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7篇)

时间:2023-05-02 11:05:04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第42卷第1期2021年2月DOI:10.13933/j.cnki.2096-2134.2021.01.001喀什大学学报JournalofKashiUniversityVol.42No.1Feb.202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欧健1,郭胜华2(1.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0;2.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兰考475300)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拷问和集中检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强大的社会动员优势、高效的举国体制优势、中国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优势和中国制度的多元协同共治优势。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21)01-0001-06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两个多月之后,中国发生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拷问和集中检视。2020年1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同时,在会见中,谭德赛也表示:“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1]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当下,这场抗“疫”斗争已经取得了战略性重大胜利。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完全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初的判断: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赢疫情阻击战。面对同样的病毒攻击,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西方国家却显得无能为力。中外抗击疫情的举措和绩效的对比,也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一、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革命[2]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而保持思想和行动统一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这一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党的领导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收稿日期:2021-01-22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延安时期从严治党及其当代启示研究”(19FDJB01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欧健(1971-),男,河南固始人,教授,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郭胜华(1995-),女,硕士,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师。·1·

  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理论高度。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3]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显著优势。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一直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的。整个抗“疫”过程充分显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制度优势。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在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习近平明确要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报告”。[4]疫情防控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从2020年1月初疫情开始蔓延,到2020年4月初疫情基本被控制住,三个月时间,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指挥部署防控工作,对抗击疫情做出很多重要批示和指示,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战。二是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协调部署全国的疫情防控,并派出中央指导组指导各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四是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积极担当,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指挥靠前,冲锋在先,在疫情阻击战中,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党的高效执行力。可以说,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制度优势的一次集中检视。自疫情大规模爆发到被有效控制,历时不过短短月余,就完全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就像一盘大棋局一样,党中央在这盘大棋中的角色定位就是坐镇军中帐的“帅”,运·2·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在疫情防控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抗“疫”工作有了“主心骨”,有了“军中帅”;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为疫情防控取得关键胜利的“定海神针”;党中央科学决策,统筹谋划,各级党委和政府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使得中央的决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贯彻到最基层。这种速度和效率是西方所谓的“民主化”国家所难以企及的。对于此次疫情防控,世界卫生组织高级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评价道:“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中国国务院成立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赴疫情中心督战指挥……这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领导力。”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中国及时遏制疫情蔓延,主要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5]二、凸显了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优势社会动员这一概念较早产生于西方。西方学者大多从现代化的视角(如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和政治发展的视角(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界定社会动员的内涵,这是较为广义的认知。一种社会制度优越与否,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是看其有没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包括人力与物力的动员与整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领导中国人民搞革命、搞建设,还是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应对各种危机,都十分注重发挥社会动员的巨大作用。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党领导下的高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正因为这种强大而高效的社会动员力的存在,我们党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在应对疫情危机中,党和政府果断决策,社会各方闻令而动,迅速汇集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同样是举国抗疫,为什么西方国家没有呈现出强大的社会动员力?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社会动员优势有其制度根源,也就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3]。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应对,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强大社会动员优势。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党政军系统的命令式动员。党政军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主要作用是组织、领导和保障,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的成败。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做

