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学课读后感(9篇)

时间:2022-12-15 16:55:06 读后感 来源:网友投稿

北大国学课读后感(9篇)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篇1: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国学课读后感(9篇),供大家参考。

北大国学课读后感(9篇)

篇一: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篇1: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0年间文学的变迁。

  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篇2: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资料概要:本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思考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好处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能够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中华礼貌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此刻撰写经典的人太少,这套书诠释了自古至今的中华文化,资料还算详尽,是礼貌史入门的好书,可称为经典之作,本人很喜爱。推荐这本书做为学生的课外读本存在,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礼貌和文化,才能有

  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此刻的脊梁少了,能否培养下一代,真正意识到中国是世界之龙,是时代发展到这天的关键问题。本人喜好中国古典文化,认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能割断,而此刻的现实并不如此,崇洋媚外之风从政府到平民,欣赏和学习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值得大家去反思。总之,此书适合购买,适合收藏,适合教育下一代

  篇3: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此刻,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

  我们中国人对于礼貌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礼貌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以前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对于西方礼貌,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亦即羡憎交织(余英时语)。copyright8转载请保留此来源,谢谢。

  但是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礼貌史》应运而生。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篇二: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国学作文300字

  有关国学作文300字8篇

  国学作文300字篇1

  诵读国学既使我们这些小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经典文化,又弘扬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学校,在每一学期的寒、暑假,都会举行“国学诵读活动”

  我们五年级,诵读的是《国学》(又称《老子》、《道德经》)学校要求诵读到第12课就可以当上“小状元”我为了想名副其实的当上小状元。在假期,我看着原文与译文慢慢的背诵与理解,终于在这假期的一个月中诵读完了这12篇课文

  我经过好几个学期的背诵与理解,终于一次又一次的当上了小状元,大家知道吗?当上小状元是多么的光荣!也是多么的有收获,既背诵了国学,又得到了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诵读《国学》能知我国经典文化、能扬民族精神常识、能品《国学》妙韵味!

  真是受益匪浅,所以,大家在寒、暑假期间,要多背诵国学哟!

  国学作文300字篇2

  放寒假还不到一个星期,妈妈就帮我报了一个冬令营国学班。

  今天一大早就在我耳边念叨着,让我起来去上国学课,我无声地做了抗议,妈妈则在一旁为我分析去上国学课及呆在家里玩两者之间的利弊,可我还是支支吾吾地对妈妈说:“自己不想去。”妈妈还是很耐心地说:“那你今天过去试听一下,可以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同学,会有所收获的,如果像你想象中那样没意义及没趣的话,那接下来的四天就不用再继续了;如果你连试听都不去,那你至少要给出三个合理地理由,及把每天呆在家里的情况要详细地做汇报。”

  最后,妈妈说:“再给你五分钟的时间考虑。”我想了想说:“好吧,那我今天就先去试听一下,如果觉得没有意义,那接下去就不去了。”妈妈说,可以,我们就这样达成协议。在课堂里,刚开始读《老子》觉得很费力,后来重复了几次后,觉得挺溜的,还得到了老师好几次的表扬呢。在学堂还有上书法课,练习繁体字,让我学到了好多的繁体字。

  课间还可以去楼下公园里玩打排球,溜风火轮,我们都玩得特起劲。今天这一天过得确实很充实、很愉快,学有所乐,明天继续哦。

  国学作文300字篇3

  对于经典,我起初并不了解,后来在信息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才对经典有了一些认识。我现在正在读《论语》。《论语》是我踏入经典世界的第一步,说实话,我对经典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并不觉得读经典有多么的好。

  不过,张老师每逢信息课就向我们推荐。我想:张老师这么积极,也许经典真的对我们帮助。接着,在张老师的要求下,我们班很多人都买了《论语》。在经典的世界探索起来。我记得以前张老师对我们说:“我女儿也读经典,如果我要害了你们,那我也已经把我的孩子给害了。”我知道张老师的女儿俞典典读经典读得很棒,要是我也能这么厉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正也没什么坏处,多读点书也好啊!我觉得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华。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在读中国的经典,我们这些实在的中国人怎么能不如外国人呢?所以说,我们就要更了解经典,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让自己更深地体会经典。

  国学作文300字篇4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傅老师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诵读《三字经》、论语这些国学作品,所以我对“经典”这个词并不陌生。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经典”作品是小学一年级,那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三字经》。我一捧起《三字经》便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那时的我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会跟着背;渐渐地,每当我读着《三字经》时,在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一群穿着长衫的人,而他们呢,正在演绎着里面的内容。

  紧接着,我又接触到了论语。信息课孙老师说论语是她到目前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这句话,我一直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时不时地会去读读它,因为我发现在这本书中我能学到现代社会中所没有的东西,它会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它的意思,但我想总有一天我能把这传统文化的精髓化为己有!愿“经典”能伴我成长!

  国学作文300字篇5

  今天观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之后,我受益匪浅,明白了中国传统文是有多么重要。

  一位位小名士深情地朗诵着一首首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数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而他们却朗诵如此熟练,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现在,我们每学期都会有一本《经典与阅读》。《经典与阅读》这本书上有着二十首古事,一学期就背这二十首古诗,但即使这样,我背的熟练度还达不到这些小名士的一分。这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啊!我身为中华民族的下一代,身为龙的传人,感到万分愧疚。

  如果一天就背一首古诗,一年就会背三百六十五首古诗,十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首古诗。只要这样不断的积攒下去,累积下去,就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

  所以我们要让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而不是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流失。

  国学作文300字篇6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特别好看,里面的每个选手的表现都非常好使我很吃惊。

  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各使用国、家这些字来进行对决他们经过三十二回合选出了三名第一局的三位小选手,之后又用情字,开始另六位小选手开始了十几局激烈的战斗,之后又选出了三位小名士进入了下一轮的比赛。第二轮是六个小选手以主持人提示,视频提示按抢答器抢答,抢答后,要用毛笔写出答案对的加分,错的直接淘汰,之后又淘汰两个小选手。到了第三轮棋逢对手时,就开始用答题和下五子棋相结合,起来,两人先开始答题,答对一题下一子,答错不能落子,经过一个个题目终于选出了两个人进入下一关,接对联环节比出了国学小名士的冠军、亚军、季军后就结束了。

  我真佩服那个国学小名士的第一名,他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成为了冠军,我要向他学习。

  国学作文300字篇7

  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国学作文300字篇8

  走遍故宫,北大只为把北京这本书读懂,日行千里只为看中华千古化。

  故宫中,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设计的精妙。金碧辉煌的城楼,一砖一瓦都包含着中国的灿烂文化,我们用脚步来丈量故宫几百年的文化,即使走得我们满头大汗,双脚再也抬不起来,也只能简简单单的了解这座承载着几百年文化。

  在国子监,我们看到古代圣贤重视读书人。透过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了解了古代学子如何尊师重道。在古树旁我们欣赏到了孔子最重视得音乐,那声音从百年前传来,在脑海中回响不绝。

  穿上汉服,几百名学生透露出书生意气,一起怀着尊重的心情,一起向孔子行礼。

  在北京大学,我们感受了最庄严的学习氛围。北大学生的细心认真和远大的志向折服着我们。北大的景物都透出浓浓的书香。

  在古老的体育馆我们与北大的学生一起游戏,他们非常热情,与我们像朋友一样。

  红剧院中,观看了《功夫传奇》,看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和真功夫,却大曾想过背后的艰难。

  这次国学之旅虽然艰苦,但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学会了尊师重道,感受到了最好的学习环境。

  

  

篇三: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我的追梦和寻根之旅1、缘起我相信因缘。就像茫茫人海,每个人一生遇到的不过数千,真正能够成为朋友知己的更少。这数十亿分之一的概率之中,除了偶然和随机因素以外,还有偶然之中的必然。人和人之间,极有可能因为某一极微因素的干扰,而让两者的道路南辕北辙,就像两条起点没有相交的射线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或者因为众多因素的聚合而相遇、相见。我相信我和《国史大纲》的缘分必是诸多极微因素的叠加所致。试想,如果没有空闲时间、没有受到朋友的影响、没有来无锡(作者钱穆祖籍无锡,多增一分好奇)、没有学中医、没有因为学中医而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兴趣……这诸多的“因”互相叠加,甚至在这“因”的背后也有“因之因”,共同聚合产生了这个“果”。我愿意把这所有的“因”和“果”共称为缘分。缘分使然,我读了一遍《国史大纲》。买入《国史大纲》是在一年前,具体的日期已在我头脑中淡去,大约是在2017年初。其实在买进本书之前,出于习惯使然已在豆瓣查找,尝试一窥先行者对此书的评价,毕竟谁也不是有大把金钱和时间用来浪费。当然,《国史大纲》怎会令人失望呢?即便掺杂少许贬抑,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吹毛求疵而已。

