员在报名时,我们对学员的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把好学员入口关,参加报名的学员必须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在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大中专院校毕业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以及青年农民党员,他们都是立志扎根农村,甘愿为家乡实现小康奉献青春和力量的优秀青年农民。在学员选拔上,坚持原则,把那些有潜力,素质好、能力强的农民作为首选条件,对那些不符合条件的学员,坚决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清理出学员队伍,由于对学员要求高,把关严,保证了学员质量,真正把一批优秀的学员吸收到学校中来。

  三是坚持考试选拔。通过本人自荐、群众举荐、支部推荐的方式进行报名,然后经过笔试、面试、组织考核等环节择优录取。从这几年的实践看,这种形式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农民的充分肯定,由于坚持学员逢进必考的原则,保证了学员都能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长山镇偏脸子村的学员王永文在入学时,依靠其亲戚在镇里工作,想通过这种关系直接进入到学校,镇党委为了保证学员的公平公正,要求其必须参加考试,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后经过他认真准备,终于考入了学校,在校期间,由于他工作出色,毕业后分配村上挂职,在第二年的换届选举中,由于在村上的优异表现,被村民选为村长,王永文逢人便说,正是农民学校的严格要求,才能有今天的我,是农民学校改变了我的人生,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通过采取这种选拔方式,在青年农民中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一大批青年农民积极踊跃报名,既保证了生源的数量,又提高了生源的质量。同时,这种选拔方式本身就是对学员的一种锻炼,被选中的学员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工作上进心,为办好优秀青年农民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实际,学用结合,合理设置办学模式。为了使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青年农民学校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立求实际,结合农民学校的特点,确定了学校学制为两年,第一年以理论培训为主,第二年以实践锻炼为主。学校采取定期授课、业余自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对学员进行系统化教育培训,力求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具有吸引力。理论培训主要讲授政策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党的基础知识等。实践锻炼主要是组织学员种实验田、到培训基地实习、收看电教片和到外地参观考察,以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增长其见识。

  一是完善培训原则,突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为了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是突出四个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生产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农村的实际空对空地学理论。学以致用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农村改革、经济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搞好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迫切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培训,使学员把所学的知识较好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能人。注重培训质量的原则。就是着眼于学员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务求实效,不能以办班次数作为培训效果优劣的尺度。培训内容在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于精,在于学员有所收获。坚持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就是在培训过程中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员的学习成绩,同时党委还要对学员的思想品德、组织观念、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试一季度一次,考核每半年一次,并把结果记入学员档案,作为今后任用和确定党员发展对象的依据。

  二是完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教育培训的多样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断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具有吸引力。主要是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突出教育主题,培养学员能力。集中培训时,将聘请县直涉农、涉法和党校等部门的专家、教师来乡义务讲课。我们还充分利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组织八郎镇瓜菜大王王占双等农村致富典型巡回到各学校讲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路作用。通过采取实例教育、经验交流、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及时为农民“充电”。在抓好集中培训和示范引导的基础上,采取入户的形式,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示范大户与农户对接,帮助农民确定一项好的致富项目,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办法,使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发展经济管理能力和生产水平。分散学习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留一些自学作业,激励学员自觉地学习。

  三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为了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使教育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坚持管用、有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和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学员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制定通俗易懂的光盘,组织他们进行观看,同时,教师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和文化水平。同时,我们针对学员对理论知识很难理解的问题,我们又组织先进致富典型和专家深入到学员家中或田间地头,为他们现场讲解,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农民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实用科技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注重改善和更新农民的知识结构,拓宽思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进而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把培训内容细化,编成了课程表,排出授课时间和授课人,做到授课内容系统化、授课时间固定化,授课人员专业化、授课安排科学化。

  3、精心组织,统一安排,保证师资。优秀青年农民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学校,不收学员任何费用,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为此,县委组织部和各乡镇党委、相关部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通过精心组织,使学员能正常接受到教育,为学员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工作超前运作。由县委组织部提前协调县委党校、农广校、科协、农业、畜牧、司法等部门,专门抽调了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一批素质高,讲课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安排,轮流到各乡镇上课。为了保证学校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我们提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制定教学大纲,编制课程表和日程安排表,做到实际教学中能具体操作,不搞无目教学。同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提前选择致富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二是坚持讲课贴近实际。通过各乡镇党委与讲课老师共同研究制定教学大纲和学习计划,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讲课的内容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与学员的文化水平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不讲空话、套话,让学员感到学习的东西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是他们最想了解盼望得到的东西,更易使学员从心里上接受讲课方式。

  三是坚持强化组织保障。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进行,我们对学校加大了投入,通过专项资金为学校购买教材和学习用品以及相关设备,每个乡镇投入都在3万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共为农民学校投入了50万元左右。随着学校数量的增加,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扶持,为学员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确保学校能开班授课,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4、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为了加强对学员的教育和管理,在优秀青年农民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团支部、校委会和班委会,具体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学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员的学习和教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能更好使学校的工作能正常开

  展,我们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专门指派乡镇党委副书记任党支部书记和校委会负责人,班委会成员在学员中产生,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在学校专门成立党支部,党支部主要负责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引导学员加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并把表现情况记入个人档案。同时,各村党支部及时组织好学员的跟踪培养和教育工作,我们并把此项工作作为评定村党支部工作和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制当中,实行目标管理。

  二是强化学员考核。县委组织员办公室单独为学校支部下达发展党员计划,在学员中发展党员,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制度约束,建立学员档案,规范学员的管理。定期对学员进行考试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学员档案,作为安排使用和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真正发现优秀的学员,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一切条件。

  三是注重学员使用。培训期满后,学校对每名学员进行全面考核,成绩优秀,政治思想表现突出,具备党员条件的,学校党支部将发展其入党,乡党委则将其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对具有一定组织和领导能力,有培养前途的学员,乡党委将推荐其到所在村挂职锻炼,是党员的将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同志可推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协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助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开展工作。通过我们对学员在政治上关心,经济上支持,促使其不断进步,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总之,我们要把青年农民学校办成多功能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办成人人向住的农业大学。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培养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加入党员队伍为目的,不断提高农村青年的思想文化和农村实用技术水平,努力把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办成村级后备干部的摇篮,发展农民党员的阵地,培养致富能手的场所。

  词语主要包括实、虚和熟。指名动形容代;副介连是常用的固定短,成惯谚歇后

  

  

篇二: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够重视,造成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当前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认识不清,对如何改善农民党员队伍结构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措施和办法。有些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坐等上门”思想严重,实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工作方法,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

  2、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的党支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导致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有的党支部要求党员尽义务多,讲权利少,很多棘手的事情要求党员带头,而党员应享有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组织帮助和关怀,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这无形中降低了组织的威信,影响了党的凝聚力。有些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甚至不开展党支部活动,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这样就造成了党内各项工作不正常,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削弱了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吸引力。

  3、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缺乏应有的号召力。因部分村党支部疏于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教育管理,致使其思想行为与普通群众无异,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如先进意识淡化、组织观念弱化、服务意识淡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不强;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存在贪污、挪用公款等违法违纪行为。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降低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许多青年对入党缺乏“光荣感”和吸引力。

  4、大量农村青年外出,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仍是欠发达地区青年的首要选择,农村青壮年,大、中专和高中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好“苗子”难找,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源头活水”,造成发展对象严重不足。

  5、部分农民群众对入党认识模糊,缺乏积极性。近几年,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农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入党热情较以前有所下降。

  6、缺乏配套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发展党员工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规范章程,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农

  -可编辑修改-

  。

  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仍然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如考核、激励机制缺乏,党务知识欠缺,业务操作不规范等。有些乡村领导班子变动,往往疏于交接,导致发展党员工作心中无数,无计划措施,培养与发展脱节。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市场经济的大气候和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对农村青年积极入党产生了

  消极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调整,“一切向钱看”,“金钱决定一切”等错误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农村广大青年,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重利益、轻理想、实用主义、利已主义至上。同时也影响到广大党员群众思想变化,不少党员群众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由注重政治地位转向注重经济地位,由注重集体命运转向注重自身价值,讲究实惠的多了,甘愿奉献的少了。一些党员的理想观念发生动摇,自身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混同普通老百姓,造成群众对党失去信心。同时,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对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2、农村回乡知青少,在现有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与现阶段发展党员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中高等院校招生比例逐步扩大,农村大多数学生为逃脱农们(就是自费也要)继续行深造,深造后的青年学生又不愿意回乡务农,或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回乡知识青年越来越少,一些农村乡镇知识青年党员的发展成断档趋势。据统计,大同镇1999年至2007年中农村高中毕业生达1460名,实际回乡务农的只有30%左右,近三年发展的高中以上学历农民党员102名,只是发展农民党员总数25.3%,而在现有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又与出阶段发展党员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后继乏人。

  3、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比较薄弱。一是教育内容片面化。实际工作中重形势任务等日常教育,轻理想信念等系统教育;重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工作,忽视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教育,甚至单纯把培养教育积极分子的着重点放在业务知识上,忽视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教育方法简单化,有的基层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方式单一,反之停留在上党课和定期组织政治学习上,缺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应该进行哪些政治教育,如何根据积极分子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培养,怎样加强帮教措施等缺乏分析研究,使培养教育流于形式,积极分子自生自长,难以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尽快成熟。四是极少数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陈旧,看待年轻人总是问题多,求全责备,不

  -可编辑修改-

  。

  能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客观正确地分析看待年轻人,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位子,都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妨碍了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不能实现新老交替。

  4、党组织的管理教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的需要。部分党支部注重了抓经济、抓项目,对党的活动有所忽视和放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村党支部,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活动形式单一。税费改革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积累不足,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弱化,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消弱,影响了群众入党的积极性。

  -可编辑修改-

  

  

篇三: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二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

  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中的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指出要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程度偏低,并且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以东阳市某行政村党支部为例,该村共有人口1233人,正式党员30人,占总人口的24,其中30岁以下1人。50岁以上19人,占党员数的633;70岁以上6人,占党员数的20。以该行政村所在的街道所有农村党员为例,共有党员711人,35岁以下123人,占党员数的17;50岁以上454人,占党员数的63,其中60岁以上174人,占党员数的24。党员文化程度也普遍偏低,初中文化以下525人,占党员数的73,其中小学文化280人,占39。从东阳市2万多名农村党员总体来看,有一半以上党员年纪偏大。党员队伍的老化,使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制约了农村快速向前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农村青年党员绝对数量下降的趋势,认真做好在优秀青年、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吸收一大批有头脑、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入党是目前农村党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一、农村党员队伍趋向老化的原因分析农村入党难,尤其是农村青年入党更难,因为农村青年学习机会少,锻炼机会少,奉献机会更少。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宗族、派性、人情等因素影响,农村党支部不重视发展党员。有些农村党支部不把发展党员列入任期内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工作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支部内不团结,搞派性,支部威信不高。由于某些支部派性力量相当,很难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一个党员。更有的支部领导怕发展党员后,影响自己的位置,所以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导致党员队伍老化。2、农村青年信念不坚定,入党愿望不强烈。加入党组织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接受各种各样的审查,入党手续也十分繁琐。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在支部大会中要有半数以上的正式党员通过,才能吸收为预备党员。有些青年由于没有坚定的信念,严格的入党程序使他们望而却步,许多事想干又不敢干,生怕得罪人。所以,农村青年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很少。3、通过各种途径到农村的青年党员少前些年,农村中的青年党员主要以部队转业和某些民办性质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改变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在农村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行兵役制度的改变,征兵人数少,服役时间缩短,加上部队中入党也很困难,从部队退伍的党员也就越来越少,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党员也通过各种途径到外地谋生,很少在农村安家入户的。4、共青团和妇女工作没有正常开展共青团员是农村党员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员发展对象的工作,但从目前农村共青团组织建设来看,参差不齐,有些组织不健全,活动不正常,队伍不壮大,四十多岁还担任着村团支书,没有一个活动的基地,没有培养锻炼人的载体,优秀青年很难脱颖而出。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在妇女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但现在有些行政村一般只有一个妇女主任,自然村一般就不配备专职妇女干部,没有一种适合培养锻炼的岗位,优秀女青年也很难表现出来。另外,以前农村中还有民兵连、排等组织,领导一般也由年轻人担任,许多优秀年轻干部也会在各种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一批个人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的年轻人就能成为党员的发展对象。

