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5篇

时间:2022-11-20 11: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5篇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研究2021.01一、调查背景寄宿制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农村地区上学远和上学难等问题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国实施义务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5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5篇

篇一: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究2021.01一、调查背景寄宿制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农村地区上学远和上学难等问题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西藏以其地广人稀的地理和人口分布环境以及路远路险等交通特点,寄宿制中学无疑成为了最主要的办学组织形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解决学生上学路远路险、安全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充分解除了农牧民家庭外出务工创造经济收入的后顾之忧,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寄宿的集体生活,增强师生、同伴之间的交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1] ,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中也会面临或者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体现在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具体表现为生活老师缺乏且素质不高、校园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活匮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教师对课余生活的指导不足等问题。因此,以学生的视角入手,深入了解西藏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建设和开展现状很有必要,也对于学生爱学习、爱校、爱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的内涵“第二课堂”的概念在我国最早提出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展开而被人们所熟悉,在倡导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今日,第二课堂依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并有着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已有研究中对于第二课堂的概念及其作用有着比较丰富的论述,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第二课堂主要是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延伸课堂,对第一课堂主要起辅助作用,是在第一课堂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发挥西藏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开展现状调查及建议— —基于山南市18所初高中学校学生的调查高八民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中学摘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就是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以及寄宿制学校教育问题等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大量的调查研究把问题聚焦在了以课外活动为核心的学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方面,因此本文以文献资料和调查工具为基础,对山南市18所初高中寄宿制学校学生从个人基本信息、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态度、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评价和建议五个方面展开调查,以学生为主体视角直观反映我区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开展的现状及问题,并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9年度一般课题“西藏农牧区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研究”(课题号为XZJKY19317)阶段性研究成果。37

 研 究着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2] 也有学者在研究中不断对“第二课堂”的性质、外延以及操作性定义进行了概括性论述,比如:有学者提出在活动形式上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第一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或学生课外活动[3] ,也有学者指出在外延上还应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讲座活动、知识竞赛、社团或者兴趣班等。[4]在开展研究过程中, “第二课堂”的操作性定义则更多地体现为“课外兴趣小组”。结合已有文献,本调查研究中所指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在寄宿制中学第一课堂以外的,由学校和教师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的课外活动,具体包括课外讲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知识竞赛、志愿服务活动、体育艺术活动以及兴趣班和社团活动等。三、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开展现状调查和分析笔者在综合分析文献资料和调查工具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整合编制了“西藏农牧区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问题”学生调查问卷,正式问卷包括学生背景信息、学校第二课堂组织情况、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学生对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态度、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的评价和建议五个部分,调查采用比例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20年5月至8月间以山南市18所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1所学校为部分寄宿)展开,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9份,问卷回收率为89.9%。(一)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组织现状的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当问及学校组织兴趣班(或社团)情况如何时,31.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对于学校组织兴趣班(或社团)的情况了解水平较低。当问及学校组织兴趣班、开放图书馆等功能室、组织体育艺术活动、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和课外专题讲座频率时,分别有38.1%、35.7%和32.6%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周都有开展兴趣班活动、开放图书馆等功能室和组织体育艺术类活动,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肯定学校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认为学校每月总会组织开展一两次以上类型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放图书馆、科技室等功能室方面,有30.9%的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没去过”,在组织兴趣班(或社团)活动方面也有2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没参加过”,这些也表明学校在日常工作中会组织一些第二课堂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对于整体学生的覆盖率不高,组织的频率也相对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活动的类型单一,并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各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所在。当问及学校开展课外学科知识竞赛情况时,有47.7%的学生表示每个学科每学期均会有一次及以上的竞赛活动,但也有22.4%的学生表示没参加过。与此同时,调查也发现有74%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班级的老师存在占用课外活动时间延续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二)寄宿制中学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的调查分析学生第二课堂参与主要从参与经验、参与原因、参与的影响因素以及参与的需要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就参与经验来看,24.2%学生参加过学科知识竞赛活动,20.2%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28.7%学生有参加过校外社会实践活动,40.3%的学生有参加过兴趣班(或社团),54.9%的学生参加过体育活动,32.2%的学生参加过音乐舞蹈美术类活动。就选择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来看,68.1%的学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也有19.1%的学生是出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被动参加,这些也表明了尽管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有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且这些经验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自己的选择和兴趣所在,总体的参与程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图1 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组织频率情况的认知38