  2、钱穆对于大家,不敢妄作评价,何况我没有评价的资格。姑且借扉页上的作者介绍,拿来一用。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895年生,1990年8月逝世。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著有《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周公》、《墨子》、《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论语新解》、《庄子纂笺》、《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義》、《中国学术思想史论叢》、《中国文学论叢》、《雙溪獨语》、《晚学盲言》、《师友杂忆》等约六十种书。《国史大纲》生于战乱年代,钱穆先生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出于对动乱年代的深刻思考,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热爱,先生在“为往圣继绝学”的基础上,抱有一颗“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壮志而作。从简介中可以见到,钱穆先生通晓中华数千年文化,详知历史脉络。四书五经,

  1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先秦各家经典,无不精熟。先生之名无需我等在此褒扬,而今先生的历史地位就是对其成就最好的认可。不得不说,对于钱穆先生,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仅凭《国史大纲》当然远远不够。未来长途漫漫,又有几人能够继承到先生的“绝学”?3、信念而今许多书籍,往往粗制滥造,多为迎合大众审美口味而作,甚至常常显示出曲意逢迎的卑劣姿态。为了博取大众的眼光,标题力求新奇,内容追求通俗怪诞,甚至为了卖书而卖书而不得不将几句简单的论断翻来覆去的陈述,仿佛书籍的主体成了数学考试中的证明题。《国史大纲》当然不同于许多一般的书籍。开篇即提出对于读者的要求。钱穆先生没有丝毫向读者低头的信念,相反,先生希望借开篇来筛选读者——如若不具备我开具的条件,还是尽量不要浪费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了。钱穆先生提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足——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减。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因果报应”并非宗教一家之言。若细细留心,每个人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此毋庸赘言。简言之,我所有今日的现状都出自昨日的种种心态和行为所致,我明日的状态都将出自我今日的心态和行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环环相扣,丝丝不断的前后因果体。具备了这样一个信念之后。稍作延展,将视野从自身个体对应到时代群体。可以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这个时代群体今日的现状是出自过去历史群体的种种

  2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心态和行为,群体明日的状态如何?只需看看这个群体今日的心态和行为即可。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个国度的国人处于何种生存状态?答案很简单,只需往历史深处追寻。我正是出于一种想要了解自身所处群体的生存状态而想要了解历史,正是想要了解历史而选择了《国史大纲》,选择了钱穆先生。今时今人,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们,不知道是被谁洗脑了一般,总是处于一种横冲直撞的姿态,并大声疾呼——爱国伟大,爱国光荣,人人都要爱国。其实这帮人基本禁不起推敲,若逮住一个人稍加追问:你爱这个国家的什么?为什么要爱这个国家?我敢断言,答案必定令人失望。多半是满脸茫然,反问——为什么不爱国?甚至会反诘,你这样发问莫不是对祖国抱有异心,你莫不是不爱国?该打该杀!义正言辞,好不凛然。任何一国民,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者,应该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这是钱穆先生对所有自称爱国之人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先生的话语稍作推敲,先生意思莫不是——连自己的历史都绝无所知的人,都是妄称爱国。4、坎坷选择了《国史大纲》,等于选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我这一看就是一年,甚至在途中几度想要放弃。个中原因,说来略有几分苦涩。自身古文功底浅,历史底子虚无,性格慵懒惰怠、欠缺果敢刚毅等等诸多原因,让钱穆先生断断续续在我眼前晃悠半年,莫不是先生自己都反感透了这位后生的“可畏”,莫不是我自己害怕无颜面对先生的谆谆教诲,我想我恐怕会拖拖拉拉以致最终放弃,落入书架,汇集尘埃。《国史大纲》本身排版如先生开篇明义一样,丝毫没有低头逢迎诸位后生的意思。全书采用古文繁体竖排版,行文由右至左,全部采取古籍的印刷模式。给被这个时代骄纵惯了的读书人提出了一个莫大的难题,或繁体不认识、或古文难懂、或竖排从右至左不符合长久养成的阅读习惯,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一个个难题,迎面而来。先生怎会是故意的呢?这是在一遍遍的筛选读者,先生一遍遍的说:放弃吧。可是先生心里怎会不知,爱书之人怎会被这一道道栅栏拒之门外。反倒是这一道道栅栏,会更合爱书之人、爱历史之人的心意。或许这根本不是横亘阻碍的栅栏,这才是书籍该有的样子罢。我承认,阅读前期我饱受这一道道“栅栏”的围追堵截,甚至心生疑惑。中间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空白期,尤其是读到魏晋南北朝章节,历史脉络本身混乱不堪,国家四分五裂,长久征战,南北割裂,士气消沉,底层政治黑暗。诸多负面信息冲击之下,我一度想要寻得一位明师的指点,教我渡过难关。最终,应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教诲,在搁置冷静一段事件之后,一鼓作气,连跳带跨的读完了魏晋南北朝。来到隋唐盛世之后,虽然时局仍然时平时乱,但一路读来,渐渐趋于顺畅、

  3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高效。每日拿来一个小时的时间翻阅,待上册被我攻占之后,下册仅用去一月余。相比上册带来的磕绊,下册阅读速度如有神助。前期的所有磕绊都已不成为磕绊,读来清晰分明,判若两然。5、简要在扉页上,先生用这样一段话总揽全篇: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申。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如先生所言,“简要”贯穿全书。人物、事件仅举其纲,甚至一笔带过。若像我一般对诸多历史人物、细节未曾耳闻的,估计也会像我一样,阅读中会掺杂诸多疑惑,甚至放弃。但是,若了解先生的意思之后,则大可释然。先生意在“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以实现“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此为先生“为万事开太平”之宏图大愿所致。不同于对待人物、事件的简言,先生对待历史兴衰动乱处尤多着墨。目的无非是述说兴旺的原因、指陈动乱的缘由,借以警示后人——国家兴亡皆在人事,而非天命。既然在人事,则皆有可努力之处,人事的好坏又出于精神、或心态。无论是武人或农夫甚至是外族掌权,无不需要仰赖士人阶层,也就是读书人治国。除了统治阶层的独大专权之外,读书人的精神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治乱兴衰。独夫掌权一旦确立难以更改,农民团体若非到了彻底绝望的地步,绝没有主动求变的动力和意愿。但是读书人团体作为肩负自身使命的力量,向上监督权力,向下治理民事,他们一旦丧失了精神层面的支撑,这个国家也就彻底失去了希望。明白了先生的意图之后,则无需过多纠缠于细枝末节之处。只需“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申”。6、附会《国史大纲》有一个伴随本——《中国通史》。出自钱穆先生的学生,叶龙。封页上打着“钱穆《国史大纲》课堂版”的旗号。我是出于对《国史大纲》的畏惧心理而购买了这本书,目的是将其当作阅读原文本的辅助工具,但是读过之后,发现辅助完全不成其为辅助,最终我得到了一个定论——附会之作,几十块钱打了水漂。

  4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所谓课堂版,不过是极其简略粗糙的遗漏版。动乱兴衰关键之处被删减,仅列各朝代的简单变迁,流水账一样的文本,嚼之索然无味。其实细想可知,这本来就是钱穆先生嚼透了历史之后通过口头宣讲的文本,凭借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的没的记下几笔,嚼了又嚼的东西,索然无味成了理所应当。这也告诉了我一个简单的道理:读书读原作。即便是《国史大纲》也是经过钱穆先生对古人著作拣选后呈现出的一家之见。可见,在读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呦呦

  5

  

  

