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7篇

时间:2022-11-26 15: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7篇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xxx学院学生会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的《学联学生会改革方案》(中青联发〔20xx〕4号)和团省委、省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7篇

篇一: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x 学院学生会改革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的《学联学生会改革方案》(中青联发〔20xx〕4 号)和团省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学联转发通知(xx 青联发〔20xx〕8 号)精神,贯彻落实《xxx 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xx 师院党发〔20xx〕20 号)及有关政策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方案。本方案适用于 xxx 学院各级学生会(以下简称学生会)。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工作的重要要求,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在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紧扣时代主题,突出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激发动力、提升活力、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生会更好地代表和服务广大同学,更好地团结和凝聚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为推进“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代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六个坚持 ”和“

 三统一 ”的基本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将广大同学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为了同学、代表同学、服务同学、依靠同学;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着力扩大广大同学对学生会组织工作的参与、监督和评议;坚持立德树人,引领服务广大同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在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下,进一步明晰学生会的基本定位和职能,加强章程和制度建设,理顺团学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对照党的期望、团的要求和学生需求,针对有的学生会脱离学生等突出现象,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工作机制规范性不够、工作内容

 服务同学成长需求不够、工作方式方法照顾同学特点不够、学生干部产生机制不规范和作风建设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勇于革新,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三)主要目标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工作创新,使得学生会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明显改进,努力在 2020 年前,使学生会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得到显著增强。

 职能作用更加明确。通过改革,积极争取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支持,使学生会地位得到加强,工作自主性、规范性增强,联系、代表、服务同学和维护同学权益的职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在参与学校治理中的作用显著提升。

 代表性更加广泛。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学生会的代表性,规范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比例和产生方式,重点扩大普通学生代表的比例,真正选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学生干部;建立学生代表、学生干部直接联系同学、听取意见的制度。

 队伍作风更加严实。通过改革,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组织领导机构的产生方式;规范学生会干部选拔标准、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退出机制;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更好推进学生干部转变作风,坚决抵制和克服脱离广大同学的倾向,以实际行动做好广大同学的表率,赢得广大同学的信赖。

 工作效能更加彰显。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团学工作的组织格局,理顺学校学生会与其他学生组织的关系;规范健全学生会的机构设置,减少层次、提升效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构建扁平高效的组织体系,避免“ 行政化 ”倾向;推动学生会进一步完善广大同学参与、监督和评议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学生会,使引领和服务广大同学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改革举措

 (一)明晰学生会基本定位和职能。一是巩固和完善党领导下的“ 一心双环 ”团学组织格局,学生会组织是党领导下、团指导下的广大同学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主要学生组织,学生会要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管理和服务,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主要负责人由校学生会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主席团成员兼任。二是将学生会定位职能和学生代表大会功能作用写入学校章程。学生会要根据全国学联制订的学生会章程指引和工作指导规范,健全自身工作章程和规范。三是强化学生会职责,聚焦广大同学精神成长、学习生

 活、成才发展、权益维护等需求,充分发挥引领同学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同学全面成长进步、促进同学养成优良学风、服务同学创新创业创优、代表和维护同学正当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二)优化学生会体系。深化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切实建立“ 学校、学院、班级 ”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明确校级组织对学院组织、学院组织对班委会的指导职责,重点从制度设计、资源整合、活动开展等方面,加强校学生会对院学生会的指导、联系和帮助;建立健全校学生会每年至少 1 次通过集中会议或书面形式听取全部院学生会工作报告及意见建议的制度;建立完善校学生会对院学生会工作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进行公开。

 (三)改革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会须定期、规范召开代表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审议学生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制定及修订组织章程;征求广大同学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校级层面,学生代表大会召开周期不得超过两年。一是扩大代表的广泛性。代表名额一般不低于学生会所联系学生人数的 1%,名额分配要覆盖各个学院、年级及主要社团,其中非校、院级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一般不低于 60%。大会代表经班级、院学生会选举产生。二是实行常任代表会议制度(简称“ 常代会 ”),常代会作为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负责监督评议学生会工作、监察组织章程和工作条例等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学生会工作报告、选举决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调整等重大事项。常代会不得代替学生会行使权益维护等日常执行功能。常任代表由各学院从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中推荐产生。在不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的年度,应每年至少召集 1 次会议。三是选举产生校学生会领导机构。校学生会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须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校学生会主席由学生代表大会或常任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主席团成员和主席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应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予以确定并报学校党委批准。

 学院层面,原则上全部实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会议召开周期为一年。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主席人选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他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产生也须面向广大同学,保证广大同学的参与机会。学生人数低于 400 人的学院可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并选举学生干部。

 (四)精简优化学生会组织机构。学生会组织遵循按需设置、合理优化、精简高效的原则,符合学生组织特点,按照扁平化方式改革职能部门设置,减少管

 理层次,提升管理效能,减少发文、会议等推动工作的形式,杜绝“ 行政化 ”倾向。在职能部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项目化工作模式。校学生会须设立主席团,由主席 1 名、副主席 4 至 6 名组成;聘任秘书长 1 名,由团委专职干部兼任;学生会各职能部门副职原则上不超过 2 名。不得设置主席助理、部长助理等岗位。校学生会的骨干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联系服务学生总人数的 1%。学生会组织可视需要设置负责港澳台学生、留学生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加强对港澳台学生、来华留学生的联系与服务。

 (五)健全学生权益代表和维护机制。校学生会成立权益工作部门,负责开展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合法权益的日常工作。在校团委指导下,与相关公益律师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同学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建立日常调研机制,搭建网络新媒体平台,及时收集、听取涉及广大同学切身利益和普遍诉求的问题,形成报告提交学校党政部门,并进行跟进,切实推动问题的解决。落实“ 校领导接待日 ”“ 职能部门交流会 ”等机制,搭建学生与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面对面沟通的常态化机制。推动校学生会负责人成为校务委员会等学校咨询议事监督机构成员,参加学校相关会议,代表和合理有序表达同学利益诉求。校学生会应合理参与学校在涉及教育教学、后勤管理、学生奖惩等同学关切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评价工作。