  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6]。中央决策和指示发出后,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快速反应,履职担当,把党中央的决策贯彻落实到位。全国460多万个党支部,纷纷响应号令,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旗帜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防控,将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效能。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军队做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军队牢记宗旨,听指挥,勇挑重担,积极承担疫情防控任务。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有难,军人当先。指示发出后,中央军委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加强军队党的领导、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在全军中迅速贯彻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军队系统紧急抽调精兵强将,在2020年除夕夜,就有解放军3支医疗队开赴疫情防控最前线,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军队系统向湖北分批次派出4000多人的医疗队,全部充实到抗击疫情最危险的一线,同时,军队系统所属医院尽最大能力收治感染患者,并且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多次动用军用运输机承担医护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体现了军队在抗“疫”阻击战中的担当与作为。第二,面向医务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参与式动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党是领导力量,政府是主导力量,包括广大医务工作者、乡村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是抗“疫”的主体力量。在疫情发生的重灾区湖北,由于感染人数较多,医务人员严重短缺,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多家医院火速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数百支医疗队集结起来,开赴湖北,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最前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乡村和社区工作者被迅速动员起来,行动起来。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是切断传播途径,为此,有的城市要“封城”,有的社区要“封小区”,有的乡村要“封村”,这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耐心劝导的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乡村和社区工作者以及一些党员干部,敢担当、敢作为,守护了一方平安。此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号召,或宅家不出门,或勇当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尽各自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没有人置身事外。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中国考察抗“疫”工作后感慨道:“武汉街道空无一人,但是每个窗户后面都有配合应对疫情的市民,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力与合作精神。”[7]第三,对紧缺防疫物资生产和使用的战略动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因其发生的时间节点特殊、病毒传染力强,防控难度异常大。疫情发生后,单单是医疗防疫物资紧缺就为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N95远满足不了突然暴增的防控需求,加之疫情发口罩等物资缺口较大,有限的战略储备远尤其是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生期间又逢春节假期,许多卫材企业已经放假停产。根据防控疫情的特殊需要,党和政府对相关生产企业实行战略动员,一方面,要求生产企业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对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国家将其上升到战略物资的高度进行管理和使用,不允许自由买卖,N95口罩,确保这些重要防疫物资使用在一线明确规定,非一线医护人员,不得佩戴医护人员身上。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得中国有着超级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我们才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对此,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感慨道:“中国政府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全球卫生史上没有先例,其他国家很难做到。”[5]三、展示了中国高效的举国体制优势所谓举国体制优势,是指国家在关键领域、重大项目、重大事件中快速的高效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实质上是邓小平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就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够取得胜利,举国体制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应对重大危机事件中的具体体现。一是疫情防控展示了“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统一指挥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民响·3·