  5、流动人口的增多,减少了积极分子培养对象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外出流动人口剧增,这批以年轻人为主流的外出谋生队伍,给农村带来空虚。由于这批人长年在外,缺少与村党支部的交流与沟通,情况不明,培养入党也就很困难。二、解决农村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对策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使党在农村的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和工作方式亟待调整和改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而且将严重削弱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在发展年轻党员中,共青团组织和妇委会要起到关键作用,要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农村党支部要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不断充实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1、农村党支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于农村优秀青年来说,党组织的培养很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状的分析和对策

  

  

篇四: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既坚持标准又注重速度既确保质量又注重数量既注重发展又注重培养努力建ruraldrinkingwatersourcesprotectiondrinkingwatersourcesruralareasprotectioncompletewarningsignsisolatingnetworkprotectionfacilities设一支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平安诚信富裕和谐新泾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调查与思考

  中共永兴县委组织部课题组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现有7200多万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3000多万。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全国党员的先进性。而实现农村党员先进性,关键要从源头做起,把好农村发展党员关。为了解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现状,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办法,对我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县共有行政村342个,根据基层组织分类管理的情况,本次调查抽样选择了三塘乡竹溪村、马田镇马田村、油市镇新塔村、城关镇城郊村、樟树乡天堂村、柏林镇柏林村和鲤鱼塘镇东山村等7个村作为调查对象。所选择的这7个村中

  一类村3个,二类村2个,三类村2个,在自然条件、人口规

  模、经济状况和党建工作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调查分析,我县农村发展党员有如下特点:(一)思想认识有所提高,但宣传引导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认真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抓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当

  前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群众入党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突出表现为现有入党申请人数量明显偏少。所调查的7个村中18岁以上人数为8986名,已提交入党申请书人数仅26人,仅占0.28%。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普通群众宣传引导不够。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只管“守株待兔”,坐等群众交入党申请书,很少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部分群众对党的认识不足,从而影响入党的积极性。二是部分党组织特别是个别村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的认识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吸收了党员而影响到自己书记“宝座”的稳定性,因此不想发展党员。这次所调查的7个村中有鲤鱼塘镇东山村、城关镇城郊村等2个村连续4年未发展过党员。三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群众的思想十分活跃,物质和精神需求呈现多元化,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优秀青年的流动性加大,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入党人数有所增加,但结构比例有待改善。据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所调查的7个村共发展党员51名。发展数量与全县近年来农村发展党员总数比例基本相称。但从党员结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一是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的情况没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县十分注重发展年轻农村党员,7个村所发展的51名党员中

  35岁以下的30人,占58.8%,36-59岁的20人,占39.2%,60岁以上的1人,占2%。但由于历史原因,党员队伍老化情况还没得到明显改变。所调查的7个村党员总数339名,35岁以下的党员仅41人,占党员总数的12.2%;36-59岁的党员167人,占党员总数的49.2%;60岁以上的党员131人,占党员总数的38.6%。其中三塘乡的竹溪村和柏林镇的柏林村,35岁以下的党员仅1人,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党员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从发展的党员看,大专文化仅1人,高中、中专文化24人,初中及以下占26人。所调查的7个村,大专以上文化仅7人,高中、中专文化76人,初中及以下256人,占有75.5%。三是党员中经济能人比例偏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从身份情况看,新发展的党员中普通农民17人,致富能手9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2人,复员退伍军人9人。(三)发展党员制度有所完善,但具体落实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认真总结党员发展经验,建立了发展党员材料审查制、考察预告制、发展票决制、全程公示制、结构警示制等制度,着力建立发展党员长效机制,从制度上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和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偏差,具体表现在:一是重数量轻质量。在党员标准把握方面用“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用“年轻、有文化”的条件代替了政治素质。甚

  至个别地方受宗族、裙带关系的影响,在发展党员时掺杂个人因素。二是重发展轻培养。根据发展党员细则规定,党组织要对要求人党的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帮助端正入党动机;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进行一般为五至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的短期集中培训。但由于农村工作特点,入党集中培训时间一般达不到规定,甚至流于形式,使一些新党员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三是重结果轻程序。个别地方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时,以支委会代替支部会;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以传统的举手表决方式代替票决制。如我县鲤鱼塘镇陈塘村2003年在接收两名预备党员时,仅在村组干部及部分党员参加的一个工作部署上由支部书记通报了一声,并未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表决,在当地造成了不良影响。二、农村发展党员对策建议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经常不断地把那些具备党员条件、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壮大党的队伍,对于保证党在农村的事业后继有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所肩负的带领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当前农村发展党员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一)高度重视,形成正确的入党导向。农村党组织尤其是党组织书记要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党员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培养新生力量,增加新鲜血液。要充分运用各种会议、宣传墙报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党是个什么样的党”、“为什么要入党”及“入党后将要怎么做”等问题。要切实增强“党要管党”意识,坚持用党的政治主张的主旋律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流。针对社会上不良思潮,要勇于制止。(二)强化管理,锻造一流的党员队伍。当前一些进步青年不想加入党组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认为入不入党一个样,有的党员还不如一般群众。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首先,要把村党支部建设好。对软弱涣散的村要进行调整,对只抓经济、忽视党建工作,特别是对发展党员工作“顶、推、拖”的村支部书记,加强教育。其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

  动,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用党员的模范行动感染群众,吸引群众。再次,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树立村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农民看到加入党组织的责任、义务和作用。(三)加强培训,培养充分的后备力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吸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在认真做好在家务农农民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同时,重视在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拓展入党积极分子的来源。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促进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成熟。要根据当前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增强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充实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法,通过学习、培训、考核以及交任务、压担子等实践锻炼,使入党积极分子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纪律,懂得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四)突出重点,发展优秀的农村青年。在发展农村党员中要突出重点,把农村中各类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

  来。根据当前农村实际,要着重围绕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围绕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重点在高中以上文化、35岁以下的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问题。二是围绕体现党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素质,重点从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行业协会负责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能力弱化、带头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三是围绕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重点从非党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复退军人和农村妇女中发展党员,着力解决村党组织班子后继乏人问题。四是围绕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重点在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中发展党员,着力解决有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无党员的问题。要通过努力,把农村中有文化、有经济头脑、有上进心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朝气与活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五)严格程序,建立完备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程序发展党员,是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一要严把材料审查关。重点做到“六查六看”,即查培训教育情况,看入党积极分子是否经过培训和对党的基本知识掌握如何;查确定发展对象程序,看是否经过民主推荐、由支部大会研究决定;查培养期限,是否在一年以上;查政审材料,看是否规

  范、真实和准确;查支部决议,看内容是否全面、合乎要求;查预备党员转正情况,看基层党委是否及时审批。二是严格发展程序关。具体要抓好考察预告制、发展党员公示制、接收预备党员和党员转正票决制的落实。凡拟考察的发展对象在上级党组织考察前,都要实行考察预告。对批准履行入党手续之后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之前,要进行发展党员公示。在支部大会讨论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均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三是要严把责任追究关。一方面对要落实好发展党员警示制。对三年或三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程序不符合规定及新发展的党员结构比例不符合规定要求,由上级党委进行警示。另一方面要抓好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对没有正确贯彻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及发展党员有关规定,导致工作失误或产生严重后果的及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搞不正之风,弄虚作假的应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查处;对不构成违纪违规,但问题比较严重的责任人,应教育批评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夯实基础壮大队伍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共吉水县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掌握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情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党员队伍的新途径、新办法,我们通过以座谈交流、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当前全县农村发展党员情况作了专题调研,对目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县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县农村党员队伍存在以下问题:1、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农村党员队伍老化严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妇女党员比例偏低。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由于党员的后备力量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的逐年增多,他们一心只想赚钱,很少考虑入党问题,从主观上弱化了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提出入党申请的人逐年减少,入党积极分子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动态平衡。其次是由于农村党组织忽视吸收妇女入党。现有的农村经济和生活方式仍存有昨日“男耕女织”的遗痕,不同程度地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实践,妇女还不能摆脱沉重的家务劳动的束缚,与外界接触的机遇十分有限。几千年来形成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深层,时至今日并未完全消除,仍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惯力,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制约了妇女入党的积极性。2、农村发展党员的速度极其缓慢。主要是因为:一是部分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得力。首先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其次在吸收新党员上存在偏见,片面理解入党自愿的原则,没有积极主动地向青年党员进行教育引导,实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工作方法,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二是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当前,仍有个别村特别是贫困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农村青年比较注重自身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的实现,认为入党后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特殊理解为普遍,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3、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号召力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组织威性不高。有的村党支部很少开展甚至不开展活动,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造成了党内各项工作不正常。没人做发展党员工作,出现发展青年党员难和青年党员难入党的“两难”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陈旧,发展程序不够规范。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方法,不积极主动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搞个人说了算,有的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有的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少数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质量。4、村支部书记害怕“篡位”思想比较严重。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偏低,私心较重,担心“培养了苗子,丢了位子”,因而极力阻挠青年入党,特别是对致富能力强或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存在排挤思想,使农民入党的愿望受到挫伤,导致入党对象的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发展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制约因素。二、我县对策近年来,我县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出发,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有效保证了党员质量,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五年来,我县农村党支部申请入党人数有171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94名,新发展农村党员639人,其中35岁以下的434人,占68%,女党员84人,占13.2%,经济能人355人,占56%,外出务工经商103人,占16%,高中中专以上学历91人,占14%。我县的主要做法是:(一)落实责任,合理规划,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近年来,我县一直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建立了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三级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我县坚持实行县委组织部对发展党员后进镇进行重点指导。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书记分别包一个党员发展难度大的村,凡是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不能参加评优评先,对连续三年不发展青年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黄牌警告,同时对包村干部通报批评。县委组织部坚持每半年进行一

