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10篇

时间:2022-11-20 15:20:05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10篇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目录 市委书记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感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10篇,供大家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10篇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市委书记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感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发言

 党课讲稿: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党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使命感

 市委书记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感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为中华民族长远计、为子孙后代谋的大局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展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宏阔的全局视野和非凡的远见卓识。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为要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阐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促。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的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此后又强调对“草”、“沙”、“冰”的系统治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全方位谋划、全地域统筹、全过程管控,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算好整体账和综合账,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防止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依法依规、从严从实、动真碰硬的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出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大制度安排,有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当担责。必须进一步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不断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2018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现代生态科学基础,又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这些思想以及他在主持地方工作期间积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量宝贵经验,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从地方到中央我们可清晰看到,习近平同志注重生态保护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系统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将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在陕北梁家河插队任党支部书记时,他带领群众改善生态,打坝造田,发展生产,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成功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彰显出习近平同志初始的生态情结。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当时就意识到了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提出“宁肯不要钱, 也不要污染, 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的口号,体现了习近平同志认识的前瞻性和生态情怀。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他鼓励宁德依托荒山、荒坡、荒滩实行集约经营,开创绿色工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002年,在福建率先提出生态省战略构想,使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建设试点省之一,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彰显了习近平同志清晰的生态文明理念。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

 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 世纪议程》,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肩负重要职责。财政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近年来,财政部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资金投入,财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财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政治责任,不断完善财政政策措施,支持抓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污染防治任务相适应,切实强化财政保障支撑作用。二是狠抓党中央确定的重大任务落实。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难点,资金分配向治理任务重点区域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工作绩效突出重点地区倾斜,切实提升资金分配精准度和效率。三是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切实履行责任。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加强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确保财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政策措施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人不负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定不负人。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将一步步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区财政局 2021 年 12 月**日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度创新的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不断深化。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必须处理好绿水青

 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要坚持系统观念,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供给和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心怀“国之大者”,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更加自觉推动

 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更加自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自觉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自觉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事: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文件的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发言:

 一、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生态兴则文明兴,文明兴则国家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也先后在不同场合发表论述,多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过去九年,习近平总书记奔波各地考察调研,敏锐寻找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仔细倾听群众心声,认真调研环保“痼疾”,高瞻远瞩对症下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深刻感知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成效性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采取长效有力的措施不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先后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气、水、

 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XX-20XX 年)》,率先发布《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向世界承诺力争于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我个人感受到变化较大的则是 XX 的空气环境,由 20XX 年的124 个污染天,23 个重度、严重污染天,到 20XX 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 XX 空气环境治理的扎实成效,也是 XX 打响蓝天保卫战,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成果。

 三、深刻把握 XX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XX 有奇山、异水...

篇二: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文明心得体会800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3 篇

  会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2017 年 12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今天,在右玉县举行“两山理论与右玉绿色发展”峰会,浙江安吉、河北塞罕坝林场、陕西延安、新疆阿克苏和山西右玉,围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表绿色宣言。

  一、践行“两山”理论不动摇,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艰苦奋斗,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两山”理论在中华大地化为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二、厚植绿水青山不懈怠,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色与繁荣昌盛相连,荒芜与衰落贫穷搭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我们要携手倡导、自觉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湿地的保护和建设,持续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力形成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我们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三、坚持绿色发展不松劲,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格局。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进、深度融合,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着力打造绿色产业、绿色制造、循环经济、清洁能源、低碳经济,积极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全方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大地山川绿起来,生活环境美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

  四、推进共治共享不停步,营造绿色和谐良好社会风尚。同在蓝天下,共爱一个家。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行动体系。我们要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少使用一个塑料袋,让绿色低碳、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共建生态文明,同绘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会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2

  我们所在的地球正遭到我们的破坏。如还不制止,继续毁灭美丽的家园,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要倡导植树造林、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等都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文明和美好。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少用一次性筷子、多多植树、节约用水等等。

