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16篇

时间:2022-12-15 14:3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16篇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意义论文  摘要:《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16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16篇

篇一: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学生多元智能发展意义论文

  摘要:《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在该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重点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以促使其智能多元发展,素质全面提高,正是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重要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高校公共舞蹈教学;多元智能;发展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舞蹈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些年,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教育界广泛传播,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多元智能理论”是由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即人有八大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①。

  这些智能受到遗传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可以后天改变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积极思考和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发展大学生多元智能的理念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舞蹈作品鉴赏》是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开设,主要针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该课程在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语言智能方面意义尤为突出。

  一、对学生视觉空间关系智能发展的意义

  视觉-空间关系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指的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②可见,视觉空间智能不仅包括视觉上的直觉感知力,还包括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判断和表达能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这种智能下的指引,它是每个人必备的重要智能。舞蹈艺术在表现形态上属于一种在空间中展示的可视的造型艺术。

  《舞蹈作品鉴赏》课以欣赏舞蹈作品为主要内容。在作品欣赏的起初,学生首先要在视觉上获得对作品舞蹈形象的感知和对舞者舞台空间调度的把握,之后再运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达到领悟理解作品的情感和主题思想。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这个过程也许相对容易,因为他们多年的舞蹈学习、表演和创作中,用到最多的就是艺术思维,而艺术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然而,非艺术专业学生并非如此,如法学、数学、哲学等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思辨,习惯了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研究表明,擅长于形象思考的人往往视觉-空间智能占优势,如舞蹈家往往有敏锐的定位感和方向感,他们在表演中将文字、事件和思想情感转换为可视的肢体动作,在时空中以不同的构图画面呈现。《舞蹈作品鉴赏》课的开设正是想通过大量的舞蹈欣赏实践,鼓励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联想、想象,调动他们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发展其视觉空间关系智能。

  二、对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意义

  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指的是人的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的运动的力量、速度、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③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本质的特性。舞蹈家们经过大量的训练和表演实践,最能够灵活地支配自己的身体,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动作,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舞蹈家们是身体运动智能较高的群体,普通人很难比及,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定努力,提高自身的运动智能,这对我们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舞蹈作品鉴赏》公选课程,虽然不像舞蹈训练课和体育课那样让学生身体直接参与运动,但该课程可以作为训练课的素质准备,且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惠及更多的学生。欧建平研究员在他的《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一书中曾提到过“动觉”的概念,所谓“动觉”,发生在舞者和观众双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各自身体的运动感觉;

  2.双方感觉的沟通与互动过程;

  3.肌肉同情与行为的能力。④《舞蹈作品鉴赏》课教学中,当学生观赏舞蹈作品时,就会无意识地产生“动觉”,而“动觉”的产生又促使学生产生内模仿。例如,当学生观赏芭蕾舞作品时,看到舞者技巧准备,学生也会不自觉随之深呼吸;当观赏现代舞作品时,学生身体也会随之收紧、放松;当观赏热烈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时,学生也会随之拍手、跺脚等。除了“动觉”促使的内模仿外,很多学生还会在观赏舞蹈作品后,对其动作产生兴趣,引发运动欲望,继而亲身实践。因此,从舞蹈欣赏“动觉”概念去看高校公共舞蹈课程《舞蹈作品鉴赏》教学,它必然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发展。

  三、对学生音乐节奏智能发展的意义

  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谱写歌曲和乐器演奏的能力。⑤音乐-节奏智能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且出现较早的一种智能。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几个月大的婴儿听到音乐响起,就会随之有节奏地手舞足蹈,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学习有所侧重,很多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慢慢弱化和减退了。对此,在多元智能同步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在高校广泛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就显得非常必要。

  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舞蹈课程也可以起到音乐类课程相似的作用。舞蹈和音乐素来就是相生相随的姊妹艺术,舞蹈一般都会有音乐伴随。舞蹈和音乐具有的最大共性就是节奏性,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使音乐视觉化,但舞蹈动作本身也有其节奏,且它与音乐的节奏有多重配合方式,配以音乐的舞蹈,可以强化节奏的呈现。在《舞蹈作品鉴赏》公选课教学中,舞蹈作品的动作分析和音乐分析是舞蹈作品分析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的音乐分析比一般的纯音乐分析更具画面感,更有内容性,其情感往往基于特定的舞蹈情感表达,其节奏往往与舞蹈动作相契合,以实现某种特定意涵的呈现。因此,通过《舞蹈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来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要比直接的音乐审美课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对学生语言智能发展的意义言语-语言智能

  指的是人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它负责语言表达以及各种可能存在的复杂的表达形式,包括诗歌、幽默、故事、语法、暗喻、明喻、抽象推理、符号思维、概念图形、阅读和写作⑥。

  《舞蹈作品鉴赏》教学不仅有作品欣赏,还有作品分析。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将舞蹈这一非语言文字艺术转化为文字语言,这并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尽可能给予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学生通过个人对舞蹈作品的反复认知判断和小组讨论,在意识中归纳形成观点,进而组织成通顺的语言,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分析和评判。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它确是一个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学生的语言智能必然会得到有效发展。总之,高校公共舞蹈教育教学作为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校的公共舞蹈教学改革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为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入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公共舞蹈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应用策略,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康爱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吴志宏,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6]沈致隆.加德纳艺术多元智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二: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而《零点项目》则是美国与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激烈竞争的产物。1957年11月,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震动美国,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两国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经过十年的讨论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零点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其所以称为“零”,是因为,当时美国人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以“零”为起点,以唤起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已培养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在以后的20年中,对该项目投入经费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实验,出版几十本专著,发表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加德纳出版的《治理得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了智能多元论,驳斥了智商决定一切的观念。他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智商。加德纳的“智能多元理论”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念。这些智能就是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语言,而且部分的受到每个人所处文化的影响。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的工具。他把智能分为八种:1、言语—语言智能:是指个体的言语能力,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评议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员都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的能力。空间智能使人能过感知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不但能够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能有效的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够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

  4、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的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5、音乐—节奏智能:是指人敏锐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和善于领悟音乐的观众。

  6、人际交往技能:是指能够有效的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人生。神学家、哲学家就是拥有高度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例证。8、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植物学家、园艺设计师等。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特点:1、突出多元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八种智力要素组成,这八种智力要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八种智能同等重要,要给与同等的关注。2、突出差异性: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这八种智能能

  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条件下的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把智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加德纳强调智能不是上天赐予少数幸运者一种特殊的的脑内物质,而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拥有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或创造出有效产品的基础。

  4、突出开发性: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他反复强调,帮助一个人彻底的开发它的潜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的智能演变。学校教育的宗旨应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特点,促其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与教学(一)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广泛的运用,他以多元智能的需求为出发点调节教育教学,承认儿童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其观点如下。1、智能无优劣之分:每种智能都可以用于创造发明,同时多数人只在某个领域表现出卓越的智能。2、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建立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的全面发展,使在某一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发展。

  3、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科发展不同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顺利地转化为新型的教学程序。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各种切入点,对课程、教学行为和学校整体设计都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选择。

  4、倡导新型的教学设计:同一学科发展多种智能。多元智能课程倡导对教材进行学习单元设计。在每个学单元中结合各种智能的发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鼓励跨学科的单元设计,数学、语言、音乐、艺术、动作,以及合作性工作或独立性工作都整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

  (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这种生成性理解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是通过建构而获得和已有知识对学习产生影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机械性。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爱好。(1)多元切口。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多元切口”。即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选择达到培养目标的不同教育“突破口”。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2)多元目标。学校教育的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学生必须对特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是能够增进人类的理解。(3)终极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不是最终目的,是有助于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

  

篇三: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许多舞蹈活动需要集体参加诸如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演员之间彼此的默契和谐的配合非常重要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集体配合的认同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从而提高了人际智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视全国许多高校都增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舞蹈课也被列入选修课程这样就使得舞蹈教育逐步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舞蹈多元智能培养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曾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理论,即关于智能发展的重要理论——多元智能(MI)理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各种不同的领域: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包括舞蹈)、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这些智能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很少有某种智能会被人单独使用。这些智能在发展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在教育中,一方面,根据每个人能力发展的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学科以特定的智能发展为目标的分工培养模式,要以围绕发展多元智能的整体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加德纳的这一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教育实践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门学科教学中都引发了许多新探索。最重要的是,这些探索都强调本学科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结合,使本学科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样,舞蹈教育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一些人低估和忽视。他们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点缀,没有专业培养的必要。所以,从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没有把舞蹈课列入必学课程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但是从多元智能观来看,舞蹈能力也就是控制肢体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即身体运动智能,它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智能,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活动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贡献。

  一、舞蹈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舞蹈智能的发展对于音乐智能和身体智能的发展也有不同的作用,而对于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有关专家认为:在舞蹈和舞蹈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及与此相连的情绪体验。舞蹈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尊心,扩展人们的表达力和影响力。