 研 究2021.01促进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影响因素方面,兴趣和能力提高驱动成为了两个最主要的促进因素,有59%的学生选择了“兴趣,有兴趣才可以做好”这一选项,20.4%的学生选择了“要看对我的综合能力有没有提高”。当问及限制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原因时,有36.6%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13.6%的学生选择了“活动太单一,提不起兴趣”。参与需求方面,当问及更喜欢哪些类型第二课堂活动时,选择体育、音乐舞蹈美术活动、兴趣班(或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分别为 58.7%、40.1%、40.7%和28.2%,成为了学生们最受青睐的选择;当问及更想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展示或者锻炼哪些方面的能力时,语言表达能力、体育艺术特长、人际交往能力成为了学生最需要的三种能力。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了寄宿制学校的中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时间很多,他们更喜欢在课余时间来参与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活动,他们更加乐于通过第二课堂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审美情趣以及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等能力。(三)寄宿制中学学生第二课堂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第二课堂活动对于丰富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在寄宿制中学更是如此,但学校往往在开展第二课堂的过程中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感受和需要,习惯于把学科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融入于第二课堂,导致学生对第二课堂产生一些错误性的认知,从而有一些偏激的态度。调查发现,当前学生们认为学校组织开展兴趣班(或社团)、开放图书馆等功能室、开展课外专家讲座、课外竞赛或者活动等都很有必要,赞成比例均在七成以上。当征求学生关于“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意见时,61%的学生理性地选择了“以学生为主,老师在旁指导”,也有 17.7%的选择了“以老师为主,听老师的”。在“每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多长时间较为合适”这个问题上,42.8%的学生选择了每周安排“两个课时”,79%的学生的选择在1-3课时之间。这些调查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当我们尊重学生,让学生作为第二课堂的学习主体,让他们来为自己的学习做出规划、提出建议的时候,学生的选择实际上是比较理性的。(四)寄宿制中学学生第二课堂现状的评价的调查分析通过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现状的整体满意度的调查显示,65.1%的学生表示“满意”,仅有6.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表明尽管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学生还是普遍能够理解学校,认可学校对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所做的工作。此外,学生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第二课堂开展现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活动组织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活动形式单一,丰富活动形式”这两个方面,也有较多学生提出多组织一些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兴趣班并长期坚持、定期开展活动。四、寄宿制中学第二课堂建设建议(一)树立正确的第二课堂育人理念,明晰第二课堂的育人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强化课堂教学、保障第一课堂学科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围绕寄宿学生特点和需要开展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树立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育人理念。此外,学校也要借鉴第一课堂中有明确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建立第二课堂活动育人体系,避免为应付教育部门的具体要求形式化第二课堂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真正需求和第二课堂图2 学生选择或限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影响因素39

 研 究建设的真正意义。(二)突出学生第二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兴趣导向的活动体系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不单是简单的教学手段,更是教育的直接的目的所在,即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兴趣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在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真调研分析学生兴趣所在和综合素养所缺,合理打造基于兴趣的、经验的、审美的和社会的活动体系,把基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兴趣班以及趣味活动中来,着重突出对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这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建立在学生兴趣之上的多彩的、富有魅力又融入教育目的的第二课堂活动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也才能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又能够实现自我约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学习的感悟。(三)充分保障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整合利用好第二课堂资源寄宿制学校能够给师生、生生之间较多的相处空间,增大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给开展第二课堂提供大量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学校应从寄宿制的特点出发,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为第一课堂做好补充,而不是学科学习的延伸。首先,学校应从制度上充分保障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严格要求教师尽量不占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学科教学;其次,学校应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放空间和提供资源,充分开放图书馆、科技室、实验室、信息室、篮球场、足球场等功能室和场地,创建学校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等一系列特色兴趣活动室,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地方特色,有效整合学校、教师和学生所拥有的优势资源,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也为当地文化传承贡献教育的力量。再次,也要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文化浸润和道德教育。(四)进一步扩大学生参与覆盖面,关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适应、人际交往、文化认同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已是管理者们的共识,但在实地走访中我们经常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存在以影响学业为借口,把毕业班学生排除在活动外的现象。因此,扩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覆盖面是第二课堂建设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应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的活动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应建立“学校 — — 年级 — — 班级/兴趣小组”三级第二课堂活动实践体系,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频率稳定在一定范围。最后,也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这一部分学生由于在第一课堂的成就感较低,产生厌学心理或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要针对学情不一的学生建立寄宿心理发展档案,及时了解和发现他们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让他们在学校中也能够体验成功,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解决心理上的自卑和困惑。参考文献:[1]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48-157.[2]展鹏等.以课外兴趣小组为核心的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8,35(10):79-82.[3]曹翔.泛在学习理论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中数学文化“第二课堂”学习探究[J].中学数学月刊,2020(1):12-15.[4]马劲梅.论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20(1):44.责任编辑/彭文治40