 (六)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吸纳同学共同参与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学生会作用。注重“ 网上学生会 ”建设,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扁平化传递,主动引领思想和风尚,弘扬正能量,同时防止网上负面影响。校学生会组织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事务的公开制度,每年应至少 1 次通过集中会议或书面形式,向学生代表大会或其常设机构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广大同学对学生会工作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等维度评价学生会工作,评价结果面向全体同学公开。学生会应建立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微信账号等互联网平台,加强直接联系服务同学的力度,增强工作互动性,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和评议。

 (七)规范学生。

 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一是建立健全学生干部选拔制度,规范学生干部选拔标准和程序。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必须符合政治合格、学习优秀、品德良好、作风过硬、群众基础好等标准,面向广大同学进行选拔,选拔过程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确保广大同学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拔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同学监督。二是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主要学生干部名单及联系方式

 应予以公布;针对学生会骨干特别是主要干部,从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知识学习、履职能力、纪律作风等维度设置评价考核指标,广泛吸纳广大同学参与,评价考核意见作为学生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每学期要向学生代表和一定比例非校学生会干部的学生代表述职,接受学生代表和广大同学的评价,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三是建立学生干部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相应规定和程序,对于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考核不合格的、违法违纪的以及其他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学生干部,应按照规定和程序予以劝退、免职或罢免。四是优化学生骨干培养机制。注重加大对各类优秀学生的吸引和凝聚;健全校、院两级学生干部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学生骨干的领导力和履职能力;关心支持学生干部的成长发展,对于同学满意、业绩突出的学生干部,其开展学生工作的表现可作为推荐实习、就业和评优推优的重要参考。

 。

 (八)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深化学生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围绕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不断强化学生干部的宗旨意识、表率作用和严实作风,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学生干部严格自律,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坚决抵制和克服脱离广大同学的倾向;将作风建设列入学生干部选拔、考核、使用等相关工作的评价体系,作为学生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团的指导。各级党团组织和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学生会工作,在工作场地、经费、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各级党组织要把学生会工作纳入党群工作整体格局中进行谋划,重视关心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定期听取相关汇报,提出指导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科学指导,充分尊重和支持学生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重点从政治方向、组织机制、骨干培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监督,在具体业务工作和活动开展中,充分尊重学生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学生会应在团组织的指导下,协助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把好学生社团活动的政治关,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规范日常活动,促进有序发展。各级团组织要指导学生会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经费执行的公开和监督机制,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二)把握改革重点确保落实到位。本方案已经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校团委要指导学生会制定具体措施,协调政策资源,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各职能部门要做好对学生会改革的支持和保障。学生会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组织的指导下,按照统一部署,把握改革重点,抓住关键节点,积极主动推进改革。

篇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

  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

 共青团工作是富有感召力的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共青团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共青团的生命力在于搏击。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为大家推荐。

 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一:

 XX 年 10 月 2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顺利闭幕。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是高举旗帜、坚定信念、指明方向的大会,是明确目标、全面部署、继往开来的大会。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学习领会并宣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要求,在开展团工作方面适应时代要求,积[此文源自秘书文库]极探索,努力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高校团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措施

 学习好,是宣传好、贯彻好的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认真学习党章,全面准确地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是我们党团结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高校共青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抓住了主题,就抓住了十七大精神的总纲和灵魂,就能提纲挈领,更好地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深刻变革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

 第二,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团干部的学习。我们应该注意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抓住灵魂,把握精髓,做到学全、

 学精、学透。

 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开拓奋进。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的抉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这一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引导我们的伟大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第三,要丰富学习载体,提高学习实效。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图片展、读书会、学习辅导会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共青团干部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一定要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十七大精神的解读和宣传工作,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二:

 近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和安排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共青团改革相关任务。

  高校共青团改革主要针对哪些突出问题?有哪些具体举措?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抓住脱离青年学生的本质问题

 问:这次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整体考虑是什么?主要针对哪些问题?

 答: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和重大考验,更是高校共青团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谋划和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一是聚焦核心目标。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引领广大大学生群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高校共青团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指向和最根本的遵循保证。

 二是解决突出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积极主动融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新的形势下,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团组织和团工作脱离青年学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层组织活力不足、“二八现象”等老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这次就是要通过改革,有效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三是实现根本重塑。就是要通过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凸显学校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使命,实现高校共青团的价值重塑;通过改革,重构学校共青团在领导机构、干部制度、基层组织等方面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实现高校共青团的组织重塑;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高校中党与团、团与教、团与学校、团与团员、团与学生、上级与下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实现高校共青团的制度重塑。

 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三:

 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多种渠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本领,使学生能感受到团组织的关怀温暖,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首先,团组织要建立健全并完善服务青年的机制。高校除了要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外,更应赋予他们一个健全、完善的性格。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学校共青团组织要从这个教育目的出发,建立健全和完善服务青年的机制,关心团员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家长联系会、心声交流恳谈会等活动,对团员青年关心的热点、敏感性问题从正面予以解答,消除他们思想上

 的好奇和疑虑。

 其次,团组织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开展校园歌手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广播站等活动,创造浑厚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不仅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更是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一、明确共青团职能定位,强化高校团组织的阵地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 1999 年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发挥好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为党的事业教育、团结和带领好青年;发挥好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积极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务;发挥好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依法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利益,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呼声。”这一论述对新时期共青团组织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意义重大,从中也推演出共青团组织应具有政治职能、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三方面的职能。