  1.舞蹈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自制、自持能力及品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得到锻炼。2.舞蹈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一个舞蹈节目能够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向心力。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增强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3.舞蹈训练能够使学生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发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通过舞蹈排练特别是集体舞的排练,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4.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改变学生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少儿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在学习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训练,所以能够促进身体左右两侧发展均衡。5.通过欣赏优秀舞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保护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6.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另外,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二、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智能关系1.舞蹈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就是文学的意境。实际上,任何舞蹈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一部文学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展现其内涵,特别是诗歌的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都可以运用各种舞姿来表现。舞蹈的肢体和文学中的语言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体,在起源时就是紧密相联的。同时,舞蹈可以帮助人们体会语言的节奏、情感和韵律,从而提升了人们的语言智能。2.舞蹈与音乐的相通之处更为人们所熟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这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从某种程度上讲,舞蹈也是用来解释音乐的一种方式。舞蹈创作是从音乐中去寻找舞蹈的“意象”,即随着音乐的乐句和节奏展开人体动作的画面,包括用动作和姿态上的点、线、形去表现舞蹈的表情、节奏和构图。一切乐曲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而表现各种不同的意境,很多舞蹈在塑造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将这种意境完整地表达出来。音乐作为时间艺术可以促发空间智能方面的的发展,譬如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舞蹈智能和音乐智能是可以相互促进的。3.舞蹈与美术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舞台美术上,其服饰、化妆、布景、灯光、道具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的形象智能在这方面起着展现舞蹈作品所处时代、环境、人物身份及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推动舞蹈情节发展的作用。舞蹈以动态的画面来展示,而美术则用静止的造型构图来表达,灯光和道具的运用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同时,舞蹈中美妙的舞姿也为绘画、雕塑艺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4.许多舞蹈活动需要集体参加,诸如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演员之间彼此的默契、和谐的配合非常重要,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集体配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

  合的认同,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从而提高了人际智能。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视,全国许多高校都

  增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舞蹈课也被列入选修课程,这样就使得舞蹈教育逐步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针对这一新的教育举措,根据智力整体发展的思想,我们有必要对舞蹈教育的理念与方式进行重新审视,使舞蹈真正成为自己表达和抒发内心感受的媒介。

  总之,多元智能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而且多元智能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开拓思路,提倡在教师之间形成跨学科合作教学机制,舞蹈教师也可主动参与到其他学科的课程设计之中,在教学模式上为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综合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学习和研究。

  

  

  

篇四: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程文丽王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31期

  程文丽王娟

  (潍坊市经济学校山东诸城262234)

  摘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树立学习及生活的自信心。文章就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学生,从概念、主要因素和具体方法上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元智能理论自信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29-01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至少七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虽然每个人都至少具备八项智能,但是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表现则有所不同。如某一项或几项智能表现相对突出,而其他几项稍差。正是这些不同,使得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具独特性。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属我们传统上所认为的差生。只是由于其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表现不够好。但他们在其他几项智能的表现上却很可能相当出色。而这些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一直认为自己是最笨的,是一无是处的,受这种思想的制约,他们失去自信,破罐破摔,看不到自身的优点,更不知道自己可能在其他智能方面有惊人的表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让他们惊喜的发现,并不是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他们照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多元智能理论点燃了这些学生破灭已久的希望,让他们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

  1比较发现阶段

  比较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我先从学生的语言逻辑智能入手,按照学生学习水平的不等把他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以八项智能为基础设计8个不同的标准,每个标准的分值是一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6个小组的总分基本上是一样的。有的小组对课程的总结、对模式的辨别能力方面得分较高,有的小组对颜色的辨别搭配,形状式样的运用方面较为突出,而有的小组是因为其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而胜出的。可见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野中,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学生智能方面存在的缺陷,而是充分尊重学生智能分布的特点和差异性。“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所有学生都有其发展的潜力”这是多元智能理论赋予我们的最基本而最深刻的道理。我通过仔细的观察、反思、与学生及他们周围的人交谈,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然后按不同的智能强项,重新划分小组,定义为语言小组,数学逻辑小组,视觉空间小组,体育音乐小组,人际交往小组等。

  2个别发展到全面发展阶段

  发现了学生的智能差异以后,我在一段时间里按每个小组的智能强项设计活动,找出适合每个小组智能结构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重新找回自信。在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弱势智能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2.1利用肢体运动智能,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组的实验中,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案例是王洋的转变。王洋是我们班学习最差的一个,上课除了睡觉就是看小说,甚至连课本都不拿出来,调皮捣蛋,每门功课都不及格,任课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但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他惟有对体育课情有独钟,且同学反映他短跑最棒。时逢学校选拔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元,利用这个机会,我及时找他谈话,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争取为学校赢得荣誉。看到他遥遥欲试的样子,我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说,“任何成功都离不开严格的记律约束,你虽然在自身方面有特长,但在纪律上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参加全市运动会代表了我们学校全体学生的风貌,只有严格守纪,听从老师的安排,才能为学校争得荣誉,实现自身的价值。从现在起,你不仅要积极训练,还要在课堂上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只有平时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在赛场上你才能战胜自己,取得成功。”听了我的话,王洋频频点头。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他努力克制自己,并主动要求同学在他违纪时提醒他,此外,他更是积极参加训练,果然在运动会中取得佳绩。

  王洋能在课堂上管住自己,不再捣乱,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是如何让他对学习感兴趣呢?我又找他谈话,帮他分析以后的出路,我说体育这么棒,为什么不把课程赶上去,将来考大学体育系。王洋对自己不抱希望,他说落下的太多。我说先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你以前知道自己是短跑冠军么。说起成绩,王洋有了信心,答应试试。于是在以后的上课中,我有意识的让他回答一些简单并估计他有把握的问题,让他做一些小事情,帮他创造成功的机会,慢慢地克服自卑,恢复自信。鼓励他战胜自己,克服以往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养成勤学苦练的好习惯。

  任何成绩都能激起人的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蕴藏在小的成功之中,王洋开始充满自信的学习,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王洋变了,有一名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变成了一名勤学苦练的优秀学生,这一转变不仅影响到他在校的学习,更将影响到他今后的一生。这一转变得益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帮我找到了转变差生的方法,更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学生的不正确看法,由厌恶到喜爱,由鄙视到鼓励,使学生找到了自信,更使自己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只要我们能从根本上理解学生,给学生以自信,相信任何一名学生都能象优等生一样,在生活的海洋里扬起不败的风帆。

  2.2正确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努力发现学生优点,帮学生找回自信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女孩叫吴莹,我第一次去上课她就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迟到了不喊报告,晃着肩,浓妆艳抹的脸不屑的掠过我,高跟鞋很有节奏的“的的”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坐下。当时的我真想给她一个下马威,灭灭她的娇气,可看到全班同学惴惴不安的眼神,想到多元智能理论的八种智能,我忍住了,认真的上好了我的第一堂课。课间休息时,我装作不经意的走到她身旁,轻松地说:“你很漂亮,还挺会打扮,什么时候教我几招?”吴莹的敌意一下子就没有了。后来每次上课,她都提前来和我说上几句话。我则不失时机地劝她,说:“十六岁的花季,自然是最纯真的美,天生丽质的你退去浓妆,会显得青春亮丽。”几天后,我发现吴莹和其他同学一样穿上了运动服,把自认为很酷的头发也剪了。吴莹在与我的交流中该掉不少陋习,学习也逐步走向正规。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市场经济》知识竞赛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这不仅让全校师生对她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让她自己找回了曾一度失去的自信。从此以后,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且还成功的组织了学校的各项知识竞赛。

  

篇五: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而《零点项目》则是美国与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激烈竞争的产物.1957年11月,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震动美国,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两国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经过十年的讨论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零点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其所以称为“零”,是因为,当时美国人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以“零"为起点,以唤起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已培养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在以后的20年中,对该项目投入经费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实验,出版几十本专著,发表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加德纳出版的《治理得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了智能多元论,驳斥了智商决定一切的观念.他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智商。加德纳的“智能多元理论”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念。这些智能就是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语言,而且部分的受到每个人所处文化的影响。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的工具。他把智能分为八种:1、言语—语言智能:是指个体的言语能力,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评议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1

  2、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员都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的能力。空间智能使人能过感知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不但能够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能有效的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够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

  4、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的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5、音乐—节奏智能:是指人敏锐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和善于领悟音乐的观众。

  6、人际交往技能:是指能够有效的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人生.神学家、哲学家就是拥有高度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例证。8、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植物学家、园艺设计师等。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特点:1、突出多元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八种智力要素组成,这八种智力要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八种智能同等重要,要给与同等的关注.2、突出差异性: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这八种智能能在

  2

  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条件下的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把智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加德纳强调智能不是上天赐予少数幸运者一种特殊的的脑内物质,而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拥有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或创造出有效产品的基础.

  4、突出开发性: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他反复强调,帮助一个人彻底的开发它的潜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的智能演变.学校教育的宗旨应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特点,促其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与教学(一)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广泛的运用,他以多元智能的需求为出发点调节教育教学,承认儿童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其观点如下.1、智能无优劣之分:每种智能都可以用于创造发明,同时多数人只在某个领域表现出卓越的智能.2、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建立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的全面发展,使在某一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发展.