篇二: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二课堂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第二课堂实施情况 第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学习活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拓宽学生智育渠道,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促进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第二课堂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践行激情教育,加强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增强辅导教师的责任感,提高第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第二课堂活动正常化、规范化,三堡寄宿制小学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具体如下:

 (一)遵循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好习惯。

  4.参与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安全稳定原则

  各项目的老师必须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

  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二)第二课堂辅导教师职责 1.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进度计划;计划制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协助教务处、班主任做好每学年第二课堂开学初学生人员的组建。

 2.活动开展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活动地点,保证每次活动时间及活动有效性。

 3.建立学生活动考勤制度,各特长班均应按照规定做好学生的登记和活动记录。

 4.第二课堂教师要对自己的课程边开发、边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时进一步完善,力争在学期末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辑出版。

 5.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形式多样,杜绝懒散,确保有效性。每个第二课堂确立班委会,协助教师管理,能及时、具体做好台账记录。

 6.期末认真做好活动总结。交齐活动考勤、管理、成果等记录材料 7.如因学校其它活动冲突,暂停活动的应注明时间和原因并及时通知学生,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止活动。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做好本组学生成果记载。

 9.爱护活动用具,活动后要清理好卫生,整理好教学设备。

 10.每节课结束后辅导教师将班内学生列队送达至学生所在班级教室。

 (三)第二课堂课程设置办法 将第二课堂课程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周一、二开展必修课程,周三、周四开展选修课程,其内容除上级部门必需的参赛科目外,在充分调研教师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按年级设置课程,每个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四)第二课堂学生确定 1-6年级学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全部自主选择,学校微调,每个学生只能选一项第二课堂课程,不得双项或多项选。新转入学

  生根据自主选择、兴趣特长重新编班。

 第二课堂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及渠道,我校对第二课堂开设高度重视,近几年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内容形式丰富,吸引众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课堂教育还未完全摆脱第一课堂教育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教学内容的被动性选择使很多学生参与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伤。整个活动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很大。老师对学生兴趣爱好掌握不深不细,缺乏足够的引导。对此,我们建议,加强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鼓励教学双方大胆探索、发明革新,推进教学保障条件逐步完善。

篇三: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21 年第 1 期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bo Polytechnic2021 年 2 月 February , 2021第 25 卷第 1 期 Vol.25 No.1依托第二课堂平台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索—— — 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实践第二课堂为例袁莹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职业特色,渗透职业精神,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第二课堂作为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与劳动教育在目标、内容、方式上高度契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构建高职院校“劳动 + ”六位一体劳动实践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让劳动教育之水长流常清,让实践育人落地生根。关键词: 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 ( 2021 )

 01-0105-04收稿日期: 2020-08-01基金项目: 2018 年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 “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研究”( ZSX18159 )、“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化建设研究”( ZSX18160 ); 2020 年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新时代‘三全育人" 视域下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ZSX20128 )作者简介: 袁莹莹( 1991 —),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 [1] 2020 年 3 月 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 [2] 。

 这也对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更要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第二课堂作为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将其和劳动教育有效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融入劳动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实践第二课堂开展为例,从第二课堂视角探讨新时期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扎实提升劳动育人成效。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新内涵劳动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教育也应因势而新、因时而进、因事而化。

 新时代是一个被信息重构的时代,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对劳动教育的形式、 内容和价值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劳动发展特色,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具体的劳动思想意识养成教育、劳动技能提升训练与劳动锻炼实践创新,提升劳动素养,培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3]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基地,新时代劳动教育更赋予其新要求、新使命。