  次专项检查,并坚持通报制度,较好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责任意识。二是摸清情况,合理规划。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是落实发展党员宏观目标的基础。为此,我们每年都要对全县党员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及成熟程度进行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吉水县2005-2010年发展党员五年计划》,明确发展重点并作为各基层党委发展党员的指导性文件。在每年年初,要求各基层党委对申请入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分别进行造册登记,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减少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落实了计划、对象和措施,全县发展党员工作循序渐进,健康有序,没有出现“突击发展”、“消极发展”现象。(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发展党员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我县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照《党章》及《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是衡量申请入党人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唯一尺度。在工作中,我县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决不求数量而轻质量,并坚决抵制“关系党员”、“金钱党员”、“人情党员”等通过党内的不正之风发展上来的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二是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从以前只审发展对象材料扩大至审查所有预备党员转正材料,变一次审查为二次审查,做到所有入党材料均由组员办审查,以进一步确保党员质量。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抓好“三严”,即:严格政审,进一步明确政审的目的、内容、范围、方法,要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严格把关,对暂时不具备入党条件的,由党支部书记或支委负责人找发展对象谈话,指明努力方向,缓发《入党志愿书》;严肃填表,要求发展对象从对自己负责,对组织负责的角度,认真填写《入党志愿书》。此外,我县编写了《发展党员工作指南》,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转为正式党员的工作程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使党务工作者有章可循。三是过好民主关。我县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公认度。对个别村热衷发展“家族党员”、“派性党员”的现象,我县坚持从源头抓起,在确立入党积极分子环节实行“公推制”,由党员群众代表共同推荐入党,入党申请人须得到多数人同意的方可纳入积极分子队伍,从而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视野。(三)推优育苗,壮大队伍,储备党员后备力量目前,全县共有共青团员16112名,占全县28岁以下青年总数的19%。认真做好青年团员的“推优工作”,是疏通青年团员入党的有效途径,也是壮大我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有力措施。从2003年起,我县一直把“推优”与“育苗”有机结合起来,由党团组织共同培育党员和青年中的优秀分子,进一步壮大全县党员队伍的青年后备力量。首先是选准苗子。把年龄在16岁—28岁优秀团员青年都纳入选苗范围。由各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按照选苗条件共同开展调查摸底,注重把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团员青年、复员军人、民办和代课教师、致富能手确定为选苗重点。党团组织每半年分别对“推优”对象进行一次考察,将考察结果记入推优档案,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对个别表现平平的不再列入推优对象;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党内外反映比较好的团员,列为发展对象,保证了“推优”工作的严肃性和“推优”对象的整体素质。2002年以来,全县86名优秀团员吸收到党内,占同期发展的35岁以下党员的75%。其次是在“育苗”上下功夫。党团组织根据团员青年上进心强、求知欲强、渴望成才的特点,共同制定育苗内容。一是在团支部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通过组织团员青年进行党章、党史等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加团员青年对党的基本认识。二是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县委组织部联合团县委共同举办了“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革命歌曲合唱大赛、“百校千村助成才”等一系列活动共35场,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建设和谐平安吉水的政治热情。(四)突出重点,优化结构,为党员队伍注入活力重视在农村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我县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发展视野,做到“两个注重”,有效改善了党员结构分布,党组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注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青年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将培养重点放在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突出贡献、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青年上,放在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上,放在退伍军人村级后备干部上,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利用春节和农闲时间,采取办青年农民培训班,召开创业标兵座谈会,务工人员奉献家乡恳谈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青年农民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地位,明确党的光荣使命,激发青年农民的政治热情。在每年“七·一”都要表彰一批农民党员,特别是为家乡作出突出贡献的创业功臣,号召广大农民向他们学习,让青年农民在“当党员光荣”、“做先进光荣”的环境中感染、熏陶,增强入党的荣誉感。其次,拓宽渠道,加强培养。将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训结合起来,依托基层党校、行业协会、“三培两带”活动等形式对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在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发现、筛选和培养党员。二是注重在妇女中发展党员,激发其政治参与热情。我县将发展女党员工作作为党员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把女党员发展列为基层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一项具体指标。充分发挥妇女“推优”这一优秀女性发现与推介的主渠道作用,在坚持共青团组织妇女“推优”的同时,把“推优”工作延伸到妇联,要求各乡镇妇联,每年向各基层党委推荐2名以上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健全了妇女入党积极分子的发现机制。坚持大力消除发展女党员工作的障碍性因素,为女党员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县强化了与妇联、共青团等相关部门协作,组建了县乡两级共29支宣教队,深入村组农户,对女青年进行面对面地引导、帮扶。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女性党员致富能手作为义务宣讲员,以自身的亲身经验和体会,现身说法,帮助广大女青年增强入党愿望,端正入党动机。据统计,近几年来县乡两级宣教队共进行宣讲270余场次,受教育对象达1970余名,聘请义务宣讲员84名。2002年至今,全县共发展农村女党员84名,占农村新发展党员数的13.2%,连续五年以上未发展女党员的村党支部减少了80个。五、加强建设,夯实基础,锤炼农村党支部战斗力。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党支部建设,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以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今年以来,全县共帮助基层党委落实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59个,为农村党支部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印制并下发了《吉水县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对村级班子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严格规范的考评。对班子软弱涣散、问题较多,无力抓发展党员工作的村党支部,要求党委进行整顿教育。对一些经教育,思想认识仍不能提高、私心较重的村党支部书记坚决予以调整下来,扫除发展党员工作的障碍。大力在村干部中树立一种“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发展党员是不称职”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支部书记抓党员发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发展党员工作当作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通过教育农村党员干部,使他们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紧贴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用务实的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创建五好党组织的重要目标。做到以制度管村、以制度治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性。

  各基层党委: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壮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切实增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实践者、推动者,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者。发展党员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优秀青年的流动性日益加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物质和精神需求日益丰富,新的形势给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严格遵循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对新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吸收了一批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的组织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县发展党员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农村党员发展缓慢,党员年龄偏大,队伍结构老化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极需更进一步提高;相当数量的农村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也存在着观念上的不适应,责任上的不到位,行为上的利益化和方法上的滞后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优化农村党员结构,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建设西部强县和全面小康泾阳的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二、进一步明确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培养对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既坚持标准又

  注重速度、既确保质量又注重数量、既注重发展又注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平安诚信富裕和谐新泾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总体目标:1、村级党组织每年要发展1名以上新党员,培养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发展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党员、妇女党员,逐步改变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和妇女党员偏少的状况。“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村每年新发展党员的结构上要努力实现“三个百分之五十”:一是有致富带富能力的要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0%以上;二是有高中文化程度或相当文化的要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0%以上;三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要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0%以上。另外,发展妇女党员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30%以上。2、要通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农村党支部做到“两个基本消除”:即基本消除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基本消除没有35岁以下年轻党员的村。3、要在两年内使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上取得“三个新进展”:一是县、乡、村三级在落实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上有新进展;二是在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上有新进展;三是在发展农村党员的方法和途径上有新进展。重点培养对象:l、一年以上工作经历,且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2、部队复员转业军人;3、受各级妇联组织表彰的妇女同志;4、被工商部门评为“五好经营户”的户主夫妇;5、被各级计生部门命名为“少生快富新家庭”的夫妇;6、近十年来当选为县级(含县级)以上人代会、妇代会、团代会的代表;7、工作表现出色的村团支部书记、妇女主任;8、本乡镇年度前三名的纳税大户(个体);9、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头人、产销大户或致富能手等;10有见义勇为行为,并得到有关部门表彰奖励的人员;11、担任村级理财小组负责人和为村经济发展进言献策具有较大贡献的人,村级各种民间组织中公益事业心强的负责人;

  12、外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员中的优秀分子。三、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1、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要把三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没有35岁以下年轻党员的农村党支部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查,逐村进行分析排队,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对在党员发展中长期被动局面未有效改观的,村支部书记在党支部换届时不得提名为支委候选人,乡镇有关责任人不得提拔重用。对由于种种原因在本村一时难以发展党员的,要因地因人制宜,在慎重研究的基础上,可采取“异地培养”等方法,力争在发展中青年党员上有所突破。当前,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集聚着大量的优秀年轻农民和农村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各级党组织要将其列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在非公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2、拓宽视野,努力提高农村新发展党员队伍的素质。要积极在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规模种植、养殖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培养吸收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员。要将那些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群众威望较高的非党村委会干部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要积极为那些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先进人物创造条件,争取他们在政治上要求进步的主动性。要把那些积极要求入党,经过考察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内来,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3、扩大民主,积极促进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公开透明。要实行民主推优,建立健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群团组织三个层面定期推荐,村党支部讨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制度,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群众公认度。要全面推行、逐步规范发展党员公示制,使发展党员工作自始至终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4、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常利用村民代表会、村民会议等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的学习、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进一步了解党、认识党、热爱党。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委党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熟悉入党程序和发展党员的原则、程序和要求,把农村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吸引和团结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树立明确而坚定的政治目标。

  5、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并始终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放在首位。决不能以所谓的“能人”标准或其它标准代替党员标准。要正确处理政治标准与能力素质、数量与质量、需要与可能、培养与发展的关系,保证新党员的质量。要特别注意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比例结构而降格以求,坚决不能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甚至是没有入党要求的人拉入党内。同时,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于那些违反党章和有关文件规定,利用不正当手段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并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6、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机制。要加强乡镇党校建设,充分发挥党校的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培训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乡镇党校内部设施,达到四有:有场所、有桌凳、有黑板、有基本的电教设备。要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为党校校长,对党校的工作负总责,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为党校副校长,负责党校的日常工作,是直接责任人;组织干事、宣传干事为党校具体工作人员,协调组织开展好党校的各项工作。要科学制定培养发展计划。每村每年至少培养2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至少发展1名预备党员。乡镇党委书记联系2名培养对象,乡镇党委委员每人联系1名培养对象,村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也要分别联系培养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联系培养人要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记实表》。乡镇党委每年要集中举办2-3期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要向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党内学习材料,培训后要统一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考试成绩要填入培训鉴定表中,培训鉴定表归入党员档案。经培训后,要通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才能正式发展。入党培训的有效期为3年,超过三年的,发展时要重新培训。没有经过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不得列为发展对象。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基层党组织接收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应按规定进行公示。未经公示的,乡镇党委不得审批。坚持发展党员审查考察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经教育培养确定为发展对象,乡镇党委要及时对其发展过程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进行考察。上报的入党材料做到“十有”:有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个人自传、考察记实、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座谈记录、外调材料、

  公示情况、团员推优材料、支部大会记录、支部综合政审材料。在考察和审批新党员之前,乡镇党委要认真对拟发展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和程序审查,重点审查入党对象年龄、培训情况、公示情况、征求党外群众意见情况、党支部大会讨论发展情况、政审情况,查看入党志愿书是否填写规范、入党材料是否齐全,做到材料不齐全的不考察,不按程序发展的不研究,程序不到位的不审批。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一年期满后,基层党委决定召开党委会研究批准其为预备党员之前,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材料必须送交县委组织部进行预审备案,未经县委组织部预审备案而发展的党员一律无效。严格执行审批前谈话制度。党委审批前应派专人与发展对象进行谈话,未经谈话的发展对象不得提交党委会讨论。四、切实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要落实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工作主体责任,制定本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并分类指导各村党组织实施。要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争先创优”目标管理。乡镇党委每年要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告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要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或者发展党员工作滞后的基层党组织,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已被命名为“五个好”党组织的取消命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不得作为评优表彰对象。乡镇党委要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纳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对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在年终定等分类时只能评为后进村,对2年内不发展党员的村,不能评为一类村;要把党员发展工作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村级党组织和包村干部、村党组织负责人身上,引导共同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要对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实行重点管理。各乡镇负责组织的干部要对近3年来农村党员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及时向党委领导、包村领导干部、村党组织通报党员发展工作情况。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无年轻女党员、党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和发展工作不规范的行政村党组织要列入重点管理对象,逐村建档立册。县委组织部每年将对“重点村”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来抓。乡镇党委书记要牢

  固树立不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不是好书记,抓不好党建工作是不称职书记,不抓党建工作就是失职书记的思想,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在农村发展党员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常抓不懈。对违反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的错误行为,要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确保农村发展党员取得实效。

  一、基本情况我镇有24个农村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3个,中药材种植协会党支部1个;农村党员754人,女党员118名,占15.65%。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的党员111名,占14.72%;36岁至45岁的党员143名,占18.97%;46岁至54岁的党员175名,占23.21%;55岁至59岁的党员112名,占14.85%;60岁以上的党员213名,占28.25%。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01名,占79.71%;高中文化程度的104名,占13.79%;中专文化程度的26名,占3.4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3名,占3.05%。按从业或流动性划分,在家务农的党员693名,占91.91%;外出务工的党员61名,占8.09%。二、主要做法2003年以来,我镇共发展农村党员128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81名,占63.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党员61名,占47.66%;女党员29名,占22.66%;农村能人党员13名,占10.16%。具体工作中,我镇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了“五个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建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具体细化,并纳入村党支部的年度考核。对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实行通报制,并对“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活动阵地设施的基础上,利用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举办学习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方式等,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协调科技项目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小额扶贫贷款、信贷资金给予扶持的办法,大力实施“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实用技能、培养致富干劲”的“三培养”工程。使5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农民党员中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在本村上一次农业实用技术课,培养一名科技示范带头人,发展一亩新技术或新品种示范地,至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求每名外出务工党员每年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一批资金或人才)。三是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面推行党员“三优先”制度,即:党的方针、政策优先在党员中传达,科技示范项目、扶贫项目优先让党员领办,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切实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在科技培训、项目承包、村干部作用方面优先考虑党员;坚持对党员家中的红白喜事关心帮助;坚持节日期间对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坚持对党员“双带双奔”能人进行表彰;坚持对党员因公得罪他人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为他们撑腰壮胆。四是建立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把培养重点放在外出务工优秀青年、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放在村组干部及后备干部,放在科技种养致富带头人上。针对农村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好苗难保留,好苗难发现的情况。采取“结

  对子、铺路子、压担子、引路子”的培养办法,促使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尽早成熟,业务过硬。选择发展对象时,坚持优先考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坚持优先考虑青年、妇女、有文化的农民,坚持优先考虑村组干部和后备干部,坚持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和打工返乡创业者,切实保证发展对象的质量。五是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落实。近三年来,全镇24个农村党支部每年都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表彰优秀党员69名,延期转正党员3名。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全镇农村党员通过经常的教育,管理素质得到逐年提高,能按照党委的要求做好党员应尽的义务,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对照党委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农村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农村党员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党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轻党建,重经济;有的党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有的党员碌碌无为,思想滞后;有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观念较淡薄,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二是农村党员结构比例不够合理。一方面年龄老化。农村35岁以下党员仅111名,占14.72%;60岁以上党员213名,占28.25%:另一方面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01名,占79.71%。三是外出务工青年较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外出务工青年逐年呈上升趋势,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使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力量有所减弱,发展党员工作面临