  3

  3、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科发展不同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顺利地转化为新型的教学程序.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各种切入点,对课程、教学行为和学校整体设计都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选择。

  4、倡导新型的教学设计:同一学科发展多种智能。多元智能课程倡导对教材进行学习单元设计.在每个学单元中结合各种智能的发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鼓励跨学科的单元设计,数学、语言、音乐、艺术、动作,以及合作性工作或独立性工作都整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

  (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这种生成性理解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是通过建构而获得和已有知识对学习产生影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机械性。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爱好。(1)多元切口。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多元切口”。即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选择达到培养目标的不同教育“突破口”。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2)多元目标。学校教育的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学生必须对特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是能够增进人类的理解。(3)终极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不是最终目的,是有助于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智能理

  4

  论不仅在帮助学生的学习上有特别的功用,而且在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有价值的成人角色方面也有特别的功用。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智能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建构性与情景性的过程,反对教学过程是来自教师外部强加的制式的教育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其一,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加德纳在提出多元智能的学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时,首先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计划作为理想的学校教育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观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其二,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通过设立学习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或与伙伴合作,学习有关技能。在教学评估中,重视学生自我评估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的平量分析,会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地责任。(三)多元智能理论运用的优势与局限1、优势对智能有一个更宽的认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天赋提供真实的学习机会.学生能够显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更好。评价多样化。老师在创意上会有很多点子,挥洒的空间较大.可以感受到教育目标的成就,学生透过活动的领悟较深。老师及学生都不会局限于一个小的格局,因为多元包容性较大,观点也变多,相对的对学生的看待和评价也较公平。2、局限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需要的教学资源较多,使老师负担较大。需要的时间

  5

  相对较长,回事教学进度比较慢,牵绊较多,包袱较大。需要团队的合作,发挥群体智慧,设计才能更精彩.实践中避免搞“花架子”。

  多元智能组织中心(主题)的选择

  1、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主题式学习单元设计主题式的学习单元成为最普遍的课程整合形式。所谓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和技能运用的能力和意识.这种学习单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它以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概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既理顺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又是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单元主题是单元学习内容的主干。2、主题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1)、教材的挑选与整合。(2)、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广泛性。(3)、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4)、在方法途径上,运用各种学习手段与方法,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要用传统、有效的特定学科学习方法,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

  6

  要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主题单元教学的几个环节(1)、主题单元教材整体解读及学情分析。(2)、主题单元教学整体目标解读.(3)、主题单元教学构想及教学设计。基本模块:单元导读、浏览每课、整体感知-—精度感悟每课重点实践体系——回归整体、拓展比较、积累运用-—口语、习作,整理测试。(4)、围绕主题,对每节课教与学的设计、板书、课件.(5)、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呈现方式,评估方式。(6)、单元主题目标达成综合水平测试题及答案。(7)、单元主题教学资源包:课件、拓展资料等。4、给教师的建议(1)、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整体把握教材。(2)、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遵循由主导到主学,坚持自主发展原则。(3)、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坚持开放的、活动的,具有探究性学习原则.(4)、精心设计单元活动主题,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5)、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6)、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还要妥善解决单元主题的相对独立性和教材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7

  多元智能取向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教学要到的目的、终点和努力要获得的结果,特也是用来评估自己的工作进展如何、确定方向是否正确的参照点,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1、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1)、切实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有可行性,不仅要切合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可用的时间、现有的设备来考虑目标能否达成以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设计教学目标,以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学生能学有所得。(2)、灵活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灵活机动的设定多元智能目标,教师应善于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3)、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偏向于为学生提出远大的教学目标,忽视细小的具体目标,结果便使学生感到那些大目标过于空泛、渺茫、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失去了积极努力去实现的热情;有的教师则热衷于为学生规定一大堆具体、琐碎的目标,却不考虑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要达到的更高层次的一般目标是什么,其结果就是学生陷入盲目、机械的活动中,产生枯燥、乏味和厌烦的感觉。教学目标要起到激励作用,就必须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2、给教师的建议(1)、信任每位学生的能力,注意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2)、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3)、教师要明确学生必须获取的技能、知识和成果是什么.(4、)除了教师主导设定教学目标外,偶尔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8

  多元智能学习活动的设计

  1、多元智能学习活动的设计(1)、结合各种智能的发展的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2)、寻找“切入点”,根据学生的智能选择学习活动。没有必要把八种智能的培养都融入一个主题学习中去实现,而是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对特定的主题设计若干可供选择学习活动,由此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利用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弱点。(3)、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强项而认识和允许学生弱项的存在,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活动设计。2、给教师的建议(1)、相信学生的长处和潜能.(2)、让学生互相懂的关心和尊重。(3)、让学习成为令人兴奋的事。五、多元智能教学流程的安排1、多元智能教学流程的安排(1)、引发兴趣。(2)、教学目标分析.(3)、设计多元智能教学策略。(4)、选择与设计多元教学媒体(工具)。(5)、教学过程设计。

  9

  (6)、形成性评价。2、对教师的建议(1)、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树立起课程的目标意识。目标意识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方法和过程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教学设计必须有弹性,随着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方案.交流对话的弹性设计,在以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那么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情况是课前难以准确把握的,因而这方面的设计只能是考教师的假设来猜度学生交流的重点,而如何引导对话只能凭临场的灵活应变,因而有关这方面的设计要有弹性;体现个性感悟的弹性设计,学生学习是高度个体化行为,对同一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可能因为个人生活经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师应当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展示,不应该以统一的答案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灵气,这种感悟的个性化必然会带来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作现场的因势利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设计时留出空白。(3)、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突出多样化、个性化。(4)、注重练习设计的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

  多元智能教学环境的优化

  1、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特别注意以下几条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2、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策略:整体协调策略,增强特性策略,利用优势策

  10

  略,筛选转释策略,自控自理策略。3、给教师的建议:(1)、合理的课堂结构。首先,在课堂环节上,要体现兴趣激发—-情境创

  设-—师生探究——实践运用——知识整合和拓展的完整性,层层深入;其次,在课堂时间安排上,重视第5—25分钟的利用率;最后,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张有弛.

  (2)、和谐的课堂情感。教师饱满的精神,教师爱憎分明的眼神,要拉近师生的距离。

  (3)、有趣的课堂情境。(4)、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选用

  智能

  教学活动

  教学材料

  教学方法

  言语—语

  讲课,讨

  书籍,录音

  听,说,读,

  言

  论,文字游戏,机,打字机等写

  讲故事,集体朗

  读,日记

  逻辑—数

  解决问题,

  数学习题,用数量,批

  学

  科学实验,数学数学游戏,科学判思维,概念化

  游戏,批判思维,仪器

  心算

  视觉—空

  视觉表现,

  图表,地图,看,画,幻

  11

  间

  艺术活动,想象示意图,录像,艺想,想象,目测,

  游戏,比喻,视术品,图片库涂色

  觉化

  身体-运动

  动手学习,

  制造工具,

  建造,触

  戏剧,舞蹈,体体育器械,触觉觉,感觉,舞蹈,

  育,触觉,放松学习资源

  演出

  练习

  音乐—节

  韵律学习,

  录音机,磁

  唱,打拍

  奏

  打节拍,唱教学带,乐器

  子,听

  歌

  人际—交

  合作学习,

  图版游戏,

  教授,合作,

  往

  同学辅导,参与聚会所需物品,带有尊重的相

  社区,社交活动演习道具

  互影响

  自我认识

  个别教育,

  自我核查

  联系个人

  独立学习,课业的材料,日记生活,做选择

  选择,自我评价

  自然观察

  自然学习,

  植物,动物,

  与生物和

  者

  生态意识,动物自然观察者工自然现象联系

  照管

  具,园艺工具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适应性。

  (2)、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追求多样性和创造性。

  (3)、教学实例的选择要具有乡土性、新颖性。

  12

  (4)、课堂提问追求广泛性、开放性。(5)、课内练习和课外作业应增强梯度性、自主性.(6)、地理课外活动要追求研究性、实践性.

  多元智能课堂教学艺术的使用

  所谓教学艺术,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图示达到的一种教学境界,这种境界的教学不但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像一件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更能让教师本人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愉悦;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美的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进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形象性:为了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师有时要运用板书、挂图、图画以及幻灯、录像、微机等电化教学手段。这种方法有比直观性更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比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情感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感情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而且通过思想交流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教学具有像文学艺术一样的感染力,并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即谓之“感人”.

  (3)、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泓活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墨守成规,不断创新教法,闪烁着教师们的创造热忱和机智。教师的灵感,随手拈来,妙趣横生,充满了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

  (4)、示范性:教学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

  13

  观性和示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及音乐、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学生的个性品质。

  1、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艺术的整合持有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师教学时,常常不顾及那些不适应的孩子,于是就有了不少厌学学生。而持有多元智能管的教师则认为个人的智能取向是不同的,走向智能的门不同,开门的钥匙就会不同,所以他们会从各种智能的需要出发,扩展教学的技术、工具和艺术,设置多样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使智能强项被调动起来,各得其所,而强项又会带动弱项,相得益彰。这种教学艺术具体化为以下四种。(1)、调谐艺术。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现场共振现象,唯有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技艺-—比较精确的测度学生信息的接收量;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相等,从而达到谐振的目的。(2)、调速艺术。教学速度过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焦虑,造成认知困境;速度过慢,易使学生注意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薄;即使速度适中,若匀速不变,没有起伏,也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没有刺激。最理想的效果是“快节奏加慢镜头”.快节奏是指养成学生快看、快记、快写、快做、快思的习惯。慢镜头就是在教学关键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基本形式有延时、重复、追问、暂停等。(3)、调温艺术。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就像生活

  14

  再度最适宜的气温下心旷神怡、情绪高涨。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就应该学会自觉的调温.调温不外乎两种,一是将教学热点冷处理,一是将教学冷点热处理。

  (4)、调味艺术。一堂真正的好课,应当是让学生品味的过程,是学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成长.①诱趣。首先要认清诱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领悟和掌握知识,防止思维桎梏,激起思维涟漪。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诱趣,防止哗众取宠。其次,要注意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的转化过程,通过竞赛、游戏、质疑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最后,要注意喻趣于教学过程始终,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②应激.应激是教学艺术中特有的教学机智,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随机应变,灵活的运用发散、换元、转向、择优等手段,及时巧妙地处置突发事件,或化险为夷,引出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巧妙地点拨和暗示.真正有效地点拨,不仅使学生将已知接通未知,而且给学生开启一个崭新的视角,获得网开八面的探索思路。因此成功的点拨一定要点在关键上,拨在精要处。暗示是教学艺术极精湛的点拨艺术,他是用间接、含蓄、隐蔽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思维、行为产生刺激的影响。③激进。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虚荣心,教师应当正确运用好这些心理特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注意奖励的层次性.激进的根本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敢想、善思。④稚化。有时教师故作愚拙,佯装不懂,在板演或表达中有意遗漏或增添某个重要内容,再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这样不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比直接道出知识或塞给知识要高明得多。⑤幽默。幽默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教学中的幽默有其特殊性,他必须服从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是幽默出现在教学的最佳时机,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作料.⑥修辞。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应用修辞,不仅使教者本身的教学语言不落窠臼,遣词造句臻于上乘,使抽

  15

  象的知识变得形象鲜活,使枯燥的内容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愉快的享受,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炙热情感,从而孜孜以求。⑦拙美。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挖掘和领略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情境美、理性美、和谐美、整体美、结构美、简洁美等.启发美读,体验审美的直觉性;指点思路,突出审美的愉悦性;引导入境,升华审美的情感性。⑧管理。

  2、给教师的建议(1)、开讲体现一个趣字.(2)、新授体现一个实字.(3)、练习体现一个精字。(4)、结束体现一个活字.