 高职院校要在教育中凝聚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凸显“高等”和“职业”属性,渗透职教精神, 形成具有高职亮点的劳动教育体系。105万方数据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投稿邮箱:

 nbtpxb@163.com2021 年第 1 期 · ·既要注重对劳动理论的普及, 更要注重实践锻炼,让学生通过学习、参与、体验、训练收获技能,掌握职业技术,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磨炼中锤炼品格,亲身体会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充实感,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二、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探析(一)第二课堂与劳动教育的关系1. 第二课堂与劳动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第二课堂是指除了在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之外,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集体性活动。

 相较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更注重兴趣养成、情操陶冶、人格塑造、品格锻炼、创新创造能力提升等,这些都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

 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提升技能、增长才干、坚定意志、锤炼品格、懂得奉献、勇于创造,其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劳动素养, 促使学生成长成才。因此第二课堂和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上高度契合,其落脚点都是“育人”,都指向教育所要实现的素养提升功能, 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 第二课堂与劳动教育的内容紧密相关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思想成长引领、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竞赛、专业技能训练、岗位实践实习等内容。

 而劳动教育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包括劳动思想教育、 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在内容上和第二课堂紧密相关。

 其中,思想成长类活动、志愿公益、文体活动等都富含劳动教育的元素,属于劳动思想教育的范畴;创新创业、实践实习等活动重在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迁移和提升,和劳动技能培育内容高度吻合;学生参加志愿公益、社会实践、岗位履职等都以“实践”为核心,从劳动教育层面上都属于劳动实践锻炼的内容。3. 第二课堂和劳动教育的方式辩证统一劳动教育和第二课堂在方式上都突出实践性质。

 劳动教育重在强调“体知”,即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真实环境中开展劳动,积极投入广阔的劳动现场,深入劳动一线,体验生产生活,感知劳动价值,锤炼劳动品格。

 第二课堂在活动设计上采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方式,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中获真知、懂道理、强素质。因此,第二课堂和劳动教育在目标、内容、形式上密切相关、高度统一,依托第二课堂平台开展劳动教育兼具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第二课堂活动利于为劳动教育有效整合资源一方面,第二课堂具有参与度广、模式多元、自发性高、实践性强等特点,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多样的载体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为劳动教育“开新局”、“谋新篇”、“创实效”。

 通过第二课堂劳动实践课程的设计,以学生喜爱的、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活动,提供多样选择,让学生广泛参与、乐于参与、真诚参与,这也是解决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懂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问题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第二课堂活动中对接创建的各类校内外实践平台,可以为劳动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共享共用,如校内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基地等,利于开展劳动生产教育,“三下乡”“双百双进”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社区、街道等志愿服务基地可以开展劳动服务教育。(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支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一套促使第二课堂活动更加科学、 系统和规范的体系和制度,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参与的活动通过它可以被记录和呈现,并实现评价和测量 [4] 。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此评价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

 这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激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也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实效性提供了动态监测和改革途径。三、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构建“劳动 + ”六位一体实践体系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作的常规模块, 于 2010年列入学校必修课程 “公司制平台素质养成”的实践项目之一, 2013 年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劳动实践教育纳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劳动实践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以“知行合一”为基本原则,构建“劳106万方数据

 2021 年第 1 期 · ·动 + ”六位一体实践体系,促进劳动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全方位渗透。

 通过职业素质养成“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客观评价学生劳动实践表现,有效引领学生在大学期间劳动素质养成,使之成为学校培养具有现代服务业职业特质 “金牌员工”的有效平台与有力抓手。(一)劳动 + 思想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的实践性。

 高职院校要通过两者有机结合,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观、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入脑、入耳、入心。

 学校将劳动教育和团员教育、党员教育相融合,依托“三会两制一课”,结合主题党日活动、 团日活动等开展劳动主题教育,以浸润式的学习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入人心,唱响时代强音。

 同时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内涵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重要节日的历史由来和含义,懂得“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5] 的真理性意义。(二)劳动 + 实践实习,强化知行合一将劳动教育和实践实习结合,提倡“做中学”和“学中做”,强化知行合一,社会实践作为第二课堂主阵地,学校利用每年暑期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返乡社会实践、向社区(村)报到,引导广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社区,结合当地社情、民情和自己专业特点开展生产劳动、社区服务等,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

