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6篇

时间:2022-12-05 16:15:05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6篇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 譬 调研与观察 蚕 InvestigationandObservation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以黑龙江省为例口文/魏书慧政府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6篇,供大家参考。

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6篇

篇一: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譬

 调研与观察

 蚕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 以黑龙 江省 为例 口 文/ 魏 书慧 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直接表现。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 很大程度上为衡量政 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 的标准和尺度 ,通过社会公众参与评价,引入外部评估机 制 ,吸收外部评估主体,让社会公众评价政府公共服务质 量 , 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 成果惠及人民, 评价来自人民” , 从 而促进政府树立服务理念、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服务型 政府建设。

 一、评价方法及调查样本情况 ( 一 )评价方法 1. 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根据职能对应、 结果导向、 公众满 意和符合规范的原则构建评价体系, 结合黑龙江省实际, 评 价体系主要由两个层次和两个维度组成。在层次上分为市 (地 )和县(市) , 在维度上由客观评价(政府投入 、 产出)和主 家投入 了大量的人力 、 物力 和财 力 , 普 查资料开发应用的如何是评价普查成 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 各级领 导 、 社会各 界对此也非常关注。充分利用好这次 三经普的资料, 做好资料开发应用, 高 质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及资料整理是三 经普很重要的工作, 是推动经济持续 、

 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各级党政领导提 供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四盟市的调研中,我们就三 经普资料开发应用工作广泛征求了意 见和建议。各盟市都对这项工作有充 分的认识和高度重视,既有各自的安 排 , 又提 出了很多好 的建议 , 归纳起来 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 自治 区经普办尽快制定出三经普资料开发 应用计划和课题 ,以便盟市参照确定 本地区的资料开发应用方案;二是建 议自治区经普办举办三经普资料开发 应用培训班, 对盟市 、 旗县普查机构负 责资料 开发应 用的人员 进行分 层次 、

 有重点的进行培训 ,提高其分析研究 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普查分析报告 的质量, 达到普查的目的; 三是建议自

 治区经普办对资料开发应用的优秀论 文和课题编印成册 ,便于盟市之间的 交流和借鉴。我们在制定资料开发应 用计划时, 会充分考虑这些建议, 以便 更好地做好三经普的资料开发应用工 作, 争取多出精品、 多出成果, 更好地 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 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 目前盟市在开展统计科研工作的过程 中普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

 是在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 测工作中,一些涉及部门的数据搜集 一难度大, 尤其是《 方案》 中增加的一些 指标 , 如 :

 互联 网上 网人数 、 发 明专利 拥有量等,建议自治区统计局能与相 关部门协商, 在获取全区数据的同时,

 最好能将各盟市的数据一并取得 , 反 馈给各盟市使用,从而使数据的收集 更顺畅, 资料来源更可靠 ; 二是党的十 八大之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社 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旗县区党 政领导迫切需要了解本地区全面小康 建设的情况,要求统计部门提供监测 2 2 内蒙 古统计· INNER

 MONGOLIA STATISTICS 数据 ,但按照 目前 国家统计局 的监测 体系存在着获取部门数据困难 、测算 数据代表性差以及历史数据可比性小 等诸多问题,建议 自治区统计局能在 国家统计局监测方案的基础上 ,结合 自治区的实际,研究制定出适合旗县 区的统计监测方案,以满足分级管理 的需要 ; 三是《 方案》 监测指标体系变 化大、 新增加的指标多, 加之基层统计 人员更换等原因,容易造成知识更新 不及时,对指标的理解不够透彻等问 题, 建议 自治区统计局能多组织培训,

 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人员的 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盟市之间应加强 交流沟通 , 有利 于促进工作 的开展 。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意识到,今后 在安排布置工作时,将更多的考虑基 层的情况和条件, 多为基层着想, 尽可 能的多为基层办实事,不断提高统计 科研为统计工作服务的能力,为统计 改革和建设 提供 技术 和理论支持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 自治 区统计局 责任编辑 :

 张晶

 观评价(公众满意度)组成。客观评价包括公共安全、 教育科 技、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 社会保障、 环境质量六方面内容 ,

 其中, 市(地)36项指标 , 县(市)39项指标。主观评价由城市 (省会城市、 地级市)的城区、 县(市) 的城关镇或街道、 农村 分别建立不同的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便于公众有针 对性地评价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详细评价指标体系略) 2. 计算方法。最终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得分D=D w +D问 w .w 为指标评价体系所占权重 , D目 为问卷调查综合得分 , w 为问卷调查所占权重, 最终以此为基础进行评价和排序。根 据公共服务综合得分情况, 将公共服务质量等级分为五级 :

 司 , 其 中 , D 为指 标 评 价体 系 综合 得 分 ,

 A级代表“优秀” , 得分80及以上; B级代表“ 良好” , 得分60— 79;

 c 级代表“一般” , 得分45— 59; D级代表“ 不足” , 得分35— 44; E 级则代表“匮乏” , 得分35分以下。

 3. 指标权重。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打分法 , 根据1 O位专 家给出的权重综合计算后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在综合指 数中, 客观评价的权重为60%, 主观评价所占权重为40%。

 4. 数据来源。

 根据指标体系的要求, 从政府统计资料、 公 众问卷调查两个渠道收集所需的调查评价数据。政府统计 资料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的 《 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 表制度》 和《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

 公众 问卷调查由黑龙江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访问的方 式获取。

 (二 )调查样本情况 1. 样本分布。

 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有效问卷14702份, 其 中, 13个市(地)4101份, 64个县(市)1 0601 份。

 2调查样本数据检验。

 ( 1)信度检验。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 就是被 调查者的真实分值占测量的态度分值的比例。该比例越高 说明测量的信度越高, 反之越低。利用SPSS13. 0软件对收集 的数据进行计算, 详见表1。

 表1 克朗巴哈a 信度系数和折半系数计算表 相关 折半 系数 第一 部分 第二 部分 项 目

 项数 d 系数 系数 教育 、 医疗 、 卫生 6 0. 828 0. 632 0. 798 0. 658 0. 792 住房和社会保障 4 O. 85l 0. 458 0. 531

 0. 791 0. 857 环境和基础设施 6 0. 79 0. 535 0. 683 0. 695 0. 639 其他 总体 8 24 0. 785 0. 897 0. 581

 0. 578 0. 698 0. 722 0. 701 0. 805 0. 656 0. 858 从上表可知 , 各方面的克朗巴哈 O r . 信度系数都 比较高,

 总体系数达到0. 897。

 此外, 从折半系数来看第一和第二部分 的系数均在0. 7附近 , 总体折半系数大于0. 8, 而且两部分量 表的相关程度基本也在0. 5左右,从而说明本调查的信度水 平 比较好 。

 (2)效度检验。效度即有效性 , 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 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 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 内容越吻合, 则效度越高; 反之, 则效度越低。采用因子分析 的方法对测评变量进行效度分析, 一般来说, 当提取的第一 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大于0. 5时,公因子就能很好地解释测评 指标。对于本次调查问卷, 分别对各测评变量进行了效度检 验, 结果表明各个测评指标很好地诠释了因变量 , 详见表2。

 表2 效度分析计算结果 第一 主成分特征值 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 教 育、 医疗 、 卫生 1. 882 62. 79% 住房和社会保障 1. 703 56. 82% 环境和基础设施 1. 375 68. 72% 文化体育和休闲 4. 363 53. 63%