  16

  

  

篇六: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1.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2.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3.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4.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

  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篇七: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的转变探讨

  作者:徐海欣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09期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学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智能理论使教师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使舞蹈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依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发展学身体运动与思维之间和谐的能力;二是多元智能理论带来了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优势智能,从而使舞蹈教学的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三是多元智能理论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建立智能测试的依据,对于如何完善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舞蹈;教学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其影响深远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每个人的智能是不同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们不同的智能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运用。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影响至今仍长盛不衰,而加纳德本人也被视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舞蹈教学而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同样为舞蹈教学在专业认识、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检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的认识

  国内很多大学都设置了艺术系或艺术专业,舞蹈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但在专业目标的设置上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几块:思想政治上的要求、文艺方针上的要求、理论上的要求、职业上的要求以及审美创造上的要求、舞蹈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在更为广大的中小学的范围内,舞蹈课同样众多,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力量开设的种类舞蹈班,它们针对的对象多是青少年和儿童,其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舞蹈技能,同时接受一定的审美熏陶。无论是大学还是儿童的舞蹈教育,他们都与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太相同。

  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加纳德后来又加上了自然智能。加纳德指出,“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1]加纳德之所以这么认为,有其潜在的逻辑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述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体现却是不同的,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就是使这些智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从理论上讲,加纳德的上述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如果把其与现在大学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各种类型的舞蹈培训课程来看,真正要实现依据每个人的智能进行教学还是的不少的障碍的,其中主要的有两个。第一个方面,重语言与逻辑-数学智能的社会教育氛围及其所产生的专业考核机制所形成的障碍。传统的智能主要是指人的智力,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比内和西蒙的对抽象思考与抽象能力的推崇,其中比内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是认为个人的智能是唯一且固定的,是由语言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构成;二是推孟把智力看着人的学习能力;三是品特把人适应环境的能力看作是智力;四是桑代克为代表,把智力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上述四种传统的关于智能的认识都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即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智能理解过窄,从而对于教育的引导作用并不全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

  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从理论上而言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在教学的一线进行实践都是人们必须面临的问题。美国的教学工作者卡罗林·查普曼就为人们在一线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参考,这一点同样或以结合舞蹈教学实践加以相应的改造并进行运用。查普曼首先对智能理论所对应的具体应用对象进行了区分。她指出,语言智能主要强调人们对语言的敏感性与驾驭语言的能力,诗人、作家、演讲者等都代表了语言智能的运用。音乐智能体现于人们享受音乐体验,与歌唱家、作曲家等联系紧密。逻辑-数学智能则与抽象推理的能力有关,在数学家、物理学家等那里表现得很充分。

  舞蹈智能显然是属于运动智能,同时也涵盖了对其他智能的一些要求。由之出发,必须把舞蹈教学与对学生的培养置于各种智能的综合考虑之中,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身体运动智能使我们能够控制并理解身体运动,熟练运用各种身体对象,在思维与身体之间建立起和谐的能力。”这一判断的意义在于不再把舞蹈当成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运动,而是思维与身体运动的结合体。换言之,在舞蹈智能的培养中,身体与思维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是最为重要的是思维与身体的和谐结合。

  三、多元智能理論与舞蹈教学的测试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舞蹈教学测试可以依据教学进度分三个时间段进行。这三个时间段是整个课程开始之前的测试、课程中的测试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测试,这三个阶段时间不同,其测试的目的也不同,但宗旨都是为实现身体运动与思维的和谐。在舞蹈教学课程开始之前的测试直接决定了教师对于学生智能的把握,也影响到学生对自身智能的认识。

  美国教育家拉齐尔指出了人们以往的测试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从暗中影响人们对智能的认识。拉齐尔指出,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基于缺陷的评价方式。“这种测验确切就是要查找学生的‘缺陷’、他们的‘弱点’、他们所做不到的。”[4]这种评价最终转化为一种学业评价。

  通过多元智能模式在公众对于智能认识以及教学设计方面带来转变。拉齐尔的上述观点实际上是加纳德观点的进一步发挥。在《多元智能的评价方法》一书中,加纳德就指出,如果要对学生的智能进行较为合理公正的评价,就必须用至少三种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智能,这样也就能较为客观地对学生的智能进行把握。这种方法至少意味着两点:一是测试学生智能方式的多样性,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测试较为客观地把握学生的智能情况;二是在测试标准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八: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的转变探讨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学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智能理论使教师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使舞蹈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依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发展学身体运动与思维之间和谐的能力;二是多元智能理论带来了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优势智能,从而使舞蹈教学的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三是多元智能理论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建立智能测试的依据,对于如何完善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舞蹈;教学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其影响深远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每个人的智能是不同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们不同的智能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运用。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影响至今仍长盛不衰,而加纳德本人也被视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舞蹈教学而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同样为舞蹈教学在专业认识、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检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启示。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的认识国内很多大学都设置了艺术系或艺术专业,舞蹈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但在专业目标的设置上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几块:思想政治上的要求、文艺方针上的要求、理论上的要求、职业上的要求以及审美创造上的要求、舞蹈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在更为广大的中小学的范围内,舞蹈课同样众多,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力量开设的种类舞蹈班,它们针对的对象多是青少年和儿童,其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舞蹈技能,同时接受一定的审美熏陶。无论是大学还是儿童的舞蹈教育,他们都与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太相同。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加纳德后来又加上了自然智能。加纳德指出,“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1]加纳德之所以这么认为,有其潜在的逻辑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述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体现却是不同的,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就是使这些智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从理论上讲,加纳德的上述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如果把其与现在大学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各种类型的舞蹈培训课程来看,真正要实现依据每个人的智能进行教学还是的不少的障碍的,其中主要的有两个。第一个方面,重语言与逻辑-数学智能的社会教育氛围及其所产生的专业考核机制所形成的障碍。传统的智能主要是指人的智力,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比内和西蒙的对抽象思考与抽象能力的推崇,其中比内更是认为个人的智能是唯一且固定的,是由语言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构成;二是推孟把智力看着人的学习能力;三是品特把人适应环境的能力看作是智力;四是桑代克为代表,把智力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上述四种传统的关于智能的认识都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即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智能理解过窄,从而对于教育的引导作用并不全面。在具体的实践中,特别是现代教育活动的实践中,人们往往把语言和逻辑-数学的智能作为最为主要的智能进行考量。这种考量只考察了人们一般情况下的智能水平,对于长于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以外的学生的智能的考察来说,显然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的智能情况,同时也忽视了环境等其他非智能因素的影响。从上述的舞蹈教学专业或舞蹈课程的教

  学目标中,这些建立于对传统智能理解基础上的专业目标设置不能够满足人的智能的全面发展,从这样的专业考核机制出发对学生舞蹈进行考核显然具有局限性。即使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对他们进入这个专业的考核时,仍然是以语言的逻辑学-数学为前提的——他们往往是各类以语言和逻辑-数学考试中不出色的人——被迫选择了舞蹈专业。第二个方面,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对自身所形成的阻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是十多年前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单纯听的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被引入。但问题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尽管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智能进行缜密的分析并没有完全实现。可以这样说,在大学舞蹈专业和众多的舞蹈培训机构里,对于单一智能的推崇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上课的方式使从事舞蹈学习的学生只注重了运动智能的训练,对于语言等其他的智能并不看重。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采取了统一的标准,使学生其他的智能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表面上看来是目标明确,但实质上却并没有实现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在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要进一步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上的运用,就必然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设置进行检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贯穿于专业目标的设置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在于依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发展人们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依赖于人的各种智能。特殊的个体在某个方面的智能相对突出,具有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得到尊重。舞蹈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必然要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尊重等内容,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考核的方式与方法上也需随之跟进。不难看出,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在专业目标与课程目标上进行重新认识。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从理论上而言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在教学的一线进行实践都是人们必须面临的问题。美国的教学工

  

  

篇九: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赵越作者机构: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沈阳110818出版物刊名:当代音乐页码:80-81页年卷期:2016年第6期主题词: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理论舞蹈教学实践应用

  摘要:霍华德·加德纳的智能理论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开发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方面对开发受教育者的智能方面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篇十: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以后,在心理学界产生的影响不及在教育界影响大、范围广,伴随新的智能观而来的是新的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等。这些观点的转变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产生的更加深层次的意义所在,它迫使我们对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对教学的内涵进行提升。

  一、传统教学只关注共性,忽视个性,求同排异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行班级授课制,它是将年龄相仿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教学。起初班级授课制的确达到了目的: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教育。但是,时至今天,教育所追求的却不止人人有学上,而是追求人人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符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传统教学因为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基础上的,其最大特点是试图面向全体。对学生是“一刀切”,用同样的教法,讲同样的内容,提同样的问题,布置同样的作业。但多元智能理论恰恰提醒我们,这种形式上的公平,却为学生结果上的不公平埋下了伏笔一一共性的关注是以忽视学生个性为代价的。这种教学所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单一一一从刺激的单一到反应追求的单一,追求共性。刺激的单一。传统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效果律”,强调促进人们重复那些得到强化的行为,而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强化被我们教师愈演愈烈,甚至极端成为一种欠加考虑的重复,教师们机械而毫无改变地在不同的班级与