 学校激励“专业 + 实践”模式,体现现代服务业专业特色,发挥艺术类、旅游类、语言类、环境类、电商类专业特长,引导学生用专业服务社会,用专业回馈社会。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现场教学、工作室制、顶岗实习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作用。

 如商学院学生在“双十一”期间,按照专业对口、课程对口等原则去往马骑顿、富立、雅戈尔等企业不同岗位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实践学习获得第一课堂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获得感。(三)劳动 + 志愿公益,增强服务意识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在实践要求、 实践目标、教育形态等方面高度契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学校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的日常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在校内组建“节小二”志愿服务队,引导学生进入食堂提供就餐引导服务,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引导,助力文明校园和文明城市建设; 在校外以社团为抓手,为社团搭桥引线,拓宽整合劳动资源,发挥各社团专业和特色,创建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和学校周边社区、街道等进行结对,开展“菜单式”“项目式”常态化志愿服务,如学校青阳艺术团每年进村入社,开展下乡“送文化”“种文化”活动;爱心维修社为社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服务;“艺心志愿”社团定期为乡村街道开展墙绘,改善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鼓励应届毕业生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引导其在党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绚丽之花,培育爱国情怀和奉献服务精神。(四)劳动 + 创新创业,激发创造思维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双创”体系,深化“劳动教育 + 创新创业”, 围绕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营造“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氛围,帮助学生形成“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劳动技能观。

 学校每年以“技能节”“挑战杯”“互联网 + ”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为依托,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项目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育,从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五)劳动 + 文体素养,营造劳育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文化氛围。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深入挖掘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劳动要素,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以劳塑人。

 近年来形成了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一心两会三节”的校园活动品牌化运作机制。

 “跨年前盘点一年光影”“毕业前回顾三年青春”成为每年师生最美的图 1 劳动实践第二课堂“劳动 + ”六位一体实践体系示意图袁莹莹:依托第二课堂平台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索107万方数据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投稿邮箱:

 nbtpxb@163.com2021 年第 1 期 · ·Exploration on the Advancing of Labor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Relying on the Second Classroom Platform in the New Era—— — Taking Second Classroom of Labor Practice in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Technology as an ExampleYUAN Yingying(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 Ningbo 315100 , China )Abstract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need to construct a labor education system with higher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o develop vocational features and permeate professionalism in the labor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e secondclassroom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labor education in goal orientation, practice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refor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to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second classroom curriculum system of labor practice based on Six-in-One “ Labor+ ” , which is conducive toimproving students" labor literacy, and thus realizing the rooting of labor education ...

篇四: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22 年小学第二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1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为此,结合我校师生实际,现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巩固和完善我校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模式,构建和谐校园,丰富和发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二、活动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想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4、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相结合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加一项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一项活动。活动负责老师必须精心___,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校队必须在街道以上的比赛获得较好成绩。

 6、安全责任原则 各项目的老师必须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三、成立第二课堂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等

 四、活动设置 依据我校学生年龄小、兴趣广泛、特长明显、可塑性强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实际,立足校情,学校成立下列三类大组。

 l、校队。在全校范围内组建下列活动小组。

 (1)合唱团(2)男子舞蹈队(3)女子舞蹈队(4)田径队(5)电脑组(6)科技组(7)书法组(8)美术组(9)文学社(10)鼓号队(11)篮球队 2、必设组。

 一、二年级组必须设置下列活动小组。

 (1)书法组(2)绘画组(3)体育组(4)说话组(5)阅读组 三、四、五、六年级组必须设置下列活动小组。

 (1)思维拓展班(2)兴趣英语班(3)体育组(4)写作组(5)**班 3、自选组。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特长与爱好结合本级实际情况,可在下列各组中选择建组。

 (1)体育组(2)科技组(3)棋类组(4)科技组(5)美术组(6)演讲组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1、第二课堂活动,在新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二周开始组建,从第三周开始起正常活动,平时检查评分,期末进行验收评估;第二学期原组不改变,第一周作为准备、调整时间,第二周恢复

 正常活动,仍坚持平时检查评分,期末进行年终验收评估。

 2、每周 二、四下午第三节。班级第二课堂活动在各班教室或教师选择地点。校级第二课堂活动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各专用教室进行。

 六、活动要求 1、辅导教师要树立跨世纪意识,着眼未来,坚决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