 高校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青年群体中的先锋队,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主动承担起引领青年“开风气之先”的重任。

 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应利用自身在贴近学生、动员学生、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方面的优势,从履行单一的政治职

 能向政治职能为根本,行政职能为补充,全面拓展社会职能,以社会职能吸引凝聚青年,为政治职能服务“三位一体”职能新格局,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共青团改革心得体会]

篇三: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最新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心得体会 1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

  方案明确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方案提出,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喜 的高校共青团。

  方 择 案从五大方面、十五个 英 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

 遥

 第一,改革优化领 辰 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 杖 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 曳 加强团教协作,在全国 健 和省级层面由共青团组 朔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 钎 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 绕 员会、建立健全联席会 冷 议制度;推行直接联系 评 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淮 ,落实全团有关制度安 愚 排,实行“驻校蹲班” 瓤 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 备 度,建立健全工作活动 汁 开展“众创众筹众评” 粤 制度,以多种形式召开 印 面向高校青年师生的恳 搂 谈会、通报会等。

  懈 第二,改革健全基层组 啃 织制度。构建党领导下 邪 的“一

 心双环”团学组 佣 织格局,在高校党委领 坍 导下,以团委为核心和 为 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 贴 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 芋 理、自我教育、自我监 悦 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 职 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 矾 外围延伸手臂;落实和 捍 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策 ,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 睁 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 茅 制度,提高基层团支部 编 、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 荒 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 纷 比例,推行代表常任制 女 、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 笑 度以及校级和院系团组 掷 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 曳 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 骨 议的制度,坚持团内民 版 主。

  第三,改革创 耶 新工作方式方法。实施 形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 絮 成绩单”制度,围绕高 糟 校育人中心任务,针对 獭 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创 湛 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 怎 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 迎 参与等普遍需求,推动 萤 高校共青团工作规范化 寄 、课程化、制度化;健 阔 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 饭 化、常态化帮扶机制, 鸭 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 尹 困难、心理问题、人际 私 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 毅 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 柔 体的帮扶力度。

  第 裳 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 瓣 用培养制度。改革团干 答 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 匠 打造专职、挂职、兼职 辨 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 瑶 部队伍,在高校校级及 挖 院系级团组织普遍建立 娶 从青年教师和学生中选 吠 任挂职、兼职副书记的 维 制度,从严选拔、从严 蛀 管理高校团干部;建立 彝 完善全国、省、高校分 易 级培训体系,为高校团 而 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 扩 展、教学科研成果评

 定 昂 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 翰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 御 逐步完善高校团干部校 摔 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 盅 度安排,建立健全对学 冕 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 仪 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 菩 制。

  第五,改革强 豆 化保障支持。优化加强 缄 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 展 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 眺 设总体格局,将共青团 甩 工作作为检查考核高校 件 (院系)党建工作的重 抄 要内容,占比不低于1 脱 0%,高校党委每年至 廉 少召开 1 次专题会议研 运 究团的工作,高校团委 蹿 书记为党员的作为高校 谁 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 硬 选,完善高校团组织“ 俐 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 晕 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 瓜 ”的双重领导体制,将 刨 “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 猖 积极分子人选”作为高 抗 校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 镰 作职责;优化资源条件 迅 保障机制,支持团组织 语 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 丈 展工作,高校校级团委 智 须单独设置,已经合并 孙 或归属其它部门的必须 沈 予以纠正,高校团委的 藩 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 琅 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 倦 作需求合理确定。

  定 方案要求,要加强宣传 哟 引导,选择部分省级和 淀 高校团组织进行重点项 趾 目改革试点,及时总结 杉 、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 央 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 制 导督促各地各学校结合 六 实际制定细化措施,稳 妖 妥有序推进改革,方案 蹭 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各 攘 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 揽 考核内容。

  高校共 庐 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心得 亡 体会 2XX 年 10 月 2 熊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 犁 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 俺 京人民大会堂顺利

 闭幕 以 。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 霞 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 秋 重要的大会,继往开来 掖 ,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 哀 大历史进程,回顾了党 皑 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项 多 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提 记 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捶 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凿

 党的十七大是高举旗 深 帜、坚定信念、指明方 株 向的大会,是明确目标 且 、全面部署、继往开来 疾 的大会。共青团作为党 乘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学 葬 习领会并宣传贯彻好十 誉 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 顿 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 铝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 至 一要求,在开展团工作 瞅 方面适应时代要求,积 葬 极探索,努力开创高校 轩 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抵

 一、高校团组织制定切 楔 实可行的学习措施

  旺 学习好,是宣传好、贯 影 彻好的基础。我们要认 映 真学习******总 甸 书记的报告,认真学习 埃 党章,全面准确地领会 伎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丰富 楔 内涵。******总 梅 书记的报告,是我们党 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使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鹃 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 氧 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 鲤 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 荔 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 琐 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 攒 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 略 ,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 荤 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 骚 、重大战略思想、重大 隔 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 球 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 豢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 言 要求。

  高校共青团 对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泡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速 :

 第一,要深刻领 原 会十七大的主题。这个 放 主题就是:高举中国特 顺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珠 以邓小平理论和为指导 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凑 展观,继续解放思想, 挞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 效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污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 阵 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豫

 抓住了主题,就抓住 吱 了十七大精神的总纲和 斥 灵魂,就能提纲挈领, 欧 更好地把思想统一到十 捌 七大精神上来。这个主 表 题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 休 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 舞 我们党的伟大实践和成 灸 功经验,深刻反映了当 定 今世界深刻变化和当代 蘑 中国深刻变革对党和国 烷 家工作的新要求,鲜明 公 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 证 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慕 ,我们党将举什么旗、 粒 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 壁 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 铡 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