  学生面前使用着同样的教案,这种重复随着教龄的增加也造成了教

  师自身的走向圭寸闭。

  反应追求的单一。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强求整齐划

  一。教学的目标除了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外,在同一学科内

  部,对不同学生的要求没有明确的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的

  教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出很

  “标准”的反应。

  而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教师的标准,诸如教学参考书、大纲,甚

  至曾有段时期都出版了供教师教学使用的《标准教案》。我们且不

  说这些教参、教案的“标准”是否无懈可击,仅就这种用单一的刺

  激来引发或企图使学生做出统一反应的做法本身就是对人类智慧的

  亵渎。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

  就在于人可以对客体进行必要的影响和改造,而在教育中的这种对

  反应统一性的追求,实质上是违背了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它置学

  生的加工能力于不顾,忽视了学习的“内化”过程以及由于学生将

  所学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排斥或拒绝状态。

  追求共性本身并没什么值得怀疑的,毕竟教育具有社会价值的

  功能,承担着将人类的文明有选择地代代下传,承担着培养能够为

  社会服务的接班人的职责。我们的教育确实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的

  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治的追求等外界系统去进行,但当把这种一

  致性刻意地、人为地精确到每一堂课、每一次考试的时候,就已严

  重地轻视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笔者认

  为:教育的这两种功能之间是可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协调和一致的,

  多元智能理论就为我们提供了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以及实

  践的可能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学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学的特点就是谋求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求同重异。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全员、全面、个体的发展观。所谓全

  员发展,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智力发展的可能,都有获得成功

  的希望,只是成功的领域不同;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要通

  过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的八种智能以及目前尚未发现的其他

  智能得到共同的发展;所谓个性发展,就是允许并帮助他们充分发

  挥各自的优势,多用几把不同的“尺子”衡量他们,无形中使他们

  的表现趋同。多元智能理论正是通过这种对智能全员、全面和个性

  的发展的认识,来作为共性和个性统一的基础的。

  多元智能理论虽然强调个体差异性、智能多元性以及由于个体

  差异引发的学生教育需要上的差异性,但是毕竟多元智能理论的实

  践场所仍然是在教室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面对全体,其次才

  是面对个体。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不同的儿童客观上都存在着特殊教育需要。保证教学有效的首要条件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投入和参与到教学之中,却奢求他在教学之后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而“有效参与”就是为了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必须认识和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个别教育计划、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等,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

  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求同重异的教学,是通过教学起点的多元和教学过程的多元来实现的。由于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组合、智力结构有所差异,所以就不能也不应该强求从一个出发点出发,决定教学的形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为具有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提供进入学习的机会。我们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体会:被称作差生的学生一般是落在学习的起点上。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起点过于枯燥、呆板、形式单一,与学生擅长的智能加工方式存在出入。而加德纳则主张教学要从一开始就重视多元、重视差异。

  唤起学习兴趣,诱发认知兴趣,可以活跃智力的积极性。在传统的课堂中一般只看到一种方式:讲授。事实上,最早的教学就是通过“口耳相传”来进行的,问题不在于言语的运用,而在于如何运用,运用何种言说方式。其实,除了常见的教师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直接运用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其他多种形式,比如故事、表演剧、影像作品等,这里实际上融合了多种智能。

  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我们以往的教学却不善于或懒得发现和运用这些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大可能的原因是有的教师认为故事、表演剧、影像作品等与学生目前进行的学习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期盼立竿见影,所以才引发了前面所说的教材教材再教材;讲解讲解还是讲解。这种做法是以牺牲很多学生的利益为代价的。

  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是对教学最大的挑战,而这也是教学最具魅力的地方。应当指出:多元智能理论不可能达到在教学中的每一时刻都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种不同的需要,但只要教师能根据每项智能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可能有机会利用其最为擅长的智能进入学习。

  

篇十一: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有句俗语:人各有所长。放眼四顾,我们常常看到生活中有人工于运算,有人精于言谈,有人长于舞蹈,有人专擅绘画……

  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博士指出人有多种智能,并同时指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人都能使自己的各项智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的理论给我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潜质,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就能真正地立足于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以下便是一个视觉一空间智能在语言教学中成功应用的案例。

  所谓视觉一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指那种把外在空间的影像“具体化及立体化”的能力。一般空间智能高的人,都是善于掌握空间、形状、线条、色彩,还能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的人。建筑师、设计师、雕刻家、画家等都是空间智能较高的人。

  在我任教的五年级有一个叫霏霏的女孩,她的空间智能比较发达,平日能说会道,能唱会跳,她演的小猪小狗绘声绘色,她画的花花草草栩栩如生。平时同学们都很爱往她身边凑,因为她总能想办法把别人逗乐。按说这样的孩子

  应该是很有灵性的,但是开学初期她的父母就对我说孩子自小基础差,语文数学向来都是考不及格的,学习上实在“不太聪明”,还说她很讨厌、很害怕基础课。现在到了五年级,只怕是越学越难了。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她真像她父母说的那样:上课时的霏霏总是与课后的霏霏形成鲜明的对比。每节语、数课,她都是静静地坐在教室一隅,不吵也不闹,仿佛飘立山头的仙人,冷眼俯瞰着人世间的热闹。我曾多次鼓励她勇敢发言,但她总是羞涩地摇头,说得多了,她就自卑地低下头,再不敢抬头看我了。

  这天下午我在批改霏霏的作业时,发现她又有很多词意理解方面的题目没有做。

  我把她找到办公室来。作业不难,“波澜壮阔,‘澜’的意思是________,课文中用这个词说明________。”看了第一个空,她大概觉得好填,马上拿起字典来翻。

  “老师,我发现字典有错误!”她犹疑地说。“比如这个三字,明明是三画,它却收在二画里。”她继续一脸认真地说,生怕我不相信她。

  敢于怀疑字典的错误?字典可是不说话的老师哩!这是个有着自己思想和主见的孩子!即使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很突出,但还是不盲从,看来我们一直坚持的先进教育理念的确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沉思地打量着眼前的孩子,没说话。这样有思想的孩子,五年级了,却连二年级就开始学习使用的字典还不会用!天天说让孩子主动发展主动学习,却不知道孩子连最基本的学习技能都没掌握。我不禁暗暗自责:接手快一个学期了,我又了解孩子多少呢?

  就让一切从现在开始吧!我耐心地给她讲解,部首查字法在检字时要去掉部首,再算剩余的笔画数。起先她听得不是很明白。我想,动手操作一下可能更直观,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她理解。我用以前在二年级听课时学来的办法,找两张小纸片凑了个“去”字,以它为例,摆弄几次,让她除去部首再算笔画去查,只这么一个动作,她马上就会了。

  她很高兴:“老师,我明白了!我

  会了!我自己来查。”教育家说得对,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爱学习的!被

  父母认定“讨厌学习”的霏霏,此刻也是这样渴求着自己去探索新知!看她学会查字典后这一脸的欣喜和积极地自己去查生字的举动,我坚信面前这个“自小基础就差”的霏霏,实际上也是一个十分好学上进的好孩子,问题出在哪儿呢?是不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妥?

  一会儿,她查出了“澜”是“大波浪”的意思。我非常高兴,就问:“波是什么?”

  “波浪。”“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我想这下她准能轻而易举地说出答案来了。可是她只是两眼空洞地看着我,都快和我一样高的女孩子了,此刻眼中流露的尽是童稚的困惑。这么明白的含义,她怎么就不懂呢?她的词语理解能力确实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障碍。怎么办?把词义直接说给她听吧,当然是最简单不过了,但那和抄词语解释到黑板上,让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做法有什么两样!我一直立志要做科研型的教师,当然不愿这么自甘失败。“哦,有了!”这册教材17课的《月光曲》中就有这么一段描写大海的文字,“这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光照在海面上,雪白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过来……”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吗,我暗自盘算:多读几遍,不讲你也该明白了!于是我就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我自信已使出了浑身解数,仿佛置身在波涛澎湃的潮头,自己都被陶醉了。读完以后,我问她:“看到大海的情景了吗?”我的天,她竟然还是木讷地摇摇头。我让她学着读一遍,她嗑嗑巴巴地读完了,全无情感。再请她想想怎样可以读出当时的情景来,她更加纳闷了。没办法,我只得让她多读几遍,想怎么读就怎

  么读,尽量让她自己去感受。可是等我听她读了几分钟以后,问她这几句话写的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她依旧是那样固执地摆头。百思不得其解!这下轮到我搞不懂了。我正自认黔驴技穷时,一眼看到了案边的学生日

  记。霏霏平时很爱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她的日记经常是画几幅图,旁边再配上几句解说和感想,闲暇时看看很有意思的。我忽然想起校长曾讲给我们听的多元智能教学实例中,那个用舞蹈来表达文字意思的姑娘。何不一试?我递给她一张纸片,一支铅笔。她惊奇地看着我。

  “霏霏很会画画的,老师很爱看你的画。听我再读一遍,你先闭上眼睛听,听完了就把课文中这几句话的情形画出来给老师欣赏欣赏,好不好?”

  “行。”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一脸欣喜,唰唰几笔就画出了大海的情景,有斜吹的海风,翻腾的波浪,连黑黑的海岸都画出来了。真快!

  “能把你的画面的情景说给老师听听吗?”我追问道。

  “可以啊。这是很宽很辽阔的大海。海面上刮着大风,呼呼——呼!这是汹涌的波浪,一个连一个向海岸涌过来,涌过来。”她兴致勃勃地边说边比划,最后居然还来了个

  总结:“多么壮观啊!”我惊呆了。多么准确的语言,多么精彩的描绘,多

  么聪明的孩子!而这一切来自一张寥寥数笔的简笔画!只在这一刻,我才发现了她潜藏的语言智能,她完全能够驾驭语言!

