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8篇

时间:2022-12-08 15: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8篇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价值工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8篇

篇一: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周宇(1977-),男,湖南湘西人,硕士研究生,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南方分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管理。浅谈建筑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及运营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周宇 ZHOU Yu(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南方分公司,深圳 518000)(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 (Huabei) South Branch,Shenzhen 518000,China)摘要: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随之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寻求先进的建筑行业运营模式以及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建筑企业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利用现代技术以及信息化平台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同时也开拓思维,结合金融模式,调整资金链现金流,以发展企业,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推进,更加精确和及时的进行供应链管理。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e enterprises have to adjust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rategiesto adapt to the fierce competition. Seeking the advanced construction industry operation mod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becomeone of the main ways to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t should make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platfor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open up thinking, combine with financial model, adjust thecash flow of capital chai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enterprise, and promote more accurate and timel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y using theInternet and Internet of things.关键词:

 BIM;信息化平台;PPPKey words: BIM;information platform;PPP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6)33-0096-060 引言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2005 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由 34552 亿元增加到 2014 年的 176713 亿元,增长了 5 倍多。(如图 1 所示)同时,由于我国建筑业存在产业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低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建筑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同时随着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整个行业的边际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些都是供应链管理水平落后带来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中的成功应用,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 10%的成本、35%的物料浪费并缩短项目交货期(strategic forum 2013),在此背景下,寻求先进的建筑行业运营模式以及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建筑企业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建筑行业与制造行业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也给建筑行业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笔者从事了近 20 年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结合负责的 660 米超高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就上述问题对建筑行业中运营模式及供应链管理做如下探讨。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上的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各个环节的管理,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规划、协调和优化等策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目的。供应链管理中我们需要做到四个 R:①Right Product—客户提供的信息有效地传递到企业,同时企业把其正确地分解到上游的各参与方,确保提供给业主的是保质的正确产品;②Right Place—确保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在正确的地址交付相应的产品,特别是对客户而言;③Right Time—确保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在正确的时间交付相应的产品,对于客户尤为重要,必须确保时间交付;④Right Price—供应链的管理以减少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特别是对非标产品的产品成本、库存成本和物流运输和分销的成本,确保提供给顾客正确合理的价格。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作为整体系统考虑,最快获取生产资料的同时生产出产品,并通过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图 1 中国 2005 年 -2014 年建筑业产值柱状图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178,444133,83389,22244,6110-44,641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建筑工程产值(亿元)

 安装工程产值(亿元)

 其他产值(亿元)·96·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6.33.039

 Value Engineering快速的物流系统和分销系统,到达消费者手中。这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1.1 以顾客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1.2 强调企业的核心竟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并为其在供应链上定位,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由于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要在各式各样的行业和领域都获得竞争优势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它必须集中资源在某个自己所专长的领域,即核心业务上。这样在供应链上定位,成为供应链上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1.3 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环节都看作一个整体,链上的企业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供应链管理中,不但有双赢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把理念形态落实到操作实务上。要将企业内部供应链与外部的供应商和用户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供应链。而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即所谓的供应链合作关系,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关键。1.4 优化信息流程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 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鉴于上述特点,供应链管理总结出有如下五大原理:①需求驱动原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以制造商为中心的推动模式,而新型的供应链管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的拉动模式。②资源横向集成,系统决策。企业必须横向集结供应链上的资源,以便形成强强联手共同应对竞争的市场,同时优势资源互补,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③快速响应原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共享平台的环境下,客户不但要求按期交付产品,更希望越来越短的交货周期,因此要求企业对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对材料组织快速响应,对生产能力的快速响应,应用信息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相应速度。④同步运作原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要求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同步化的生产计划来解决生产的同步化问题,这势必要制定详细缜密的计划,建立信息对等的信息化平台以及计划管理体系,减少牛皮鞭效应的影响,真正可以做到提高效率,减少库存,减少成本。⑤动态重构原理。市场是动态的,客户需求也是动态的,所以要求供应链的管理必须适应动态的市场和要求,即供应链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调整和重构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对上下游的企业选择,核心资源选择等。2 建筑行业的特点分析建筑业的特点可以分别从建筑行业、业主、建筑企业、建筑产品四个方面分析。(如表 1 所示)3 建筑行业和制造业供应链对比建筑业不同于制造业,它的产品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物品,而是一种空间固定、体积庞大、生产过程相似的工程设施。工程项目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都依据项目建议书、立项、融资、设计、招标、分包、采购、施工、验收、交付、维修、营运等程序进行。(如表 2 所示)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行业和制造业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的不同,总结来有以下几点:表 1 建筑业分类及特点分析分类 特点分析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和资金需求量大,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行业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大,且受国家政策及社会制度影响、制约因素多;行业正在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进出壁垒低,利润率低;与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比,国家处于行业发展阶段,存在较多的不规范不合规,实施过程中存在质量稳定性较差。业主业主可以分为主要三类,其一常规的地产开发商,以万科、恒大、保利为主。其二为有开发项目需求的企业业主,例如联想有新的厂房需求。其三为社会、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需求,例如学校校舍建设、医院扩建等,这些大部分由建设局或者工务署代建。对于上述的三种业主,特点是地产开发商较多,其资金链比较紧张,因为其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用于拿地,所以项目建造期间缺钱。而对于政府代建项目则根据政府的财务状况不一样而不同,类似的项目需求的企业也是一样。建筑企业企业分总部和项目部两个层次,总部主要是以职能部门划分,对项目部进行管理,项目部则围绕项目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项目企业分两种,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国有企业资金、施工经验以规范程度较高,私人企业相对较差,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建筑产品产品规模大,生产周期长,项目的参与方多,各承包商需要协调力度很大;产品具有一次性、多样性和不重复性,需要在项目定位期间就开始进行概念设计,同时设计和施工受到现场条件的影响较大;每个建筑产品都是一次性的,因此项目的前期调研、立项、设计、施工组织、实施、成本核算等都不尽相同;项目地域不一样、特点不一样,建筑材料和供应商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单独采购,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标准化;项目参与各方的信息沟通渠道多且复杂,经常出现项目信息不对等,不正确、不及时等情况,且突发情况多;项目地点和施工现场复杂,对物料的需求量大,但是项目现场不能提供库存堆放,同时供应的时间不能严格的提前确定;项目的参与方较多,特别是工程进入总承包阶段,各专业承包商进场,界面划分、深化设计协调、场地移交等需要协调的问题较多,工期、质量和安全管理难度大大增加。·97·

 价值工程①建筑业和制造业都是按照类似的流程进行项目的运作。②制造业的标准化程度高,导致了成本较低,不需要因为不同的产品特点而开具相应的模具和其他成本,同时措施材料和设备可以重复使用,周转率较高。③制造业的集中性和长期性,导致了供应链上游的参与方与企业的关系紧密,且参与方式长期固定的,可以充分地利用供应链金融的思维方式把参与方做大做强。④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产能稳定,封闭式地作业环境,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小,因此计划管理水平高,进而对各参与方的库存影响较小。⑤制造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很少存在信息不对称,各自信息共享均是基于互联网构建的信息平台,牛皮鞭效应影响小。⑥建筑产品是定制的产品,购买方唯一就是业主,因此不存在需要产品分销商和零售商。4 建筑行业的供应链特点根据上述供应链管理的原理,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以及和制造业的对比分析,建筑业的供应链有如下特点:①合同订单:建筑施工行业多数以单一合同为订单,而且该订单以业主为终点,没有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因为建筑产品是需要根据业主的要求单独完成,不会是放之市场皆为产品。②单一性:业主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不一样,所以导致了建筑物的单一性,没有完全两个一样的产品,因此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我们无法做到产品的标准化。③参与方多且杂:建筑施工行业中有业主、监理、政府管理机构、设计院、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劳务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等参与方,每个参与方都代表不同的利益体,且各自条件和需求不一样。同时针对每个项目而言,参与方都是一次新的碰撞,需要协调和适应的时间较长。④产品地理位置不固定:建筑施工的区域南北差异较大,各个地区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施工的供应链的成本和上游供应商的选择也多种多样。⑤计划管理水平不高:建筑施工期间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环境、设计变更、劳动力组织、工作面交接、计划变更等,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计划管理经常滞后,不能按照原有计划受控,进而导致了上游的分包分供方的计划和库存增加。⑥资金压力大:建筑业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对资金的需求会很高,特别是国内的业主把大量的自有资金用于拿地上,所以在建设周期内是极其缺钱的,进而要求总承包商垫资,而总承包商必然将资金压力转嫁给上游的分包分供方。这样就对上游各方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总包分包分供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了破产。⑦技术门槛低,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水平离散度大:国内的建筑施工行业的门槛较低,无需多大的施工技术和经验的企业都可以在市场上分一杯羹。⑧材料一次性投入,周转和回收率低:建筑行业的材料除了模板和设备之外几乎都是一次性投入,周转和回收率较低,同时管理水平不高,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较大,连带的牛皮鞭效应明显。⑨信息化水平低: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是近年来提出的,以前的管理都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沟通和传递,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基于此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发展起来。5 建筑业供应链模型一般而言,传统的供应链以制造行业为例,主要有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组成,但建筑行业则比此复杂的多。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来看,...