篇四: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读《北大国学课》有感

  《北大国学课》,在细细品读之后,我越来越能“品”到国学的奥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国学本身所涵盖的内容复杂而又多样,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北大国学课》全书划分成10个章节,分别是“史”、“儒”、“禅”、“道”、“法”、“兵”、“医”、“易”、“礼”、“食”,以下本人就“儒”、“道”两个方面简单谈谈读后感。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一直认为儒、道两家持截然不同的主张,然而通过读《北大国学课》以及一些其他的史料书籍,我发现两家的观点中依然有着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人的修养的倡导上起着殊途同归的效果。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礼,教、规范人性,表面看来好像是相互对立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但实则不然。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包括崇尚天道的自然无为和提倡人道的自然无为,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和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这种思想很久以来被一部分人认为是消极思想,其实是因为理解上的片面才导致了这样的批判。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人类社会几乎发展到了一个“随人意志”的地步,然而很多有识之士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人意志”地去改造自然界,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相反,像历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却一直被看作“推自然之势”取得成功的典范,

  1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之势的“无为”绝不是消极的,比之那种盲目、违背物性事理的、不顾后果的、为人类私意为求的“有为”更具有更多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而儒家文化中,把人格的确立和提升放在第一位,因而特别强调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养成。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时,他强调:考察以往圣贤之所以教人,无非是让人们探求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行自我修身,然后推己及人。并不只是教人们广文博记,写漂亮文章,以便去沽名钓誉,追求利禄。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在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强调从“修身”做起,后边一系列的志向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稳固的社会环境,而绝非相互攀比、尔虞我诈。这跟道家倡导保持人的清净自然本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殊途同归。

  当今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为人类日益被迫地成为经济动物、物质奴隶而忧心忡忡。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现代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限于严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返璞归真”,倡导“吾日三省吾身”是儒、道两家极力呼吁的,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觉得“国学无涯”,同时我也觉得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细细的品一品中国的`国学。

  先生买给我的那本《北大国学课》太重了,太厚了。习惯性的首先包书皮,然后写上我的名字。

  今天专心的开始看,虽然里面提到的很多历史书我没有看过,但其中部分还是知道的,大体上可以看懂。

  首先看大师章太炎讲的第一课《国学课概论》。没有机会再坐到大学的课堂上听课了,特别是大师级的老师的课,那就看看他们讲的书吧,一切皆有缘,就像买这本书,去超市买东西,哪想到会买书。而这本书是先生先一天晚上一个人去超市先看到的,推荐给我,第二天两人就去超市才买回来的,他说适合我,只是因为我爱写作。其实拿到书,我都很有压力和沉重感。自以为自己没有那份天才读懂大师的书,但既然先生那样恭维我,我也就顺杆子爬了,仿佛自己真的厉害。

  读书,真的要沉下心来读,我给自己说,认真仔细的读这本书,懂多少算多少,记多少就多少,起码读过了,对自己来说,没有损失,多少都对自己的学识增加了些许东西。读书可以培养自信,改善气质,有好处,所以要读书,况且有

  2

  很多时间,想想自己也很惭愧,没有充分的利用时间,上网的时间较多了,想想很多是无聊的东西,所以克服这一点,同书多亲密才对,让自己活得简单,单纯,有质感,内心丰富,这才是我,一个真正的我。

  不知为什么,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甲,合上书,心里有些伤感涌上来,很想哭,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溢满眼眶了,可能这段时间没有品尝眼泪了。有时不知内心的深处的某点被什么事所触碰,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体现在我的眼泪上,想想在这干燥才有秋意的离家乡遥远的这里,内心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脆弱。很多年过去了,愈来愈易心生伤感,也许流出来还好,就当湿润干涩的眼睛。

  一个人坐在这里,感受着内心的波动,丝毫的触摸心灵,都会让人不觉眼泪默然滴落在衣衫上。秋意愈来会愈浓厚,那屋顶上的杂草似乎也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干干的茎随风无奈的摇过去,摆过来,鸟儿也许已飞走了,几天没有听到它们的歌声了,传来的是风儿拉动树枝、树叶的无奈的低吟声。

  心里落寞的很,恍惚间似坐在世界的某一孤岛上,周围没有什么生灵,只有我自己,向外望去,窗户、防盗网、屋顶、杂草、树梢,两个世界。

  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时空被防盗网隔开了两个世界,谁能说清两个世界的命理呢!

  【读《北大国学课》有感】

  3

  

  

篇五: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国学经典读书笔记金溪镇中心学校张丽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一、国学与经典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

  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2、教师学习什么?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

  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

  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

  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师德是师才之本师德是师风之根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道,比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二、关于教育的对象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要有科学性。四、关于教育的内容五德:温:敦柔滋润谓之温良:行不犯物谓之良恭:和从不逆谓之恭俭:去奢从约谓之俭让:先人后己谓之让五常: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智:四层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迷信鬼神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1、立志乐道2、意志锻炼3、自省自克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5、改过迁善6、勤学问思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第三讲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什么是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教育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一、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有4点体会:1、因性而教;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4、因教而学2、“问答”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

  问,到没有疑问。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4、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特点1、学与思辩证统一;2、学与行紧密结合;3、学与教相通相长。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培养优点,挽救偏失失:多、善、易、止三、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四点启发1、因性而教:不同性别2、因龄而教:不同年龄3、因个别差异而教4、“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着重启发学生思维,是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2、“问题性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手段。第四讲国学解读国学:泛指所有跟国人历史、文化和生存、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和学问。最为重要,最有

  代表性的,即为儒学。一、理解国学要用心;二、用心体会;三、国学中的理想人格,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四、拥有“中国心”的国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庄子《逍遥游》为例。篇二:国学读书笔

  记修己安人《论语·宪问》有言:“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

  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其大意为: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以做到吗?孔子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而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即修己是基础,安人是目标。这与《大学》中提出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如出一辙。正如伟大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

  正所谓:“至德至才者,圣人也;德多而才逊者,君子也;才多而德逊者,小人也;无德无才者,蠢笨之人也。德多而才逊者,人安己安,故君子也;才多而德逊者,己安人安,故小人也。”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早知从德与才两方面来衡量一个人,其实这也应该成为现代企业招聘中一个重要的原则。而孔子所说的“修己”就是从“修德”、“修才”两方面来努力的。首先,“修德”具体而言就是修“仁、义、礼、智、信”五德:仁德即对世间万物充满仁爱之心;义德要求我们做事要讲道义、遵守规矩;礼德要求我们言谈举止做到礼貌、周到;智德则是先学习做人的道理再学习做事的方法;信德即为诚信为本,

  不论是与人相处也好,还是经营公司也罢。然后,对于管理者而言,“修才”即为学习管

  理之道。

  既然在管理中,修己是为了安人,“安人”即为“治国平天下”。在企业管理中,要想安

  人必先修己,但是仅靠修己、靠个人行为的引导及模范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得了解员

  工的“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需要,“安心”方能“安人”。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常常通过

  建立企业文化来达到安人心地目的,让员工认可、遵循并维护企业的文化。

  “修己安人”不仅仅是对管理者有很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行为中亦可以此要求

  自己、约束自己。篇三:北大国学课读书笔记

  《北大国学课》读书笔记中国可以是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可以是一个科技大国,

  但最根本的,中国还

  是

  -

  个

  文

  化

  大

  国

  。

  ————季羡林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的根基。而

  国学又是什么?准确来说国学对于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甚至于世界都有着怎么样

  的影响呢?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学是文化的精髓,它包括我国几乎人尽

  皆知的儒家学说,同时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相关学说,可以说是在相辅相成的。也

  就是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很多的方面都这些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构造。该书分为10章,分别是“史”、“儒”、

  “禅”、“道”、“法”、“兵”、“医”、“易”、“礼”、“食”,通过对国学精华部分学

  习,深感学习国学,弘扬国学精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章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三皇五帝”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那些人,

  史学界似乎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而实际上,三皇五帝的观念来源于我国先

  祖对于宇宙系统的看法。古人认为,宇宙是由静止的天、地、人和动态的金、木、

  水、火。土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也就是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金帝、木帝、水帝、火帝、土帝”

  从书中我也了解到,事实上,三皇五帝代表了我国远古社会的两个时代。

  三皇时期代表着从母系氏族转向父系氏族的时代,伏羲和神农是父系氏族的代

  表,神农氏族后来又分化为黄帝、炎帝两个部落,再后来又融合为炎黄部落。五

  帝代表的时代是三皇之后、夏朝之前的时期。舜帝是公认的五帝之一,夏朝始祖

  大禹就是从舜帝那儿获得部落首领地位的。从夏朝开始,统治者从人民的服务者

  变为人民的压榨者,帝位的继承由禅让制度变为世龚制,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

  新阶段。

  这一章从三皇五帝开始,介绍了非常多历史的知识。像是将皇帝成为万岁是

  什么时候?还有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啊,还有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为

  什么呢?等等??

