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14篇)

时间:2022-12-15 11:1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14篇)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铁凝与新时期文学  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贯穿性作家,铁凝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复杂存在。她的创作虽与新时期文学主潮若即若离,却与新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14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14篇)

篇一: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铁凝与新时期文学

  作为新时期文学重要的贯穿性作家,铁凝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复杂存在。她的创作虽与新时期文学主潮若即若离,却与新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存在着一种更深刻的默契。论文揭示了铁凝以多重身份的写作(政治身份、知识分子身份、女性身份、知青身份)全方位的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这几重身份既矛盾碰撞又和谐统一,形成了既重视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伦理价值规范,又尊重生命意义和个体自由超越的现代性价值理念,拓宽了当代文学的精神边界;她极具东方美学思想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她是一个既受大众文化欢迎、又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并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性的创作抵达了时代精神和文学殿堂的顶峰,成为能够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这意义丰瞻的“铁凝现象”本身显示了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本论文作为铁凝的整体研究,在新时期文学的宏阔背景上,以新时期文学的历时性发展为“经”,以作家主体不同身份写作共时性审视为“纬”,以对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创作的尴尬生存与自主性坚守、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独特的美学价值为补充。可以避开传统的研究模式,既从文学史出发来研究和发现铁凝的独特性、丰富性,且能以现代性、身份写作为价值坐标穿透其复杂多义的叙事文本,对其繁复的文学意蕴做出合乎真理性的阐释,以期在学术层面上达到对铁凝研究的整体性突破。同时,以铁凝为参照来审视和反思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问题,可以为新时期文学研究带来一些新的收获,为新世纪文学的发

  展和价值重建提供借鉴和启示。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借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通过对铁凝政治身份认同和政治身份写作在新时期主流文学中的价值的研究,重新阐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下,铁凝的政治身份经历了被动认同、艰难对接、主动选择、和谐建构过程。她的政治认同是与鲁迅先生的“听将令”相一致的,是自己所选择的具有时代先进思想和历史进步意义的现代性政治,在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伤痕文学”、“主旋律”文学等主流文学创作相比,铁凝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文坛的僵化政治思维和概括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将政治性内容审美化,在文本中把对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论证、文学本体的审美品格和人性深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升了主流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铁凝实现了文学与政治最大程度上的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文学与政治的想象关系的桥梁。第二章通过对铁凝知识分子身份写作的研究,辨析这种写作在新时期知识分子现代性叙事中的特征和意义,关涉知识分子叙事中话语表达、职责担当和文化重建的问题。论文通过铁凝与新时期的“新启蒙文学”、“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对比研究发现:在80年代,铁凝继承了鲁迅的“立人”思想,冲破了“极左”思想的束缚和新时期文学的“集体叙事”,以对启蒙理性的审美置换实现了个体对群体的穿越和超越;90年代铁凝以知识分子的“边缘和守卫”的姿态建构着真善美的文学,避免陷入“新写实小说”的理性主体的缺失和道德理想消解的审美现代性困境,获得现代性叙事的短暂平衡;新世纪,铁凝在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完美融合中建构起崭新的知识分子

  现代性叙事,为后革命时期建构宏大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审美表达的借鉴。而众多“新历史”小说在对“宏大叙事”的逃逸和精神借力的贫乏中陷入“史诗化”的困境。铁凝规避了知识分子现代性认同中过度自我或消失自我的尴尬,为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叙事文学提供一个跨世纪的重要启示。第三章对铁凝女性小说作重点分析并辨析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得失。铁凝把现代性理念与传统观念优势互补、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艺术契合,冲破传统男性文化束缚与西方女性理论误导,建构起铁凝独有的女性形象系列和真善美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拯救女性文学叙事的危机。论文认为,铁凝女性身份的认同经历了诗性自我、女性自我、理性自我的不断成熟的发展过程:铁凝以诗性自我塑造了以“香雪”为代表的美仑美奂的少女群像,弥补了新时期初期深陷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写作的匮乏;80年代中期以后,铁凝以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审丑与审美的双重变奏中实现了对女性自我的超越,既是对张洁、张辛欣们忽视女性本体生命欲求的弥补,也是对林白、陈染们过度陷于女性偏执的警醒;在新世纪,铁凝的《笨花》体现了女性意识叛逆后回归新的时代精神和宏大话语的趋向,预示了新世纪女性文学审美态度上的重大转变。第四章参照价值现象学理论对铁凝知青身份的写作进行阐释,同时对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复杂流向及其局限性作出探讨,为知青文学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话题。铁凝较早以作家的眼光和独立的姿态表现“文革”和知青生活,《村路带我回家》、《麦秸垛》中,她超越了纯粹的知青作家的政治尖锐性和功利性,以个人化叙事表现出对意识形态工具性要求的游离而具有了现代

  性意义。《玫瑰门》、《大浴女》对文革中肆意放纵的恶魔性、对我们民族文化基质中的痼疾进行冷峻的批判和反思!铁凝知青身份写作弥补了知青文学的缺憾,呈现出拯救与逍遥的不同的审美姿态与价值承担。第五章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借用布迪厄有关文化生产场域的理论,研究了90年代以来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铁凝与消费文化的奇遇与突围,以及文学的自主性问题。铁凝与畅销书“布老虎”的接触与疏离,显示了她对消费文化资源的挪用和反思中坚守住了作家的独立身份;她的小说与影视改编从共生共荣到背离变异的关系沉浮中,揭示了文学与电影之间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的绞缠;而网络中的铁凝则被消费社会抽空了文学家的内容,改写为时尚的符号或明星。铁凝的经历代表了知识分子悬浮于大众消费文化中自救的焦虑和确证的艰难,她对文学的人文本性和美学本性的坚守说明,作家应以富有活力的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更广阔的指向社会,才能建构起文学自主性。第六章从审美层面对铁凝创作美学价值进行分析,进而讨论新时期文学中诗性失落和审美褊狭的问题。论文认为,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而其对文学理论的探求和文学创作规律的总结也显示出内在的生命力和独创性。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

  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研究得出,铁凝在新时期文学中占据着一个特殊重要的地位:她是一个对真善美执著追求的、代表时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纯文学作家,是新时期的文学洛神。她为建构当代文学相对稳定和谐的表意系统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铁凝创作的局限性和当代名作家创作危机,如何使中国文学在21世纪把握历史机遇,创造新的辉煌,是铁凝等中国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都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

篇二: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

  词语的锤炼

  引用

  无痕

  的词语的锤炼

  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吧!说说看“推”好还是“敲”好,为什么?

  ……

  有一次,贾岛骑着驴子在街上走。当时,曲江边上的树林旁,正有许多鸟儿在飞翔着,他想,鸟儿到了晚上一定是宿在这里的树上。于是便吟诗一句:“鸟宿池边树”;有了上句,可还没有下句。正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庙宇,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联想:鸟宿池边树当然是在晚上,晚上和尚一定归来,归来必定推门,于是便吟出下句:“僧推月下门”。

  但两句诗作成后,他吟着吟着,突然觉得“推”字不如改成“敲”字好,因为晚上庙门已关,“推”门进去不但不可能,同时也不生动,不如让和尚来“敲”门更恰当。可是究竟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他又一时决定不下来。坐在驴背上,因思考“推敲”入迷,误闯到韩愈的轿子前,惊了韩愈的驾,韩愈怒问,贾岛回答是因为痴迷于“推敲”而误闯,韩愈敬佩其精神消了怒气,并帮他分析到:依我看,“敲”字好。想想看,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四周寂然无声。这时候,一个僧人得得地敲打着山门,其情景该是多么幽美啊!贾岛听了,就将“推”改为“敲”了。

  其实“推”好还是“敲”好,自从故事产生后,世人就有不同于韩愈的截然相反的理解,即“推”好。那么究竟哪一种理解好呢?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般人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实例。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但表达是冷清孤寂的氛围(庙里无其他和尚);“敲”虽然显得拘礼,但不免剥啄有声敲,打破了沉寂(也表明庙里还有其他和尚),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衬了此处的清幽。

  所以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推敲”就修辞上说实际上就是词语的锤炼。它是修辞中最普通、最常用也最易掌握的一种修辞方法。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高考中考得也最多。例如:

  1.诗歌鉴赏(03、XX年全国卷,04、XX年福建卷等)(年年都有)

  如:XX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秋夜》诗全诗无“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又如:XX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诗(李商隐《端居》)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对联(福建省XX年、XX年的对联题)制作(值得长年考试的)

  如: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XX年福建高考题)

  上联:爱国诚信是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又如: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XX年高考题)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3.写请柬(XX年全国卷三)(新题型)

  如: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

  刘伯父、伯母:

  兹定于6月16日中午12点在阳光饭店设宴庆贺家父70寿辰,(届时)恭(敬)请光临。

  王孝椿恭请

  六月七日

  4.选词填空(如XX年全国卷一的第18题填关联词、XX年两份考试中心卷所命制的写敬词谦语、更早期的诗歌选词填空等)(新题型)

  如: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⑵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包涵"。

  ⑶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高寿"。

  ⑷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恭候您光临"。

  ⑸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斧、雅)指正"。

  等形式对考生进行检测。而从这些检测的形式中,我们还发现对词语锤炼的检测,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能分析这些词语对内容与形式的影响,二是能根据题目要求做具体的锤炼。

  所以我们若要搏取高考的高分数,就得同时在这两方面提高词语锤炼的能力。就分析而言,我们要了解

  ㈠

  词语锤炼的目标

  例一: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将下面句子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可以是刚来)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相对“旧”)的讲义。(语义相对模糊)改成: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从未见过)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从未学过)的讲义。

  二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前面两个“新”相对后者显然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即使仅理解成与“旧”相对,就有内容新、纸质新、思想新、教学新等多种意思,读者不能很快地准确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有可能误解,并且一误再误,造成最终的误读。而后者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例二:鲁迅在《无题》诗中原是这样写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经过反复推敲,鲁迅定稿时将加点字“边”改成“丛”,于是有了现在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大文豪鲁迅在这里追求的也是对题旨情境的适应,因为“边”虽然也显示了刀锋的寒意,但只有“丛”才足以充分表现白色恐怖之浓重,所以它更符合诗人想要表达的情境。例三:宋朝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十分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例四: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⑵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包涵"。

  ⑶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高寿"。

  ⑷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恭候您光临"。

  ⑸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斧、雅)指正"。

  总结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词语锤炼追求的不仅是用词正确,更是讲求用词最佳(最恰当、最生动、最得体、最简明、最有表现力)。那么我们的分析,就可围绕着这几方面进行。至于具体地运用,我们宜先了解

  ㈡

  词语锤炼的角度

  1.词义上的锤炼(a.同义选用b.反义配用)

  例五: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拿、摸、掏、甩)出九文大钱。

  而同一篇小说中的孔乙己作者还这样写道: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其实,当孔乙己“摸”的时候,他的情况与“排”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同是拿钱,拿出了各自不同的动作特点,心理活动,性格特征以及经济状况:作者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最丰富的表现效果。)

  例六: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讲述蒲松龄作对的故事)

  杭州西湖岳坟联(能表现在同一问题上的倡导和训戒):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色彩上的锤炼

  例七:一篇广播稿这样写: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品全部(全都)合格。

  (语体色彩不谐,“全部”与“全不”谐音,宜改为“全都”)

  例八: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前几个褒义词及后面的“不幸”,特别能表现段政府的镇压的疯狂与恶劣,以及影响的范围,表达了鲁迅出离的愤怒以及对段政府的讽刺。)

  例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例十: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例十一: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c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仅仅更动了一个“是”的位置,强调的重点就发生了变化。

  再如做对联,对联拟得好不好,结构非常重要。

  例十二: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XX年福建高考题)

  上联:爱国诚信是做人根本(大结构为“是”字主谓句,主语为并列短语,宾语为偏正短语)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词语锤炼可以从词义、色彩、语音、结构四个角度进行。

  当然,光有角度没有方法,我们还是不会锤炼词语。所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那方法。㈣词语锤炼的方法

  例十三: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写华大妈拿钱,是这样写的: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

  (同是拿钱,拿出了各自不同的动作特点,心理活动,性格特征以及经济状况:作者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最丰富的表现效果。)

  例十四:邓小平在与撒切尔夫人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这样说道:

  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这里不说“必须”,只说如果,用得好,它不但已经包含着“必须”了,表达得体而且还透着柔里有刚、绵里藏针的特点。)

  例十五:后来,我从姐姐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嘴里,费了很多周折,才抠出几句话来。

  (“抠”比之“套、哄、诱、逼”都具体形象,使人有所感)

  这个例子表明,锤炼词语可以采用2.寓抽象于具体的方法。

  当然除上述两法之外,锤炼词语还可以采用3.移用词语的方法,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达到一种突兀、耐人寻味的效果。

  例十六:

  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人穷志不穷。

  4.双关语(即“一石双鸟”,而非修辞格的双关),如:

  例十七:XX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秋夜》诗全诗无“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5、活用词性

  例十八:毛泽东的《沁园春》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可见锤炼的方法至少有:寓繁于简、力求形象、移用、双关语、活用词性

  课堂练习题: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

  面,a吹b掠c袭d拂

  月

  繁星满天。a落b圆c明d上

  数只船

  浦口,a傍b依c横d到

  声笛起山前。a声b有c几

  d一

  2.简要分析说明加点词的用法及其作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怕惊动了康桥的每一样东西,表达了对康桥的小心呵护,表达了对康桥深沉的爱)

  3.下面对话摘自《雷雨》,鲁侍萍台词中的“老爷”可有可无吗?为什么?

  周朴园:你是谁?/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有无“老爷”,大有区别。一个词便使整句台词有了弦外之音,无穷韵味)

  4.请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锤炼方法与作用。

  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水浅了,山小了,写出了水结冰、山因草木凋零而变秃,不仅写形,而且写心神之感受)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XX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有哪些含义?

  “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这首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6.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

  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答案:攀天游峰,观东南胜景

  7.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作用。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粪土当年万户侯;

  (表达非常简洁,既赋于词新的生命力,文章也显得生动多了。)

  家庭作业六道:

  1.下面这首诗(李商隐《端居》)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下列句子的排列在结构上不合情理,请加以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3.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知荣明耻,一身养正气

  下联:,。

  答案:除恶扬善,九州共和谐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咽”“冷”两字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景象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其制欲、修行、学佛所需要的清高幽僻的意境。“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5.这样几个句子组合在一起,按此顺序表达语意既不通,语音也不畅,请加以调整。

  a加水可养鱼虾,b加人不是你我,c加马跑遍天下,d加土可种桑麻。

  答案:调整这首诗,要注意的东西很多,首先内容上如何围攻一个中心,其次诗句前后是否连贯,最后还得考虑押韵押得怎么样。当然,若能抓住d这个中心句,便知当为acdb

  6.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几易其稿改定为“绿”(原先是“到”,后来改为“过”,又换为“入”字,再变为“满”字)。请分析为什么。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形象,能直观感受到。)

  例三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XX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5.活用词性(类),例三十四:

  国将不国;粪土当年万户侯;血沃中原肥劲草;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表达非常简洁,既赋于词新的生命力,文章也显得生动多了。)

  6.大词小用,例三十五:

  登高也响应老婆的号召,站起来伸懒腰。讲求幽默。

  训练作业:

  一、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1.,;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2.知荣明耻,一身养正气,。

  一、2.除恶扬善,九州共和谐

  二、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

  面,a吹b掠c袭d拂

  月

  繁星满天。a落b圆c明d上

  数只船

  浦口,a傍b依c横d到

  (野渡无人舟自横)

  声笛起山前。a声b有c几d一

  三、下列句子的排列在结构上不合情理,请加以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答案:调整这首诗,要注意的东西很多,首先内容上如何围攻一个中心,其次诗句前后是否连贯,最后还得考虑押韵押得怎么样。当然,若能抓住d这个中心句,便知当为acdb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咽”“冷”两字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景象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其制欲、修行、学佛所需要的清高幽僻的意境。“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2019年07月28日

篇三: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词语的锤炼

  引用

  无痕的词语的锤炼

  大家都听说过“推敲”的故事吧!说说看“推”好还是“敲”好,为什么?