 苦

 第二,要突出重点 炔 ,切实抓好团干部的学 渐 习。我们应该注意从战 瓮 略和全局的高度,抓住 叫 灵魂,把握精髓,做到 宅学全、学精、学透。

 擞

 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 掐 发展关键阶段,鲜明地 熏 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 获 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 愈 旗、走什么路、以什么 艳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 凿 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开 扯 拓奋进。这是中华民族 钠 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 肆 的抉择,是当代中国共 赠产党人孜孜以求的重大 燎 命题。这一关系全局、 榨 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 仟 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 威 心,引导我们的伟大事 矿

 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闷 。

  第三,要丰富学 席 习载体,提高学习实效 挛 。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 旷 有效途径,通过举办形 纸 势报告会、理论研讨会 祁 、图片展、读书会、学 影 习辅导会等,学习贯彻 爱 十七大精神。

  学习 读 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 渤 七大精神,就是要坚持 需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 找 以致用、用以促学,用 帚 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 助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嘘 在这个过程中,共青团 呈 干部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冻 ,一定要在抓好自身学 惋 习的基础上,积极做好 椰 十七大精神的解读和宣 贷 传工作,推动兴起学习 予 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 鹿 高潮。

  二、保持共 蚁 青团的先进性,加强高 棺 校团组织的教育引导

 七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 瘦 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 貉 年,才能赢得未来。因 仍 此,培养什么人、如何 笼 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 吱 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 趣 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抗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它 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党 孕 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恿 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 溉 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贺 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 息 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 召 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 呼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 诣 民的必然要求。同时, 沧 这也是贯彻“三个代表 争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乾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惹 建设在高校领域的具体 淤 体现,是树立科学发展 采 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 洋 求真务实政绩观的具体 隐 体现。

 党的十七大 兆 报告指出:“要全面贯 镊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巴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蓖 。这一论断明确提出学 契 校要将培养学生的德育 镐 放在首位。共青团作为 韵 培养青年学生的大熔炉 廓 ,就要时刻保持团的先 诱 进性,要紧跟着党走在 肃 社会发展的前列,走在 妙 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

 负 要加强和改进团组织对 残 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 慕 就要深入了解当前学生 叙 的思想状况,准确把握 琶 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

 瞩 要引导学生做热爱祖国 闸 、传承美德的楷模,引 烹 导他们牢固树立远大理 肉 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 缠 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宇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 逻 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焰 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 葵 ,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核 率 心价值体系入学生头脑 笼 的工作,同时要将思想 每 政治工作做到三个“融 寻 入”,即融入专业教育 耙 、融入校园生活、融入 氰 职业发展,顺利实现高 们校思想政治工作“教会 谤 学生生存、教会学生自 朗 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 施 发展”的教育目标,发 娘 挥高校团组织的教育引 茅导作用。

  三、服务 撇 学生成长成才,增强高 毡 校团组织的凝聚力

  吸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腋 “要实施素质教育,提 霜 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 犊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沪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我 人”。把学生培养成德 沫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损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雀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涧 ,是高校共青团一切工 挟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泽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 制 施方案心得体会 3 近日 亭 ,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 啮 印发了《中学共青团改 由 革实施方案》,方案从 脱 五大方面、十六个领域 淤 提出了改革措施。

  户 第一,改革优化组织制 在 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加 领 强团教协作,地市级和 涉 县级团委和教育部门可 动 探索成立教育团工委等 嵌 团教协作组织机构。

 柴

 第二,加强先进性建 梨 设。严格发展团员制度 涎 ,方案提出,用 3 年左 嘻 右时间将初中、高中阶 造 段毕业班团学比例分别 虞 控制在 30%、60% 扼 以内;探索推行班级团 降 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 滦 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 撬 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 裕 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 荫 度,探索适应普通高中 佛 选课走班和中职学校顶 铣 岗实习的新型团建实践 阅 。

  第三,改革创新 来 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再 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和价 书 值引领,构建分层分类 搪 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 癌 系,建立中学生团校, 敬 创新团课教育。

  第 恫 四,改革完善中学团干 翘 部制度。完善团干部选 未 配使用机制,在 3 至 5 沾 年内实现团委书记岗位 磅 专设,按学校中层正职 哲 干部配备和管理,具备 钥 教师资格的团委干部兼 形 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 玩 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 惫 半,教师团干部的考核 等 要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 冉 要内容;专任团干部任 粒 职不唯年龄,探索职务 朝 晋升、转岗任职、挂职 野 锻炼以及交流培养等方 攒 面的机制渠道,探索推 南 动建立各级“中学名团 荔 干工作

 室”,加强对学 惯 生团干部的培养力度。

 井

 第五,强化有关保 察 障机制。加强完善党建 李 带团建机制,推动把团 厉 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 贞 划和年度考核内容,团 戴 建工作占比不低于 10 炸 %。

篇四: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文

  前言: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

  在教育部支持下,团中央围绕《方案》制定,组织力量开展深入调研,梳理总结高校共青团的生动实践,广泛征求各方面宝贵意见,精心研究起草制定《方案》,慎重履行了必要决策程序。

 《方案》明确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

 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方案》从五大方面、十五个领域提出了改革措施。

 第一,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加强团教协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由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和督导,充分发挥专业化协同工作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分类

 型、分区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校团委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和调整工作机构;

 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全团有关制度安排,实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以多种形式召开面向高校青年师生的恳谈会、通报会等;

 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注重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

  第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

 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以及校级和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坚持团内民主;

 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

 机制,针对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加强联系服务引导,以团干部选配和团的工作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团的建设。

  第三,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改革创新面向不同类型学校、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精神需求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高校育人中心任务,针对学生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

 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高校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