  第二章儒——“内圣外王、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

  说道儒,最先想到的就是儒家学说的三种主张——礼治、德治与人治。儒

  家思想中“德”和“智”是什么样的关系?“孝”和“悌”在儒家思想中又有哪

  些解读;儒家的“忠君”思想是如何成为统治工具的?你知道“孔门四科”还有

  “孔门十哲”“孔门六艺”吗?历史著名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历

  代君王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等等

  第二张从儒学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了儒家学说对于我国的影响。

  接下来开始就慢慢的开始接近我们的生活了

  第三章禅——佛法要义、释义人生的佛学思想第四章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要义第五章法——以法为教的法家思想第六章兵——上兵伐谋、居安思危的兵家谋略第七章医——从生命真谛中看中医的高度第八章易——大易思维中的周易智慧这几章可以说就是其他几门学说的补充,也可以说我国的文化是在这些学说的相辅相成下前行的,再来是礼,这一章也是我推荐的一章,礼仪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深入进去会发现这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从自古的那些可以说不人道制度再到现在简化后的基本礼仪,这一路可以说是崎岖坎坷。第九章礼——仁义礼智信背后的国学含义这一章最开始说的是古代官场中的“夺情”和“丁忧”制度,虽然名字有些奇怪,但是这也确实是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之为“丁忧”。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夺情也就是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也就像字面一样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原本少见,但在战场上,原谈不到“丁忧”,古人称之“墨绖从戎”,又称“金革之事不避”。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重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意思是必须请假二十七个月,回乡下守丧,事后再重返官场。但是为了因应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唐代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夺情起复制度,但在唐玄宗后夺情已较少见。然后又有谈及“礼”是古人安身立命和齐家治国的根本吗?为什么说“孝”是传统文化之根本吗?“三纲五常”对我国古代专制社会的影响;为什么说“三从四德”是对妇女的压制?古人讲的五礼是什么?所谓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本以为会是从头开始的五种礼仪。像这样容易曲解意思的还有一个那就是“长跪”《战国策》里出现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这里的“长跪”并不是长时间跪着的意思而是直身而跪,也叫“跽”。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着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敬。这一章中还有讲到古代的一些谦称,避讳等等。还有端午节中元节等一些有趣的故事。第十章食——饮食文化中蕴涵的国学智慧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

  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多样,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兼而有之;地形多样,江河湖海,山川平原,无一不备,这样就为中国的饮食与烹调提供了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鱼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丰富的动植物原料、调料。

  数千年来,中餐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烧、炸、烤、烩、熘、炖、爆、煸、熏、卤、煎、氽、贴、蒸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约有各式菜肴一万多种。著名的清宫廷宴席菜肴“满汉全席”,仅此一桌的冷热大菜就有120余种。以这种大菜为代表的中国食文化,显示出华丽、气派的“天朝”和“帝王”心态,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特点。

  中餐的菜肴以色艳、香浓、味鲜、型美而著称于世。其型美,尤以花式冷拼盘最为突出。它造型别致、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呈现出富有意境的景色和图案。那山川树木、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尽收盘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享受。而且中餐每套都以双数为单位,四、六、八、十??等成为一般的规则,俗话说:“两个盘子待客,三个盘子待鳖”,追求双数恰恰表现出中国文化注重“十全十美”,讲求偶数为利的心理习惯。

  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如游龙戏珠、阳春白雪、银珠牡丹、金玉围翠、玉手摘桃、宫门献鱼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充满了诗情画意,有时就是一种立体的诗配画。

  我国的食可不光是这些,茶!也是让人自豪的一方面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录俗话说多读书,读好书。增加一点书卷气,保持心静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涵养静气的摇篮。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至少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读书至少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通过这本书让我穿越古今欣赏到了不同的风景。再次请让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深深的谢意。篇四:国学读书笔记第一讲国学经典与教育——师德与修养主讲:曹廷华一、国学与经典1、什么是国学与经典?

  国学是中国在晚清到民初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学数、学文、学理,中国之学是学文化,重在学文的综合和缜密。

  国学就是我们说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等。2、教师学习什么?教师主要学习它的教育思想方法,领悟其中包括的教师道德修养。二、国学的起源与内涵1、师德修养的四个字:师:师发自然,自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自然教会了我们学习。因此,教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二是让人学习,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能让人学习,能者为师。德:古人讲:德者得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人格修养,你就要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是升华,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文化高低的体现。修:按规律、原则规范自己的原则,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职业行为、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能光说不练。所以要实实在在的去修。养:滋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学好的东西去滋润别人,要有信仰、有追求,始终保持成长、向上的趋势,养而有成。所以“养”要相伴终身。2、为什么教师要道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师德是师业之魂,身教重于言教,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三、国学与教师的关系1、修养好应有的社会公德2、认真坚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是爱学生。3、个人自身修养,追求人格品味,生活情趣。出污泥而不染,得意而不忘形,失败而不气馁。师德是师才之本师德是师风之根第二讲国学经典与教学思想主讲: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熊笃一、关于教育的作用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凡治国之道,比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貧则难治也,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是教育的基础,发展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前提3、教育是治国的首务,育才是长远之计。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终生之计,莫如树人。二、关于教育的对象环境影响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故有教无类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三、关于教育的目的1、为天下培养君子贤人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空闲的意思3、《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把修齐治平联系起来。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一是强调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二是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阶级,三是修身的途径必须循序渐进,要有科学性。

  四、关于教育的内容五德:温:敦柔滋润谓之温良:行不犯物谓之良恭:和从不逆谓之恭俭:去奢从约谓之俭让:先人后己谓之让五常:义:宜、善、正行而宜之之谓义;礼:制度、仪式、礼节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礼:(周礼)、(依礼)、(礼节)。智:四层意思:审时度势、进退得宜谓之智。孔子一贯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迷信鬼神谓之智。有是非观念谓之智。好学谓之智。信:诚实不欺,言必信,行必果。五、关于教育原则的要求1、立志乐道2、意志锻炼3、自省自克4、知行统一,言行一致5、改过迁善6、勤学问思7、后生可畏,重视教学相长第三讲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主讲:重庆教育学院教授丁永忠什么是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教育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一、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有4点体会:1、因性而教;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4、因教而学2、“问答”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4、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特点1、学与思辩证统一;2、学与行紧密结合;3、学与教相通相长。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培养优点,挽救偏失失:多、善、易、止三、因材施教给我们的四点启发1、因性而教:不同性别2、因龄而教:不同年龄3、因个别差异而教4、“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古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着重启发学生思维,是古代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2、“问题性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基本手段。第四讲国学解读主讲:王于飞国学:泛指所有跟国人历史、文化和生存、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和学问。最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儒学。一、理解国学要用心;二、用心体会;三、国学中的理想人格,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四、拥有“中国心”的国人是如何生活的,以庄子《逍遥游》为例。王双喜石林中心校篇五:国学体会及读书笔记学习国学心得体会宁波小学教师王大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观念文明。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滋润着中华物茁壮成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和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成为了传之千古、揪之四海的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通过近段时期的《国学》知识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了国学的深邃,同时更让我看到了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写信人生真谛的论述,其敏锐的观察、合理的推定、经验的告诫,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接班人,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这笔精神财富吸收和传扬。人生就像一条平坦的大道,大道上会分出许多岔路,而我们正是在这条大道上行走,目标是成功,但离开这条大道进入了岔路,就很容易迷路了,就会再也回不到大道,所以必须有人提醒你,而这个人,我觉得就是中国的古代文学,因为它汇集了所有已经到达成功的人的经验。所以,我们要想走向成功,就必须要学好国学,来净化我们的心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心灵就像未耕耘的土地,有肥沃的土壤,可是也有杂草存在,必须用庄稼来排除杂草,而庄稼就是国学中的一些美好品德。我们学国学,不只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道德修养,还有助于对其他知识领域的领悟与旁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增进脑力开发,

  提高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创造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能使儿童心性向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根治社会风纪败坏,道德沦丧的一剂妙方。

  我们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诵读圣贤经典,可以让我们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开阔胸襟,迈向圣贤之道。让我们用国学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吧,让我们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吧!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期间,我通过网络参加了重庆市教委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国学经典》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学校又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读国学、学国学、用国学活动。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回味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党员,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我们年轻一代党员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经典与教育之《荀子》读书笔记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学者和政论家,从他的著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性恶论”及教育作用荀子提出“性恶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人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导致社会动乱。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学习是人的成长的决定因素,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荀子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它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二、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君子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能有效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理想目标。三、以儒经为教育内容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传播。

  

  

篇六: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每个人的背上都有一本书观后感

  一本书的读后感篇1

  这篇国学课文讲述了中国古代人刻苦读书学习的故事。比如:买不起书,仍然知道努力学习。读书时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把头发栓在屋梁上,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还有,把萤火虫放在沙袋里照明读书,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每天边担柴边读书;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在艰苦的环境里,身体虽然劳累,却依然刻苦学习,最终成了卓越的人才。

  古人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自觉苦读成才的典故教导我们要自觉刻苦学习。古人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呀!今天我们有舒适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惭愧啊!