  ……

  有一次,贾岛骑着驴子在街上走。当时,曲江边上的树林旁,正有许多鸟儿在飞翔着,他想,鸟儿到了晚上一定是宿在这里的树上。于是便吟诗一句:“鸟宿池边树”;有了上句,可还没有下句。正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庙宇,一下子引起了他的联想:鸟宿池边树当然是在晚上,晚上和尚一定归来,归来必定推门,于是便吟出下句:“僧推月下门”。

  但两句诗作成后,他吟着吟着,突然觉得“推”字不如改成“敲”字好,因为晚上庙门已关,“推”门进去不但不可能,同时也不生动,不如让和尚来“敲”门更恰当。可是究竟是用“推”好呢,还是用“敲”好,他又一时决定不下来。坐在驴背上,因思考“推敲”入迷,误闯到韩愈的轿子前,惊了韩愈的驾,韩愈怒问,贾岛回答是因为痴迷于“推敲”而误闯,韩愈敬佩其精神消了怒气,并帮他分析到:依我看,“敲”字好。想想看,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四周寂然无声。这时候,一个僧人得得地敲打着山门,其情景该是多么幽美啊!贾岛听了,就将“推”改为“敲”了。

  其实“推”好还是“敲”好,自从故事产生后,世人就有不同于韩愈

  的截然相反的理解,即“推”好。那么究竟哪一种理解好呢?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

  一般人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实例。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但表达是冷清孤寂的氛围(庙里无其他和尚);“敲”虽然显得拘礼,但不免剥啄有声敲,打破了沉寂(也表明庙里还有其他和尚),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衬了此处的清幽。

  所以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推敲”就修辞上说实际上就是词语的锤炼。它是修辞中最普通、最常用也最易掌握的一种修辞方法。并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在高考中考得也最多。例如:

  1.诗歌鉴赏(03、04年全国卷,04、06年福建卷等)(年年都有)如:04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秋夜》诗全诗无“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秋

  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又如:06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诗(李商隐《端居》)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对联(福建省04年、05年的对联题)制作(值得长年考试的)如: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04年福建高考题)上联:爱国诚信是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又如: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05年高考题)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3.写请柬(05年全国卷三)(新题型)如: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

  刘伯父、伯母:

  兹定于6月16日中午12点在阳光饭店设宴庆贺家父70寿辰,(届时)恭(敬)请光临。

  王孝椿恭请

  六月七日

  4.选词填空(如2006年全国卷一的第18题填关联词、05年两份考试中心卷所命制的写敬词谦语、更早期的诗歌选词填空等)(新题型)如: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⑵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包涵"。

  ⑶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高寿"。

  ⑷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恭候您光临"。

  ⑸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斧、雅)指正"。

  等形式对考生进行检测。而从这些检测的形式中,我们还发现对词语锤炼的检测,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能分析这些词语对内容与形式的影响,二是能根据题目要求做具体的锤炼。

  所以我们若要搏取高考的高分数,就得同时在这两方面提高词语锤炼的能力。就分析而言,我们要了解

  ㈠词语锤炼的目标

  例一: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将下面句子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可以是刚来)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相对“旧”)的讲义。(语义相对模糊)改成: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从未见过)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从未学过)的讲义。

  二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前面两个“新”相对后者显然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即使仅理解成与“旧”相对,就有内容新、纸质新、思想新、教学新等多种意思,读者不能很快地准确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有可能误解,并且一误再误,造成最终的误读。而后者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例二:鲁迅在《无题》诗中原是这样写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经过反复推敲,鲁迅定稿时将加点字“边”改成“丛”,于是有了现在的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大文豪鲁迅在这里追求的也是对题旨情境的适应,因为“边”虽然也显示了刀锋的寒意,但只有“丛”才足以充分表现白色恐怖之浓重,所以它更符合诗人想要表达的情境。例三:宋朝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十分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例四: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⑴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⑵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包涵"。

  ⑶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高寿"。

  ⑷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恭候您光临"。

  ⑸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斧、雅)指正"。

  总结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词语锤炼追求的不仅是用词正确,更是讲求用词最佳(最恰当、最生动、最得体、最简明、最有表现力)。那么我们的分析,就可围绕着这几方面进行。至于具体地运用,我们宜先了解

  ㈡词语锤炼的角度

  1.词义上的锤炼(A.同义选用B.反义配用)

  例五: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拿、摸、掏、甩)出九文大钱。

  而同一篇小说中的孔乙己作者还这样写道: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其实,当孔乙己“摸”的时候,他的情况与“排”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同是拿钱,拿出了各自不同的动作特点,心理活动,性格特征以及经济状况:作者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最丰富的表现效果。)例六: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讲述蒲松龄作对的故事)杭州西湖岳坟联(能表现在同一问题上的倡导和训戒):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色彩上的锤炼

  例七:一篇广播稿这样写: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品全部(全都)合格。

  (语体色彩不谐,“全部”与“全不”谐音,宜改为“全都”)

  例八: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前几个褒义词及后面的“不幸”,特别能表现段政府的镇压的疯狂与恶劣,以及影响的范围,表达了鲁迅出离的愤怒以及对段政府的讽刺。)例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例十: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

  例十一: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C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仅仅更动了一个“是”的位置,强调的重点就发生了变化。

  再如做对联,对联拟得好不好,结构非常重要。

  例十二: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04年福建高考题)上联:爱国诚信是做人根本(大结构为“是”字主谓句,主语为并列短语,宾语为偏正短语)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词语锤炼可以从词义、色彩、语音、结构四个角度进行。当然,光有角度没有方法,我们还是不会锤炼词语。所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那方法。㈣词语锤炼的方法

  例十三: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写华大妈拿钱,是这样写的: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

  (同是拿钱,拿出了各自不同的动作特点,心理活动,性格特征以及经济状况:作者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达到最丰富的表现效果。)

  例十四:邓小平在与撒切尔夫人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时,这样说道:

  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这里不说“必须”,只说如果,用得好,它不但已经包含着“必须”

  了,表达得体而且还透着柔里有刚、绵里藏针的特点。)例十五:后来,我从姐姐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嘴里,费了很多周折,才抠出几句话来。

  (“抠”比之“套、哄、诱、逼”都具体形象,使人有所感)

  这个例子表明,锤炼词语可以采用2.寓抽象于具体的方法。

  当然除上述两法之外,锤炼词语还可以采用3.移用词语的方法,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达到一种突兀、耐人寻味的效果。

  例十六:

  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人穷志不穷。

  4.双关语(即“一石双鸟”,而非修辞格的双关),如:

  例十七:04年福建高考题——下面这首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秋夜》诗全诗无“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秋

  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5、活用词性

  例十八:毛泽东的《沁园春》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可见锤炼的方法至少有:寓繁于简、力求形象、移用、双关语、活用词性

  课堂练习题: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面,A吹B掠C袭D拂

  月繁星满天。A落B圆C明D上

  数只船浦口,A傍B依C横D到

  声笛起山前。A声B有C几D一

  2.简要分析说明加点词的用法及其作用。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怕惊动了康桥的每一样东西,表达了对康桥的小心呵护,表达了对康桥深沉的爱)3.下面对话摘自《雷雨》,鲁侍萍台词中的“老爷”可有可无吗?为什么?

  周朴园:你是谁?/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有无“老爷”,大有区别。一个词便使整句台词有了弦外之音,无穷韵味)

  4.请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锤炼方法与作用。

  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水浅了,山小了,写出了水结冰、山因草木凋零而变秃,不仅写形,而且写心神之感受)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2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有哪些含义?

  “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这首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6.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答案:攀天游峰,观东南胜景

  7.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作用。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粪土当年万户侯;

  (表达非常简洁,既赋于词新的生命力,文章也显得生动多了。)

  家庭作业六道:

  1.下面这首诗(李商隐《端居》)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

  请简述理由: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下列句子的排列在结构上不合情理,请加以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3.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上联:知荣明耻,一身养正气下联:,。

  答案:除恶扬善,九州共和谐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咽”“冷”两字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景象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其制欲、修行、学佛所需要的清高幽僻的意境。“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5.这样几个句子组合在一起,按此顺序表达语意既不通,语音也不畅,请加以调整。

  a加水可养鱼虾,b加人不是你我,c加马跑遍天下,d加土可种桑麻。

  答案:调整这首诗,要注意的东西很多,首先内容上如何围攻一个中心,其次诗句前后是否连贯,最后还得考虑押韵押得怎么样。当然,若能抓住D这个中心句,便知当为ACDB6.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几易其稿改定为“绿”(原先是“到”,后来改为“过”,又换为“入”字,再变为“满”字)。请分析为什么。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形象,能直观感受到。)

  例三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2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5.活用词性(类),例三十四:

  国将不国;粪土当年万户侯;血沃中原肥劲草;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表达非常简洁,既赋于词新的生命力,文章也显得生动多了。)

  6.大词小用,例三十五:

  登高也响应老婆的号召,站起来伸懒腰。讲求幽默。

  训练作业:

  一、将下面的对联补写完整。

  1.,;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2.知荣明耻,一身养正气,。

  一、2.除恶扬善,九州共和谐

  二、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溪涨清风面,A吹B掠C袭D拂

  月繁星满天。A落B圆C明D上

  数只船浦口,A傍B依C横D到

  (野渡无人舟自横)声笛起山前。A声B有C几D一

  三、下列句子的排列在结构上不合情理,请加以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答案:调整这首诗,要注意的东西很多,首先内容上如何围攻一个中心,其次诗句前后是否连贯,最后还得考虑押韵押得怎么样。当然,若能抓住D这个中心句,便知当为ACDB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

  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咽”“冷”两字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景象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而这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其制欲、修行、学佛所需要的清高幽僻的意境。“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

篇四: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新时期文学在越南的翻译、研究及其启示》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许多著名作家诸如王蒙、贾平凹、冯骥才、莫言、张贤亮、铁凝、韩少功、余华、李锐、刘震云、金庸、琼瑶等的代表性作品被逐步翻译介绍到越南,掀起中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的热潮,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翻译家和研究专家,从1989至2010年所有翻译介绍到越南的中国作家中,莫言的小说翻译最多,其次是刘震云、铁凝、张贤亮、冯骥才、王蒙、韩少功、余华、李锐等,此外还有阿城、残雪、陈忠实、古华、柯云路、霍达、叶辛等等,这些作家每人只翻译一两部作品而已,越南的许多核心刊物如《文艺》《文学研究》和《中国研究》等,都有许多论文介绍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成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许多著名作家诸如王蒙、贾平凹、冯骥才、莫言、张贤亮、铁凝、韩少功、余华、李锐、刘震云、金庸、琼瑶等的代表性作品被逐步翻译介绍到越南,掀起中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的热潮,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翻译家和研究专家。中国新时期文学在越南的翻译和研究不仅促进了中越文学的交流,同时也对越南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

  中越文學交流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越南人没有谁不知道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唐诗》和明清小说。进入现代以后,鲁迅、郭沫若、曹禺、茅盾、赵树理等等,都是越南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家。

  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如王蒙、贾平凹、冯骥才、莫言、张贤亮等等。但由于1979年中越边境的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中断,因而越南读者对中国文学在这时期的文学成就没有任何的了解。直到1991年两国恢复了正常关系后,中国当代小说才得以翻译和介绍给越南读者。

  越南从1986年起开始进行革新,为越南融入国际社会创造了条件。在文学领域,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得以顺利地进入越南。中国和越南都属于第三世界体系,曾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最后都通过革命获得独立,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家建设和革新的过程中,中国遇到的许多问题也是越南所要面对的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文艺理论界所关注的文学与现实、文学与政治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也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口号被认为过于狭隘,缺少民主性。越南提出“文艺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与邓小平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非.

  常相似。由于文化和政治的相同,相对于其他外国文学来说,越南对中国当代文学感到更加亲切和易于接受。正是因为革新的需要,越南迫切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是如何革新的。越南迫切希望能够借鉴中国新时期的革新文学以打破越南的文学“禁区”,以探寻自己国内尚未提及的某些问题。介绍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是越南文学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的工作。可以这么说,中国新时期文学是越南文学改革的榜样。

  中国新时期第一部在越南翻译并引起“地震”的长篇小说是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越南,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一般只印一千至两千册,但在1989年前后,位于越南南方的青年出版社却对张贤亮的这部小说印行了一万五千册,而位于北部的劳动出版社在同个时期也印行了一万五千册。这样这部小说在越南总共印行了三万册,创造了越南的纪录!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十年后的1999年得以再版,2004年又再次印行出版。

  张贤亮的这部小说给越南文坛带来新的风气:风格独特,摈弃教条,冲破“禁区”,否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人公章永璘坎坷的命运是专制政权所造成的,他被划入“犯人”的行列,这与越南特定时期的知识分子艰难困苦的生活十分相似。

  中国新时期小说被介绍到越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贾平凹的《废都》,1999年由岘港出版社翻译出版。这部小说在越南的声誉一点也不比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差。这两部小说引起越南读者对中国小说的强烈兴趣,希望能够读到更多的中国小说。正因如此,在越南便掀起了翻译中国当代小说的热潮。

  首先,越南出版界选译的小说都是一些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的作品,如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原》、王安忆的《长恨歌》、王蒙的《蝴蝶》、莫言的《红高粱》、古华的《芙蓉镇》、苏童的《妻妾成群》、叶辛的《孽债》、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神鞭》、阿城的《孩子王》、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李锐的《旧址》《厚土》、余华的《兄弟》《许三观卖血记》等等。除了长篇小说外,莫言、贾平凹、冯骥才、余华等的中短篇小说也被选译在各专辑中。此外,还有一些流派诸如“伤痕”“反思”“改革”“先锋”“写实”和“新历史小说”等的代表作家的作品,都得到全面的翻译和介绍。

  从1989至2010年所有翻译介绍到越南的中国作家中,莫言的小说翻译最多,其次是刘震云、铁凝、张贤亮、冯骥才、王蒙、韩少功、余华、李锐等,此外还有阿城、残雪、陈忠实、古华、柯云路、霍达、叶辛等等,这些作家每人只翻译一两部作品而已。

  .