 公 共交通 4. 685 51. 45% 二、 调查结果 ( 一) 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 是从综合评价结果看 , 13个市 (地) 除大庆市为B级 一外, 其余均为c 级 ; 64个县( 市)只有绥芬河市、 友谊县 、 嘉荫 县、 饶河县、 萝北县 、 北安市、 漠河县、 富锦市、 虎林市和穆棱 市10个县(市)为c级, 其余均为D级 , 表明公共服务处于不足 状态。二是从客观评价结果看 , 1 3个市(地 )除绥化市为D级 外, 其余均为c 级 ; 64个县(市 )除绥芬河市和友谊县为D级 外, 其余均为E级, 说明公共服务整体处于匮乏状态。三是从 主观评价看, 13个市(地 )除哈尔滨市 、 佳木斯市 、 鸡西市和 绥化市4个市为c级外 , 其余均为B级, 但社会公众比较满意 的方面比较少, 多数为一般和不太满意。

 (二 ) 社会公众满意程度 一般 城市居民对13个市(地)总体公共服务满意度综合评分 为6. 37, 满意程度为一般 ; 县城居民对64个县(市)总体公共 服务满意度综合评分为6. 37, 满意程度为一般; 农村居民满 意度综合评分为6. 53, 比城镇居民满意度略高。

 1 . 对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比较满意。

 在城市居民评价中,

 公共基础设施评分最高, 各项指标综合评分为7. 44, 公众对 所在城市交通畅通情况、 城市邮政 、 电信和互联网设施和公 共事业 (如水 、 电 、 煤气供应 等 )均 比较 满意 , 而且 , 公共 事业 评分在所有调查项 目中评分最高 , 为7. 75。县城居民和农村 居民对基础设施综合评分分别为7. 51和7. 47, 在各类中也最 高。对公共安全评分农村为7. 57, 县城为7. 26, 均比较满意,

 城市居民对所在城市的安全比较满意 , 评分为7. 15, 但对居 住小区的满意度为一般, 评分为6. 72。

 2. 对教育满意度较低。城市综合评分为5. 97, 即不太满 意, 县城综合评分为6. 13, 满意度为一般, 农村综合评分为 INNER MONGOLIA STATISTICS· 内蒙 吉捩. 计 23

  _

 营

 调研与观察 墓

 Investigation a nd Observation 5. 87, 即不太满意。城市和县城对中小学教学设施和教学水 平满意度为一般, 对中小学教育公平程度不太满意, 农村居 民对中小学教学设施和服务质量不太满意,对教学水平满 意度为一般。总体看, 城市和县城居民对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不太满意, 农村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3. 对医疗卫生满意度城市好于县城, 县城好于农村。城 市医疗卫生综合评分为6. 31, 满意度为一般 , 对公立医院的 医疗设备和医疗设施、 医护人员和技术水平、 医生和护士的 态度、 社区服务满意度评分相差不大。县城居民对医疗设备 和医疗设施、 医生和护士的态度满意度为一般 ; 对医护人员 和技术水平不太满意。农村居民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 设施、 医护人员和技术水平都不太满意; 对医生和护士的服 务态度满意度为一般。

 4. 对住房和社会保障满意度最低。

 城市居民对社会医疗 保险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为一般;对保障性住 房制度、 社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 对弱势群体的重视满 意度等3项均不太满意。县城居民对住房和社会保障总体上 不太满意, 其中, 对保障性住房制度、 社会再就业和失业保 险制度不满意, 评分分别为4. 9和4. 81; 对弱势群体的重视和 帮助不太满意;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满意度为一般。农村居民对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为一般; 对保障性住房制度 、 对弱势群 体的重视和帮助不太满意。

 5. 对文化、 体育和休闲公共服务满意度较低。城市居民 对公园的满意度为一般; 对公共图书馆、 博物馆和小区的健 身场地不太满意。县城居民对公园满意度为一般, 对小区健 身场地不太满意; 对公共图书馆不满意, 评分为4. 62, 在所有 评价项 目中最低 。

 6. 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农村好于城镇。

 城市和县城居民 对城市(镇)道路清洁程度比较满意; 对城市空气质量和河 湖等水质满意度为一般。农村居民对乡镇 自然环境和所在 乡镇居住环境都比较满意, 评分分别为7. 23和7. 2。

 7. 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为一般。城市综合评分为6. 13,

 其中, 对公交线路安排合理程度比较满意, 对公交车司乘人 员服务态度满意度为一般,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拥挤程度为 不满意, 这也是唯一城市居民不满意的指标。农村居民对所 在乡(镇 )公共交通(如道路质量, 外出方便程度等)评分为 7. 4, 比较满意。

 三 、 思考 (一 )坚持理论 支撑 1. 加强政府职能内涵的研究。一是应有中国特色, 符合 中国国情。围绕在转型期政府职能划分, 评价体系设计特别 是指标体系构建就应该包含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24 内蒙 吉统计· INNER MONGOLIA STATISTICS 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否则得不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

 也会失去生命力。二是借鉴西方经验, 兼顾政府建设长远 目

 标。把西方适合中国国情的经验和做法进行采纳, 在评价体 系特别是指标体系构建上设计与政府建设现状有差距的指 标进行评价。

 2. 加强调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一是着眼于调查评价 结果的质疑及存在的问题 ,对现有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客观 及主观指标进行适度修改。二是着眼于政府建设实际进行 适度修改 ,使评价指标进一步指向当前政府建设存在的突 出问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三是着眼于政府职能转变进行 适度修改 , 在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上, 基本覆盖经 济调节和市场监管。

 3. 加强调查评价方法的研究。一是要强调多样性, 只要 有利于考核评价的方法都可以研究和尝试 ;二是要强调统 一性 ,特别是 真正 用于实践开展调查评 价的方法应该是 基 本一致 的 , 否则会 由于方法 的多样性 导致结果 的差 异性 , 失 去发展 的可 比性。

 (二 )坚持 实践探索 1. 坚持继承。要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继承中发 展, 在发展中创新。

 2. 坚持整合。

 对政府绩效考核包括对政府部门目标管理 考核 、 公务员考核评价和市(地)、 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三个部分, 前两个部分 自成体系, 第三个部分需要整合。

 (三)坚持机制建设 1. 形成成果运用机...

篇二: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0 年 07 月 29 日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监督议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第六十三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具体步骤和工作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余红艺主任就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立法、监督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化监督工作“十步法”,深入组织开展系列调研:一是“学”,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法制讲座,邀请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

  畅作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辅导报告。二是“听”,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市卫健、编办、发改、财政、医保、教育等 11 个部门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三是“谈”,召开由区县(市)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负责人、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参加的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四是“察”,常委会组建三个视察组,胡军、戎雪海、王建社副主任带领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赴海曙、镇海和江北等地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五是“征”,6月 18 日至 22 日,我委与甬派合作,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内容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投票的“派粉”达 141070 名,社会反响热烈。六是“商”,梳理调研收集的情况及外地做法经验,与市卫健、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进行专门对接,共商工作举措。七是“协”,委托 10 个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协作调研并收集调研报告,指导市人大代表卫生专业小组开展专题调研,还与公共卫生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安排、循序推进,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增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

  到不断推进。我委与甬派联合网上问卷调查显示,有 87.3%的参与投票者认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较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级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统一调度指挥下,全面筑牢疫情防线,依法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阶段性打赢了防控阻击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经受了一次重大检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印发《健康宁波 2030 行动纲要》。纵深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疗纠纷“宁波解法”,落实《宁波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宁波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街道)考核评估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构建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 81.66 岁、孕产妇死亡率接近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17‰等反映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全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98.12/10 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全面推进改革,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市政府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搭建覆盖全市、层级分明、运转有序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联动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疾病预防、院前急救、血液保障、

