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5篇

时间:2022-12-01 13: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5篇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 所属系别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09级建筑工程技术2班 姓 名 李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5篇,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5篇

篇一: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州交通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 浅谈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

  所属系别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09级建筑工程技术2班

  姓

 名

  李亚洲

 学

 号

  200908040450218

  指导教师

  李

 明

  撰写日期

 2012

  年

  4

  月

  摘

 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之一,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筑施工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角色不断得到加强。相对于钢筋而言混凝土具有钢筋无可比拟的优点高抗压强度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等。

 在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环境、作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详细叙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缝的预留位置与质量控制。

 简要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的几种类型、并对这几种施工缝的处理措施做简要说明。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整体性

  Abstrac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one of pillar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i development, concrete construction is one of basic material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lay a decisive rol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the role. Relative to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has th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reinforced there is nothing comparable to this: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can bear larger load. In the daily construction process, because of the weather, machinery, environment, time and other factors, had to leave facilities building structure in seam. How to deal with construction joints,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not affected,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crete structure,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s for lo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s, and several types of these kinds of construction joint treatment measures to do brief description. Key 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 integrity

 目

 录 1 引言 .......................................................................................................................1 2 混凝土施工缝基本理论知识 ................................................................................1 2.1 混凝土施工缝的定义........................................................................................................ 1 2.2 混凝土施工缝几种形........................................................................................................ 1 2.2.1 施工缝的分类 ........................................................................................................ 1 2.2.2 施工缝插筋长度、间距 ...................................................................................... 2 2.2.3 水池施工缝 .......................................................................................................... 2 2.2.4 动力设备的施工缝 .............................................................................................. 2 3 浅谈施工缝的留置 ................................................................................................2 3.1 施工缝留置的影响............................................................................................................ 2 3.2 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 2 3.1.1 第一种不宜留置的情况 ...................................................................................... 2 3.1.2 第二种不宜留置的情况 ...................................................................................... 3 3.2 规范对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 ........................................................................................ 4 3.3 施工缝的改进 ................................................................................................................... 4 3.3.1 施工缝的改进方法及理论依据........................................................................... 4 4 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5 4.1 一般混凝土结构施工缝设置 ............................................................................................ 5 4.1.1 具体留置位置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5 4.2 设备基础施工缝设置......................................................................................................... 6 4.2.1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6 5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6 5.1 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6 5.2 施工时处理不妥 ............................................................................................................... 6 5.2.1 处理不妥的原因 .................................................................................................. 6 5.3 预防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 7 5.3.1 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7 5.3.2 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 7 6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 10

 1

  1 引言 在日常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机械、环境、作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在建筑结构层上留设施工缝。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其整体性良好每个结构构件最好一次浇筑完毕中间不停歇。如果因构件混凝土量大中间需要停歇则停歇的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捣完毕。规范规定一般停歇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否则应当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 12 千克每平方厘米时才能继续浇捣。因为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和水泥经拌和后 2 小时开始初凝 但还不具备强度如继续浇捣会使已浇捣好的混凝土因受震动而破坏凝结作用所以必须待混凝土能够抵抗外来震动时允许继续浇捣这时两层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建筑物的构件混凝土工作量都比较大 一次浇筑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基础与上部结构一般都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基础混凝土然后在基础上支模再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因模板工作量大支模时间较长有的长达 2 天。这样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就产生了施工缝如不加处理势必影响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对施工缝应认真处理。

 本人参考资料及结合实际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经验 就搞好混凝土施工缝预留位置论述如下 2 混凝土施工缝基本理论知识 2.1 混凝土施工缝的定义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 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2 混凝土施工缝几种形 2.2.1 施工缝的分类 一般结构的施工缝可做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等几种形式。高低不同的施工

 2

 缝应做成台阶式。

 2.2.2 施工缝插筋长度、间距 垂直施工缝应补插钢筋钢筋一般为直径 1216mm、长度 500600mm、间距500mm。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也应补插钢筋。

 2.2.3 水池施工缝 水池施工缝宜增设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般为厚 23mm,宽 400mm。钢板之间连接宜按不少于 200mm 搭接,焊接时应作密封焊。