  除了高雅文学(纯文学)外,通俗文学也得到大量的翻译。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美女作家棉棉、卫慧的情欲小说等等,都得以大量的印行,使得广大年轻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80、90后作家,诸如韩寒、安妮宝贝、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品都得到翻译和介绍,深受广大越南学生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广西作家也开始得到越南文学界的关注。东西、凡一平、黄佩华、蒙飞等作家的小说已经被列入翻译的计划。其中,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著名教授黎辉霄主持翻译,已于2016年9月在(越南)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出版后,得到越南文学界的好评。黎辉霄教授在小说的前言中说道:“东西的小说虽然没有描写重大的政治事件,只写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他更多地描写了人世间痛苦但尚未绝望的生活,写出艰辛生活背后人性的某些阴暗面;他的细节描写很真实但又很荒唐;他的小说不是以情节引人入胜见长,而是在某些段落中着重描写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他的很多小说让读者在笑中流泪。”①

  如果说在1975年之前越南中文翻译队伍是寥寥无几的话,那么现在情形则完全不同了。由于各大学都纷纷开设中文专业,越南政府又选派许多学生到中国学习,因此,中文翻译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越南的中文翻译队伍可以分为三个代际。第一代是出生于1930年代的;第二代是出生于1940-1960年代的;第三代是1970年后出生的。

  第一代译者大都是1930年代出生的,主要有黎保(1930—2009)、潘文阁(1934—)、范秀珠(1935—1917)、陈廷献(1933—)、粱维次(1935—)、黎辉霄(1935—)等等,这代人都曾在广西中央学舍(中国当时称为“南宁育才学校”,其旧址现位于广西大学校内)学习汉语。当时在这里留学的越南学生分两个班,一个是师范班(学制两年),一个是翻译班(学制一年)。当时越南选派到这个学校留学的学生有上千人之多,但这些留学生回国后从事文学翻译的只有少数几个人而已。

  这几个人学成回国后被分配在不同的单位工作。比如黎保在河内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范秀珠在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学院从事文学研究工作;潘文阁在外语师范大学当老师,后调到越南社会科学院汉喃院从事研究工作;郑忠校先在教育部工作一段时间,后调到河内师范大学当老师;而有些学生在育才学校毕业后,先留在中国工作,或继续深造后才回到越南。比如陈廷献在越.

  南驻北京大使馆工作;粱维次在广州的中山大学读本科,毕业后先在荣市大学当老师,后调到胡志明国家大学工作;黎辉霄到山东大学攻读本科,毕业后回越南在河内国家大学工作。

  在这代译者中,有专门从事翻译工作的,如黎保、陈廷献;有从事业余翻译的,如黎辉霄、粱维次。这些译者由于有深厚的中国文学研究的功底,他们的翻译质量高,很少有错漏。

  第二代译者大都是20世纪40—60年代出生的,主要有泰阮白连(1940—2003)、武公欢(1941—)、山梨(1950—)、郑宝(1959—)、陈忠喜(1960—)等等。在这些译者中,有曾经在中国留学过的,也有只在越南国内学汉语的。他们的工作都跟汉语有关,但跟中国文学联系不一定很紧密。比如郑宝是越南《文艺报》的编辑,山梨是记者,他们都把翻译当成他的第二职业;也有像泰阮白连、武公欢等直到退休才开始从事翻译工作。这代译者大都接受过较好的汉语教育,年轻力壮,翻译速度很快。比如武公欢从1999年至今,已经翻译了十多部长篇小说。

  第三代译者都是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主要有陶文留(1974—)、刘红山(1977—)、陈琼香(1979—)等等。他们是翻译队伍中年青的一代,正处于事业的成长期。他们生长在中越关系正常化的和平时期,他们大部分都曾经在中国留过学。他们的翻译工作从2000年前后开始。这阶段正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他们面对着一系列艰难的生存环境:出版社和年轻读者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中国新时期的文学了,而是那些有市场价值的武侠、言情、侦探、情欲和网络小说。

  综上所述,第一代译者和第三代译者的翻译工作与中国文学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这两项工作具有互补性。第一代译者的专业是由国家安排的,而不像第二代译者那样具有一定的机缘或偶然性。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第一代译者生活的年代是中越两国关系最亲密的时期,他们获得国家委派到中国留学,回国后又大多从事与中国文学有关的教学或编辑工作,因此他们根据需求和兴趣从事翻译工作;而第二代译者就没有第一代那样的好运气了,由于他们大多生长在70-80年代,当时中越两国的关系正处在非常紧张的时期,他们只能在越南国内自学汉语,没有机会到中国留学;第三代译者则生长在中越关系已经恢复正常化的和平时期,他们有机会到中国求学,因此他们从事翻译工作比第二代顺利得多了。

  在中国文学的翻译队伍中,我们发现很多译者都致力于集中翻译一两个或几个作家的作品。如陈廷校和陈忠喜专译莫言的小说;范秀珠专译王蒙和冯骥才的小说;山梨集中翻译铁凝的许多小说;黎辉霄集中翻译先锋派和新写实派小说;武公欢则翻译余华的不少小说……他们对作家.

  的选择也许是出于译者与作家之间的共同理念和个人兴趣,但他们也因此成为各具体作家的“专家”了。

  关于翻译的观念,越南译者首先选择那些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兼顾读者的喜好以及对越南革新运动的启示,同时还希望这些作品在激发越南作家创作灵感方面能够发挥有益的作用。这三代译者都主张翻译必须“忠实”于原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一字一句“绝对忠实”于原作,因为汉语和越语毕竟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可能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忠实”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使本国读者感受到与作家所在国读者一样的情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进行艺术性的“越化”处理。

  由于中越两国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存在许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第一代译者往往都进行了某些注解,以便越南读者的理解。尤其是前言部分的介绍性文章,为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带来很大的帮助。

  当然,对于包括中文翻译作品在内的翻译艺术仍存在一些不足,诸如误译、生硬和用词不够准确等艺术性不高的现象还是存在的。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不高的作品也被翻译进来,以一些充满暴力和色情的情節来吸引读者,损害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这些书籍正充斥在越南城市的各个书摊上。

  针对上面这些现象,越南作家协会从2008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多次文学翻译研讨会,指出包括翻译中文作品在内的译作所存在的某些缺失,并提出一些翻译规划,整顿翻译市场,剔除那些糟粕;与此同时,越南作家协会还对那些翻译质量较高的译者进行嘉奖和表扬。在中文译作中,陈廷献翻译莫言的《檀香刑》和范秀珠翻译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分别获得2003年和2007年的大奖。

  二

  有关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小说的研究,虽然没有像小说翻译那样令人瞩目,但也有值得肯定的成就。

  1989年之前,在尚未翻译有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小说到越南的情况下,越南《文学研究》杂志和《共产》杂志就已经发表了学者黎辉霄、粱维次、陈明山、胡士峡等少数几篇有关“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学的危害,以及有关白华的剧本《苦恋》和电影《太阳和人》的评论文章,特别是粱维次提到有关描写中越战争题材的《威震峡谷七勇士》《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这些.

  学者都从捍卫民族主权的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批判和评价,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越两国的关系正处于中断时期,免不了带有政治批判的色彩。

  目前,在越南的许多大学,有不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选择王蒙、莫言、李锐、冯骥才、余华、张贤亮、铁凝等等的小说为研究对象;越南的许多核心刊物如《文艺》《文学研究》和《中国研究》等,都有许多论文介绍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成就。

  随着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南学术界也开始出现一些系统介绍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专著。比较有影响的是胡士峡、陈明山和黎辉霄。

  .

篇五: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

  试论中国神话的审美特征

  《诗经》中爱情婚姻诗纵横谈

  《诗经·国风》的美学价值

  雅颂新论

  《七月》作者及主题新探

  《左传》的思想和艺术

  论《左传》描写战争的特色

  《左传》、《国语》之比较

  《左传》行人辞令与《战国策》策士说辞之比较

  《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新论试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庄子·逍遥游》再解读

  庄子思想的新评价

  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孟子》《庄子》《韩非子》寓言比较先秦寓言概论

  庄周、屈原浪漫主义之比较论屈原创作的悲剧精神

  论屈原作品的艺术创新

  屈原创作心理之探索

  《离骚》“求女”再探

  宋玉及其辞赋简论

  先秦两汉小说考论

  赋体溯源

  汉赋新论

  《七发》读札

  张衡赋简论

  论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

  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论《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艺术和语言成就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评述

  《史记》、《汉书》比较论

  论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

  就

  《孔雀东南飞》艺术赏析

  《古诗十九首》综论

  论建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论曹植的诗歌创作

  “三曹”诗风异同论

  蔡琰诗简论

  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谈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论左思及其《咏史》诗

  论陶渊明的归隐诗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

  “二谢”山水诗之比较

  论鲍照

  论庾信的创作道路及其成就

  王勃简论

  评陈子昂的文学革新主张及创作实践

  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唐代边塞诗的评价问题高适、岑参、王昌龄边塞诗之比较试论王维的边塞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美

  谈李白诗歌的夸张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美学特色

  李白诗歌的个性特征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论杜甫的绝句

  从“三吏三别”看杜诗“诗史”之特征

  韦应物诗简论

  论李益的七绝

  《长恨歌》主题新探

  论《长恨歌》的艺术美

  评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和新乐府诗

  评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论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个性特征

  谈柳宗元的寓言

  唐代山水诗研究

  唐代山水散文研究

  韩愈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诗歌简论

  论杜牧的咏史诗

  论李商隐的政治诗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七律的突出贡献

  谈韦庄的《秦妇吟》

  论唐代几首描写音乐的诗

  温庭筠词简论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重评“西崑派”

  王禹偁简论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王安石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婉约派词

  论柳永词

  论苏轼诗词散文的理趣美

  论苏轼的婉约词

  评江西诗派的创作思想和黄庭坚的创作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南宋文学中爱国思想的评价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及其表现形式和特点

  论陆游诗歌在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论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评南宋格律派词人的创作

  宋代山水词研究

  宋代山水诗研究

  宋代山水散文研究

  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论宋元话本中的妇女形象

  元好问的试论和诗作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

  论白朴《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形象《倩女离魂》的成就和地位

  评高明的《琵琶记》

  论马致远的散曲

  评张可久(或乔吉)的散曲创作

  关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或战争描写)的特点

  诸葛亮(或其他人物)形象简论

  《水浒传》的思想和艺术

  关于《水浒传》的招安问题

  论宋江(或其他人物)形象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论孙悟空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试论《三言》中的小商贩形象

  杜十娘形象的悲剧意义

  试论《牡丹亭》主题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进步意义

  试论明代的社会文化思潮对于诗文创作的影响

  李贽的文艺思想及影响

  评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唐宋派和桐城派的文艺思想

  谈《聊斋·促织》(或其他篇章)的思想和艺术

  简论《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谈《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

  《红楼梦》的主题和主线

  试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艺术

  试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论贾宝玉(或其他人物)形象

  论《红楼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突破

  评“文革”中的“评红热”(或“旧红学”、“新红学”)试论《长生殿》的主题

  《桃花扇》简论

  论李香君

  简论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

  论李玉的《清忠谱》

  论李渔的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

  论纳兰性德的词

  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梁启超对晚清文学的贡献

  黄遵宪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秋瑾诗词简论

  试论《孽海花》的思想倾向

  谈《老残游记》的语言特色

  文学理论

  艺术典型与时代精神

  风格论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试谈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谈谈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

  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谈谈文学的艺术性

  艺术真实与作家的理想

  谈谈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

  当前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文学的创造主体

  谈谈自由创造和美的关系

  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

  谈谈美的本质

  悲剧漫谈

  刘勰世界观初探刘勰创作理论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如形象思维、艺术构思、风格论、批评论、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作家修养等等)

  汉魏风骨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司空图的审美观初探

  论通感

  论“文学是人学”

  论文学语言的复义特征|诗性特征

  文学阐释中的误读现象研究

  论“期待视野”对文学阅读的影响论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禅宗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

  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性特征

  论《文心雕龙·程器》中的道德诉求《文心雕龙·神思》中的创作理论研究

  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言不尽意”说研究

  金圣叹小说评点研究

  《西游记》中的宗教意识研究

  《红楼梦》经典化历程研究

  《水浒传》经典化历程研究

  《三国演义》经典化历程研究

  论网络写作对传统写作的挑战

  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图景研究论《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论新写实作家的叙事风格

  《蜀道难》中的悲剧意识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蒙太奇结构特征研究

  子君与娜拉形象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悲剧美学比较研究

  论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技巧

  萨特戏剧中的“自由选择”主题研究“崇高”的当代意义

  论艺术中的信仰之维

  论希腊悲剧中的命运

  论本雅明美学中的“震惊”

  苦难与美——论梵高

  论弗洛伊德美学中的“力比多”

  艺术之根——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中国当代文学

  从《秦腔》看贾平凹小说的故土情结论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特色

  试论杨朔散文的诗意创造

  巴金《随想录》漫评

  试论郭小川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试谈闻捷的爱情诗

  试论《创业史》的思想艺术成就

  李瑛诗作艺术片论

  试论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特色

  试论《林海雪原》的传奇色彩

  试谈舒婷的爱情诗

  舒婷诗歌的含蓄美散论

  《茶馆》的艺术结构及其语言特色试谈朦胧诗

  试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特质

  阿城小说论

  试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将军吟》、《东方》、《冬天里的春天》、《钟鼓楼》、《平凡的世界》、《都市风流》的创作特色

  试谈《李自成》的得失

  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试谈蒋子龙的小说创作

  试论《沉重的翅膀》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试论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创作

  试论“知青文学”

  漫评王安忆、铁凝的小说创作

  试论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试论马烽、王汶石的小说创作

  峻青、王愿坚创作特色比较

  试谈路文夫、高晓声的小说创作

  谌容《人到中年》漫评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特色

  贾平凹小说创作论(可以谈某一部作品)

  张贤亮创作论

  试谈新潮小说

  试谈“新生代”诗歌创作

  沙叶新《陈毅市长》的开拓意义试谈当前的儿童文学创作

  试谈田汉的《关汉卿》

  港台文学浅论(某一作家或某一文学现象)

  试谈顾城的诗

  池莉的小说创作

  大墙文学初探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综论

  新时期小说观点演变的思考

  女性文学试论

  试谈新时期新历史剧的当代意识

  小小说漫评

  寻根小说的意义及其不足

  试谈邓小平的文艺思想

  浅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价值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简析周炳形象的社会意义

  周立波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刘邵棠小说的民族风格

  张承志小说散论

  试论通俗文学创作

  陕西文学创作综论

  试论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试析《白鹿原》的审美追求简析白嘉轩

  试论《白鹿原》的艺术特色浅谈新写实小说的得与失试论金庸的小说

  方敬诗歌研究

  乔羽歌词研究

  方文山歌词与新诗研究

  新诗的精神重建

  新诗传播方式重建

  新诗诗体重建

  新诗的春与秋意象

  穆旦的诗研究

  郑敏的诗研究

  昌耀的诗研究

  当代陕西诗歌研究

  当代陕西女性诗歌研究

  麦家的小说创作研究

  阎连科的小说研究

  于坚的诗研究

  伊沙的诗研究迟子建的小说研究

  莫言的小说研究

  邓一光的小说研究

  刘醒龙的小说研究

  刘震云的小说研究

  残雪的小说研究

  余华的小说研究

  苏童的小说研究

  史铁生的小说研究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形象论

  中国现代文学

  论中国近代文学改良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论“五四”文学革命

  新时期统一战线形成与分裂原因新探

  重评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左联的功绩与缺点综析

  论文艺大众化运动

  论“新月派”