  自从我们有了大大小小的工厂,这些工厂严重的向外排放那些污水,臭气从而破坏了那清澈的溪水,蓝色的天空,让鱼儿没了自己的家,让鸟儿没有了翱翔的天空。自从我们学会了造纸,造一次性用品,就不顾后果的砍伐森林,谁知道那些与我们一同生存的动物朋友们还无家可归……

  看看这些!这些就是我们对地球母亲的回报吗?这时我们是否对自己的所做作为进行反省呢!是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应该有自己心中明确的选择,应该去改变这个被我们所破坏的环境!去保护这里的生态平衡,把原本属于它的色彩,恢复它的本来面貌!

  当然,我们虽然只是人海茫茫中的一个,是不可能做出那么多的发明去节约能源,也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去种植森林,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种一棵小树,让一只小鸟有了它的家,我们可以不用一次性用品,让动物们有它的"家,我们可以少开一天的车,减少碳排

 放,让低碳的城市可以还小鸟一片遨游的蓝天!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行动虽然不能有很大的改变,可是如果每人种一棵树,少开一天车,这样一来的改变可能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而我们自己的力量虽小,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呢!所以我们只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说不定又一天能有所改变,只需从我做起就一定会有美丽的星球!

  生态文明会 心得体会 800 字 生态文明建设会 心得体会 3

  生态文明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做到既

 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篇三: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体会

 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雪域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在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中,生态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揭示了生态是统一的、平衡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化了冰川雪域既是资源也是优势,更是高原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认识,有助于更好利用雪域冰川的资源禀赋,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与黄河两条母亲河,保护青藏高原就是保护好中华文明的历史血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就是增进广大百姓的民生福祉。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实挑战,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是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对全球作出的重要贡献。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高生态环境治

 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要坚守生态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冰川、湖泊河流资源丰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高原物种基因库,但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目前,西藏生态红线面积达53.9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 45%。守护好这道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建设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严守冰川、江河湖泊、森林草原保护及自然保护地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要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科学配套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

 要在系统治理中突出“冰”的特殊性,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通“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相关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位于北极圈的格陵兰岛巨型冰川脱落,海平面上升。西藏同样面临冰川融化的危险,应积极关注冰川消融、草地退化等生态问题。“十四五”时期,应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建立系统治理的认知体系、空间规划体系、工程体系、监测评价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制度体系。同时,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景观,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要以建设国家公园为抓手,保护生物多样性。从 1956 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力度不断加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提出,推动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十四五”时期,要以建立国家公园为重要抓手,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公园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推动青藏高原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篇四: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开展 2 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专题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热爱,早已扎根于心,“诗意栖居”本就应该是环境最美的样子。然而,近年来人类的贪婪却让诗意多了一层朦胧的不确定性,在六五环境日,让全体党员干部许下“诗意栖居”的愿望,一起还天空一个明净、还大地一片绿色、还河流一个清澈,让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美丽中国画卷在神州大地更加壮阔地铺展开来。

 品读“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 鼓几船归”的韵味,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传承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积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古韵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顺时”“以时”“不违时”的顺应自然思想……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为当代中国开启了尊重自然、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自然是永恒不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有机系统,

 人只有遵循规律、尊重自然,才能减少与自然的矛盾,实现长久生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资源,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夯实基础、功在千秋的善事,多干净化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让水成为眼波横,让山化作眉峰聚,更要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反思“鸟兽含冤入画图,鱼虾抱恨葬浆污”的危害,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生态和谐。15 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个小村庄,见证着一个重要思想的诞生,也辉映着美丽中国的未来。这 15年间的“绿色跨越”无一不再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多年的“绿色夙愿”,“两山论”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生态和谐,就是要摒弃征服掠夺自然的非理性行为,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径,善于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找准平衡点和着力点,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今后的发展稳固根基、提供动能。

