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2篇

时间:2022-12-07 19: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2篇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 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与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2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2篇

篇一: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

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与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文北京”建设,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市朝阳区定位是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定位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朝阳区历来重视文化建设,2011 年 6 月,朝阳区代表北京市取得了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经过多年的努力,朝阳区已经从规划引导发展、环境促进发展、管理规范发展的阶段,走向了文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一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现状

 (一)朝阳区初步形成文化引领发展的新发展模式

 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面积 470.8 平方公里,下辖 24 个街道、19 个乡,常住人口 365.8 万人。2013 年 GDP 达到 3963.6 亿元,占全市的 20.4%,区级财政收入2013 年达到 380 亿元,占全市的 10.4%。同时,万元 GDP 能耗持续下降,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凸显,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98.5%,基本形成了现代服务业主导、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朝阳区重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人为本,构建大民生工作格局,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聚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进入 21 世纪,朝阳区“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建设“文化教育发达区”的目标,依托奥运筹办,融入“文化为魂”的理念,在建设经济强区的同时加快建设文化大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努力创造文化文明新优势。近年来,朝阳区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广泛覆盖,文化品牌培育成绩明显,文化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朝阳区已经从规划引导发展、环境促进发展、管理

 规范发展的阶段,走向了文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二)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特色

 朝阳区面积大、人口多,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同步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人口结构、社会结构十分复杂。在创建过程中,朝阳区严格按照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验收标准,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落实,顺利完成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经专家组实地验收,76 项指标中有 71 项达到优秀、5 项合格,群众服务满意度也从创建初的 61.4%提高到目前的 83.4%。

 1. 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街乡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的设置率均达到 100%,达标率分别由创建初的 21%、26%上升到 100%、96%。全区现有文化设施近千个,基本建成“15 分钟文化服务圈”。

 2. 建成专兼结合的公共文化建设队伍

 朝阳区将全部 43 个街乡文化中心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分别给予 3~6 个事业编制,目前共有编制 201 个。2013 年,全区现有群众队伍 2391 支,骨干力量 6.4 万余人,注册文化文明志愿者 3 万人。

 3. 建成技术先进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

 区图书馆、文化馆公共电子阅览室达标率 100%,街乡图书馆全面升级为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街乡电子阅览室设置率由 30%提高到 100%,社区(村)共享工程服务点设置率 100%,全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到 100%。

 4. 文博图事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区图书馆建立了总分馆制,43 个街乡实现 100%通借通还。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增长150%,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增长 76%,人均到馆次数增长了 308%。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街乡文化中心全部免费开放,节假日不闭馆,开放时间全面增加。

 5. 培育了一批文化活动品牌

 通过创新群众文化、时尚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载体,提高了文化活动的受众率和参与率。各街乡以争创“一街(乡)一品、一社区(村)一特”为抓手,形成了 77 个文化活动特色品牌。

 6. 建立健全了 “ 大文化 ” 工作体系

 建立“1+6+43”的组织架构(“1”是成立一个创建领导小组,“6”是指六个创建办公室,

 “43”是指 43 个街乡各自成立领导小组及创建办公室),制定了“2+5”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出台了《加快建设文化朝阳十大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

 二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验总结

 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朝阳区既重设置更重覆盖、既重硬件更重软件、既重供给更重需求、既重管理更重治理,既重运行更重评价,逐步建立起虚实结合全覆盖、以需定供全普惠、共治共享全参与、常态运行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全”模式。

 (一)突出虚实结合,促进公共文 化设施全覆盖

 (1)“实”的方面。打破传统行政体制限制,在区、街乡、社区(村)三个行政层级的基础上,增设地区级文化中心,形成“区-地区-街乡-社区(村)”四级的“3+1”设施网络。在全市率先推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形成了以传统物理馆舍为主体、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累计建成 125 台,开通 123 台,有效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时间。编制《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地图》,内容涵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创意产业集聚区等五大类 830 个设施点位的详细信息。

 (2)“虚”的方面。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数字化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区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系统,集文娱信息发布、文化地图、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服务移动应用、网上文化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在全市率先建立“数字文化社区”,创建多媒体、跨平台、多终端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建设 130 个。同时,依托有线电视设置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频道,建成“3D 团结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文化资讯、进行文化交流。