 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推进“青年之声”平台建设,落实全团“智慧团建”要求,打造新媒体阵地集群,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

  第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在高校校级及院系级团组织普遍建立从青年教师和学生中选任挂职、兼职副书记的制度,从严选拔、从严管理高校团干部;

 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持续深入开展团干部健康成长教育,建立完善全国、省、高校分级培训体系,为高校团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逐步完善高校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

  第五,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 10%,高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 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高校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高校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完善高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

 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高校校级团委须单独设置,已经合并或归属其它部门的必须予以纠正,高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

 编制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合理确定。

  《方案》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选择部分省级和高校团组织进行重点项目改革试点,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改革,《方案》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各级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考核内容。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始终把握思想政治

 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

 二

 基本原则

 牢牢把准政治方向。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高校共青团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深化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的改革,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坚持服务青年学生的工作生命线,让青年学生当团学工作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使高校共青团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

 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紧紧围绕提升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抓住脱离青年学生这一本质问题,着眼根本,立足长远,着力破解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问题。

 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着眼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

 上”相结合,既坚持全面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和推动,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

 三

 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础制度创新和组织活力提升,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巩固提升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学生取得重要成效,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二、改革措施

 一

 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改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

 加强团教协作,在全国和省级层面,由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共同成立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和督导。团中央学校部实行“职能处室+专业中心+分类组织”的工作机构设置模式;将“中等职业学校处”调整为“职业院校处”,加强高职院校

 与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统筹。

 充分发挥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等专业化协同工作平台的作用。建立健全分类型、分区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交流组织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校团委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和调整工作机构。

  .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

 落实全团“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等制度安排。实行“驻校蹲班”直接联系基层团支部制度,团中央、省级团委、地市级团委中负责高校共青团的专职干部结合自身工作每年集中不少于 15 个工作日到高校“驻校蹲班”,高校校级团委专职干部每人每年直接联系 1 个以上基层团支部。

 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通过实行青年师生评议工作制度,使青年师生更多地参与到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定期以多种形式召开面向高校青年师生的恳谈会、通报会等。

  .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三走”“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等

 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努力实现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间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大幅精简会议、文件、简报,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

 加强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促进工作有制可循、有序开展。明确高校共青团不同层级组织的核心任务,注重工作部署的统筹安排。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评价考核制度。注重对基层的直接支持指导,努力为基层团组织配置和争取资源,加强工作标准化和知识化管理,建立团学工作资料库和“慕课”资源库。

 二

 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

 在高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改进团组织对学生会组织的指导,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高校的各级学生会组织,由同级团委归口指导。

 高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支持引导学生社团规范发展;学生会组织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

 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校级学生会组织须明确 1 名主席团成员负责学生社团工作。校级团委应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工作;已成立校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其主要负责人须由校级学生会组织负责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兼任。

  .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

 严格执行校级和院系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增强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2018 年之前实现比例不低...

篇五: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日期:2019-9-28作者简介:叶德成(1982—)男,甘肃武威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年第 2 期(第 22 卷总第 110 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rion) No. 2 2020(Vol. 22 Sum No. 110)新时代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叶德成 1 ,韩瑞平 2 ,王忠东 3 ,赵勇 1(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党政办公室;2. 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生工作处;3.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摘 要: 共青团组织是高校青年工作的主渠道,居于全团基础性战略地位。保持发挥好高校共青团的号召力、凝聚力,对于做好高校党建,培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求认真研究,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团员青年;工作DOI:10. 16853/j. issn. 1009-4458. 2020. 02. 012中图分类号: D296. 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4458(2020)02-0058-05高校共青团作为全国较大的基层团组织之一,是高校青年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抓好高校共青团工作,对于巩固和扩大党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群众基础,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和各项事业,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这是因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居于全团基础性战略地位。一方面,是基于其工作对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基于其完善的组织体系、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光荣优良的历史传统。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整体是好的,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变化,也不断面临一系列新的工作要求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从团的根本性问题出发,对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抓好工作落实,深刻认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内涵和重要价值,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精准改革创新,坚持不懈、扎实细致地推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有效促进和服务青年大学生发展,使之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部分团员青年团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按照团章规定,共青团作为优秀青年的群众组织,其成员都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但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团组织急于广泛凝聚青年、赢得青年,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手段上出现偏差,将青年培养内容、入团条件、入团程序和团员管理等方面的标准相对放宽降低,使得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团员。让一些团员感觉在不在团组织没区别,是不是团员都一样,缺乏作为团员应有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亦渐渐淡化了团员意识,加之教育培养环节不够,导致团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下降。具体表现在个别团员对团的组织不向往、不敬畏,对参加团的教育活动不热衷、不积极,对团的知识、理论不熟悉、不掌握等方面。