  体味“湖缀田间畴壤润,山田树草水湖亲”的意境,打造无限接续生命共同体的有机链条。“人因自然而生”,在山、水、林、田、湖、草等的生命要素和人共同携手组成的

 生命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在这个生命链条中不断演化和创造出“生而又生”的新生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自会以慷慨回报之;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终会秉无情惩罚之。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草,各个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进而打造出无限接续生命共同体的有机链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出发,不遗余力地寻求新式治理之道,不能再是浅及表层、各行其是,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从根源处着手,让生命共同体泽被后世。

  地球是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更是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六五环境日是一年一度的警醒,而不是一年一次的行动,我们务必要把“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景落到日常,让环境再多一些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秋月霞天、渡头落日的诗情画意。

 深入开展 2 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专题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 5 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规划上“识题”、在辩证看待中“拟题”、在躬身力行里“点题”,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读懂实践要求“题中之义”,在发展规划上“识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多层次的,既要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着手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从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着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必须探索的“课题”,党员干部要根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发展规划上“开路辟径”,从一地

 的实际出发,在落实生态理念上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赋能提速”,点燃发展的“强引擎”。

 读懂发展需求“题中之义”,在辩证看待中“拟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篇“大文章”,既要“把握主旨”,也要“梳理脉络”,既要有“清晰思路”,也要有“辩证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员干部要树立目标导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扛起时代赋予的任务,将“辨证观”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正确处理生态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辨证统一。既要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也要把握乡村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既做到与时俱进,将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发展建设中,也要做到归纳提炼,将过往的实践经验运用到对青山绿水的保护中,要着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动能的升级,以理论和实践的“双创新”为生态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读懂共进共赢“题中之义”,在躬身力行里“点题”。古代的诗文里“长河落日圆”“树阴照水爱晴柔”“东边日出西边雨”“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了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美丽风景,这些美丽的风物里寄托着诗人对美丽和谐环境的向往与期许。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的期许更加强烈,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就是为民造福。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倡导者,通过宣传教育让生态环保理念根植在广大人民

 群众的心间,带领群众一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运用科学技术力量、赋能经济持续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进共赢,以“有力之笔”为社会发展“点题”。

  深入开展 2 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专题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6月5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贺信中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真抓实干,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的重要性。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广大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以一双妙手为大自然做“美容”,让世界更加清洁美丽。

 提高思想认识,敲响环境保护“警钟”,为清洁美丽世界“敷面膜”。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地球上的自然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每天都有物种从这个星球上灭绝,进化了亿万年的生命永远地消失,并且速度还有加快的趋势。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大气污染,全球升温,土地沙漠化,物种消失加剧,人口增长过快,这些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都是源于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所致。环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自然环境最终将发生不可挽回的破坏,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将更加恶劣。关爱自然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党员干部要立即行动,给大自然来一场“敷面膜”,让清洁美丽世界肌肤更加光洁。

  带头搞好宣传,夯实绿色发展“根基”,为清洁美丽世界“打粉底”。只有自然环境好了,才能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党员干部要广泛开展好环境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要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街巷、进工地、进商户等举措,广泛发放传单,张贴宣传画,让关爱自然的环保意识植根于全民心中。要通过大幅广告牌、墙体标语等载体,让环

 保意识警钟长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以自媒体、网站等媒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宣传的传播力。要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环保沙龙等形式,寓教于乐,使环境宣传入脑入心。要通过宣传活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为全民共识,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全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以实际行动给大自然“打粉底”,让清洁美丽世界面色更加红润。

 坚持从我做起,争当生态环境“卫士”,为清洁美丽世界“去黑痘”。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卫士。党员干部要带头关爱自然,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带头节约资源,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都是自然界的资源,不能浪费。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电器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源、拔掉插头,尽量将每一张纸双面使用,这些事情看似小,但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将有效避免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浪费。要带头爱护自然,不乱丢垃圾,不污染水体,不破坏环境,爱惜的是一花一草,保护的是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本底。要带头向破坏自然环境的人和事说“不”,要勇于向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为给大自然“去黑痘”,让清洁美丽世界更加光鲜亮丽。