 (二)突出以需定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全普惠

 把了解群众需求作为文化服务供给的首要环节,以区文化馆为核心,成立区基层文化辅导中心,定期开展需求调研,制定全区性集中培训、季度文化服务配送、文化辅导员包片辅导等制度,平均年完成文化配送上百场次,辅导培训万余人次。建立图书配送机制,成立区图书配送服务中心,构建了区图书馆与基层各级、各类图书馆“联采统编、配送传递、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图书馆“小馆藏、大资源”的目标。建立分级分类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把服务对象划分为本地居民、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外籍人口四类。2013年,全区组织开展惠民演出共 3368 场,服务超过百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各类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突出共治共享,促进公共文化力量全参与

 把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转变职能、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的民主化、社会化参与方式,使群众既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又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2011 年联合 81 家国有、民营和业余文化团体成立“朝阳艺术团”,三年来举行公益性演出近 600 场;同步建立文化团队库、演员库和作品库,完善文化专家库,引导驻区单位无偿或低偿开放文化设施。首创“文化居委会”基层文化自治组织,建立文化居委会议事制度,探索出“自下而上”反映百姓文化权益和文化愿望的有效途径。

 朝阳区 2011 年投入 3.43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22.5%)、2012 年投入 4.01 亿元(比 2011年增长 16.9%)用于公共文化建设,2013 年投入 4.14 亿元。每年市财政投入近 300 万元,推出面向社区的“周末大舞台”和面向农村的“星火工程”公益性文艺演出项目。制定《朝阳区群众文化队伍扶持奖励办法》,每年投入 400 万元对各类业余文化团队按 5 个等级进行分级分类认定和资金奖励;制定《朝阳区鼓励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扶持朝阳区民办图书馆发展的意见》,每年投入 200 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博物馆和图书馆发展;在区文化馆设立“非非剧场”,举办“非非演出季”,无偿为非职业、非专业戏剧社团提供演出排练厅、剧本创作指导、专家现场指导和演出舞台。目前,“非非演出季”已经成功举办 5 届,培育非职业剧社近 30 个。

 (四)突出常态运行,促进公共文化管理全方位

 建立“1+6+43”的组织架构,在全国首创“2+5”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即《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朝阳区街乡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朝阳区街乡文化中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文化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图书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朝阳区博物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设施、供给、享受、管理、保障等五个方面系统、科学地评价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建立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平台,制定《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和《公共文化重大项目管理考核办法》,把一年一次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估结果纳入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常态机制。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基层文化干部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等制度,促进了队伍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问题与思考

 朝阳区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已经初步构建起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应该说,示范区建设是一个重要拉动点,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前进。

 (一)做好需求分析,提高民众参与度

 在政府主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主体。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民众的参与,区分主客体对象和各自的职责,建立健全有效的民众参与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引导公共文化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组织要了解和反馈群众的需要,提高群众参与度,尤其是争取新面孔的参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群众。总结“文化居委会”运行经验,引导居民主动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文化自治水平。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吸引社会组织参与

 一方面,推动“管办分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公共文化类社会组织建设,出台政府资助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区域文化设施整合管理办法,设立鼓励社会单位免费开放文化设施的专项资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扩大社会参与。把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转变职能、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的民主化、社会化参与方式,使群众既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又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建立文化资源整合机制,联合国有、民营和业余文化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监管。尽管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过程控制的核心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主体,仅仅依靠政府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财政资金限制,不能有效供给基本公共物品,因此,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多层次的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可以适当引入市场化主体和社会力量,因而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充当治理主体、组织主体、监督主体,承担制度设计、引导、监管、评估、协调和促进等方面的职责,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除了需要政府在过程控制中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应构建政府、公民及社会组织的多元监管格局,突出共治共享,促进公共文化力量全参与。

 (三)强化资 源投入效率

 当前政府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引导者,政府投入强度会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示范区建设不是一劳永逸,要不断创新完善,因此,在以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确保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增长,不低于两年创建周期的