篇二: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分类号 号 学号 M201673978码 学校代码 1 0 4 8 7 密级硕 士 学 位 论 文国内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效率案例研究学位申请人 :

 邓超澜学 科 专 业 :

 会计硕士指 导 教 师 :

 杨清香答 辩 日 期 :

 :

 2018.12.21

 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A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rofessionalAccountingACase Study on Supply Chain Financing Efficiency of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Candidate : Deng ChaolanMajor : Master of ProfessionalAccounting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Yang Qingxia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December, 2018

 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论文属于

 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摘 要兴起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建筑行业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供应链比一般供应链复杂,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供应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数量众多且体量庞大、从业人员众多。资金上的短缺成为阻碍中小建筑企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鉴于国内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低,中小建筑企业的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各方面影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融资成本高,风险和难度很大。融资方式创新,融资渠道多元化,运营能力持续提高,供应链融资成为国内建筑行业炙手可热的融资新途径。因此,国内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效率研究对于我国建筑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供应链融资原理与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即在收集文献资料,并结合案例调查研究,对供应链融资概念、特点、模式和趋势,以及供应链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理论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概况分析,描述了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现行融资运作模式等;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即在理论基础和行业分析前提下,对广联达供应链融资效率进行案例研究;第四部分为研究启示,即通过广联达供应链融资效率评价的案例研究,得出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启示。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供应链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盘活了链上资金,解决了国内建筑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次,供应链融资模式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并增强了建筑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实现了国内建筑行业整体价值创造;最后,供应链融资并极大契合了建筑产业发展与新经济融合发展趋势,对国内建筑行业企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建筑行业 供应链融资 融资效率

 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AbstractThe idea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merging from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been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general supply chain, and the BIM technology-based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the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 large number and a large volumeof employees. The shortage of funds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hindering the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view of the low level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omestic BIM indus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fsmall and medium-siz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xternal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financing cost of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high,and the risk and difficulty are great. With innovative financing methods, diversifiedfinancing channel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capacity, supply chainfinancing has become a hot new financing approach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financing efficiency of China"s constructionindust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applies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principle and financ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method, adopts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o evaluate the financingefficiency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pply chain.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hat is, on thebasis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characteristic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 and trend, as wellas the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efficiency;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n

 I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current financingoperation mode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third part of the case analysis, thatis, on the premise of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dustry analysis, GuangLianda supply chainfinancing efficiency case stud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research inspiration, that is, throughthe case study of GuangLianda supply chain financing efficiency evaluation, thedevelopment inspiration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btained.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rough research: first, supply chainfinancing expands financing channels, revitalizes funds on the chain, and solves thefinancing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industry; Secondly, th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 improves the financing efficiency,reduces the financing cost, and enhances the overall anti-risk 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industry chain, realizing the overall value creation of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Finally, supply chain financing is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new economy, which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Key words: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pply chain financing; Financingefficiency.

 IV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目 录摘 要 要.................................................................................................................I It Abstract.......................................................................................................... II录 图目录............................................................................................................... VI录 表目录............................................................................................................. VII1 1 论 绪论...............................................................................................................1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文献综述......................................................................................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82 2 论 供应链融资及其效率的基本理论............................................................ 102.1 供应链融资概念及特点........................................................... 102.2 供应链融资模式和趋势........................................................... 132.3 供应链融资效率评价方法.......................................................183 3 况 国内建筑行业供应链融资概况................................................................ 233.1 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233.2 国内建筑行业融资现状........................................................... 253.3 国内建筑行业融资运作模式...................................................264 4 析 广联达供应链融资效率分析.................................................................... 294.1 广联达供应链融资平台简介...................................................294.2 广联达供应链融资方案和运作流程.......................................30

 V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4.3 广联达供应链融资效率分析及评价.......................................335 5 示 研究启示.................................................................................................... 415.1 供应链融资解决了国内建筑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题...........415.2 供应链融资实现了国内建筑行业整体价值创造...................425.3 供应链融资模式契合了新经济产融结合趋势.......................43致 谢 谢............................................................................................................... 45献 参考文献........................................................................................................... 46

 V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图 目录图 1.1 中国 2015 年-2020 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测....................3图 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流程图.......................................................13图 2.2 预付款融资模式流程图...........................................................14图 2.3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流程图.......................................................15图 2.4 互联网+供应链模式.................................................................16图 3.1 2008-2016 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3图 4.1 商票融资运作流程...................................................................31图 4.2 施工合同融资运作流程...........................................................31图 4.3 模架租赁融资运作流程...........................................................31图 4.4 投标速贷运作流程...................................................................32图 4.5 投标保函运作流程...................................................................32

 V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表 目录表 1.1 2020 年中国建筑市场容量预测........................

篇三: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校 代码:

 1 000 4  密 级:公 开  i vt i m B E I J I N G  J I A O T O N G  U N I V E R S I T Y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建 筑 业供 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系 统构 建 与 研 究  —以Z T 公 司 为 例 作 者 姓 名 郭 宇 晗  学 科 专 业 信 息 管 理 指 导 教 师 吕 希 艳 副 教 授  培 养 院 系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 零-九 年 十 月  M h H K :

 I b  

 办I 交邊 乂 參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建 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估 系 统构 建 与 研 宄一 一以 n 公 司 为 例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 R e s e a r c h  o f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u s t r y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F i n a n c i a l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 T a k e  Z T  C o m p a n y a s  a n  e x a m pl e 作 者:

 郭 宇 晗  导师:

 吕 希 艳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 2 0 1 9 年1 0月  

 学 位 论 文版权使用 授权 书  本 学 位 论 文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北 京 交 通 大学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特 授  权 北 京 交 通 大学 可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提  供 阅 览 服 务,并 采 用 影 印、 缩 印 或 扫 描等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 汇 编 以 供 查 阅 和 借 阅。

 同 意 学 校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磁盘。

 学 校 可 以 为 存 在 馆 际 合  作 关 系 的 兄弟 高 校 用 户 提 供 文 献 传 递 服 务 和 交 换 服 务。

  ( 保 密 的 学 位 论 文 在 解 密 后 适 用 本 授 权 说 明 )

  学位 论 文作 者 签 名:i f 导!

 培  导 师 签 名:^  签 字 曰 期 :

 年?月^ 签 字 曰 期 广 於,|年?月g曰  

 学 校代 码 :1 000 4  密 级 :公 开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建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系 统 构 建 与 研 宄一 一以H 公 司 为 例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 R e s e a r c h  o f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 p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T a k e  Z T  C o m p a n y  a s  a n  e x a m p l e  作者姓 名:郭宇 晗  学  号:1 6 1 2 0 60 2 导 师姓 名:吕 希 艳  职  称:副 教授  学 位类 别:

 管 理 学  学 位 级 别 :

 硕 士  学 科 专 业:信息管 理  研 究 方 向:

 企 业 信 息 化  北京交 通 大 学  2 0 1 9 年1 0月  i  

 致谢  首 先,我 要 感 谢 我 的 导 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的 吕 希 艳 老 师 。

 吕 老师 在 我论 文 的 研 究 方 向 和 撰 写 过 程 中 给 了 我 很 多 有指 导 性 的 意 见 和建议, 对 我 的 帮 助 非 常 大, 还 及 时 对 我 遇 到 的 困 难 和 疑 惑 给 予 悉 心 指 点, 在 我 论 文 撰 写 过 程 中 投 入 了 很 多 的 心 血 和 精力 。

 在 此 , 我 衷 心 感 谢 吕 老 师 在 我 论 文 撰 写 过 程 中 对 我 的 帮 助,  以 及 研 究 生 学 习 的 这 三 年 来 对 我 的 帮 忙 和 关 怀 。

 另 外,我 还 要感谢 项 目 组 苟 娟 琼 老 师 在项 目 调 研 中 对 我 的 悉 心 指 导 和 专 业 所 有 授 课 老 师 们 和 同 学 们。