 2.2.4 动力设备的施工缝 动力设备的施工缝一般做成平缝但平缝面积中部的 1/2 应做成高 100mm 的台阶并宜按垂直缝补插钢筋。

 3 浅谈施工缝的留置 3.1 施工缝留置的影响 施工缝的留置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并能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为此施工缝的留置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2 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 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应规定为使施工缝接缝面与结构的纵向轴线垂直。

 3.1.1 第一种不宜留置的情况 1、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注数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应留施工缝。

 2、混凝土条行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浇注完毕不宜留施工缝。

 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如设计没有规定而施工时又必须分段浇注混凝土时 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方可设置。但在同一设备机座的地脚螺栓之间 在重要机座之下和用轴连接传动的设备机座之间不得留置垂直缝。

 4、基础的薄壁或悬壁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部位不应留置施工缝。

 5、施工规范规定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3

 20-30mm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大断面梁 没有具体规定端面尺寸一般认为和板连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注只有当梁的高度大于 1m 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注并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6、对简支梁作受力分析在荷载作用下跨中的剪力较小施工也比较方便施工缝应留置在跨度中间 1/3 的范围内。

 7、浇注圈梁时由于砖墙的十字、丁字、转角墙垛、门窗洞、预留洞的上部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接处如带有雨蓬、阳台、天沟板等的圈梁属于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都应连续浇注混凝土除此之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缝。

 8、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按照规范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 1/3 部位但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 3 步处如图一 。个人倾向于留置在向上 3 步处做法好处是更有利于模板位置控制有利于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和施工缝质量控制。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图一 9、雨蓬由于浇注量少且属于悬臂构件应一次浇注混凝土完毕不能留施工缝。

 3.1.2 第二种不宜留置的情况 有分阶的独立柱基础各阶应连续施工、各阶之间禁止留水平施工缝。

 4

 1、在独立基础假设分 3 阶从底往上分别是 1、2、3 阶其厚度分别是 h1、h2、h3设计计算时依据有关计算理论确定每阶的计算高度时是这样考虑的第 3阶厚度=h3、第 2 阶厚度=h3+h2、第 1 阶厚度=h1+h2+h3。

 2、设计受力计算、冲切验算、独立基础底板的配钢筋计算都是按这个方法确定的厚度高度去设计。如果施工时每阶之间留水平施工缝他们互相之间就不是一个相对匀质的结构体、够不成一个整体结构抵御荷载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由于各阶互相分离很早就被破坏退出工作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形成结构安全事故。你说各阶分开施工留施工缝的危害有多大 3、因此在独立柱基础施工时三阶要连续...

篇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p>

 家

 开

 放

 大

 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姓

 名:

 学

 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摘

 要:随着建筑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土资源的限制和人口庞大的原因,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与日俱增。高层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它具有使人口集中、节约土地、充分利用空间等优势。但对施工技术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就更显重要。本文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阐述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并提出常见问题,对提高质量控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混凝土技术

  设计原则

  钢结构

  目

 录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 1 二、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 1 三、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 1 3.1 模板施工技术 .................................................................................................................... 1 3.2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 2 3.3 钢结构施工技术 ................................................................................................................ 2 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 3 4.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 3 4.2 做好测量控制 .................................................................................................................... 3 4.3 做好进度控制 .................................................................................................................... 3 4.4 需注意消防等安全问题 .................................................................................................... 4 五、目前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 ............................................................................................... 4 5.1 大量的人工作业 ................................................................................................................ 4 5.2 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 ........................................................................................................ 4 六、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城市出现的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因投入较大、施工工期较长,且因土地资源紧张原因施工场地比较窄小。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高层建筑的特点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规定: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 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大、高度高,施工周期长,建筑结构及功能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这就要求高层建筑从设计伊始就要优化结构体系,并科学的选择施工方案。

 二 、高 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现代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多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当高层建筑层数和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功能适用性、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性都将发生变化,在设计上需要加以考虑和解决,满足高层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

 三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1 3.1 模板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在建设标准层时因为重复建设非常普遍,与此同时,竖向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能够对建筑物的质量结构和进度工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主要是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这些构件可以采用滑模法或爬模法施工。