 2、辅导教师对学生的特长辅导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新学年初要写出本年度的辅导计划,使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3、辅导教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本着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学有特长的思想,讲求辅导实效。

 4、辅导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要做好重点培养,___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给予表彰奖励。

 5、辅导教师要坚持育人与辅导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从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6、第二课堂活动在新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一周组建,第二周末辅导教师要交回本组辅导计划。

 七、管理办法 为了增强辅导效果,切实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协调、健康地发展,进一步强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加强艺术教育,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此,学校对第二课堂活动实行”六定”的管理办法。

 定内容:各组要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结合本组实际,依据教师特长与学生特点在规定范围内确定活动小组的名称及内容。

 定学生:各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可自己选择参加一项活动,组织报名,确定人员,落实人数,每个小组人数不得少于10 人。

 定时间:全校各个活动小组建立以后,每周要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辅导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

 定地点:各有关部门要负责协调好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场所,要尽力排除外界干扰,保持清静的学习与辅导环境。

 定辅导教师: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必须辅导好一个小组的课外活动,每个辅导教师辅导的活动小组在一个学年里(除其它特殊原因被调整工作以外)不变化,要充分作好年度的辅导计划和安排,保证辅导质量。

 定目标:辅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辅导项目及特点,确定本组辅导目标,在每学年的前一学期学校初步验收,辅导教师要汇报辅导成果,在学年终了按此目标进行评估。

 八、验收评估 1、主管第二课堂活动的领导每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平时督促检查,并进行评比打分。

 2、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末学校组织各方面的人力要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评估,以百分制算出每个小组平均得分,并做好记载存档工作。

 3、学年度终了学校组织人员对各个活动小组按其确定的目标进行年终评估验收,仍以百分制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分值。

 4、学校将平时及两次期末验收成绩合并计算出每个小组的平均得分,作为辅导教师本年度的辅导成绩,此成绩列入本人年度考核成绩之中,作为评优选模、考核等依据之一。

 九、其他 1、各教研组,备课组要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开辟、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把该活动作为我们的办学优势。

 2、任何活动未经学校允许,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外出。

 3、如确系活动需要,经校长同意,可与校外单位联系,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市**小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2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是建设学习型校园,满足当地人民对优质教育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按照“学生有特长、班级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原则,结合我镇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立和建全第二课堂领导机构,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辅导员和中心教研组骨干为成员的第二课堂督导评估小组。要求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副校长以上的校领导担任,领导组以下设立各项活动的指导小组,小组长一般由科组长或有特长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组员由本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各校领导组和指导组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如会议制度、汇报制度和检查制度。要求每学期都要制订出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整体计划和各项目计划,并定期检查、落实。

 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1、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活跃全校师生身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2、在发展全体师生个性和特长的基础上,促进各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办出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3、在多元化活动中提高学生自主而广泛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会学习,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建设。

 (二)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1、解放思想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校领导和师生的主体性,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解放思想,实现四个“更”:开设更多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项目;创造更多方法提高每项活动的质量;形成本校更鲜明的活动特色;取得更高的活动实效。同时加强引导,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选择和科学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爱好和强项,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发展自己的特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必须使第二课堂的每次活动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乐而忘返。但并不能为兴趣而兴趣,必须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往共处,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

 4、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学生都参加一项以上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一项以上活动。活动负责老师必须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争取在学期结束之前展示各项活动,负责各项目的老师必须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考勤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三、加强管理,务求实效 (一)项目设置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可塑性强等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校的实际,立足校情,学校可选择以下项目成立各活动组。

 全校特色项目 (1)书法

 (2)舞蹈

 (3)乐器

  (4)篮球队 (5)剪纸组(6)葫芦丝(7)合唱团 (8)主持

 (9)萨克斯 书法、舞蹈及学具乐器(可选择葫芦丝、萨克斯等一项或多项)将作为全校教育的特色项目,进行普及型推广和开展。

 以校队活动组形式,在全校范围开展。学校安排固定专业的场地,落实专业辅导教师,定时开展,每周活动 1 小时以上。

 全校要充分开发利用场地设施,共享校内师资资源,积极开发各种活动项目,同时,要结合本校重点特色项目的开展,争取编写校本教材,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1、第二课堂活动,在新学期的第二周开始组建,从第三周开始起正常活动,平时检查评分,期末进行验收评估。各校可把第二课堂活动安排在校本课程里,在确保每星期集中开展一小时以上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活动的时间,其他时间全校根据实际自行安排。