  此 外 还 要 感 谢朱玲 芳 、 张 娇 等 同 窗 好 友在 论文 编 写 中 给 予 我 的 支 持 和 帮 助, 给  我 带 来 极 大 的 启 发 。

 另 外 也 要 感 谢我 的 父 母 、 家 人 和 朋 友对 我完 成 学 业 和 论 文 的 理 解 和 支 持 。 最 后, 感 谢各位 论 文 评 审 老 师 们 的 辛 苦 工 作 。

 由 于 自 己 知 识 水 平 、 研 宄 深 度 有  限, 论 文 还 存在 很 多 不 足 之 处 , 恳 请 老师 们 批 评 指 正 。

 在未 来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中,我  将更 加 勤 奋,履 行好 自己 的 职 责 , 不 辜 负 老 师 、 家人 的 期 待 。

 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摘 要 摘 要  近 年来 , 随 着 国 家 政 策 对 供 应 链 金 融 的 推 动 不 断 加 力 , 以 及 互 联 网、 大 数 据 、  区 块链技术 的 快 速 发 展 对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的 影 响 ,各 行 各 业 都 探 索 供应链 金 融在  本 行 业 的 应 用, 构 建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 使 供 应链 金 融 业 务 逐 步 走 向 线 上 化 , 建 筑 业 大 型 核 心 企 业 也 在 通 过 搭 建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促 进 供 应 链 金 融 的 发 展, 进一步 解 决  中 小 企 业 融 资 难 、 融 资 贵 的 问 题,同 时降 低 核 心 企 业 自 身 的 采 购 成 本等 。 考 虑 到 建 筑 业 及 其 供应 链 的 特殊 性, 本 文 基 于 供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 供 应链 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指 标体 系 的 理 论 综述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建 筑 业 供 应链 金 融 模 型 和 模 式,  以 及 建 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的 功 能 ,指 出 建筑 业 供应链 金 融 平 台 的一 个 重 要功 能  就 是 对 融 资 企 业 进 行 全 面 有 效 的 信 用 评 估 。

 因 此 , 本 文从 核 心 企 业 为 主 导 的 建 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建 设 角 度 出 发,分 析 了 平 台 的 信 用 评估 问 题 和 信 用 评 估 系 统 构建  目 标 和 功 能 需 求, 在分 析 ZT 公 司 信 用 评 估 现 状 和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构 建 适 用 于 核 心 企 业 视 角 的 建筑 业 供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指 标 和 模 型。

 通 过 总 结 相 关 文 献 和 建 筑 业 供 应链 金 融 特 点 , 构 建 了 初 始 信用 评 估 ( 非 融 资 时 )

 和 融 资 企 业 信 用 评 估( 融  资 时)

 两 套 信 用 评 估 指标 体 系, 并 运 用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法 对 案 例 企 业 的 信 用 度 和 信 用 等 级 进 行 计 算 。

 基 于 对 评 估 系 统 的 需 求 分析 和 对 评 估 指 标 的 研 宄结 论, 论 文 最 后 对  信 用 评 估 系 统 给 出 了 总 体 设 计 和 详细 设计方 案。

  本 文 从 信 用 评 估 系 统 的 构 建 与 研 宄 角 度 出 发 , 探 讨 了 以 建 筑 业 核 心 企 业 为 主  导 构 建 的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中 的 信 用 评 估 问 题 , 为 解 决 建 筑 业 供应 链 金 融 信 用 评 估 提 供 了一定 理 论 和 现 实 指 导意 义,为 核 心 企 业 优 化 建 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的 运 营  管 理 和 进 行 融 资 决 策 提 供 了 理 论 和 方 法 参 考, 有助 于 降 低供 应链 金 融 风 险 ,促 进 建  筑 业 供 应 链 金 融 平 台 的 良 性 运 行。

  关键 词 :

 供 应 链 金 融; 建 筑 业;信 用 评 估 系 统; 信 用 评 估 指 标 ; 模糊 综 合 评 价  i i i 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A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I n  r e c e n t  y e a r s,  wi t h  t h e  c o n t i n u o u s  p r o m o t i on  o f  n a t i o n a l  p o l i c i e s  on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fi n an ce ,  a n d  t h e  r a p i d  d e v e l o p m e n t  o f  I n t e r n e t ,  bi g  d a t a,  a n d  bl o c k c h a i n  t ec h n o l o g y  o n  t h e  s u p p l y c h ai n  fi n a n c i al  p l a t f o r m,  al l  w a l k s  o f  l i f e  h a v e  e x p l o r e d  s u p p l y c h ai n  f i n a n ce  a pp l i c a t i o n  i n  t h e  i n d u s t r y ,  b u i l d  a  s u p p l y  c h ai n  f i n a n c i a l pl a t f o r m,  an d  g r a d u al l y  m a k e  t h e  s u p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 b u s i n e s s  g o  o nl i n e .  T h e  l a r g e  c o r e  e n t e r p r i s e s  i n  t 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a r e a l s o p r o m o t i n g  t h e d e v el o p m e n t  o f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e  b y b u i l d i n g  a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 p l a t fo r m  t o  f u r t h e r  s o l v e t h e  p r o bl e m  o f  f i n a n c i n g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 a n d  f i n a n c i n g  f o r  S M E s.  A t  t h e  s a m e  t i m e ,  r e d u ce  t h e  p r o c u r e m e n t  c o s t s  o f t h e  c o r e  e n t e r p r i s e s  t h e m s e l v e s .  C on s i d e r i n gt h e 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 o f  t 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a nd  i t ss u p pl y c h ai n,  t hi s p a p e r  a n al y z e s  t h e s u pp l y c h ai n  fi n a n c i a l  m o d e l  a n d  m o d e l  o f  t h e  c on s t r u c ti o n  i n d u s t r y a n d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b a s e d  o n  t h e  t h e o r e t i ca l  s u m m a r y  o f  s u p pl y  c h a i n f i n a n ce ,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n  a n d  s u p pl y c h ai n  f i n an c i a l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i n d e x  s y s t e m .  T h e  f t i n c t i o n  o f  t h e  f i n a n c i a l pl a t f o r m p oi n t s  ou t  t h a t  a n  i m p o r t a n t  f i i n c t i o n  o f t 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p l a t f o r m  i s  t o  c on d u c t a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a n d  e f f ec t i v e c r e d i t e v a l u a t i o n  o f  t h e  f i n an c i n g  e n t e r p r i s e .  T h e r ef o r e ,  f r o m  t h e  p e rs p e c ti v e  o f  t h e  c o r e  e n t e r p r i s e? l e d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s u p p l y  c ha i n  fi n a n c i a l  p l a t f o r m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 t h i s 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 t h e  c r e di t  e v a l u a t i on  p r o b l e m  o f t h e  p l a t f o r m  a n d  t h e  c on s t r u c t i o n  g oa l 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o f  t h e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B a s e d o n t h e  a n a l y s i s  o f  t h e  s t a t u s  q u o  o f  ZT  c o m p a n y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m o d el,  t h i s p a p e r  p r o p o s e s  t o  a p pl y  a nd  c o n s t r u c t  t h e  c o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i n a n c i a l  c r e d i t  a ss e ss m e n t  i n d i c a t o r s  a n d  m o d e l s  f r o m  t h e p e rs p ect i v e  o f  c o r e  e n t e r p r i s e s .  B y  s u m m a r i z i n g t h e r e l a t e d 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 t h e  f i n a n c i a l  c h a r ac t e r i s t i c s  o f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 p l y  c h ai n,  t w o  s e t s  o f c r e d i t  e v al u a t i o n  i n d e x  s y s t e m s  f o r  i n i t i a l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 n on- fi n an c i n g ) a n d  f i n a n c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 c r e d i t  e v a l ua t i o n  ( f i n a n c i n g )