 (二)各种社会思潮对团员青年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更加激烈与错综复杂。如: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经济“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潮,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媒介渗透不断加剧,使极个别团员青年价值观扭曲,甚至追求低级趣味而导致人格和行为偏差。个别团员青年言行举止粗俗、诚信缺失、功利享乐等成为其行为趋向。校园中甚至出现了情感影视和地摊文学热销于中外名著经典、追捧明星艺人和流行歌曲甚于高雅艺术与学术权威等现象。此外,更令人担忧的是个别青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膨胀,表现为“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把瘾就死”等颓丧思想的产生。这些淡化集体、强化自我,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暴露出了个别团员青年思想已受到了侵蚀和冲击,使其先进性下降。也从侧面说明了高校团组织覆盖和受众的青年在思想认识上参差不齐,甚至有极个别突破思想和言行底线要求的现象,这与共青团工作理想的目标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其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其接受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三)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待提高进 21 世纪以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呈现多元化。目前,上级团组织及高校党委关于共青团的具体工作主要是由校团委统筹推进、贯彻落实,院系分团委(团总支)负责直接面向团员青年开展具体工作。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中,凡涉及学生的事务工作一般都主要依托院系团学工作负责人来完成。部分院系不专门设置青年教职工及研究生工作团干部,其团的工作也由院系负责学生共青团工作的干部落实。同时,团干部有时还需要完成学院分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事务。加之学校人员编制限制使师生配备比不足、个人事务繁忙致学习培训不够、学校重教学科研轻管理服务,导致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院系团干部工作力不从心、信心不足,使本专科生共青团工作不够到位;教职工及研究生团建工作更显薄弱无力。个别团学干部甚至在与专职教师对比之下,对职业美誉度、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收入分配、付出回报、工作环境及个人职业规划发展等方面带来的差距,存在焦虑甚至思想不平衡和不满意情绪。这使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工作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不够。这必然使其对工作的开展不够主动自觉、深入彻底,从而造成了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一些高校团委和院系团组织负责人认识不足、思想浮躁。喜欢团的教育摊大求全一刀切、团的活动好大喜功出风头、团的制度面面俱到摆样子,使团的工作机械死板无创新,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亦无特色。如:有的团干部只热衷于邀请名人、领导开幕剪彩、签名宣传、闭幕颁奖等“雨过地皮干”的形式主义,把团的“面上”活动搞的“面上光”,轰轰烈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而“点上”的常规工作却“灯下黑”。像团的“三会一课”、团支部等级评估、团日活动、团员奖惩甚至团员日常注册等“全覆盖”“接地气”的日常教育工作却开展的不够扎实、不系统。也有个别团干部把团的工作、共青团事业当成了临时过渡的职业和谋生养家的手段,而非培养“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神圣职业。错误的认为思想教育只是“形式”,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在校短时间的教育培养收效甚微、不见效果,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也很少与团员青年进行认真的思想交流,亦对团员青年缺乏真诚的服务和真挚的关怀。甚至,有些团干部对共青团工作概念模糊,对团的理论知识、工作要求都答非所问、模棱两可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团组织在“思想阵地”上作用的发挥,严重地弱化了其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使团的先锋模范及先进先行辐射作用得不到充分彰显,造成了高校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的下降。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目标当代青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生9 5● 叶德成,韩瑞平,王忠东,等 新时代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力军,高校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要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具体措施,就要求我们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认真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共青团工作的“三个根本性问题”,努力做好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的“两大战略性课题”[1] ,在大学生中大力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青年,这是新时代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一)高校党委要组织广大干部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高等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中央改革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全力支持学校共青团日常工作、全心全意关爱团干部发展和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机制体制制度等各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支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共青团工作[6] 。(二)高校团组织要唱响青春主旋律,高举团旗跟党走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符合本校共青团工作的新任务、新空间、新途径和新方法。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有效措施和制度抓手,切实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推动全面提升学校共青团工作水平,使其在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的同时,争取通过创新思想引领、教育服务等工作手段,增强每个团员青年读书求学、成长进步的获得感,促进实现每个团员青年的最大发展,以此来吸引和凝聚青年,有效扩大团的覆盖面,不断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途径(一)全面抓好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共青团是服务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抓好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打牢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为此,高校共青团要结合学校实际,抓好“四进四信”活动顶层设计,并以此为统领,切实开展好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以“四进”增强“四信”,以“四信”促进“四进”[4] 。努力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结合:第一,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推动当前共青团主题教育学习实践结合起来;第二,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培育和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第四,将主题教育活动与推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第五,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切实解决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等。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参与等,使团员青年切身体会到共青团组织的教育与服务、关心与关爱。最大限度地团结带领和吸引凝聚广大青年大学生,旗帜鲜明地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促进其对所学专业充满热爱、对党和国家充满信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激情、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二)切实增强共青团员意识高校共青团要结合学校和团员青年实际,做好规划,在积极稳妥吸收团员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增强共青团员意识长效机制。为此,通过在团干部和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习领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等规章制度;通过开展团歌比赛、共青团知识竞赛、征文及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抓好主题团日活动、重温入团誓词、志愿服务、党团支部“结对子”以及在优秀团员中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等措施;通过微信微博、网络建团等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站等平台;通过“三会一课”、团支部等级评估、团员奖惩等常项工作,切实提高团员青年0 6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年第 2 期(第 22 卷,总第 110 期)

 思想认识,增强其共青团员意识,强化其归属感和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切实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团干部队伍是加强共青团工作的保障。团干部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带头刻苦学习、带头苦干实干、带头严格自律、带头联系青年讲话精神;并要求广大团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本领、锤炼优良作风[2] 。为此,高校党委要按照中央要求,提高站位,着眼大局,通过学校共青团改革,将团干部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切实为学校团组织建设把好干部入口,选好出口。一方面,要实施职务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另一方面,在统筹好干部参加校外培训的同时,高校要定期举办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共青团工作专门培训,提高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修养,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团员青年的良师益友。同时,学校要努力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便利,切实解决团干部的后顾之忧。通过不断完善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实施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等措施相结合,对团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与激励[3] 。努力打造一支觉悟高、作风硬、能力强、业务精、有威信、热爱学校共青团工作、用心谋划团员青年工作,让党放心、学校满意、团员青年信赖的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团干部队伍。(四)积极推进共青团工作创新基层团建创新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和活力源。要通过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思维、方式和方法,实现有效应对和解决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第一,可以通过探索建立“重心下移、分年级服务管理”的工作模式。在够条件的二级学院设立分团委的基础上,按年级或专业建立团总支,班级建立团支部,宿舍建立团小组,不断激活团的基层组织,夯实...