  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迅速调整到应急状态。在应急响应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国务院根据应对疫情需要制定了新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行动有效,短短一周时间内,全国31个省(区、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做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在人员和物质调配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重点疫区医护人员缺口大,就从全国调配,疫情防控期间,全国29个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派出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重点疫区医疗设备不足,从全国统一调集;医疗一线防疫用品短缺,一方面,动员企业和个人无私捐赠,另一方面,动员相关企业加紧复工复产,动员其他行业企业迅速转产,在全国实现了防控资源的最大调拨和整合。在对口援助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卫健委建立省际对口支援湖北各市(州)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的16个市及县级市。在统一行动方面,做到了“全国一盘棋”。为切断疫情传播,全国所有地区的春节集体活动取消,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假期延长。全国人民响应号召,不聚集、不串门,主动居家隔离。很难想象,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民众的步伐竟能如此一致。二是疫情防控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淮南子·主术训》)此话虽为古训,但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做到了这一点,习近平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8]集中力量,才能保证重点,集中智慧,才能取得胜利。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总计2600张床位,从立项到收治病人,只用了短短十余天时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有外国网民这样评价道:“不敢相信!这要是在美国得花4000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世界张床位的3家方舱医院,仅用5年。”[9]武汉市第一批有29个小时上其他国家是难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独具的超高的集中资源、统一指挥和调配能力。这就是能与时间赛跑的体制,这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美国政治作家萨拉·弗朗德斯在美国工人·4·世界党网站撰文指出,“中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采取的措施,在资本主义国家是闻所未闻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在危机中或紧急情况下,人民的福祉优先于资本主义利润。”[10]四、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强大凝聚力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3],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显著优势,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均有充分展示,集中表现为强大的凝聚力优势。一是彰显了党的强大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的科学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党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品格,这也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中,党面临的任务艰巨、情况复杂,更要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做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她的凝聚力不断在提升。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险,只要有党的领导在,人民群众就有主心骨,就有了战胜风险的政治保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展示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在短时间内凝聚起强大的救助力量。支援重点疫区的动员令发出后,广大医护人员纷纷写请战书,很多人请战的第一个理由是:“我是党员,我应该冲在最前面。”疫情当前,责任在先。疫情发生后,各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宗旨观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将属地当战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斗争第一线。罗马尼亚《自由报》刊登报道称,中国的普通百姓也能自觉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宅在家中自我隔离、积极面对,不悲观也不恐慌”[11],老百姓“不悲观也不恐慌”,是因为有党的领导在。二是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区、市)(州)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民族精神能够使中国人在灾难和危机面前紧紧地团结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中国文化历来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强调“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的思想理念,这些精神和理念汇聚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我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灾难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民族凝聚力和精神纽带的巨大作用。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爱国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爱国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爱国就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家危难时刻,各族儿女挺身而出,积极投身抗“疫”战场。在武汉方舱医院,来自新疆的护士长带领轻症患者们跳舞,以强身健体,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在河南援鄂医疗队的通勤班车上,来自开封的护士长带领大家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以鼓舞斗志,增强战“疫”必胜的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各种形式真切地表达着对祖国抗击灾难的支持,疫情面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的极为浓烈。三是展示出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在战“疫”过程中,从广大医护人员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中国精神;从党员干部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中国精神;从普通百姓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中国精神;从广大志愿者和其他“逆行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定无畏、大爱无私的中国精神,等等。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评价中国抗击疫情:“最让我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7]有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就没有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有中国精神的凝聚力,注定了此番战“疫”的胜利!五、突出了中国制度的多元协同共治优势如何应对愈益多发的公共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公共危机,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党的领导水平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在逐步提高,在处理公共突发性危机事件方面,形成了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多元协同共治模式,其实效性已经在多次危机应对中得到检验。所谓多元协同共治,“是指由个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大众媒体、志愿者组织等纵横联络构成的,以平等宽容、相互依赖、合作信任及公共责任为公共伦理和民主价值的网状治理结构。”[13]较之传统的危机治理模式,多元协同共治具有诸多优势:有利于资源的快速动员,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更多的主体广泛参与,有利于及时回应公众的诉求。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所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战“疫”过程看,体现了多元协同共治的显著优势。其间,资源动员之快速、参与主体之广泛、应对策略之科学、信息发布之及时,都是极为罕见的,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很难做到多元协同、快速反应。我国在抗击疫情中,最大程度的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制保障、公众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群防群治、反应灵活的社会协作机制,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首先,疫情防控体现了党政军民企的协同共治优势。疫情防控中,党委起到了全面领导、科学决策的关键作用,党中央是疫情防控的。各级政府依法防控,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各类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很多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机构、志愿组织捐赠资金、药品、医疗设备。卫材企业加紧生产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紧缺物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还克服困难扩大产能,还有相近企业紧急转产防疫物资,网络平台提供大量技术支持,物流公司率先保障医疗资源的运输,在短时间内各种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最大程度形成疫情防控的社会协作。建设火神山、雷神山这样的大型专门医院,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运输、安装、物质配备、人员配备、电力供应、污水处理、防渗等诸多环节,没有多部门的高效协同配合,是不可能在极端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的,对此“德国之声”网站惊叹地报道:“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建筑工人,并将所需建材运到武汉,展现了中国惊·5·“军中帅”