 投入。同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每年进行第三方测评和对各级政府、文化机构的满意度调查,把测评结果继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和下一年度文化专项拨款的重要依据。

 坚持“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统筹、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借助创建契机,建立健全基层文化组织机构,积极发挥专业人才作用,组织文化专家、专业团队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演出培训。同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展。

  - - 全文完- -

篇二: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

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工作情况报告

  XX 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

  期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 XX 县委、 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始终把推动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来抓, 坚持公益性、 基本性、 均等性、 便利性, 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 购买公共文化产品, 发挥文化协会作用, 打造文化专业团队,扶持鼓励民间队伍” 等措施激活文化发展活力, 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 比较完整、 覆盖城乡 、 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 基本情况

  我县有 19 个乡 镇, 243 个行政村, 3121 个村小组, 总户数 141613 户, 人口 50. 04 万。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单位 375 个, 其中县级文化单位 7 个(广电新闻中心、 文化馆、 图书馆、 博物馆、 采茶歌舞剧院、 电影公司、 广电网络公司)

 ; 乡 镇综合文化站 9 个, 村级文化活动室 122 个,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131 个, 农家书屋 106 个。

 县级文化单位在编在岗人员 113 人, 其中:

 广电新闻中心 36 人, 文化馆 6 人, 图书馆 6 人, 博物馆 5 人, 采茶歌舞剧院 45 人, 电影公司 15 人。

 乡 镇综合文化站 57 人, 村文化活动室管理人员 122人。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1

  2008 年以来, 我县投资 1. 2 亿元, 先后兴建和修缮了 县

  “三馆一中心” 、 采茶歌舞剧院、 体育中心、 文化广场、 汉

  仙广场、 农家书屋、 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

 县“三馆一中心” 占地面积 20 亩, 总建筑面积 7412. 29

  平方米, 含博物馆、 文化馆、 图书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 文化馆 2011 年被授予国家一级馆。

 修缮一新的县采茶歌舞剧院占地 2000 平方米, 可容纳900 多人。

 已通有线电视 19 个乡镇, 141 个行政村, 占全县行政村

  总数的 58%, 2028 个村小组, 占村小组总数的 65%, 农村户数 22222 户, 城区户数13995 户, 合计通有线电视户数 36217 户, 占全县总户数的 26%。

 已通地面直播卫星 660户。

 差转台发射铁塔一座, 电视发射频道 3 个, 功率 3× 300W, 广播发射频率 102. 3M, 功率 300W, 电视覆盖约 10 千米, 广播覆盖 30 千米。

 通有线电视、 地面卫星、 无线覆盖用户数占全县总户数的 40%。

 至 2011 年底, 全县按文化部标准新建乡 (镇)

 综合文

  化站 9 个, 占总数的 47%, 在建 10 个。

 村级文化活动室 122 个, 占总数的 50%,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131 个, 占总数的 54%, 农家书屋 106 个, 占总数的 44%, 藏书量 30 万册,人均 0. 6 册。

 (二)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

  1. 县级各文化单位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主阵地作用。

 我

  县每年组织文艺表演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开展送文艺进校园、

 2 乡 村、 社区, 丰富繁荣了农村文化。

 县采茶歌舞剧院每年创作各类文艺作品 50 个以上, 送戏下乡 160 场次以上;每年都有精品力作, 小戏《XXXX》 先后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小戏《XXXX》 还应文化部、中国剧协邀请进京展演, 被誉为“大山里走出的文艺轻骑兵” 。

 县文化馆积极开展公益性文艺培训, 年讲座辅导超过 30 场次, 培训 1500 人次; 还深入农村辅导乡 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开展文化活动, 年辅导开展文化活动 34 次, 参加人数达 1500 余人次。

 县图书馆藏书 30 万册, 报刊、 杂志 410 种, 全年图书借阅量 19. 5 万册, 年接待读者 14. 7 万人次; 成功开通局域网, 实现了自动化、 网络化管理, 建立了总分馆制; 完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设备的安装、 调试和启用, 9 个乡 (镇)

 设立了资源共享服务室, 131 个行政村设立资源共享服务点; 为全县中小学校捐书 3000 余册, 为乡 镇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