  重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重评“论语派”

  “两个口号论争”得失谈

  “孤岛文学”运动的历史功绩

  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意义

  鲁迅早期“改造国民性”思想新探《呐喊》、《彷徨》比较谈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价值

  《朝花夕拾》简论

  论《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

  论《故事新编》的艺术风格

  祥林嫂形象浅析

  论《伤逝》

  郭沫若早期思想中泛神论的影响

  论《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抒情性

  戏剧意象研究

  论曹禺\丁西林\高行健的戏剧创作特色

  论胡适的白话新诗创作

  论冰心作品中的泛爱思想

  论王统照的文学思想和创作论《倪焕之》

  许地山作品中的宗教色彩透视

  鲁彦小说与“乡土文学”

  试析庐隐小说中的感伤色彩

  郁达夫《沉沦》创作特色

  郁达夫小说观初探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刘半农、刘大白新诗的民歌风格论论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的主张和创作论“湖畔”四诗人的爱情诗

  徐志摩爱情诗作简论

  叶紫小说的悲壮色彩

  萧红创作魅力探源

  《蚀》中的“时代女性”综论

  《子夜》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家》简论

  论沙汀小说的幽默和冷峻风格

  《南行记》中的传奇色彩和边寨风情论张天翼小说的创作风格

  殷夫的“红色鼓动诗”简论

  蒲风诗作的“火”的风格

  戴望舒诗作风格的嬗变

  论臧克家诗作的乡土风格

  论何其芳诗歌、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画笔——芦笛——号角”——艾青诗作风格简论

  “时代的鼓手”——田间诗歌创作论论柔石的《二月》

  “血的战斗”和“铁的人物”——萧军小说创作论

  李劼人小说创作论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创作特色《寒夜》简论

  《四世同堂》中的钱默吟形象综论《王贵与李香香》和“信天游”

  诗的漫画,漫画的诗——论袁水拍的政治讽刺诗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

  《荷花淀》的诗意美

  论田汉剧作的抒情的风格

  论《雷雨》的艺术成就

  论《日出》的结构艺术

  论夏衍的戏剧创作风格为什么说《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

  论鲁迅的诗

  重读“红色经典”(某一部)

  重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欧美文学

  荷马史诗研究

  论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对戏剧艺术的贡献

  欧洲文艺复兴与人文精神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妇女形象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暴发户形象

  论雨果的《悲惨世界》(或《巴黎圣母院》)

  无产阶级革命的颂歌——论巴黎公社文学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思想性和局限性

  易卜生的“问题剧”对我国戏剧发展的借鉴作用

  《玩偶之家》中的妇女问题

  试论外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消极浪漫主义的关系

  谈外国当代文学中的“荒诞派”

  普希金短片抒情诗中的浪漫主义

  屠格涅夫的讽刺艺术

  列宁论托尔斯泰

  契诃夫小说论

  论高尔基的诗歌创作

  马雅可夫斯基的戏剧创作

  《荷马史诗》的审美意味

  从诗与哲学的冲突看《俄狄浦斯王》论《哈姆雷特》中的延宕

  《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的比较研究

  论拉伯雷《巨人传》中的笑

  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卡塔西斯”

  诗与画的界限——论《拉奥孔》

  论艺术的自由解放功能——解读《审美教育书简》

  论加缪小说中的荒诞《呼啸山庄》的主题研究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悲剧论《罪与罚》的复调结构

  东方文学

  《万叶集》研究

  《源氏物语》的艺术结构

  印度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圣经》文学研究

  《一千零一夜》的东方艺术特色

  泰戈尔《吉檀迦利》的思想和艺术“川端文学”的研究

  古代汉语

  浅论《说文解字》一书的历史价值形声字声符说略

  形声字意符说略

  古注说略

  “右文字”说

  声符表义的成因初探

  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

  说会意

  说假借

  通假字的成因初探

  浅论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浅论词的古义和今义

  探求本义的方法种种

  古无轻唇音例证

  古无舌上音例证

  说宾语前置

  论古汉语的词序

  说“孰与”

  “所”和“所”字结构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成因初探

  意动和使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古今汉语比较研究

  现代汉语

  普通话语音与陕西方言的对应规律(某县某地区也可)

  陕西方言词调查(某县某地区也可)论形声字

  字、音节、语素、词的相互关系词与词组的区别

  多义词研究

  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关系

  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直接成分析法的析句原则

  多附加成分的析句原则

  宾语与补语的区分

  论兼语句

  谈连动句

  单句与复句的区分原则

  单句与复句中较难区分的几组关系复句关系的穷尽性考察

  言语交际的结构与框架

  谈谈修辞方式与修辞效果

  词语的锤炼与修辞效果

  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

  试谈一种新的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社会用语规范状况调查

  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

  中学语文教学法

  语文教师素质论

  论“大语文”的教学思想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语文教学目的谈

  主导·主体·主线——钱梦龙教学思想评析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

  语文教学中的辩证思想

  现行语文教材批评

  中学语言教学应以积累为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谈“熟读而精思”

  论阅读教学的几种基本课型

  作文教学的命题艺术

  练习设计的艺术

  写作

  试谈散文笔法

  “意在笔先”与“主题先行”

  论散文的诗意论“对比”

  论“渲染”

  论“铺垫”

  论“蓄势”

  论“线索”

  论写作角度

  短篇小说人称论

  中篇小说结构论

  文学因素与非文学因素论文学鉴赏

  论文学语言

  论文学作品文体的演变论“含蓄”

  议论文中的逻辑力量论“白描”

  写实与写意

  论“梦境”

  论“意识流”

  论散文的审美特征

  论小说的审美特征

  论诗歌的审美特征

  市场经济与当代写作

篇六: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新时期问题小说对当下的意义

  作者:李天玲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5年第05期

  摘

  要:产生于“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问题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作家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以高度的热情反映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成为了时代的旗手。新时期问题小说家们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当下中国文人急需的品质,在当下尤为珍贵。

  关键词:新时期

  问题小说

  当下

  责任感

  担当意识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即人们所称的“新时期”,问题小说大量、集中出现。这些小说反映了十年动乱遗留的问题,工厂生产力下降的问题,农村改制的问题,中年知识分子的问题,机关办公经费困难的问题,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的问题,两地分居的问题,等等。这是十年动乱后百废待兴的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文学自身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回归的表现。虽然新时期问题小说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不成熟与粗糙的一面,但以其敢于担当的批评精神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是当下许多以娱乐为主要追求的文学创作应当学习的。

  一、新时期问题小说之问题

  首先是十年动乱造成的社会和人们精神上的创伤的问题。刘心武于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是新时期最早的“伤痕”小说。小说通过如何看待《牛虻》的典型情节,深刻地揭示出愚昧正是两位主人公共有的个性特征。宋宝琦偷书是为了卖钱,并且恶作剧地乱加涂抹;谢惠敏只看见书里面有男女谈恋爱的插图就惊叫起来。宋宝琦以负罪的态度认为自己“不该看这黄书”,谢惠敏则以严肃的神情要“狠批这本黄书”[1]。小说从展示青少年严重的精神“内伤”的崭新角度入手,揭示了从极“左”思潮桎梏中解救被毒害的青少年一代的必要性。新时期反映十年动乱带给人精神上的创伤的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张弦的《记忆》通过颠倒了一个领袖的像几秒钟,使自己的人生被颠倒了几十年的惨痛故事来批判个人崇拜;白桦的诗歌《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和由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太阳和人》都反映了盲目的个人崇拜给人造成的伤痛。

  工厂改革问题。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第一篇描写改革的作品。他热情地歌颂了新时期为实现“四化”而奋战的创业者们。在作品中,乔光朴集大胆泼辣、刚毅果敢的性格和社会主义企业家的过人魄力与领导艺术于一身。事实上,改革中的现实,远非乔光朴想象的那样简单,他对解决矛盾的方式和过程的把握有简单化的倾向,他的方法只能对内,对外是行不通的,无法应对市场经济的需要,铁腕不适合市场,市场挑战权威。之后的改革小说中,水运宪的《祸起萧墙》使我们看到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看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艰巨性;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让我们认识到工业现代化是带着沉重的翅膀起飞的,更艰难的是传统意识、庸人哲学等“惯性势力”的严重挑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描写新中国成立前,连“造屋”的梦也不敢做的贫农李顺大,土改后立志要建造三间青瓦屋。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省吃俭用,好容易买回三间青砖瓦屋的全部建材,却在“大跃进”刮起的“共产风”中,被拖到公社盖了炼铁炉。后来又积攒了足够的钞票,谁料到了“文革”,竟被一个造反派头头敲诈一空。直到粉碎“四人帮”后,他才在公社老支书的帮助下,将屋子盖了起来。李顺大三起两落的造屋史,真实而尖锐地反映了“左”倾错误对土改以后迫切要求改善生活境遇的农民的严重打击。今天的我们回过头重新读这篇小说,很容易对当时的农村体制发出质疑——热心肠的区委书记帮助李顺大顺利盖上了新房,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区委书记也同样在滥用他的行政权力来帮助李顺大。另外一部小说《陈奂生上城》也是通过一系列偶然叠加出来的幸运来反映新的时期进城农民的辛酸。“在小说的结尾,陈奂生住县委招待所的经历演变成为传奇,从侧面证明县委书记确实生活在有别于普通农民的世界,那儿的物质生活充裕程度远远超出了农民的想象力”[2]。

  中年知识分子的问题。谌容的《人到中年》是以一种知识分子的受难方式折射了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错位。陆文婷是一个奉献型的知识分子,然而,她在她的工作岗位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报酬:每月工资只有56块半,全家4口人住房仅有12平方米,其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为秦波之类的“马列主义老太太”所漠视和践踏。在那样的条件下,尽管她依然表现出一种失望而不绝望、痛苦却不悲观的人格魅力,尽管她默默坚持高强度劳动而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十多年的超负荷运转最终还是使她的血肉之躯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她的职业生涯以其生命“断裂”的悲剧而告终。小说向社会发出了警告:知识分子的境遇已是中国现实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诸如祖国、民族、时代、人民这些宏伟的概念底下,个体究竟有没有他的绝对可靠的价值定位?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体会这部中篇在当时所达到的深度,或许更为重要。

  干群关系恶化问题。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把笔触伸向1958年的“共产风”“浮夸风”,把大跃进与战争时期加以“衔接”,通过艺术剪辑突显了领导与农民之间从鱼水关系到主仆关系的颠倒,过去革命是为了下面的老百姓,而现在戏法则是变给上面看的。[3]小说着力塑造了两个人物,革命干部老甘和农民代表共产党员老寿。他们曾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患难相助。可是,到了五十年代大跃进时,老寿还是那个老寿,而身为公社党委书记的老甘却变成了操着满口革命辞令,实际上不顾群众死活的官僚。这篇小说在内容上首次触及到了“文革”前的极“左”思潮,并第一次以艺术的形式鞭挞了“大跃进”。今天看来,我们在痛心干部老甘的严重变质时,也应看到农民老寿的天真软弱。正是因为有大量像老寿这样(甚至更为软弱)的农民作为温床,才滋生了像甘书记那样放肆的党员干部。

  夫妻两地分居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戴晴的《盼》把两地分居的知识分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写得如泣如诉,广受好评。一对兢兢业业的年轻夫妇,他们无限忠于党的事业,为祖国荣誉付出毕生心血,但当他们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时,国家却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这篇小说的写实性,它回荡于作品之中的愤激之情,以及人物命运的极端不幸所显现的悲剧美,曾经牵动了全社会关注知识分子的神经,赢得了全国读者的共鸣,较早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爱与创造的要求同现实条件构成的尖锐矛盾问题,是一篇相当有深度的作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知识青年返城问题。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以北大荒四十万知识青年返城为切入点,描写了兵团战士十年屯垦戍边的壮举,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的知识青年形象。小说发表后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以其气势雄浑的英雄主义气概和沉郁顿挫的文化品格而独领风骚,感动了无数读者,一举获得1984年全国中篇小说奖。其他知青小说的优秀之作如徐明旭的《调动》、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的《南方的岸》等分别从知青回城难,回城之后精神上的失落感,以及对新的精神追求的企盼等方面反映了知青的生活。

  新时期问题小说反映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代人之间的隔膜问题,教员中想要重新求学读书的问题等都是问题小说作家所关注的问题,他们对这些问题倾注了很大的热情,用手中的笔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新时期问题小说之于当下

  让我们再把视线转移到今天的文学创作。从作家方面看,今天的新生代作家已经不把小说作为意识形态载体来对待,而是以极大的热情专注于其商业性、世俗性。在他们的小说里,歌厅、咖啡馆、超级购物广场等与欲望相联系的场景数不胜数。这些意象成为作家群体或个人想象之中对钟爱的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内容和情调的一种真情流露,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化时代的消费者的需求。欲望,作为人性的基本内容,确实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的程度上,小说对人性的发掘,表现为对人类欲望的深度展示。90年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就是围绕“金钱”展开的。如《教授不教书》、《博士点》(南翔)、《试用期》(陈世旭)、《桃李》(张者)、《桃花》(张者)、《不过是垃圾》(格非)、《沙床》(葛红兵)、《所谓教授》(史生荣)、《大学潜规则》(史生荣)等等;也有将讽刺变为挖苦,将幽默变为戏谑,以市民立场、实用理性来观照知识分子窘迫一面的,如《所谓先生》(皮皮冯丽)《所谓作家》(王家达)、《风雅颂》(阎连科)、《上邪》(陈希我)、《卧底》(刘庆邦)等等。从客观效果看,它们无疑推波助澜了社会思潮中反智论的声势。[4]尽管有少数作家如刘震云还在其作品《单位》《一地鸡毛》中有意在青年知识者日常生活呈现之外,委婉地表达对中国当代官僚体制的批评,然而大多数小说家显然抛弃了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的维度。他们乐观地审视着市井生活,对生活苦难则推崇忍耐服从的人生哲学,对庸常的日常生活的逻辑无疑是认同的。他们一反80年代文学中高昂头颅的启蒙者形象,遁入世俗的庸常生活,埋头营造身边的温情与安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萎顿了,颓废了。文学在意识到本身从社会中心退到边缘的过程中,也日渐放弃了对社会核心话题和宏大叙事的承担,甚至甘愿以平庸和小气来保持可怜的独特之处。王富仁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我们已经无蒙可启”[5]文学不再是所谓民族国家的想象或文化共同体的想象,也不再主要是精神的产物。文学失去了原先附加或虚幻的权力光环,却也没有返璞归真。对于我们这些传统文学者而言,最令人忧伤且无奈的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表达,今天的文学已经很少或不再能为社会提供建设性的价值观念了。不仅是启蒙文学遭到冲击,而且根本的是文学担当不了启蒙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代中国,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巨大的生存压力,加之消费文化长期以来对大众的影响,使得大众的欣赏趣味偏向于娱乐和消遣,不再像八十年代把什么都社会化、政治化。从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一方面看,淡化政治也是历史进步的表现,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做政治家。现在的现实却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把娱乐世界的自由当成是全部的自由,把娱乐参与等同于政治参与,把娱乐世界的“民主”当成政治民主。“一个人在消费娱乐世界里寻求释放,把它作为自由的全部,自我的全部,那么,这样的自由就是可疑的,这样的个性和自我就是扭曲的。”[6]当前的文学现象后面隐藏着危机,因为文学毕竟不是游戏,它应当起到社会良心的作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处在社会精英的地位,笔下的文学作品对社会风向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就不能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是玩,就不能沦为商品经济和大众文化市场的奴隶,成为无主见、无思想、无个性的精神盲流。