  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的组建和职能发挥,构建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4530 家,实有病床 43373 张,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制。2018 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考核,荣获总成绩第一名。

 三是持续加大投入,基础支撑更加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我市财政卫生支出由 7.55 亿元增加到 114.27 亿元,年均增长 18.51%,快于同期 GDP 和财政支出的增速。2010 年至 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 52 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5 元提高至 74 元。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市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43 万人,户籍人口参保率 99.46%。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改善力度持续加大。市第一医院迁建、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改扩建、市第九医院二期、杭州湾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开设全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建设慢性病大数据研究等基地,建立精神卫生、区域医疗平台等 9 个信息系统,批量归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 2.8 亿条信息数据。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抗疫工作取得成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动员指挥,并向社会及时准确公开发布疫情。在不

  同阶段因势施策,实行封闭式管控,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发热门诊的全周期管理,加大排摸力度,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优化疗诊方案,实施中西医结合、远程会诊和联手施治,本地确诊病例治愈率达到 100%。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与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健部门和疾控机构难以统筹全市力量。相关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联判联动能力有待提升。部门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处置事件的方式手段还不多样。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监测“前哨”分布不够广泛,对不明原因新型传染病还是较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物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应急医护物资储备机构和储备库,本地产业配套不全,没有形成产业链。应急救援物资集中管理、统一

  调拨、统一配送有待加强。财政预算安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经费有待适度增加。

 (二)硬件设施相对薄弱。一是疾控设施薄弱。市、县两级现有疾控机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置滞后,各类管线老化,实验室总体面积较少,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二是救治设施薄弱。市本级无独立设置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市仅 25 家医院开展感染科(传染科)诊疗服务,床位共 462 张,最少的区县(市)只有 10 张,无法满足较大规模集中收治需要。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重症监护病房等医疗救治设施严重短缺。三是基础用房薄弱。多数发热门诊整体面积不充足,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和出入通道设置不规范,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全市急救站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仅 40%的站点符合建设标准。四是信息设施薄弱。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多数设备临近报废期限、亟需更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畅,共享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基层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医防协同合力不够。县域医共体、乡镇(街道)的公共卫生责任尚未全面落实,医共体与所属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医防协同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医保对分级诊疗制度差异化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还不充分,鼓励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防病治病、提供适宜技术服务、住院康复的激励机制有待于深化。二是基层

  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公共卫生网底薄弱,截至去年底,全市亏损的有 101 家,亏损面66.9%,总亏损 2.94 亿元。三是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大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大健康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公共卫生的法治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不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日常普及和宣传教育不充分。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全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 1%,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预防习惯有待养成。

 (四)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编制缺口较大。由于受总量控制等原因,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市千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约为 0.69 人,难以达到省市规划的 0.83 人的预定目标。全市疾控机构共有编制 615 个,每万常住人口配比为 0.65,远低于全国 1.46 的平均数。市疾控中心编制数 140 个,列 15 个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配比率省内低于舟山、衢州、杭州、湖州和丽水。市卫生监督所仅有54个编制,列5个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一。二是专业人员不足。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总数偏低,感染科、儿科、精神科、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院前急救机构、市中心血站、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人员等编制及配备也比较紧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因绩效工资核定基数较低、职称晋级难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三是

  培养培训不够。本地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培训途径缺乏,高学历、高职称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在甬高校仅有宁波大学开设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预防医学专业,且仅三分之一毕业生留甬就业,不能满足本地公共卫生服务岗位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目前,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退,我市又经常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建设。一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健全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会商、研判和决策机制。二要落实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压实市、县、乡等三级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卫生考核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健康服务等有机融合。

  三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适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拓宽卫生基本建设渠道,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力度,健全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强化医保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杠杆作用,深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疾控机构定位和职能,探索建立疾控与医疗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加强高端装备配置和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检验检测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化建设。二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联防联控等四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三要加强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疾病救治机制。加强与上海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和研究院所的跨区域合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三)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全市统筹,科学谋划《宁波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建设计划,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优化我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二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市第一医院迁建、中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启用。三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做好数据归集和对接,发挥“大数据+基层网格”精密

  智控作用。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建立部门和区县市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实施大数据分析,实现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四)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科学核定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人员编制,缓解机构编制的结构性矛盾,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基层防保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等要求,2020 年年底前,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万分之 1.2—1.4 以及省、市、县三级比例,足额配备疾控中心编制。二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在甬高校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相关学科,造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公共卫生知识、又善应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

篇三: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_调研报告_报告总结

 关键词公共服务

 政府测评

 服务体系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的最终产出是政府行为与公民需求最主要的结合点也是公民评价政府及其领导者的主要尺度。从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实践看注重政府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趋势。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起的“政府再造运动”明确提出了“顾客第一”(puttingcustomersfirst)的口号并通过颁布“联邦政府内部革命”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设定顾客服务标准还出版了政府的服务标准手册《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的标》。英国政府在 1991 年开展了提升公共服务的“宪章运动”1997年又发起了以“服务第一”(servicefirst)为口号的“新宪章运动”。加拿大政府也在 2000 年颁布了《政府公共服务 2000》。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所谓“顾客导向”型的政府也就是能够满足顾客需要和受顾客驱使的政府。西方国家的这一改革取向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探讨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测评方法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在广泛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入世”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民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选择×××织里镇作为试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织里镇以“中国童装之都”而享誉全国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平方公里。2001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长××0×××高出全市近×××个百分点人均 gdp 达×××万元高出全市600×××元。织里镇作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工贸新区无论从经济规模、城市化程度还是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均走在全国镇级经济的前列具备了进行公共服务状况研究的基本条件和代表性。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为了准确、全面地把握织里镇的公共服务状况我们将研究对象群体定为八组(1)湖州专家指×××委、市府对织里镇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和领导(2)织里镇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织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3)派出机构的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但在织里镇的派出机构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4)大企业的管理阶层指年销售收入在×××万元以上的织里镇的企业管理人员(5)手工业主指织里镇的家庭企业主(6)市场交易人员指织里镇的市场摊主(7)农民指织里镇的务农人员(8)外来打工人员指在织里镇务工的外来人员。

 自 2002 年 4 月开始课题组多次赴织里镇考察、搜集资料6 月份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评议工作第一次正式的问卷调查时间为 2002 年 7 月 10 日至 7 月 13 日。实际发放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份有效回收率×××(见表 1)经统计检验回收样本对织里镇总体公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表 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组主要以英国的公共服务为“标杆”具体参照了英国 1997 年“新宪章运动”提出的九项原则(见表 2)。表 2

 英国“新宪章运动”的九项原则资料来源http://www.servicefirst.gov.uk

 参照上述九项原则并结合对织里镇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最终提取了×××个评价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整体状况的指标。在测评方法上也借鉴了联合国、世界银行、透明国际(ti)等权威机构的成熟经验采用×××个调查群体、政府工作人员

 与公民共同参与的研究方法来抵销误差。

 二、织里镇公共服务测评情况

 (一)整体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以得分 0××作为“标杆”。测评结果织里镇×××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值为 0××刚刚达到标杆水平×××个测评指标中得分接近和超过标杆水平的仅占一半在公共服务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指标如政策的无倾向性、维护社会公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等得分均在 0××以下但集中在 0××0××的区间节约开支、住处公开、投诉的实际作用等 6 项指标的得分低于 0××处于较差和很差的状况(见表 3)。表 3