 送图书 3 万余册。

 县博物馆有 18 处县级文保单位, 6处省级文保单位, 有 3 处文保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 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 搞好特色陈列展览, 以史育人, 年接待游客 19 万人次。

 县电影公司精心挑选农村题材特别是农村致富题材的电影, 组织 14 个放映队, 巡回在全县各行政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放映, 年放映电影 3700 场。

 县广电新闻中心利用新闻媒体优势, 直播和录播全县各种文艺活动, 成功举办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三届农歌会, 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2.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我县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农民文化艺术节、 农歌会等形式, 让群众成为大文化建设的主角和生力军。

 目前, 我县已举办三届农歌会, 参赛农民选手达 6000 人, 现场观众共达 30 万多人次, 打出了 “XX 农歌会” 这个文化品牌; 两年一届的农民文化艺术节, 更是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展示风采的大舞台, 舞龙舞狮、 书画摄影、 体育竞技、 本土文艺展演等节目形式让广大农民朋友乐在其中。

 全县每年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两场以上,广场文化活动 12 场以上, 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年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215 次, 村级文化活动室年开展文化活动 902 次, 村均组织开展活动近 4 次,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 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

 为了 实施好免费开放工作, 我县制定了 《XX 县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站)

 、 博物馆、 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 , 成立了 免费开放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 严格的免费开放资金使用、 支出、 申报和核批流程, 取消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收费, 降低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外的公益性服务项目收费, 完善免费开放公示制度, 制定应急预案。

 目前, 县文化馆、 19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已对实施费开放, 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县图书馆 2010 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全面免费开放工作, 成为 XX 市首家“零门槛” 的公共图书馆; 还设立了 独具特色的盲人阅览室, 免费为盲人和残疾读者送书

 上门。

 县博物馆所属展厅、 革命 4 旧居旧址、 革命纪念设施均向群众提供免费讲解、 免费开放服务, 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

  近年来, 我县在健全县、 乡、 村三级组织架构的基础上, 创新创特, 积极探索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的发展模式, 实施农村文化能人培养工程, 组建文学专业创作团队, 使之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繁荣了农村文化生活。

 扶持壮大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

 通过挖掘整理、 辅导培训、 政策资金支持等方式, 先后扶持成立了 XXX 文艺宣传队、 XXX 坝子戏团、 XX 剧团、 XXX 木偶剧团、 XXX 三角班、 XXXX农民乐队等民间艺术团体 26 个, 扶持发展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 29 个, 培育文化中心户327 个。

 我县 XXX 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 每年给予文艺宣传队 6 万元补助资金, 保证每季度下到各个行政村巡回演出一场。

 吸纳培养农村文化能人。

 通过吸纳农村老干部、 老教师、 老党员、 老文艺工作者、 老艺人“五老” 发挥余热, 引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涌现了 XXX、 XXX 等一批“五老” 典型。培养有专业特长、 热爱文化事业的新青年, 涌现了像何良清、 张任娇农民山歌手这样的一批典型, 到目前为止有文化能人 172 人。

 组建文学专业创作团队。

 我县把县作家、 戏剧、 音乐等 9 个协会, 组建成文学专业创作团队, 并在部分乡 镇设立分会, 吸收农村文艺宣传队队员参加, 提高文艺创作水平, 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文学专业创作人员为民间艺术 5 团体“量身定做” , 撰写戏剧、 曲艺类的作品, 同时以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部分优秀剧目为蓝本, 专业创作人员加以提炼, 编创、 演出了 一批富有 X 南乡 土特色的采茶小戏,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四)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

  1. 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纳入城乡 建设整体规划, 纳入对各乡(镇)

 、 县直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了 财政预算。

 2. 2010 年政府机构改革中, 我县按大文化建设的原则, 设立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与广播电影电视媒体单位划入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管理, 职能理顺,实现了 资源的有效整合。

 3. 县文化馆、 图书馆、 博物馆、 采茶歌舞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部列入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 各乡 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了 3 名以上工作人员。