  着“兵源”不足的问题。四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容乐观。部分农村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而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积极性不高,要求入党的热情有所下降,这也是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之一。四、对策与措施(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一是丰富内容。学习培训要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四个重点”,即政治理论与党的基本知识相结合,以《党章》为重点;科技知识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重点;法律知识与政策知识相结合,以法律知识为重点;先进性教育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相结合,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通过学习培训达到增强党性、丰富知识、懂法律、懂技术、想发展、会发展的目的。二是创新方式。首先要走出去学。分批组织党员到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吸收先进单位的经验,达到换脑筋、转观念、长知识、增才干的目的。其次要利用培育科技基地及示范户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再次要灵活科教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党员的科技至富经验。(二)加大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力度,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目前,党员老龄化。党员文化程度偏低是党员队伍缺乏战斗力的主要表现。今后一是加大在年纪轻、有文化、致富能力强的青壮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同时注重发展女党员,注重发展在勤劳

  致富的先进典型入党,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严格入口,疏通出口,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三)加大流动党员管理的力度,提高党建管理工作的水平。面对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等实际问题。一是认真做好外出党员的管理工作。对外出务工党员由所辖支部建立台帐,澄清去向、流出时间、外出期限、联系方式等,并约定管理责任;对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可以建立临时党小组,明确负责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管理。二是认真做好流入流出地党员管理的衔接工作。双方党支部要相互开具转出和接收的信件、信函,明示责任,避免“挂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仅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还要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针对我镇农村党员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任重而道远.镇党委将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认真做好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农村党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近几个月来,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认真开展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在要求全县乡镇党委严格自查自纠、搞好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对本县7个行政村的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主要经验和做法近几年,我县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建立健全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了农村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特别是紧紧围绕新发展党员“四个以上”目标,建立县乡村“三级共培”机制,着力实施“四个培养”

  工程,落实“四个倾斜”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少数地方和行业党的力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防止了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的出现。1、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平台。一是加强宏观领导。县委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领导和具体指导,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制定完善了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县委班子成员普遍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及时发现,认真加以解决。各级党组织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定期讨论研究,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二是加强业务培训。2002年以来,我们每年依托县委党校对基层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一次,专门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中组部《关于加强在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和精神,明确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同时,明确各级党务干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岗位考核的重要内容。所调查的7个村均把党务学习培训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以上支委会,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上党员培训。三是加强支部建设。我们注重深化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狠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整顿后进支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措施,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为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激励保障,提高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城关镇新井村对满60周岁的老党员每月补助40元的生活费(其中镇补助10元,村补助30元)。2、健全培养教育机制,增强党员队伍后备力量。我们坚持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管理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切实扩大党员后备来源,着力建设一支数量稳定、充满活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一是强化群众思想政治引导。坚持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此同时,从强化党组织感召力和吸引力的角度出发,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化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及“争先创优”、“党员联系户”、支部带支部、农村无职党员“双学双增双带”星级评比等系列党性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党内活动,大多数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极大地提升。5年来,全县共有6690多名群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是强化共青团后备军作用。全县各基层党委切实加强对团组织的领导,把团组织培养、推优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来抓。全县基层团组织5年来先后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354名,经党组织培养教育后被接收入党,约占同期新发展党员总数的22%。三是强化党员入门素质教育。各级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都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严格的制度。除指定党员进行经常性培养教育外,各基层党委每年都要对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短期培训,采取专题辅导、座谈讨论、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四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锻炼。为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各村党支部有意识地把他们放到艰苦环境和关键岗位经受锻炼和考验,在实践中考察其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通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条件成熟的,及时列为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3、健全审批管理机制,严格党员发展质量要求。一是严防突击发展。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始终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审批和发展党员。一方面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制订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另一方面不下

  达硬性指标,不允许突击、成批发展,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是严格发展程序。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严格遵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发展对象,对农民致富能手等优秀分子,积极培养加强教育,吸收其入党。三是严格审批手续。具体做到严把“三关”和坚持“五个不批”,即:把好支部大会讨论关;把好党委审批关;把好预备党员转正关;未经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集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的不批;未经一年考察、政审或政审不清的不批;未征求群众意见的不批;未经党委谈话或发现不够党员条件的不批;不符合入党程序的不批。2002年以来,全县延长预备党员资格的64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54人。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务必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发展不够好。个别村党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科学地制定党员发展工作计划,缺乏必要的培养教育措施。有个行政村18周岁以上人口有1418名,而近5年才发展4名党员,年均发展不到1名。2、入党热情不够高。部分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高,个别村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少,党员后备来源趋于断层。所调查7个村现有申请入党人为35人,仅占18岁以上人口总数的0.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返乡定居的离退休老党员和改制企业职工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农村后,组织纪律意识弱化,按农村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群众入党积极性造成影响。二是在市场经济深入向前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部分群众价值观出现偏差,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讲“实惠”、“图享受”的思想占有一定市场,政治上不求进取。三是由于少数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差,甚至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使党的形象受到影响,一些群众产生失望和困惑情绪,争取入党的热情不高。四是农村党支部政治思想引导工作抓得不够深入。特别是在目前外出务工青年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个别农村党支部在年轻农民中发展党员思路不清,办法不多。3、党员结构不够优。农村党员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队伍老化问题较为突出。所调查的7个村,60岁以上的党员有103名,约占35%,而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28名,占9%。同时,文化结构也不够理想,初中及以下的党员占73.9%,而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26.1%。这些村近5年新发展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仅占35%,35岁以下仅占21%左右。4、责任意识不够强。在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中,少数农村党支部仍然存在着忽视质量、应付了事的问题,特别是少数党务工作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熟、操作程序不懂的现象。有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流于形式,措施不力;有的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和政治表现缺乏必要的考察;有的在审批时把关不严。同时,个别地方存在发展唯亲、发展唯派、发展唯弱的不良倾向,新党员大多从亲朋好友、家族成员中培养产生,从相对自己能力较弱、优势较差的人员中培养产生,以维持个人在农村的地位和势力,这对党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并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三、有关对策和思路

  (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注重改善党员结构。一要坚持合理规划,做到科学发展。要重点向优秀青年倾斜、向优秀经济能人倾斜和向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倾斜,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努力实现“四个以上”目标(即生产、工作一线的占65%以上,35岁及以下的占7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5%以上,女性占30%以上)。要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保持均衡发展,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和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发生。二要狠抓薄弱环节,优化工作格局。要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创新和推进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抓好“四个培养”工作,注重把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共培机制,抓好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探索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利用外出流动人员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工作督促力度,突出解决连

  路口镇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调研工作总结

  路口镇党委共辖12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0个,中小学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据统计,2006年,全镇共413名党员,预备党员4名,其中女党员47名,农村党员373名,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党员19名,60岁以上190名,从文化程度上看,大学本、专科20名,中专16名,高中36名,初中及以下341名。2002?2006年路口镇发展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2002年发展农村党员4名;2003年发展农村党员2名;2004年发展农村党员4名;2006年发展农村党员3名。

  农村党员队伍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党支部发挥核心的作用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我镇通过推行“三个培养”,“三培两带”工作,加大了农村发展党员

  工作力度,使农村党员队伍得到逐步壮大,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但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难这一问题仍然突出,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一、农村党员发展难的原因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主要是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不强,威信不高,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是党组织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够到位,开展党组织活动不够正常,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措施不够得力等。现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农村体制的不断发展及农村思想观念不转变,影响党员发展工作,就现在农村社会体制来看,农村经营的相对独立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对党组织的依赖性,也就是影响了党组织形成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除此之外,有些农村组织负责人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制定计划、安排工作时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工作多,对党员工作关心得少,对抓不好党建工作而潜在的危机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对党建工作不积极、不热心,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自身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造成群众对党失去信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多元化,农民的政治热情淡化,政治信仰不坚定,讲求实惠的多了,甘愿奉献的少了。部分有一定文化,一定能力的人不想入党,认为入不入党无所谓,只要

  自己经济搞上去了,老婆孩子能吃好穿好,能过上好日子,就是自己最大的追求,认为入党后就要积极为民做贡献,就得为人民服务,耽误生产,又没有什么补贴,影响发家致富,不想多化费时间在参加党组织活动上,从心里不想入党。(二)思想认识不到位,加大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难度。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没有站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受宗族、裙带关系的影响,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在发展党员时,搀杂着一些地域、宗族和裙带意识,优亲厚友;三是青年、妇女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推优选秀”工作跟不上,一些在带头致富,科技示范,移风易俗等方面做出成绩的优秀青年农民和妇女,不能及时培养和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三)活动经费短缺,活动场所受限,发展党员工作受阻,大部分村村级经济基础差,活动经费比较紧缺,加上活动场所受限,就难以保障必要的组织活动。除“七、一”等纪念活动开展集中活动外,平时很难以集中。(四)农村回乡知识青年少,党员发展后劲不足。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中高等院校扩招,大多数在农村学生只要初、高中毕业后即便没有继续深造,大部分都不愿意回家务农,或相约外出打工、经商或参军,使得村里的知识青年越来越少。有的村出外打工或参军的青年高达90%左右,导致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后继乏人。二、发展农村党员建议(一)、强化措施,夯实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

  力、号召力和吸引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强化宣传教育。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结合党的选进性教育活动,老党员讲传统,青年党员讲科技,党员老板讲创业,努力在农村营造政治上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群众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主动性,要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通过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务工人员联谊会等途径,激发农民的政治热情,要充分发挥乡镇机关党员和农民党员挂钩结对“1+1”的优势,增强教育引导的针对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已经入了党的致富带头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事迹和各行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要利用“七一”表彰优秀党员的时机,号召广大农民向他们学习,努力在农村营造“入党光荣”、“当党员光荣”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素质,增强党组织为民办事的能力,切实把有能力致富,而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的能人选进班子,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号召力。三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群众的事情办好,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党的威信,增强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二)拓宽发展渠道,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以实施“三培两带”为切入点,坚持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格把好党员的入口关,一是对本村有培养前途的群众进行登

  记造册,特别是对退伍军人、初、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致富能干,非党村干部,妇女小组长等要登记造册,建立充足党员后备队伍,二是党组织通过组织活动时邀请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列席,接受党的教育,特别是非党村民小组长和妇女小组长;三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跟踪管理;四是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进一步抓好“推优”工作,做好共青团员中发展党员。(三)要正确引导宗教信仰。一是做好宗教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工作。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建立和完善的爱国爱教,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思想体系;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其做好农村宗教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改善对工作的领导,在潜移默化中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三是丰富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把党组织活动与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学习考察活动等结合起来,与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向党组织靠拢。(四)突破难点,着力解决打工青年党员的发展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农村青年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许多农村青年常年外出打工,处于分散和流动状态,党支部对他们的接触了解很少,缺乏沟通和引导,有心想从他们中间发展一些苗子加以培养,却感到无从着手,力不从心。即使有的青年要求入党,也由于培养、考察、谈话、转正等各个环节操作上受地域限制而被搁置起来了。如何加强对外

  出打工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一个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建议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培养发展。针对外出时间较长,生产生活场所相对固定的打工青年,流出地党组织并委托其生产生活居住地的党组织进行培养、发展。流出地所在的党组织负责提供外出打工青年的其他证明材料。二是建立临时支部进行培养。对相对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务工的外出青年,只有两名党员的、党支部可以按照入党程序,指定这两名党员对优秀青年进行培养,成熟后按程序发展。有三名以上党员的,可以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培养。三是坚持培养与发展相分离的原则,异地交流培养,针对流动性较大的打工青年,坚持培养与发展相分离的原则,可以异地培养,待培养达到发展条件时,由最后培养阶段的党组织发展,也可由最后培养的党组织介绍回流出地党组织发展。四是实施“回归”工程回乡发展,对政治素质好,有经济实力的外出打工优秀青年,党支部可以动员他们回乡办实体、办企业,然后再按照程序进行培养发展!

