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思考3篇

时间:2022-12-10 18:45:06 共同富裕 来源:网友投稿

共同富裕的思考3篇共同富裕的思考理论探讨 1999年第2期“共同富裕”的经济学思考刘 勤 安丽军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ldqu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富裕的思考3篇,供大家参考。

共同富裕的思考3篇

篇一:共同富裕的思考

理论探讨  1999年第 2期“共同富裕”的经济学思考刘 勤 安丽军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确立下来。那么是否共同富裕只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作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政治范畴的特殊规律呢?其实不然。

  共同富裕这一基本原则里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思想 ,它是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共同富裕的意义所在 ,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共同富裕是经济规律运作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1803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 ( J· B· Say)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著名的论点: 供给会创出自己的需求。其涵义是 ,供给与需求总是统一的 ,产品过剩的危机始终不会出现。

  然而本世纪 30年代的经济过剩的危机将萨伊神话彻底打破 ,凯恩斯对长期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深信不疑的萨伊法则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凯恩斯认为危机的关键就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因而有效需求不足指对消费品的需求不足和对投资品的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 ,投资需求由资本边际效率和人们“心理上流动偏好”决定。因为此文只涉及与收入有关的消费 ,因此只讨论决定消费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关系叫消费倾向 ,把增加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叫边际消费倾向。

  但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的增加越来越少。

  因此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这就意味着会出现消费需求不足。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 富裕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

  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而富裕者的收入的增加比穷人更快 ,但其消费增加在收入中的比重相对穷人来说却较小。

  因此 ,如果听任富裕者的收入比穷人的收入较快增长 ,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将会降低 ,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其实早在凯恩斯之前 ,马克思就曾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只不过马克思并不是从心理规律 ,而是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指出 ,这种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真的多得超过了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 ,而恰恰是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不足 ,买不起这些东西 ,因而出现了过剩。

  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 ,而是相对的过剩 ,相对于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的过剩。抛开社会意识形态的争论不讲 ,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两极分化 ,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28DOI: 10.16354 /j.cnki . 23 -1013 /d.1999.02.007 相当低下 ,那么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肯定会降低 ,社会有效需求肯定会不足 ,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所以 ,为刺激社会消费需求的增加 ,政府应实行“征富济贫”的收入分配政策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因为共同富裕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的购买力 ,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从而可以刺激生产、实现充分就业 ,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看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 ,必须是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国家。

  那种仅仅实现物质产品生产的现代化 ,却保留着财富分配两极化、贫富极度悬殊的国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 ,只能称之为畸型的或物质型的现代化国家。一个现代化意义上的国家不仅是物质现代化的国家 ,而且还必须是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之上的精神现代化国家。然而收入严重的集中化 ,强烈地 (从物质上和心理上 )阻碍了公众对发展的参与 ,损害了民众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能力 ,助长了国民的无责任化倾向。而国民的工作意愿及国民的高度责任感是衡量一国民众精神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因而财富分配两极化的国家绝对不会产生民众精神的现代化。

  所以共同富裕也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物质上、精神上健康、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内在要求所谓福利是指一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足 ,它不仅涉及到物质生活的需要 ,而且包括精神生活的需要 ,诸如艺术的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爱情和友谊以及“自由”、“平等”、“公正”、“安全”的社会环境等。

  而可以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 ,叫做“社会经济福利”。本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 ( J· A· Hobson)认为 ,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的福利 ,因此经济学的中心应是发现现行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所依据的原则 ,提出改进财富分配以消除现行制度下分配不均的办法。马歇尔在 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 ,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应包括对一个社会的整个成员的经济福利的考察。

  后来 ,庇古承袭其师马歇尔的观点 ,并加以补充和发展。在 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 ,庇古认为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尺度 ,这包括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状况。因此 ,在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中 ,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有两个: 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关于第一个标准 ,在此我们不予讨论 ,而只讨论第二点。由于货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 ,一个人所得收入越多 ,则其在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小 (这一点已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所提出的著名的“恩格尔定理”所证实 )。因此 ,若把相对富裕者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 ,则穷人增加的满足程度大于富人减少的满足程度 ,从而使社会总福利得以增加。

  所以 ,庇古认为国家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干预 ,在不影响国民收入增加的条件下 ,通过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 ,增加穷人收入的绝对份额 ,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以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我国作为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 ,同样存在着上述客观经济规律。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的不平等分配 ,避免两极分化的出现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同样可以增加我国的社会经济福利。