  相比古代人,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比他们好上千百倍。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上学。上学有明亮的教室,有老师给我们上课,教我们读书学习。回家做作业写字,有电灯。天气热的时候,还有电风扇和空调。我们要珍惜好的学习条件,学习古代人的求学精神,更加刻苦努力地读书学习。

  一本书的读后感篇2

  今天读了陈平原教授《享受读书》一文,有收获,也有感想。

  这篇文章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既没有摆弄学术,也没有摆弄文采,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对读书的几点看法。概括说来,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读书是很平常的事,不必刻意拔高。作者列举了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勤奋读书的故事。这故事于我是很熟悉的,它曾编入我读书时的小学语文课本。说马克思在博物馆读书时间既久,以使博物馆地面留下了“马克思的足迹”。

  作者说那事儿纯属子虚乌有,乃是中国人编造出来的励志故事。作者认为,此类神话一旦被拆穿,很容易让人产生幻灭感。他说,其实,对于识字颇多且略有空闲的人来说,读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必要到处炫耀,更没有必要神秘化。

  二、读书可暂时不考虑有什么作用,关键在于“乐趣”。作者认为“开卷”除了“有益”,还必须“有趣”,唯有“有趣”,才能“可持续”。而当下,许多家长和老师在对待孩子读书问题上,过于功利了,要么是一味强调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要么是从考试作文角度考虑,给孩子买一些作文选阅读。

  前者往往因孩子读不懂,久而久之就败坏了胃口;后者往往水准和品质不高,犹如劣质食品,食之既久,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作者说:“你问我有什么读书体会,回答很简单:暂时忘记卡路里,保护味蕾,享受美食。”

  三、读书是很个人的事,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趣味”。作者认为所谓“趣味”,因人而异。审美眼光有高低雅俗之分,但就阅读而言,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趣味”。人人说好的,不见得适合你;十年后才能读懂的,不妨暂时束之高阁。

  这又让我想起林语堂的一段话:“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读书若无爱情,如强迫婚姻,终究无效。”由此,也可以这样说,读书需要找到自己的“爱人”。

  四、可以读少一点,读慢一点,读精一点,不着急,慢慢欣赏。我见此观点最为喜悦。我生长于乡村,少时无书可读,没有得到阅读训练,后来有书读了,苦于阅读速度很慢,很多书没有时间读。我也因此常常产生淡淡的自卑。别人动辄日读一本,我却只能月读一本,尚因年岁已衰,读后就忘。十多年前,我教学生读文言文,两个班教下来自己对文章就能倒背如流,而今,我有意识地去背,却且背且忘。最近,我用最笨的办法来和遗忘抗争,就是“抄读”,一边抄写一边记诵。

  有时,我想,学语文的方法,最笨的方法也许就是最捷径的。在看到陈平原教授这篇文章之前,我真有点自卑,有人敢说自己读了一万多本书,有人敢说自己阅读速度达每分钟4000字以上,而我每分钟阅读仅400字左右吧。此时,这位北大名教授的言论,是治疗我“读书自卑症”的一剂良药。

  一本书的读后感篇3

  冰心先生曾在她的一篇序言《忆读书》中说到:“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每当看到这句话时,回想起自己的读书生涯,都会觉得这句话特别铿锵有力,荡人心神。

  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增长见识,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当世界上有了书,可以治愈一切孤独与愤懑。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著作,流传千古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仍能从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这些文化瑰宝中找到共鸣,时代在变,但人的共情之心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你可能会在沮丧失意之时,在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找到慰藉,在快乐欣喜之时,会用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来表达内心的雀跃,也可能会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找到仇猫喜鼠的共鸣点。总之,一切书籍,都可以化成诗的言语,来安抚你的内心。哪怕失意颓废,哪怕漫无目的,你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情感的慰藉,心灵的归宿。

  读书还有一个最实用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空虚,用精妙的知识填满你的大脑,那是你刷多少抖音,玩多少游戏都无法得到的充实与满足感。可惜,现代人似乎不太喜欢读书,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寥寥无几,或许正是因为生活如此浮躁,所以在闲暇之余,品一杯清茗,捧一本好书显得那么可贵。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好书,就如冰心先生所说,那些陈词滥调,只会堆砌华丽词藻的书不要读,要多读经典,多读有真情实感的书。一切打动人的语句,都离不开一个真字。好书,也就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书。也只有那些真正走进人的内心的语句,才会千古流传下去。

  读好书,还要会读书,有些人一打开书就犯困,因为他没有找到真正令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只读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就好比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总是没有收获。要会读书,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书,从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做起,这样,当你习惯了读书,随便放一本书在你身边,你都会读的津津有味。如果一开始就人云亦云,那么,读书将会变成一件令你厌烦的事。除此之外,一本书不能只读一遍,犹如走马观花,去宝阁而空手而归,应该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你把一本书读透了,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样,你才会真正领悟书的意味和真谛。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当你学会读书,你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里面都是数不胜数的珍宝,令你流连忘返,受益无穷。

  

篇七: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读了《论语》这篇著作,论语读后感1这段时间,我们把《论语》这本书学完了。还记得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还写着非常大气的两个字——论语。刚翻开书页,就看到了人物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业,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俗话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颜回,曾子,子路,子贡,管仲……《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国古代名言之一。全书语言精练,意义深刻,有许多言论被人视为至理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体会。论语读后感2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

  1

  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

  论语读后感3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些国学经典,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论语》。《论语》源于周朝,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就像一位老师,里面的许多句子都给予了我们启示,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了我们看人的方法,正如黎巴嫩的纪伯伦所说的,看一个人,不要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听他没说出的话。所以真正的好人都不会努力地表现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圣经》十戒中的“己所欲,施于人。”更先进了一步。比如说,在大冷天,你刚刚运动完毕,身体很热,便拿了块冰棍吃,你能硬让冻得发抖的父母吃吗?不能!所以它所说的是一种保守的品格,自己不想的别强施于别人。这条法则很有用,譬如做生意:你想买质量差的商品吗?肯定不想!那你就别生产质量差的商品,也好让别人收益。看了这本书以后,很惭愧,我觉的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许多,但人们的品质却一天不如一天,以前我们虽然物质文化不丰富,可精神文化却发展到了顶峰。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夜不闭户。而如今有这种现状吗?现在人的品格问题寻根究底起源于教育问题,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很少注意学生的内心思想,品质也很少关注。我曾经做过计算,现在我们一学期共有近四十次考试。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次考试,人人都关注孩子的分数,极少注重孩子的品格。分数是什么?分数成了家长们的面子,是用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和精力换来的!这样的填鸭式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样的教育培养出

  2

  来的不是高科技的人才,而是考试人才。这些人墨守成规,整天纸上谈兵,根本不会实际操作,除了考试一无所长。再说了,就算能培养出高科技人才,品质不行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祸国殃民!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北大、清华这些高等学府里的优秀学生还会有个别自寻短见?

  我诚心的希望,这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能够早点醒来,学学两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的文化。

  论语读后感4《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

  3

  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

  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快乐,去寻找真正的理想吧!