  尽管新时期问题小说有诸多的不足,但瑕不掩瑜,洋溢在作品中的作家的热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对于今天的文学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它与“旧文学”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不将文学当作“失意时的消遣或得意时的玩意”,[7]而是作为一种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的事情。生活在一个政治权利、公民权利还有待扩大的社会,我们应该首先争取这种公民权利,而不是一味沉浸在个人娱乐的世界,沉浸在虚幻的自由、自我表现中。上世纪八十年代问题小说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担当意识在现在看来是如此的可爱与宝贵。中国社会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献计献策来解决,当我们享受社会给予的权利时,别忘了自己身上还担当着一份责任。

  注释:

  [1]刘心武:《班主任》,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版。

  [2]罗长青:《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3]张光芒:《反思的力度及其局限——重读》,名作欣赏,2010年,第12期。

  [4]常慧林:《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反智叙事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5]王富仁:《摸索着鲁迅的灵魂》,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02期。

  [6]陶东风:《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学术月刊,2009年,第05期。

  [7]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天玲

  浙江温州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25035)

篇七: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文化大视野中的小说研究--评《张兵小说论集》

  李桂奎

  【期刊名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19)001【摘

  要】@@<张兵小说论集>虽然是在前些年发表于各类期刊的学术论文基础上整合而成,但它绝非一部"散论"或"杂说".一方面,这里具有明显的体系,大致可以分成话本小说研究、文言小说研究、章回小说研究等系列,主要涉猎世情、武侠等相对集中的小说内容;另一方面,这里还有一条比较硬朗的线索贯穿其中,那就是张兵先生在"前言"中所阐发的观点:"小说,一种文化."可以说,把小说定性为"一种文化",是张兵先生富有理论气魄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也是聚合这部小说论集的大章法、大格局.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

  者】李桂奎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相关文献】

  1.意识流小说研究的新进展——评金红

  《融通与变异——意识流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流变》[J],曲光楠

  2.现代性视野下的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研究——评吴秀明《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J],俞洁

  3.商界小说研究的力作——评杨虹的《叛逆与超越——近二十年中国商界小说的文化阐释》[J],古远清

  4.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汉魏六朝小说研究——评《谶纬与汉魏六朝小说》[J],赵静

  5.诠释犹太文化的美国变迁——评《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J],扬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八: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以韩少功作品为例分析"寻根文学"的特征。

  《爸爸爸》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他主张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辨,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之迷。作品通过一个山寨的衰微,反思全民族发展的途径。作品在进行民族自审方面,外化了人民身上世代流传、绵绵不绝的深厚文化积淀:对落后、愚昧、原始祖训奉若神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本能地抵御和反抗,乃至于拚命的排斥、打击和扼杀。丙崽的形象是民族劣根象征体。而革新者在“离经叛道”上都失败了,比如丙崽娘带来的些许文明的消失,及至后来她本人也杳无音信;仁宝想按照山外的风习搞些改革,得到的却是其父响亮的耳光。这些,都深刻地表现了民族自审、文化反思的主题。作品里面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如丙崽代表野蛮、愚昧,裁缝仲满是固有传统的象征,丙崽娘的变化正是文明的种子被同化的标志,仁宝似乎象征着改革的力量。所以“寻根文学”它是在对民族文化的审视,挖掘病根、批评国民劣根性,和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

  创作为中心

  作者:胡军

  时间:2010/11/19:45: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摘要:寻根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史意义就是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具体内涵包括:使新时期小说由传统载道走向现代审美,由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以及对传统小说时空观念的转变。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探讨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论文关键词:韩少功;载道;审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时空观

  寻根文学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文化寻根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个沉淀的文学历史事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地位和意义日渐为人们所漠视。但在重新整理当代文学史的今天,对寻根文学的意义再发掘,有着现实的必要。今天看来,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的更迭中,寻根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一个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就是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可以说,以寻根文学为界,20世纪80年代文学前后期的艺术观念截然不同。季红真认为,“寻根文学”使“新时期文学”基本上完成了艺术嬗变,继之而起的文学思潮几乎都受到了“寻根文学”的影响。在寻根作家中,对寻根文学思考最为深入,最为系统,探索最富创造性的作家当属韩少功。他在1985年相继发表的寻根文学纲领性文章《文学的“根”》与寻根文学标志性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显示出他在理论与创作上的高度自觉。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探讨寻根文学是怎样推动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转型的,以及转型过程中它的地位和贡献。

  一、从载道到审美

  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所作出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促成了其由传统的功利载道型向现代审美愉悦型的转变。寻根文学之前的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仍然是以建立在反映论基础上的功利载道型文学为主导地位。粉碎“四人帮”以后,虽说有形的政治桎梏已经打碎,但无形的“政治情结”依然缠绕着作家,用文学担负起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批判成为当时很多作家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即便后来成为寻根文学主将的韩少功也不例外,他的初期代表作《月兰》、《西望茅草地》等都以“文革”作为历史背景,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手法,展示“文革”留给人的心灵创痛和悲欢离合,呼应了时代潮流,应合了当时社会政治心理,因而在国内引起了一定影响。但从根本上说,这类文学仍属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写作成规和话语系统,其功利性的实用追求,使得文学在实质意义上已沦为工具而丧失了其作为艺术的自我本质属性。

  文学是一门艺术,以审美为本质功能。但中国文学历来有“载道”的传统,对于小说来说,这种情况在近代以来表现得更为突出。梁启超等人在论述“小说革命”时.就公开宣扬:“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兴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对小说功能的无以复加的强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昭示了小说在20世纪中国所将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正是基于这一点,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内

  在矛盾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功利与唯美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20世纪中国文学论争都与这个问题或多或少有着关系。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来说,它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对新时期文学审美愉悦本质属性的还原,和对过于浓厚的功利性色彩的反拨。

  其实在寻根文学之前,一批在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上迥异于“伤痕”、“反思”、“改革”等主流文学的作品已经出现,如:汪曾祺的《受戒》(1980)、《大淖记事》(1981),张承志的《绿夜》(1981)、《黑骏马》(1982),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1983),郑义的《远村》(1983),贾平凹的《商州三录》(1983—1984)等。这些作品标志着文学创作的既有规范已有所突破。无论是汪曾祺的“克制陈述”、“除尽火气”,阿城的“涤除玄鉴”、“澄怀味象”,还是李杭育对家乡挽歌式的诗意描写,以及张承志所表现出的那种朝圣者般遥遥跋涉的雄浑悲壮之美等等,已远非功利载道型文学所能传达,与当时的主流文学相比,其异质性显而易见。它们的出现,昭示着一个审美文学时代即将来临。而寻根文学则强化了对这种文学的寻找。

  首先,在寻根作家们的理论宣言中,普遍高扬着文学的主体精神,对传统的“载道”进行了否定和批判。对此持论最为激烈的当数李杭育,他说:“纯粹中国的传统,骨子里是反艺术的。中国的文化形态以儒学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平庸,却非常实用。孔孟之学不外政治和伦理,一心治国安邦,教化世风,便无暇顾及本质上是浪漫的文学艺术;偶或论诗,也只?无邪?二字,仍是伦理的,?载道?的。”并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指出:“两千年来我们的文学观念并没发生根本改变,而每一次的文学革命都只是以?道?反?道?,到头来仍旧归结于?道?,一个比较合时宜的?道?,仍旧是政治的、伦理的,而决非哲学的、美学的。”基于此,他们希望借当时社会上悄然兴起的“文化热”冲淡或反拨文学中过于浓重的“载道”倾向,为新时期文学植入一些审美因素。这种文化策略,在韩少功那里被表述为“对东方民族思维和审美优势的寻找”。在《文学的“根”》中,韩少功劈头就问:“绚丽的楚文化流到哪里去了?”这显然是从审美的角度发问。接着作者通过一位诗人去湘西开会,终于在湘西的崇山峻岭中找到了它,“只有在那里,你才能更好地体会到楚辞中的那种神秘、奇丽、狂放、孤愤的境界”。这种境界显然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对于寻根的目的,他从理论上概括为:“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寻根”。实际上就是一次审美范畴内的历史文化追寻活动。

  与理论主张相一致,寻根作家们在创作中也高扬主体审美意识。以韩少功创作为例,在他的《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作品中,审美的意义呈现出对“载道”文学观全面替代,作品的实际意义主要依靠文本的美学内涵来体现和发挥。如在《爸爸爸》里,神秘而浪漫的巫楚文化通过大量的民俗事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鸡头寨”——一个时空不明的世外村落,它被种种神秘气氛所笼罩,联系着一系列神奇事件:蜘蛛精、岔路鬼、蛇好淫、挑生虫的传说以及红白喜事的唱简、祭祀谷神、请巫师指点、砍牛头预测胜负、吃冤家尸体、坐桩而死、过山等等。虽然作者有着强烈的启蒙功利意识,但似真似幻,怪异荒诞的文本实际效果却在相当程度上稀释了作者的启蒙动机,使文本的意义由功利走向审美。如果说,韩少功初期创作,主题的明确性、人物的典型性、细节的真实性是他的追求目标,那么,在发表寻根宣言以后,他显然放弃了对上述艺术成规的追求,主题的含混幽深、细节的荒诞性成为他的创作主调。如在《鞋癖》中,他写到惨遭不测的父亲亡灵不断显迹在父亲以前坐的藤椅上,常用的蓝花釉瓷碗上和公共卫生间的墙壁上,因为藤椅会无声发声,瓷碗会无端破裂,墙上一片暗色的水渍完全是父亲正面的剪影。这些细节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通灵性,在特定的时刻与氛围中,人可能转化为自然,自然也可能具有人的灵性。正所谓天人感应,物我归一。显然,韩少功的这些作品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已经超越了功利色彩浓烈的文学,其中的审美韵味的悠长不再依赖既有的写作模式,而是让你在文本的意趣氛围、行文遣词中去领略。这种审美化追求,同样反映在王安忆、阿城、莫言、扎西达娃、李杭育、何利伟等人的创作中。如阿城的《棋王》,作者以大巧若拙的描写,朴实简洁的语言,豁达通脱的美学情怀重新阐释老庄的“不为物役”,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人生的超越,以及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而在“红高粱”系列中,莫言以一种奇特的、极具张力与分裂的叙述表现出对充满原始野性生命力的崇拜。正是这些作家的努力,新时期文学终于卸掉了“载道”的沉重包袱,迈入了一个审美文学的新时代。

  二、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所作出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促成了其由传统的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文革”结束后,“伤痕”与“反思”文学曾使一度失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得到了恢复。构成当时文学主体的,就是这种回归的现实主义文学。但必须看到,这种现实主义在回归的同时也在酝酿着对自身的超越。这种超越与当时文坛蓬勃兴起的“现代派热”相关。这主要表现有二:一是随着新时期国门的再次打开,大量西方现代派作品蜂拥而入,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二是新时期初期的作家普遍表现出对现代派的极大的热情。如:1981年9月高行健出版《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后,围绕这本小册子,王蒙、刘心武、李陀、冯骥才等人在《上海文学》上展开了大规模的“现代派”讨论。更为可贵的是一些作家在创作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如王蒙的“意识流”系列。但由于思想领域内长期的自我封闭,当时的人在对待西方现代派哲学和文学还是处于犹疑观望的状态,因此他们大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在借鉴时小心翼翼地把现代派作品分解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这显然不利于新时期文学现代化的要求。“西方现代主义给中国作家开阔了眼界,却没有给他们带来真实的自我感觉,更无法解决中国人的灵魂问题。”所以,在最初的“现代派热”后,文坛并没有走向激进的“欧化”道路,相反倒是现代派小说试验都暂已告停。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作家放弃了对“现代派”文学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状况说明新时期现代主义的转化的深化,即从形式的追求上升到观念的思索。而在实质意义上从观念上推进这种转化的,恰恰是寻根文学。

  应该说,寻根文学并不是现代主义文学。但在寻根作家们的理论表述中,对现代主义却都流露出几分好感。如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提及的外国作家有近20人,基本上属于“现代派”:福克纳、博尔赫斯、毛姆、昆德拉、罗伯一格里耶、塞林格等。更重要的是,韩少功等人在艺术实践上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寻根作家们作出了如下贡献。

  首先,促成了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由对外在世界的客观反映转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再现,是新时期文学现代主义转化的第一步。当新时期文学在题材上摆脱了“写什么”的桎梏后,“怎么写”即作家的主体创造性成为大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显然是新时期文学由叙事走向抒情的开始。应该说,在寻根文学之前,一些作家的写作已经出现散文化和诗化的特点,如王蒙、汪曾祺、贾平凹等。这种写作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客观写实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作家叙事意识的不同。它们尽可能摒弃或淡化那种由情节所决定的矛盾冲突,而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抒发。如王蒙《海的梦》,作者并没有正面叙述主人公的沧桑经历,而是让他面对大海梦魂幻游,主人公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生动地跃然纸上。寻根文学出现后,这种写作倾向则更加有意识地被强化了。这可以从韩少功的80年代中前期创作轨迹的变化看出。韩少功称自己的早期创作多属“问题小说”,“先有意念主题”,“再找适当的材料”,人物往往是某种思想、理念的形象化载体。这虽然充分发挥了文学的社会化功能,但也因为主题的鲜明单一、人物的扁平化削弱了文学的审美性。而在1985年后,韩少功的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他开始关注人类理性发展偏至时对人类生命的戕害,“随着人类进入科学和工业时代,整个人类精神发生了向理性的倾斜,直觉思维,或者说非理性思维,被忙忙碌碌的人类排拒了,进入了隐秘的潜意识领域,在那里沉睡。只有在酒后,在梦中,在疯癫状态下,在幼儿时期,总之是在理性薄弱和理性失控的情况下,人们才零零碎碎地捕捉到这种思维的迹象”。因此,韩少功这个时期的小说有意放弃对明确主题的追求,淡化情节冲突,而是通过挖掘人潜意识的原始经验,表现主人公的幽秘复杂内心世界,像《雷祸》、《诱惑》、《蓝盖子》、《梦案》等小说几乎全篇都是心理写实,外在现实冲突已经转化为内在心理呈示,如“一个朦胧化的灵魂幻象”、“一个混沌初开的景象”、“一个仍未降临的未来梦想”,它可能“来自无限,令人感到陌生,冷峻魔幻、无边无际、光怪陆离”,甚至“罪恶”、“混乱”、“荒谬”,让人颇感诡异神秘,这多少折射出创作主体内心的隐忧、惊惧和痛楚。