  我县在抓农村党建工作中,六措并举切实解决日趋突出的农村党员队伍老化问题。一是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县委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作为搞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重点选拔培养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能致富和带领致富”的年轻党员进入村党组织班子,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有效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着力强化现有党员队伍建设。乡(镇)党委通过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和党员教育经常化、形式多样化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展示先进形象,有效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树立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青年入党的良好环境。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采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树立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先进等措施,结合村级后备干部选用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等工作,为农村青年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提供舞台,创造条件,有效地激发了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四是以“彝州先锋走廊”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工作。以“双培双带”活

  动为载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做好在农村致富能手、经营能人中发展党员工作,真正把那些年青、有思想、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能人培养发展为党员,发挥他们在带民致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把更多的年轻人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五是加大共青团员推优工作力度。通过大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加大农村回家生产初中、高中青年的培养教育力度,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团员,并在优秀团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保把优秀团员及时发展入党,不断为党的事业输入新鲜血液。六是严格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县委将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各党(工)委、支部(总支)年度党建目标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把党员发展工作情况作为村级党组织绩效考核、干部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行对年内未发展党员的村党组织实行“黄牌”警告制度,追究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有效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质量。

  

  

篇五: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坚强有力的农村党组织,而农村党组织的活力在于吸收新党员,尤其是吸收一批思维灵活、富有朝气、政治素质好的青年入党,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因此,如何做好农村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有效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更好优化农村党员结构,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日前就桃源县木塘垸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番调研,并就如何抓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一、党员基本情况全乡现有党支部15个,其中村党支部7个,党员1115人;其中农村党员975人,占全部党员87.4%。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党员730人,占全部党员65.5%左右;从文化程度看,高中以下学历党员802人,占全部党员72%;从男女比例看,女性党员115人,占全部党员10.3%。二、党员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全乡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在党员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等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文化程度严重偏低,高中以上学历党员仅占全部党员28%,这就影响到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农村未来的发展、稳定。二是党员老龄化严重,全乡60岁以上党员占65.5%,当前农村党员老龄化情况十分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已不同程度在减弱。三是女性党员人数偏低,全乡仅有115名女性党员,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同时也影响到女党员的发展。2.群众入党热情不够高,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部分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高,个别村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少,党员后备来源趋于断层,尤其是青年党员的来源更是缺乏。三、原因分析1.部分农村党组织号召力不强。部分村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活动经费,组织生活举步维艰。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无财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削弱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削弱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极少数党员干部观念老化、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较好体现。2.部分农村党员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当前,部分农村党员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党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党员碌碌无为,思想滞后;有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观念较淡薄。农村占多数的老党员身体条件限制,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3.近年来农村优秀人才减少,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参差不齐。比较优秀的农村青年迫于生活压力,或为了更好发展纷纷外出务工,一年中在村活动没有几天,留守农村的人群中多为老人和孩子。农村党组织视野中的优秀人才很少,特别是优秀青年更少。农村人才外流削弱了党员后备队伍的基础,发展青年党员难,留住青年党员更难。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4.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主观上弱化了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加入党组织后分散精力,占用时间,影响自己干活挣线,农村干部不仅辛苦而且清贫,加入党组织不利于“发家致富”。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对加入党组织的认识有偏差,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农村青年信仰淡漠。有的农村青年认为搞市场经济是致富光荣,不是党员光荣,“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思想在部分农村青年中占据了上风。

  四、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几点思考针对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实际,笔者认为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解决“部分农村党组织号召力不强”的问题。做好青年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应高度重视。把做好这项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着力强化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保障。一要建立乡、村两级共同负责制。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定期督查、定期汇报、定期研讨等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网络。二要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督促和帮助村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调动村支部发展党员积极性,要将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落实到联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身上,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三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全面规范工作程序,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用制度来保证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进行。2.抓住根本、增强引力,解决“部分农村党员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把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注重调动基础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义不容辞的做好党员的本职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群众带好头,把好关,积极引导广大优秀青年朋友向党组织靠拢。3.创新理念、强化教育,解决“农村优秀人才减少,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农村党员素质参差不齐,关键是部分发展对象受党的教育少,应注重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农村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为载体,组织农村青年学习党章,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党的活动,并在其中出一份力,尽一份心,让他们对党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增强入党的光荣感。通过构建定期教育、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工作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培训要讲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同时,要逐步探索建立预备党员转正前集中教育制度,对新发展的农村预备党员,预备期内,由乡党委统一组织进行一次针对性强的党性、党纪、党风教育。4.加大宣传、扩大视野,解决“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大多数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部分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识人、育人、选人视野,努力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在留守农村的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发展党员,使一大批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建立起结构优化、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储备人才、打下基础。同时,对留守在村的乡土人才,党组织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及时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使他们认识到在党的关怀下可以更好发展。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优秀青年,加强创业指导、积极提供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使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篇六: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近年来,一些地方发展农村党职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女党员偏少、作用发挥不强、优秀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良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呢?

  一、存在原因一是一些村党支部对发展党职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少数农村党支部负责人害怕新党员后来居上、部分群众价值观出现偏差,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三是少数党务工作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熟、操作程序不懂的现象;四是农村党员结构与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二、解决措施〔一〕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高入党积极性。一要严格组织生活,纯洁党员队伍。农村党支部必须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不合格的党员要敢于动真格处置,纯洁党员队伍,以此增强党组织对优秀分子的吸引力。二要整顿村级班子,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提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高村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党员发展工作。对嫉贤妒能、怕丢权失位、私心杂念重的村党组织负责人,坚决调整下来,扫除党员发展工作的障碍。三要尊重关爱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推行党内关爱制度,积极探索党内激励、关心、帮扶机制,让群众看到党内关心和党组织对党员的关爱,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党组织战斗力影响力。

  〔二〕拓宽培养渠道,改善党员结构。发展农村党员要做到“四个优先一个加大”:优先培养发展农村致富带头人、优先培养发展外出务工经商青年能人、优先培养发展大中专毕业返乡青年、优先培养发展农村经纪人、加大培养发展农村优秀女青年力度。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党员质量。一要强化党员入门素质教育。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基层党委每年都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和严格的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锻炼,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二要严格制度管理。要始终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宁缺勿滥,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三要切实强化监督管理。坚持由上级党委派人列席下级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不给弄虚作假的人

  2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以可乘之机;要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提高发展党职工作的透明度,解决发展党职工作中纳亲纳派的问题;要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对违反组织纪律、不履行党员义务、已经失去党员资格的党员,要坚决清除出党,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总之,在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党的建设的高度,积极做好发展农村工作,对农村基层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农村党组织基础,扩大党组织建设覆盖面,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威信。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3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篇七: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年来嘉荫县虽然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叏得了一定成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丌断収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冴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炉坑村虽然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现有农民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据2005年年底统计,全县农村共有党员1150人,其中35岁以下的372人,仅占32.35%;农民党员平均年龄为46.87岁,55岁以上农民党员285人。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660人,占57.39%。从数量上看,农民党员仅占全县党员总数的28.94%,而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就显得更低了,仅为2.77%。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存在,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崇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2)思想道德滑坡。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照顾,不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双带”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领。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有些偏僻的山区小村党员因受年龄、文化、自然条件等的制约,经济生活普遍不如当地非党群众,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党员在致富中的“带头”和“带领”作用成了空谈,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四是优秀青年数量少,后备资源短缺。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农民要求入党的政治热情不高,青年农民要求入党的热情更为锐减,一些边远山区、经济落后的情况更差。就全县的情况看,农民要求入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下滑的趋势。部分村达不到小村5名、大村10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求,发展青年农民党员选人难的情况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要求入党人数减少的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党员队伍的质量和活力。另外发展不太平衡,分布尤显不均。党员发展普遍存在城郊农村好于边远山区,强村好于弱村,在一些“老、少、边、山、穷”的地区,几乎成了党员发展的“沼泽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客观环境的因素。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县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有227名,占20%,而现在这批党员正趋于高龄化。解放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发展党员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文革”期间入党,则过分强调思想挂帅,政治领先,“知识越多越反动”,“越穷越革命”,致使这一时期入党的农民党员年龄老化和文化低有着明显“先天不足”的历史痕迹。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外流严重,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改善。三是集体经济薄弱。这些地方的党组织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致使不少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四是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讲实惠,不讲政治,想赚钱,不想入党,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极心态,认为“入党吃亏”,“入党无用”,“入党不自由”等。五是发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在农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入党积极分子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部分优秀积极分子受发展党员优化结构的影响,形成长期列为积极分子不能发展局面,申请退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人员占有相当比例。

  (二)组织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加强农民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村以农为主,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从而重农轻党,对农民党员的工作很少过问,无暇顾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滞后。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无论是对农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普遍存在层次不分、方式方法单调、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在教育对象的层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农亦商“一锅煮”。在方式方法上,习惯于“集中上大课,开大会听报告”,读读报纸,念念文件,或者套用听课——讨论——总结“老三步曲”。在内容上,大都是“统一食谱”,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时、因需施教,出现供求不对路,学用脱节。管理上对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新的、分层分类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对流动农民党员、老党员、中青年党员、贫困党员等不同类型的党员管理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流于形式。三是个别人为设阻。一些村党组织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嫉贤妒能,故意压制人才,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农民入党,有意设置重重障碍,采取“拖、卡、压”等手段,将优秀青年农民拒之门外。如保兴乡共荣村要发展一名优秀青年农民入党,但支部开会总是通不过,也提不出不能的发展原因。这种人为设“卡”,堵塞了农民党员队伍的源头,制约了整个队伍的优化。

  (三)党员自身的因素。一些农民党员放松或忽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有的认为,农民天生就是种田打工,学习既学不来粮食,又学不来经济,更学不饱肚子,视学习无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认为年龄大,“修成庙来和尚老了”。有的对学农业科技知识还有点兴趣,而对政治理论根本打不起精神,长期“失学”。据调查,相当部分农民党员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分不清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民党员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步履维艰,甚至行为失范。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改进队伍状况已刻不容缓。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

  第一,改善结构,建立健全严格的吐故纳新机制。严格党员入口关,拓宽视野和渠道,把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吸收到党内来。制定规划,通过开展农民党员中专学历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高中文化补习,利用挥职教中心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参加自学考试等方式解决农民党员文化偏低问题。同时,强化年底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不走形式,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作出严肃的处置,疏通出口将其淘汰出党,使农民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肌体健康。

  第二,提高素质,加强农民党员的学习教育。教育要突出重点,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育内容上,着力解决好部分农民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薄、愚味落后、信奉封建迷信等问题;着力解决好一些农民党员政策法律水平低、应对市场经济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领问题。要丰富学习教育载体,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使农民党员学习制度化;二是利用党校阵地,大规模、分期、分批地对农民党员进行轮训;三是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作用,购进、制作实用技术片,把好的实用技术片送到农民手中。建立党员电教科技示范点,通过辐射周边,带动农民致富、快富;四是延身教育载体到互联网,精选党课、实用技术资料挂到党建网上,农民党员可足不出户上网浏览、查询、下载所需信息。建立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视频专栏,使农民党员网上观看实用技术片,不断提高农民党员致富本领;五是强化“科普之冬”活动和科技“三下乡“活动,不断为农民党员送科技,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使农民党员不断提高科技致富能力。第三,激励与约束手段并举,塑造农民党员的新形象。在激励方面,建立奉献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农民党员的政治地位,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给予老党员和贫困党员更多的帮助和关怀。约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约束为基础、管理约束为重点、监督约束为保障的约束机制。要明确“两级组织、三个责任人”的职责,即明确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书在党员队伍建设中的职责;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并纳入党建“三进一”工程目标考核中,实行每半年对乡镇党委党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作为评定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第四,构筑党支部坚强的堡垒,增强优化农民党员队伍结构的原动力。一要建设一个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发挥农民党员的模范作用;三要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五,建设高素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下降问题。一是强力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基层党组织要经常指导同级团组织开展工作,对广大青年团员进行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尤其是农村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农村青年的思想实际,利用党员活动阵地,集中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二是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农村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和引路作用,在工作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党的先进性,加强对党的宗旨、党员标准的认识。三是各基层党组织要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把35岁以下一线青年农民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当作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开展教育培训。同时党组织要指派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特别要主动与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交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早日加入党组织,壮大农村“双带”党员队伍。

  