  论语读后感5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

  4

  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论语读后感1《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

  5

  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论语读后感2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场白。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好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我明白了孔子在学习中,很注重温习,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巩固起来。我在学习中,不应该学过就忘记了,也要向孔子学习,注重温习,这样知识才能巩固起来。同学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也不和同学争吵,这样我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小心而诚实,对人要有爱心,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完这些后如果还有空闲,就用来学习吧。”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做任何事情要诚实守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还有空闲,不应该沉迷电脑游戏,就用来看书学习。《论语》不仅使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学习,做人。《论语》这本书,为我们打开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大门。论语读后感3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6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么扞卫真理?他们最初不被接受,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他们可以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己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他们真的知道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不再努力改造自己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一定能理解你的吧。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7

  “理解万岁”?不被理解又有何妨。论语读后感4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但是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明白,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务必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一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一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必须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就应尽心经力的去帮忙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必须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就应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必须要做到每一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必须受益匪浅,必须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论语读后感5

  8

  《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

  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

  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快乐,去寻找真正的理想吧!《论语》读后感1

  9

  寒假期间,我没有读莫言的文章,但我用心背诵了老师布置的《论语》。在背诵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8年),名丘,字仲尼。孔子的思想,他说话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之于《论语》一书。《论语》里面内容丰富,写有关于父母的内容,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它教育我们作为子女的出门进家要跟父母打招呼,别让父母不知道你去了哪儿,不要让父母担心。还有写关于人的,比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导我们每个年龄阶段所要做的事情。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令我们得益不浅。

  《论语》读后感2寒假中,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场白。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好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我明白了孔子在学习中,很注重温习,也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巩固起来。我在学习中,不应该学过就忘记了,也要向孔子学习,注重温习,这样知识才能巩固起来。同学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也不和同学争吵,这样我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好学生。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小心而诚实,对人要有爱心,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完这些后如果还有空闲,就用来学习吧。”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要好好学习,听父母的话,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在外面要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做任何事情要诚实守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还有空闲,不应该沉迷电脑游戏,就用来看书学习。《论语》不仅使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学习,做人。《论语》这本书,为我们打开学习国学经典文化的大门。《论语》读后感3

  10

  《论语》一书都是写做人的道理,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有些人学而不厌,谦和待人。”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做人只要行为正当、品格高尚就好,还有要以德服人,心胸宽大。

  《论语》这本书真不错!《论语》读后感4《论语》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他的弟子言行的。主要讲了学习的态度、方法,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其中也让我懂得了不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也不能给到别人身上。开学时,我们班要发新的课本了,但有位同学发现有一本书的角有皱,就顺手和别人换了一下,这就是错误的做法。虽然只是个小事,但这展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我们应该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角度思考。"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生活中,我们要对学过的知识巩固、复习,有些人非常聪明,但他总考不出好成绩,因为他学完并没有复习,所以学完就忘。对于我开说也是,我没次考试前都会复习,但有一次,我忘记了明天要测试,没有复习,考试时就闷了,感觉很简单,但总是想不起来。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光考试前复习,学完的知识当天就要巩固,这样才不会忘。通过阅读《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有态度;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论语》读后感5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妈妈一起每天快乐诵读国学经典《论语》。《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是谁写的呢?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其实它是一本语录。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1

  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其实,悄悄告诉你,这本语录还有很多宝贝,虽然我只会诵读,还没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语句,但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所以,我已经约好妈妈每天继续诵读《论语》,多学学里面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来吧!

  论语读后感1《论语》是孔子写的。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一个大人物,他是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分为奉道、尊礼、崇仁、重孝、尚德。我最喜欢的是这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了又常常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还有就是“见贤思齐”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和他看齐,要和品德好的人多学习。读了《论语》的一些文章,使我又多了些知识。我以后要多读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将来更好的卫祖国做贡献。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

  12

  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温暖被子。这看似一个普通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论语读后感3《论语》一书都是写做人的道理,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有些人学而不厌,谦和待人。”从这本书中我知道做人只要行为正当、品格高尚就好,还有要以德服人,心胸宽大。《论语》这本书真不错!论语读后感4《论语》这本书有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多种思想,其中主要思想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从中我也懂得了不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师,向他好的方面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应该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在生活中,我要谦虚,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向他的优点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我的跳绳跳得好,琴弹得好,但是胆子小,不敢上台朗诵,应该向胆子大的同学学习,及时改掉自己的缺点。

  13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后,不亦说乎?”这句活的意思是:学了之后,要反复的再看,复习,这不是件高兴的事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是这样。背英语、语文的词时,要每天巩固,才不会忘记。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单词我第一天就背会了,可是过了一星期后老师听写,二十个单词只有五六个能记住,其它全忘了。

  《论语》这本书非常好,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件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论语读后感5读了《论语》这篇著作,我受用不尽,不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还亲密接触,让我对孔子了解的更深更多。《论语》书是对孔子日常生活的举止与语言方式,还有记载中国史代伟人对孔子的评价与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反应了孔子与别处俩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师傅,还反应了孔子好问好学的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他还非常谦虚,自己成了老师,还是求学,对问题都不耻下问;不像我们,遇到奖励就万分骄傲,遇到困难就不理不睬。在我练字期间,我在书法班的名誉上是大名鼎鼎的;于是,我非常骄傲,在学校的作业本上写得乱七八糟,还差点被批入“差字黑名单”;自从读了这本著作,我在数学方面的字体大有进步,连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公开赞扬我的作业本呢!原来论语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

  14

  

  

篇八: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BottomlineIfyouhavesomeoneelseinyourheart,makeitclearandIwillqui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治史三书》读后感

  《治史三书》读后感1

  严耕望先生在学界一直以治学一丝不苟,规模宏大且考证精密著称,被誉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治史三书》就是严先生传授治史经验的三本小书的合集,分别是《治史经验谈》、《治史问答》、《钱宾四先生和我》,前两个部分主要是谈及一些治史的经验,最后一部分是回忆作者跟随钱穆宾四先生学习的日子。

  全书的第一部分为《治史经验谈》,这部分主要是谈一些研究的方法、原则,使用史料的注意事项及论文写作的一些内容。作者以其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治史的原则在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具体问题为先着,从基本处下功夫;固守一定原则,不依傍,不斥拒,能容众说(包括各种理论与个别意见),随宜适应,只求实际合理,不拘成规。而方法就是:坚定意志,集中心力,以拙为巧,以慢为快,聚小为大,以深锲精细为基础,而致意于组织系统化。目标在:真实,充实,平实,密实,无空言,少皇论,但期人人可以信赖,有一砖一瓦之用;若云文采,非所敢望,光辉则心向往之而已。这些都是作者一生治学之经验,意

  在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踏实,细心,不可急功近利;史学意在求实,不可妄自臆断。首先作者谈到了“专精”与“博通”的问题,作者认为二者应该同时具备,史学本身的博通于史学专精的研究是很重要的。而对于断代研究作者认为不能把时间限制得太仓促,研究一个朝代,至少要对三个朝代有着很深刻的了解。作者还通过大量的例证告诉我们如果断代研究只局限了一个朝代那这很有可能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历史学是一个联系的整体,所以作者强调要集中心力与时间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要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风抢进。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历朝历代所修正史即为基本材料。作者认为对于正史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通读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一个时代的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而且不易遗漏一些重要的史料。作者治学一向以严谨著称,而作者最值的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肯踏踏实实的将正史通读,而从正史中寻找问题。作者强调要看人人所能看到的书,说人人所未说过的话。新的史料极其难得,我们不能总是寄希望于新的史料,而是要善于在旧的史料中寻找出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普通史事,即历史上一般现象,不要专注意特殊现象,普通现象才是社会的群像,历史的主流,应为史学家所把握。作者还强调原始史料的重要性,在利用史料时要尽量引用原始史料,而不是经过人为改写或转写过的史料。

  通过对严先生治史经验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先生一生治学都是用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很笨拙的办法,却做出了很多自认为