  其次,表现主义美学原则的崛起。这主要表现在寻根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对待现实的观照方式不同。为适应“向内转”的艺术要求,寻根文学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以“反映论”为指导,强调艺术对现实客观再现的原则,代之而起的是注重艺术对自我的主观表现。寻根作家们的表现主义美学原则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主体性认知。在寻根文学“向内转”的过程中,就包含了重视文学主体性的要求。对人物内心的抒发刻画,必然要求作家要具备对世界独特的内心体验。如《棋王》,作者的创作目的是要用中国传统文化一心理来观照、理解和表现世界。因此,阿城主要是让创作主体浸入中国文化来写世界,而不单是写大干世界的中国文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作家内在的修养,而不一定是他外在的表现对

  象。进而言之,如果说这部小说中弥漫着一股中国文化气息,那么这股“气”主要不是得力于作者对外在事物的描写,而是生发于内,是由于作家自己底气的贯注。阿城相信,创作主体浸透了中国文化精神,作品自然就会弥漫中国文化之气。二、重整体思维。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思维。韩少功认为,东方文化思维方式是直觉,东方思维的传统是综合,是整体把握,是直接面对客体的感觉经验,而这正是整体性思维。譬如在《爸爸爸》中,韩少功不再注重对个人性格刻划,而是在对群体意识的观照中,来表现民族文化心理内涵,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内容。在他的笔下,几乎所有的人都缺乏自我独立人格,他们服从共同的命运,听从部落统一的意志,个人的行动并不具有任何独立意义,也不影响部落的历史进程。这与传统现实主义以个体性的“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同,从而也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不同的审美效果。三、“陌生化”效果的追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寻根作家深受这种美学观念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故事情节的淡化、象征色彩的加强,有效的形成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间隙,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与思考。如韩少功《归去来》中的“我”,一个陌生的外乡人,却被山寨里所有的人认定为另一个人,而“我”在这样的误认中恍然感到山寨里一切人与事都是“陌生化的熟悉”,由此,明晰化的自我特征与具体化的个人历史都在这荒诞的时空中消逝殆尽。而《爸爸爸》、《女女女》、《火宅》,以及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小说,从具像到抽象,从经验到超验,出奇地审视和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中荒谬的世界和困境,给人的感觉恍然隔世。显然,这些小说是以陌生化向度增益着艺术的价值与活力。从现实主义的客观再现到表现主义的主观表现,认知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艺术观念的变化,从而也最终促成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

  三、时空观念的转变

  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所作的第三个重要贡献是促成了其时空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一维平面走向了现代的多维立体。传统小说遵循的是黑格尔历史时空观,在黑格尔看来,时间是线性发展的,空间是平面展开的,这种一维平面的时空观被传统现实主义严格遵守,是其艺术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

  寻根文学破除了这种传统文学的时空观念。他们喜欢从“当下”感受描述过去的时空,将历时性的线性时空共时化。“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念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在《爸爸爸》中,韩少功有意模糊了时代背景——抽去“鸡头寨”生活一切可考的时代和地域记号,将历史与现实混在一起,展示了一种超时空的生存状态:小说既有食人肉、祭祀谷神、万物有灵论、面向东方坐饮殉死等远古意识和生存方式,同时又出现了一个叫仁保的新派人物,他不时把照片、皮靴、报纸等现代物品带进山里,并张口闭口新词汇。这就使小说在时空上形成了混沌状态:过去就在现在中,现在也在过去里。小说因此也具有了时空上的象征意义:写的既是过去,又是现在;既不是过去,又不是现在,而是一个既包括了过去又包括

  了现在的超稳定时空。它在象征意义上昭示的是一个超稳定的前现代古中国文明,揭示的是中国文化在时空发展上的惰性和滞后性,借用小说的一句现成话就是:“好像从远古活动到现在,从未变什么样。”寻根小说通过对旧时空观念的瓦解,意在寻找一种更本质的生存状态。如果说,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是要通过“整个人类超时间超空间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存精神州"完成宏大的文化批判命题,而在《灰烬》、《暗香》等小说中,则转向对个体存在复杂性的追寻,揭示出自我存在的一种理由,一种永恒:“我意识到自己的时代,那是因为我在时间中。我不仅生活在?现在?,而且生活于?过去?的?现时?;?过去?就在?现时?里,不是已经逝去了而是还在活着,还依然存在。”哪如《灰烬》中,现实的“我”(福生)在回忆中竟然回到了当年“我”随同伙伴偷柴的情景。“我”找到了熟悉的石板桥,走进了当年避雨的窑棚,居然发现多年前在此煮过白菜的锅沿依然沾着一片白菜,锅里依然有一些残汤,冒着热气。同伴刚刚离开,把拐了脚的“我”拉在这里。一个老人走过来,边走边骂那些偷柴的人,老人还怪我们把钵子打破了,这时“我”又记起,多年前同伴庆子的确失手打破了一个钵子。“我”提出赔钱,却发现钱留在旅馆的床头。老人就这样跟随“我”往前走,并向福生讲述苍茫的历史故事。而在天亮的时候,老人却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小说就在过去、现在的时空中不断轮回、交织,在这里,时间已混沌,空间的界限也已不复存在。当然,我们可以说作者运用这种艺术方法,用意是想通过已在都市中迷失了、忘却了历史的“我”重新回到过去自然、本真的“我”中去,但我更认为这是对人原生存状态的还原。如果我们的目光一直专注单向、一维的时空结构历史,那么许多生存体验可能会被遮蔽,甚至被遗忘,当韩少功等寻根作家们以其真诚、切实的生存感受瓦解了这种时空观,也许一些主题性观念(如本质、典型等)或者乌托邦意识也随之被瓦解,“但这种瓦解未必是消极的,一旦人们从乌托邦的幻梦中苏醒过来,对存在本身的注意力往往能更充分地焕发。而这种注意力本身就预示着某种新的问题,它可能会激发出某种希望与创造的激情,新的渴望与新的发现。”因此,寻根作家们对旧有的时空观的破解不仅显示出他们在艺术上强烈的超越意识,而且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人文关怀,即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尊重。

  时空观念是衡量小说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小说艺术的发展,其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高度注意。应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当代文学在全面继承传统现实主义时空观念的同时,也在逐渐地推进这一观念的现代化转化。在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种传统时空观念的反抗和努力。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新时期初,在茹志娟的《剪辑错了故事》、王蒙的“意识流”系列作品中,人们看到的显然不再是一维的时空,而是当代作家在时空结构艺术上的摸索进展。这种时空观念的发展和演变,到了寻根文学那里,从理论到创作都得到全面推进。即是说,寻根文学使新时期小说时空观最终由传统的一维平面走向了现代的多维立体,这就为新时期小说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没有这种时空观的破除,就没有后来先锋小说在时空结构艺术上的随意挥洒,就没有文体解放所带来的新时期文学蓬勃展开的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寻根文学对传统小说时空观念的转变,是对新时期小说现代化所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篇九: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80年代后鲁迅小说《药》的研究述评

  鲁迅的小说《药》自发表以来,就备受关注,很多鲁迅研究者都对这篇小说做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这篇小说的主题、结构、艺术情结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的观点,笔者关注80年代以后的研究,历史的、客观的梳理、审视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鲁迅的作品,还原鲁迅,并为这一研究的继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5月在《新青年》发表,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华小栓之死,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之死。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明暗两条双线结构来展开,明线是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后无效并死亡。暗线是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这篇文章,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从80年后,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站知网上有63篇关于鲁迅小说《药》的研究文章。今天我就从80年代的研究文章着手,对80年代以后的研究做一个述评。

  进入80年代,鲁迅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反观鲁迅,比较深入地走进鲁迅世界,鲁迅研究有了新的开掘和发现。纵观这些文章,我发现对《药》的研究是有以下几种观点的:

  首先是对主题的争论,对于主题,80年代以前“批判说”被广泛认同,批判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脱离了关系,“批判说”的主要依据是,夏瑜在监狱劝牢头造反,敌友不分,是脱离群众的表现,夏瑜说群众“可怜”,表现了他是居高临下的一个先知先觉者,表明他轻视群众,更脱离群众。进入80年代后,人们对“批判说”进行了反思,从而进一步的批判与重建,出现了“疗救说”,李振坤在《的主题新探》中明确提出在“小说《药》也是不可能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错误的。”他从多方面论证,考察了鲁迅的书信、杂感,以及鲁迅个人思想的变化,认为唤醒民众,惟有“民主”和“科学”才是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另外还有“双重主题说”,谭德晶的《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认为,《药》的主题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争论,是因为作品存在双重主题其一。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愚昧落;其二是小说所反映的世俗的生活画面、人物及其关系之中,揭示出了“老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态,揭示出了“老中国”的国民特性。还有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小说的主题,王飞在《探究鲁迅的》认为这篇文章既有对愚弱人性的善意嘲讽还有对戗害人性的极力鞭挞以及第先知先觉者心性的迷失和缺失的惋惜。

  其次是对文中人物性格及命运的分析,不少鲁迅研究者从作品人物着手,分析人物各自的性格,以及这种性格是怎样影响到自身的命运从而导致这种悲剧的发生。曹文生在《论鲁迅中的悲剧精神》中指出华老栓的性格是麻木无知的,也没有人去启迪他,他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去理解革命,所以才会失去心爱的儿子,夏瑜的性格缺乏和群众沟通的经验,所以造成了革命不成,反被杀害的悲剧。他主要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来论证这篇文章的悲剧所在,人物的性格受到了

  当时社会的总体环境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所以其命运也就充满了无奈性。

  还有从文章本身的情节艺术来分析,主要是从文本身来分析理解小说。在史頫兴、王居瑞的《试解鲁迅的三段奇特的描写》,主要是分析小说中的场景描写,探索在特殊环境气氛下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读者造成一个强烈的印象。还有韩莎的《从鲁迅的看词语的锤炼》,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动词的精细差别,看它们怎样反映了人物心理。

  另外还有把鲁迅的《药》与其他文本相比较,来做具体的分析。例如钱虹的《“享用牺牲”的悲剧——谈鲁迅的》与屠格涅夫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享用牺牲”,也就是说革命者为了群众的幸福而牺牲,而愚昧的群众却享用这牺牲了。文章中的革命者形象都是孤军奋战的英雄,他们与广大的人民群众脱离了,这也是革命失败的重大原因。薛伟在《鲁迅与屠格涅夫及波特莱尔有关作品比较》这主要是将鲁迅的《药》与屠格涅夫的《做脏活工人和白手的人》以及波特莱尔《绳子》三篇文章做比较。因为这三篇文章都是批判了劳动人民的愚昧、落后、无知,对革命者的失败报以同情和遗憾。对小说的艺术情结和叙述方式也做了比较。

  因为鲁迅的《药》是高中语文教材,所以也有很多教育界的学者从教育的角度来对这篇小说提出了一些教学上的新思路。比如《触摸心灵:结尾的另一种教学处理》孙文辉,2008年7月发表在《语文建设》上,这篇文章主要是对《药》的结尾的解读,在乌鸦和花环上给予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花环代表希望”这种处理方式其实是把鲁迅狭隘化了,乌鸦飞向天空也只是鲁迅“与黑暗对抗”的一个表现,他是以教育的角度来体察鲁迅的心灵世界。还有寇永升的《批点八则》这篇文章是从教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如何理解《药》,作者是带领学生逐段批注,来分析《药》中的语言特色。领略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

  我只选取这几篇代表性的跟大家风分享一下。另外还有很多文章都是研究鲁迅的《药》。对所有这些研究成果我做了一个时间顺序的梳理和侧重点的分类,我发现大家在研究《药》时,有以下几个方向:批判群众的愚昧,儿子生病了,不去请医生,而是相信人血能够救命,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愚昧落后和不觉悟;歌颂革命者救国救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指出革命者的脱离群众,没有把革命思想传达到普通民众中来;近几年出现的,对于中学教育中对《药》的解读以及怎样引导学生能够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鲁迅的思想。

  还有就是也有人在理解《药》时,把文中的情节和鲁迅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因为鲁迅小时候常常给父亲买药,也是受尽轻视。作者描写华老栓积累半积蓄给小栓买药,实际上是有着自己给父亲买药,花光积蓄,但是父亲最终还是病亡的这样一种无可奈何以及无力改变的同情在里面的。

  在我看来,大家争议最多的地方还是鲁迅对革命者的态度,到底是赞扬的还是批判的?不同的学者各执一词,我认为在这一主题上,我们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因为鲁迅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夏瑜是个悲剧角色,他在文章中没有正面描写,我们是通过他人之口才了解这个年轻的革命家。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鲁

  迅对广大人民的态度,批判是肯定存在的,那么,我们是否能因为鲁迅对于国民的批判就把人民群众一杆子打死呢?我觉得也不尽然,像华老栓,他虽然愚昧,但是他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那个时代的人都比较迷信,所以他相信人血可以治病。就像鲁迅自己,给父亲买药时,也是极为孝顺的,虽然受人白眼,也尽是些奇怪的药引子,但是还是非常虔诚的按照郎中的方子去抓药。到最后,小栓和鲁迅的父亲都没有医治好,所以在某种视角上来看,华老栓和鲁迅其实是同一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罢了。华老栓和小栓是悲剧的角色,因为他们受到了限制,知识层面的、常识层面的,但是总体而言都是社会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的责怪他们这些人,毕竟他们既没有留过学,也没有学习到什么医学知识,跟鲁迅不一样,鲁迅学习过医学知识,本身又是一位大学者。我们常说,研究作品,要把自己带入到作品中所处的那个年代,分析当时

  的社会大环境对人造成的影响,那么在1919年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受到各种势力的打压,自身的生存都是一大难题,像鲁迅这样出国留学,接受到新知识体系的人凤毛麟角,广大的底层人民的落后愚昧和无知其实是整体大环境造成的,这样看来,我们并不能一味的指责他们,而应该也对他们抱以同情、理解以及对整体的环境做出思考。我觉的这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视角。

篇十: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小说语言艺术论文题目]小说语言艺术论文

  一、语言的直观艺术

  海明威在创作|过程中,非常善于通过语言文字的直观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真实的场景。在读者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最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文字,文字的直观性很强,记载了作品的全部内容,因此,文字给读者的震撼力可想而知。直观的文字不管是心理感受还是视觉感染,表达出来的内涵会更加贴切,更加丰富。比如想要表达一个人非常伤心,不仅可以利用“sad”,而且可以采用“unhap-py”,虽然这两个词语的含义相同,但是“unhappy”相对于“sad”而言,不仅可以使人们感染到悲伤的情绪,而且可以使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给读者预留一定的思想空间。比如在《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桑提亚哥和年轻黑人掰手腕的情境,海明威主要采用了没有加任何标点的长句来描写,中间没有任何停顿,因此每一位读者读后都会产生一种刺激、紧张、恐惧等心理,甚至能体会到掰手腕后的疲惫。这种直观语言可以更加引起读者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当然,语言的直观化并不在于句子的长短,比如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利用短句也同样达到了很好的视觉化效果。在小说中描述到,老人和大马林鱼之间虽然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搏斗已经精疲力竭,但老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拉它回来,在整个坚持的过程中描写的简短精练的句子一方面呈现了老人非常疲惫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情境,增强了读者的心理、视觉感受。又比如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为了阻止男青年再说话,姑娘居然连用7个“求求你”,这种语言表达相比任何修饰都更加能够体现姑娘此时厌烦、忐忑的心理。