篇五: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林草工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更加迫切,林草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林业系统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 xx,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不懈努力。

  一要做到政治坚定。做忠诚于党的林业系统党员干部,首要的是对核心忠诚,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怎样才能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林业系统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常思律己之益、常思放纵之害,认清欲望的背后是陷阱,明白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从而勒紧心中的“紧箍咒”。要恪守从严要求,经常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二要做到遵纪守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守纪律、讲规矩,是刚性的,必须严格遵守。但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近期,从中纪委通报的情况看,全国违反八项规定有反弹势头,公款买单、公车私用、旅游接待等有抬头现象,这些都是少数干部政治上不清醒、党性上不纯洁、行为上不检点的表现。林业系统党员干部必须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典型案例为戒,深刻汲取教训,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三要做到爱岗敬业。要弘扬敬业精神,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关心,尽心尽力尽责、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组织。要热爱林草业,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立足岗位,加强学习,熟悉政策、精通业务,加倍干好工作,无愧于众人瞩目的岗位,无愧于组织对自己的信任;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培养,自觉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学习林草系统爱岗敬业、勤政务实的典型,如,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的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有矢志不渝绿染荒沙的阿拉善盟政协主席苏和以及“林业英雄”马永顺、余锦柱、孙建博等。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

 诠释着林草人的精神和作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林业系统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镜,深学细照笃行,时刻牢记职责与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政为民的使命感,奋发有为,勤勉干事,着力抓好林草业重点任务的落实。

  四要做到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不敢负责、能不能担当,是林业系统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关键所在。当然,不出事,这也是一条底线。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就应当勤政敬业、先之劳之、以上率下,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林草部门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林草业的地位,而是取决于林业系统党员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成果。如果工作抓得实、做得好,林草事业发展了,党中央、国务院满意了,人民群众认可了,林草部门就会有地位、有权威、有影响。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胆识和干劲,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职责,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五要做到心系群众。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根基深植于人们之中,人民群众就是共产党人的父母亲人,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力量之源。林草业是一项根在基层、贴近群众的事业,群众

 是推动林草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基层是林草建设成效的显示终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们、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就是最集中的体现。近年来,xx 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林草资源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林草业的作用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深入基层,到困难和矛盾集中、林农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向林农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做群众的贴心人。

  六要做到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立世处世的底线。做官也好,做事也好,首要的事就是把自身修炼好。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能不能做事情,能做多大的事,根本取决于你有怎样的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驰而不息反对“四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社会上和身边来看,一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最终身败名裂的案例依然多发,林草系统也不例外。究其原因,还是总认为林草部门是“清水衙门”,手中无权,出不了大事,忽略了世界观改造,对自身要求不严不实,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突破了做人做事底线。林草系统各级党员干部要坚守“干净干事”的为政之道,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杜绝公器私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篇六: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环境局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增强了认识,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的原则性;深刻体会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一科学论断的前瞻性;深刻体会到“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根本要求的重要性。作为生态环保战线上的一员,要始终保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定力,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担当作为。

 一、精准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责任感 xxx年xx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而且还是推动我国由工业文明时代快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

 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质要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内核;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为宗旨精神;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系统思想;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抓手;以“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大国担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系统学习、深刻把握,在三个方面增强责任感:一是增强政治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 二、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探索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原因,既从宏观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战略规划,统筹解决环境问题;亦立足当前真抓实干,推动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同时,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的重要依据,使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受到严格的责任追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

 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频频以妙言隽语生动阐释。

 (新华网 5 月 17 日)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领导的批示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入脑入心、融入血液;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程序严谨、制度完善、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锻造执法严格、敢于负责、作风过硬的环保卫士。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部门联合执法监管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环境问题涉及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物,要实现可持续发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人人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坚决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首先,要建立追责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其次,要增强环保意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标语、