  “真妙啊,你把波澜壮阔的大海画得这么好!也讲得这么好!现在你懂得‘波澜壮阔’的意思了吗?”我想进一步证实。

  “懂啦,就是这画里的样子。”她拿过练习,又像刚会查字典那会儿一样,很积极地自己去一边做了。一会儿功夫,她就写好了,“波浪很大,翻滚着,很壮观。”

  “你刚才用什么方法理解了词语?”我欣喜地看着她。

  “我画了画以后,好像就明白了……”“好,那以后你能经常在脑子里画一些画儿来帮助学习吗?它可是你最拿手的。”我及时加以鼓励。但愿从此打开她学习语言的大门。一次偶然的成功,带给我很多启示。这个案例中,我把霏霏同学发展良好的空间智能——画画,引入到强调语言智能的教学中,以形象直观的简笔画,帮助她理解了抽象的词语“波澜壮阔”。从此,霏霏开始了她独特的语言学习

  的旅程。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的一个小小事例,使我感慨

  万千。它充分说明了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各项智能,只是达到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让他们更多地享受成功,帮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发展多方面的潜能。

  早在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见解。的确如此,人的智能方式不一,人的智慧钥匙就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就看我们的老师、家长能不能帮孩子找到那把通向成功的钥匙!

  【案例评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各自解读世界的视

  角和语言。敢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视角看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事物,就是老师发掘孩子自信的前提。我从这个案例中看到了一个耐心而睿智的老师,看到了一个聪慧而有思想的孩子,感受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给老师评价和引导孩子发展带来的好处。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强项,也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使孩子充满自信地实现个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二: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加德纳在提出多元智能的学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时首先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计划作为理想的学校教育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观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

  -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零点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而《零点项目》则是美国与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激烈竞争的产物。1957年11月,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震动美国,引起全社会的反思。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两国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经过十年的讨论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零点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其所以称为“零”,是因为,当时美国人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以“零”为起点,以唤起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已培养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在以后的20年中,对该项目投入经费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实验,出版几十本专著,发表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加德纳出版的《治理得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了智能多元论,驳斥了智商决定一切的观念。他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智商。加德纳的“智能多元理论”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念。这些智能就是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语言,而且部分的受到每个人所处文化的影响。这些智能是全人类都能够使用的学习、解决问题和创造的工具。他把智能分为八种:1、言语—语言智能:是指个体的言语能力,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评议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页脚--

  -

  2、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员都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的能力。空间智能使人能过感知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现、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不但能够使自己在空间自由驰骋,能有效的调整物体的空间位置,还能够创造或解释图形信息。

  4、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的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5、音乐—节奏智能:是指人敏锐的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和善于领悟音乐的观众。

  6、人际交往技能:是指能够有效的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人生。神学家、哲学家就是拥有高度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例证。8、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植物学家、园艺设计师等。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特点:1、突出多元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结构由八种智力要素组成,这八种智力要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八种智能同等重要,要给与同等的关注。2、突出差异性: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这八种智能能

  -页脚--

  -

  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不同环境和不同教育条件下的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3、突出实践性:把智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加德纳强调智能不是上天赐予少数幸运者一种特殊的的脑内物质,而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拥有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或创造出有效产品的基础。

  4、突出开发性: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他反复强调,帮助一个人彻底的开发它的潜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的智能演变。学校教育的宗旨应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特点,促其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能与教学(一)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广泛的运用,他以多元智能的需求为出发点调节教育教学,承认儿童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其观点如下。1、智能无优劣之分:每种智能都可以用于创造发明,同时多数人只在某个领域表现出卓越的智能。2、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建立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的全面发展,使在某一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能得到发展。

  -页脚--

  -

  3、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不同学科发展不同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顺利地转化为新型的教学程序。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传统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各种切入点,对课程、教学行为和学校整体设计都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选择。

  4、倡导新型的教学设计:同一学科发展多种智能。多元智能课程倡导对教材进行学习单元设计。在每个学单元中结合各种智能的发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鼓励跨学科的单元设计,数学、语言、音乐、艺术、动作,以及合作性工作或独立性工作都整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

  (二)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的特点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这种生成性理解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识是通过建构而获得和已有知识对学习产生影响。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机械性。2、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爱好。(1)多元切口。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多元切口”。即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选择达到培养目标的不同教育“突破口”。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2)多元目标。学校教育的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学生必须对特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是能够增进人类的理解。(3)终极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不是最终目的,是有助于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

  -页脚--

  -

  智能理论不仅在帮助学生的学习上有特别的功用,而且在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有价值的成人角色方面也有特别的功用。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智能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建构性与情景性的过程,反对教学过程是来自教师外部强加的制式的教育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其一,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加德纳在提出多元智能的学校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时,首先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计划作为理想的学校教育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观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其二,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通过设立学习中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或与伙伴合作,学习有关技能。在教学评估中,重视学生自我评估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己的平量分析,会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地责任。(三)多元智能理论运用的优势与局限1、优势对智能有一个更宽的认识。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天赋提供真实的学习机会。学生能够显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更好。评价多样化。老师在创意上会有很多点子,挥洒的空间较大。可以感受到教育目标的成就,学生透过活动的领悟较深。老师及学生都不会局限于一个小的格局,因为多元包容性较大,观点也变多,相对的对学生的看待和评价也较公平。2、局限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需要的教学资源较多,使老师负担较大。需要的时间

  -页脚--

  -

  相对较长,回事教学进度比较慢,牵绊较多,包袱较大。需要团队的合作,发挥群体智慧,设计才能更精彩。实践中避免搞“花架子”。

  多元智能组织中心(主题)的选择

  1、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主题式学习单元设计主题式的学习单元成为最普遍的课程整合形式。所谓单元主题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体现学习领域水平目标达成的针对性、知识技能教学的连贯性和生活化等特性,将整个教学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重视学生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知识理解和技能运用的能力和意识。这种学习单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它以言简意赅的一句话,概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既理顺了知识的结构体系,又是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单元主题是单元学习内容的主干。2、主题单元需要解决的问题(1)、教材的挑选与整合。(2)、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广泛性。(3)、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4)、在方法途径上,运用各种学习手段与方法,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不仅要用传统、有效的特定学科学习方法,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开展教学活

  -页脚--

  -

  动不仅要实现课内课外结合,而且更注重在实际情境中、社会实践中、生活体验中养育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主题单元教学的几个环节(1)、主题单元教材整体解读及学情分析。(2)、主题单元教学整体目标解读。(3)、主题单元教学构想及教学设计。基本模块:单元导读、浏览每课、整体感知——精度感悟每课重点实践体系——回归整体、拓展比较、积累运用——口语、习作,整理测试。(4)、围绕主题,对每节课教与学的设计、板书、课件。(5)、单元主题作业设计,呈现方式,评估方式。(6)、单元主题目标达成综合水平测试题及答案。(7)、单元主题教学资源包:课件、拓展资料等。4、给教师的建议(1)、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要求老师转变观念,整体把握教材。(2)、单元主题教学设计遵循由主导到主学,坚持自主发展原则。(3)、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坚持开放的、活动的,具有探究性学习原则。(4)、精心设计单元活动主题,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5)、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6)、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还要妥善解决单元主题的相对独立性和教材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页脚--

  -

  多元智能取向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教学要到的目的、终点和努力要获得的结果,特也是用来评估自己的工作进展如何、确定方向是否正确的参照点,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1、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1)、切实性原则。教学目标要有可行性,不仅要切合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可用的时间、现有的设备来考虑目标能否达成以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设计教学目标,以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学生能学有所得。(2)、灵活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灵活机动的设定多元智能目标,教师应善于及时根据教学实际调整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3)、激励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偏向于为学生提出远大的教学目标,忽视细小的具体目标,结果便使学生感到那些大目标过于空泛、渺茫、可望而不可即,因而失去了积极努力去实现的热情;有的教师则热衷于为学生规定一大堆具体、琐碎的目标,却不考虑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要达到的更高层次的一般目标是什么,其结果就是学生陷入盲目、机械的活动中,产生枯燥、乏味和厌烦的感觉。教学目标要起到激励作用,就必须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2、给教师的建议(1)、信任每位学生的能力,注意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2)、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3)、教师要明确学生必须获取的技能、知识和成果是什么。(4、)除了教师主导设定教学目标外,偶尔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目

  -页脚--

  -

  标。

  多元智能学习活动的设计

  1、多元智能学习活动的设计(1)、结合各种智能的发展的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2)、寻找“切入点”,根据学生的智能选择学习活动。没有必要把八种智能的培养都融入一个主题学习中去实现,而是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对特定的主题设计若干可供选择学习活动,由此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利用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弱点。(3)、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强项而认识和允许学生弱项的存在,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活动设计。2、给教师的建议(1)、相信学生的长处和潜能。(2)、让学生互相懂的关心和尊重。(3)、让学习成为令人兴奋的事。五、多元智能教学流程的安排1、多元智能教学流程的安排(1)、引发兴趣。(2)、教学目标分析。(3)、设计多元智能教学策略。(4)、选择与设计多元教学媒体(工具)。

  -页脚--

  -

  (5)、教学过程设计。(6)、形成性评价。2、对教师的建议(1)、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树立起课程的目标意识。目标意识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方法和过程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教学设计必须有弹性,随着教学进程及时调整方案。交流对话的弹性设计,在以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那么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情况是课前难以准确把握的,因而这方面的设计只能是考教师的假设来猜度学生交流的重点,而如何引导对话只能凭临场的灵活应变,因而有关这方面的设计要有弹性;体现个性感悟的弹性设计,学生学习是高度个体化行为,对同一知识点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可能因为个人生活经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师应当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展示,不应该以统一的答案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灵气,这种感悟的个性化必然会带来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作现场的因势利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设计时留出空白。(3)、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突出多样化、个性化。(4)、注重练习设计的开放性,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