篇八: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员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如何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是否合理,综合素质是否提高,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观念在党内呈现,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的问题,如果不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对农村党员发展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党员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培养和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渠道不宽。当前,文化水平较高、思想素质较好、工作能力较强、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年,大都到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或大城市务工、经商。比如江苏省沭阳县张圩乡外出务工的劳力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外出的劳力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要想培养一个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困难的确很大。2、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够稳定。一些适合发展为党员的年轻农民、回乡的外出创业人员或退伍军人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经过组织认真培养准备发展其为共产党员时,又外出创业去了,导致一些村出现了年年都有培养对象,年年都未能发展新党员的现象。3、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农村青年党员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偏低,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一是个别乡镇党委重视不够。有的把发展党员工作当成“软任务”,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措施;有的乡镇党委负责人很少过问党的组织建设;有的乡镇组织委员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组织工作上,对发展农民党员心中无数。二是少数村党支部落实不力。一些村党支部书记不主动,存在“坐门等客”的现象。个别村党组织负责人妒贤嫉能,害怕优秀青年入党后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害怕“坐了自已的位置,夺了自已的权把子”,不愿发展党员。三是基层团组织“推优”不够。一些村级团组织不健全或不起作用,客观上对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带来不利。有的团组织很少组织青年开展活动;有的长期没有发展团员,根本上谈不上建立“推优”制度。4、党员发展把关不严。一些基层乡镇党委对日常应付检查的工作狠抓落实,重计划生育轻党务工作,在党员发展中不严格把关,只注重党员组织上入党,不注重思想上入党,下村走访少,对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缺乏了解,完全依赖村里报名单,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时,往往只管收取教材和培训费,对上课质量不闻不问,来不来培训不重要,只要交培训费就行,此外,培训也只是搞搞形式,培训课就是在台上读读教材,念念稿子,索然无味,达不到培训效果,入党积极分子也非常反感。5、党员发展重人情关系。有的村里关系网复杂,发展对象大都是村干部的子女和亲戚,党员大会上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不到会做思想汇报,党员碍于情面也会举手投票让其通过,有的干部子女明显不符合发展条件,也能突击入党成功。这样让素质不高的人混进党内,而

  农村优秀人才却被挡在党门之外,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比如江苏省沭阳马厂镇一村入党党员多少年都是村干部的子女和亲戚,村民意见很大。7、党员发展程序不到位。一些村里发展党员不按程序走,缺少应有的公示环节,村民对发展对象不知情,毫无监督机会;党员发展对象不是从入党积极分子中产生,仅凭村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有的村不开支部大会只是几个村支委开个碰头会就确定党员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严重破坏党的民主统一,还有一些村支书违反党员发展程序让一些在校大学生在村里入党。上述现象的存在,严重腐蚀着党的机体,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不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轻则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进程;重则降低党的威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党员队伍,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领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从有利于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角度来审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塑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大对村支部书记的教育和监督力度,严刹党员发展中的不正之风,更加重视党员思想上入党。对吸收新党员工作进行必要改革,真正把最优秀的村民吸收到党内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具体讲,就是要做好以下几过方面:1、完善规章制度。针对农村党员发展中出现了请客之风盛行,为严肃党员发展纪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入党环境,正真把那些高素质、有能力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党员队伍,组织部门要及时完善党建规章制度,从制度上预防党员发展中的吃喝请客之风的蔓延,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要设立相应的举报电话,加大对党员发展工作的监督力度,对党员发展中出现请客吃喝发烟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一旦核实就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并对村支书进行党内处分,不给那些入党动机不纯的人以机会,不让老实干事人入党门难进,不让群众对党员失望。2、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党员班子素质,增强党支部的感召力。通过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村青年对党的认识,引导有志之士和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威力。切实把有能力致富,而且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思想品德好、政治素质高的能人选进班子,在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上提高班子的感召力。各乡镇党委要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把“入口”的同时,还要加大疏通农村党员队伍“出口”力度,要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把农村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的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3、坚持群众推荐制度。针对部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不规范和宗族派性干扰的问题,乡镇党委每年要组织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全体党员(有条件的可扩大到全体村民)推荐一次优秀村民和当年发展对象。优秀村民和发展对象的基本条件、比例结构、推荐人数由乡镇结合实际情况统一制定,统一把关。推荐出的

  

篇九: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多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一直比较重视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使全市发展党员的数量比较均衡构成比较合理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

  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多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一直比较重视,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严格按照《细则》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使全市发展党员的数量比较均衡,构成比较合理,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总的来看,发展党员工作是健康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党员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发展数量要求和后备力量不足的矛盾。我们发展党员,首先要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而计划的制定,主要依据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多少。但目前,存在着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下降的趋势,这与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避免发展党员工作中的大起大落不相适应,出现了发展数量与后备力量供给不足的矛盾,难以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年农民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素质相对较好的大都离乡务工经商,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怕自身“位置”不稳,因而培养和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要求入党的青年农民较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下岗人员增加,青年工人处于不稳定状态,入党愿望不强,党组织对其实施培养教育的难度加大。滤布机关机构改革后,人员相对稳定,新增人员较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增长不明显。二是发展重点要求和实际需求结构的矛盾。我们强调发展党员的重点是生产一线工人、农民、青年、妇女、高知识群体和非公经济组

  

  织党员。每年在制定计划时,都注意向重点倾斜,给予足够的保证。但这些重点,又都是难点,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到入党要求的愿望都不尽人意,组织发展的难度比较大。在机关、事业单位,有入党要求的人比较多,由于受计划比例的限制,又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如公安、教育、卫生等系统,人员整体素质比较好,要求进步的比较多,而每年能够加入党组织的却很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性,对整个发展党员工作不利。

  三是发展质量要求和保质机制落实的矛盾。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等,努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质量上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每年都有群众上访反映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保质机制没有完全真正落实。如公示制反映问题的渠道不便捷、不畅通,群众参与权、知情权没有很好的体现;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没有落实到位;发展党员程序、手续相对繁琐,基层没有很好地履行等。面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积极研究,大胆探索,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上来。要增强管理力度,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定期调整,保持整个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度规范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十六字”方针和《细则》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超前考察制、发展对象培训制、责任追究制。要重点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扩大民主,增强发展党员工作活力。通过实行公示制,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监督党内事务的热情,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从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题的能力。但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我们发现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就是由各级党委统一部署,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脱产培训为主要方式,以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三支队伍”为基本培训对象,以多层次、广渠道、全覆盖、高质量为奋斗目标的教育培训活动。它具有四个基本特性:

  一是鲜明的政治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范畴,其核心问题是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使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增强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为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二是内涵的时代性。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随着党的建设的阶段目标和任务的变化,对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必然要求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在内容、形式、领导体制等多方面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三是对象的广泛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既包括党政干部,又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既包括领导干部,也包括在职的所有一般干部。培训所涉及的范围比以前任何培训都要广泛。

  四是效益的综合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一般的教育培训一样,更加注重效益的综合性,即既要从纯经济角度分析培训的投

  

  入产出问题,更要考虑教育培训工作的社会属性,即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问题。

  二、影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因素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县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建设一支适应府谷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的,不断开拓创新,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分级分类,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干部理论学习新高潮的兴起;

  二是以培养中青年干部为重点,造就了一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

  三是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基本要求,广泛开展了各种专业知识培训;

  四是以拓宽培训渠道为突破口,办学的方式和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基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尽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对照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高标准,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因素,甚至一些因素还将对我们下一阶段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带来深远影响。具体而言,影响和制约当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没有完全到位。一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清、动机不纯。一方面一些单位和部门认识不到教育培训对干部和部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有的认为干部为了适应工作需要,自然会在干中学,不需要在干部培训上

  

  花费太多的精力;有的认为自学可以取代培训,尤其是现在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普及,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参加专门培训;还有的认为培训耽误工作,费时又花钱,所以该派的不派,该多派的少派。另一方面,干部个人参加教育培训的动机不纯,认为参加培训就是为了提拔重用或混文凭,于是对提拔或升迁作用不大的培训抱着应付的心态,完全没有积极性和目的性。

  二是干部教育培训观念落后。有的只看到教育培训的投入,看不到培训将产生的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抓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把参加培训当作完成政治任务,只注重了培训的规模、人数,忽视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有的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对新的教育培训理念认识不够,方法不多,造成了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制约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最主要的因素是“认识问题”。

  (二)阵地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主阵地建设还不尽完善。一方面主阵地“硬件”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压滤机滤布县委党校是我县唯一的干部培训基地,单一落后,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完全网络化和便捷化;另一方面,“软件”建设没有特色,仅停留在集中调训、理论辅导等层面。二是师资力量不足。首先是缺乏一支能够与干部教育培训基本要求相适应的专职教师骨干队伍。我县党校有教职工共11人,其中上课的专职教师仅5人,不足全校干部职工人数的50%。就上课教师本身而言,其敬业精神、理论功底、政策水平、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讲课艺术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次是缺乏一支规模适当、灵活

  

  高效的兼职教师队伍。受培训经费和干部培训工作开放程度的制约,党校师资队伍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干部培训聘请教师工作出现了“临时抱佛脚”现象,影响培训质量。

  三是没有校外培训基地。特别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培训基地,转变培训观念。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不够灵活,参学人员学习兴趣不浓。我县干部教育培训主要采取的是集中调训、理论辅导的方法,辅导员主要是党校的教员,在学习的内容、方法上没有新的突破。由于忽略了教育者自身的培训提高和开展干部培训教育科研,部分教师长期不出校门,不注重业务学习,不参加社会实践;因此对教学互动研究不够,教学中强制灌输多,民主研讨少,课堂面授多,社会调研少,不能适应干部认知规律,不能充分调动参训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一些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较滞后,不适应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对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需要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将教学与研讨、听课与考察、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自己组织与委托代培、计划调训与市场运作、政治理论教育与经济专业知识传授、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四)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一是不善于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培训管理“失之于严”、“失之于宽”,“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比较突出,还没有形成“管、训、学、用”相结合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培训管理部门对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态度、出勤等情况缺乏直接了解,很难掌握实际效果。

  

  二是在学与用的结合上没有明显突破,虽然制定了培训考核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力度不大,不能真正将学习培训与干部的评优及选拔任用挂起勾来,培训干部与使用干部脱节,有的用而不训,有的训而不用,致使有的培训对象“脱产培训不脱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走读”现象严重,干部培训出现了“大培训大耍”、“小培训小耍”的不正常现象。需要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制约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五)培训经费保障乏力。一是筹集渠道相对较窄。在部门年度经费预算中,没有干部培训经费预算,对培训项目也没有相应的补贴,干部教育培训资金筹集渠道十分狭窄。二是总量上尚不能满足需要。从趋势上看,干部教育培训的投入量,虽呈逐年上升势态,但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培训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一方面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还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不能集中财力办大事,目前除教育、卫生系统有专门的进修学校外,其他部门要完成本系统的干部培训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有的培训项目,目的不明确,计划不周密,内容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管理不科学,致使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不明显。三、克服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利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影响和制约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诸多因素,我们认为,要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起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观念,并着眼于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培

  

  训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培训机制等几个工作重点,.freekan.坚持党政群机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村(居)委会干部“四支队伍”一起抓,真正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新世纪初的总体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观念1、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开发人才资源的观念。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人才强国”的战略地位来认识,把人的素质当成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把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能,构筑人才高地,努力把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国力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2、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各级各类干部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在于增强干部的基本素质。通过大规模培训干部,组织干部学习了解当代世界最新的、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更新干部知识结构,改变思维方式,培养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维型”和“管理型”干部转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3、树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讲求质量和效益的观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既是基础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牢固确立这一观念,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本质,而且对正确评价和改进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的目的在于

  

  应用,培训的成果必须转化为科学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而转化为社会效益才有意义。因此,要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方法的教育,提高干部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切实使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和动力。

  4、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在就业岗位的一种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既是各行各业、各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又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绝不能把干部教育培训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更不能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或接受过

  一、两次培训就不再需要接受新的培训了,而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具有不断接受培训的思想准备,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

  (二)着眼培训需求,增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目前,各级各类干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

  对推进改革和发展所需知识的需求多,对参与国内外竞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的需求多,对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多。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组织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时,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把党和国家的要求,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干部本身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培训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

  1、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培训需求信息。首先,调训部门应采用多种形式,在计划与实施两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一是注重培训前的调查。在制订培训教学计划前,通过调查走访参训或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充分听取参训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师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以便根据参训人员的岗位特点和培训需求安排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

  二是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新举措、新内容在学员中的反应,以及掌握学员对任课教师的反映和评价。