 2、第二课堂活动的班级项目在各班教室或教师选择地点,校级项目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各专用场室进行。

 (三)加强辅导 1、辅导教师要树立跨世纪意识,着眼未来,坚决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为祖国四化建设培养有用人才。

 2、辅导教师对学生的特长辅导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在新学年初要制定出本年度的辅导计划,使辅导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3、辅导教师要切实做好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本着学中有乐、乐中求学、学有特长的思想,讲求辅导实效。

篇五: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17 年 4 月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李爱杰(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地方本科高校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中有很多亮点,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以云南省 8 所地方高校为例,深入分析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现状,探究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7)07-0051-03作者简介:李爱杰(1986— ),女,彝族,云南宁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统计。注:本文系玉溪师范学院 2016 年大学生成长工作研究项目“构建玉溪师范学院‘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学生在文体、艺术、科研、创业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其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第二课堂的活动类型非常丰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论文专利成果发表等。2016 年 9 月,团中央印发《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提到今后将在全国高校中逐步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成绩单”包括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等七个类别,具有“客观记录、科学评价、促进成长、服务大局、提升工作、融入社会”等功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顺应了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平台,从而激励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团中央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之际,要深入了解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一、第二课堂开展现状2017 年 1 月,调研小组通过实地访问和网上填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省 8 所地方高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 18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65 份,有效回答率 91.67%。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样本分布于 8 所高校的不同学院和年级中,代表性较强。从性别结构来看,女生占 68.84%,男生占 31.16%;从生源地看,来自城镇的占 14.55%,来自农村的占 85.45%。可见云南省地方高校中的学生以女生居多,且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这符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一步整理后,通过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一)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总体来看,所调查的 8 所高校的学生每天有较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平均为 4.24 小时,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合理支配课余时间,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同时也做一些能够提升自我的事情,如社会实践、运动锻炼、参加社团等;但有少部分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分配不尽合理,课外缺乏自我约束,把时间花费在睡懒觉、打游戏、追剧等事情上。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应该合理引导,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帮助他们做好自我规划,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另外,学生对第二课堂的了解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所了解,但并不全面。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最为普遍的是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但创业创新、科研立项等活动的参与率偏低。通常,对于文体类、实践类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对于科技型活动,积极性较欠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平均每周 1.7 次,频率最高的是“每周参与 1~2 次”,但也有 7.27%的学生“完全不参与”。由此可见,云南省地方高校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技能型、科技型活动,所以,各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和奖励力度,合理引导学生参加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二)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学生普遍认为高校有必要设置第二课堂,从而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看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上,学生的主流观点是“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两者相辅相成”。对于参加活动的原因,学生持有较为正确的态度,提及率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丰富课余生活”“提升自身能力”和“个人兴趣爱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参加活动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为得到名次加分”和“打发时间”。因此,关于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学校还需要做出更多正向的引导。第二课堂作为高校的“隐性教育”,是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塑造人格、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次调查中,学生认为第二课堂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交沟通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增强独立意识和责任感。虽然第二DOI:10.16681/j.cnki.wcqe.201707036高等教育万方数据