篇六: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18 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推进共青团改革创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学校共青团改革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围绕学校“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按照“牢牢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的基本原则,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为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不懈奋斗,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改革措施

 (一)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改革完善领导机构设置。以淡化机关意识、增强群众性的理念,将共青团的各项业务职能融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校团委实行“职能部室+团学组织中心”的工作机构模式,设置组织宣传部、社会实践部、创新创业部、校园文化部 4 个工作机构及青年思想教育中心、青年传媒中心等团学组织工作中心。支持和鼓励基层团组织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主要任务,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设置和调整工作机构,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2.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全团“大宣传大调研”“常态化下沉基层”“向基层服务对象报到”“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1+100’)”等工作要求,密切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全体专兼职团干部每年直接联系至少 1 个基层团支部和 100 名普通青年,每学期至少指导并参加 1 次主题团日活动,至少给基层团支部上 1 次团课。每学期至少组织联系普通团员青年开展专题讨论 2 次,倾听青年一线的情况、困难和诉求,梳理分析青年对共青团的意见建议,并给予及时反馈。校团委每月至少走访 1 个团工委,调研基层团的工作情况,了解实际困难,交流促进工作。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使青年师生更多参与到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鼓励二级学院团工委承办

 校级共青团活动。

 3.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明确共青团不同层级组织的核心任务,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一院一品”“博学杯”“挑战杯”“社会实践”“三走”等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着力打造若干面向青年学生的团学工作品牌;建立健全共青团评价考核制度,努力实现共青团各级组织间工作审批、指令发布、信息交流的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加强共青团的制度和规范建设,建立团学工作资料库,注重对基层组织的支持与指导,促进工作有制可循、有序开展。

 (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校党委领导下,构建以校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的“一心双环”新格局。严格执行《西安财经学院学生委员会章程》《西安财经学院社团联合会章程》《西安财经学院社团管理办法》,校团委履行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校学生会明确 1 名主席团成员负责学生社团工作,配合团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加强各二级学院团工委对同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及校学生会对二级学院学生会指导服务,

 进一步推动各级学生会组织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5.落实和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和二级学院团的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学校团代会每 5 年召开一次,二级学院团代会每 3 年召开一次,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增强团员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实现比例不低于 70%的目标;畅通代表参与渠道,充分听取代表意见,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校级和二级学院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

 坚持团内民主,建立健全基层团支部直接选举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团工委在经同级党组织同意的提名人选中差额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和书记、副书记。

 6.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强化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加强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夯实本科生团建基础,推进社团建团,探索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网络建团等,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制度。按照“形象立起来,支部活起来、服务实起来、品牌亮起来”的思路,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四好支部”评选表彰工作,切实提升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7.严肃团的组织生活。贯彻落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实施细则》(试行)精神,团支部定期召开团员大会,经常召开团支部委员会议,每年集中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评议结果作为年度团籍注册、团内评选表彰、“推优入党”的重要依据。每个团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作为普通团员编入一个团支部,带头参加团的组织生活。

 8.严明团的纪律。团干部、团员和团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团章要求,执行各项团内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团内请示报告制度,二级学院团工委每半年要向校级团组织正式报告 1 次,重大决策必须随时请示报告。校团委领导班子要切实承担起团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把从严治团的责任传导到位,对从严治团责任落实不力的团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要严肃问责。

 (三)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9.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广泛开展“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主题团日”“我的中国梦”等思想引领品牌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力度,提升师资库和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水平;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打造精品文化实现文化育人;针对本科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和青年教工等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促进思想价值的针对性引导和全面引领。

 10.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围绕学校育人中心工作,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学习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动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11.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学校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动员和整合校内、社会等方面资源,推进实施“学生导师计划”“善爱生命阳光护航”“千校万岗”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12.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

 学生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学生权益的收集和反馈渠道,将学生代表提案制度常规化、机制化。探索在学校、二级学院、班级等团的组织中设立权益部长。进一步推动校团委与二级学院团工委、团支部的对接,依托学生座谈会、提案工作等力量,形成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桥梁,为学生权益保障提供服务。

 13.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结合“智慧团建”系统实施,实现学校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做好一年一度的团员信息统计和各级团组织工作手册,并进行电子化归档。加快共青团工作向互联网战略转型,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以“青春西财”新媒体工作群组和“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抓手,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阵地集群。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把握网络思想引导的主动权,引导团员青年弘扬主旋律。

 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与已有的学生维权平台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

 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4.改革团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校团委班子采用“1+1+X”的模式进行配备,1 人为专职书记,1 人为专职副书记,从青年教师、机关干部队伍中选拔 2-3 名兼职或挂职副书记,从学生骨干中选拔 1-2 名兼职副书记。二级学院团工委实行“1+X”的模式进行配备,1 人为专职书记,从青年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中选拔若干名兼职副书记。挂职、兼职干部不占编制,不对应行政级别;挂职干部只转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兼职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灵活掌握。从严选拔、从严管理共青团干部,根据专职、兼职干部承担的不同工作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加强对考评结果的运用。

 15.完善团干部培养培训使用制度。加强校院两级学生干部分层培养培训体系,制定相应的任期考核机制,注重团干部的培训工作,每学年举行校内集中培训至少 1-2 次,鼓励校院两级团干部参与校外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团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结合团干部绩效评价、能力特长等,逐步完善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淘汰退出等机制,

 努力打造信念坚定、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心系同学的学生骨干队伍。

 继续做好校团委青年工作课题研究工作,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建立健全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发布和成果遴选机制,同时积极参与团中央、团省委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加强与校内外有关部门、科研机构等方面合作,做好全方位的保障服务,引导团干部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五)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16.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在校院两级党政会议中明确列入共青团工作的专题内容。将共青团工作作为检查考核校院两级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占比不低于 10%。明确 1 名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1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 1 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

 完善学校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

 同级党组织确定校级和二级学院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任免等事项,应事先向团的上级组织征求意见。