  人的组织力。”[14]这就是协同共治优势的效能。其次,疫情防控体现了区域协同、部门协同共治优势。这次疫情防控,还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区域协同、部门协同共治的优势。区域协同共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为实现共同的治理目标,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居民、以及社会组织,根据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集体决策,并且动员资源,达成行动的过程。[15]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爆发地是武汉,但疫情防控从一开始都不是武汉一个城市在“战斗”,而是全国人民的战“疫”斗争。一些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更为机敏的省市甚至早于湖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后,短短一周时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在抗“疫”资源使用方面,做到了全国协同,集中有限的资源用到疫情最重的地方去。疫情防控中,多部门团结协作,共抗疫情。与疫情赛跑的,除了广大医护人员,还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他们追溯病毒来源,“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启动疫苗研发,分离病毒毒株;生产企业加紧生产病毒检测试剂,仓储物流部门抢时间运输,交通电力部门保持救援通道通畅,市场监管部门保持物价稳定,警察部门维护社会秩序。可以说,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是一次全域的、多部门有序协作的危机应对,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多元协同共治优势。六、结语疫情无国界,制度有不同。可以说,此次波及全球的新观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形象大相径庭,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劣也在这面镜子中被放大,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与中国高效率快速控制新冠疫情蔓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欧洲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无序及其低效率,从而致使疫情长时间失控,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好的诠释。中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树立了形象、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力量、做出了贡献,做·6·到了化“危”为“机”。中国为什么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诸多显著的制度优势。参考文献:[1]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报,2020-01-29(01).[N].人民日[2]宋士昌出版社,.科学社会主义通论:2004:319.第1卷[M].北京:人民[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会议(01[N].人民日报,研究新).2020-型冠[5]中国抗01-26(疫做得01).怎么样?听听世卫专家的评价[EB/[6]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15/F6AR1M0O000189FH.html.OL].(2020-02-26).https://news.163.com/20/0226/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7]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与合作精神防控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1-29(01).郝永平报,2020-02-27治”[N]..人民日报,集中力量办(03)2020-03-13大事的.[N].人民日[8]显著优势(09).成就“中国之[9]网民点赞“中国组织力”[EB/OL].(2020-02-12).[10]83775.html.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0/0212/c1002-315中国抗疫举措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息,2020-02-19(014).[N].参考消[11]国际媒体评价中国抗击疫情万众一心共克时艰[12]习wen/202002/t20200217_211610.html.[EB/OL].(2020-02-17).http://www.ccdi.gov.cn/yao[M].近平北京:.在纪人民出版社,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3]金华式创新.多元协同共治:[J].中北大学学报网络时代群体性事件治理模2019:3.50.(社会科学版),2016,(1):[14]国际[EB/OL].媒体评价(2020中国抗-02-18)击疫情.https://news.sina.cn/gn/2020万众一心共克时艰[15]197a.-02-18/detail-iimxyqvz3728121.d.html?ivk_sa=1023孟静现代经济探讨,.以协同共治推进区域治理的现代化转型2019,(6):31.[J].【责任编辑:宋祥军】

篇二: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热点透视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朱小闯(安徽省潜山中学,安徽潜山246300)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再一次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共产党超凡和卓越的领导力,见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民战“疫”,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精准施策,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方;守望相助,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有道。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国共产党;制度优势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全党迅速行动。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使命,固守初心,坚守岗位,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战斗在抗疫最前线。很多党员在请战书上摁下红手印,成为最美的逆行者。在这场战“役”中,“党员”成为最硬核的名片,“党旗”成为最亮丽的旗帜。全国迅速行动。全国上下集中一切力量和资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首先是财力的保障。战“疫”打响以后,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立即进行财政拨款,疫情防控资金得到充分的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阻击战是一次真正的全民战“疫”。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对疫情防控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迅速行动起来,进入一级响应状态。30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4迅速蔓延开来,病毒来势之凶,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之大,堪称前所未有。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未见之非常局面,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惧、临危不乱,果断部署、精准施策,率领全国人民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短时间内使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得到遏制,社会的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重上正轨。这次疫情防控,再一次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共产党超凡和卓越的领导力,见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全民战“疫”,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其次是人力保障。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市、湖北省;同时19个省市以“省包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打响湖北疫情歼灭战。第三是物力保障。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汇聚湖北,最大程度地满足疫区的需求。全民迅速行动。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各