  w e r e  c o n s t r u c t e d ,  a n d  t h e  f u z z y  c o m p r e h e n s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 m e t h o d  w a s  u s e d  t o  i m p r o v e  t h e  c r e d i t w o r t h i n e ss  o f  t h e  ca s e  e n t e r p ri s e s.  T h e c r e d i t  r a t i n g  i s  c a l c u l a t e d.  B a s e d  o n  t h e a n a l y s i s  o f  t h e 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o f  t h e  e v a 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a n d  t h e  c o n cl u s i o n s  o f  t h e  e v a l u a t i on  i n d i c a t o rs ,  t h e  p a p e r  f i n al l y gi v e s  t h e  o v e r a l l  d e s i g n  a n d  d e t a i l e d  d e s i g n  o f  t h e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  F r o m  t h e  p e r s p e c t i v e  o f  t h e  c o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 r e s e a r c h  o f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t h i s  p a p e r  d i s c u s s e s  t h e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p r o b l e m  i n  t h e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 p l a t f o r m  w h i c h i s  b u i l t  b y  t h e c o r e e n t e r p r i s e o f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 T h i s  p a p e r  p r o v i d e s  i v  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AB S T R A C T  s o m e  t h e o r e t i c a l  a n d  p r ac t i c a l  g u i d a n ce 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f o r  s o l vi n g  t h e f i n a n c i a l  c r e d i t  e v a l u a t i o n  o f  t h e  c o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 a n d  p r o v i d e s  a  t h e o r e t i c a l  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i c a l r e fe r e n c e  f o r  t h e  c o r e  e n t e r p r i s e s  t o  o p t i m i z e t h e  o p e r a t i o n  m a n a g e m e n t  a n d  f i n a n c i n g  d e c i s i o n s  o f  t 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 p l a t f o r m,  w h i c h  h e l p s  t o  r e d u c e  t h e  r i s k  o f t h e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f i n an c e  a n d  p r o m o t e  t h e  b e n i g n  o p e r a t i o n  o f  t h e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 u s t r y  s u p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 i a l pl a t f o r m .  K E Y W O R D S :

  s u p p l y  c h a i n  f i n a n ce ;  c on s t r u c t i o n  i n du s t r y;  t r u s t  e v al u a t i o n  s y s t e m;  t r u s t e v a l u a t i o n  i n d e x ;  f u zz y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 e v a l u a t i o n V  

 北京 交 通大 学 硕 士 学位 论 文  目 录   h i A B S T R A C T  I V  1  弓 I W 1  1 . 1研 宂 背 景 和 意 义 1  1 . 1 . 1 研 宄 背 景  1  1 丄 2研 宄 意 义  2 1. 2国 内 外研 宄 现 状  3  1 . 2 . 1 建筑 业 供 应链 金 融 研 宄 现 状 3  1 . 2 . 2信 用 评 估 研 宄 现 状  5 1 . 3 研 宄 内 容 与 方 法  6 1 . 3 . 1研 宄 内 容  6 1. 3 . 2 研 宄 方 法  7 2相 关 理 论 基 础 综 述  8 2. 1 供应 链 金 融 的 相 关 研 宄  8 2.1.1 供 应链 金 融 的 概 念 及 特 点  8  2.1. 2 供 应链 金 融 的 融 资 模 式 1 0  2 . 2信 用 评 估 理 论 综 述 1 2  2. 2 .1  信 用 评 估 的 内 涵 与 特 征  1 2  ...

篇四: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我国建筑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摘要] 供应链管理在建筑行业中的涉及还很有限, 其相关 问题 值得进一步 研究 。

 本文从我国建筑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谈起, 在 分析 实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障碍的基础上, 最终推出了 提高我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建筑行业 供应链管理 对策

 一、 我国建筑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

 1. 建筑业管理与制造业管理存在趋同性

 虽然建筑业与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两个并行的具有很大差异性行业,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 正是由于这些共同之处的存在, 使得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具体运作模式等方面在建筑业具备了实施的可能性。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产品本身虽是固定的, 但其建筑过程仍然是流水作业的, 仍然遵循着生产线的基本 规律 , 只不过这种流水线发生了 相对运动, 是以不同的工种和设备的移动代替了制造业中产品的流动。

  (2) 在建筑生产过程中, 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 总承包商处于核心地位, 完成建筑主体的施工, 而与其他主体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如在建设生产之前, 承包商对生产中用到的物料, 设备进行计划, 并且向材料供应商, 设备租赁商等发出需求通知, 这些 企业 会针对需求提供相

 应的产品等。

 这一点与制造业是很相似的, 在制造业中, 每个企业在完成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时, 都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形成供与需的关系。

  (3) 制造业倾向于专业化分工, 包括设计、 材料、 零配件、 总装, 销售、 维修等等各环节, 各企业只负责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 而把自己做不了 或做不好或别人做得更好更有效益的事交由别人去做。

 而建筑业中的新材料, 新设计 理论 、 新设备, 以及对建筑物的使用新要求, 也使得建筑业分工更专业, 设计师与建造师分离, 投资、 设计、 建造、 维护、销售各个环节出现专业化分工, 这些使得各企业具备了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企业之间形成协作关系。

  (4) 与制造业一样, 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企业,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会伴随着物料的采购、 运输、 配送等一系列活动, 随之与相关企业产生了

 经济 关系, 存在着资金的流动, 以及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

  上述两个行业共同点的存在, 为在建筑业引入供应链管理这一在制造业广泛 应用 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础, 使实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

  2.

 电子 商务的 发展 为建筑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带来契机

 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

 电子商务就是一种新形式的商务活动, 它采用 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 以数字化通信 网络 和 计算 机系统替代传统的纸介质为信息载体来进行信息传递、 存储、 处理、 发布, 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低成本交易, 控制物流和资金流。

 建筑业的各项电子商务活动都是围绕着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并获得相应支付来进行的, 因此, 建筑业的电子商务是以项目为核心,

 将所有参与项目的交易方联结在一起的电子系统。

  二、 实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障碍

 1. 业主与设计或咨询方之间的问题

 业主委托设计或咨询方进行项目评估、 建筑方案设计, 在此过程中往往设计或咨询方对业主的需求不能充分的理解。

 建筑设计方案超出或低于业主的需求, 工程量概预算不够详细准确, 这样容易造成后期业主决策失误。

 目前 流行的做法是设计或咨询方与业主签订相关的管理合同以降低风险。

 这样做虽然可以降低风险却限制了 设计或咨询方的创造性。

  2. 业主与总承包商、 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竞争性投标

 由于业主不可能事先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 即使是最详细的施工说明和图纸也无法包括所有的工程量和条件。

 另外许多建筑物是以前从未施工过的, 所以必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而需要在施工过程解决的问题。

 因此,通常有些总承包商为了赢得合同而提交了 不切实际的低报价, 在工程开工以后中标的承包商会因为额外的工作和某些变更而提出额外的价格要求,这显然不利于业主。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对抗性不利于业主的利益, 也不利于整体建筑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对抗性关系。

 施工前的招标不是控制成本的最好 方法 , 它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需要和成本。

  3. 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问题

 在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 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多是不稳定的, 往往竞争多于合作。

 选择供应商成为建筑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 供应商的选择过程要消耗供需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竞争过程中,

 需方为了 能够从多家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 往往不能透露完全的信息以防供应商增加要价筹码, 而供应商为达成协议也往往虚夸自己的供货效率、 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 其结果不仅提高了交易成本, 也带来了交易风险。

 成交后, 由于供需双方合作与协调不能到位, 又增加了运作中的不确定性, 使采购过程中各种冲突和矛盾时有出现, 并增大了日常管理的难度。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 有效控制质量和交货期主要是采用事后把关的办法, 采购一方难以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 相互的工作是不透明的, 主要依靠各种标准如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进行检查、 验收, 增大了 需方采购部门对采购物资质量控制的难度。传统的采购模式还存在响 应用 户需求的能力迟钝的弱点, 工程需求方面发生变化时, 难以对己有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 缺乏应变能力。

 又由于未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机制, 易出现 企业 的短期行为, 不能提供或获得高水平的服务, 削弱了 各方的企业竞争力。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旨在使上述 问题 得到改善。

  三、 提高我国建筑供应链管理对策 研究

  1. 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

 供应链上相邻各节点是节节相连、 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企业间都是供应和需求关系, 任何环节出了问题, 都可能 影响 到整条供应链系统正

 常有序的运作。

 有竞争又有协作, 企业间的关系是战略伙伴、 合作者甚至是同盟, 这使得 现代 供应链管理, 一体化运营必须拥有一大批企业分工协作, 不仅企业集团内部, 而且国际间成百上千家企业协同合作。

 产业链中的上游供应商, 下游分销、 物流、 服务商各自发挥特长, 构成一套 科学 有序、 高效融合的供应链平台体系, 最终达到强强联合、 减少内耗,发挥各自竞争优势, 相互依存共同 发展 , 使供应链充满竞争活力。

  2. 专心核心竞争力, 通过外包加强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就是利用业务外包模式, 把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 以便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那些不属于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应弱化或外包。

 业务外包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联盟企业的资源,为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释放资源、 分散风险, 使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随着咨询 科技 的高速发展, 大规模生产 时代 正逐步走向大规模定制时代, 关键的资源也从资本走向信息、 知识和创新能力,企业能否真正获利在于供应链管理是否具有资源优化组合的智慧。