 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手段,结合精准扶贫、送法进乡村等活动,开展一系列保护生态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后,要加强联合执法。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等要加强联系,逐步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案件的实时监督,打通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总书记讲话为建设美丽中国发出了总动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吹响了总号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讲话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为此,我认为环保队伍要当仁不让,做好攻坚战的主力军,既要当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军师,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又要做好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主将,确保各项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总的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三是在具体工作上,总书记提出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和 2018 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为契机,认真排查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指导督办,建立长效机制,拉条挂账、倒排工期,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在“三农”发展进和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和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随着我国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要

 求,为深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不忘初心,就要首先用“同理心”走好家乡振新发展的“路”。从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来看,没有我们家乡这一个地方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立足于我们家乡的实际情况,组好规划,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立志建设好自己的家乡。

 不忘初心,还要打造家乡人才的“向心力”。着力农村创业创新,走人才强农之路,例如政府出台各类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和支持本地人才回乡就业和创业,为家乡建设出力。也可以采取技能培训为主的专业化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小组,带动老百姓,主要是家乡中的中青年,利用所学技能,深挖发展潜力,全民都是“人才”。

 不忘初心,以“树立良好家风”为引领,用“责任心”塑清廉家乡。把廉政文化中“家风”建设作为宣传的主要部分,积极培育和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开展“廉洁文明家风”签名承诺、“廉洁文明家风”家访等系列活动,推进文明廉洁家乡,走提升美丽家乡发展内涵之路。

 不忘初心,以“赤诚之心”坚守绿水青山,不为盲目发展断未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住了

 绿水青山,才是守住了我们的金山银山。以前的发展多多少少都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思路,利用自然风光,打造旅游业等等,不能为了发展提前消耗家乡的“青山绿水”,让绿色成为美丽家乡的保护衣。

 不忘初心,牢记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从多个“心”出发,为建设美丽家乡“添砖加瓦”,让家乡更加美好,未来的蓝天越来越辽阔。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18 日至 19 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 40 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需求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环保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和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转型发展,绿水青山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老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产业转型注定要经历阵痛期,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个坎。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生态先行、点绿成金”。

篇七: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素材汇编(52篇)

 目 录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

 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 1 2. 滁州市委党校李志忠:

 滁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验启示 5 3. 安徽外国语学院朱海霞: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探析 8 4.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民:

 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品格的几点思考 14 5.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郑琪: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19 6.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中: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双碳〞工作 25 7.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生态强省建设 31 8. 中国林业集团党委: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35 9. 魏海生、李祥兴: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40 10. 魏海生、李祥兴:

 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54 11.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柳兰芳: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天津实践 68

 12. 李亚欧: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对关系范畴 71 13.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明星: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维度 77 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王雨辰: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和当代价值 87 15.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邬晓燕: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责任观 98 16. 辽宁大学哲学院吴斯琪: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生态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例 108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姚厦瑗:

 全球视域下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114 18.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郑玉琴:

 三明绿色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写照 124 19. 河北日报评论员: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提升河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132 20. 市委党校副教授董庆茹: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生态强省 134 21. 邱启文: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开创生态环境宣教 工作新局面 136 22. 中国共产党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 山川秀美绿满陇中建设新进程 143 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戴厚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能源强国奉献力量 146 24. 董志明:

 石家庄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为双碳目标奉献林业力量 150

 25.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蓟州区委党校课题组: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蓟州 天津市 蓟州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152 26. 某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志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奉献 157 2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大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广东实践 161 28.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康振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实践奉献 166 29.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治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 171 30. 宋相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在西藏的实践 184 31. 赵细康: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 191 32. 陕西师范大学李东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 202 33.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津永: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云南实践 211 34. 顾世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四重超越 217 35. 刁生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对中华传统生态聪明才智的传承和发展 226 36. 福建江夏学院郑振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历程及演进逻辑 243 37.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全球环境整治管理的中国奉献 254