 织里镇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得分 00××为很差0××0××为较差0××0××为一般0××0××为较好0××××00 为很好。

 此外对整体测评情况的分析表明有×××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投诉通道与投诉实际作用之间的得分差距很大。调查表明×××的调查对象认为能够对政府的工作失误进行投诉但是仅有×××认为投诉有实际效果。

 第二节约开支的得分最低仅为 0××反映了群众对镇政府在节约开支方面意见较大。但这一得分又与同样得分很低(0××)的“信息公开程度”有直接关系反映了政府在财务公开方面做得不够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第三政策倾向偏差较大。织里镇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政府的政策明显地倾向于企业主(见表 4)对企业主与外来打工人员的政策倾向偏差高达 0××。表 4

 政策倾向问题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政策倾向偏差为极差得分区间为 01。

 (二)具体测评

 在整体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个重要方面进行具体的测评(见表 5)。表 5

 织里镇公共服务的具体状况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在×××个重要方面的具体测评也不甚理想。

 (1)治安能力一般。调查对象中认为在织里镇有安全感的只有×××认为治安状况越来越好的更少仅有×××影响政府治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外来打工人员约占到总人口的 1/3。

 (2)提供教育服务的水平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对镇里的教育水平持肯定意见仅有×××对镇里教师的水平持肯定意见。

 (3)廉洁状况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对镇政府的廉洁状况持肯定意见其余×××持中立意见×××持否定意见。

 (4)安全生产(消防能力)较差。织里镇的支柱工业是童装业以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的加工方式为主但目前织里镇的消防队仅有一辆消防车因此安全生产其中主要是消防问题十分突出。

 (5)社会保障较差。调查对象中仅有×××对镇里的社会保障工作持肯定意见其余×××中立×××持否定意见。

 除了上述五项重要指标之外我们还深入研究了织里镇的遵纪守法情况。调查表明在织里镇的×××个主要群体中遵纪守法情况由好到差依次为本地居民政府人员企业老板外来人员(见表 6)。表 6

 主要群体的遵纪守法情况

 三、公共服务状况对政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在对织里镇公共服务状况的测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究了公共服务状况对政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一)织

 里镇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公民对政府总体工作的满意度为 0××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是 0××接近标杆水平(见表 7)。表 7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的评价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

 调查表明织里镇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支持度超过了 0××为 0××状况较好而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总体满意度也略微超过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 0××达到标杆水平(见表 8)。表 8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领导的评价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

 (二)公共服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

 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得分为 0××这与表 6 和表 7 所反映的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得分非常接近说明这些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课题组抽取其中的核心指标“服务的实际情况”作为代表分析该指标与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见表 9)。表 9

 服务的实际情况与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注以上指标为定序变量相关度分析采用 gamma 系数取×××置信区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分区间为××0××0。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的公共服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第一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普遍要求。织里镇的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中认为政府的工作应该侧重于服务的占×××其中以×××的专家和领导最多高达×××

 第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提高政府的回应力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将是当前政府获得公民满意进而得到公民信任和支持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

 对全国公共服务行业的全面研究表明织里镇公共服务状况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例如据×××消费者协会统计该省 2001 年针对公用行业的投诉量较上年上升了×××。特别是在加入 wto 以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已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应当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对此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加紧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

 课题组经过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该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关键性弱项例如政府开支的浪费、信息公开程度低、投诉的实际作用差、未能按照规定的服务时间完成工作等见表 3。通过区分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很好几个等级镇政府就能够有针对性、重点突出地搞好公共服务的改善工作。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因行业、地域等因素而差异性较大的情况建议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政府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首先表明政府注重改善公共服务的姿态在充分了解公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公共服务的承诺或改善公共服务的方案鼓励创新与实践积极探索符合“三个代表”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

 (二)尽快确立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原则

 就我国的行政体制而言大范围地推行政府公共服务改革首先需要由中央政府确立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和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行政传统和经验尽快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的指导原则。例如(1)重回应(responsiveness)强化公众的知情权了解公众的意见

 对此作出快速有效的回应(2)高质量(quality)公布综合性的公共服务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和连续性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关键领域的服务绩效(3)高效益(effectiveness)引入先进的服务标准改进程序追求持续的绩效提升为公众提供有用的公共服务(4)联合办公(workingacrosssectors)鼓励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课题组在织里镇的试点研究表明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体系性公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织里镇为例该镇公民对政府的大多数公共服务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见表 10)。

 另外统计分析表明织里镇公民对上述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之间具有较强甚至很强的相关性这些都说明目前公民对于政府的需求是提供体系化的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研究公共服务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确立公共服务原则为基础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标的。政府部门的差异性并非阻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因素因为无论是提供单一服务的行业部门还是提供综合服务的政府部门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都以×××个共性的环节为关键第一是明确服务的承诺第二是服务的流程管理第三是服务绩效的评估与反馈。目前国内外表 10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多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模式已经成型例如iso 系列认证、无缝隙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等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将这些成熟的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认证、考核与奖惩等办法有效地监督和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

 总之政府的公共服务改善和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对所有国家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既是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新趋势也是实践我国“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老课题值得我国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百度搜索: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篇四: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1. XX 市基本情况概述 XX 省 XX 市位于 XX、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处。扼南北交通之要冲,自古为南越重镇,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XX 是 XX 省的北大门,岭南通向中原的门户,是珠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外围的重要经济节点,粤北山区和粤、湘、赣三省周边地区的核心城市,对带动周边三区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XX 市现下辖乐昌、南雄两个县级市,仁化、始兴、翁源、新丰和乳源 5 县,浈江、武江和曲江三区 ,其中武江区下辖新华街道办事处、惠民 街道办事处、西联镇、西河镇、重阳镇、龙归镇、江湾镇;浈江区下辖梨市镇、花坪镇、东河街道办事处、车站街道办事处、乐园镇、新韶镇、南门街道办事

 处、和平街道办事处、太平街道办事处、十里亭镇、曲仁街道办事处;曲江区下辖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罗坑镇、樟市镇、马坝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

 2008 年 XX 市市辖区总人口为 914839 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 655195 人,暂住人口 86258 人。按照《XX 市总体规划》对 XX 市人口的预测,中期(2015 年)XX 市城市总人口为 115 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人口为 110 万人,远期城市总人口为 130 万,城市设施服务人口(2020 年)为 125 万人。

 2. XX 市城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XX 市城区现状公共设施用地 714h m2 ,占总用地面积的 9 .1 %,人均 10.2m 2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医疗卫生, 教育科研用地分别占 1.0%,1.8%,0.9%,0.4%,4.1%。

 XX 市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于小岛、西河工业西路、向阳路沿线和马停角片、韶南大道沿线、曲江人民公园周边,总面积 9.64km2 ,占现状城市建设用

  地的 12.3%。

 XX 城市公共中心呈空间分布不均、等级序列不明的结构特征。小岛位于城市中心,是全市的行政管理中心、零售商业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它集中了 XX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主要的文化、金融和商业服务设施,此外,小岛还拥有全市最大的公园——中山公园、和全市商业区位最好的步行街----风度街,城市中心的集聚效应极其显著,市级公共中心已有相当规模。

 此外,西河与曲江组团也分布有一定的公共活动设施。西河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居住配套为主,是小岛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延续;曲江组团相对独立,但其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凌乱,不成体系,无法与小岛城市中心形成良好的等级体系关系。