 滑模法或爬模法有相同点,表现在:

 A、机械化程度高。整个施工过程只需要进行一次模板组装,均利用机械提升,从而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B、结构整体性好。滑模和爬模施工中,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各层之间可不形成施工缝。

 C、施工速度快。模板组装一次成型,减少模板装拆工序且连续作业。

  2

 D、节约模板和劳动力,有利于施工安全。

 2 3.2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泵送混凝土是的混凝土泵的压力推动下沿输送管道运输并在管道出口处进行浇注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技术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除普及率逐年上升以外,泵送技术还达到了新的水平,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泵送混凝土需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 满足泵送工艺要求,即要求混凝土有较好的的可泵性: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阻力小、不离析、不易泌水、不堵塞管道等性质。为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均衡受载,保证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混凝土采用从中部开始,逐渐向两边扩展的方式进行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洒水湿润。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剔除表面的浮浆并冲洗干净,再浇上 10-15mm 厚的水泥浆。

 转换层混凝土的浇筑根据设计要求两次浇筑完毕,为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冷缝或施工缝,要严格事先当权派的人浇筑线路进行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350mm 左右,每层间隔时间1.5-2.0 小时,以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后一层为原则。在钢筋密集处用钢钎配合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表面控制。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按设计控制好钢筋骨架的标高;混凝土浇筑前,放线抄平,在预留插筋上弹出 500mm 标高控制线; 由于转换层面积较大,为确保整个转换层的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收面时要拉通线收面,认控制其表面平整度。

 3 3.3 钢结构施工技术

 由于钢结构的综合效益指标优良,近年来在多、高层建筑中等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高层建筑物的工程量较大,建筑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框架剪力墙节点相关比较多,钢筋布置很多,而且节点钢筋交叉错综复杂,节点钢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由于钢筋密集且计划混凝土分二次施工,因此,层中必须留设插筋,为方便验收和减少返工,采用分层分段进行验收,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要做好高层建筑钢筋质量控制工作,并且在连接部位相邻接头的距离以及接头的位置要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规程》,使其规范化。

  3

 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环境、应力状态和钢材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牌号和质量等级的钢材。

 四、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1 4.1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部门要合理进行任务分配,推行质量目标的责任化制度,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成为工程质量的控制主体,把任务分配在每个人的身上,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够高效、保质的完成。此外,要按时对施工人员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一些培训,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的建筑特点和多种机械的使用技巧等,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 4.2 做好测量控制

 高层建筑物楼层数多,对于施工测量的要求高。因此,在施工前就应制定完备测量的方案,选择好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然后根据施工的特点提前建立施工网。将建筑物的控制轴线投影到建筑各层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作为柱列线,以备立模板或者浇筑砼之用。就高层建筑物测量而言,一般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两种方式,运用外控法测量轴线的时候,应该每隔一定的层数用内控法测量一次,这样一来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少了竖向的偏差。当使用内控法的时候,一般采用激光铅垂仪,使用内控法之前,我们要保证首层层面的控制,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控制点。在高层建筑物修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测量方案,但是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核。

 3 4.3 做好进度控制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大、工程结构和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这样便于制定一些措施,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补救,以缩小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偏差。

  4

 4 4.4 需注意消防等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各种竖井、管道多,用电设备多、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可燃物多、荷载大等特点。因此,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内外蔓延快,容易形成立体火灾,烟雾弥漫,能见度低,致使疏散、扑救困难,往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一层中不应超过 5 个,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条,超过 3 条竖管时,可关闭两条,阀门应该经常开启,并有明显的启闭标志。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15L/s 时,可布置成枝状,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100mm。

 五、 目前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 1 5.1 大量的人工作业

 操作人员大多都是一些农民工,缺少理论知识,传统作业在施工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不合格的工程大量返工,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极大浪费,除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外,也导致施工进度延期。

 2 5.2 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

 安全负责人,名不符实,操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识。施工中违章操作,组织者很少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消防设施虚设等诸多原因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多。

  5

 六、 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现代建筑科技含量比较高,施工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达到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要求。