 38.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63 39.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吴菲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福建城乡环境整治管理的实践探索 272 40.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飞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先行探索及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277 41. 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雷德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的实践和启示 292 42. 中国共产党马鞍山市委党校高文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马鞍山长江生态整治管理中的实践及启示 300 43. 郑州大学法学院张玫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实践 304 44. 财经大学袁晓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国家生态文明

 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312 45. 张瑞才:

 学习和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八个向度 322 46. 承德日报评论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扛起〞两区〞 建设政治责任 四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 338 47. 徐迎寿:

 以推习进近林平长生制态改〞文革〞明高思质想量为实指施引对策研究 340 48. 中国共产党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绿色发展 347 49.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郭秀清: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350 50.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贾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东北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359

 51.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校群团教研部李燕: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绿色发展之路 362 52. 刘经纬: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代内涵的四个维度 366

 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黄承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决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 〞把祖国北部边省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安排,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来到内蒙古代表团,第五次就建设生态文明发表重要讲话,表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情怀。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海内外各界人士观察、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只有完整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体系,才能够更好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意义和历史奉献。

 一、坚决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一直不间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以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落地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表达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表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是从全局的、战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就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深刻阐述和战略要求。深刻揭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显著标志所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略。

 仅就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而言,2019年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 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工程、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当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整治管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今年3月5日再次强调要坚决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都说明,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谈高质量发展、谈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谈绿色发展、谈生态文明建设,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和自然关系的学说,对当代中国而言,是关于〞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要绿色发展、怎样坚持绿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使中国美丽、美丽中国目标得以实现。

 二、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战略性论述。其中,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不仅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必然要求。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安全的要求从未放松。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就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治管理,精心组织落地实施京津风沙源整治管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落地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整治管理,加强荒漠化整治管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部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2019 年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内蒙古生态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这都说明,在祖国北部构筑绿色万里长城,既关乎建立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整体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措施,意义十分重大。

 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核心要义就是加快构建以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核心的生态安全体系。

 第一个是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生态系统观, 坚持系统整治管理观,乐于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重大生态修复以及国土空间整治管理、防灾减灾系统性工程,坚持更多强调以自然的方法修复自然,以生态的理念维护生态。

 第二个是使环境风险有效防控。要深刻汲取近几年以来发生在腾格里沙漠、祁连山、秦岭等地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经验和不足,建立健全风险研判、风险防控协同和责任机制,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更加注重源头整治管理,不因小失大,有效谨防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污染预防和整治管理现代化水平。

 三、积极稳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安排,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在降碳的同时力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给链安全、粮食安全, 保障群众正常生活,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段重要论述,向外界释放出极其重要的信号,就是必须完整准确、辩证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以更高的思维认知和更科学的实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到达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个人必须做。〞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核心战略方向、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革命性变革。改变我国能源体系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最大限度转变过于倚重化石能源的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是减污降碳的重要路径,但不等于要使煤炭立即退出历史平台。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本身不是坏东西,关键是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近几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曲解中央精神实质和真实意图,盲目实行运动式减碳。各地在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局部地区将〞减碳〞视为短期内必须优先完成的政治任务,用力过猛,一度刮

 起〞拉闸

 限电〞风暴,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涨,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困扰。

 因此, 第一个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层层加码,简单一关了之,方法简单〞一刀切〞,任性随意〞切一刀〞,把长期问题短期化, 甚至去做直接影响地方特别是基层最普通老百姓最基本民生福祉的事情。

 第二个是关键在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居首。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和短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手发力,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创新体系,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着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三是 以系统...

篇八: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00 字三篇

 ?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00 字 ? ? ?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 ?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 ?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 ?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 ?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 ?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00 字 ?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

 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 ?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 ?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

 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 ?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 ?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 ?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理念 ? ?

 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

 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 ?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 ?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 ?