 XX 城市公共中心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级公共中心集中单一,向心作用过强,发展空间狭小。

 (2)区级公共中心建设滞后,基础薄弱。

 (3)经营模式落后,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4)商业服务设施简陋,功能配套不齐。

 (5)公共中心功能缺乏综合性。

 3. XX 市城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3.1 教育设施 (1)市属教育设施 XX市教育局部分直属中小学已下放至浈江、武江二区管理,现在市教育局直属的学校有:3 所普通高中:北江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XX市一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田家炳中学(市级重点);2 所初中:北江实验中学和一中实验学校;1 所中职:XX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职高);XX市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校(启智学校)。到2015 年,XX市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85%,现在城区已经基本达到标准。XX市是老工业城市,教育资源(设施等)分布很不均匀,城区教育用地面积难以再扩大。幼儿园现在主要是民办,设施布局依市场而定。

 目前,XX市属中学占地面积较大,生均占地面积远远超过教育规范化学校标

 第三部分

 附件

  3

 准,除了一中实验学校生均占地面积较小外,其他学校教育设施在未来发展中都能满足用地需求。

 表1-1

 XX市市教育局直管学校现状表

 学校名称 学校 类型 占地 面积 (㎡)

 在校生人数 班数 (班)

 班额 人数 生均占地面积 (㎡/人)

 北江实验学校

 初中 91999 2216 40 55.4 41.5 北江中学

 独立高中 151000 3250 60 54.2 46.5 田家炳中学(初中部)

 完中 46881 1640 32 51.4 8.4 田家炳中学(高中部)

 3942 37 52.4 一中实验学校

 初中 1800 1753 32 54.8 1.02 XX 市第一中学

 独立高中 215982 2108 38 55.5 102.45 启智学校

 一贯制 5823 140 9 15.6 41.59 XX 市广播电视大学

 大专 13162 3200

  4.31 XX 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 212372 4405 96 46 48.2 (2)浈江区教育设施 浈江区现有中小学70所:其中中学14 所(含初级中学11所,独立高中2所,完全中学1 所),公办小学56所(含村小),民办小学1所;在校中小学生40776人(其中小学生25460 人,初中生11290人,高中生4028人)。目前,全区有省一级学校6所,市一级学校20所,区一级学校15 所,等级学校合计41所。规划区内,小学26 所(完全小学共8所),中学9所(初中7所,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

 目前,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均达100%,辍学率保持为零;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100%、99.7%和100%,辍学率控制在0.3%以下。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学生毛入学率达84.6%(含中职、技校)。

 表1-2

 浈江区基础教育设施现状表

 学校名称 学校 类型 占地 面积 (㎡)

 在校 生数 班数 (班)

 班额 人数 生均占地面积 (㎡/人)

 红玫小学

 小学

 2217 1097 24 46 2.02 建国路小学

 小学

 2010 840 17 50 2.39 和平路小学

 小学

 5260 1792 35 51 2.94 站南小学

 小学

 3016 971 18 54 3.11 韶师附小

 小学

 3533 842 16 53 4.19 解放路小学

 小学

 2500 520 12 43 4.81

 第三部分

 附件

  4

 吴礼和中心小学

 小学

 9600 1648 30 55 5.83 执信小学

 小学

 8300 1392 24

 5.96 启明小学

 小学

 6163 777 18 43 7.93 南枫小学

 小学

 13000 1322 23 57 9.83 铁路第一小学

 小学

 18556 1387 27 51 13.38 育才小学

 小学

 7073 495 10 50 14.29 赖新小学

 小学

 14000 930 18 52 15.05 沙梨园小学

 小学

 13325 818 14 58 16.29 长乐中心小学

 小学

 16850 997 18 55 16.9 铁路第二小学

 小学

 12983 540 12 45 24 黄岗小学

 小学

 11592 399 10 40 29.05 黄金村中心小学 小学

 39796 625 17 42 63.67 转水小学

 完小

 3500 300 6 50 11.7 东联小学

 完小

 4000 268 6 45 14.9 府管小学

 完小

 5600 189 6 32 29.6 银山小学

 完小

 3000 350 6 58 8.57 新乡小学

 完小

 7000 228 6 38 30.7 靖村小学

 完小

 3000 200 6 33 15 五里亭小学

 完小

 2500 310 6 52 8.06 六合小学

 完小

 12000 111 6 19 108.11 XX 市第四中学

 初中

 7387 1212 24 50 6.16 XX 市第十中学

 初中

 18470 1309 24 55 14.11 XX 市第十三中学

 初中

 26866 1373 26 53 19.57 浈江中学

 初中

 16000 690 12 58 23.19 田螺冲中学

 初中

 21972 419 9 47 52.44 XX 市第三中学

 初中

 58982 898 18 50 65.68 XX 市第八中学

 初中

 29057 1677 30 56 17.33 XX 市第二中学

 高中

 35805 1890 39 48 18.94 XX 市第七中学

 完中

 25640 1474 28 53 17.39 数据来源:浈江区教育局 2007 年10 月学生人数统计表

 (3)武江区教育设施 武江区共有中小学校36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9所,小学共26所(不含农村小学教学点15个),在校学生共29700人。规划区内小学共24所,中学共8所(其中初中7 所,高中1 所)。旧城区现有初中3所(九中、十四中、十五中)共77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7人,平均班额为55人;小学14 所共28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3人,平均班额为53人。

 旧城区学校的平均班额已达到或超过“50班额”的要求,而且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和新增人口的不断涌入,近几年武江区旧城区学校新生及学生总数均呈上升

 第三部分

 附件

  5

 态势,虽然区教育局已采取了增加班额等措施,但现有学校的规模已经达到极限,不能再承担新增的生源。

 新城区现有初中1 所(十一中)共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2人,平均班额为52人,学位已饱和;小学5所共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7人,平均班额38人,尚可提供约340个学位。

 表1-3

 武江区基础教育设施现状表

 学校名称 学校类型 占地积(㎡)

 在校生数 班数(班)

 班额人数 生均占地面积(㎡/人)

 一棉小学

 小学 1794 471 12 40 3.81 东岗小学

 小学 14314 2878 53 55 4.97 向阳小学

 小学 2536 678 12 57 3.74 红星小学

 小学 10058 1332 24 56 7.55 田家炳小学

 小学 7200 1673 27 62 4.3 黄田坝小学

 小学 5500 942 18 53 5.84 金福园小学

 小学 21494 2187 36 61 9.83 华泰小学

 小学 12740 1164 22 53 10.95 芙蓉山小学

 小学 5080 440 9 49 11.55 龙归镇中心小学 小学 16500 1266 29 44 13.03 镇泰小学

 小学 16050 921 18 52 17.43 齿轮小学

 小学 13000 587 12 49 22.15 至和汤邓淑芳纪念学校

 小学 22000 1137 23 50 19.35 朝阳小学

 小学 12690 447 12 38 28.39 西联小学

 小学 17000 465 12 39 36.56 阳山小学

 小学 13993 371 8 47 37.72 车头小学

 小学 11700 205 6 35 57.07 下坑小学

 小学 3692 112 6 19 32.96 白芒小学

 小学 4962 113 6 19 43.91 茗苑小学

 小学 8090 159 6 27 50.88 沐溪学校

 小学 20010 280 6 47 71.46 电化小学

 小学 13000 146 6 25 89.04 甘棠学校

 小学 10000 86 6 15 116.28 田心小学

 小学 16000 114 6 19 140.35 XX 市第十一中学

 初中 27135.4 922 18 52 29.43 XX 市第九中学

 初中 31497.4 1792 31 56 18.22 XX 市第十四中学

 初中 24664.6 1403 26 54 17.58

 第三部分

 附件

  6

 XX 市第十五中学

 初中 22377.6 1075 20 54 20.82 龙归中学

 初中 40000 968 18 54 41.32 龙归二中

 初中 10000 563 12 47 17.76 武江中学

 初中 25200 290 6 49 86.9 XX 市第五中学

 高中 59038 2047 42 49 28.84 数据来源:XX市武江区教育局 武江区基础教育设施现状表(2009 年11 月更新)