  3. 重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企业应对自 己的业务认真清点, 挑选出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 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 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 交由供应链中的其它企业去完成, 以便集中人力、 物力与财力于核心业务。

 在此基础上, 企业还应重建业务流程, 以使业务流程更加连续化、 流程的功能更加柔性化、 流程中员工的自主决策权更加扩大化。

 为了适应重建后业务流程的需要, 企业还应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重组, 重组的目标是:

 将按工作分工、 按职能划分部门的“金字塔” 型科层等级组织结构, 转变为有利

 于员工相互交流与沟通、 释放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扁平化或 网络 状结构, 从而有助于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及培育、 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重组组织结构的同时, 在软环境方面, 要伴以相应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 使结构重组可以在各个方面顺利实施。

  4. 建立健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企业必须拥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这些管理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之上。

 信息技术已经给世界 经济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它可以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 新的商机、 新的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更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是现代 电子 技术和网络系统。

 从某种角度来讲,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企业在加强信息化进程时, 一方面对企业内部业务环节全部实现 计算 机管理, 引进 MRP, ERP 管理方式, 使企业内部管理明细化;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外部网, 与上下游企业互联, 以增强快速沟通、 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

 文献 :

  [1] 皮嘉: 论建筑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1)

  [2] 王俊华: 集成化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14)

  [3] 李书玲: 构建供应链伙伴关系 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J] . 决策探索, 2007, (05)

篇五: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管理会计研究 /数智化经营D ATA INTELLIGENT OPERATION管 理 会 计 研 究一、引言建筑业是天然适合供应链金融的行业。总承包企业处于行业供应链的中枢核心位置,但是行业特性决定了其与上下游企业的每一笔交易过程冗长而复杂,交易结算的标准化和数字化程度低,导致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深入业务场景,建筑行业的金融产品比较粗放,像供应链金融等能够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在建筑行业推行都不理想。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在产业链长、发展粗放的传统建筑领域,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的数字建造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了行业变革与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必定能推动建筑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广联达数科的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创新方案为例,探索了利用数字建造技术,建立数据模型,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定制化建筑产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成功模式,以此为推广,助力建筑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二、数字建造与建筑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从概念上看,数字建造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大数据应用,目的就是打通建筑设计、建造、运维各个环节中的“信息阻梗”,助力各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建造技术体系的基础是大数据。基于建造大数据的定向应用,才是数字建造行业巨大的金矿。“数字建造”和“建造动态大数据”概念或理念,是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数据信息载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处理方式,结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技术,为用户提供“平台+工具+方案”的多维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建设项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的路径探索— 基于广联达数科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分析文 ·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蕾

  广联达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张玉海扫码阅读文章【摘要】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下,数字建造能推动建筑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广联达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面向核心建筑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为例,探索数字科技助力建筑供应链金融的解决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通过科技手段,将金融服务更高效地渗透到建筑行业的每一个链条和环节中。【关键字】数字建造;供应链金融;建筑企业

  管理会计研究33 /管 理 会 计 研 究数智化经营D ATA INTELLIGENT OPERATION目从目的设想、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成本组合最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化、项目收益最大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建筑业从产品建造向服务建造转型,通过“产品+服务”方式,在建造过程增加建筑产品的数字化衍生服务,围绕“三场”(市场、现场、内场)、“三资”(资源、资产、资本)、“三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驱动,打造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数字化产品服务化,赋能数字工程、数字城市、数字流域、数字电站、数字水务等智慧化工程,为传统建筑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促进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型。对于数字建造与建筑供应链金融的关系分析,应该有如下结论。(一)数字建造是建筑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基石数字建造是建筑企业从“价值链数字化”转型为“产业链数字化”的关键基石。数字建造主要通过项目管理精细化和企业管理数字化优化建筑供应链。项目管理精细化专注于数字化技术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企业管理数字化聚焦项目应收和采购,智能化管控项目建设进度,线上化管理与项目进度匹配的资金流情况。建筑企业实现项目建设过程数字化,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建立评估项目建设进度和成本的模型,监控项目资金风险,极大地提升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条件。因此,数字建造对建筑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建筑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基石。(二)数字建造赋能供应链金融的场景化和智能化发展当前建筑行业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以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基础、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方向,提升全过程咨询、数字建造、智慧运维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数字建造的发展路径有以下三步:第一步是连接,重点是企业核心业务场景的连接,获取实时多维的数据;第二步是协同,通过数据初步应用,沉淀业务算法,协同项目建造的各参与方和资源;第三步是智能,以数据辅助决策、经营预测,优化原有企业管理业务,尝试赋能生态。金融是数字建造生态的关键要素,数字建造支撑的供应链数字化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支撑,金融反过来又能促进和引领数字建造的发展。数字建造和供应链金融互促发展,赋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真正进入场景化和智能化时代。从政策环境和发展趋势看,建筑供应链金融正迎来政策窗口期。首先,从建筑行业政策来看,建筑产业链一体化趋势得到了各级监管机构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从2019年12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到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在不同层面要求建筑行业的规范化运行,同时从管理办法层面就产业链中容易发生风险的问题进行了标准定义。监管机构一系列政策上的支持让建筑行业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整个行业的特点逐渐从传统的链条过长、管理难度大、金融风险比较高,转变为风险透明化、可追溯化,金融机构可以针对建筑行业一体化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真正将供应链金融和建筑一体化产业链相结合。其次,建筑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平台化、

 34

 管理会计研究 /数智化经营D ATA INTELLIGENT OPERATION管 理 会 计 研 究智慧化是大势所趋。第一,目前,许多商业银行正尝试自建或者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线上化的趋势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打破传统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而大大拓宽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范围边界。第二,供应链金融服务将聚焦细分领域。供应链金融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将促使供应链金融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第三,技术突破加速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可以快速地帮助各参与主体进行大量且非标准化的交易数据整理和分析,节省企业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增强融资服务实效。再次,数字建造是中小建筑企业突破融资困局的必然选择。202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6.39万亿元。在建筑行业企业中,中小建筑企业占比约90%,整个行业集中度较低。在此环境中,中小建筑企业相较于具有丰厚金融资源优势的大型企业,一直处于授信额度不足、数字化建造水平低、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支持的困境。过去,在面对中小建筑企业有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基于成本测算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很难对其开展融资服务。当前,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小建筑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正在明显改善,数字建造有效帮助中小建筑企业提升供应链金融能力。金融机构一旦逐渐建立起对中小建筑企业的主体信用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案例的不断丰富,基于数字化场景的银行风控模型赋能,未来金融机构建立起支持中小建筑企业主体信用的时代必将到来。最后,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带动行业整体融资能力提升。随着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大型核心企业在行业内的投融资表现会很大程度影响着行业的发展。从此层面上来看,供应链金融因为“金融+科技”的加持,相比传统金融产品有着线上化、可溯源、可量化等特点。通过使用供应链金融产品,建筑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可以主动发现产业链投融资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链升级。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应用可以说带动了建筑行业整体投融资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建筑行业的产业链稳定性,助力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化升级。三、广联达数科的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实践广联达数科面向核心建筑企业提供的基于资产管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提升建筑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能力。资产管理平台帮助建筑企业全面管理各类业务产生的应收应付,形成统一标准的资产池,对接各类资金机构和融资产品。基于资产管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帮助建筑企业整体调控优化各类融资产品的使用,优化自身现金流,赋能供应商提升供应链生态竞争力。广联达数科让供应链金融成为核心建筑企业新的商业引擎,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广联达数科的数字建筑平台如图1所示。广联达数科正专注于用数字化的方式,将建筑和金融这两个非常传统而成熟的行业更好地融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让金融服务更高效地渗透到建筑行业的每一个链条和环节中,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于建筑行业各参与方的能力。(一)数字科技助力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建筑企业金融服务1.建筑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方案广联达数科基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研究35 /管 理 会 计 研 究数智化经营D ATA INTELLIGENT OPERATION在建筑行业高覆盖率的数字建造类管理平台、软件工具和物联网数据,打通项目参与各方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实时产生的项目建造、采购及履约数据,搭建并输出基于实时精准数据的建筑产业供应链金融各类风控模型,联合金融机构实现对优质中小总包企业的精准发放融资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广联达数科帮助企业积累工程项目建造过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安全、采购等全量数据,利用数据技术逐步建立基于数据的建筑行业信用管控和评价体系,建立建设方—总包方—供应商全新的数字信用链条,真正实现数据增值,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见图2)(1)金融机构测算授信额度的主体授信模型基于建筑行业特点,施工总包客户主要融资需求在项目建设前期垫款和部分材料采购垫款。主体授信模型是指采集总包方的项目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现场管理应用系统及各类物联网数据,加上外部合作的公开数据,基于建筑行业专业能力对施工总包进行真实的主营业务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形成基于真实项目经营能 图1

  广联达数科的数字建筑平台 图2

  广联达数科数字建造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运行图广联达数字建筑平台建筑行业产业链甲方 总包分包/供应商项目、建设、交付 材料、劳务、履约支付成本管理系统 项目建设管理系统采购服务平台(私有化、SaaS、公共平台)工地现场管理系统(人机料法环)履约惯例系统支付建设方1建设方2 优质建设方工程收入 采购支付项目评估模型精准融资发放主体评分模型主体授信模型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小总包客户精准测算项目各节点资金需求广联达数科&金融机构交易核验模型施工总包数字建造管理平台供应商建设方3......