篇三: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当代思潮党总指挥,众志成城——浅析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胡翔月(湖南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面对重大疫情,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使“中国很快成了当前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我国在经济、政治、法治三个维度上统一调控、科学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关键词:新冠疫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者简介:胡翔月(1997-)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年初,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样的疫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积极应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疫情形势就发生积极转变。这次新冠疫情,既是对中国的一次考验,同样也再次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经济:坚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疫情防控其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积极的参与到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和“总体战”中。截至4月下旬,全国复工规模已达九成以上。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回升至99.1%和95.1%,复工复产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高峰时期,全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超过70万件,较疫情初期增长50倍以上。生活必需品生产保持增长,市场价格总体平稳。这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突出展现。这具体体现在良好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同时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作用。首先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政府没有运用强力的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干预具体的企业物资资料采购及其生产环节,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畅通。其次,政府也要进行一定的干预和整体调控。国家运用综合调控手段促进特定的资源向医疗行业集中,最大化满足医疗企业的生产需求。我国正是因为协调运用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经济发展才有了保驾护航的基础。政治: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为人民而战,靠人民而胜。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是一次人民力量的生动展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公开透明,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构建最严密的防控体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基层。全国人民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投入战斗,从城市到乡村,从内陆到边疆,14亿人民众志成城,建立健全区县、街镇、城乡社区等防护网络,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了共克时艰的英雄壮歌。同时,在这一次疫情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一次挑战,成为激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共同战斗。全民总动员的战“疫”态势,源于各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下团结一致,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序有效推进,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意识,展现了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意志、愈挫愈勇的民族精神,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疫情是一次大考,依法防疫是取得这次“大考”的主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防控工作千头万绪,突发问题始料不及,各方利益诉求汹涌交织,国家各级机关时间紧,疫情防控就是夯实依法治理能力的演兵场。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也及时依法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执法机关明确行为规范的同时,从根本上保证了抗疫工作的有序推进。法治是增强“社会免疫力”、提高“整体战斗力”的良方,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到疫情防控工作各方面,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行为准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在疫情防控中,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法规,依法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加强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区域封锁、病人隔离、交通管控、遗体处置等措施,切实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制定出台规范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统一执法标准、程序、依据;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从源头上防控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这次疫情大考,凸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法律法规不足和薄弱环节,总结法律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完备的疫情防控法律制度全链条,才能在以后的考验中,更有底气应对。中国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中国担当,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无不证明着中国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一个国家要拖着庞大的身躯飞奔向前,可能有天灾堵截,可能有人祸拦路,但生于华夏大地,有这样的党正确领导,有这样的人民众志成城,纵使考验万千,我们也能一起渡过!参考文献[1]孙小兰.资源配置中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倒逼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5)[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与探索[J].柯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3]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001)[4]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汤志华.广西日报.2020-02-13(013)

  105

篇四: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伟大实践思考文章-疫情防控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伟大实践思考文章--疫情防控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进程中的一次重大挑战。经过全国上下不懈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面对疫情,中国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决策科学果断,彰显党是各项事业领导核心的政治优势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们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领导确保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此次疫情来势凶猛,猝不及防。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

  2核心,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及时释放最清晰最强烈的信号,从思想上、观念上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想在短时间内统一思想、凝聚意志,迅速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成功扭转疫情蔓延的被动局面,是不可能实现的。党的领导推动形成强大的组织力、执行力。疫情阻击战,效率直接关系成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方舱医院的改造、隔离点的征用调用,武汉全市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拉网式排查,每一场任务都是攻坚战和冲锋战。正是现场组织调度有力,落实工作争分夺秒,确保守住了控制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党的领导保证了疫情防控监督权威有力。疫情防控期间,少数党员干部表现出不担当不作为、工作敷衍应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落实防疫部署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监督体系快速有效工作,及时权威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有力推动了各项防疫决策部署落实。

  二、始终情系人民,彰显执政基础深厚的社会优势

  中国疫情防控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3康放在第一位”,强调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对比西方疫情防控“群体免疫”论调,中国始终把人民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救治作为重中之重,不惜资和力量,着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特别是大力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确诊患者医疗救治,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是人民至上切实的体现。疫情发生之初,我们党就明确提出把疫情防控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集中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同时,高度重视疫情时期的民生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基本民生,始终稳住“米袋子”“菜篮子”等生活必需品供给,维持市场秩序;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保障,兜住困难群体民生底线。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以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带动消费增长和民生改善。

  4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动员广泛有力,彰显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组织优势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是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的关键。

  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疫情发生后,各级组织层层发动,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真诚奉献,广大群众自觉服从大局、居家不外出,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同频共振,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行动力和战斗力。

  一是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中央专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自上而下工作直通渠道,在医疗救治防疫各环节落实群众路线、掌握真实情况、集中各方智慧、畅通社情民意,确保了防控部署科学扎实有效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有力组织凝聚人民群众。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等多种传播手段,探索特殊时期联系、动员和组织群众的方式