  聪明的人永远也无法超越的成绩。先生肯坐冷板凳,肯一字一句的去通读正史,这都是很多人不屑去做的事情,可最后事实证明只有这样踏踏实实的方法才是史学研究的正道。

  在接下来的'《治史问答中》,先生就前一部分的观点又做了深入的解答,而且谈到了一下自己的兴趣点,而且作者还认为宋史可以是青年大展拳脚的园地。这部分仍是关于治学的一些方法、建议,但核心思想和第一部分是一样的,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部分是《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主要讲的是作者跟随钱穆先生学习的经历和一些感悟。严耕望先生一生一直跟随着钱穆先生,所以很受先生器重,在作者的笔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身为人师的钱穆宾四先生。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民国时期史学界的繁荣景象,看到了那时思想的自由。那是的北大同一门课可以有很多教授开设,然后每位教授都会讲述自己的观点,一种百家争鸣的氛围中,钱先生的《国史大纲》就是在北大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可谓中国通史著作中的精品。据作者回忆在钱先生的第一节课时,就说历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是历史地理,一只脚就是制度。中国历史内容丰富,讲的人常可各凭才智,自由发挥。只有制度与地理两门学问都很专门,而且具体,不能随便讲。但这两门学问却是历史学的骨干,要通史学,首先要懂这两门学问,然后自己的史学才有巩固的基础。正如先生所说制度和地理正是

  我们学习历史的敲门砖,只有充分把握这两个领域才有能力去做其他方面的研究。

  总之,本部书对于历史学习者是一笔财富,作者以其一生的治学经验为我们讲述历史研究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求实,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追求的;严谨,永远都是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品质;踏实,这是历史研究的根基。

  《治史三书》读后感2

  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给我留下最大印象是对某种现象的大谈阔论,或者作者高深的思想境界,或者以独特的见解,一针见血的批评。而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没有涵盖复杂大道理,更没有深不可测的哲理,以十分朴实又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咨询十分方便的今天,我对很多所谓的史学家看法也在变化,如同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社会上流行的那些失学通论史学研究法这类的著作,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不管你道理讲的怎么明白,都不能代替自己去读原著。如果说他的话有些道理,那么我就想什么叫原著,如何理解原著的内容,在原著里原的成分又是占几分。曾在很多书本上不少人大谈原始社会部落生活和集体活动,我当时觉得十分纳闷,除非

  他是活在几千年前的怪胎,不然你如何知道那时候部落状况。记得曾在上中学时候历史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发问,什么是历史?没有人能回答出来,都以为应该有个比较规范的答案,而老师说历史就是正在过去的那一刻就是历史,其实历史本身的定义一样都是那么简单而老生常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问题想的复杂化,其结果是弄得是非对错难以分明。

  而在严更望的《治史三书》里,他以自身的深厚而丰富的经验来讲述治史方法和技巧,虽然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和涉及到相关作者研究唐史及魏晋南北朝史,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印象我对此论著的理解。在此书第一篇开头一节讲原则性的基本方法中探讨专精与博通的关系,专不一定能精,能不一定有相当的博;博不一定能通,能通久不一定有相当的博。为要专精,就必须要有相当的博通。各种学问都是如此,尤其是治史。因为历史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非有相当的博通,就不可能有专而能精。就如作者所说因此就很难有青年史学家。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要博通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喜欢进牛角尖的学者,就凭看几本书和看个别的现象大胆推断。这类所谓的学者不仅大大贬低所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更可怕是误导很多盲从的年轻人。因此在我看来专精只是我们所要发展的方向,要达到此目标必须以博通为基础,脱离的博通的专精仅仅是一味片面的看法和没有根据的道理。如同宗教学家缪勒所说只知其一,实其一无所知。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局限在很狭小的范围内,

  自己感觉什么都懂一点,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却变得措手不及,我从下手。因而无法走向专业方向。比如我们身为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学生,对世界其他宗教没有总体的了解,怎么能证明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是值得学习和研究。这点上很多人没有走出去看看,总在自己文化范围内评价自己。虽然在文化相对性上讲,一个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对待,但这些都必须在博通的前提下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在此书第二节上讲几条具体的规律里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几条最基本的规律,每几条的内容看似没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此书的最主要的特点也就是在这里。第一点谈到,任何时候尽量少说否定话,那么不显眼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没有谈到其学术价值,要我老实交代,此书在我的眼前停留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分钟。后来细想默默感叹大师不平凡的智慧。接下来就是不要忽略反面的证据这更是说道我的心里,平时写写东西时总是尽量搜集有利的证据,因此达到自己所要证明的观点,而反面的证据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担心更多人能以此反驳。在接下来第三节里谈到我们目前最关心的问题——论题选择,带着从能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帮助的想法去认真阅读。作者讲述了不少看法,其中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中作者谈到我们为研究工作,最好多做具体的问题,少讲抽象的问题。研究具体问题,用可靠的史料,下深刻的功夫,一定能获得客观的成绩,而且所获得成绩比较容易站得住脚。具

  体的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的问题似易实难,因为具体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点对于我们最大的指导,至少是在我看来如此。其后谈自己的能力与材料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选择题目,而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一时冲动去选择自己能力以外的题目,这就会使成为咨询烦恼!

  总之,《治史三书》是严耕望毕生经验的总结,若能读懂此书中看似简单的大道理,对我们以后学习研究生涯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受用一生的。

  《治史三书》读后感3

  距离最后一次翻开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已经一月有余。记得当时看到附录中余英时先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一文时,见到“敬悼”二字,甚至有些难过。整个读书过程中,见字如面,仿佛时时看到一位态度严谨认真、语言不失风趣的老先生。虽然先生早已离去,但书中那些鲜活有温度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先生似乎一直就在那里。就像有次走在复旦的文科图书馆,不经意看到钱穆先生即严先生恩师的全集,皇皇巨著几十本摆放在那里,一下子就联想到严先生。

  《治史三书》正有着这样的魅力,一方面让读者充分汲取各种学术方面的知识营养,另一方面又让你真切感受到老先生的为人,感受到那一代学者的风貌。在学术指导方面,它堪称是一本

  极具参考价值的教科书。严先生总结自身几十年从师治学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从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到治史答问以及附录中的两篇序言,无不娓娓道来。语言朴实诚挚又逻辑清晰,给读者指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诸多启示,即使是不谙学术之道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书中不少建议看似熟悉却给读者醍醐灌顶之感,例如严先生开篇讲到原则性的基本方法,其中一条“用人人见过的材料,说人人未说过的话”真可谓振聋发聩。学者常常以为讲别人未说过的就是标新立异,先生则特别注明这一点——“是把前人未明白述说记载的重要历史事实,用平实的方法表明出来,意在钩沉。”这不禁让我想起刘学锴为余恕诚先生《唐诗风貌》作序时所写的一段话:“书中特别注意在诗歌风貌与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中介,联系……探讨某种诗歌风貌形成的基因,而且这种探讨,常能发人之所未发。”可算是对这一原则作出的注解吧。再看“几条具体规律”中“尽量少说否定话”一条,先生给出好几则精彩例句,例三中伯氏在下否定话之前,在“未”字前着“似”字,正如作者所说,这是非常谨慎的做法,也大大减轻了错误的责任。

  而例四中岑仲勉先生“未见”驿传之记载的“未见”又比“没有”驿传之记载要好得多,这就说明,即使没有轻易下否定话了,也要斟酌否定对象的程度或者说范围。这一条看似老套,但实见

  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在现代学者的著作中也很常见,譬如巩本栋《辛弃疾评传》中“虽然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还不能完全与杜甫在诗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从集大成的高度来认识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却不是没有充分理由的。”关于书中对于学术研究的建议与指导我仅以这两条为例,至于其他内容实在是每一条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体会。

  另一方面,我想就这本书中“论题选择”这一篇目来谈老先生的学术态度问题。《历史研究》的副主编李洪岩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这本书“可让读者感受到‘充实而有光辉’的魅力,金针度人、沾丐后学自然不在浅显。这些措施和办法也极为切实,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勤奋读书而已。”严先生言语之中,足见当年治学态度,尤其是“勤奋”二字。第一条讲到“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实则就是告诫学者不能畏难下苦功夫,先生以自己为例,“为把稳起见,多做具体问题,少讲抽象问题”,同时也指出青年学者存在的问题——“他们更喜欢抽象问题,因为面对抽象问题,容易发议论,提意见,讲起来比较可以自由发挥想象”。而这一点,严先生谆谆教导,具体问题似难实易,而抽象问题似易实难,告诫我们踏踏实实,不能惧怕具体问题繁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讲“问题的实用性”时,他反复强调学者要花时间用笨办法,论述真切感人。一则他指出,讲学问诚然不应该有功利主义,也不必理会对人是否有用,但若是希望辛勤的著作能获得学术界较大的反应,就不能不考虑选择论题的重要性,这真是一