 36

 管理会计研究 /数智化经营D ATA INTELLIGENT OPERATION管 理 会 计 研 究力、现金流和资金需求等因素的整体评价,进而根据实际在建项目的应收应付测算资金需求情况,并结合其刚性负债等情况,最终给予其最大授信额度和期限。(2)金融机构放款审单的项目评估模型和交易核验模型针对建筑行业总包客户确定贷款额度后,具体发放贷款时还需要确定当前时点的真实用款需求,即评估具体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该项目当前时点支付款项需求,这就需要项目评估模型和交易核验模型提供决策支持。项目评估模型产品是指采集项目建设现场的各类应用软件和物联网数据,获取项目建设的实际进度、资金流入流出、物联网视频和设备运行数据,向资金机构输出项目实际应收、建设进度是否正常、资金流是否健康等模型结果,并能够实时监控各类风险状况,输出项目建设预期风险和控制措施的产品。交易核验模型产品是指采集项目采购交易使用的信息化软件的实时精准数据,用模型算法与实际项目采购计划、企业交易行为惯例进行实时比对分析,形成交易背景真实性和合理性的核验报告,根据金融业务需求与合同、发票等数据整合成整体的交易核验报告的产品。(3)金融机构实时贷后的主体评分模型和项目评估模型建筑行业中小总包客户的贷后跟踪和监控非常关键,因为客户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和管理能力都需要在广联达数科帮助下逐步增强,广联达数科利用主体评分和项目评估模型产品定期或者实时关注和监控客户的主营业务情况,提前对风控信息预警和防控,帮助总包客户增强经营实力,解决金融机构贷后管理的难题。(4)金融机构基于模型产品的灵活融资产品配置基于上述模型的支持,金融机构将能够对建筑行业中小总包客户有非常标准化的授信能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授信政策需求灵活配置各类融资产品,只要在模型结果范围内设置各类融资产品的额度和账期,就能达到与客户的最优合作效果。客户能获得灵活的融资服务支持,金融机构能够获得优质的资产。2.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支撑平台广联达数科面向建筑行业中小总包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方案以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平台(见图3)为支撑,实现了客户业务数据系统对接、客户与资金机构线上对接、风控模型服务的线上对接。建筑行业中小企业图3

  广联达数科建筑供应链平台数字建筑平台用户群金融产品业务中台项目管理系统集采平台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财务系统主体评分 客户管理项目评估 额度管理主体授信 融资管理交易核验 账户管理信用报告 机构管理客户画像 资产管理其他系统…建设单位订单融资建筑企业保理模型服务 金融服务各级供应商票据/凭证流转各类资金机构融资租赁中介/服务机构ABN/ABS......

  管理会计研究3...

篇六: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特别策划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樊涛生“互联网 + 建筑 + 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了从物资采购管理、订单配送及现场验收结算、融资支付全过程标准化管理,采购数据相互联通,物资供应链管理简洁高效,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互联网﹢建筑”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面临的问题2012 年,中建总公司开始大力推动物资集中采购,希望通过采购规模效应,提高采购集中度,降低采购成本。近年来,受国家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建筑业普遍面临着工程回款周期长、融资难,集中采购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正常支付货款,履约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资金支付履约不佳影响集采效果。多数单位均实行按照项目以收定支,物资货款支付因不同项目的回款效率以及合同条款的差异,导致采购货款支付延期、支付比例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资金成本显性化。在集中采购招标模式下,投标竞价激烈,集采价格水平已探底,供应商希望将垫支成本、财务费用等进行明确计算。以钢筋采购为例,一是提高单价,降低付款比例;二是采用多种支付形式,承担贴息费用;三是根据实际支付欠款计算逾期利息,无论采用何种支付形式,采购方均会增加一定的采购成本。开启“互联网 + 建筑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已经从信息渠道闭塞、单一的出行及单一的交易方式等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提速进入了“互联网+”的新时代。例如传统的购物+互联网﹦淘宝、京东等网上购物;传统的出行+互联网﹦滴滴、快滴搭车;传统的通讯+互联网﹦微信等,各行各业每天都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思考未来的变革方向。“互联网+建筑+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是总公司响应国家“互联网 +”战略,以集采平台为基础,依托总公司及其战略合作伙伴的庞大稳定的采购需求、优质供应商资源、高效的金融支持,建立的电子化招标、在线交易、物流整合、供应链融资的合作平台。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融资。该业务主要是通过供应链融资有效解决供需双方资金周转困难,帮助和促进采购双方的交易达成。同时,对未来不断创新“互联网 + 金融”新的融资模式提供可借鉴的做法。建立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交易体系。形成从采购、订单配送、结算、融资支付及订单评价一体化的网上闭环运行体系,全套管理过程更加标准和规范,效率更高。降低采购成本。从申请办理融资保理到完成支付仅需 T+1 天,由于支付的实效性得到有效保障,即可实现货款当月支付,故后续的采购成本将会继续降低。构建统一、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用支付作保障,通过不断地优化交易体系,持续地减少招标频率,减少规模小、履约差的供应商数量,最终构建几支规模大、履约强、服务好的局级统一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强强合作的稳定关系。“互联网 + 建筑 + 供应链金融”业务整体流程中建三局二公司作为中建总公司的重要支柱号码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海外工程建设以及大型工业结构安装、建筑智能化等领域。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采购支付压力日益增大,采购成本控制形势严峻。因此,为了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

 2016.10

 施工企业管理

 45Focus 聚焦本、打造高效的供应链、提升公司管理品质,中建三局二公司作为中建总公司两家试点单位之一,将企业需求较好的融入到“互联网 + 建筑 + 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的开发、测试及应用全过程。业务总流程示意图。见图 1。

 图 1

 业务总流程示意图业务重点流程说明。一是采购管理阶段:依托中建电商平台,通过标准化的采购管理流程,各层级采购部门完成约标、开标、评标、定标等核心业务管理流程,真实反映出网上交易过程和企业的管理行为。二是订单及结算阶段:依托融 E 购中建采购专区,采购方根据采购合同线上下单,供应商依据订单按要求配送货物到指定项目部,完成线上发货信息登记、物流配送等环节,项目物资部依据订单完成线上收货、验收、结算等工作。三是融资支付阶段:依托工商银行融E购企业网银平台,以有效的原始付款单为基础,根据企业资金状况、合同约定编制当期资金支付方案,经公司审批后,网上向银行发起融资支付申请,银行收到申请核实完成即可实时向供应商专用账户完成付款。公司对到期的保理融资负责及时付款至供应商专用账户。取得的成效管理过程更规范,交易高效便捷。一是中建电商平台作为开放型的交易平台,既纳入了中建系统内部管理标准,又融入了第三方—银行管理标准,每一步标准动作都要求做到位,所有单据的数据必须保证一一对应,逻辑关系缜密,整个交易过程都做到了环环相扣。二是实现采购的公开透明。全程通过网上招投标、网上竞价的方式去人为化,大幅优化了传统建筑物资采购的交易流程与交易时间,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企业的采购交易成本,真实体现出交易的公平与公正。融资成本优势明显。依托中建总公司核心企业强大的集中采购规模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及优质可靠的供应商资源,实现中建与工行强强联手互惠共赢,公司亦获得了较为优惠的资金成本利息。目前,协议约定保理融资年利率为4.35%(即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融资期限有半年期和一年期可任选,与集采招标资金成本、传统线下保理资金成本相比优势更明显。表 1 为各区域钢筋供应商垫资的年利率与线下保理融资的年利率对比,由此可见,企业利用好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大幅降低资金成本的压力。表 1