 (4)曲江区教育设施 曲江区现有高职中3所,电大进修学校1所,初中11所,完小1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学点69个,幼儿园20所。在校学生共43171人,其中高职中学9865人,初中生12763人,小学生20534人。规划区内,小学8所(其中完全小学1所),中学5所(其中初中3所,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电大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表1-4

 曲江区城区基础教育设施现状表 学校名称 学校 类型 占地面积(㎡)

 在校生数 班数(班)

 班额人数 生均面积(㎡/人)

 曲江一小 小学 8025 2223 44 53 3.6 马坝镇中心小学(安山小学)

 小学 4680 1104 19 58 4.24 XX 市曲江区实验小学 小学 11548 2553 48 53 4.52 曲江区马坝镇阳岗一小 小学 6032 409 12 35 14.75 马坝新村小学 小学 9850 523 13 41 18.82 曲江三小 小学 26268 1310 28 48 20.05 曲江区城南小学 小学 40000 1258 25 40 31.8 马坝镇阳岗二小 完小 2977 185 6 33 16.09 XX 市曲江区马坝镇第二中学 初中 23331 1247 24 55 18.71 曲江二中 初中 54850 1398 26 53 39.23 XX 市曲江初级中学 初中 63936 3339 60 55 19.14 XX 市曲江区第一中学 高中 56541 2537 43 53 22.29 曲江中学 高中 223883 3885 68 57 57.63 曲江区职业技术学校 职中 184873 3813 72 53 48.5 曲江区启智学校 特教 3070 30 3 10 102 电大进修学校 成教 3496

 第三部分

 附件

  7

 资料来源:曲江区教育局曲江区中小学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统计表(2010—2015)

 (5)职业教育 目前,XX拥有技工院校14所。截至2008年,在校生人数达57863人,招生数24646人,校均规模4100人,分别比2001年增长115%、63%、80%。在校生规模、招生规模和校均规模三项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校生总量占全省50 万在校生的十分之一,在全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其中,XX市有公办技术学校12所(含省属技校),中专4所,还有一所职工大学(XX市职工大学)。总在校生约45000人左右。其中现有7 所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所省重点技工学校。最大的(市高级技校)占地面积有500多亩。近三年,财政投入6000万资金用于建设学校,加上省财政投入,共有上亿元投入,但对于蓬勃发展的XX市职业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规划区内共包括技工院校8 所,学校占地面积达1,095,530m2 ,在校生数达到31221人。

 XX市职业教育已有很好基础,主要优势如下:

 a.生源优势 XX相邻赣州、郴州两地,历来地缘人缘融洽、经济交流活跃,三地人口近1500万人。XX技工教育的品牌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红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大量生源前来就读。目前除70%为本市生源外,其余30%(约1万人)为“红三角”及全国各地学生。

 b.资源优势 XX市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学校总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6亿元,已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c.品牌优势 在14 所技校中有7所国家重点技校,5所高级技校,3所技师学院和2所重点技校。全省技工院校综合竞争力20强中XX有3所。市高技,二高技,岭南工商一高技,广工高技等国家重点技校是XX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区域中心的“旗舰”、“航母”,这些技校学生规模均在6000人以上,最大的已超1万人。

 d.就业优势 XX技工教育进入市场较早,招生就业灵活,毕业生质量较高,培养的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连续10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第三部分

 附件

  8

 表1-5

 XX市公办技工学校情况表

 学校名称

 在校生(人)

 面积(m2)

 XX 市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8092 784600 XX 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8600 54400 XX 市粤北技工学校

 3851 19200 XX 市机电技工学校

 2166 43800 XX 市交通技工学校

 1063 32200 XX 市商业技工学校(不包括十五中)

 250 28000 XX 省岭南工商业第一高级技工学校

 10505 179300 XX 省南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4061 53300 XX ...

篇五: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镇政府公共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关键词:公共服务

 政府测评

 服务体系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政府行为的最终产出,是政府行为与公民需求最主要的结合点,也是公民评价政府及其领导者的主要尺度。从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实践看,注重政府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趋势。美国克林顿政府发起的“政府再造运动”明确提出了“顾客第一”的口号,并通过颁布“联邦政府内部革命”的行政命令,要求联邦政府设定顾客服务标准,还出版了政府的服务标准手册《顾客至上:服 兹 务美国民众的标》。英国政府在 1991 年开展了提升公 驳 共服务的“宪章运动”;1997年又发起了以“服务第  一”为口号的“新宪章运动”。加拿大政府也在 2000 椰 年颁布了《政府公共服务 2000》。这些做法都是为了 ㄨ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所谓“顾客导向”型的政府,也 涨 就是能够满足顾客需要和受顾客驱使的政府。西方国家的 贮 这一改革取向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为了全面、深 跨 入地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探讨政府公共服务的 烤 质量标准和测评方法,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在广泛搜 渫 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入世”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 蚶 公民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选择浙江省湖州市 猹 织里镇作为试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织里镇以“中国童装之 辊 都”而享誉全国,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辖 46 个行政村, 濂 总人口 16 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5 平方公里。200 娘 1 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增长%,高出全市近 1 浔 0 个百分点,人均 gdp 达万元,高出全市 6000 元。

 喂 织里镇作为湖州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工贸新区,无论从经济 ﹀ 规模、城市化程度还是政府管理的角度看,均走在全国镇 姆 级经济的前列,具备了进行公共服务状况研究的基本条件 诧 和代表性。lOcalhOsT

  一、调查研究的对 桌 象与方法

  为了准确、全面地把握织里镇的公共服务 椭 状况,我们将研究对象群体定为八组:湖州专家,指湖州 烟 市委、市府对织里镇情况比较熟悉的专家和领导;织里镇 薇 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织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派出机 蛴 构的政府工作人员,指编制在湖州市,但在织里镇的派出 狂 机构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大企业的管理阶层,指年销售 臁 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的织里镇的企业管理人员;手工业 屈 主,指织里镇的家庭企业主;市场交易人员,指织里镇的 霁 市场摊主;农民,指织里镇的务农人员;外来打工人员, 宙 指在织里镇务工的外来人员。

  自 2002 年 4 月开 绻 始,课题组多次赴织里镇考察、搜集资料,6 月份完成调 告 查问卷的设计和评议工作,第一次正式的问卷调查时间为 芮 2002 年 7 月 10 日至 7 月 13 日。实际发放问卷 16 熠 26 份,回收有效问卷 1592 份,有效回收率%(见表 橄1);经统计检验,回收样本对织里镇总体公民具有较好 廴 的代表性。

 表 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卓 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组主要以英国的公共服务为“标杆” 硇 ,具体参照了英国1997 年“新宪章运动”提出的九项  原则(见表 2)。

 表 英国

 “新宪章运动”的九项原则 狈

 资料来源:http://

  参照上述九项原则, 岿 并结合对织里镇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最终提取了 20 个评 瘅 价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整体状况的指标。在测评方法上, 忙 也借鉴了联合国、世界银行、透明国际等权威机构的成熟 军 经验,采用 8 个调查群体、政府工作人员与公民共同参与 Х 的研究方法来抵销误差。