  6

 参考文献:

 ①陈坚毅.浅析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的探讨.科协论坛,2008.5。

 ②杜凯.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4

篇三: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国 家 开 放 大 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姓

 名:

 学

 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 :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目录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因素及常见的细节问题 ................................................. 1 1.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1 2.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 1 3.建筑材料达不到质量标准 ............................................................. 1 4.自然条件影响 ....................................................................... 2 二、质量控制的措施 ....................................................................... 2 1、加强事前控制 ...................................................................... 2 2、完善事中控制 ...................................................................... 3 3、注意事后验收 ...................................................................... 3 三、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1、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 4 2、现场跟踪检查 ...................................................................... 4 3、处理好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辩证关系 .......................................... 4 4、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1

 一、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因素及常见的细节问题 1 1. . 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近几年,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因素被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所影响,如设计、勘察、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天气等。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新型材料的技术掌握、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并且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卸维修。因此加强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工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2. . 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由于施工项目具有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建设程序不合理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盲目施工;不按图纸施工,设计变更不按程序实行;工程竣工不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3. 建筑材料达不到质量标准

 例如:钢筋物理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稳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泥土配合比不符合要求,外加剂能行、掺量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未掌控好,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

 施工和管理问题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认真审图,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震结构中钢筋的随意替换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2

 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留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版;砌体不按组砌形成砌筑,留直搓不加拉结筋等。

 不按有关操作规范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土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上下通逢,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逢,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且影响美观。

 缺乏基本结构知识,野蛮施工。如将钢结构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建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桩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建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方案与现场不符,施工工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质量技术交底内容不清晰,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这些都是严重质量问题。

  4 4. . 自然条件影响

 由于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如冬季气温低,风雪天气较多;夏季降水多;温度、湿度、雷电、大风、暴雪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根据现场及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冬雨季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

 二 、质量控制的措施 1 1 、 加强事前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应该是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施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严格把关材料关。首先在人员、设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需对进场的每批次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通、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要求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经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队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 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

 3

 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组织整改、进行有效管理。

 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工程设备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并且要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检测报告及维护保养记录,进行检测维保合格后,方可进场。

 2 2 、 完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验收签字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时,首先要求各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再由项目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好验收表提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隐蔽工程的检查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求施工方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理方检查。监理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或返工完的,还要在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质检员验收时要检查工程是否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如:要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参加工作,以防由于疲劳而出现怠工现象等。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要求质检员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质量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的检查方法有目测法、仪侧法、试验检验法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首先是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时整改、纠正。其次是工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而设置的。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

 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3 3 、注意事后验收

 事后控制是在完成施工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4

 当分布、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对所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及时停工整改,第一时间报监理、建设及相关主管单位。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及时处理问题。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是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 1 、提高全员质 量 意识

 提高项目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是搞好质量管理制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的十分深奥。由于参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对质量的认识有限。所以质量意识的灌输,要分层次,一级一级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复杂的理论,逐渐会浅显易懂,而且被各工种所接受。对质量的认识,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所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宣传工作循环往复的做下去,并且使宣传的内容具体化。

 2 2 、现场跟踪检查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腿勤就是要勤跑工地,眼勤就是要勤观察,手勤就是要勤记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擦一些项目,如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版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起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3 3 、处理好工程质量管理与 进度、效益的辩证关系

 施工单位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4 4 、现场施工要密切关注设计质量

 目前,施工单位、监理都要强烈要求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优劣与施工质量的好

 5

 坏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在崤山路沿线提升目的施工中,由于图纸多处与现场不一致,致使出现施工中的矛盾,例如六安市城市饮用水应急水源处理站的设备局部留孔位置不准确,如施工单位工程师不及时发现,恐怕就要导致返工现象,由于设计单位的马虎,导致工程返工,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也延长了工期。目前,很多施工项目的设计变更图纸比原设计图纸还多,且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的问题,设计单位迟迟不答复,或者答复后又多次修改。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质量缺陷。

 结论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才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建设单位一个满意优质的工程。质量是企业的信誉,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具足轻重的筹码。