  5方法,成功实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了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三是推动民主建设法治化。疫情期间,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和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不足等问题,我国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加强。

  四、联动协同高效,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整体效能优势

  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制度模式超越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在重大、紧急关头,我们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的根本所在。

  此次疫情防控凸显了我国强大的资整合能力。疫情发生后,全国驰援湖北和武汉。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建成,全国各省区市和军队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0________0多名医务人员......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以医疗卫生系统为核心,涉及整体防疫管控、经济运行统

  6筹、物资调配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等方方面面。在统一的组织领导下,各方密切协同配合,企业迅速复工达产,集结强大资,国家统一调度管理,充分保障抗疫需要。可以说,中国疫情防控统筹调度上下贯通、协调有力,体现了中国特色,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这是中国制度独有的优势。而全国各地表现出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生动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力淬炼了民族品格,对凝聚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篇五: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优势所在

  疫情之下中国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在“党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果断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最彻底的举措抗击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拥有近千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来自29个省区市和、军队等调派的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历时10多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专门医院等等,这些事迹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制度优势体现在“坚持全国一盘棋”。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上下齐心、协力奋进,迅速建立起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控、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运输、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沟通联系,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铁路部门,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纷纷暂停运营的关键时刻,坚持特事特办,优先保证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必需物资运输,以实际行动为保障全国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制度优势体现在“高效的社会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

  的避险救助能力”。在这场防控战“疫”中,我们充分依靠群众,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配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国各地各社区严格管控外来人员,积极做好社区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工作。各地党政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纷纷上街入户,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做到“极致”。即使是普通民众,也在整个防控期间,竭尽全力做好居家防护配合。试想,十几亿人一同自觉减少聚集外出,现在看来只有中国可以做到,纵观现在世界疫情的情况就一切都证明了。

篇六: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结合抗疫成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这次疫情是我们全国齐?协?共渡难关的重?时刻,?直以来,中国?量让?尊敬,同样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也毫不退缩,攻坚作战,展现了?国?量。总书记也指出:“防控?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制度的优势只能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来,只有在?较中才能彰显出来。接下来我就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谈?谈??的深刻认识。对我们??,新冠肺炎疫情既是?次危机也是?次考验,?前我国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这也体现了?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和信?,中国?前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经济体,同时也在这次抗疫攻坚战中展现了?国的显著制度优势,主要有以下?点。?是坚持党的集中统-领导。党的?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优势,党是最?政治领导?量。"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领导,才能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是坚持全国?盘棋。疫情发?以来,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国?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迅速投?到没有硝烟的战?之中。346?医疗队、4.26万名医护?员驰援湖北;19省份按"?省包-市"模式结对援助湖北抗疫;各地援助物资紧急调配;?余天接连建成?神?、雷神?医院等等,中华??再-次诠释了“??有难、???援”的民族情怀。三是坚持以?民为中?。中国共产党的初?和使命是为中国?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要始终把?民群众的?命安全和?体健康放在第?位。四是坚持全民动员。总书记提出这次新冠肺炎是全民攻坚战,需要全国?民?起参与。因此各级?部,医护?员,保安,志愿者,海外华侨等等都默默地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或许他们并不被?们所知晓,也在为了这场战役,为了国家,把??的?命置之度外。这些都是我们国家体现出来的制度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有今?的中国,愿中国在我们的共同努?下不断进步,?益强?!

篇七:结合新冠疫情,谈谈党的领导优势

  

  Thenotablestrengthsof"adheringtocentralizedandunifiedleadershipoftheParty"inthefightagainstthepandemic作者:郑又贤作者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出版物刊名: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1-5页年卷期:2021年第1期主题词:疫情防控;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摘要:中国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其中最关键的成功经验,就是充分发挥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中国抗疫正是基于这种优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战疫"理念和决策的正确性;坚持"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科学解决抗疫"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坚持实施"全国一盘棋"战略,统筹配置全国所有的力量和资源.这是中国抗疫取得胜利的根本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