  二、织里镇公共服务测评 己 情况

  整体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 佞 务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结合 骷 我国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以得分作为“标杆”。测评结果 眚 ,织里镇 20 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值为,刚刚达到标杆水平 铠 ;20 个测评指标中,得分接近和超过标杆水平的仅占一 伴 半;在公共服务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指标,如政策的无 畹 倾向性、维护社会公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 湛 、工作效果等,得分均在以下,但集中在~的区间;节约  开支、住处公开、投诉的实际作用等6项指标的得分低于 姬 ,处于较差和很差的状况(见表3)。

 表 织里镇公共 葑 服务的整体状况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  ,得分区间为 0~1;得分 0~为很差,~为较差,~为  一般,~为较好,~为很好。

  此外,对整体测评情 跽 况的分析表明,有 3 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 履 投诉通道与投诉实际作用之间的得分差距很大。调查表明 耻 ,76%的调查对象认为能够对政府的工作失误进行投诉 樯 ;但是仅有22%认为投诉有实际效果。

  第二,节 Ⅹ 约开支的得分最低,

 仅为,反映了群众对镇政府在节约开 蜘 支方面意见较大。但这一得分又与同样得分很低的“信息 ě 公开程度”有直接关系,反映了政府在财务公开方面做得 洳 不够,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第三,政策 图 倾向偏差较大。织里镇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政府的  政策明显地倾向于企业主(见表 4),对企业主与外来打 沣 工人员的政策倾向偏差高达。

 表 政策倾向问题 注:

 娘 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政策倾向偏差为极差; 儒 得分区间为 0~1。

  具体测评

  在整体评价的 骢基础上,我们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 5 个重要方面进行 è 具体的测评(见表 5)。

 表 织里镇公共服务的具体状 确 况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  ~1。

  调查表明,织里镇政府的公共服务在 5 个重 扔 要方面的具体测评也不甚理想。

  治安能力一般。调 ⑦ 查对象中认为在织里镇有安全感的只有 43%,认为治安 ㄔ 状况越来越好的更少,仅有%;影响政府治安能力的重要 域 因素之一是外来打工人员约占到总人口的 1/3。

  诜 提供教育服务的水平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对镇里的教 结 育水平持肯定意见,仅有%对镇里教师的水平持肯定意见 蝗 。

  廉洁状况一般。调查对象中仅有%对镇政府的廉 酃 洁状况持肯定意见,其余%持中立意见,%持否

 定意见 彷 。

  安全生产较差。织里镇的支柱工业是童装业,以 踹 生产、生活、仓储“三合一”的加工方式为主,但目前织 钭 里镇的消防队仅有一辆消防车;因此,安全生产,其中

 主 綦 要是消防问题十分突出。

  社会保障较差。调查对象 泰 中仅有 22%对镇里的社会保障工作持肯定意见,其余% 娅 中立,%持否定意见。

  除了上述五项重要指标之外  ,我们还深入研究了织里镇的遵纪守法情况。调查表明, 活 在织里镇的 4 个主要群体中,遵纪守法情况由好到差依次 孑 为:本地居民,政府人员,企业老板,外来人员(见表 6 逊 )。

 表 主要群体的遵纪守法情况

  三、公共服务 莼 状况对政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在对织里镇公共服务状 蛊 况的测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究了公共服务状况对政  府及其领导的影响。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 培 评价

  调查表明,织里镇公民对政府总体工作的满意 以 度为,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是,接近标杆水平(见表 7) 态 。

 表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的评价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 队 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

  调查表明, 甸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支持度超过了,为,状况较好; 澎 而公民对政府领导的总体满意度也略微超过对政府工作的  满意度,为,达到标杆水平(见表 8)。

 表 织里镇公 倘 民对政府领导的评价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查结 踝 果,得分区间为 0~1。

  公共服务状况在很大程度  上影响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

  调查和统计分析 甑 表明,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得分为,这与表 6 χ 和表 7 所反映的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得分非常接近 祜 ,说明这些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课题组抽取其中 详 的核心指标“服务的实际情况”作为代表,

 分析该指标与 住 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见表9)。

 表 楔 服务的实际情况与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相关程度 轾 注:以上指标为定序变量,相关度分析采用 gamma 系 疗 数,取 99%置信区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得分区间为 Ρ -~+。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的公共服务状况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的评价。因此, ㄌ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 韪 意义:

  第一,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普遍要求 琢 。织里镇的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中认为政府的工作应该侧 菖 重于服务的占%,其中以湖州市的专家和领导最多,高达 仃 %;

  第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是提高政府的回应力 涝 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公共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耕 公民对政府及其领导评价的情况下,改善公共服务将是当 ヅ 前政府获得公民满意,进而得到公民信任和支持,扩大群  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政策 煌 建议

  对全国公共服务行业的全面研究表明,织里镇 肆 公共服务状况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例如,据安徽省消费 佰 者协会统计,该省 2001 年针对公用行业的投诉量较上  年上升了%。特别是在加入 wto 以后,改善政府公共服 菊 务已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应当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对此 参 ,我们的政策建议如下:

  加紧研究我国政府公共服 F 务的薄弱环节

  课题组经过对织里镇政府公共服务的 亏 调查研究,发现了该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关键性弱项,例  如:政府开支的浪费、信

 息公开程度低、投诉的实际作用 炔 差、未能按照规定的服务时间完成工作等,见表 3。通过 蒙 区分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和很好几个等级,镇政府就 屮 能够有针对性、重点突出地搞好公共服务的改善工作。

 庀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因行业、地域等因素而差异性较大 Θ 的情况,建议在中央的统一指导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政 裥 府公共服务的调查研究,首先表明政府注重改善公共服务 鳓 的姿态;在充分了解公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 焱 政府公共服务的承诺或改善公共服务的方案,鼓励创新与 藕 实践,积极探索符合“三个代表”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 棂 政府公共服务。

  尽快确立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原则 忐

 就我国的行政体制而言,大范围地推行政府公共服 务改革,首先需要由中央政府确立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和 幺 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 盏 结合我国的行政传统和经验,尽快制定政府公共服务的指 怿 导原则。例如:重回应:强化公众的知情权,了解公众的 £ 意见,对此作出快速有效的回应;高质量:公布综合性的 铙 公共服务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和连续性,更好地满足用户 ⒎ 的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运用高新技术改进关 酏 键领域的服务绩效;高效益:引入先进的服务标准,改进  程序追求持续的绩效提升,为公众提供有用的公共服务; θ 联合办公:鼓励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

  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课题 舳 组在织里镇的试点研究表

 明: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体系性 择 ;公民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 齿 织里镇为例,该镇公民对政府的大多数公共服务都提出了 哎 迫切的需求(见表 10)。

  另外,统计分析表明, 渡 织里镇公民对上述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之间具有较强甚至  很强的相关性;这些都说明目前公民对于政府的需求是提 蓄 供体系化的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研 咳 究公共服务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确立公共服务原则为基础,  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标的。政府部门的差异性并非阻 赔 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因素,因为无论是提供单一服务的 措 行业部门,还是提供综合服务的政府部门,在建设公共服 恍务体系的过程中都以 3 个共性的环节为关键:第一是明确 厘 服务的承诺,第二是服务的流程管理,第三是服务绩效的  评估与反馈。目前国内外 表 10