 由于人员工资和经费得到了保障, 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4. 建立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细化工作考核目标, 做到每月一调度, 每季一督查, 年终一考核, 对完成任务突出的且受到群众赞誉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对完成任务差、 群众反映不好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或处罚。

 通过目标管理考核, 奖勤罚懒, 奖优罚劣, 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质量提升和服务 6

 质量。

 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转变工作作风, 调动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激情, 形成人人争先, 个个争优的良好局面。

 三、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较快, 但相对于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

 公共文化设施还比较薄弱。

 因投入问题, 县电视台没有自己的演播厅, 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条件也相当简陋、 影响节目制作和正常播出。

 三馆、 采茶歌舞剧院虽然是新建和修缮, 但比较分散, 规模偏少, 博物馆文物库房还租用民房, 无法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县城还没有一所电影院, 有 10 个乡 镇尚未建好综合文化站, 有近一半的行政村还没有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 广播电视覆盖率低, 约 9 万户城乡 居民收看不到 XX 电视台节目, 有 141 个村小组, 11551 户城乡 居民不通广播电视, 严重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二)

 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文化事业的投入基数低, 文化单位普遍经费短缺。

 因资金的缺乏, 对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 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 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保护和传承。

 乡 镇综合文化站存在专人不专用, 设施设备不能及时修缮, 特别是村级活动室活动不正常, 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

 7

  (三)

 文化人才相对匮乏。

 文化单位人员编制和职数配备少, 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 文化系统外优秀人才很难进入, 年轻专业人员的培养又滞后, 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有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 无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 下一步打算

  (一)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1. 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建设。

 建成集文化、 传媒、 影视、 非物质文化承袭等于一体的地标性的“文化传媒中心” ; 建好 19 个乡 镇的综合文化站、 243 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 达到县级与省市及乡镇数字图书馆网络连接与资源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 加快县城数字影院和乡 镇红色影院建设, 实施农村电影惠民工程; 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实施电视有线与直播卫星全覆盖, 建好可寻址应急广播系统; 建成乡 镇、 社区、 村级文化活动广场, 实现农村文化中心户全覆盖、 户户通; 建成城镇“15 分钟文化服务圈” 和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 , 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创建文化生态县。

 2. 大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争取承办中国· XX 全国小戏小品戏曲大赛; 办好 “XXXX——XX 县第四届农歌会” 、 “金色童年” 少儿艺术节、 XXXX 艺术节暨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 新年音乐会、 XX 民俗文化展演活动、 XX 县第三届“全民读书月” 活动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 打造和推出一批群众 8 文化活动品牌, 扶持一批业余文化团队, 丰富人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全市“我们的节日” 系列活动、 XX 市第三届“XXX” 少儿艺术节。

 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 县“两会” 等重要会议精神, 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继续组织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 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送戏下乡 150 场以上, 放映电影 3716 场以上, 自办文体活动 120 次以上。

 3. 大力保护和传承特色地域文化。

 保护和传承 XX 藤器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 XX 山歌、 XX 匾额、 XX 踩鼓、 XXX 的传说、 XX 酱干制作技艺和 XX 米粉制作技艺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4 人, 实施财政资金补助以及市场化运作,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收高徒、 传火种” ; 大力实施 XX 古城墙、 XXX 古城堡及龙光宝塔等民族文化遗产和 XXX 自然遗产的保护, 扎实推进 XXX 历史文化名镇、 XX 踩鼓文化生态名村、 XX、 XX2 个畲族风情文化村“一镇三村” 保护和开发; 利用厚重的历史资源和红绿资源, 以《XXX〃 XX》 为索引, 以革命旧居旧址复制重建为基础, 规划建设 XXX诗词纪念馆和博览园, 着力提升 XX 文化品位。

 4.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 强化人员培训, 推广人员认证制度, 争取每个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有 2 名以上人员获得县级文化部门认可、颁发的 XX 县农村业余文化宣传专业人员资格证; 争取在全县 19 个乡 镇现有 29 个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的基础上,

 9 大的乡镇有 2-3 个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 大的村也有自己的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 使全县农村业余文化宣传队达到 45 个以...

推荐访问: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 示范区 情况汇报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