  个学者的肺腑之言;二则“我常常告诉青年朋友说,只要能如我一般肯花时间,肯用心思,肯用笨方法,不取巧,不贪快,任何人中人之资的研究生五六年或六七年之内都可以写得出来。”这段话质朴凝练不造作,可以想见先生踏实肯干勤勉刻苦的态度,读至此,不得不钦佩老先生的精神。

  这本书汇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书不厚但蕴含丰富,值得读者静下心花时间认真去读,犹如孔子弹奏《文王操》,读多了也会感受到老先生们的治学与为人之风。

  《治史三书》读后感4

  这两天认真看完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这是一本好书,内容浅显易懂,直接详细,每一个关于治史思路方法的章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虽说作者是以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例子,讲的多是中国史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从无史学基础的我,却有很大的扫盲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考证的两种方式,即述证和辩证,校勘学的四种校对方式,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都是很好的史学基础知识。至于其中的经验之谈就更让人收获良多。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并没有感到轻松。除了具体的经验方法之外,从这本书中我更体会到了治史的艰辛。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专注执着。就像严耕望先生说的,世界上出过很多年轻的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但很少出年轻的大史学家。史学靠的就是日积月累,孜孜不倦,勤勉不怠,恒久坚持。只有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才能有所得。由此,更增我对于这门学科的敬重之感。

  还有就是通读全文之后的产生那种历史感,颇为沧桑浩瀚。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写了钱穆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师生之谊,钱穆在我觉来俨然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仰而又非常遥远的大师。而通过文字我同样能感受到作者本人,一个很有些高傲不太和人的小老头,可是他在治学上是那么严谨,让人敬佩。然而,读到最后,我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已经逝世快20年了,而__是写于三十年前,那是我刚出生的年代。这一前一后,竟跨了一个世纪。这种绵延之感让我感慨不已。从文治史,薪火相传,每一代历史学人其实都背负着一定的使命来承担着历史的续写之责。或许真是让严先生给感动的,我竟隐隐有了一种责任感。在以前,我还认为历史学是一门与现实很遥远很无关的冷门专业,然而,现在我却渐渐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对于人类的教育总是潜移默化,不加彰显的。就如春天万物萌发,看似凭空出芽,其实乃是风雨气候之浸润的缘故。

  同样深有感触的是历史学人的渊博学识。在这一学期上欧美史学动态研究的过程中,此种感觉日益深刻。每位老师,都外表平凡,可是谈吐之间,治学之深之广让我赞叹不已。还有朱孝远老师,上他的课时总以为这是一个留洋归来,外语华丽,更多体现西方特质的颇爱碎碎念的男方小老头儿。可是,一日读他那本《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时,不由大为改观。散文的笔触,诗化的语言,将历史研究这样严肃的学科写的那么唯美和高雅,温文尔雅之态鲜明地跃然于纸上,俨然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现代诗人。然而,当读到附录一《学史之道——兼论史家的萧散简远,妙在笔墨之外》,才知道一开始就看走了眼,其古文之功力,传统文化之博识,丝毫不亚于前者。由此对史学人才更增敬佩。

  当然,在学习历史的这段日子,也有无奈。特别是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更有一种感觉,就是学术界的整体浮躁。记得一次课上,李剑鸣老师曾经感叹,这是一个全民平庸化的时代,精英再难出现。听后觉得无比落寞。事实确实如此啊。我深知历史这样一门学问如果没有像严先生所说的那种淡泊自甘,寂寞自守的心态是难以有所收获的。然而,如今这个时代,中国传统的权钱本位思维,再加上改革开放至今所附带产生的全民无信仰和极端物质主义,让整个社会变得如同一锅沸水,难以平静,每个人都在利益的道路上穷命狂奔。在我看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其社会价值的衡量也应该是多元的。而如今,与人交往,只感觉大多人眼中,除了钱权,再无其他。就比如我家乡的亲戚,

  他们对于我读博,总是充满不解。再如我的一个外甥女,22岁的年纪,除了让她父亲的企业如何做得更大,赚得更多,除了如何能帮助她父亲砸钱,以便实现官职连任,从而为自家企业谋利之外,眼中再无其他。她认为,人生一切唯钱一字足矣。更要命的是,她的亲戚和朋友,莫不以此为榜样,无尽艳羡,心心向往之。我从来都未曾否认过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只是一个社会倘若以此为核心,就实在太可悲了。这是否就是如今中国再难出大师的根本原因?以建国为界限,去想一想这之前的五十年和之后的五十年,我们怎样去理解,在那个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年代,会有那么多大师接连出现,交相辉映?我们又如何解释,在战乱结束,国家一统之后的和平年代,学术成就和民族价值反而变得一片荒芜?我早已过了愤青的年代,但每想到这一点总是感到深深的可悲。

  最后一点是外语的学习,特别是此次期末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外语学不好搞世界史真的很费力。以前确实低估了外语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今后要好好补一补了。另外,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学期,我的计划是好好学习一下史实,特别是德国史方面。因为我发现,此前之所以找不到要研究的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于德国历史本身还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于具体历史了解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新疑惑,那么应该就有可研究的问题了。

  

  

篇九: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师道》读后感范文

  《师道》读后感1屋檐水一点一滴滴穿沿阶石;羲之习字年年岁岁墨染洗砚池。陶行知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初读《师道》一书观此言只觉三个“天天”发人深省;再观此言更觉大小不论“天天”不易所以我从不呆望“大创造”从天而降而是学以“坦白之心”观“点滴的创造”。何为“坦白之心”?我以为对于教师而言“坦白之心”便是襟怀坦白诚挚可亲一视同仁。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对火眼金睛具备了找出孩子所有的小小创造的本事;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个广大的温暖怀抱获得了能把所有取得点滴进步的孩子纳入怀中给予温暖的能力;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双有力的手能把孩子托举得更高远离那片名为不自信的荆棘地。上学期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班里小朋友们写的“诗歌”设计海报。尤记一开始我动员孩子们写诗的时候这些“大作”还只是几张可怜的小纸片攥在几个平时的“积极分子”的手里到了下课这几个人走到我面前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领头的.来一句“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写的诗想给您看看。”话还没说完孩子们把纸往我讲台上一拍一溜烟全跑了让人哭笑不得。我只好把这些皱巴巴的小纸片一张张抚平叠起来带回办公室。看着这寥寥几张纸片我内心有些泄气我本以为我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找了不少同龄孩子

  

  有趣的诗歌举办“儿童诗鉴赏会”孩子们应该会积极性很高这些小纸片却怎么看都有些敷衍之意。没想到的是一张张看下来纸片的含金量出乎意料的高孩子们字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写的小诗也基本都具备了现代诗的“范”。想了想我准备给这些积极勇敢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我把这些文字录入到电脑配上应景的插图做成手账的形式再打印出来一张张精美的诗歌海报便完成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小礼物”激起了不少孩子的兴趣随着我一次次的动员我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小纸片”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写诗的阵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庆幸我在最后没丢下一颗“坦白之心”若我因为孩子们交上来的“小纸片”不符合我预期所想疑心是孩子们敷衍我才上交的弃之不看不予孩子反馈岂不是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便是失了“坦白之心”摧残了孩子的趣味更辜负了孩子的创造。小纸片也好精美诗集也罢若带着坦白之心去看便都是孩子的创造;孩子的点滴创造也好大创造也罢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去一一发现一一挖掘的宝贵财富。

  梁启超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是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以坦白之心观点滴创造唤起孩子趣味守护孩子趣味。

  《师道》读后感2当我刚拿到《师道》这本书心中就充满着欢喜醒目的黄色封皮上面排列着16位大师的名字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

  

  感。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大师: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这些名字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忍不住想站起来给他们鞠上一躬。这本书名为《师道》“师”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道”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立志高瞻远瞩)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孜孜以求执着追求)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功到事成豁然开朗)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

  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马相伯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人叫醒。”他希望用教育去唤醒人可惜没有等到被唤醒的那一天;梁漱溟临终前说:“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今天我们的祖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传承先师们的爱国情怀仰慕教育的丰碑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追随高贵的灵魂以他们为参照去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也不枉与他们相遇一场。

  

推荐访问:北大国学课读后感 读后感 国学 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