 将“推荐优秀团员作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二级学院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将推优纳入学校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17.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校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校团委各职能科室、各二级学院团工委书记为专职团干部的,按学校科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校团委的领导职数、专职干部编制数参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青办发〔2017〕12 号)执行,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增加校团委专职干部编制。为保证学生活动场地的使用管理,设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灯光音响、专业机械等),按学校人事政策给予与岗位匹配的工资待遇。学校按照青年教工、学生人数足额划拨校团委工作经费,并在现有经费基础上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合理同步上调。各二级学院要保证团工委的工作经费。

 三、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校党委制定下发,由校团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协同实施,方案落实执行情况纳入各二级学院党委、相关部门和各级团组织的考核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

 校团委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指导督促各二级学院团工委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措施并组织实施,遇到问题及时反馈。

 为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团省委“班级团支部

 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试点工作,增强团组织工作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青年能力,着力破解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水平和创新活力,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

篇七: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及

 对策建议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青团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将高校共青团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简述高校共青团在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总结分析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任務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会议上强调高校培育人才,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已经进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更需要在新

 时代新形势下切实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引领和指导新一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发展。

 首先,新时代高校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不变初心,坚定团员青年政治立场,坚定跟党走。自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共青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强党的群团工作,保持共青团组织体系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深化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作为基层群团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共青团有责任将青年团员组织起来,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充实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积极开展团组织改革活动,引导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作为高校先进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共青团为青年提供相应服务,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且高校是培养人才、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共青团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是其工作的历史使命,具有群众性、先进性、政治性等特征。因此,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青年为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推动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努力为社会培育出有知

 识、有能力、有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体制机制落后

 目前,高校共青团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体制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高校共青团组织主要是团委老师和团员学生构成,但其部门机构设置较简化,难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宣传工作等,人员配置不完善还可能导致任务模糊,工作不务实等情况。部分高校将青少年放在被动参与的角度,限制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诉求,美育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组织管理模式。高校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意识强烈,有主动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但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学生拒之门外,削弱了高校青年的参与热情和主动积极性,同时也阻碍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

 (二)高校共青团的档案管理制度过时

 档案工作时实现工作正规化、系统化、有序化的有效保证,有利于提高高校共青团的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高校共青团采用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包括团费收缴、支出及团员发展的团务档案,然后是包括党委和各级团委下发的工作文件和团员团籍申请注册等相关资料的文件类档

 案。此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为审批入团、退团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团费收缴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过程中,这种工作制度目前还存有较大的不足。大部分在部门设立的档案员只有一两位团内干部担任,而因学业繁忙,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常常身兼多职,忽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薄弱,仅在任务下发时才开始做,对档案管理的理解也较为浅显,工作内容也局限于归档保存。

 (三)高校共青团教育方式单调刻板,服务内容单一乏味 高校共青团对在校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高校共青团对团员及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缺乏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局限于单调的开展团课,深化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等。其教育方式单一刻板,开展团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局限接收教育的渠道,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对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停留在表面化。这是由于高校共青团一方面是开展的活动方式较少,教育方式单调;另一方面是没有与校内的各社团组织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无法为团员和在校青年创造多渠道的教育方式和参与形式。此外,团课等方式主要是充实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想政治

 教育方面,其教育手段和形式单调,服务内容的方向也十分狭隘。因此,应扩大高校共青团的服务面,为学生群体提供学习、生活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教育和帮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建议 (一)突出政治性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高校共青团的政治性则体现在始终将自身置身于党的领导下,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明确说明高校共青团的核心使命任务就是参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将其具体落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制定《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建设和工作改革。政治性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鲜亮的特征,高校共青团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决以党的领导为基本政治方向,积极承担政治任务,为广大青年学生指明前进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听党化、跟党走。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首先要坚持以下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明晰自身的政治立场,忠于党,忠于人民,积极支持党的教育事业。其次,肩负引领青年学生政治工作的角色,帮助青年学生理解认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等,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大力实施“四进四信”等新式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团员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可靠接班人。

 (二)健全高校共青团工作体制机制

 一套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有利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因此,首先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为青年学生参与共青团活动的展示平台,挖掘学生骨干人才,让高校共青团工作能够有更多学生参与融入,正确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主动作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更能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多样化要求为学生服务。与此同时,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夯实基层基础作用,减少“机关化”倾向,焕发新的活力。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改革完善共青团组织运行机制与部门机构,明确各团员的职责权限,提升管理效能,聚合高校共青团的组

 织要素和资源要素。广大青年团员是共青团组织构成和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抓住时代特点建设符合高校共青团组织特性,面向基层、业务精准、作风优秀的团干部队伍等,以此提升团组织的活力和工作凝聚力。此外,可以在高校推行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师生制度,让更多的青年师生参与共青团组织,凝聚共青团组织的力量和人才,积极开展青年师生的交流、通报会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举办“挑战杯”“创新杯”等团活动和重点工作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制度化。项目化的共青团工作机制。

 (三)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共青团档案管理制度

 新时代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导,还要推动学生实践活动经验积累和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共青团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科学的实践教育方法,通过组织具体的思想教育活动,提升广大青年师生政治觉悟,同时,也要注重广大青年师生的创新能力的培養,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开展多形式、多主题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和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年师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且当前是网络信息时代,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强化高校的互联网阵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大优秀网络文化输出,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整体格局。且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

 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创新“互联网+”的共青团档案管理制度新模式,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综合信息利用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对团员资料和档案文件进行系统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同时拓宽高校共青团的宣传渠道和培训渠道,有效提高高校共青团的管理工作效率和业务操作能力。最后,更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审核和评估,建立评估机制和奖惩机制,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共青团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提高。

推荐访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共青团 实施方案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