  多元智能教学环境的优化

  1、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特别注意以下几条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页脚--

  -

  2、调控优化教学环境的策略:整体协调策略,增强特性策略,利用优势策略,筛选转释策略,自控自理策略。

  3、给教师的建议:(1)、合理的课堂结构。首先,在课堂环节上,要体现兴趣激发——情境创设——师生探究——实践运用——知识整合和拓展的完整性,层层深入;其次,在课堂时间安排上,重视第5—25分钟的利用率;最后,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张有弛。(2)、和谐的课堂情感。教师饱满的精神,教师爱憎分明的眼神,要拉近师生的距离。(3)、有趣的课堂情境。(4)、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选用

  智能

  教学活动

  教学材料

  教学方法

  言语—语

  讲课,讨

  书籍,录音

  听,说,读,

  言

  论,文字游戏,机,打字机等写

  讲故事,集体朗

  读,日记

  逻辑—数

  解决问题,

  数学习题,用数量,批

  学

  科学实验,数学数学游戏,科学判思维,概念化

  游戏,批判思仪器

  -页脚--

  维,心算

  视觉—空

  视觉表现,

  -

  图表,地

  看,画,幻

  间

  艺术活动,想象图,示意图,录想,想象,目测,

  游戏,比喻,视像,艺术品,图涂色

  觉化

  片库

  身体—运

  动手学习,

  制造工具,

  建造,触

  动

  戏剧,舞蹈,体体育器械,触觉觉,感觉,舞蹈,

  育,触觉,放松学习资源

  演出

  练习

  音乐—节

  韵律学习,

  录音机,磁

  唱,打拍

  奏

  打节拍,唱教学带,乐器

  子,听

  歌

  人际—交

  合作学习,

  图版游戏,

  教授,合

  往

  同学辅导,参与聚会所需物品,作,带有尊重的

  社区,社交活动演习道具

  相互影响

  自我认识

  个别教育,

  自我核查

  联系个人

  独立学习,课业的材料,日记生活,做选择

  选择,自我评价

  自然观察

  自然学习,

  植物,动

  与生物和

  者

  生态意识,动物物,自然观察者自然现象联系

  照管

  工具,园艺工具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适应性。

  (2)、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追求多样性和创造性。

  -页脚--

  -

  (3)、教学实例的选择要具有乡土性、新颖性。(4)、课堂提问追求广泛性、开放性。(5)、课内练习和课外作业应增强梯度性、自主性。(6)、地理课外活动要追求研究性、实践性。

  多元智能课堂教学艺术的使用

  所谓教学艺术,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图示达到的一种教学境界,这种境界的教学不但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像一件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更能让教师本人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愉悦;另一方面则是按照美的规律,从艺术的角度进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艺术特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形象性:为了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师有时要运用板书、挂图、图画以及幻灯、录像、微机等电化教学手段。这种方法有比直观性更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比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情感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感情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学习,而且通过思想交流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教学具有像文学艺术一样的感染力,并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即谓之“感人”。

  (3)、创造性:课堂教学是一泓活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不墨守成规,不断创新教法,闪烁着教师们的创造热忱和机智。教师的灵感,随手拈来,妙趣横生,充满了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使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

  (4)、示范性:教学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

  -页脚--

  -

  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要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示范性,特别是在课文朗读、例题分析、实验操作及音乐、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另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学生的个性品质。

  1、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艺术的整合持有传统教学观念的教师教学时,常常不顾及那些不适应的孩子,于是就有了不少厌学学生。而持有多元智能管的教师则认为个人的智能取向是不同的,走向智能的门不同,开门的钥匙就会不同,所以他们会从各种智能的需要出发,扩展教学的技术、工具和艺术,设置多样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艺术方法和手段,使智能强项被调动起来,各得其所,而强项又会带动弱项,相得益彰。这种教学艺术具体化为以下四种。(1)、调谐艺术。一般艺术均无互激互生的现场共振现象,唯有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效应。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调谐技艺——比较精确的测度学生信息的接收量;使教师输出的信息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相等,从而达到谐振的目的。(2)、调速艺术。教学速度过快,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疲劳、焦虑,造成认知困境;速度过慢,易使学生注意分散、精神松懈、兴趣淡薄;即使速度适中,若匀速不变,没有起伏,也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没有刺激。最理想的效果是“快节奏加慢镜头”。快节奏是指养成学生快看、快记、快写、快做、快思的习惯。慢镜头就是在教学关键处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基本形式有延时、重复、追问、暂停等。

  -页脚--

  -

  (3)、调温艺术。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就像生活再度最适宜的气温下心旷神怡、情绪高涨。要保持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下的常温,就应该学会自觉的调温。调温不外乎两种,一是将教学热点冷处理,一是将教学冷点热处理。

  (4)、调味艺术。一堂真正的好课,应当是让学生品味的过程,是学生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成长。①诱趣。首先要认清诱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领悟和掌握知识,防止思维桎梏,激起思维涟漪。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诱趣,防止哗众取宠。其次,要注意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的转化过程,通过竞赛、游戏、质疑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最后,要注意喻趣于教学过程始终,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②应激。应激是教学艺术中特有的教学机智,他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随机应变,灵活的运用发散、换元、转向、择优等手段,及时巧妙地处置突发事件,或化险为夷,引出始料不及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巧妙地点拨和暗示。真正有效地点拨,不仅使学生将已知接通未知,而且给学生开启一个崭新的视角,获得网开八面的探索思路。因此成功的点拨一定要点在关键上,拨在精要处。暗示是教学艺术极精湛的点拨艺术,他是用间接、含蓄、隐蔽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思维、行为产生刺激的影响。③激进。学生都有上进心和虚荣心,教师应当正确运用好这些心理特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注意奖励的层次性。激进的根本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敢想、善思。④稚化。有时教师故作愚拙,佯装不懂,在板演或表达中有意遗漏或增添某个重要内容,再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这样不断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比直接道出知识或塞给知识要高明得多。⑤幽默。幽默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教学中的幽默有其特殊性,他必须服从于教学活动的需要,是幽默出现在教学的最佳时机,成为

  -页脚--

  -

  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作料。⑥修辞。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应用修辞,不仅使教者本身的教学语言不落窠臼,遣词造句臻于上乘,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鲜活,使枯燥的内容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愉快的享受,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炙热情感,从而孜孜以求。⑦拙美。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挖掘和领略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情境美、理性美、和谐美、整体美、结构美、简洁美等。启发美读,体验审美的直觉性;指点思路,突出审美的愉悦性;引导入境,升华审美的情感性。⑧管理。

  2、给教师的建议(1)、开讲体现一个趣字。(2)、新授体现一个实字。(3)、练习体现一个精字。(4)、结束体现一个活字。

  -页脚--

  

  

篇十三: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的转变探讨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学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智能理论使教师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使舞蹈教学的目标更加注重依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发展学身体运动与思维之间和谐的能力;二是多元智能理论带来了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优势智能,从而使舞蹈教学的方式更具有针对性;三是多元智能理论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建立智能测试的依据,对于如何完善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舞蹈;教学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纳德提出了其影响深远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1]。每个人的智能是不同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们不同的智能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运用。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影响至今仍长盛不衰,而加纳德本人也被视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就舞蹈教学而言,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同样为舞蹈教学在专业认识、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检测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启示。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课程及专业目标的认识国内很多大学都设置了艺术系或艺术专业,舞蹈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但在专业目标的设置上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几块:思想政治上的要求、文艺方针上的要求、理论上的要求、职业上的要求以及审美创造上的要

  求、舞蹈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在更为广大的中小学的范围内,舞蹈课同样众多,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力量开设的种类舞蹈班,它们针对的对象多是青少年和儿童,其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舞蹈技能,同时接受一定的审美熏陶。无论是大学还是儿童的舞蹈教育,他们都与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不太相同。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加纳德后来又加上了自然智能。加纳德指出,“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1]加纳德之所以这么认为,有其潜在的逻辑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述的智能,但每个人的智能体现却是不同的,教育的目的与宗旨就是使这些智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从理论上讲,加纳德的上述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如果把其与现在大学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各种类型的舞蹈培训课程来看,真正要实现依据每个人的智能进行教学还是的不少的障碍的,其中主要的有两个。第一个方面,重语言与逻辑-数学智能的社会教育氛围及其所产生的专业考核机制所形成的障碍。传统的智能主要是指人的智力,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比内和西蒙的对抽象思考与抽象能力的推崇,其中比内更是认为个人的智能是唯一且固定的,是由语言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构成;二是推孟把智力看着人的学习能力;三是品特把人适应环境的能力看作是智力;四是桑代克为代表,把智力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上述四种传统的关于智能的认识都有其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即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智能理解过窄,从而对于教育的引导作用并不全面。在具体的实践中,特别是现代教育活动的实践中,人们往往把语言和逻辑-数学的智能作为最为主要的智能进行考量。这种考量只考察了人们一般情况下的智能水平,对于长于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以外的学生的智能的考察来说,显然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的智能情况,同时也忽视了环境等其他非智