 6

 参考文献 ·陆庆·2007 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 ·廖品槐·2005 年·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光庭·1986 年·质量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四: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家 开 放 大 学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姓

 名:

 学

 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浅析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造价等方面的控制内容,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对于现代的行业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发展的状况,更是影响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状况。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年限是这个城市的施工质量体现之一。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析了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安全。

 目

 录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原则 ................................................................................................. 1 (一)标准、规范原则 ..................................................................................................................... 1 (二)科学、合理原则 ..................................................................................................................... 1 (三)经济原则 ................................................................................................................................. 1 二、目前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 (一)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 2 (二)材料以及设备给管理带来困难 ............................................................................................. 2 (三)信息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 2 (四)相关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 3 三、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解决措施 ......................................................................................................... 3 (一)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 3 (二)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 ..................................................................................................... 3 (三)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 ..................................................................................................... 4 (四)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1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中心环节,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这些因素都和最终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既要明确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又要注重同实际相结合,注重灵活多变,找到问题所在,遵循施工管理的原则,认真分析,从而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原则 (一)标准、规范原则

 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施工,保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标准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协调各项施工活动,确保良好的现场秩序,确保各项工作按标准完成,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科学、合理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首先,施工技术方案必须科学合理;其次,施工工艺应满足相关生产需要,并增加新技术的应用;第三,所选择的施工方法和工作流程必须科学合理,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现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经济原则

 在确定施工技术方案前,要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和各种因素,保证技术方案的科学性。相关技术经理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在关注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不应忽视市场调查,做好相关成本工作,在满足材料设备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控制施工成本。

 2 二、 目前现场 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有效依据,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并不重视,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仅仅是照抄照搬,缺乏同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现场的施工技术同施工质量不能有效结合,同时相关人员管理措施以及资源调控手段不能得到及时落实,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施工的各个部分之间严重缺乏沟通,这造成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现场施工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施工中断。

 (二)

 材料以 及设备 给管理带 来困难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种类较多,一个大的工程各个环节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复杂的情况为施工管理带来立一定的困难,要想实现全面的控制,需要对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完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材料管理方面,材料的安置和存储不规律,造成施工现场材料乱放的现象严重,一方面不方便施工的进行,另一个方面还会造成材料的损坏,浪费资源。在设备管理方面,缺乏设备的维护管理经验,对于施工设备的保养维护不够重视,设备处于高负荷的运载,因为不能得到及时休息,造成很多设备出故障,严重的是这些有故障的设备继续投入工作中,为施工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设备的频繁维修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

 (三)

 信息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信息管理既包括对整个工程信息的管理,包括工程数据、财务数据等,同时也包括对施工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信息资料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料不全以及管理不规范上。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刻意降低施工成本和加快施工速度,对于工程图纸不能及时了解透彻,仅仅凭借自身的施工经验去实施,

 3 在施工期间遇到问题后,私自修改图纸,这样会使得整个工程施工期间不断出现问题,同时不按照施工的原资料要求进行施工,也会大大降低施工质量。在施工人员选择上,资料不全导致对施工人员的了解程度不同,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较低,在工作过程中因为专业技术不够而影响施工正常进行。

 (四)

 相关技术管理存在问题

 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在部分工程中,各种技术的应用并不合理,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工程技术选择不当,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工艺落后,难以达到标准,这些问题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样工程的效率低,成本高,对于新工艺新技术不敏感,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和施工水平的提升。

 三、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要想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首先要明确施工技术原理的原则,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改善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主要有三大原则:

 1.规范性原则,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标准化,通过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工程调节,从而实施工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经济性原则,工程成本是工程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方面,在施工时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现场施工实现管理,以降低施工成本,可以从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角度着手。

 3.合理性原则,这主要是针对工程技术的安排和设置而言的,要保证每一次的施工安排都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的,合理性要求在满足工程预期的基础上,使用新技术,从而增加工程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速度。

 (二)

 健全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4 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和谐。为了有序工作,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制度约束。同样,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制止施工人员的行为,防止偷工减料、施工技术违规等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必须严格执行查处,不仅要追究个人责任,还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然后为保证施工现场人员遵守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保证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制度。