  因而 ,共同富裕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而且是我国社会经济规律运行的必然要求。29   三、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共同富裕不是同步致富和贫穷致富。同步致富和贫穷致富都是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 ,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其结果必然是奖懒罚勤、奖劣罚优 ,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发展 ,导致社会物质财富的匮乏和人们的共同贫穷。

  而且 ,从哲学的意义上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 ,最后带动全体人民、落后地区共同致富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 ,都首先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发展过程。而共同富裕就意味着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分配制度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努力发展社会生产 ,生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而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又使共同富裕起来的人们购买所需物质产品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从而使社会中的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都能享受到改革和生产发展带来的成果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而不是仅仅只让少数高收入者能够享受到社会的物质文明。

  因而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时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四、共同富裕是维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震荡的基本要求当代政治学的研究表明 ,政治稳定有两种类型 ,即外控型和内生型。

  外控型政治稳定依赖于暴力与恐惧 ,其特征是官方组织和准官方组织过于庞大 ,社会结构畸型 ,政府控制机制日益刚化 ,各阶级之间的摩擦、冲突因这种刚性化而加强 ,这种控制机制日益丧失吸引、化解、消除致乱和无序因素的能力 ,社会运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简化为当事人与国家暴力之间的直接对抗 ,它们之间的矛盾此消彼长 ,无序力量一旦占有了优势 ,就要陷入动乱。内生型政治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稳定 ,它是在社会生活中能公正地维护一种对多数人有利的利益张力格局 ,因而能内在地生长出的一种秩序和规范 ,这种秩序和规范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与参与 ,形成一种动态的稳定 ,有利于实现长治久安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道行 ,人心平 ,天下宁”。

  这里的内生型政治稳定就指的是全社会共同富裕基础之上的社会稳定。只有保持社会财富的分散化而非两极化 ,即让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 人民群众 ,平等地享有人类共同创造的经济成果 ,这个社会才有可能保持稳定。如果说一个社会只让极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的物质财富 ,那么绝大部分的人就会产生社会不公平的观念 ,维持整个社会稳定的张力就会过度 ,这个社会就会面临动荡的危险。因此 ,要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就必须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在 0. 3以下为平均状态 ,在 0. 3~ 0. 4之间为合理状态 ,而 0. 4以上则属于收入差距过大 ,如果达到 0. 6,暴发户和赤贫阶层同时出现 ,则社会动乱随时可能发生 ,所以 0. 6被定为警戒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 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和农村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 370和0. 411,而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 0. 3~ 0. 4之间 ,这说明 ,我国已由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 ,转变成了一个贫富差距可能引起社会不安的国家。而目前这种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已成为社会公众最为敏感的话题 ,社会公众都已对当前贫富差距过大表示强烈的不满。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也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国家不采取措施扼制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 ,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阻滞我国改革的进程。

  在这方面印度尼西亚已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引发印尼全国动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财富分配的两30 极分化。以印尼总统苏哈托家族为代表的少数上层人物占有了全国绝大多数的财富 ,而广大印尼人民却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 ,这引起了广大印尼人民的强烈不满。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一旦点燃人们心中的强烈不满 ,社会动乱就在所难免了 ,印尼全国因此遭受了一场全面的浩劫。

  俄罗斯在实行全面休克疗法后 ,由于全面私有化使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 ,两极分化严重 ,因而俄罗斯社会也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从以上两国的灾难中我们可以得出深刻的启示 ,那就是共同富裕是维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震荡的最基本的条件。

  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悲剧在我们国家上演。  五、共同富裕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经济增长乏力 ,大批企业效益低下 ,产品滞销 ,大量工人下岗失业 ,经济不景气已引起从中央领导到老百姓的严重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乏力、速度放慢呢? 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增长 ,从而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吗? 据专家测算 ,中国的消费增长 1个百分点 , GDP增长 1. 05个百分点;投资和政府支出每增长 1个百分点 , GDP分别增长 0. 44和 0. 51个百分点;而净出口的增长对中国长期的 GDP增长率的影响尚不显著。这说明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还在于消费的增长。有人认为目前受改革及居民对预期收入降低的影响 ,消费需求不可能有增大的倾向 ,因此 ,只有靠国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投资需求的增加来带动经济增长。其实若单从城市经济的现状来看 ,目前城市居民消费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 ,市场似乎没有扩张的余地。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广大的农村市场 ,就可以发现许多在城市已经饱和的商品在农村还有广阔的市场。只要能把农村市场打开 ,那么不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需求 ,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加快。