 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 ?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

 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 ?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00 字 ? ?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频频以妙言隽语生动阐释。(新华网 5 月 17 日) ? ?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领导的批示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入脑入心、融入血液;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程序严谨、制度完善、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锻造执法严格、敢于负责、作风过硬的环保卫士。

 ? ?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部门联合执法监管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环境问题涉及

 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物,要实现可持续发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人人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坚决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 ?

 首先,要建立追责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其次,要增强环保意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标语、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手段,结合精准扶贫、送法进乡村等活动,开展一系列保护生态的法治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后,要加强联合执法。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等要加强联系,逐步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案件的实时监督,打通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一公里”。

 ? ?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1000 字 ?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 7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创新成果与探索经验,对新时代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

 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和制度创新 ?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

 进理论和制度创新,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 ?

 理论创新方面。第一,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们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二,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三,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第四,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树立生态全球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观照世界未来,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 ?

 制度创新方面。第一,推进生态环保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成立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建生态环境部,突出责任、提高效率。第二,创新领导干部责任机制。建立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问责和追责机制,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明

 确了 25 种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损害追责情形。。第三,全面推行河长制。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第四,破除唯 GDP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评体系。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被纳入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中,为领导干部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

 ? ?

 牢牢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经验 ? ?

 一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每一阶段取得的任何积极成效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无论是对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研判、生态文明相关战略的制定实施,还是生态文明法制化和制度化的出台,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党的领导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政治保证。

 ? ?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理念,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人民群众切身需求的积极回应。其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再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三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立足点。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来看,每一阶段的举措都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建国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比较落后,主要以治理水患、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环境问题凸显,因此在 1983 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 ?

 四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我国生态文明 70年的建设历程中,法律法规不仅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也对人的行为起到了规范约束作用。长期以来,虽然政府、企业、市场主体以及民众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我国的环境治理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环境监督不够严、处罚较轻,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缺少沟通配合等现象。因此,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 ?

篇九: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小编语: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以下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 态 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 我 我党的生谋远虑、高瞻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 方 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关 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 之 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 。

 。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 力 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 ,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 “ “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 造 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 励 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 快 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

 低能 耗 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 挥 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 事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

 努 努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 赖 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 环 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 没 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 防 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 问 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 型 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要健 全 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 八 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 济 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 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 为 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 面 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 明 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 , ,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 度 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 位 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 的 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 可 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

 我们中华民族能 否 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 也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做出的积极回 应应。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 没 没有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生态文明。

 因 因此,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 的必然要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资源节约 型 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 方 方式,让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 。

 。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 方 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 资 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 态 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 济 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 明 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 产 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 及 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 的 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生 态 态环境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

 我国是 一 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的大国,有 9 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 , ,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全国的绝 大 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 多万个行政村 绝 绝大多数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 的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 护 护资源,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来防止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 治 治理污染,但对广大农村的投入却少之又少。从城乡的环 境 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 集 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 城 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 乏 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事项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 垃 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 、 、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 部 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人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 塘 塘,污染水源,致使农村饮水型地方病多发。正是由于法 律 律的空缺及环境保护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恶 化 化现象愈演愈烈。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是农业生产的 基 基础,承担着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及社会保障的双 重 重职能,对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和 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发展而 断 断绝子孙后路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而 且 且,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家为了各种基础性建设还 会 会占用或将会占用大量的耕

 地;快速的城市化扩张急剧向 周 周边农村拓展占用耕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也会不可 避 避免的出现非农单位或设施占用耕地的情况,这些都会使 农 农村的耕地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工 业 业污染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工 工业已经不仅仅在城市发展,工业污染逐渐侵入广大的农 村 村地区,城市的扩张也导致大量的污染转移到了农村,对 农 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给农民生活带来 巨巨大影响。1。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 例 例如将固体垃圾拉到到农村堆放或填埋、有毒气体或烟尘 飘 飘落到农村、城市排出的污水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农村等。