 施工管理制度是基础,完成了对施工制度的完善,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一个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涵盖了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工程施工,材料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料信息管理等。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设立针对性的材料管理制度,从材料的选择到材料的储存进行规范化管理,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材料即使使用避免材料浪费。针对设备管理,有一套专业的维修保养计划,对于有故障的设备,即使维修,严禁投入生产,既能防止设备的进一步损坏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图纸的分析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时这是很重要的,严格按照实际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少出问题,图纸分析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同时也要有相应的施工经验,这样才会使对施工计划制定更加合理化。在资料管理方面要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这样在选择时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失误的可能。

 (三)

 加强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

 施工管理主要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妥善的安排,根据施工现场的原则以及施工制度对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对工作进行监督从而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从另一角度而言,施工技术则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何种技术是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考验,例如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化学物品或者一些辐射技术的应用而造成土地污染的问题,在施工前期就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周围的土地进行保护,这不仅仅和工程质量相关,更是对环境保护的一种践行。

 在部分工程中要善于运用最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善于总结经验,以满足对技术的要求。

 5 (四)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要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宣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2.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安全事故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应对安全事故。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施工人员安全奖惩制度。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的调查,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同时保证施工各环节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一旦发现非法施工活动,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是很重要的,施工企业要实现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举,要明确现阶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必须对现场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施工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的实施,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7 参考文献:

 [1]刘建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8,07:100+105. [2]陈詹成.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7,08:381+384. [3]郑董董.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4:117. [4]徐晓忠.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4:4. [5]梁秀丽.浅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07:391.

篇五: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p>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08 级建工 5 学

 号: 0801010530 姓

 名: 万钊矣

  2011 年 06 月

  • I • 摘

  要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 由骨料、 水泥石以及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

 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 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 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 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 造成在混凝土内出现微裂缝。

 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不规则且不连贯, 在荷载或应力作用下, 裂缝开始扩展, 并逐渐互相贯通, 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 称为宏观裂缝, 即通常所说的裂缝。

 开裂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选取与配合比的选择不当、 施工方法和措施有误、 建筑物所处的条件影响以及结构不合理等。

 混凝土所产生的温度收缩、 干燥收缩、 不均匀沉降、 结构应力集中等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在实际工程中,

 往往是各种因素多重作用引起混凝土开裂。

 宽度小于或等于 0. 05mm 的裂缝通常对使用无大的危害,

 叫做无害裂缝,

 而结构物的有害裂缝不仅会降低力学性能和承载力,

 而且直接影响结构耐久性,

 缩短使用寿命。

 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

 或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

 特别是避免出现有害裂缝。

 国内外对裂缝宽度都有相应的规定,

 如我国的 CCES 01-200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允许裂缝宽度就明确规定干湿交替和冻融环境下的一般构件为 0. 2mm; 水中和土中环境下为 0. 3mm。

 混凝土由于各种收缩引起的开裂问题一直是混凝土结构物裂缝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混凝土裂缝;

 温度裂缝; 收缩裂缝; 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

  • II • 目

 录

 摘

  要 ...................................................................................................... I 一、 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 1 (一)

 混凝土因自身特性产生裂缝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 4 (三)

 混凝土结构受力裂缝 .................................................................... 4 (四)

 施工工艺及流程造成的裂缝 ........................................................ 5 二、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 6 (一)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 6 (二)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6 (三)

 做好裂缝计算 ................................................................................ 6 (四)

 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6 (五)

 做好后浇带的施工………………………………………………...7 三、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 7 (一)

 表面修补法 .................................................................................... 7 (二)

 灌浆、 嵌缝封堵法 ........................................................................ 7 (三)

 结构加固法 .................................................................................... 7 (四)

 混凝土置换法……………………………………………………...7 (五)

 电化学护法………………………………………………………...7 (六)

 仿生自愈合法……………………………………………………...8 四、 结束语 ................................................................................................... 8 致 谢 ............................................................................................................. 9 参考文献 ..................................................................................................... 10

  • 1 • 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一 、

 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而言, 可分为混凝土自 身 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类。

 在此, 我们就按此分类谈谈常见裂缝的成因。

 (一)