 各区域钢筋供应商垫资的年利率与线下保理融资的年利率对比其他优势。一是授信有保障,满足规模需求。工总行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授信额度由工总行总体调控,不受地方银行额度控制,最大程度满足中建企业规模需求。二是银行的审批和放款效率显著提升。所有交易业务均在网上处理,无需申报纸质资料,无需盖章跑银行,减少人为的多层级审批,只需要线上提请保理申请即可,相比传统的线下保理融资办理时间(等待7~20工作日甚至更长时间),供应链金融电子保理业务实现 T+1 快速放款,满足了供应商快速资金周转。三是采购成本更具优势。基于以上资金放贷速度,打破传统集采次月付款的条件,变为当月付款,获得与供应商对于集采单价再次议价的主动权,采购成本预期可再次下降。同时选择 100% 比例付款降低采购成本更具优势。四是企业面临转型关键期,能够确保资金存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房地产等项目,为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保障。资源更有保障。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为买断型保理,不计供需双方的人行征信,适应了部分上游国有企业的资金监管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中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要求。之前由于传统的线下回购型保理业务必须计入借款人征信,导致五矿钢铁、中铁物资、中拓等大型国有钢贸企业无法与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产品业务后,这些国字头的钢贸企业可展开与公司强强合作,公司的供应商资源储备将更加丰富,满足了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今,随着业务流程不断优化,交易时间缩短、使用者的工作量减轻,打造高效、便捷的供应链管理,发挥集中采购更强的资源保障和采购创效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集采招标区域 招标确定的垫资条款 折合年利率华北、京津区域 1.1~1.3 元 / 吨·天 13%华南区域支付比例每降低 5%,单价上调

 10~15 元 / 吨8%(按 80%

 付款比例)西北区域 1.2 元 / 吨·天 20%华中区域 按 80% 付款每吨上浮最高 90 元 22%湖南区域 0.8~1.2 元 / 吨·天 14%~20%二公司 传统线下保理融资 4.78%~5.89%供应管理 合同管理依据合同下单登记发货信息登记收验货信息选择验货单生成结算单申请保理融资选择支付方式在线或其他支付完成支付订单评价融资流程应付账款单填写确认采购管理中建管理团队 中建管理团队 中建管理团队中建电商平台融e购中建采购专区企业网银/信贷系统供应商 供应商

篇七: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号 学号 M201673786学校代码 1 0 4 8 7 密级硕士学位论文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策略研究学位申请人 :

 胡世豪学 科 专 业 :

 工商管理指 导 教 师 :

 李建斌 教授答 辩 日 期 :2019 年 年 4 月 月 24 日万方数据

 A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for the Master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 Strategy of Supply Chainin Construction IndustryCandidate : Hu ShihaoMajor : BusinessAdministrationSupervisor : Prof. Li Jianbi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 R. ChinaApril, 2019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论文属于万方数据

 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摘 要为顺应市场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全力整合当下的资源,构建可用于建筑供应链的平台,并推出适用于建筑行业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服务,为其上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虽然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且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全球经济偏下行,大宗商品需求疲软,消费者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建筑行业供应链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核心开发商、下游经销商都面临着不同的考验。本研究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对建筑企业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风险展开研究分析。研究主要是将建筑业供应链和金融相结合,第一,先详细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对 G 银行的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概况及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述评和总结,在融资和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的风险评估模型;其次,通过 S 建筑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特点,从上游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监管方等三方面识别融资模式下的主要风险点,指出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现状,从中得出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及管理的必要性,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再次,利用AHP层次分析法针对G银行目前已有的融资数据开展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最后,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控制风险,真正达到预防、回避以及转移风险的目的。选取 G 银行为研究对象,为其量身定制了风险预防策略。与此同时,在文章最后部分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及采取措施的效果做出展望和预期。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目前成熟的建筑行业供应链模式,针对目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通过深入调研自身所处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企业的授信情况和风险评价、控制模式,并对现有融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完成主要风险项目的评估,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预防、规避和补救,避免银行损失。关键词 :风险评估 AHP 法 建筑行业 供应链金融万方数据

 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major commercial banks haveused their own resources to develop specialized business platforms for the supply chain of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research and innovate financial services products, andsuccessively launched a variety of supply chain financial services schemes for theconstruction industry. Although supply chain finance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 strongmomentum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till has a larg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however,in the current downturn of the global economy, weak demand for commodities anddeclining consumer demand, the upstream raw material suppliers, core developers anddownstream distributors of supply chai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facing different tests.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isk 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in construction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earch on financial risk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rstly, this thesis explains therelated concept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reviews and summarize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of Bank P,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ble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financing and risk management. Secondly,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 constructionindustry"s supply chain financial business model, the thesis identifies the main risk pointsin financ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upstream core enterprises, downstream distributorsand regulators, points out the current risk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s supply chainfinance, and concludes the necessity of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construction industry"s supply chain,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research. Thisthesis uses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carry out risk assessment of supplychain finance busines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based on the existing financing data ofBank P. Finally, control the identified risks, select control strategies, reduce risks bypreventing risks, avoiding risks, transferring risks or formulating reserve measures, andput forward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nk P itself. At the end ofthis thesis, the resul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 effect of measures taken are prospected万方数据

 I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and expected.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the mature supply chain model of the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mplex economic situation, through in-depthinvestigation of the credit situa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rol mode of the supply chainfinancial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of the existing financing data, complete the evaluation of major risk projects, and realize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voidance and remedy of risks.Avoid bank losses.Key words: Risk assessment AHP method Construction industrySupply chain finance万方数据

 IV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图目录.............................................................................................................VI表目录............................................................................................................VII1 绪论..............................................................................................................1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4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72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及风险现状.............................................................92.1 供应链金融概念...................................................................................92.2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102.3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模式.................................................................122.4 两种模式的对比.................................................................................133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识别.............................................. 143.1 风险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143.2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的来源及体系的确定............153.3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问卷考察................................243.4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分析结果..............................2664 S 建筑公司 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实证研究...........................................284.1 S 建筑公司供应链融风险现状.........................................................284.2 G 银行的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概况................................................ 31万方数据

 V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4.3 S 建筑公司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风险应对策略.................................375 总结与展望............................................................................................... 425.1 总结.....................................................................................................425.2 展望.....................................................................................................43致 谢..............................................................................................................45参考文献..........................................................................................................46附录 1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甄别问卷.............................51附录 2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53附录 3 专家考察数据结果表......................................................................56万方数据

 V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图目录图 3-1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绩效指标调查流程图..................21图 3-2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考察指标层次图..........................24图 4-1 应收帐款占资产总额比例...............................................................28图 4-2 利润增长情况...................................................................................29图 4-3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30图 4-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30万方数据

 VII华 华 中 中 科 科 技 技 大 大 学 学 硕 硕 士 士 学 学 位 位 论 论 文表目录表 3-1 上游企业风险指标考察因素...........................................................19表 3-2 下游企业风险指标考察因素表.......................................................20表 3-3 质押监管方风险指标考察因素表.................................................. 21表 3-4 上游企业风险指标问卷的平均值和方差值..................................22表 3-5 下游企业风险指标问卷的平均值和方差值..................................23表 3-6 质押监管方风险指标问卷的平均值和方差值..............................23表 3-7 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风...