 2 2。破坏性利用耕地。迫于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近几年来 不 不少农村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但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 质 质低下、资金短缺、信息匮乏以及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不利 因 因素的制约,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大部分是一些环境破坏严 重 重,资源消耗巨大的低附加值企业,比如矿山的开采及其 矿 矿渣就不仅污染周边农村环境,而且占用大量耕地,污染 耕 耕地,破坏生态系统。

 政府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政 府 府应当采取经济手段,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推进城 乡 乡之间的环境公平,以此来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一方面, 当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群体事件, 直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 和 和谐和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生 态 态环境和资源的补偿赔偿力度,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显 得 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保障农村环境保护的 专 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入。由于过去几十年 中 中的城市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作为代价换取的, 为 为了实现环境公平,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环境保 护 护的经济政策,推进农村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的 的可持续发展。

 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探索农 村 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 径 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 农 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 农 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 教 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 的 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 建 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 种 种方式,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使村民生 态 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摒弃以牺牲资源 环 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树 立 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 态 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人人参 与 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要

 根据不同地区, 不 不同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教育。

 转变农 村 村经济增长方式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当前的首要 任 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生 态 态环境概念纳人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 保 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 具 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 达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 和 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 目 目标。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 业 业产业化经营,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以及 建 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 村 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 村 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 态 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 调 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 快 快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 发 发展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 的 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 色 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篇十: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与研讨交流提纲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实际,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心得体会(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从“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到“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总书记频频以妙言隽语生动阐释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中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凸显。老百姓从过去的“求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气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粮食、住宜居环境已成为我们党委、政府最务实的民生责任。习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二作为中心组成员,我们要深入系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自觉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一要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主动解读重大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主动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从不同的角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重视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二要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积极倡导培育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促使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共享者,营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要不断加大环保案件的查处力度,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畅通环保举报渠道,发现一次查处一次,以最严格的处罚惩戒措施,推动形成不愿、不能、不敢破坏生态环境的强大震慑。

 二、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 40 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我区而言,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对重点燃煤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当前要重点把控煤炭一级市场准入关口,为大气冬防工作奠定基础;要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对各类施工扬尘源实行“专人监管、一票停工”制,打造“扬尘监管”示范工地,坚决遏制扬尘;要加大对黄标车淘汰力度,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制度;要集中查处整治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偷放、恶意排污、超标排污的涉污企业;要加强秸秆、垃圾、树枝树叶、杂草禁烧工作力度,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三、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大力建设环境宜居城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重要论述,其中的“清洁美丽”就直接表明

 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城郊大环境绿化和城区生态提升改造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 1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5%,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有关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以“三城”同创为抓手,结合“两改”(改水改厕)和“两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着力清理各居民小区楼道杂物,清洁墙体卫生,平复自开菜地,拆除楼前屋后、楼顶等部位的私搭乱建;对绿地面积不达标的小区,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恢复绿化功能,提升绿化档次,还老百姓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二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抓好黄河段等重点区域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对流域周边工矿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加强水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放心的水。三要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两带一岸”,建设集创意农业、休闲体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重点打造特色小镇,重点发展绿色种植、釆摘体验和休闲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四、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定。展望美丽中国的前程:到 2035年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将要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绝不能为追求一时的高速发展而另辟蹊径,也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为所欲为。滴水穿石,唯恒者胜。无论取得了多么了不起的成绩,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情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唯有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才能实现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迎来更加美丽的前程,这些都将为时代所刻写、为历史所证明。

 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丰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制度创新的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不断深化。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

 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八个坚持”来概括: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必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教育广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心得体会(三)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升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了惨痛教训。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疽”。“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也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

 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

 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必须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但目前看,生态文明建设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我国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但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还在恶化。特别是有些地方,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强烈的不满情绪,那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甚至发展成为重大政治问题。“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这样的高度上强调生态建设问题,振聋发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 文明建设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