  二、语言的口语艺术

  三、语言的可视化艺术

  海明威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哲学家,通过拜读海明威的作品,并不会感到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切实际的抽象表达,也不会体会到哲学家那样思考生活,而是通过客观描写事物外观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体现,不仅可以把读者和作家的距离拉近,而且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产生真实的视觉感受。海明威常常会利用一些可视化语言仔细描写事物外形,并且提出并不能通过抽象的思辨以及理智客观描摹事物外观,只可以凭借自己的直觉,根据自己的感性思考和体会对事物的声音、颜色、形状进行描摹,然后将其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探索、感悟、思考。比如《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作者以主人公的视角对于自己所观察到的平原、树木、大鸟、含羞草、影子等一些事物进行直观描摹,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广袤无垠的草原,展翅翱翔的大鸟,在阳光下投射的影子,使读者感觉非常真切、直观。又比如《雨中的猫》中,描写一段下雨的场景,其中描写了海水、雨水、棕榈树、纪念碑、积水等事物,雨水、海水的动静结合,各种事物形成了一幅极为丰富、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图画。物象的清晰度高,语言可视化程度高,因此在简朴的语言环境中才蕴含着丰富的物象,令人回味无穷。

  四、语言的含蓄艺术

篇十一: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谈《西游记》词语的传承与演变

  张云梅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

  本文通过对西游记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词义对比分析,来揭示汉语词汇在三、四百年来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西游记》;现代汉语;近代汉语;词义;演变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对它的研究,大部分学者是从文学角度剖析其人物形象,评价其艺术特色,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西游记》的文章却屈指可数。①但是西游记中的语言材料相当丰富,它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们知道,词汇史是阐明某一种语言的词汇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语言学科。张永言等先生认为研究词汇史要特别关注一些意义上并不生涩的词,“因为不对常用词作史的研究,无从窥见一个时期的词汇面貌,也无以阐明不同时期之间词汇的发展变化,无以为词汇史分期提供科学的依据。”②根据汉语史分期,《西游记》处在近代汉语时期,似乎词语的意义应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西游记》中有大量的与现代汉语词形相同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两相比较,还有意义上的微殊,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可以揭示词语的演变,找出其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1.大量词语不但形同,而且词义基本相同

  1.1我们引用一段原文

  ??“你丈人不曾去请我,因是老孙改邪归正,弃道从僧,保护一个东土大唐驾下御弟,叫做三藏法师,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高庄借宿,那高老儿因话说起,就请我救他女儿,拿你这馕糠的夯货!”

  这句话除去专名、称谓及重出词,共出现单词23个。它们分别是:你、不曾、去、-1-

  请、我、因、是、改邪归正、弃道从僧、保护、一个、大唐、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借宿、话、说起、就、救、拿、这。全部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以下简称《现代》)所收,且无方言、古语,说明这些词语现在都是普通词。各词在引文中的意思,基本上属于前两个义项。像这样用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段落在《西游记》可谓是汗牛充栋,所以说这部书与现代汉语里多数的词语含义及其用法相同或相近,大家还是赞同的。

  1.2再看单音词,如常用词“大”在《现代》中有9个义项,前7项在《西游记》中均有相符的用例。

  ①在体积、面积、数量、强度、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一般所比较的对象,如“他虽是食肠大。”(76回)

  ②大小的程度,如“似圆球样大。”(1回)

  ③程度深,如“长老大惊到”(40回),“三藏大喜”(19回)

  ④用与“不”后,表示次数少或程度浅,如“原来孙行者不大吃烟火食。”(44回)

  ⑤排行第一的,如“大师兄”(1回),“千岁大王”(1回)

  ⑥年纪大的人,如“大小人等”(16回)

  ⑦敬词,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学士上殿”(29回)

  由此可见,常用词“大”的现代含义在《西游记》中都已经基本上具备。另外,“大”字条下除与《现代》相重者还多了几个义项:

  a.形容本领高:那妖精神通广大。(67回)

  b.指地位高:还是师傅大哩,他倒有阁老陪侍左右。(69回)

  c.场面盛大:王又传旨,大开素宴。(90回)

  d.作风好:大仙是个光明正大之人。(5回)

  这些义项现在依然存在,不过《现代》未加归纳。总之大的词义在《西游记》和现代这两系中是完全吻合的。再如惯用语:白白地被他占了(49回),忒费事(49回),耍耍儿去(30回),纥络里(46回)等等,在近代和现代中都是形同义同的。综上可知,《西游记》中的语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还是十分相近的。

  2.另一方面,许多词语还存在或隐或显的差异

  -2-

  2.1所指不同意义不同

  现代语义学一般认为词语,指称,意义之间存在着三角关系,“一个名字指示其被指物而表达其意义,意义即为此被指物的概念。”

  ③当一个指示某对角的名字被用来指示另一对象时,它表达的意义自然不会相同。《西游记》中许多极具现代色彩的词,如总督、力士、大使、演习、事业、核子、执照、官司、学士、生理、法官、短路、整容、师范、买办等,但实际所指却与今不同。这是由于一方面现代文明制度造就了许多新型社会角色,如香港总督、大力士、学士学位等。从明朝到现代恰有一些角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力士”在《西游记》中指“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帜,随皇帝车驾出入及守卫四门。”,“总督”是明朝初期在用兵时派驻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大使”是官名,殷代天官六大之一。主管祭祀,历数,法典等。这些官名在近现代已经淡出口语,遗下的词形便用于指称新生的角色,承载了新义。另一方面,近二三百年间汉语里增加了大量反映新事物的词语,其中除新创和吸收外来语,也有不少利用了固有词形。如“官司”在《西游记》中指“衙门”,如“把我们拿住,送入官司”。“(38回),现在指诉讼;“法官”古指司法之官,明清又用来尊称道士,现在沿用并发展了古义,称现代法院的审判人员,《西游记》中未见此义,仅指道士。如“也寻一个法官把妖拿了,却怎么就甘受他三年折磨?”(67回);“演习”在《西游记》中指练习,温习使熟悉。现在指按照设想方案进行实地训练,多用军事方面。

  2.2词义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

  由于人类认识过程中的联想作用,借具体事物名称比喻较为抽象的意义,在各种语言中都很普遍,后起义的概括性往往更强。《西游记》时代的汉语词汇已经相当精密,很多单词既有具体的本意,又有抽象的引申义,但与现在相比,部分同形词意义抽象和概括的程度仍有区别。这又可为以下两种情况:

  2.2.1《西游记》中用具体义,现在多用抽象义。如“解放”《西游记》中指解除束缚、捆绑。“你怎么哄了仙长,解放我等”(26回)现在引申为“推翻反动统治,在我国特指1949年推翻国民党统治”;如“解放全中国”是“解除束缚”,这一义素把这二义联系了起来;《西游记》中“结束”指捆扎:“巨灵神得令,结束整齐,抡者宣花斧,到了水帘洞外。”(4回)而这一意义现代基本上不用了,《现代》注释也只有引申的抽象义:

  -3-

  “结束”指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在继续;“短路”在《西游记》中指拦路抢劫:“端的是甚妖精,他敢这般短路!”,现在引申为“电路中电势不同的两点直接接或被阻抗非常小的导体接通时的情况。”;再如“机关”在《西游记》中指周密而巧妙的计谋,“那怪也张开口来,也中了他的机关。”(75回)而在现在又引申为:“办理事物的部门。”

  2.2.2《西游记》中用语素加义,现在用新生的融合义。某些由两个语素组成的结构在《西游记》中需析而解之,它没有概括性的新义,不能就字面直接解释其意义了。如“形容”,《西游记》中为“形体和容貌”义:见菩萨变化个疥癞形容,身穿破纳??“(12回)现在则指“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又如“进步”《西游记》中指“供向前行进的起步处”,是偏正式名词:“教他(孙悟空)从后门进步,密处传它道也。”。“进步”有二义:一、比原来好,向前发展,如“虚心使人进步”,二、适合时代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如“进步思想”、“进步人士”。前者近代文献里有迹可寻,如《诸子语类》卷42:“为学先寻得一个路径,然后可以进步”,后者纯系现代含义,离语素加合义更远了;“心肝”在《西游记》中指“人体的器官”义:“锉碎他骨,摆出他的心肝,与你出气”。(60回)现在指称“最亲势,最新爱的人。”;再如“整容”在《西游记》中指“整理容貌外形”,“牛王闻言,却与他整容陪礼。”(60回)现在指“给有缺陷的面部施行手术,使变的美观。”

  2.3非理性意义不同

  非理性意义是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情色彩就是一种非理性意义。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的词附带的感情色彩可能存在差异,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同形词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西游记》中的词语与现代词语的同形词之间褒贬色彩就有所不同。

  2.3.1《西游记》中的中性词在现代带上了明显的褒义或贬义。如《西游记》中“敷衍”义为“叙述并发挥”:“朕今大开善教,广种福田,现在那化生寺聚集多僧,敷衍经法。”(12回)在此例中无所谓褒贬。现在则不同了:“敷衍”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有较强的贬义;再如“奉承”《西游记》中为“献给、奉送”:“龙王道:‘委的没有,如有即当奉承。’”再这里是一个中性词,而现在指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人讨好。如“阿谀奉承”含贬义。“土人”在《西游记》中指“当地的人”:“询问土人,知尊嫂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60回)现在指称外地人称经济、文化等不发达的原来住在

  -4-

  本地的人,含有轻视义。所以现在看来是一个贬义词。

  2.3.2《西游记》中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褒贬义相反,如“德行”,《西游记》中表示“美好的善良的品德行为”:“或者这道士有些道行,未可知也。”(24回)现在这个词只有书面语里保有中性的“品德与行为”义,很少使用,口语里另分化出一个轻声词,一作“德性”,如“瞧你那德性!”表示对某人的反感与轻蔑,此义当由讽刺反语发展而来。又如“阴森”《西游记》中表示“树叶繁茂,旺盛”:“只见那果树依旧青绿叶阴森。”(26回)而在现代则表示阴沉,可怕,成为单纯的贬义词。再如“放荡”,《西游记》中指“放开,不受约束尽情表达”:“且自吟哦逍遥,放荡襟怀也。”(64回)现在指那些行为不检点、放纵的人,成为一个贬义词。

  2.4所含的词义单位不同

  这是词义对比中最为重要也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词义的单位”这一概念本身就有其复杂性,使用术语也不完全一致(符淮清1996,166-193;石安石1993,38-83),④本文不详加讨论。我们只对《西游记》和现代之间的部分同形词所含义项与义素的数量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较。

  2.4.1所含义项数不同

  在这里我们借用词典学中的“义项”来指多义词包含的每一个意义。

  2.4.1.1现代的义项数多与《西游记》中词语的义项意味着有些单词在现代增加了新义。如“西方”本意是“日落的方向”,佛教传入后,又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国土”,这两义在《西游记》的用例依次如下:“小僧是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23回)现在则新增一义,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西欧、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西方七国”。“西天”本指“我国古代对印度的通称,也作佛教语。一般净土宗教信仰者,指《阿弥陀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如“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12回)现代义项中“西天”增加了“今称死为上西天”。“金牌”原指版状或片状物,用来验证身份或显示权利的牌子,《西游记》中出现的特指义:“随即着金牌至驿馆相请。”(29回)现代中的新义项是指奖牌的一种,奖给第一名的。义项在现代多于《西游记》中词语义项的例子还有像:架子、桌面、师范、法官、短路、大使等。

  2.4.1.2《西游记》中词语义项数多于现代词语义项数

  -5-

  《西游记》中词语义项数多于现代词语义项数意味着部分近代词语到现代失落了某些义项。从《西游记》一书看来,失落义项的词相当多。究其原因第一还是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如“家长”,现代指父母或其它监护人,《西游记》中除此义项外还指“丈夫”:“若肯放开怀抱,长发留头,与舍下作下家长??”(23回)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男尊女卑的现象存在,固此词兼有二义。“姑夫”在《西游记》中特有的义项是“女婿”:“那妇人即唤童子:‘展抹桌椅,铺排晚斋,管待三位亲家。我领姑夫(猪八戒)房里去也。”(23回)在现代这个词仅指“姑母的丈夫”。如今随着制度、风俗、意识形态的改变,相关的词义也消失了。部分单词义项失落的第二个原因是词义系统的内部调整,许多现代的单义词在《西游记》中除于今相同之义(释义:例句略)还另有义项。

  例见下表:

  词目

  无的义项

  班次

  指人的等第

  “上仙留名!”(3回)

  服气

  致胜

  他得此寿。(17回)

  精神

  事故

  净身

  本领,手段

  神。(8回)

  事情

  洗澡

  (31回)

  桌面

  饭菜

  面。(69回)

  上表表示《西游记》中特有的意义,随着词义系统内部的优化发展变化,有些词被其它词来替换表达,且往往更加准确。如“班次”在表示人的地位等级时,用“顺序”胜过“班次”;“本领”表示本领技能,比“精神”更准确、通俗,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多义词所含的不甚恰当的义项被调整出去,由其它词来承载这应是形成部分同形词情知八戒是为嘴,即命当驾官抬两桌素桌夫人问道:“相公,有何事故。”(附录)

  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去下海净净身子。我去时,正在雷神中间,耀武扬威,卖弄精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什么服气的小法,使见他相貌凶恶,即排下班次,应声高叫道:《西游记》中有而现代例

  句

  -6-

  义项在《西游记》中多于现代词语义项的最主要的原因。

  〔注释〕

  ①程志宾

  《西游记》与现代汉语词汇史研究。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程志宾

  甄敬霞

  《西游记》中词语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作用。伊犁师范学院学院2001年第3期

  ②张永言

  汪维辉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401-403③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引巨奇尔,转引张志毅等

  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

  中国语文2002年第2期。

  ④符淮青

  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石安石

  语义论

  北京,商务印务馆1993年

  〔参考文献〕

  [1]吴承恩

  西游记

  北京

  大众文化出版社

  2004年

  [2]历代官制及科举制度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7-

篇十二: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

  周爱荣

  【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4)003【摘

  要】主要从词语锤炼、辞格运用方面,分析鲁迅先生小说的语言修辞艺术.论述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时,善于选择准确、鲜明、生动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采用多姿多彩,新颖别致的修辞方法,体现出精湛的语言艺术技巧.