 2017 年 4 月课堂活动无法像第一课堂那样直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却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知识整合、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和持续性的作用。目前,第二课堂具有的凝聚和激励、素质拓展、自我教育等育人功能,已经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三)第二课堂面临多方面的改进调查显示,云南省地方高校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限制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太少,没有感兴趣的”“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宣传不到位,错过时间”。因此,虽然高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后可以从增加活动类型、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加奖励措施等方面加以改进。另外,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满意度一般,有 9.72%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只有 37.68%的学生感到满意。可见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第二课堂在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学生认为第二课堂开展问题最大的三项分别是“活动类型较少”“缺乏特色”和“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另外, “经费场地限制”和“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学生不满意的地方。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改进的方法也要与之相对应,高校可以从“丰富活动形式”“结合学生需求开展活动”“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和“增加宣传力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今后,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首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形式,增加宣传力度,并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和教师指导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二、影响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因素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满意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学生干部身份、每天自由安排时间、参加学生社团个数、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以及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作为自变量,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整体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求各因素对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标准化系数 t 值 显著性水平5.0829 0.000 0-0.118 9 -1.525 5 0.129 20.160 9 2.062 1 0.040 9项目 非标准化系数Constant 6.852 8性别 -0.478 8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 0.381 8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 0.301 5 0.131 4 1.633 3 0.004 4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 0.026 3 0.012 2 0.160 4 0.032 8每天自由安排时间 0.031 0 0.013 5 0.173 2 0.862 7参加学生社团个数 0.163 0 0.085 8 1.092 8 0.276 20.170 0 2.192 4 0.029 8 家庭所在地 0.881 9年级 -0.106 1 -0.055 8 -0.692 0 0.490 0学生干部身份 -0.296 2 -0.079 6 -0.981 9 0.327 7由表 1 可知,根据对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性别、年级、学生干部身份、每天自由安排时间、参加的学生社团个数的 P值分别是 0.129 2、0.490 0、0.327 7、0.862 7、0.276 2,均≥0.05,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这 5 个变量并不直接影响学生对第二课堂的满意度,剔除这几个变量之后,重新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表 2 所示。表 2 剔除无关变量后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标准化系数 t 值 显著性水平4.838 3 0.000 00.160 0 1.114 8 0.036 00.482 1 4.376 0 0.001 8项目 非标准化系数Constant 5.422 7家庭所在地 0.029 7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 1.432 1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 0.295 9 0.229 0 2.453 6 0.015 60.209 4 2.085 5 0.027 0 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 0.207 8如表 2 所示,剔除无关变量重新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余下 4 个变量的 P值均≤0.05,说明这几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由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知,P 值=0.001≤0.05,则模型整体上也是显著的。因此,我们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为:Y=5.422 7+0.029 7X 2 +0.207 8X 7 +0.295 9X 8 +1.1432 1X 9由以上分析可知,家庭所在地、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是影响第二课堂满意度的主要因素,4 个变量均与因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具体来看,家庭所在地对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最小,相关系数只有 0.16,二者是弱相关关系,表现为来自城镇的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更为活跃,满意度相对较高。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与第二课堂满意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 4、0.229 0 和 0.482 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越高、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认为第二表 1 第二课堂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万方数据

 2017 年 4 月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越大,满意度随之越高。其中,第二课堂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是影响第二课堂满意度的最大因素。因此,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知程度、参加活动的频率、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对第二课堂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对第二课堂越了解,参与的积极性越高,从中能够获得多种锻炼,无形中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对自身发展的帮助也就显而易见。与此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参加活动,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反过来就更加喜欢第二课堂。这样就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第二课堂对自己有帮助,才会自主、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提高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一)完善第二课堂的管理和评价机制高校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的领导、教师、学生都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从思想上重视第二课堂。只有当师生从根本上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才会深入思考,努力构建和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价值,为学校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高校是否能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长期以来,高校第二课堂处于较为边缘和不受重视的地位,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系统的考核标准。团中央在“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办法中,提到针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建立系统的记录、审核、评价机制,可采取记录式评价、学分式评价和综合式评价三种形式。为此,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采用符合本校要求的评价体系。目前,云南省多所高校已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将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转化为学分,将教师的指导情况转化为教学工作量。通过把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体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从制度上提升第二课堂的地位,使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内容体系、评价标准和监督体系,同时加大硬件投入和经费支持,以保证活动有序开展。(二)丰富活动形式,增强第二课堂的吸引力根据本次调查显示,云南省地方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活动类型较少、活动缺乏特色、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等问题。活动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兴趣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高校首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深入学生群体中开展广泛的调研,了解他们迫切希望开展的活动;其次,丰富活动形式,除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实践类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外,还应大力开展能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活动,如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等;最后,高校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多种社交媒体向学生广泛宣传,并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和教师的指导等。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活动的形式方面,没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只要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和活动都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内容。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可以把第二课堂活动分为几个类型,如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素质拓展与技能培养等,每个类型下面又做出细分,使学生参加的每项活动都能归属于不同的类别中,这样便于详细记录其参与情况。高校可以依托各种大型活动、各项赛事、学生社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倡导社会机构或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以丰富活动形式。(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生是第二课堂参与的主体,只有学生自愿...

推荐访问:中小学第二课堂都有哪些城市实行 中小学 都有哪些 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