 混凝土因自身特性产生裂缝 1.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顾名思义其产生原因就是混凝土硬化后水份蒸发体积收缩。

 从理论上讲, 当混凝土在无任何约束而处于自 由收缩时, 不会产生裂缝,而实际工程中, 混凝土总是受到各种约束的, 如两端的约束、 内部配制钢筋的约束等。

 由于混凝土收缩过程中受到约束, 因而内部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一般来讲, 混凝土受到的约束越大, 其产生的收缩裂缝越多或越宽。

 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是因为水份蒸发、 干燥导致的,因而收缩裂缝也通常称为干缩裂缝。

 因为混凝土中的水份蒸发通常情况下主要在混凝土浇捣后的硬化过程中和硬化早期一个月左右时间内完成的, 尤其在硬化过程中水份蒸发速率相对较大; 因而, 相应地收缩裂缝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混凝土浇捣后的硬化过程中和硬化早期一个月 左右的时间内, 通常情况下, 混凝土拆模时收缩裂缝就已基本形成, 有时只是因为裂缝太细、 太窄不易被发觉, 之后随着混凝土水份的进一步蒸发, 其收缩裂缝逐渐变粗, 或者由于产生渗漏等情况, 才被发觉。

 一般情况下, 几个月 以后, 混凝土体内多余水份蒸发已基本完成, 混凝土内湿度与环境湿度基本趋于一致, 因而收缩裂缝的宽度发展也趋于停止, 处于相对稳定状况。

 当然, 之后还将随着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而略有变化, 当环境湿度变大时, 混凝土将吸取空气中的水份, 而收缩裂缝变窄些, 反之当环境湿度变小时, 混凝土收缩裂缝将变宽些。

 另外, 还随着环境温度变化, 混凝土也将产生热胀冷缩现象, 因而收缩裂缝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窄些, 反之, 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变宽些。

 这种变化可分为:

 早期体积变化、 硬化过程的体积变化、硬化后的体积变化。

 见表 1 表 1

  混凝土体积变化分类

 初始体积变化 沉降、 收缩 早期干燥收缩(塑性收缩)

  • 2 •

 如果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受到束约, 且混凝土自 身 抵抗这种变形的抗拉性能过低时, 就会产生开裂。

 可以说, 混凝土自身收缩是其固有的物理特性, 而由此类原因产生的收缩裂缝, 占常见裂缝的绝大多数。

 (1)

 干燥收缩 由于水泥混凝土的脱水干燥, 其长度或体积会有所减少, 称干燥收缩。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的干缩引起的; 水泥石的收缩比混凝土大, 约为普通混凝土的 1d 的龄期为基准, 相对湿度 70 %左右的环境下, 最终的收缩变形为左右。

 影响其干缩变形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原因:

 内因涉及单方水泥用量、 用水量、 水灰比、 骨料(品种和单方用量)

 以及构件大小(厚度)

 ; 外因则涉及环境相对湿度、 干燥时间等。

 (2)

 水化收缩 水泥和水反应后生成物体积, 会比反应前水泥和水的体积减小;水化反应的同时, 绝对体积也会减少, 即产生水化收缩。

 (3)

 混凝土自 身 收缩 所谓自 身 收缩, 是指在外部无水分供应时, 水泥浆的骨架形成后, 伴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逐步完成, 水泥浆中的水被消耗, 会形成弯液面而发生负压, 出现的收缩现象。

 (4)

 干湿引发的体积变化 硬化后混凝土结构虽然是稳定的, 但在水中或者高湿度的地方, 会由于吸水而产生膨胀, 称之为润湿膨胀。

 影响其膨胀率的主要原因有: 混凝土中单方用水量、 水泥用量、 水灰比、 骨料以及构件的大小(厚度)