  能因素的影响。从上述的舞蹈教学专业或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这些建立于对传统智能理解基础上的专业目标设置不能够满足人的智能的全面发展,从这样的专业考核机制出发对学生舞蹈进行考核显然具有局限性。即使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对他们进入这个专业的考核时,仍然是以语言的逻辑学-数学为前提的——他们往往是各类以语言和逻辑-数学考试中不出色的人——被迫选择了舞蹈专业。第二个方面,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对自身所形成的阻碍。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是十多年前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单纯听的模式,许多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被引入。但问题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与手段尽管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智能进行缜密的分析并没有完全实现。可以这样说,在大学舞蹈专业和众多的舞蹈培训机构里,对于单一智能的推崇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他们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上课的方式使从事舞蹈学习的学生只注重了运动智能的训练,对于语言等其他的智能并不看重。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考核采取了统一的标准,使学生其他的智能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表面上看来是目标明确,但实质上却并没有实现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在舞蹈实践与舞蹈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要进一步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上的运用,就必然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设置进行检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贯穿于专业目标的设置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在于依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发展人们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产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必须依赖于人的各种智能。特殊的个体在某个方面的智能相对突出,具有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就必须得到尊重。舞蹈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必然要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尊重等内容,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在考核的方式与方法上也需随之跟进。不难看出,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在专业目标与课程目标上进行重新认识。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从理论上而言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在教学的一线进行实践都是人们必须面临的问题。美国的教学工作者卡罗林•查普曼就为人们在一线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参考,这一点同样或以结合舞蹈教学实践加以相应的改造并进行运用。查普曼首先对智能理论所对应的具体应用对象进行了区分。她指出,语言智能主要强调人们对语言的敏感性与驾驭语言的能力,诗人、作家、演讲者等都代表了语言智能的运用。音乐智能体现于人们享受音乐体验,与歌唱家、作曲家等联系紧密。逻辑-数学智能则与抽象推理的能力有关,在数学家、物理学家等那里表现得很充分。水手、工程师、建筑师、医生等则是空间智能运用的典范。舞蹈家、演员、运动员则充分运用了运动智能。此外,心理学家等之于自我认知智能、植物学家等之于自然智能、教师等之于人际交往智能等。要指出的是,查普曼的上述智能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排斥关系,而是指在某一些职业中,哪些智能得到较好地运用。除此而外,查普曼还提出了八种智能的标准以及潜在原则。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且人成长在不同阶段具的不同的智能体现。[3]舞蹈智能显然是属于运动智能,同时也涵盖了对其他智能的一些要求。由之出发,必须把舞蹈教学与对学生的培养置于各种智能的综合考虑之中,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身体运动智能使我们能够控制并理解身体运动,熟练运用各种身体对象,在思维与身体之间建立起和谐的能力。”[3]这一判断的意义在于不再把舞蹈当成是一种单纯的身体运动,而是思维与身体运动的结合体。换言之,在舞蹈智能的培养中,身体与思维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是最为重要的是思维与身体的和谐结合。涉及到思维则使身体运动本身具有了更为广阔地理解:身体是处于空间之中的,身体运动也是在某一特定的空

  

篇十四: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用多元智能来教”的教育观

  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并不构成恰当的教育目标,而更应该被看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辅助工具。”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个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强调: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已经能够做什么,现在要学会做的是什么。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最佳活动方案,为学习新知找到切入点。多元导入、多元互动的合作学习、多元情景化的作业等,使教学精彩纷呈,起到激情、激趣的作用,实现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改变“千课一面”的局面。我在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抓住一年级学生好动的天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游戏时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优势智能)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例:拜、扛、摘、扔、捧、抱等),我并没有把词的本身意思(所谓的准确答案)教条地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做动作,通过肢体/运动智能表现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做,很快地通过多种智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出了自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通过搭脚手架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成为学生的“成长点”,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教师因势利导,提问:“从小猴子空手回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学习知识时,我们不能像小猴子那样,还没有学会旧知识,就急忙去学新知识,也会什么没学到”,有的说:“我们交朋友时,不能因为交了一个新朋友,却忘掉老朋友,到了最后,自己也会没有朋友”。这种方式,通过学生多感官的学习体验,变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灵活,变被动为主动,变他主为自主,学生积极地参与促进学习的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学生在“动”中体验,在“动”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这样的教学,老师带进课堂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把真诚的微笑、鼓励、激情和趣味带进了课堂。学生把课堂看作是为自己和老师搭建的一个平等演出的舞台,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变“讲堂”为“学堂”。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确立“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管理中开辟了一块展示学生能力的天地──学习园地,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于是一张张剪贴画、一页页创作稿、一件件小制作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又如我在教古诗《枫桥夜泊》时,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领会古诗所蕴含的诗意,景和情有机结合,景为情渲染气氛,突出一个“愁”字。我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让学生将古诗的景物再画下来,学生学得有趣,画得投入。诗配画,画释诗。学生成了课堂上的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传统教学中学科考试的分数和升学率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口头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为核心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评价。多元智能理论深刻地批判了传统评价的主要弊端,指出它们是“缺陷本位”的评价,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评价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首先要转变评价的观念,由重视语文、数学的评价向重视全面评价、特长评价发展;第二,评价与学生学习活动紧密结合,体现真实性,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激励作用。如学习《狼和小羊》一课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同学从人和狼能够成为好朋友,动物和人和谐相处谈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及时鼓励,肯定其独特的想法。第三,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社区、家长都是学生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多样化,鼓励性评价、反思性评价、科学性评价、针对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学生不断成长提供了空间。第四,要坚持评价方法灵活化,除纸笔考试评价外,还应该采取口头评价、书面鉴定评价、趣味性评价(奖励五星、小红花等)、作品过程集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五,评价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第六,评价应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对学生不造成威胁,形成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评价学生,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正视差异,善待差异”,为学生的潜能开发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四、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确立“学科整合”课程观

  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相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把智力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不能只围绕某几种智力设置课程,而应该使我们的课程保证学生的多元智能都得到有效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变为实实在在的课程。我们要重视体育、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讲故事和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等艺术活动的价值,落实好国家课程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发挥学校课程整体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个智能领域得到发展,培养一个一个健全的有自我特长的学生。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化,为我们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有创造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创新的平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特长、树立自信的教育。

  

篇十五: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近20年来,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教育实践的领域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门学科中都引发了许多新的探索。更重要的是,这些探索都强调本学科对促进其他学科能力的作用,同时注重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结合是本学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舞蹈教育也不例外。一、舞蹈艺术本身涉及的智能种类。谈到身体运动智能,加德纳认为舞蹈艺术超过了体育运动,是这种智能的最高形式。他指出:”在所有身体技能的运用中,没有哪一种超过舞蹈的高度。”舞蹈带有明显的文化地域色彩,集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空间智能和审美价值取向于一身。如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段双人舞,舞蹈演员需要在不同的程度上运用其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空间智能。演员运用语言和自我认知完成她对舞蹈本身的理解,运用空间智能来处理她和舞伴的配合,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智能,透过身体动作及眼神表情鼓励和感动观众。最后在这多种智能的组合中,成功地演绎一段精美的舞蹈。显然,通过舞蹈教育能够同时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项智能。通过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看到,舞蹈教育不是舞蹈传统认识中身体教育,或者偶尔依附在音乐、道德、伦理之中的教育,而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多方位的立体教育。

  二、创设身体学习的环境。教室环境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影响,因此教室的环境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能精心的规划,教师可以把教室转变成促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的环境。美国著名建筑师安尼?泰勒认为:教室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立体教科书或教学工具”。他建议,在教室设置一些从幼儿园到高三都使用的“区域”,教室的没一个角落都有特定的功能,在视觉或功能上各具特色,这就更能够顺应有运动倾向的儿童的触觉或动作需要。用心规划教室的区域空间,把教室变为更健康,人性化,富有激情的学习场所,使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得以很好的开发。

  三、以身体运动智能为主,其他智能为辅,全面发展。舞蹈学习中身体运动智能的支持不可忽视,但其他智能同样不可缺少。舞蹈的全部情节,所有动作、画面都是编导根据音乐编制出来的,舞蹈是舞者合着音乐旋律来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如果舞者对音乐没有感受力,就无法完成编导的意图。另外,舞蹈艺术被称为造型艺术。空间智能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领悟舞蹈中的各种舞姿与线条,如舞蹈的队形移动。种种色彩、队形、动静上的变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一切事物。舞蹈教育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认知方式、认知结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纠错,对于动作细节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从而促进舞蹈学习。

  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

  会要求学生具应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这正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积极参与舞蹈活动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还树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在活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与人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参加一些大型文艺活动、比赛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得到加强,他们也更重视合作的力量。因为只有上下齐心协力,节目才能脱颖而出。同时,舞蹈活动也能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能在学习中自觉与人沟通、交流,主动地投入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既向别人提出帮助,也能乐于助人,并与他人合作。

  五、舞蹈教育对创造力的培养。“加德纳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多次明确地表示过,艺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有时甚至是不可代替的途径。”比如教师在舞蹈教育中,可不必过分要求强调学生动作的一致性,鼓励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要形成自己主动的思考,并且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独立思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随着节奏起舞,用舞蹈表达他们的梦想,在舞蹈中学会表达自己、关心他人。在舞蹈课上,教师不只是教授具体的舞蹈动作,而是不时地给学生启示,让学生自由地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有时会让全体同学用各自的身体语言进行交流。从而,学生将会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想象里,磨练创造力。

  六、游戏。权威主张,游戏应该是学校教育完整的组成部分,它

  们提供活泼而又积极的学习经验;米德强调游戏对孩子健康的社会化的重要性;皮亚杰也强调游戏活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游戏对学生的智能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觑。

  教师有意地启发自编一些动作,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肢体、两三个人以及多人的肢体,用定格与流动造型的方式,加上节奏与动态变化和连接,结合物体的依托,结合音乐的理解,编排出许多富有创意的舞蹈。自我参与、自我感受、自我升华,在体验中享受艺术的喜悦。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一方面强调以体能锻炼为主,另一方面着重一些技巧的展示,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环境的熏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智能。

  

  

篇十六: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

  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1.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

  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重新定位教学观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3.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

  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4.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行为的变化我们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

  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推荐访问: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 舞蹈 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