  三是进行综合调查。每年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征求乡镇、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的意见,了解各单位对上年培训的反映,及对来年培训工作的需求,为做好今后的教育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调训部门要将单位需要、个人需要与培训战略需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在进行培训决策前咨询专家的意见,以保证培训计划的科学性,提高培训计划的实施效果。

  2、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首先,在课程设计上,除要设置必修课内容之外,还要根据相关业务工作需要设置各种专业必修课,尤其是要设置多种选修课,以满足干部拓宽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其次,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政群机关干部队伍、高素质职业化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队伍和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要求,本着“少而精”和“管用”的原则,编写体现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具有各自职业特色的培训教材,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针对性。

  热点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突出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扩展个人能力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等三个方面的培训,使干部教育培训从政治理论型培训转向综合素质型培训。

  (三)遵循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的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目前,干部在培训中的主导意识、现代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现代培训方法和手段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需求要求我们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不断优化培训形式,加大教改力度,增加培训的开放度,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培训的效能,实现三个结合,即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

  1、实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首先,要针对“四支队伍”的不同工作性质与专业特点,滤布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谁管理,谁调训”的原则,实行分类别培训。对于党政群机关干部,要着眼于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他们依法行政,驾驭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的能力;对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主要采取企业任职资格培训和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们的现代化企业经营与管理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整体素质;对于专业技术干部,主要采取知识更新培训与科研项目培养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提高他们基础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及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次,要突出培训重点,实行分层次培训。就我县而言,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科级干部和优秀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理论素养,培育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着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广大干部起到示范和表率作

  

  用,做到“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紧缺干部加紧培养”。

  2、加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培训方法上,要从传统的单向传授方式转变到现代的培训方法上来。针对广大干部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日常工作又较多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避免“满堂灌”。可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角色模拟、电化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诊断式教学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政策、交流经验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意识,体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交流,让学员在学习中思考、在调研中找对策、在辩论中拓思路。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切实改变干部教育培训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状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注重培训中的实践环节,并把培训视为一种持续性的、贯穿于干部职业生涯全过程的活动,把培训的空间拓展到岗位现场。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程,组织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采用“上挂、下挂、外挂”的形式安排干部挂职锻炼,强化培训中的实践环节。使干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感受,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阵地建设,优化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资源配置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的必要条件,是干部不断充实知识的“加油站”。面对新形势下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要求,还需进一步加快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中心在内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和改革。

  

  1、强化党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其办学水平直接制约着培训质量。在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产业化的今天,党校传统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显得不适应了。就我县来看,全县唯一的培训基地县党校,教学设备滞后,师资力量薄弱,而乡一级党校基本不运作。不转变办学模式,就无法集中社会最优秀或最合适的教学人才,就难于提高培训质量,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各级党校理当承担起建立“综合培训机关”的责任,并按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推进整个运行机制的转型。将学校的工作重心由“实施教学”逐渐转移到策划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课程和组织教学上来,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以及现代化的资讯服务。同时,要加强党校的学风建设,规范党校的学历教育,严格函授教育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认真把好招生关、教学关、考试关,确保办学质量,维护党校教育的社会声誉。

  2、建立教师资源库。即逐步改善干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结构,按专业建立教师资源库。本文来自.gongwen123.为此,首先要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地通过进修学习、国外深造、挂职锻炼、外出考察等途径,不断提高党校现有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外教师资源,积极实现教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选聘兼职教师,选聘那些既有较深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和党政领导干部,开设“领导干部讲坛”,建立起客座教师库,实行区域内和区域之间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3、加强党校校外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合作培训”,高效地利用培训产业资源,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捷径。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党校校外基地的开发,彻底改变传统的“一条龙包办到底”的办学方式。按“多种入口,多种出口”的要求,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实施培训。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先进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通过合作办班、委托培训、异地办学等方式,开展系统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的档次和水平,逐步形成各级党校为主体、党校校外基地为延伸的开放式培训基地网络。

  (五)强化三种职能,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机制创新是关键。机制创新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以健全的制度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水平。

  1、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宏观管理机制。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能将由直接组织转向间接调控,由行政指令转向宏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成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决定因素。应着重强化以下三个职能:

  一是决策职能。即确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针、选择战略目标和制定远景规划,科学地确立一个量化的统一标准和切实可行的达标要求,并认真组织考试认定。

  二是服务职能。即根据实际需要,调控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基地之间的关系,做好对培训基地与培训对象的合理分工。同时,做好培训市场的培育,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是监督职能。即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质量监督,建立培训计划申报制度,组建培训机构办学资格和教学质量评审机构,组织定期评估,及时掌握培训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培训机构的取舍,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培训。

  2、分级承担经费,健全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障机制。以多方筹资为基础,构建培训成本分担体制,是全面推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将进行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逐年增加投入。

  二是各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按工资总额提足职工培训经费,专款专用,确保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三是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政府投一点、单位付一点、个人出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成本分担体制,继续推行干部学历培训。

  3、实行综合评估,建立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是建立以下一些制度:

  一是试行学分制,建立任职资格制度。要实现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实用性、参与性和全员性,引入学分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即借鉴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办法,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把干部教育培训所应学习的课程按照其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规定的学时,折算出学分,规定干部每年或在若干单位时间内必须修完规定学分,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干部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这就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充分体现“自学为主”的干

  

  部教育培训原则,使干部学以致用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二是完善培训考试制度。为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试制度和学分登记制度。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的考试考核机制不够科学、严格,造成相当部分学员虽然参加了培训,但知识和技能并没得到多大提高。因此,考试应实行教考分离,建立题库,通过考试来全面真实地检验学员学习的效果。实行对考试不及格者不记学分,没完成学分指标的,不算培训合格,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培训表现差、学分较低的,不能定为优秀等次,不能提拔重用,晋升领导职务。

  三是建立培训综合评估制度。包括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培训战略、培训基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培训质量评估,即在完成培训课程后,由调训部门组织学员对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讲授质量等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调训部门向培训机构反馈教学质量的依据。培训效果评估,是指由调训部门阶段性地以问卷或座谈会的方式,向学员的工作单位了解培训产生的实际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调整培训计划,反馈培训效果的依据。培训战略评估,是以召开专家会议的方式,评估全局性的培训策略、培训管理,以及培训效果情况,形成评估及建议报告,作为制定培训政策,加强培训管理的依据。培训基地评估,是指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培训基地。

  四是建立竞争激励制度。首先,建立奖学金制度。通过一定程序的评选,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的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并优先使

  

  用;对开展培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也应给予一定奖励。其次,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通过推行专题课任教师招标竞标、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教学骨干评选、教学工作量化考核等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并以此作为继续聘用的主要依据。再次,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要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条件较好,资源较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并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不断优化。通过在学员、教师、基地三者之间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问题研究》

  

  

  

篇十: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要拓宽选人视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是面向青年女性复退伍军人经济致富能手等将那些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并注意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让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老支部书记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手把手地搞好培养和引导以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努力建设一直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大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大力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是我们搞好农村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当务之急。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1、领导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缺乏应有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等“家长”式的工作方法,“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往往造成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

  响下,宗旨淡化,观念扭曲,逐渐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的动力,思想空虚,不劳动致富,幻想一夜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状况的不纯影响了他们的服务热情,导致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3、村支两委不顺,影响工作效能具体表现为,有的基层党组织包揽村中大小事务,将“领导核心”片面的理解为对农村的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本应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代表或召开村民大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却由基层党组织决定;有的基层党组织涣散,软弱无力,村里的大小事情均由村委会决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无法体现;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由”了,就可以不要党组织的领导;有的认为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是十几名党员选出的,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的,村里的事业就应该由村委会说了算,党组织只收收党费,管管党员就可以了。4、党员结构失衡,导致后继乏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薄弱环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党员年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相当少或者没有,有些地方连续几年都没发展新的党员,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由于村支两委的报酬较低和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5、集体经济薄弱,制约职能发挥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乡镇债务负担普遍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经费来源,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

  投入明显增多,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村级组织作用发挥得好,党和政府的政策才能在农村得到更好地贯彻,从而实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因此,必须正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致富能力首先要选准配强班子,特别要选准党组织支部书记。要把那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责任心强、公道正派、有开拓奉献精神、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能力,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选拔充实到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重要岗位上来,要真正做到让最优秀的党员任党组织支部书记。其次要指导督促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班子认真学习理论,敢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根据本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善于培育和壮大适合本地经济发展、有广阔市场的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示范引导做强做大产业规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效应。2、整顿后进组织,增强服务意识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且还涌现出了一批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基层党员。但是对于那些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意识缺乏,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的基层党组织,应进行重点整顿,强化责任。要求工作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树立良好的形象,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法纪监督,对于腐败分子要坚决清除,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把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转变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要善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及时有效地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等系统化服务,改变过去那种命令式的工作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3、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选好村支两委班子,特别是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村级组织建设中的关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作为两委的带头人,要紧密团结,明确分工,正确处理好村支两委矛盾,协调村支两委关系,建立健全村支两委工作机制,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村委全依法开展工作,村委会必须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实行村支“两委”成员依法交叉任职,实现优化组合,尽量避免因体制造成的“两委”矛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有机地统一起来。4、改善党员结构,强化激励机制发展农村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目前显得比较迫切,我们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拓宽选人视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点是面向青年、女性、复退伍军人、经济致富能手等,将那些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并注意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让那些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老支部书记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手把手地搞好培养和引导,以逐步改善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努力建设一直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同时也要适当提高村干部报酬,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责任最重,事务最多,应该适当增加补贴,并且要增加干部报酬与完成工作任务挂钩的比例,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5、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投入力度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集体经济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拓宽工作思路,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寻找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机制创新做大集体经济,通过多种形式盘活集体经济,

  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化解村级债务。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投入,不断夯实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高效、良性运转。

  

  

篇十一: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欧阳计创编

  当前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1.02.11

  2021..02.11创作:欧阳计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

  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

  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一

  重大的理论创新,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找准问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结合竹山实际以及往年党员年报等工作中掌握的情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

  基

  本

  现

  状

  经过近年的不懈努力,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有党员15644名,其中正式党员15088

  名,预备党员556名;农村党员11229名,占71.78%;女性党员1485名,占9.5%;大专

  及以上文化党员2883名,占18.4%,高中中专文化党员4040名,占25.8%,初中及以下文

  化党员8721名,占55.7%;35岁以下党员3245名,占20.7%;36—45岁的党员3688名,

  占23.6%;46—54岁的党员3674名,占23.5%;55—59岁的党员1389名,占8.9%;60岁

  以上的党员

  3648

  名,占

  23.3%。

  2003、2004两年全县共发展党员1144名,其中男性党员920名,占80.4%,女性党员

  224名,占19.6%;35岁以下党员843名,占73.69%,其中25岁以下198名,占17.3%;

  大专以上文化468名,占40.9%,高中中专364名,占31.8%,初中及以下312名,占

  27.3%;在岗职工党员4921名,占总数的31.5%,农民党员8445名,占总数的54.0%;申

  请入党人数243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87人。

  与2003年党员年报数据相比,2004年有如下显著变化:从党员总数上看,妇女党员由

  9.0%上升到9.5%;35岁以下党员由18.5%上升到20.7%;60岁以上党员由26.1%下降到

  23.3%;本科及以上学历党员由4.0%上升到5.1%;专科学历党员由11.9%上升到13.3%;

  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由58.4%下降到55.7%;在岗职工党员由30.8%上升到31.5%;新的社

  会阶层党员增长42.2%。从发展党员数看,女性党员由17.9%上升到21.5%;35岁以下党

  员由75.8%下降到71.3%;本科及以上学历党员由8.9%下降到7.0%;专科学历党员由

  30.8%上升到35.2%;初中及以下党员由24.3%上升到30.6%;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由

  1.5%上升到1.8%;生产、工作一线党员由73.0%上升到73.5%;共青团员党员由18.2%上

  升

  到

  22.0%

  ;

  二

  、

  存

  在

  问

  题

  近年来,全县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员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质量得到明显

  提高,党员结构趋向合理。从表面上看近年来党员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种表象掩

  盖的是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的“老化”及工作能力、先锋效力和示范动

  力

  的

  低

  下

  ,

  主

  要

  表

  现

  在

  :

  1、入党积极分子源头不足。党员最集中的党政机关,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新进青年人