 、 混凝土浸水前的干燥状态以及水中存放期限等。

 2. 温度裂缝 温差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差或由于温度的变化通过混凝土热胀

 体

  积

  变

  化

  硬化过程的体积的变化

  干燥收缩: 伴随着干燥而发生的收缩 自收缩: 水泥浆结构形成后, 由于水泥水化吸收毛细管水, 毛细管产生张力产生的收缩

 硬化后的体积变化 碳化收缩 干湿而产生: 润湿、 干燥的反复作用 由于温度而产生体积变化: 由常温到高温, 或由高温到低温而产生的体积变化

  水化收缩 水泥水化物的绝对体积比水化前水泥的绝对体积和水的体积小而产生的收缩。

 这种收缩成为宏观收缩的一部分; 但水化收缩大部分变成水泥石中的孔隙

  • 3 • 冷缩效应而引起混凝土开裂的。

 但这其中可分为二类。

 一类为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一个温度差, 从而内部产生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的。

 这一般发生在厚度≥lm 的大体积混凝土中, 出现时间一般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和硬化早期, 其温度变化来源于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在混凝土表面由于热量散发较混凝土内部快, 因而在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形成一个温度梯度, 产生温差, 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此类裂缝宽度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 0. 3mm, 但若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当, 温差过大, 有时局部也会超过 0. 3mm。

 此类裂缝有贯穿的, 也有不贯穿的。

 对于对大体积混凝土, 温升引起的膨胀是极其危险的。

 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积在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 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就显著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 这样便形成较大的内表温差, 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 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同时, 随着水化反应的减弱, 混凝土将逐渐降温, 这个降温过程则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也会引起的体积变形, 当它们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的约束, 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

 , 当该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应力时, 混凝土会产生贯穿整个截面的裂缝。

 另一类温差裂缝并不是开裂混凝土本身 内部有温度差引起的, 而是出于整个混凝土结构中局部混凝土构件受环境温度的变化, 通过热胀冷缩效应, 对与其相关的构件产生拉应力。

 当这个来自外部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就开裂。

 此类裂缝出现的时间较晚, 一般在混凝土硬化后 1~2 年出现, 一旦出现通常是贯穿的, 宽度一般≤0. 3mm, 但个别局位也会超过 0. 3mm。

 例如, 在建筑物的东西两端墙角混凝土楼板处, 由于墙角两侧的混凝土墙体受太阳的照射, 温度升高, 产生膨胀, 从而对与之相连的混凝土楼板产生两个垂直方向的拉应力,其合力为 45º 方向, 若该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楼板的抗拉强度时, 则在墙角处的混凝土楼板会在与外界 45º 拉应力合力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产生 45º 的斜裂缝。

 由于对混凝土楼板来讲这个温度变化而产生拉应力来自外部和结构有关, 因而, 这里对这一类温度裂缝的预防、 控制不展开讨论。

 影响温度裂缝的主要因素有: 水泥品种、 水泥浆量、 构件形状、 断面尺寸、 混凝土浇注时温度及外界气温等。

 3. 沉陷(塑性)

 收缩裂缝的成因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 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 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 互不连贯状态。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 或者混摄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度小时. 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 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 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 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 收缩, 因此产生龟裂。

 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环境温度、 风速、 相

  • 4 • 对湿度等等。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 松软. 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 或者因为模板厚度不足模扳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所致, 特别是在冬季, 摸板支撑在冻土上. 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障,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 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 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 3Oº 一 45º 方向发展,

 较大的沉陷裂缝. 往往有一定的错位. 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

 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 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二)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 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 造成混凝土酥松、 膨胀开裂。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 一旦出现很难补救, 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越进行预防。

 由于混凝土浇筑、 振捣不良或者是钢筋保护层较薄,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使钢筋产生锈蚀, 锈蚀的钢筋体积膨胀, 导致混凝土胀裂, 此种类型的裂缝多为纵向裂缝, 沿钢筋的位置出现。

 钢筋在混凝土中腐蚀是电化学(原电池)

 的反应过程。

 决定钢筋腐蚀反应的基本因素是电位差、 水和氧缺一不可,实际腐蚀速度大多不是受制于氧的供应。

 cl¯ 是钢筋腐蚀反应的最强烈的活化剂,

 cl¯ 能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从而引发腐蚀, 也能增高溶液导电性、 增大电位差、 加速腐蚀反应; 所以当混凝土中掺有氯盐或掺入 cl¯ ...

推荐访问: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工程技术 毕业论文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