  因为农村的消费需求完全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到 1997年底 ,我国还有农村人口 8. 7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有农民家庭 2. 3亿户 ,是城镇居民家庭户数的 1. 5倍。如果在未来 10年里 ,全国 2. 3亿户农民家庭的家电普及率达到 1996年的城市居民水平 ,则需 1. 68亿台彩电 , 1. 5亿台电冰箱和 1. 76亿台洗衣机 ,按 1996年的产量计算 ,相当于 10年的彩电产量、 14年的冰箱产量和 16年的洗衣机产量。从潜在农资和农机的需求来看 ,全国每年可增加农资需求 1 500亿元以上 ,未来几年农用运输车的购买额也将在 500亿元以上。

  另根据综合测算 ,农民每增加消费支出1 000亿元 ,将对国民经济新增 2 008亿元的消费需求。以上情况表明 ,今后我国经济要实现快速、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市场的拉动力 ,因为农村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潜在消费需求 ,农村市场的拉动将会极大改变消费需求停滞的局面。

  但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工轻农政策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原因已使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的购买力水平得不到合理的增长。而光靠城市的消费增长已不能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了。

  因此 ,国家目前的政策应是实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起来的农村的有效消费需求总量必将超过城市 ,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因而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已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唯有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单位: 刘 勤 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 湘 潭 411105  安丽军 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 哈尔滨 150001) 〔责任编辑: 惠国勤〕31

篇二:共同富裕的思考

走向共同富裕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共同富裕≠ 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我国历年GDP数据根据图表,思考并回答问题:1.1978 年以来,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2. 为什么还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是? 年份 中国GDP 年度增长率2020 2.3%2019 6.1%2018 6.6%2017 6.9%2016 6.7%2015 6.9%2014 7.3%2013 7.76%2012 7.86%2011 9.54%2000 10.64%2009 9.4%2008 9.65%2007 14.23%2006 12.72%2005 11.4%2004 10.11%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思考与讨论:(1)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低于10%,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滑坡和危机?(2)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3)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策: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 。转换增长动力,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5 年6 6 月,由洞头东屏天欣生态养猪场开办的生猪应急屠宰点,由于该屠宰点规模小,每天平均屠宰量在5 5 头以内,场地选址、设施设备、动物防疫条件和排污标准都难于加大投入,无法完全达到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在限期内无法整改到位,只能依法予以关停。为什么洞头东屏要关闭这个生猪应急屠宰点?洞头县关停部分污染严重、规模较小的鱼粉厂,通过政府补助、奖励等形式,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资产优化重组。如今,该县整个鱼粉行业由原来的8 8 家优化重组为2 2 家。如今,这一行业内 企业数量减少 , 总体产值却没有太大下降 。通过 重组 ,还 淘汰了落后产能 , 降低对环境污染 ,使这些企业有 更多资金技术力量投向 品种改良 。 洞头以景区标准,打造十大花园工程,让海岛村庄的生态底色被不断擦亮。现今,洞头放弃了“千村一面”的粗放式建设模式,。如今,洞头已经建成70多个富有个性主题和生命力的花园村庄,覆盖比例达80%。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面临的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高达63.89%,比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低了16.11%,与美国82.7%的城镇化水平还有18.81%的距离。 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教育、医疗 、住房等问题 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 不同群体之间 的收入差距较大 大过 去的发 展对环 境破坏严重 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低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还有哪些发展问题?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将改革进 行到底。——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状)(现状)(现状)(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在党的领导下,将改革进行到底。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怎么样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 全体人民 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 共享 ”,强调“必须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他认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反复强调,要“ 以百姓之心为心 ”,真正“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什么 ?为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1 1 、衡量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 也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 保障 ;2 2 、 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 3 、发展 的根本目的, , 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逾 200 次。党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如何“共享”发展成果?(措施)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⑶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的一切举措,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四单元:和谐第一单元:富强第二单元:民主第三单元:文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建设法治中国追求民主价值中华文化特点、价值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与要求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涵战略目标要求:道路、精神、力量 踏上强国之路现状(成就、不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 (…强国之路;...关键抉择;...关键一招)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怎么做?意义…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影响世界...坚持改革开放(必要性)为什么?怎么做?社会主要矛盾...现状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挑战...重要性(…最鲜明特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社会文明...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现实完善制度(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脱贫攻坚战、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当堂检测1. 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 ∶"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 为此,我国还应继续①推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推进各族人民迈向同等富裕③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④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2.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新的光荣使命。为了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浙江省需要不懈努力的是① 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要位置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④ 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D ( 2021 杭州)3 3. . 右图为杭州市 “ 十三五 ” 时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据此可知杭州市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②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全面发展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居民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一A. ①② B. ① ③ C. ②④ D. ③④B ( 2021 湖州)4 4. .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新的光荣使命。为了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浙江省需要不懈努力的是① 把提升发展速度放在首要位置②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③ 深入推进协调发展、共享发展④更好发挥民营经济的主导作用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B ( 2021 金华) 回望改革开放 40 多年历程,浙江交出了满意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浙江答卷浙江数据 浙江实践浙江始终牢记政府面前 “ 人民 ”二字,省政府出台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继续推进山区海洋携手并进;打造 “ 掌上办事之省 ” ,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100% ,掌上可办比例超 80% ;推动全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公共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建设等等。比较项目 1978 2020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124 亿 64613 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2 元 62699 元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5 元 31930 元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 14% 71%(1 1 )透过 “ 浙江数据 ” 分析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 必要性 。(6 6 分) 改革开放使浙江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镇化水平提高,浙江过去 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4 4分)但浙江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2 2分)现状 2+ 重要性(意义)2 2 浙江答卷浙江数据 浙江实践浙江始终牢记政府面前 “ 人民 ”二字,省政府 出台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继续推进山区海洋携手并进 ; 打造 “ 掌上办事之省 ” ,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100% ,掌上可办比例超 80% ; 推动全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公共体育场馆等 公共场所建设 等等。比较项目 1978 2020国内生产总值( GDP ) 124 亿 6461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2 元 62699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5 元 31930 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4% 71%(2 2 )实干创造幸福。指出 “ 浙江实践 ” 体现的 发展思想 ,并 结合该材料 简要分析浙江省是 如何践行 这一发展思想的。(5 5 分)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1 1分)践行:推进山海协作等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 2分)打造掌上办事之省,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动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 2分)误区:照抄材料! 浙江答卷浙江数据 浙江实践浙江始终牢记政府面前“ 人民” 二字,省政府出台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继续推进山区海洋携手并进;打造“ 掌上办事之省” ,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100% ,掌上可办比例超80% ;推动全省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公共体育场馆等公共场建设等等。比较项目 1978 2020国内生产总值(GDP) ) 124 亿 6461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 元 62699 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 元 31930 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14% 71%变式: “ 浙江答卷 ” 对我国其他各省区共享发展成果有何借鉴意义?(4 4 分)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③增进民生福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任写2 2 点,4 4 分)。 问答题答题基本思路: 准确 审题, 圈点勾画 关键信息; 规范表述 理论 (精准记忆),材料突出“ 核心词” 。 根据要求(包括分值),构思 答题思路 。 组织 语言, 表述有 逻辑。