  很少,特别是县、乡镇机关难得进一个大中专学生,新发展的党员多是“老职工”;农村的

  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很少有被发展为党员的;非公经济很少发展新党员,其中的党员

  基本上是从改制企业分流、下岗以及党政机关下海经商的党员。

  2、党员发展不合理。经济落后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缓慢,极个别村甚至多年没有发展

  新党员,已影响到了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改选和调整,影响到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对发展党员工作不积极主动,企业职工

  在政治上不图进取,入党意识不强,缺乏更高的追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女性对

  入党存有偏见,不愿入党,所以在申请入党的青年和发展党员中,农村支部和党员对发展

  女同志入党存在世俗偏见,错误地认为女党员起不了多大作用。

  3、农村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在农村,有些党支部的负责人不能从党的事业出发,对发展

  青年人入党心怀疑虑,总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青草牙子拱掉老草母子”。这

  欧阳计创编

  2021..02.11

  欧阳计创编

  2021..02.11

  些思想顾虑的存在,造成入党申请人望“党”兴叹。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只着力于发展经

  济,对于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核心和战斗堡垒,对于发

  展党员工作存在着模糊认识,心中无数,削弱了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影响了村民参加党

  组织的积极性。支部发展党员无计划、无目标,放任自流,未能主动去做好群众的教育、

  引导工作,而是坐等群众自然成熟后来敲党组织的大门。党支部在政治上对他们关心不

  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少,村民缺乏对党的认识,挫伤了这些同志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农村基层组织新选拔的村党支部书记普遍年龄较轻,在发展党员工作上,不讲

  究方法,不注意培养积极分子,不采取有效措施。

  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差,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党支

  部的凝聚力。有的党员政治素质不高,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很好地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缺少学习和教育,思想跟不上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党的理

  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缺乏辩别是非能力。有的党员意识淡薄,思想

  滑坡,抱着“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缴上两角钱,管他党员不党员”的错误态度,缺乏

  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的党员对自己要求低,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党的组织生

  活,不做党分配的工作,不积极交纳党费。这些现象扭曲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使一些群

  众对加入党组织产生失望和困惑。

  三

  、

  措

  施

  对

  策

  1、抓培养,搞好源头队伍建设。一要“掘源”,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树立看人看本质、

  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二要“培源”,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在拓宽发

  展渠道,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中变“坐门等客”为“出门迎客”。按照入党积极分子与

  发展对象3:1的比例,培植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

  要“清源”,突出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跟踪教育与培养管理,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入党积极

  分子台帐,坚持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

  2、重目标,优化发展党员结构。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发展党员工作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

  任务,制订发展党员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新发展党员的结构分布及

  相关比例的宏观控制,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在农村,开展农村乡土人才递进培养活

  动,坚持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注重在村级后备干部、外出务工经商

  农民、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注重提高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人员入党的比例,发展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不低于发

  展总数的80%。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人中注意发展生产班组长、生产经营骨干和

  技术能手入党,逐步实现从业人员8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党员的目标。

  3、换思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是教育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农民党员破除小农经济意

  识,树立改革开放观念,正确看待敢闯、敢干、有市场经济头脑的青年人;教育他们冲破

  封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把青年人求新爱美的行为与一

  味追求吃喝玩乐的享乐思想区别开来。二是用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偏低及由此造

  成的严重后果,用党支部在培养教育造就入党极积分子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市场经济的观

  点等,教育党支部认识到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三

  是教育党员树立为民思想。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弄清保位子只是为了个人的私

  利,而保苗子则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消除

  狭隘心理,丢掉私心杂念,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热情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4、树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表率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各基层组织要教

  育和引导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讲政治、顾大局、当先锋、作贡献。要围绕企业生产

  经营,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着力引导党员亮出身份,作出表

  率,用无声的行动激励人、引导人、凝聚人,使党的先进性得到充分发挥。

  5、绕核心,加强基层支部建设。首先,要建设一个好的支部班子,选取好的支部书记,

  并注意搞好班子自身建设,形成一个团结协调,讲政治、讲党性的优秀核心,在班子内

  部,要确定专人负责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其次,上级党委要搞好党支部成员的教育和提高。有计划、分期分批、采

  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支部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建立党支部书

  记、组织委员、专职组工调训制度,实行党务知识考试考核办法,通过举办各类以会代训

  欧阳计创编

  2021..02.11

  欧阳计创编

  2021..02.11

  及专题讲座等培训班,强化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因情制宜,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从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规范做法上对党支部加以指导,逐步提高党支部的业务能力,提高发展工作效率。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

  6、强领导,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一是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在培养、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扬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认真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三是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违规违纪的党组织及其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时间:2021.02.11

  创作:欧阳计

  欧阳计创编

  2021..02.11

  

  

篇十二: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期,XXX县委组织部组织力量深入全县7个乡镇

  169个行政村,共发放调查问卷605份,个别访谈101人

  次,召开座谈会5次,查阅相关资料130份,对全县农

  村2007-2011年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发展党

  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新时期加强

  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

  慎重发展、改善结构”的前提下,继续坚持农村发展党

  员“三为主”、“三倾斜”、“两个

  75%”的思路。五

  年来,全县共发展农村党员625名,其中女党员120名,

  占19.2%,致富能手189名,占30.2%。从年龄结构看,

  35岁以下的443名,占70.9%;36-59岁的182名,占

  29.1%。从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学历的62名,占9.9%;

  高中、中专学历的278人,占44.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的285名,占45.6%。党员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提高,党

  员队伍的分布、文化、年龄结构都得到较大改善。

  二、存在问题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1、发展党员工作连续性差。通过对全县近五年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查阅汇总,发现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农村支部32个,占农村支部总数的19%;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18个,占11%;连续四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有6个,占4%;连续五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5个,占3%,这些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的村,大多属于经济条件较差且偏远贫困的山村,而沿川富裕村,连续几年都发展,而且每年都发展2个以上。这表明,我县农村发展党员不平衡,工作连续性差,也说明了相当多的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不够重视。

  2、培养教育形式单一。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从思想上入党。入党积极分子的集中培训时间只有一天,一般都以会代课,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存在走过场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竟然不进行培训,只是“坐等成熟”;有的培训也只是搞搞形式,培训课就是在台上读读教材,念念稿子,达不到培训效果。

  3、入党动机不纯。农村青年积极入党,有的表面上看他们的理想冠冕堂皇,要为村里办好事实事,但实际上是为了“进班子、夺位子、捞票子”;有的是为了享受党支部“七一”组织的旅游或发放的纪念品;有的是认为当党员光荣,入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在亲戚和朋友面前也体面。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4、发展党员有家族式的倾向。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发展党员不是为了事业,不是为了村里的长远发展,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只发展自己的亲戚、朋友等圈内人,对那些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不肯入伙的优秀分子采取排斥、打击、拖延、推诿等办法阻挠其入党,造成发展党员呈现家族化、圈子化等不正常现象。

  5、发展党员工作把关不严。一些乡镇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不严格把关,下村走访少,对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缺乏了解,完全依赖村里报名单;有的村里关系网复杂,发展对象大都是村干部圈子里的人,党员大会上,党员碍于情面投票让其通过;一些村里发展党员不按程序走,缺少应有的公示环节,村民对发展对象不知情;大部分村支部简单地以票数决定纳新对象,不确定培养人,在填写《培养考察登记表》时,随便找两个正式党员填写培养情况、谈话记录;有些村存在发展对象在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宴请党员吃饭喝酒,发贵重烟。导致把一些工作一般,甚至违反计划生育、违规建房、参与赌博或迷信等人员,也培养为预备党员。

  三、主要原因1、乡镇党委认识不到位。一是思想不够重视。一些乡镇党委没有认识到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深远意义,平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计划生育、植树造林等政绩工程上,没有把发展党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业务指导不到位。一些乡镇党委组宣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平时对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指导不够。一些包村干部对党员发展工作不闻不问。三是责任追究难落实。虽然县委每年都跟乡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各乡镇也结合实际跟各村党支部、包村干部签订责任书,但对达不到工作目标要求的责任对象,在责任落实和追究上没有落到实处。

  2、农村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一是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掌握不熟练,导致发展程序不到位。支部书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原因,不熟悉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不知道如何发展党员,造成发展党员时程序不到位或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常有发生。二是思想境界不高,民主意识不强,导致人为降低党员质量。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发展心怀疑虑,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主动、也不愿意去发展党员。

  3、难选发展对象“苗子”。较偏远贫困的山村受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难选。同时,外出青年务工地点不固定、流动频繁等原因,给党组织的考察培养增加了难度,加上本人又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行踪,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难上加难。

  4、缺乏责任追究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发展党员工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规范章程和规则,为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为或工作上的失误,表面上看,其过错和情节都不是很严重,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管,失之于罚。如入党申请人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达三、四年之久不见回音,也不说明原委;有的党组织多年未发展党员,支部书记照样可以连任;有的党务工作者业务知识欠缺,业务操作不规范,不讲究时效性等。这些问题显然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处罚的制度措施,有的属于软性、潜意识的问题,很难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使得有关责任人“幸免于”责任追究。

  四、对策建议1、完善责任机制。一要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共同负责制。做到县委领导包乡镇、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村支委联系一至二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建立党员发展定期督查、定期汇报、定期调研等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员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层层抓落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网络。二要健全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追究制。要把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列入对乡镇党委的责任制中,并作为政绩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乡镇要将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落实到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身上,并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绩效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倒查机制,对今后发现存在把关不严、程序违规等问题,实行发展党员“谁审核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要实施发展党员“双重否决制”。明确发展党员工作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发展党员“双重否决制”。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由乡镇党委给予书面预警;连续两年不发展的村,由乡镇党委进行黄牌警告,并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三年不发展的村,对支部书记作出组织处理,并实行党建考核“双重否决制”,既对村级组织实行否决,又对包村干部和支部书记等个人实行否决。四要明确组宣员发展党员责任制。加强组宣员队伍建设,落实组宣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明确组宣员抓党员发展的工作职责,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到县委组织部挂职等方式,不断提高组宣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真正实现党员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检查、有落实。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2、创新培养方式。一要利用流动支部外围培养。各乡镇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选配办事公正、有威信、有能力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为多年不发展党员村物色优秀人才,在临时支部内培养成熟后再输送到原村,由原村进行发展。二要依托行业协会多方培养。充分利用行业自身特点,分别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注意从行业协会中发现培养优秀人才,并逐步把他们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三要利用现代科技跟踪培养。充分利用信函、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党建网站等方式,对外出务工经商且有入党意向的优秀青年明确专人跟踪培养,及时掌握他们在外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有意识地吸引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3、整顿发展党员空白村。一要实行“思想沟通法”。通过个别谈话、学习先进典型等形式引导各支部书记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主动发展党员,对仍拒不发展党员的支部书记,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采取免去支部书记职务、整顿支部等组织调整措施,直到发展党员为止。二要实行“联合组建法”。对家族化、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经整顿仍不能转化发展党员的,可就近并入邻近强村、企业建立联合支部,打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基础,待全面改善后,再单独组建支部。三要实行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下派选调法”。对那些家族化、内部派性严重、多方势力均衡的村党支部,采取下派干部到村挂职,或选派本地有素质、有能力的党员到村任职,打破支部内部各派势力分布格局。

  4、严格发展质量。一要建立党员发展定期分析制。每年年初,由各乡镇党委组织人员对辖区各村党支部的发展对象进行调查摸底,科学提出当年度党员发展的数量指标。如对经调查确实没有合适发展对象的村党支部,就不予下达当年度党员发展指标,以免这些村党支部发展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对象“凑数”,降低党员质量。二要建立党员发展量化积分制。为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别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设置项目与分值,对符合项目要求的给予相应加分,最后根据每个对象的得分情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对象。三要建立入党对象资格预审制。凡是向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对象,所在村支部书记必须在了解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及时向当地纪检、综治、计生等部门征求意见,做到对发展对象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了解。各包村干部也要切实把好标准关,实行发展党员全过程参与、监督和审核,一旦发现党员发展有问题的,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切实防止“带病”入党。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

  专业资料

  四要实行发展近亲入党汇报考察制。对支委会成员发展自己亲属入党的,事先必须向乡镇党委报告,乡镇党委根据村党支部的报告,派出考察人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经考察确属优秀的,再按有关程序办理,否则不予审批。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WORD格式专业资料

  

  

推荐访问: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 对策 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