篇八:建筑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06年 12月 号( 下)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管理探索目 前, 随着中 国 经济的 迅速发展, 特别是作为国 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企业竞争激烈, 企业管理水平和素质良莠不齐。

 在向 现代化企业制度转轨的过程中, 特别是 I S O9 000体系标准的贯彻, 使部分建筑企业得以规模化、 现代化。

 但由于现代化建筑施工是多工种、 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 并且耗费巨量建筑材料; 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 并达到预期的目 标, 降低成本, 就必须采取科学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所关注, 它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 降低建筑成本起着核心作用, 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 建筑企业供应链的概念及其特点“ 供应链”( s u p p l yc h a i n)

 由 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 生产商、 批发经销商、 零售商、 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所组成。

 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 链”中的每个企业, 逐步变成产品 ,产品再通过一系列流通配送环节,最后交到最终用 户 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供应链的全部。由 于建筑产品 体积的 庞体性、 地点 的 固 定性、 建筑材料的多样性、 施工的复杂性、 建筑艺术的综合性等, 承包商要想顺利 完成施工任务, 必要的 供应商、 设计商及业主的及时、 有效的支持是必不可少, 也就是说在建筑企业中实施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

 即指以业主对建筑项目 要求为目标, 从业主产生项目 需求开始, 以承包商为核心企业, 通过物 流、 信息流、 资金流将材料供应商、 工程机械设备供应商、 分包商、 设计商和业主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建设网络。

 其过程经过项目 定义、 项目 融资、 项目 设计、 项目 施工、 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 维护等阶段, 直至改建扩建, 最后撤除的这一系列建设过程。在实际工程中 , 建筑业的 供应链管理就是如 何从“ 共赢”的整体战略角 度考虑决策、 计划、 组织、 领导和控制 本企业与整个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关系。二、 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分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认为:

 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 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满足市场需求。

 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不但要考虑建筑企业内部的业务运转, 包括:

 企业内 部的人员 、 资金和信息管理,更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 发, 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控制, 与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共享, 实现供应链管理, 从而获得灵敏的市场响应能力。首先,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 益激烈, 对于许多正规企业来讲, 已有若干年的 T QC、MRP I 、ERP等科学方法的引入, 在企业内 部进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潜力已经不是很大, 为了 增加竞争力, 降低产品成本, 人们开始将目 光从单体的企业内 部生产过程转向 产品 生产系 统中的 整个供应链系统。

 同时, 由 于现代建筑施工越来越复杂, 新技术、 新结构、 新工艺、 新材料等层出 不穷, 使建筑产品完成的工期取决于新产品 开发周 期, 采购供应周 期 , 加工制 造周 期直至流通配送周期全过程的缩短, 这就有必要关注整个供应链上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动。

 因此, 有必要对建筑企业整个建筑材料, 预制构件和最终产品的供应储存和销售系统进行总体规划, 重组、 协调、 控制 和优化, 加快物料的 流动, 减少库存并使信息快速传递, 时刻 了 解并有效地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 从而大大减少产品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其次, 由 于建筑市场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 加入 WT O大大加快了 建筑市场进入新经济时代, 技术变迁的不确定性和巨额的开发成本, 使得任何一个单个企业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由 竞争走向"竞合"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进入国际市场。

 这必然导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以增加实力 , 共同 完成大型建筑工程, 在这些合作生产过程中, 大量的 物资和信息在不同 区域的转移, 存储和交换, 如 何有效地进行管理供应的能力本身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竞争的发展趋势就是整合力度在日 趋加大, 纵向战略合作日 益深化, 通过供应链管理, 竞争者权益更加稳定、 可靠, 资源配置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三、 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注意事项1、供应链管理的建设应构建基于供应链上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最终目 的就是赢利, 一个企业只有具备相应完成招标工程的技术能力, 才有可能参与到该工程中赢利。因 此, 企业要充分关注和培养自 身的 核心技术能力 , 他包括企业的 RA D能力、 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创新能力等。

 核心技术能力决定了 企业解决生存问题的能力。

 目 前, 建筑技术发展迅速, 新结构、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层出 不穷。

 因此, 建筑企业除了 不断强化固 有的 核心技术, 每一个企业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供应链管理杨 永 清1韩 丽 萍2(1,SU M E C集团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2,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目 前建筑企业提倡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注意要点, 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建筑企业; 供应链管理; 核心能力;中图分类号:F 25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 4 28( 2006)12- 19 - 0217 7

 2006年 12月 号( 下)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管理探索均有其专长的核心能力 , 应运用 全面、 系 统的 方法整合各种核心能力, 企业才能在供应链的合作体系中发挥最大的企业效能。更多的企业越来越关注, 如何发挥自 己的竞争优势,在某个领域做强自 己; 供应链的优化理论就是强调发挥企业的特长( 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将有限的企业资源转向—专业水平的 提高, 因 此, 它 们越来本企业的 核心能力 ——越关注自 己的 “ 核心能力”。

 通过突出 自 己独特的核心能—别人难以模仿或模仿成本太高来加强核心竞争力,力——而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 形成优化过程供应链。买方将供应商分层次、 尽可能地将建筑材料、 物件的 生产和设计等交给第一层供应商, 这样减少中周 环节, 有利 于缩短对产品的开发周 期。

 同时, 买方与卖方在一种确定的目 标价格下, 共同分担成本, 共享利润, 目 标价格是根据对市场的同类产品分析后制定, 买方和供应商共同研究如何在这种价格下生产, 并使双方都能获取合理的利润? 如何更有效地建立以自 身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 如何更加吸引“ 链”上各个企业围绕本企业并加强合作团协调? 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实力是企业利润的来源。2、 供应链管理应将人摆在首要位置建筑行业的“ 四 新”层出 不分, 在新技术的 引 入、 应用及相应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中, 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人的技能、 人的工作态度、 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的发挥,更直接地影响着物流的效率的提高, 影响着新技术的充分利用。

 因此, 在新技术引 入和应用中, 必须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 以人为中心进行物流的变革。要让员工充分明 白 :

 建筑供应链应该是从业主有效需求出 发, 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 物流、 资金流的 控制 , 从中 标开始至施工 、 竣工 验收 以 及“ 今后 服务”的将材料供应商、 工程机械设备供应商、 分包商、 业主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

 企业的员工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明白和执行供应链上的命令。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任何一个好的供应链如果没有员工的配合, 只能是一条空链, 一个好的执行力必须要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而建筑企业的供应链又具有临时性。

 因此, 员工就应不断地学习,忠诚于企业,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3、 合作模式现代建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 了 供应商对企业的 重要影响作用 , 并把建立和发展与供应商的关系作为企业整个经营战略。

 在这种模式中, 买方和卖方互相视对方为“ 伙伴”, 双方保持一种长期互惠的关系。

 同时, 建筑企业应主动出 击, 在寻找工程项目 前, 根据自 身条件, 预测一个或多个业主作为目 标客户 , 根据其需求或要求, 尽可能采用 优势互补的策略, 与供应商( 材料供应商、 设备供应商、 劳务提供商)

 和潜在分包商实施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来推动供应链的管理, 企业之间的 合作目 标是信息流畅通、 资金流相 互注入、 物 流敏捷, 建立一个无 缝的 、 自 动 流畅 的 供应链, 整条链就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转。4、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于一般的产品而言, 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 不介入该产品 的 生产过程, 而工程的 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 再加上其本身 投资的 巨 大性 , 它 的 顾客( 业主、 投资者)

 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 参与全过程的 、各环节的和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

 要达到工程项目 的目标, 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 必须对整个项目 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 即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所谓工程项目 的 质量保证体系 就是为了 确保合同 规定的质量标准而进行的各项组织、 管理工作和采取的一系列质量监控措施、 手段和方法。

 它包括政府、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 它贯穿于项目 实施的全过程。因此, 把供方、 协作方、 合作方都看作是组织经营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 共同关注质量, 一旦出 现质量问题, 合作伙伴共同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 由 于双方建立了 互信关系, 还可节省对建筑材料等的检验费等。5、 不要忽略电子商务利用 电子商务, 可以使建筑企业及其供应链得以降低成本。

 为了 提高技能, 充分利用 信息技术给供应链提供的支持, 并且有效的“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将正确相关信息在确定的时间供给正确的人。

 企业间需求信息、 库存状况、 定单确认和其它业务活动信息的交流应予以充分交流, 以使链上各个环节之间保持高段的透明 性。

 同时, 生产厂商需要让供应商分享它们的技术、 管理方法以提高它们的生产能力、 产品质量和交货可靠性。目 前,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 技术的 高速发展, 人们开始借助高科技而强调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信息流, 把买方、 卖方、 厂商及其合作伙中在因特网( I n t e l n e t )、 企业内部网( I n t r a n e t )和企业外部网( Ex t r a n e t )结合起来的应用 , 这样利用电子商务就给它提供了进行动态调整的极大便利。总之,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市场的风云变化, 影响建筑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供应链的适时调整改进是供应链管理的动态发展需要。

 建筑企业只有不断调整组织的经营战略和策略, 将建筑企业内 外部的 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在不同 的工程项目 管理中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供应链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只 有这样才能适应企业的 生存环境, 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参考文献:[ 1] 马士华, 林勇 ,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宋艳华, 金维兴, 张文荣.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J ].建筑经济,2004 ,( 12).[ 3] 王 挺.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 CS CM)应用研究[ 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 02).[ 4 ] 王要武, 薛小龙.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业的应用 研究[ J ].土木工程学报,2004 ,( 09 ).[ 5] 彭 杰.建筑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03).[ 6] 利丰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

 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 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4 .[ 7 ] 赵林度.供应链与物 流管理理论与实 务[ M].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2,11.作者简介:杨永清, 就职于 S UME C 集团公司;韩丽萍, 女, 就职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1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