篇三:共同富裕的思考

学习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共同富裕”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当代年轻人需要担负起来的时代重担。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以下几个思考: 一、物质富与精神丰缺一不可。“共同富裕”不只是钱袋子鼓了,物质丰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还需要精神世界同步跟进。物质共富是共富之基,精神共富是共富之魂。不能因为富裕了就肆意挥霍,相互攀比,形成赌博、奢靡等不良恶习,要构建好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浙江大地不仅拥有数千年的耕读传世的翰墨书香,近代更打造了浙江精神、诗画浙江的美名,在建设精神文明世界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浙江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红色资源,让精神建设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二、生态美和共富路相得益彰。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兴则国家兴,生态衰则国家衰。在建设“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优良生态的经济价值,吸收如河北塞罕坝林场等全国各地优秀经验,以优美环境带动旅游、养殖、种植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我们更要以身 作则,爱护环境,让吴越大地的山与水成为我们一张闪亮世界的名片,成为我们的一份骄傲。

  三、增收入与缩差距同步推进。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建设共同富裕要重点关注农民的钱包问题,特别是地处山区、贫困地区的低收入人群,要深挖穷根,增收致富,让老百姓实实在在获得收入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探索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如星光模式”等,破除传统农业附加价值低的桎梏,实现农业企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从自身本职工作税务出发,要积极落实好各项助企惠农政策,实现以税助企,以税助农,同时发挥税在国民经济中的调解作用,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整体的同步增长。

  共同富裕的蓝图已经规划,我们将沿着这一康庄大道阔步前进,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生态优美、精神丰厚的美好浙江。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的思考 共同富裕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