 织里镇公民对政府 д 多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 注:指标的得分依据问卷的调 汗 查结果,得分区间为 0~1。

 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模 锲 式已经成型,例如:iso 系列认证、无缝隙管理、全面  质量管理、顾客关系管理等等;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将这些  成熟的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认证、考核与奖惩等 馐 办法,有效地监督和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

  总之, 卺 政府的公共服务改善和公共服 务的体系建设对所有国家 刈 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既 芒 是符合当前国际形势的新趋势,也是实践我国“为人民服  务”宗旨的老课题;值得我国政府

 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篇六: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XX 市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还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失衡、供给区域失衡的问题。为此,应以创新为动力,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以协调为标尺,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绿色为方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生态宜居”发展;以开放为手段,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共享为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

 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新发展理念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和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包括教育、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领域。其中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领域与民众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是广大城乡居民最关心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不论其民族、性别、收入及社会地位差异如何,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中,“基本”二字,意味着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而对于“均等化”一词的理解,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均等化不是完全的平均,它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的渐进、动态过程,其强调的是机会均等和资源共享,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合理差别的前提下,保障所有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向农村、落后地区、困难群体倾斜,缩小地区和城乡

 之间的差距,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底线公平”。

 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诱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

 建国初期,我国工农业生产特别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工業基础极其薄弱。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摆脱落后状况,我国采取了以农业资源换取工业发展的特殊方式,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实现富国强兵的必然选择。这一时期,国家在农村通过“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和“人民公社”的组织体制,直接获取农民除基本生存消费之外的全部农业剩余,以保证处于起步阶段的城市工业稳定获得低价原材料供应,保证工业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食品供给。配合这种特殊的工业化模式,国家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城乡分隔的制度体系,也就是户籍制度。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以户籍管理为中心,附着了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生产和生活资料供给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婚姻生育制度等十几项公共服务,形成了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和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的差别待遇,最终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二元制度在逐渐地消解、淡化,城乡之间的融合日益明显,但是其影响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不仅很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反而一直在为改革提供资源,付出了相对高的代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人人都应该享受改革的成果,人人都应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新发展理念的落脚地,也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诉求。在这个目标价值的引领下,地方基层政府为满足地方人民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财政体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直接原因

 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央财政入不敷出。为了恢复中央财政的地位和尊严,1994 年开始实行分税制。其结果一方面是让中央在经济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中重新获得主动权,另一方面则是地方财政承担起了主要的支出责任。在中央把省里的部分税权上收的同时,地方也上行下效。地市政府的财政税收上收到省里,而地市一级则把县乡财政税收上收到地市,导致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权只有不到 17%的水平,却负担了 80%的民生和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的支出。分税制改革虽然有利于通过中央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的办法来实现地区和产业间的统筹协调,但给地方财政带来了长期深远的困扰。农

 业税的全面取消,更进一步使基层最终沦为“吃饭财政”。如此,在供给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双重压力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难以实现。

 三、XX 省 XX 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XX 年 XX 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X 亿元,排名全省第 8。但是按照 XX 省统计年鉴数据,XX 年 XX 市在教育、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方面的公共服务支出合计为 X 亿元。按照支出总额排序,位居全省X 位;按照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位居全省第 X 位。供给总量不足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在我国现有财政体制下,供给模式是自上而下,乡镇一级政府的预算地位处于最底端,缺乏财政自主权,其结果直接导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低于城市。

 (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失衡

 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投资与快速增长的财政支出和经济体量相比,还不相匹配,难以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同种类的基本公共服务,乡村的质量较差,而城市的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居民的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要明显超过农村居民。具体表现一是看病难。

 多数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医疗设备简陋,医保药品配置不全,医疗服务能力低。二是读书难。相比城市而言,农村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较大。“撤点并校”之后,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凸显,农村学生辍学率反弹。乡村寄宿制学校软硬件条件普遍较差,学生的情感、安全和心理问题突出。以“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撤点并校”工作尚未达到最初的设想,这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也成为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短板。三是养老难。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但是水平低、区域差异大,并不能帮助真正有困难的农民摆脱困境。许多农村居民岁数大了以后无法务农或进城打工,基本上没有了收入,单一而且数额很低的养老补助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养老的需要。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失衡

 一是各区市县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占 GDP 比例不一。XX年,XX 全市投入教育、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住房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X%。各区市县中 XX 区比例最高,为 X%;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XX 县,分别为 X%、X%、X%。二是各区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投入标准差别较大。XX 年,全市投入教育、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住房保

 障支出人均水平为 X 元。各区市县中 XX 区人均水平最高,为 X 元;市中区最低,为 X 元。

 四、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XX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以创新为动力,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国家 戰略有机结合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主战场在农村,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消除绝对贫困、消除城乡差距;二者的关系是承接的,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是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关键是要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落脚到基本公共服务是优先、重点解决贫困人口的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的问题。其次,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因此,要发挥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总体实现。

 (二)以协调为标尺,缩 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非数量上的绝对平均,也并非全体公民均要享受到等质等量的公共服务,而是要在基本民生场域中最大限度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最大限度确保城乡居民均可以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它强调的“核心是机会和效果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原因是长期“重城轻乡”的结果。因此,首先是在人口城镇化基本目标实现之前,从总体上必须将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感。二是在农村内部要分类、分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集聚提升类和融入城镇类乡村主要是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和消化城市消费需求,应主要为其提供发展型的公共产品;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乡村,要优先供给维持生存型的公共产品,如增加电能、给排水、通信设施、邮政及农田灌溉工程,重点是提供发展型公共产品的供给。

 (三)以绿色为方向,推动基本公 共服务从“ 保障基本生活” 向“ 生态宜居” 发展

 当前,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已经有了新的特点、新的内涵,而且呈现差别化特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需注重不同阶段农村居民利益诉求的变化,又需区分不同

 区域社会中的农村居民类型及利益诉求差异。我们的社会形态正在逐步进入生态文明形态,生态宜居是对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和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在保“温饱”的基础上,还要顾“环保”。农村的生活应该包括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资源承载度、公共安全度、居民幸福度等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除了包括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还应该包括农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农村环境保护等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改造问题,要统筹安排部署,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综合全面整治。比如,结合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协调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建设,并与农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体化推进。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践,结合 XX 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准确把握彝家新寨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整合资金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数量,提高供给质量。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态发展、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四)以开放为手段,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基本公共服务是纯公共产品,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承担兜底职能。虽然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和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但并不意味政府必须直接提供全部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实力有限而服务无限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安排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供给机制,补充政府供给的不足,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公共财政可以通过扮演“出资人”和“购买者”的角色,在多个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之间选择生产效率高和群众满意度高的“双高”服务供应商。在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公开透明、诚信守约的原则指导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文化创意、旅游、养老服务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可以开展 PPP 项目合作,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运行环境和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扩大公共服务资本运营规模,从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五)以共享为目标,实现覆盖面和内容的全面性

 共享是全面共享,着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指的是覆盖面和内容上的全面性,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还要求覆盖人群和地域的全面性。一是基本公共服务“随人走”。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也应该作为社会一员共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因此,要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个关键,

 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使其逐步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并创造条件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二是建立反映公共产品供给动态效果的大数据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农村流动性和动态性突出的特點进行公共产品的分析,预判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和数量,精准供给与配送个性化、便利化和灵活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三是国家层面要统筹安排,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最根本的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户籍、土地、社保、就业、教育等一系列制度联动改革,让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推荐访问:地方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怎么写 服务质量 调查报告 地方