  【总页数】4页(P91-93,99)

  【作

  者】周爱荣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10.9【相关文献】

  1.谈对照手法在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妙用[J],马欣

  2.谈对照手法在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妙用[J],马欣

  3.作为主体性破产的修辞风格r——论鲁迅小说中的反讽[J],孙尧天

  4.谈鲁迅小说中动词的妙用[J],吴德美

  5.朴实贴切的语言

  生动鲜明的形象——修辞手法在鲁迅小说中的妙用[J],孟昭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三: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茹志鹃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转变

  作者:黄欣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6期

  摘

  要:茹志鹃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优秀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百合花》的发表使其形成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茅盾同志曾用“清新,俊朗”两个词来形容她的这种写作风格。而在新时期文学阶段,我们又可以窥见茹志鹃在该时期的写作思想和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变化,她更加注重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得以增加。此外,在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和描绘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说到新时期的时候,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除了保持着以往的清新俊逸之外,增添了一些冷峻的色彩,更加的成熟与丰富。

  关键词:茹志鹃;十七年;新时期;小说创作

  作者简介:黄欣(1989-),女(汉族),江苏响水人,广东技术示范学院文学院,研究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02茹志鹃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优秀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百合花》的发表使其形成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茅盾同志曾用“清新,俊朗”两个词来形容她的这种写作风格。而在新时期文学阶段,我们又可以看到茹志鹃在该时期的写作思想和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变化,她更加注重对社会矛盾的揭露,而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得以增加,并在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和描绘上有了新的发展。

  一、主题与选材的变化

  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会受到其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茹志鹃也并不例外,她的生活阅历对于她在作品主题和写作题材的选择上都有明显的影响力。

  茹志鹃从小随祖母辗转于沪杭两地之间,靠家庭手工糊口,13岁祖母离世以后,他在孤儿院开始了自己孤独而艰辛的生活。18岁的茹志鹃参加新四军,在部队中她深深地感受到革命队伍带给她的温情、幸福和光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茹志鹃一直在文工团工作,她接触得最多的、体会最深的就是同志与同志、军队与人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她被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在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淳朴与真挚情感所动容,被军队里那种爱同志、爱人民、爱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产党、爱新生活的思想情怀所感动。因此,茹志鹃在“十七年”时期的创作主题侧重于讴歌新人新事,譬如写家庭生活、妯娌等,即使是写有关战争的作品,也是写战争中战士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选材上,作者善于选取生活中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进行雕琢,从而使读者能够在一篇短小的作品中,以小见大,从一个简单平凡的人或事上延伸到对整个社会形态的观察。例如,《新当选的团支书》里面写了工厂团支部动员整修共青河这一事件,事件都很小,但是经过作者的精雕细琢,将走向合作化道路的农村以及青年人的思想表现地淋漓极致。

  文革十年,对于很多作家而言,是一个漫长而苦涩的过程。而经历了十年灾难的茹志鹃,内心收到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对社会有了新的感悟,她自己说过:“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带着一种比较真诚的、天真的、纯洁而单纯的眼光来看世界,所以我看一切都很美好,都应该歌颂”,因此,她之前的作品大多都唱的都是颂歌。而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她说过“我的脑子比较复杂了,社会上的许多事情也复杂了,看问题不那么简单化了……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向每个人都张开美丽的翅膀。”她开始审视隐藏于里层的曾被她忽略的矛盾,那些不曾发觉的社会生活中的丑与恶。因此,新时期她的作品在描述生活上不再像之前那样纯粹地歌颂,而是转为毫无顾忌地对出现在现实生活的丑恶事物进行鞭挞。

  老作家、评论家黄秋耘对茹志鹃“文革”前和粉碎“四人帮”以来发表的新作概括为“从微笑到沉思”,这一概括极为准确而形象。特别是《剪辑错了的故事》可以说是她短篇小说里面第一篇直面并重新认识“文革”以前某些历史教训的小说。过去战争年代,部队和人民是血肉相连、同心同患难,无论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对革命的支援尽心尽力,而现在像甘书记这样的干部工作是为了上级而不是全心全意为了人民。作者借老寿的思想活动来倾诉自己的心声来反映干群关系的变化并指责干部中的歪风邪气。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茹志鹃在“十七年”时期的创作经常多描写家庭生活题材,像《妯娌》、《如愿》、《春暖时节》都体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人情意味。而“文革”之后,作者除了写反映现实生活中尖锐矛盾冲突的作品,也秉持了继续写家庭生活题材的风格,只不过在反映社会问题上比以往显得更加深刻。譬如《家务事》是一篇描写“家庭琐事”新作品。它通过在“文革”中尚属平安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的遭遇反映了这场动乱带给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人的灾难。主人公“我”的家庭虽然没有经历坐牢批斗这样的遭遇,但是一家人也是天各一方,丈夫支援小三线,大女儿去插队,自己要去干校参加斗批改,留在家里的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淘淘一人,她必须自己过好每天的生活:锁门、吃药三小时一次、四小时一次、放学了到小狮子家做功课、吃了饭洗完等等。每到假日,“我”要做的家务事就如山高一般:洗衣服和碗筷、带淘淘看医生等等。小说的最后,“我”说了一句:“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务事而已。”然而,这种平静的述说似乎透露着极大的不平静,这种平凡的老百姓内心的烦恼、苦痛和挣扎似乎比那些激烈的批斗、抄家、坐牢及隔离更加让读者的心里感到难过和心痛。

  茹志鹃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发表的作品主题和选材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变化,我们还能看到她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青年一代的身上。譬如,《草原上的小路》这部作品描写的是在草原石油城中的一群青年男女,作者通过他们的行为与思考来引导青年人去反省应该怎样去对待生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作品人物的塑造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物,不是那种高大威猛的英雄人物,也不是那种在战争矛盾冲突最为尖锐时刻展露高尚人格的人物,特别是作者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可以说是相当关注。譬如像《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新当选的团支书》中的何裴红,《静静的产院》中的荷妹,作者歌颂她们,展现她们的心灵美。而到了新时期的时候,作者所写的人物有了一些变化,她写了老干部的形象,如《剪辑错了的故事》中的老甘,《儿女情》中的田井;也写了青年人,如《草原上的小路》中的小苔和杨萌,《儿女情》里面的汪稼丽。此外,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除了像以往一样注重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茹志鹃还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自由联想、梦幻和联想等一系列手法来探索人物的内心的奥秘。最为典型的就是像《剪辑错了的故事》中,作者明显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里面,通过主人公的意识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艺术表现手法

  茹志鹃“十七年”的作品虽然故事简单,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冲突激发,但是其在艺术构思和剪裁组织上却并不是随手涂鸦,而是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和处理,可以说其作品的篇幅虽小,但是呼应陪衬,文章精髓,都潜藏在字里行间。像《百合花》中通讯员枪筒上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身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被子等,在作品的前后都有出现过,这样就很好地起到了呼应的作用,而不会让读者感受到突兀。再比如《如愿》中出现的菜篮子,虽然它出现的次数仅有一次,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何大妈与这个篮子的渊源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一个用来买小菜的篮子,更加记载了旧社会时期妇女们的生活命运。此外,茹志鹃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多以时间顺序来结构组织文章。

  而到了新时期的时候,茹志鹃的小说在结构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的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时序交错。作者运用意识流小说时间、空间的多层次结构来展现漫长的生活经历,空间广阔。在《剪辑错了的故事》中,作者将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四十年代解放战争的历史同老寿意识中未来的反侵略战争的时间和空间相互重叠。例如,第二节写过去解放战争的老寿把仅有的干粮全部交给为老百姓打仗的老甘,而老甘顾虑到群众生活的艰难,又把老寿支援的粮食悄悄地退回给老寿,老寿感动地流下了泪水。紧接着第三节写了老寿擦去眼泪以后的情节,故事又跳回到第一节的末尾——一九五八年的现实生活中去了。此时的老甘要群众“变戏法”地谎报产量给上级看,向上级领导邀功。作者通过历史和现实中在对待同样的问题上老甘对待群众截然不同的感情和态度来突显出干群和军民关系的恶劣变化,这种纵横交错的写法不仅没有让文章失色紊乱,反倒收到了更有效果的艺术反响,让读者意识到了干群和军民关系变化这一极为深刻的问题。

  2、以人物的意识流为主线。《剪辑错了的故事》和《草原上的小路》都是以人物的意识流动,而不是人物的行为或者情节发展的结构来展开叙述的。像《剪辑错了的故事》在这个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面就尤为突出,作品基本上是以老寿的意识流动为线索,通过老寿的不连贯的意识把故事推进从而达到一个顶点,让作品的主题在这种情态下自然展现于读者的思绪之中。

  3、梦幻和现实的穿插。作者对老寿这一忠于革命事业的老党员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做了深刻的剖析,并将自己深刻的思考融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之中,我们从老寿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言语之中可以隐约地体会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这种对人物深层次的挖掘和描绘,使得人物形象更具张力也更加丰满。

  纵观茹志鹃同志的小说创作过程,“十七年”时她的作品风格以清新俊逸为主,而新时期时则借鉴、吸收意识流小说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使得她的作品思想容量得以增加,并且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重大问题,更加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她在创作历程上一个很大的提高和突破,也是她的创作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茹志鹃,《茹志鹃小说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2]茹志鹃,《漫谈我的创作经历》,《新文学丛论》1980年第1期.[3]茹志鹃,《我写的经过》,《青春》1980年第11期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5]黄秋耘,《从微笑到沉思》,《上海文学》1980年第4期.[6]欧阳文彬,《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上海文学》1959年第10期.[7]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8]侯金镜,《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读茹志鹃小说有感》,《文艺报》1961年第三期.[9]孙露茜、王凤伯编,《茹志鹃研究专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0]茹志鹃,《漫谈我的创作经历》,《新文学丛论》1980年第一期

篇十四: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耿富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新时期短篇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支最突出的部分,它取得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

  如果我们把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原则概括为有限的革命现实主义,把“文化大革命”十年概括为反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则完全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表现了相当充分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

  具体来看,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禁区之一

  ———

  写社会主义现实的阴暗面时期即文革造成的伤痕,所谓“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文革十年”里“四人帮”罪行的揭露。作品的主旋律是写苦难,写悲剧,写哀痛,是对“四人帮”累累罪行的控诉;对无数受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知青”以及一些普通群众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抚慰。这类文学最早发表的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另有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牧马人》、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叶辛的《蹉跎岁月》及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二、突破禁区之二

  ———

  反思历史的“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的主旋律是感情的愤怒的发泄,激动有余而思辨不足。它继承了伤痕小说大胆揭露的特点,但是它的内容深度和涉及时间的广度要远远超过了伤痕小说。它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曲折性,写出了贯彻“左”倾政策而制造的人“妖”颠倒的现实,也描写了老干部的自省意识。如古华的《芙蓉镇》、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及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和张弦的《记忆》等。

  三、突破禁区之三

  ———

  改变“车间文学”的模式,反映当前改革内容的“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主要反映企业管理的改革,如蒋子龙

  的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乔厂长后传》;后涉及到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再后着意描绘改革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以上这些作品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传统创作的,是对以往革命现实主义的恢复,并且有所发展。它的发展表现在对以往设置的某些禁区给予勇敢大胆的突破。而且这些作品是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路线出发”,改变了过去只准唱赞歌的所谓肯定的现实主义写法,实事求是地有啥写啥;对于十年动乱以及文革前党在工作中的错误路线,极“左”思潮种种表现,尤其对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给予大胆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有人把它称做“暴露”文学。暴露党和政府自身存在的缺点,在过去这是被视为禁区的,但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作家思想解放,突破禁区,把革命现实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新时期小说现实主义的发展还表现在军事文学打破了战场和训练场题材的局限,开始接触到军人心灵的矛盾和斗争,涉及到军内不正之风的揭露。如写军人的情感、爱情。

  另外,新时期小说还相当深刻地表现了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而人性和人道主义在以往则被看做“修正主义”的同义语,然而现在它堂堂正正地走入了文学殿堂。

  四、突破禁区之四

  ———

  小说样式的变化

  新时期小说不仅内容深化,而且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在现实主义同一特点之下,有故事结构的传统式小说;有纪实性的纪实小说,如刘心武的《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前者是根据1985年5月1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因中国足球队与香港足球队一场比赛引起的风波撰写的;也有以反映民风民俗的乡土小说;还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手法的现代派小说。小说创作中出现的这股现代派思潮,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而出现的。最早有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但他并未照搬福克纳和海明威,而是把西方意识流某些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小说“杂交”,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式意识流”,如他的《布礼》和《海之梦》;另外还有荒诞小说,如谌

  容的《减去十岁》;新小说派小说,如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如扎西达娃的《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等。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小说创作模式。

  五、“西部文学”的出现

  “西部文学”主要写西部地区生活,表现在西部生活着的人的生活形态,如路遥的《人生》,张贤亮的《绿化树》;既有历史意识的荒芜和凄凉,又有正在开发的乐观与希望,如邵振国的《麦客》;还有表现“粗犷、豪放”风格的,如雪漠的《大漠祭》;另有很浓“人情味”的,如陈放的《大漠与孤烟》;同时,西部文学也有“悲剧美”的特色。

  六、文学的寻根和“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主张从“民族文化”、“各地区文化”和“古代文化”中寻找文学的营养、文学的源泉。“文化寻根小说”主要代表人物有韩少功,作品有《爸爸爸》、《女女女》及《棋王》的作者钟阿城及《老井》的作者郑义。

  七、新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

  到了80年代末,小说创作出现新动向,一些作家既不热衷现代派小说,也不甘心死守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出现,这就是新写实小说,也称新现实主义小说。它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原则”,要求文学反映本质的真实,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写生活,要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张写“生活的原生态”,还有一种“生命意识”,还要写“凡人琐事”,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描写人生,写普通人的吃喝拉撒睡。对生活的撷取,似乎随意拈来,但它却能让读者窥见某些人生的真谛。代表作有刘恒的《伏羲伏羲》,后改编成电影《菊豆》,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八、“创作群体”的形成

  首先是北京作家群,他们的“京味”小说表现了自己的特色;随之是西部作家群,包括陕西、山西两省的作家在内,他们形成新时期西部小说的格局;然后是以孙犁为首的“荷花淀”派作家,表现京津一带的乡土风

  格;还有湘军的所谓“茶子花”派,带着农村知识分子眼光看取人生。这些新的或在原有基础上形成的作家群落,大大丰富了新时期小说创作阵容。

  整体来看,新时期小说的内容,表现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小说创作向生活纵深推进,作家把握“文学是人学”这一规律,大胆地在“人”字上做文章,突出写人的命运和遭际,把作品内容深化到人的本体意识并揭示其深广的社会意义,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过去是为人们所讳言的禁区,新时期则成了文学普遍的主题,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到谌容的《人到中年》,再到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人道主义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阶段。从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呼唤,到呼唤人性复归,在更深层次上挖掘人存在的真正价值,再到提出人与人之间应当获得精神上的理解,从而把对人的关心和尊重推向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

  总之,新时期小说对于“人”的揭示,不仅升华到人道主义思想高度,而且比较彻底地打破了以往那种用善与恶、勇敢与懦弱、公德与自私等等简单的归纳法给

  每人贴标签的模式;作品里的人,不再是干巴巴抽象的阶级共性代表,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个人独特命运的文学形象,这不能不说是革命现实主义发展的成就。

推荐访问:新时期小说词语的锤炼的论文 锤炼 新时期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